30 推荐赣籍学生入黄埔军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趙醒儂传》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2651
颗粒名称: 30 推荐赣籍学生入黄埔军校
分类号: E296.3
页数: 6
页码: 135—140
摘要: 参与筹备追悼列宁大会后,醒侬又为黄埔军校推荐赣籍学生事情忙碌。 广东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早在黄埔军校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时,就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的基础。孙中山也从革命失败的教训看到建立革命军校的必要。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前,他接受鲍罗廷的建议,正式议决创办陆军军官学校。这所军校因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亦称黄埔军校。
关键词: 传记 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

内容

参与筹备追悼列宁大会后,醒侬又为黄埔军校推荐赣籍学生事情忙碌。
  广东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早在黄埔军校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时,就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的基础。孙中山也从革命失败的教训看到建立革命军校的必要。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前,他接受鲍罗廷的建议,正式议决创办陆军军官学校。这所军校因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亦称黄埔军校。
  2月10日,黄埔军校分配各省区招考学生名额,拟定招学生324名(江西未分配名额)。因各省多在军阀统治下,不易公开招生.故委托国民党"一大”代表回籍后代为招收,并规定要有2名国民党人介绍。
  3月13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召开第三次会议,内容之一是"议决军官学校招生事项"。毛泽东负责湖南投考黄埔军校学生在沪复试工作。赵醒侬因在上海代黄埔军校推荐赣籍学生,与毛泽东经常会面商谈。
  赵醒侬首先推荐的是江西进步青年黄维。黄维,号悟我,后改号培我,1904年生,江西贵溪人。他回忆报考黄埔军校的经过说:"我是江西内地的青年(省立第四师范毕业,校址在铅山县鹅湖书院旧址),没有在外地跑过。在由原籍贵溪经南昌赴上海时,在南昌得识方志敏同行赴上海。抵沪后,是方志敏介绍由赵醒侬做我报考黄埔军校的介绍人,并且是赵醒侬约刘伯伦也做我报考黄埔军校的介绍人,才符合报考的手续。"刘伯伦这时已调任中共上海劳工运动委员会委员。
  黄维说第一次方志敏带他和赵醒侬见面是在上海环龙路44号国民党办事1924年5月5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孙中山寓所(今中山故居)举行庆祝孙中山留任非常大总统三周年妃念活动。后排左一刘伯伦,左二毛泽东,左四沈泽民,左七罗章龙,左八恽代英,左九邵力子;中排左五王荷波;前排左一邓中夏,左左六胡汉民,左七汪精卫,右一向警予)处,认为"赵醒侬和刘伯伦都是国民党办事处的职员"。赵醒侬虽不是上海国民党办事处(即执行部)的职员,但他常去那里办事,刘伯伦则在执行部担任干事。
  5月间黄维在上海初试录取后,赴广州复试,录取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黄维说:"离开上海后,和上述三人没有通信联系,断绝了消息。直到1931年底我由陆军大学毕业(1928年入校,校址在北平),到江西任第十八军第十一师旅长,参加进攻中央苏区的罪恶军事活动,才知道方志敏烈士是中共重要领导人之一,在赣东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以后被俘不屈,被国民党杀害。至于赵醒侬、刘伯伦两人,我一直不知道任何消息。"
  后来黄维当上国民党的中将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75年特赦,安排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后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79年政府有关部门组织黄维等来南昌参观时,据说他瞻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时,看到赵醒侬烈士的介绍和遗像后,立即跪在遗像前,既是悼念赵醒侬的牺牲,也是忏悔自己的罪行。历史在此时作出无声的评说。
  经赵干(赵醒侬)推荐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还有:
  熊敦,别号肇勋、永清、克尧。1899年生,江西贵溪县江浒山市桥村人,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肄业。1923年由洪宏义介绍加入国民党,1924年春由邓鹤鸣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在第一期第五队学习。1925年春返乡从事工农运动。同年秋重返广州,任军校入伍生排长、副连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第二十六团营长、团长。1926年9月在江西高安与军阀孙传芳部作战阵亡,年仅27岁。
  何基,1903年生,江西贵溪县龙江村人,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毕业。由赵醒侬和刘伯伦介绍入校.肄业,未从军。
  赵醒侬介绍黄维报考黄埔军校后,即去看望方志敏。按黄维说:方志敏此行上海目的也是想报考黄埔军校。此事尚待证实。方志敏若有此意,醒依也会劝阻,因为江西急需方志敏留下来开展革命活动。
  方志敏和徐先兆、张禅林、季方一伙江西朋友住在一条弄堂里的两个小阁楼上(双亭子间),中间有个过道,楼下是厨房,租金比较便宜。大家挤在一起,或睡桌子,或搭地铺,生活上实行“共产主义",谁有钱就拿出来开饭。
  赵醒侬还挂记上海一个朋友一也是方志敏的朋友,一个江西热血青年罗英。
  罗英,号国华,江西余干单溪罗家村人,1898年生。毕业于余干县立玉亭小学,后就读于南昌通俗教育学校,因不满学校腐败教育,1919年离赣北上,通过同乡帮助,进入北京大学当旁听生。1922年因病失学,转而南下,流落上海,一边寻找工作,一边继续学习。其间他结识了共产党人沈泽民、翟秋白等,又与赵醒侬和方志敏等取得联系。这时,罗英已经结婚,妻子程菊英是他的同学。
  罗英在上海报纸上看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后,曾向赵醒侬表示过投笔从戎的意愿。罗英写信给他岳父说:“婿以为中国之领土可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人民可杀戮而不可屈辱。现在世界竞争,'优胜劣败',国亡而奴隶随之,有吃者弗能吃,有穿者弗能穿也,故直正国民热血男子不克外平异种,内国富强,与其生也宁死,且不以得失喜忧。身之存亡非所计,而马革裹尸乃常有之事耳,故宁为武愚,勿为文驹。"他打算"欲俟卒业后而投军”,"期尽国民分子之又务耳“。
  现在黄埔军校招生,赵醒侬不知罗英有何打算。
  罗英的住所在上海烂泥渡,赵醒依和方志敏找到他时,夫妻俩正闹别扭。原来,罗英在《新青年》上看到黄埔军校的招生广告,他想报考军校,让妻子程菊英回余干老家去。但菊英不愿意,说千辛万苦来上海找罗英,好不容易夫妻团聚了,说什么也不再分离。菊英打定主意:罗英北上,她北上;罗英南下,她南下。醒依知道原委后,先劝罗英不要着急,军校招生还未结束,待家中安排妥当后再报名不迟。又劝菊英,大丈夫志在四方,女的跟着也不方便,不如暂回电家龙虎山,跟做道士的父亲学点文化,然后再去广州,一个从文,一个从武,夫妻俩都能为国民革命出力.一番话,说得菊英低头不语。醒侬又安慰菊英,自己要回江西去,如果她回余干,可以服便护送她回老家。
  在醒侬帮助下,罗莫妥善处理了家事,8月中旬,带着醒侬荐举信报考了黄埔军校,被编为黄埔第二期。9月1日,各地考取的449名学生陆续入校。入校不久,平时不愿写信的罗英,不仅写了信,而且赋了一首诗寄给程菊英:
  秋日见黄花,滔滔念君德。
  初到五羊城,风光最难得。
  寄语潘湖水,不忘花春色。
  英英分两地,何时会南国?
  程菊英异常欣喜,回信时也和了一首诗:
  达上人生路,赵方有情谊。
  喝着南海水,莫忘家乡泥。
  秋来春还在,秋葡恋春梅。
  喜得雁传书,南国会有期。
  第一句的"达”为“踏"之笔误,第二句"赵方”指赵醒侬和方志敏。
  罗英在黄埔军校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战役。1925年9月毕业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月回国,被国民党政府软禁审查,后入国民党高级军官训练班学习,委以少校团长。1930年根据党的指示,以"实业救国"为由,回余干兴办煤矿。又经党组织疏通安排,出任余干县靖卫大队副大队长。1932年9月率部起义.配合红军和游击队攻下余干县城。所部随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十军独立团团长,兼赣东北红军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1934年4月因肃反扩大化被错杀于横峰葛源。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赵醒侬在沪期间,还拜访了上海地委兼区委的领导和战友。其时,上海地委兼区委已指派福州路美大绸布店店员中共党员郭坦夫(即郭景仁,后脱党)筹备成立上海店员联合会(简称"店联")。赵醒侬原本是工商友谊会会员,对上海店员非常熟悉,所以上海地委兼区委也请他参与筹备工作。
  赵醒侬多次看望了原工商友谊会的朋友沈资田、蔡炳南、洪扬生和顾作之等,他们几个人都已转为中共党员。沈资田担任了团上海地委委员,后为沪南支部负责人:顾作之在报关业小学任教务主任,和刘拜衣分在上海同一个党小组。而洪扬生、蔡炳南、何佛村、董星五(董醒吾),还有陈殿英、陆克昌、陈企萌等十多人正参与筹备成立"店联”工作,大家相见甚欢,互诉别后情怀。赵醒侬作为筹备委员,也承担了联络和发展会员工作。因洋布业工会已经组织,大家主要联系的是五金业、中药业、铁业、纸张文具业、颜料业、成衣业,选择店员中的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对象。
  经过大家的努力,会员发展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到3月底会员有200多人。4月1日"店联”发表了宣言和简章(草案)。章程规定店员联合会为各业店员所组织,“以互助的精神,协作的方法,提倡自治,谋生活之向上"为宗旨。
  6月10日,店员联合会在浙江路华兴坊56号举行了成立大会,到会会员270多人。大会由郭坦夫主持,邵力子到会讲话,大会选出委员15人,郭坦夫选为主任.董醒吾、孙瑞贤为副主任,洪扬生、李瑞生、王承伟、余伯良、徐蝶文、赵醒侬、蔡炳南、何儒村、居益政、陈企萌等人为委员。
  不过赵醒侬并未参加"店联”成立大会,因为他已于4月初返回江西了 。

知识出处

趙醒儂传

《趙醒儂传》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赵醒侬牺牲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刊载文章誉他为“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1913年以来,江西人民“为革命而牺牲者”的“第一个”。赵醒侬烈士是诞生在南丰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行者,是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建人,也是南丰人民为之骄傲的楷模。他1892年出生于南丰县城一个贫苦家庭,原名赵从干,早年在上海当店员。五四运动后,他改名赵醒侬,和许多觉醒的青年一样,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探索改造中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他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我产党党员,在上海"为无产阶级及一般被压迫群众做过不少实际斗争的革命工作”.1923年初冬,受中共党团中央派遣,赵醒侬回江西开展革命运动,先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长、中国共产党南昌独立小组组长、中共南昌特支第一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干事、中共南昌地委组织部主任,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组织部部校(实际主持工作)。1926年9月赵醒侬烈士被江西军阀杀害,时年仅34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