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创建南昌地方团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趙醒儂传》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2636
颗粒名称: 18 创建南昌地方团组织
分类号: D292
页数: 4
页码: 88—91
摘要: 醒侬回省城南昌不到三天,即被他兄弟急电催回南丰老家。醒侬还在九江时,写信给过家里,告诉了他的行程和在南昌的联系地址。500多里的水路走了一个星期。回到阔别多年的南丰,醒依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妻子和女儿、兄弟和妹妹。原来兄长赵从震(改字筱渔)继父赵惟喻去世后,家境日见衰微:清王朝的垮台,更使筱渔一家政治失势,族间人趁机想瓜分他在南丰的遗产,这使他一家经济困顿,难以生存。从震由浙江回到南丰,和弟弟履和商量后,以他俩的名义发出电报,请性和回南丰帮助处理遗产问题。
关键词: 传记 回赣组团 团组织

内容

但是,醒侬回省城南昌不到三天,即被他兄弟急电催回南丰老家。
  醒侬还在九江时,写信给过家里,告诉了他的行程和在南昌的联系地址。500多里的水路走了一个星期。
  回到阔别多年的南丰,醒依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妻子和女儿、兄弟和妹妹。原来兄长赵从震(改字筱渔)继父赵惟喻去世后,家境日见衰微:清王朝的垮台,更使筱渔一家政治失势,族间人趁机想瓜分他在南丰的遗产,这使他一家经济困顿,难以生存。从震由浙江回到南丰,和弟弟履和商量后,以他俩的名义发出电报,请性和回南丰帮助处理遗产问题。
  听说性和从上海回家,许多亲朋好友都来看望他,大家或称他字号"性和", 或呼他小名"细禾",大多亲戚还不知道他已改名叫"醒侬”。
  这样,醒侬在家耽延两个来月,和族间长辈反复沟通,帮助兄长筱渔调解了继父赵惟喻的遗产问题。
  农历十一月初十(12月17日)是性和30岁的生日。妻子鲁氏备了一桌酒席,请来性和与她的至亲长辈和哥哥筱渔及弟妹等人,为丈夫祝贺生日。饭后一家人商量生活安排问题。筱渔家在浙江,必须回去;履和已经16岁,闲居在家;小妹北京团组织于1922年1月创办的《先驱》半月刊第8期改由团中央编辑出版
  已许配人家,会有归宿。醒侬提出带履和去南昌,一则为他找个活干,减轻家中负担;二则留在身边,日后有个帮手。待他在南昌立足后.再将妻子和女儿接去南昌。一家人都同意性和的安排。
  12月23日是冬至,从震(筱渔)、从干(醒侬)、从新(履和)兄弟三人到赵家先祖和父母坟上祭拜扫慕后,赵醒侬带着弟弟赵履和坐船回到南昌。
  这时,方志敏回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家中完婚,南昌文化书社经营遇到困难,于是醒侬与履和都暂住书社,帮助照料生意。
  就在醒侬回南丰期间,团中央书记施存统从北晾来信询问南昌建团情况,并寄来团中央局的28、29、30号通告。醒侬回信说:"你属[嘱]我进行分校事(注:指南昌团组织事),这事[是]我们应尽的天职。冰冰也有此意,他来信说过几次,不过我又不在省。那时,志敏一人正忙着书社事,没暇去外面联络。现在我来了,志敏也因事回家去,各学校又快要放假了,今年(旧历)是来不及,明年总可组织。"
  对新寄来的第14期《先驱》报,醒侬认为:“这期内容也还好,印刷也很清楚,但是自后式样可照《向导》,较美观还便于装订和携带”。因书社只存《先驱》第10、12、13期,希望团中央若有留存的,"每期寄二十份来!自后每期可寄百份,虽然卖不着,送送人也好"。他据实反映:因"南昌信仰新文化已经是少数,而热心社会主义的,尤其少数的少数,所以人民出版社的书,真是少有人买,《先驱》、《向导》还可以送送,每月还损失有限醒侬因处理家事耽延了工作,"内心十分不安"。回到南昌后,加紧开展建团工作。他虽是江西人,但对省城情况并不熟悉,联络活动遇到困难。这时,有一个失业青年常来文化书社看书,他叫刘伯伦,谱名菜有,拜衣是他的别号,江西铜鼓人,1901年生。1916年入江西省立一中读书。五四运动爆发时,和邵式平等组织大同学会。毕业后,曾在德安县沈毅小学教书,通晓英、俄、日数国语言。1921年因表现激进被捕入狱。出狱后赋闲在家。他和醒侬交谈中,表示十分同情马克思主义,并想加入团的组织。醒侬了解刘拜农的经历后,认为他是个穷困失业的青年,要求入团出于真意,即把拟在南昌建团的计划相告,要也邀集一些与团的宗旨相合的青年来书社晤谈。
  次日,刘拜农即邀了十余个学生前来开谈话会。因为他们只看过一些进步书刊,并未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提起"革命"二字,吓得连第二天晚上的讨论会也不敢前来参加。醒侬认为,团不能建立在这样的青年基础之上,便要刘另外物色建团对象。过了几天,刘又邀集了两位朋友来文化书社,由醒侬讲解革命理论,进行思想教育,解决真正从思想上入团的问题。醒依的弟弟履和一直在旁边听着。这样的谈话会在文化书社开了几次。
  此时,方志敏由弋阳回到南昌,由赵醒侬和方志敏介招,包括刘拜农、赵履和在内,共有5位青年加入青年团组织。
  1923年1月20日,对江西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赵醒侬在南昌文化书社召集在南昌的7名团员集会,宣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的建立。这7位团员是,赵醒侬(店员)、方志敏(学生)、刻拜农(小学教师)、刘五郎(学生)、刘修竹(小学教师)、陈之琦(学生)、赵履和(店员)。加上此前赵醒侬在九江发展的团员周一尘、易虚,江西第一批青年团员共9人。因总数不足30人,按当时团章的规定不能选举执行委员成立地方委员会,只推刘拜农为临时书记,负责一切事务。
  1月22日,江西地方团临时书记刘拜农向团中央报告了建团经过:
  中央执行委员会:
  我们现在邀集在南昌的同志——信仰乌克思主义者——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发起人为方志敬、赵醒侬、刘五郎、刘修竹、陈之琦、刘拜农、赵履和七人,于一月二十日开第一次会议,推定刘拜农为临时书记。兹将经过的情形报告,组织是否合法,专候裁夺。
  可能团中央认为称"江西地方团"还不确切(至少未包括九江团员在内),因此,以后形成的历史文件即称"南昌地方团"。江西地方团第一次会议还决定了如下事项:
  (1)各项组织,依据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之规定,等椅团员增加,逸出执行委员会后,再制定比方执行委员会办事细则,交中央执行委员会修改订正。
  (2)应向各学校作有力之宣传,多介绍学生入会,再向工人方面宣传,对于工会之组织,应尽力援助。
  (3)每个团员,均应负推销《先驱》的责任。
  (4)应多令团员加入学生联合会,力谋使此会为我们的同志所掌握。
  (5)将发起经过报告中央执行委员会,得其承认以后,再宣告成立。
  (6)在本团来正式成立以前,一切亨务.由临时书记负贵。
  江西地方团一建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直接受党团中央的领导,党团中央通过江西地方团领导江西人民和江西青年的革命斗争。

知识出处

趙醒儂传

《趙醒儂传》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赵醒侬牺牲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刊载文章誉他为“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1913年以来,江西人民“为革命而牺牲者”的“第一个”。赵醒侬烈士是诞生在南丰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行者,是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建人,也是南丰人民为之骄傲的楷模。他1892年出生于南丰县城一个贫苦家庭,原名赵从干,早年在上海当店员。五四运动后,他改名赵醒侬,和许多觉醒的青年一样,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探索改造中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他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我产党党员,在上海"为无产阶级及一般被压迫群众做过不少实际斗争的革命工作”.1923年初冬,受中共党团中央派遣,赵醒侬回江西开展革命运动,先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长、中国共产党南昌独立小组组长、中共南昌特支第一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干事、中共南昌地委组织部主任,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组织部部校(实际主持工作)。1926年9月赵醒侬烈士被江西军阀杀害,时年仅34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