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一个被压迫的青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趙醒儂传》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2619
颗粒名称: 05 一个被压迫的青年
分类号: K82
页数: 3
页码: 14—16
摘要: 辛亥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篇章。闭塞落后的南丰显现出了些许活力。1912年春,南丰县立高等小学招生。性和年纪不小,科举考试又已废除,他思忖了好久,还是决定和许多剪掉辫子的青少年一样,报考这所新式学校,学点新知识。
关键词: 传记 赵醒侬 少年生活

内容

辛亥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篇章。闭塞落后的南丰显现出了些许活力。1912年春,南丰县立高等小学招生。性和年纪不小,科举考试又已废除,他思忖了好久,还是决定和许多剪掉辫子的青少年一样,报考这所新式学校,学点新知识。与赵醒侬一起参加考试的曾非欤回忆: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毅然放弃科举(注:原丈如此),同情新学,投考南丰县高等小学堂,当时应考的有赵取侬烈士(学名赵xx记不清,细禾是其乳名)、张祖孟(字登元)、马光斗(字韶文)、曾去铎(宇城南)、曾去棠(字非欤),监考官知事(即县长)来xx,主持考试者校长曾志云(字芷青),榜发五人均被录取入学。⑴
  1978年8月初.笔者在南昌第一次采访江西省博物馆馆员曾非欤时,将
  1974年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抄录上海《辞海》编辑室史地组编纂的"赵醒侬”词目请他过目,曾非欤的第一反应是:"赵醒侬出生年份不对,不是1899年出生的。他比我大得多!”但又不能确定赵比他大多少岁。9月,曾非欤来信《赵醒侬烈士青少年时期活动概略》中说:"我的年龄比他(指赵醒侬)小四五岁”⑶显然,曾非欤的回信是想将自己的回忆和《辞海》"赵醒侬"词目中的出生年份拉近一些。曾非欤是1901年出生的,按赵氏《支谱》记载,赵醒侬(赵从干)出生于1892年,实际比曾非欤大了8岁。这与曾非欤的第一次的回忆"他比我大得多” 是相合的。
  赵醒侬是20岁考入南丰县立高等小学的,学名自然是“赵从干”。
  这所高等小学,原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迁建的琴台书院,光结二十九年(1903)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初年(1912)改称县立高等小学校。校址是现今南丰一中老校址所在地。书院虽易名,学堂依旧观:门前跃龙桥横跨鱼塘,桥腹眄柯亭倒映水中,校内讲堂、半规、泮池、先贤祠、文昌阁、揽胜亭及学舍、庖厨等错落有致,校外莲塘、蔬圃和橘树环绕四周。幽雅的环境.给莘莘学子带来不一样的欢乐。
  校长曾志云,是一个新派人物"学校的学制与课程较光绪二十九(1903)年的"癸卯学制"有所变更。
  赵从干在同学中显然年纪较大,生活的磨砺也使他更为成熟。曾非欤回忆:"他学习认直,勤学苦练,有疑必问,一丝不苟,特别对国事十分关切,常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读书不是为做官,而是为救国。’当时在学堂中颇为同学所器[尊]重。"
  曾非欤又回忆:赵醒侬与他"沉默寡言的性格颇相似,因此在同学中两人较为亲近”。两人都是走读生,普非欤家住上水关,下课后回家因为同路,醒依常常陪他回家,把他作亲弟弟看待,并多次到他家访谈,对他的生活学习都很关心.曾非欤也到过醒侬家玩要,但次数少。在曾非欤的印象中,"他居住的房子古老破旧,搞柴、搞水帮助家务,生活勤偷,穿着也比较朴素二20世纪80年代初,为收集赵醒侬材料,笔者采访过南丰一位颇有学识的老人赵珊芝(现已故),他介绍说:赵醒依就住在他家对面河梁门的周家大屋里。这是一幢上下两进的清代建筑,宅子较大,但很破旧,与曾非欤的回忆相同。新中国成立后这所房子成了公产。"文化大革命"后拆掉改建为宿舍.即今天解放路河梁门8号。可惜,当时笔者无能力邀请曾非欤先生回南丰进行确认。
  1913年,南丰高等小学校长曾志云调去邻县南城建郡中学任校长,曾志锋、马光斗等一些同学也去了建郡中学读书,曾非欤因年纪小不能去,赵醒侬因有家室也不能去。曾非欤回忆:"一天他来和我告别说:'要去汉口了,'两人有些依依不舍."去汉口做啥?曾非欤记不清楚。
  2005年用结出版社出版的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内中介绍“赵干”,说他(即赵醒侬)“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
  武昌中华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不靠政府和外国人而独立创办的私立大学,1912年筹办,由倡办人和捐资人之一的陈宣恺任校长。同年8月开始招生,男生部开办大学预科、专门部(设政治经济、法律两别科及英文专业科),女生部开办师范、职业两个专修科,并开办有中学部、小学部。笔者缺少这方面的材料,更无法找到当时学校的学生名册,不知赵从干是否报考,考的又是什么学科。如果赵从干考取武昌中华大学,那么他并未毕业。因为曾非欤回忆:"过了半年后他回南丰县,来我家和我畅谈别后的怀念,并告诉我不久仍回汉口去做生意,还谈到国家之前途、青年之出路.离别时还和我到老衙前屋背周嘟里照相馆合摄一影。从此以后.他便走上独立生活和政治活动的道路了。"曾非欤1915年离开南丰,在南昌求学时还见过他。
  这里要引述一位江西藉革命烈士、与赵醒侬共同战斗过的孟冰(袁玉冰)在《悼赵醒侬同志》文中的一段话:"醒侬同志是一个被压迫的青年,他在中学还没有毕业,因家贫而辍学,在长沙、常德等处曾做学徒。"
  也许赵醒侬没有去汉口做生意,而是去了长沙和常德学徒。"徒弟徒弟,三年奴隶,迟睡早起,终日劳累,残羹剩饭,半饱半饥,夏天要为老板打扇,公事完毕还要为老板娘抱小孩,倘若小孩哭起来了,免不了挨一顿藤条或竹杠。”几年后,他以"惨农"为笔名,写了《我做学徒时底苦况》,记下这段痛苦难忘的学徒生涯。

知识出处

趙醒儂传

《趙醒儂传》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赵醒侬牺牲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刊载文章誉他为“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1913年以来,江西人民“为革命而牺牲者”的“第一个”。赵醒侬烈士是诞生在南丰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行者,是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建人,也是南丰人民为之骄傲的楷模。他1892年出生于南丰县城一个贫苦家庭,原名赵从干,早年在上海当店员。五四运动后,他改名赵醒侬,和许多觉醒的青年一样,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探索改造中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他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我产党党员,在上海"为无产阶级及一般被压迫群众做过不少实际斗争的革命工作”.1923年初冬,受中共党团中央派遣,赵醒侬回江西开展革命运动,先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长、中国共产党南昌独立小组组长、中共南昌特支第一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干事、中共南昌地委组织部主任,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组织部部校(实际主持工作)。1926年9月赵醒侬烈士被江西军阀杀害,时年仅34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