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乙酉农历九月二十四日(1885年10月31日),18岁的刘氏生下一男孩。35岁的赵惟鸿喜上眉梢一后继有人。按赵氏字派,取名赵从震。7年后,即光绪壬辰(1892),赵惟鸿的第二个儿子赵从干一赵性和出生。
性和5岁时,长弟出生。赵氏《支谱》"列传"记载:"从韩,惟鸿三子,字宣和,号患农,生光绪丁酉五月初七(1897年6月6日)。殇。”《支谱》是1911年重刊的.赵从韩不到5岁就夭折。
性和15岁时,二弟出生。《支谱》列传记栽:"从新,惟鸿幼子,字履和,号福农,生光绪丙午十二月廿六(1907年2月8日)。"
和“赵从干"一样,"赵从新”也被人遗忘,而"赵履和"这个名字,很多从事江西革命史研究的人都熟悉,他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的发起人之一,不过此前大家都不知道,他就是赵醒侬的亲弟弟,是哥哥赵性和一赵醒侬将他引入革命道路的。1927年《红灯》第6期刊载共青团江西区委书记袁玉冰(笔名亦生)的文章《念死者》,文中说赵醒侬:"他也有一个兄弟(赵细炳)" 。"细炳"是履和的乳名,与性和的乳名"细禾"一样,赵氏《支谱》未作记载。
赵氏《支谱》记载赵惟鸿还有两个女儿,既无名,也无生辰,倒是有娃娃亲的记录/长(女)适刘(家),次(女)适黄(家)”。但赵家晚辈亲戚说:赵醒侬一个妹妹赵美娇嫁的是揭家。据揭义仁介招:父亲揭春生,早年在南吕广货店帮人做伙计一卖布匹。母亲赵美娇,1903年(光绪癸卯年)出生,比赵醒侬小11岁,揭义仁10岁时,母亲撂下他一人在南城县里山村学裁缝后即去了南昌。那年的秋天一1926年9月,正是赵醒侬牺牲时间。笔者推测,他母亲赵美娇可能是去料理她哥哥赵醒侬的后事。
两年后,南昌的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国民党右派建立了政权.揭义仁的父母亲回到南丰。父亲在市山乡一家商店帮人卖布,解放前50多岁病故。母亲没有生活来源,帮县城基督教福音堂弄饭。解放后,揭义仁分得田地,还担任过南城县里山乡的农会主席。1950年他将母亲赵美娇接到南城里塔坪居住,直到1973年病故。
赵美娇的邻居江万金(女)回忆:一次偶然的闲谈中,赵美娇说到他哥哥(指赵醒侬)早年接她到上海住过一段时间,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赵醒侬生前国共两党的革命经历和柄牲后的政治风云变幻,使赵美娇对哥哥赵醒侬的兄妹之情只能深深藏在心中。据说“文化大革命"前她问过城关镇,她是否可以享受烈士家属待遇,民政部门回答不可。这也许是她更不愿在人们面前一甚至在孩子面前,谈论他哥哥的缘故。按赵氏《支谱》记载,性和还有个姊妹,不过记载甚少,后辈亲戚也无人说起。
在性和出生后不久,父亲赵惟鸿正为长子赵从震过继给族兄赵惟嵛(又作"嵛",族谱《赵惟洪列传》作“瑜")而犹豫不决。原来赵惟鸿与赵惟喻的曾祖是亲兄弟,惟嵛一支官运亨通,祖父赵秉初任过浙江绍兴知府:父亲赵德滋历任数县知县,加知州衔,诰授奉政大夫(正五品)。
赵惟喻是赵德滋的独子,号渔衫,生于道光辛丑(1841)。国学生,候选府经历(知府属官),因军功保知县,分发浙江,历署钱塘、新昌、太平、嘉兴县事;题补临安县,调临海县,升定海厅同知;保升知府,历任绍兴、衢州等府知府。官三品衔,赏戴花翎.补用道(补用道员省称,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诰授通议大夫,晋授资政大夫(正二品),民国《南丰县志》卷二十一”宦业"载他:“官浙三十余年,颇得民心,凡棘手事,率以委之,靡不迎刃而解。"
赵惟喻原配周氏,生于道光癸卯(1843),比赵德滋小两岁,诰封淑人,晋赠夫人;副室陈氐,生于同治癸酉(1873),比德滋小32岁。到光绪壬辰(1892)性和出生时,赵惟揄年过半百,仍无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封建伦常底线,对士大夫赵惟嵛来说不可逾越,他不得不在族中选择可以出嗣者。当堂弟赵惟鸿有了两个儿子后,赵惟喻选中了惟鸿的枝子赵从震为继子。
赵从震毕竟是赵惟鸿的枝男,惟鸿希望从震长大后能重振家业“可家道中落,性和出生后,一家数口靠他一个人在外干活,不仅不能让儿子入学读书,连生计也难维持;而族兄赵惟嵛官居知府,从震出嗣不仅可以得到好的教育和前程,而且可以得到堂兄的接济.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惟鸿考虑再三,决定让从震出嗣,过继给堂兄惟崎为子.惟喻将他带去浙江任上,改其字为"筱渔".并送其进了国学。
性和长大后,一直思念他的哥哥,但隔山隔水难相见,20多年后,当哥哥从震承继在南丰的遗产遭到族人瓜分时,他得到消息,立即回南丰帮助处理。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