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货币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8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货币沿革
分类号: F822.9
页数: 2
页码: 60—61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纵观中国的货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货币文化。它涉及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纪录。
关键词: 金融史 货币 沿革

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
  货币萌动时期,人们生活中常用交换的物品,例如牛羊、粟帛、珠玉、龟贝等,都曾经在反复的交换过程中,充当过媒介,起过等价物的作用。但是,由于计量和携带等诸多不便,一些物品逐渐退出交换领域。只有海贝,因其自身光洁美丽,坚固耐用,携带方便,又有天生的自然单位,容易加减计数,依旧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商代就曾以它做为最主要的通货之一。贝因而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很早就能冶炼金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由于交换范围的扩大和正常化,金属制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交换的领域。铜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货币开始进入金属铸币的阶段。从周代初年到春秋战国时期,分别出现了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等不同形态的金属铸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六国复杂的币制,在原有环钱的基础上,统一铸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钱”。这是我国货币种类和单位的首次统一。西汉初年,仍袭秦制,使用减重“半两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铸“五铢”钱。五铢钱大小轻重适宜,制作精美,深受人们的欢迎,通行长达700余年,是我国流通时间最长的铜钱。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汉五株钱为标准,铸用“开元通宝”。中国古代从开元钱起,不再以重量单位作名称,而改称通宝、重宝或元宝。宋、元、明、清一一相袭,未有大变。自秦汉迄至清末两千余年,方孔钱一直是我国历代最主要的货币形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方便携带与运输,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币应运而生。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纸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白鹿皮币和唐代作为异地兑换票券的飞钱。而纸币作为正式的流通手段,则是从北宋的“交子”、“钱引”开始的。后来南宋印发的“会子”、“关子”,金人印发的交钞宝券,元、明印发的宝钞等,其间虽然盛衰更替,但的确成了它们各自所在朝代最主要的通货之一。清朝咸丰年间,清政府曾印发官银、钱票。鸦片战争以后,近代银行业逐渐兴起,银行兑换券开始盛行纸币,逐步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江西官银钱总号发行了自己的货币达百余种。辛亥革命后,国家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先后在江西省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江西地方也先后成立了民国赣省银行、江西平民银行、江西裕民银行、江西省银行、江西建设银行,抚州地区各县、乡、镇先后设立了分行和办事处等机构。从1935年开始,国民党政府进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以纸币代替银元流通,先后发行了法币、关金券、金元券、银元券等纸币。
  中国共产党为顺利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各个革命时期,各个革命根据地,克服种种困难,印制发行了上千种自己的纸币、布钞以及银、铜币。如本区广昌、黎川、乐安、宜黄、资溪等县,人民群众曾使用过中央苏区红军钞票(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一分)。解放后,本区各县(市)银行出纳部门曾收兑过。1993年黎川湖坊村(1930年闽赣省省委所在地)发现当年“闽赣省苏区股票,正面有列宁头像,反面印有“扩大合作社股金,是为着发展纸业生产改善工农生活,工农劳苦群众要热烈地购买”,面额为五角股票。还有苏区债券、借谷证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成为全面统一的货币。
  纵观中国的货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货币文化。它涉及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纪录。

知识出处

抚州金融志

《抚州金融志》

抚州金融志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实反映全区金融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本志根据综合古今,详今略古的原则,把记述重点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实书直叙,寓褒贬于记述之中。采用记、志、述、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图表随文。文体采用语体文、记叙体,力求文风严谨朴实,文字简明通俗。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央银行
相关机构
中国银行
相关机构
交通银行
相关机构
中国农民银行
相关机构
民国赣省银行
相关机构
江西建设银行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