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货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88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货币
分类号: F822.9
页数: 13
页码: 60—72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货币萌动时期,人们生活中常用交换的物品,例如牛羊、粟帛、珠玉、龟贝等,都曾经在反复的交换过程中,充当过媒介,起过等价物的作用。但是,由于计量和携带等诸多不便,一些物品逐渐退出交换领域。只有海贝,因其自身光洁美丽,坚固耐用,携带方便,又有天生的自然单位,容易加减计数,依旧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商代就曾以它做为最主要的通货之一。贝因而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货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很早就能冶炼金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由于交换范围的扩大和正常化,金属制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交换的领域。铜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货币开始进入金属铸币的阶段。从周代初年到春秋战国时期,分别出现了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等不同形态的金属铸币。
关键词: 金融史 货币

内容

第一节货币沿革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
  货币萌动时期,人们生活中常用交换的物品,例如牛羊、粟帛、珠玉、龟贝等,都曾经在反复的交换过程中,充当过媒介,起过等价物的作用。但是,由于计量和携带等诸多不便,一些物品逐渐退出交换领域。只有海贝,因其自身光洁美丽,坚固耐用,携带方便,又有天生的自然单位,容易加减计数,依旧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商代就曾以它做为最主要的通货之一。贝因而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很早就能冶炼金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由于交换范围的扩大和正常化,金属制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交换的领域。铜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货币开始进入金属铸币的阶段。从周代初年到春秋战国时期,分别出现了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等不同形态的金属铸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六国复杂的币制,在原有环钱的基础上,统一铸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钱”。这是我国货币种类和单位的首次统一。西汉初年,仍袭秦制,使用减重“半两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铸“五铢”钱。五铢钱大小轻重适宜,制作精美,深受人们的欢迎,通行长达700余年,是我国流通时间最长的铜钱。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汉五株钱为标准,铸用“开元通宝”。中国古代从开元钱起,不再以重量单位作名称,而改称通宝、重宝或元宝。宋、元、明、清一一相袭,未有大变。自秦汉迄至清末两千余年,方孔钱一直是我国历代最主要的货币形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方便携带与运输,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币应运而生。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纸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白鹿皮币和唐代作为异地兑换票券的飞钱。而纸币作为正式的流通手段,则是从北宋的“交子”、“钱引”开始的。后来南宋印发的“会子”、“关子”,金人印发的交钞宝券,元、明印发的宝钞等,其间虽然盛衰更替,但的确成了它们各自所在朝代最主要的通货之一。清朝咸丰年间,清政府曾印发官银、钱票。鸦片战争以后,近代银行业逐渐兴起,银行兑换券开始盛行纸币,逐步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江西官银钱总号发行了自己的货币达百余种。辛亥革命后,国家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先后在江西省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江西地方也先后成立了民国赣省银行、江西平民银行、江西裕民银行、江西省银行、江西建设银行,抚州地区各县、乡、镇先后设立了分行和办事处等机构。从1935年开始,国民党政府进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以纸币代替银元流通,先后发行了法币、关金券、金元券、银元券等纸币。
  中国共产党为顺利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各个革命时期,各个革命根据地,克服种种困难,印制发行了上千种自己的纸币、布钞以及银、铜币。如本区广昌、黎川、乐安、宜黄、资溪等县,人民群众曾使用过中央苏区红军钞票(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一分)。解放后,本区各县(市)银行出纳部门曾收兑过。1993年黎川湖坊村(1930年闽赣省省委所在地)发现当年“闽赣省苏区股票,正面有列宁头像,反面印有“扩大合作社股金,是为着发展纸业生产改善工农生活,工农劳苦群众要热烈地购买”,面额为五角股票。还有苏区债券、借谷证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成为全面统一的货币。
  纵观中国的货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货币文化。它涉及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纪录。
   第二节历代货币
   一、制钱
  我国远在原始公社末期,已有货币出现。大约在殷商到西周期间长期流通的货币为贝币,周朝初期,开始出现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金属铸币开始广泛通用。有铲形的布币,刀形的刀币,环形的圆钱和方形的爱金等。当时楚国一带曾行用爱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币制。当时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即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自秦以后,直至明、清,都沿用着这种圆形方孔的铸钱,仅重量和大小有差别而已。由于明清两代的铜钱按其本朝定制由官炉所铸,故又称制钱。
  清代制钱,开始由京“宝泉”、“宝源”二局鼓铸。所铸制钱,均以历代皇帝朝代冠名。清代前后经历十代皇帝,就铸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和宣统通宝。其中除康熙、乾隆时代的制钱内廓完好,重量准足外,嘉庆道光以后就小钱杂出,重复多铸造大钱,钱法逐渐遭到破坏,而且制钱除官铸外,私铸亦很多。同治年间,制钱大小不一的情况更为严重。光绪十三年时,制钱已濒临崩溃。
  抚州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地位,铜钱早已流通。解放后,在抚州地区(包括各县、市)出土文物和人民群众的收藏中,经常发现一定数量的古钱币。其中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铸造的“开元通宝”钱已有不少。抚州流通的铜钱种类以清为最多,宋朝次之,明朝又次之,唐朝也有一定的数量,其它的就比较少了。如1989年6月27日,乐安县博物馆在县公安局的协助下,于万崇乡抓获一起文物走私犯,缴获汉代古钱691枚,就有西汉、东汉、五株、半两、贷泉、大泉等制钱。
  宣统元年,抚州有少量制钱流通,以后即逐渐消失,至民国时,制钱完全退出流通领域,即使偶有少数出现,也已作为群众的收藏品了。
  二、铜元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广东省首先仿照港澳当十铜仙式样铸造铜元,因式样新颖、圆形中间无孔,又称“铜板”或称“铜角”。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时,已有十二个省,共计十五个铸造点。
  抚州地区流通使用铜元有湖北、广东、江西、湖南、安徽、江苏等省所造。
  清末所铸铜元分两大类:一类是“光绪元宝”,各局均造,规定每枚铜元重库平二钱,每百个抵银元一元,多数是对制钱作价,币面镌制当制钱十文。另一类是“大清通宝”,于光绪三十一年由天津造币总厂开铸,后来各省仿铸,有当制钱二文、五文、十文及二十文四种。1978年,抚州地区金属公司(牛角湾)仓库曾积存(各县市收来的铜元)67麻袋铜钱,一万二千多斤,品种有“大清铜币”、“光绪铜币”、“开国纪念铜币”等近百个品种。
  铜元铸造既多,社会上铜元的流通量也大增,铜元和银元的兑换率逐渐下降。据《清代货币金融史稿》刊载,光绪二十八年和宣统三年上海银元与铜元的比价,从银元每元兑换铜元80枚增至134枚,短短的九年时间,铜元贬值达67.5%。清朝廷原想设法令各省停铸铜元,但当时社会上铜元流通的数量极多,已无法制止。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军阀均以铸造铜元有利,可抵充军费之不足,于是大量铸造,质量也愈来愈劣,铜元贬值更甚,商贾和群众大受其害。
   三、银两
  银两是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至清朝后期,又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
  白银在实际流通的形状较多,有银锭、银饼、大小不等的银块等,按银的实际价值计量流通,即所谓实银两。1987年夏季,广昌县博物馆发现两件当地出土的宋代银锭,均系浇铸而成,两端较宽、呈弧状,背面如蜂窝密布,其整体呈长条束腰形,1号银锭重990克,2号银锭重1000克,为我们研究宋代的经济,尤其是商品货币发展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91年“抚州金融”钱币专辑,作过文章报道和图片宣传)。明清时期的国家收支均以银两为计算单位。大宗贸易也都以银计价,人们也是以银两作为储藏价值的一种手段,到了用钱的时候,即以银兑钱,供日用之需,当时清廷虽标榜银钱二用,银钱相辅而行,其实是以银为本,银两是当时的主币。
  银锭、银块民间可以自由铸造,政府不加干涉。比较多见的银锭为宝银(又称元宝),重量每只五十两左右,成色在千分之九三五以上,不论官铸还是私铸,元宝均需经公估局鉴定后,方可流通使用。银锭除元宝外还有锞子、福珠等,重量和成色都因时因地而不同。咸丰六年时,上海和其它各地商号还铸有一两重和五钱重的两种银饼以便流通。至于银块,重量和成色更是多样,在流通过程中可随时用刀、剪、切、削。
  清代咸丰以前,抚州流通的主币和当时全国其它城市一样,以白银为大宗。虽在道光年间已有少量银元流入,但国家征税、大宗贸易仍用银两,物价之高低,亦以银为价值尺度。1990年5月上旬,南城县上唐镇农民在挖巷建房时,于地面一米左右深处,挖出一个倒置的带盖瓷罐,内装银锭12件。该银锭质地洁白,正面周缘凸起,有水波纹,中心凹平,底部有密集的蜂窝孔,呈属蹄形。每件约长11.3厘米,两头宽6.7厘米,重1900克左右,每只戳印“道光x年x月”等字。浇铸地名分别是:“临川县匠元远”、“太谷县同盛”、“太平县祥盛号”、“莱盛公银号”、“祁县许世庆”、“阳曲县孔昌”、“黔县李长发”等字样。昔日南城商业往来,主要以“盐、煤、米、木、竹、药材”六行为最大,各路客商走南闯北,十分盛行。
   四、银元
  银元,俗称洋钱、大洋等,它是以白银为币材,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名称和含银量,由国家造币厂统一铸造的银本位币。
  我国历史上流通的银元,最早是十六世纪后期由外国流入的。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前后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有几十个国家的近百种银元。抚州地区民间流通品种,主要有:西班牙的本洋、墨西哥的鹰洋、香港的香洋、英国的站人洋、日本的龙洋、安南银元、美国贸易银元等等。其中墨西哥鹰洋最多。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时,鹰洋开始流入中国,很快就成为中国当时主要流通货币,其流通最广的地区为华东、华南一带,上海几乎以其为主币。
  我国自铸银元,最初民间仿铸。由政府命令铸造的,始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在广东设厂铸造,其大小轻重仿照鹰洋,正面有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中央有蟠龙纹,所以又称龙洋,清政府规定作为法币使用,1889年流通于市场。后来各省纷纷设局仿铸,到宣统初年铸造的龙洋,正面字样又改为“宣统元宝”。清末铸造的各种一元龙洋,总数在二亿枚以上。
  辛亥革命后,中外各种银元继续流通,宣统元宝仍在铸造。1914年颁布了《国币条例》,铸发袁世凯头像的银币,称“袁头币”,或“大头”。袁头币每块重库平七钱二分,成色八九,形式划一,由于成色低于旧银元,很快流通全国。据估计,从1914年到1929年,袁头币共铸造十一亿枚左右。
  1933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元重26.6971克,含钝银23.493448克,并铸发“船洋”(正面系孙中山头像,背面系帆船,故又称小头币),约铸造一亿九千万枚左右。
  抚州自清代咸丰以后,银元流入较多,鹰洋、龙洋、袁头币以至最后铸造的船洋都在抚州大量流通。当时银两虽为记帐本位,而实际收付几乎全为银元所代替,尤其民国时(公元1912-1933年)为最。
   据省图书馆中“江西民国报——今日行情”(民国廿三年六月三日四版):
   银钱行情:
   人洋换元票三千四百一十文
   申钞换元票三千四百零九文
   龙洋换元票三千四百零五元
   站洋换元票三千四百零五元
   烂洋换元票三千三百玖拾壹元
   人洋换铜元3472枚
   龙洋换铜元3487枚
   站洋换铜元3467枚
   烂洋换铜元3452枚
   申洋换铜元3471枚
  五、兑换券(纸币)
  我国最早的纸币是宋朝用的“交子”,后又称“钱引”和“关子”,使用地区由四川扩大到江淮,浙江一带。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纸币盛行的时期,发行过“大明通行宝钞”,这是我国票幅最大的纸币。清顺治时,虽也使用过纸币,因朝野一致反对,不久即废。直到咸丰三年,因太平天国革命暴发,军需浩繁,筹措无术,于是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五种)和以铜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分二百五十文、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两千文五种),以资挹注。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我国第一家银行一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次年该行发行兑换券,这是我国近代银行第一次发行的兑换券。此后,四明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信成银行等相继成立并发行兑换券。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立了大清户部银行,行使国家银行职能,正式发行银两、银元兑换券。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交通银行成立,也批准发行钞票。
  清末至1937年抗日战争前,抚州的地方工业已有相当规模,商业也较发达,通用货币处于银两和银元并存时期,前期银两多于银元,后期银元多于银两,而作为兑换券的纸币也以银两和银元为单位,辅币则处于制钱与铜元的过渡阶段。
  民国初年,抚州流通的纸币主要为大清户部银行发行的银两票和银元票。银两票分库平百两、三十两、十两、五两及一两五种。银元票分十元、五元及一元三种。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的兑换券,也都是以银元为票面,面额有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及一元五种,唯百元和五十元不常用。
   六、法币
  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废除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即法币政策。主要内容: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一先令二点五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实行法币政策的目的是利用法币收兑银元和民间藏银,其实在法币政策实行以前,抚州商办银行的钞票已由各发行银行逐步收回,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中央、中国、交通、农业银行发行的纸币。直至1942年6月21日后为伪中储券所代替。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抚州又恢复流通法币,并以一比二百的兑换比例收兑伪中储券,广大人民又遭受一次经济灾难。随着法币发行额的剧增,大额钞票越发越多。1947年时,五千元、一万元面额的大钞不断出笼。通货的急剧膨胀,造成币值惨跌,物价飞涨。1948年8月19日,法币停止使用时全国的法币发行量为6045340亿元,是1937年6月底发行额的43万倍,因而当时物价的上涨程度还是远远的超过法币增长的速度。
   据广昌金融志资料记载(民国时期):
  一张百元券购买力惊人变迁,十年前可买二只牛,而今只值得四分之一根油条……
   廿六年(公元1937年)两只大牛
   廿七年(公元1938年)一只大牛零一只小牛
   廿八年(公元1939年)一只大牛
   廿九年(公元1940年)一只小牛三十年(公元1941年)一只猪
   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一只火腿
   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一只鸡
   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一斗米
   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一条鱼
   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一只蛋
   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小半根油条
  由于,人们对法币已完全失去信任,都争先恐后地抛出法币,争购物资或黄金、白银。1948年7月19日,抚州的黄金市价每两(合31.25克)就高达法币4.2亿,为1937年7月份价格的368万倍。银元价格每枚也达法币350万元左右。当时,法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的货币职能已基本丧失。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废除法币,而代之以金元券。
   七、关金券
  关金券是“海关单位兑换券”的简称。1931年5月中央银行发行关金兑换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1942年4月,以关金一元折合法币二十元的比价,与法币并行流通。由于关金券的发行和法币同出一辙,面额也由小逐渐扩大,发行量也越来越多,因而它的命运也和法币一样,于1948年8月19日停止流通。
  关金券在抚州市场流通是在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面额最小的为十分,最大的为二十五万元(合法币五百万元)。
   八、金元券
  金元券是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时发行的纸币。当时规定金元券一元兑换法币三百万元,或关金十五万元,金银兑换率为:黄金每市两(31.25克)二百元,白银每市两三元,银元每枚二元,并强制收兑民间的金银外币。金元券虽名为金元,但规定却不能兑换黄金。抚州金元券发行之初,票面仅有一元、五元和十元三种,并有辅币一角、二角和五角三种,五十元与一百元暂缓发出。由于以高压手段控制物价,在两个月内,币值还算稳定,但不久金元券大量投放,发行量远远超过市场需要,因此各城市陆续出现抢购风潮,十一月初时,限价首先被突破,大米每石即从二十元左右涨到七十多元,十二月又疯涨至一千七百多元,以后更是涨无止境。国家原来规定的金银兑换比率也骤然上涨五倍。于是金元券遂和法币一样急剧贬值,并以比法币快十倍的速度增加发行。这种狂奔性通货膨胀导致了物价的飞速上涨,金元券最高面额也由原来的一百元升高到十万元、百万元,至抚州解放前夕,金元券已完全失去人民的信任。市场上很多商品已用银元计价,职工们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购买银元,于是银元买卖活动又应运而生,一时银元贩子充斥街头,而且十分活跃。
   据广昌金融志资料中记载:民国时期的通货膨胀
   A、从邮资看通货膨胀:
   民国二十六一二十八年(公元1937-1939年)一封信的邮资为5分。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4月一封信的邮资为20分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7月一封信的邮资500分(10年上涨1百倍)
   B、从零售物价指数看通货膨胀:以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1-6月的衣、食、燃料杂项四大类27项的物价为100]至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2月该物价综合调查统计为9781250。
   C、从金元券的发行看民国后期民国经济面临崩溃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八月开始发行金元券,以一元折合法币三百万元的比净收兑,并强制收兑民间的黄金和白银。金元券以比法币更快的速度膨胀。
  批发物价上涨120万倍以上,各地纷纷拒用,自发行到停用,前后不到十个月。
   九、辅币
  辅币为辅助主币流通的货币,单位均在元以下,现将清末以来抚州流通的辅币——银角、镍币及合金币、角票及分票分述如下:
  (一)银角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以后,江南银元局于仿铸银元的同时,兼铸半元、二角、一角等小银元,是为银角之始。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时,各省均铸半元、二角、一角的袁像辅币,后各省铸造极多(尤以广东为最)含银量下降,于是劣角充斥于市。民国廿四年(公元1935年)推行法币政策时,规定每元兑换银角十二角,即双毫银角六枚。
  (二)镍币及合金币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二月十日由中央银行发行镍质辅币,计分廿分、十分和五分三种,由于成色为印镍,镌刻精良,深受群众欢迎。不久,由于合金价格猛涨,镍币实值超过面值,以至镍币逐渐被收藏和收买而退出领域,仅流通了三年。当时中央银行于停铸镍币时,另行铸发合金辅币,分十分、五分、二分、一分四种。后又添铸二十分、五十分辅币以利流通。
  (三)角票及分票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以后至解放前,纸辅币发行种类繁杂,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均发行过一角券、二角券和五角券。民国十四年(1915)至民国廿九(1930)年期间发行最多。江苏省农民银行、浙江地方银行也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发行角票。中央银行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发行一分、五分的分票。汪伪中储银行也于占领期内发行角票,及一分和五分的纸分币。
   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银币、铜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又称银币券,在市场上可兑换银元),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一九三二年七月开始发行。纸币面有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种。二角和一元的纸币正面印有列宁像。流通于中央苏区二十多个县。其中广昌、乐安、宜黄、黎川等县,纸币数量流通较为广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币和铜币,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一九三二年开始发行,流通于中央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银币和铜币,由中央造币厂铸造,在乐安收集到的有二角银币和一分,五分铜币(乐安博物馆留藏)。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后,银币和铜币即停止铸造发行。
  第三节人民币
  人民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成立时开始发行。历时50余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四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一般金属币与贵金属币、流通金属币等多品种、多系列并存的货币体系。
   一、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春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代替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即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第一套人民币实际上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即已发行。
  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西藏地区于1959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统一了各根据地货币,清除了前国民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后期恶性通货膨胀和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促进城乡物资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正因为第一套人民币诞生在解放战争的特定环境中,所以它具有战时货币的某些特征。
   二、第二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俗称五三版),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新旧币兑换率为1:10000。新面额主币为1元、2元、3元、5元、10元5种,辅币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6种,共计11种。
  该套人民币的发行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需要。1950年即开始做发行准备工作,1953年完成设计试制,各种面额的票面上都采用了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由马文蔚同志书写,字体为魏碑“张黑女”碑体,后来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的通用标准字体。该套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具有明显的特征。辅币主景采用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水电站等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以及能源设施,主币1元至3元券采用北京天安门、延安宝塔山、井冈山龙源口三革命圣地图景,5元、10元券采用民族大团结和工农联盟图景,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貌、中国革命的历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票面图案活泼大方,正面上下花边对称,背面左右花符对称,一改中国传统纸币呆板的四边框形式。主色调分券别配置,票种间有明显区别;票面规格按面额大小辅币与主币分档,券别与券别递增。在印制技术上也有所区别,3种分币采用胶版印刷,角币、元币采用用胶凹套印,10元券还运用了当时先进的多色接线技术。
  1961年3月25日发行了1956年版1元券,仍以天安门为主景,但主色调改为蓝黑色。1962年4月20日又发行了深棕色1956年版5元券。这样第二套人民币纸币先后发行11种面额13种版别。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翌日起限期收回原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3元,5元和10元券,于当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第二套人民币消除了第一套人民币特有的战时货币痕迹,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第三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起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计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9种版别,其中1角券有3种版别。
  第三套与第二套人民币的比价为1:1,两套人民币在混合流通一段时间后,逐步收回第二套人民币的元、角券,分币则继续流通至今,新币主要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新风貌,角券分别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武汉长江大桥、纺织车间等画面,元券分别是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炼钢工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等画面。该套人民币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的设计风格,采取开放式构图,在较小的票面上呈现出开阔、深远的画面。每种票券除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运用了多色彩印技术,使画面色调活泼、丰富。在制版工艺中,主景采用手工雕刻,面额文字的衬底花纹图案多采用机器雕刻,并运用多色接线技术,提高了票券的防伪性能。
  人民银行总行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持有者可于2000年6月30日前到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兑换。具体面额是:1角(三种)、2角、5角、1元、2元、5元券。兑换时间又通知可延续到同年12月底止。
   四、第四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计有主币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6种,辅币1角、2角、5角3种,与第三套人民币混合流通,两套人民币比价为1:1。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原有的券别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因此在该套人民币中增加了50元、100元两种券别。
  该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突出,民族风格鲜明,印刷工艺先进,其设计主题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票券正面饰以人物头像;100元券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侧面浮雕像,50元券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其他元、角券分别为身着民族服饰的人物头像,背面主景则是祖国名山大川。票面纹饰采用了许多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图案,如凤凰牡丹、仙鹤松树、绶带鸟翠竹、燕子桃花等,辅币背面分别以各民族图案衬托国微,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性。印制中还广泛采用了水印、磁性油墨、荧光油墨等先进技术(后来发行的1990年版50元、100元券还采用了金属安全线),增强了防伪性能。
   五、第五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首发面额100元券。票面正面右侧饰有毛泽东头像,左侧固定人像水印;背面主景为“人民大会堂”图案。于2000年10月16日发行第二批第五套人民币,其券别为纸币20元,硬币1元、1角。纸币20元券正面为毛泽东头像,左侧为固定花卉水印;背面主景为“桂林山水”图案。硬币1元材质为钢芯镀镍,币外缘为圆柱面,正面为“中国人民银行”、“1元”和汉语拼音字母及年号;背面为菊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硬币1角材质为铝合金,币外缘为圆柱面,正面为“中国人民银行”、“1角”和汉语拼音字母及年号,背面为兰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
   六、流通金属币
  金属铸币耐磨损,流通寿命长,使用方便,又便于自动售货服务,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行金属货币,中国人民银行1955年开始铸造金属币,自1957年12月1日起正式发行1分、2分、5分3种铝镁合金硬辅币,与同额纸币等值流通。1980年4月15日正式发行1角、2角、5角、和1元4种铜锌、铜镍合金硬币,与同额纸币等值流通。由于币材等多种原因,该套硬币铸造、发行量不大。为了适应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流通需要,调整货币结构,1992年6月1日起发行了新版1角、5角、1元硬币,对1980年版流通金属币的图案、种类、材质和规格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币材改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和钢芯镀镍。2000年10月16日起发行材质为钢芯镀镍的1元硬币和材质为铝合金的1角硬币。
   七、流通纪念金属币
  流通纪念币是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杰出人物或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而发行的金属币。1984年10月1日首次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流通纪念金属币开始,至2000年12月1日发行“迎接新世纪”纪念币为止,我国已经发行10大系列、1400多个品种的金属纪念币。纪念币的发行丰富了人民币的品种,它既是人民币的一种特殊形式,可用于流通,又因其所具有的纪念意义和设计铸造的艺术性而大大丰富了货币文化的内涵。
  流通纪念币以普通金属为币材,起初多用铜镍合金铸造,直径较大;自《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纪念币起,改为钢芯镀镍;自《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十周年》纪念币起,直径也作了调整。
   八、贵金属币
  贵金属币以金、银等贵重金属为币材,虽象征性地铸有面额,为法定货币,但并不参与实际货币流通,也不按其名义币值兑换。贵金属币分为纪念金银币和普通金银币两类。纪念金银币是为纪念杰出人物、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物而特别发行的贵金属币。其铸造量严格限制,销售价格按每枚铸币所含贵金属重量的国际市场价格加生产费用、经销利润等合计定价。普通金银币销售价格按每枚铸币所含贵金属重量的国际市场价格加生产费用和较低的利润计价。
  为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往来,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1977年开始研制贵金属币,1979年发行了第一套纪念金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币,1982年发行了第一种普通金币——中国熊猫金币。
  中国的贵金属币除结合纪念活动发行外,还推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系列纪念币。如中国生肖系列纪念币,主图根据齐白石、徐悲鸿等一代名师的绘画原作手工雕刻母模,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他们的传世之作,使纪念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纪念币,展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为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数十位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和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中国熊猫金银币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活泼可爱。
  在贵金属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中国也具备了较高的水平,金银币重量,成色合乎标准,规格多样,造形美观,并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币采用汉画像砖的传统技法,以简单的线条表现出生动的立体感和深运的空间感;为表现大熊猫黑白两色毛皮,中国熊猫金银币采用镜面折光雕刻手法,取得了毛色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
  中国贵金属币因其所具有的纪念意义、艺术价值、贵金属自身价值以及限量铸造等因素,不但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声誉,而且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国内钱币爱好者、收藏者鉴赏,珍藏的对象。

知识出处

抚州金融志

《抚州金融志》

抚州金融志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实反映全区金融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本志根据综合古今,详今略古的原则,把记述重点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实书直叙,寓褒贬于记述之中。采用记、志、述、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图表随文。文体采用语体文、记叙体,力求文风严谨朴实,文字简明通俗。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