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707
颗粒名称: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商品,历代朝政极为关注粮食问题,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明宏治年间,朝政曾一度以积谷多寡作为官吏旗异升擢或罚俸降用的主要依据。
  抚州地区素有文化之邦、稻米之乡的美称。自古以来都盛产粮食,米谷市场活跃,在江西全省颇有声誉和地位。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朝政腐败,横征暴敛,地富囤积,官商操纵,竟使米谷之乡的抚州地区民不聊生,逃荒、抢粮事件时有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全国城乡欣欣向荣。抚州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农业高速发展,粮食连年丰收,1997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443300万斤,较1949年增长5倍多。多年以来国库粮食爆满,粮食经济蓬勃发展,多种经营兴旺发达。从1953年统购统销起,45年来,全区粮食部门共收购粮食4041542万斤(折谷),其中,议价粮690712万斤,不仅充分满足了当地各方面的需求,而且累计调出和出口粮食2033099万斤(贸易粮),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纵观全区粮食工作者建国以来近50年的光辉历程,他们在中共抚州地委和行署的领导下,为发展粮食经济默默奉献,创造辉煌。当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难免遇到某些挫折和失误。为总结过去,以史为鉴,扬长避短,地区粮食局根据地委、行署编修地方志的有关精神,决定编纂《抚州地区粮食志》。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筹备,专门成立修志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共组织编篡人员15名,其中:离退休老同志两名,另外,还曾临时聘请外单位人员3人协助编篡。先后历时两年,查阅了大量文书档案以及省、地、市、县地方志和粮食专志,走访了许多粮食战线的老同志,搜集了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口碑资料,经过反复核实,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现已正式编篡成志。
  “温故而知新”。《抚州地区粮食志》,是集“存史、资治、教化”为一体的好史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它再现了全区粮食工作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对帮助全区广大粮食工作者了解过去,珍惜现在,认识将来,承前启后,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值此,我谨代表地区粮食局和局党委,对为编篡《粮食志》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深切的敬意!对大力支持我局修志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粮食工作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全区粮食职工,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把全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经济工作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粮食志

《抚州地区粮食志》

《抚州地区粮食志》,是集“存史、资治、教化”为一体的好史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它再现了全区粮食工作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对帮助全区广大粮食工作者了解过去,珍惜现在,认识将来,承前启后,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定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