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汤显祖的遂昌之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575
颗粒名称: 一、汤显祖的遂昌之治
分类号: K82
页数: 10
页码: 191—200
摘要: 汤显祖的第一个任官地为南京。中进士的汤显祖自愿任闲职,被允担任了南京太常寺博士,查继佐《罪惟录·汤显祖传》说:“癸未成进士,时同门中式蒲州、苏州两相公子,啖以馆选,复不应。自请南博士。”时相张四维的儿子甲征和申时行的儿子用懋、用嘉都是汤显祖的同年进士,张与申本是要将他招致门下,而汤显祖不从,自请了这么一个职务。八月赴南京就任,“八月十日到官寺,是日临斋多所思”。太常寺是管理礼乐的机构,没多少正事。在任职期间,没有做出什么有大影响的事。次年十二月,汤显祖将妻子吴氏接到了南京。后吴氏生病思归,汤显祖又含泪送别了妻子。此事记录在汤显祖《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中。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汤显祖 遂昌之治

内容

汤显祖的第一个任官地为南京。中进士的汤显祖自愿任闲职,被允担任了南京太常寺博士,查继佐《罪惟录·汤显祖传》说:“癸未成进士,时同门中式蒲州、苏州两相公子,啖以馆选,复不应。自请南博士。”时相张四维的儿子甲征和申时行的儿子用懋、用嘉都是汤显祖的同年进士,张与申本是要将他招致门下,而汤显祖不从,自请了这么一个职务。八月赴南京就任,“八月十日到官寺,是日临斋多所思”。太常寺是管理礼乐的机构,没多少正事。在任职期间,没有做出什么有大影响的事。次年十二月,汤显祖将妻子吴氏接到了南京。后吴氏生病思归,汤显祖又含泪送别了妻子。此事记录在汤显祖《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中。汤显祖工作之余过着游玩、读书、写作的生活。他曾在《过安福旧邸口号》诗中对这段生活有描写:
   宦学新移近礼闱,行经旧邸思依依。
   飞帘巷口人曾拂,舞辔街心马似归。
   粉障自寻题处迹,薰炉重对护时衣。
   归家少妇迎门问,妆阁帘闲燕可飞。
   邹迪光在《临川汤先生传》里有较详细的记载: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闲策蹇驴,探雨花木末,乌榜燕矶,莫愁秦淮、平陂长干之胜,而舒之毫楮,都人士展相传诵,至今纸贵。
  在这里,邹迪光记得清楚了,汤显祖读万卷诗书,至夜不辍,骑着他的跛蹇驽弱的驴子,几乎把南京城的风景地都游遍了,有雨花台、木末、乌榜、燕矶、莫愁湖、秦淮河、平陂、长干等地。归来还要写诗以纪之,诗被人争相传阅,一时纸贵。
  汤显祖在出任太常博士前,就曾来过南京国子监就读,生活过一段时间。也在那儿结识了屠隆、臧懋循等戏曲家,屠隆是出了名的风流才子,官场、文坛、戏场、情场都是高手,也是名声大大的。臧懋循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戏剧家,他搜集刊刻了大量的戏曲作品,是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品出版人。汤显祖常与他们过着风流不拘的生活,以至于他父亲知道后给他写信,要求检点些,他父亲曾批评他的生活说:“营载不密,驰觞乐女。迷惑两竖,丑不可语。”“曾是不居,但费行糈。”父亲的批评让他警醒。他在万历八年(1580)作《和尊言赋》,详记父亲的教诲,称“儿跪受教,耸汗如雨”,“尊有成命,天无戏谈”。这样的生活有时让他怀想,但现在已是七品之官,多少就得加强点自我约束,应该加以改变。他在《送臧晋叔谪归湖上,时唐仁卿以谈道贬,同日出关,并寄屠长卿江外》云:
   君门如水亦如市,直为风烟能满纸。
   长卿曾误宋东邻,晋叔讵怜周小史。
   自古飞簪说俊游,一官难道减风流。
   深灯夜雨宜残局,浅草春风恣蹴球。
   杨柳花飞还顾渚,箬酒苕鱼须判汝。
   兴剧书成舞笑人,狂来画出挑心女。
   仍闻宾从日纷纭,会自离披一送君。
   却笑唐生同日贬,一时臧穀竟何云。
  这首诗作于万历十三年(1585),臧懋循、屠隆等都要离开南京了,汤显祖在南京少了玩伴,也是一件不爽的事。过去的时光让他怀念,让他回味,这首诗正是回忆他们相处的快乐生活。同样,他在《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一诗中也追忆了过去在南京的这种生活,也为在任不能再如此生活而有点惆怅。诗云:
   诸公纷纷去何所?隔岸荧荧高烛举。
   若非去挟秦家姝,定是将偷邛市女。
   一从西蜀老王孙,千骑东方总不论。
  也乏使君呼共载,也无游女解宵奔。
   无缘此属翩连去,飘飘晔晔知何处。
   翠纳香奁夜著人,绛蜡清笙几回曙。
   当时我亦俊人群,情如秋水气如云。
   有酒谁家惜酣畅,饶花是处怯离分。
   如今两鬓笼纱帽,轻烟澹粉何曾到。
   眼看诸公淹夜游,心知此事从谁道。
   衙斋独宿清汉斜,灯影笼窗半落花。
   拚不风流长睡去,却持残梦到他家。
  万历十四年(1586),罗汝芳到南京,见到了汤显祖的这种生活状态,很不满意,对他进行了批评。罗汝芳诘问:“子与天下士日泮涣悲歌,意何为者,究竟于性命何如,何时可了?”老师的批评使他醍醐灌顶。“夜思此言,不能安枕。久之有省。”从而“掩门自贞”。这年汤显祖三十七岁,他对自己在南京的生活进行了反省,而不想沉湎于过去生活,想改变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且希望更加有所作为,但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在《三十七》诗写道:
   陪畿非要津,奉常稍中秩。
   几时六百石?吾生三十七。
   壮心若流水,幽意似秋日。
   兴至期上书,媒劳中阁笔。
   常恐古人先,乃与今人匹。
  汤显祖在任上工作是轻松的,人是闲散的,生活是多样的,但在工作之余,在文学创作上还是有大收获的。当时在文坛上由有文才有权势的王世贞把持,当人们曲意奉迎时,汤显祖却不理会,而与长他近三十岁的“奇人”徐文长(渭)好上了。虞淳熙在《徐文长集》序里就说:“王(世贞)短鬓而丰下,体貌无奇异,而囊括无遗士。所不能包者两人:颀伟之徐文长,小锐之汤若士也。”①(①《袁宏道评点徐文长集序》《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6页。)汤显祖还把王世贞的诗一句一句地进行解剖,找出王诗中模拟抄录唐诗的句子,这让王世贞很受不了,很不满,很气愤地说:“汤生标涂吾文,异日亦必有标涂汤生之文者。”②(②杨恩寿:《词余丛话》卷二。)认为今天你对我这么干,明天也有人对你这么干。在南京的这些年,他写下了很多诗文,也得到一大批文士的喜欢。
  汤显祖先前创作了《紫箫记》,由于他与王世贞杠上了,后来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也来到太常寺任少卿职,成了汤显祖的直接领导,也没有分派多少事务给汤显祖,汤显祖就更“闲”了,同时也把他的《紫箫记》给禁了。于是汤显祖趁着无事的时候,对《紫箫记》进行“删润”,但发小姜耀先等人劝他不如重写。于是汤显祖对原作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定稿后更名为《紫钗记》。这可以说是在南京任上的一大收获。
  万历十六年(1588),汤显祖在太常寺博士位上三年已满,经考核,改官为詹事府主簿。这个位置还不如先前博士之位。但任命已下,不得不上任。次年,汤显祖提拔到了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的位置上,他说:“己丑,予徙官南祠。”他也把在太常寺官署住了五年的家搬到了詹事府。他在《过太常博士宅》里说:“逼迫徙詹事,后者来何急。出门别共灶,致词如欲泣。”万历十九年(1591)春,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疏》,劾论辅臣申时行、科臣杨文举和胡汝宁等,因得罪权贵被贬徐闻。由此结束了他在南京八年之久的工作与生活。在南京,汤显祖还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那就是他独立完成了《宋史》初稿的编纂。清人全祖望认为明代有三人修《宋史》,而汤显祖为最佳。他在《答临川先生问汤氏(宋史)帖子》①(①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6页。)中说:
  明季重修宋史者三家:临川汤礼部若士、祥符王侍郎损仲、昆山顾枢部宁人也。临川《宋史》,手自丹黄涂乙,尚未脱稿。长兴潘侍郎昭度抚赣,得之,延诸名人足成其书。东乡艾千子、晋江曾弗人、新建徐巨源皆预焉。……而临川为佳。
  此贴是全祖望回李绂(临川人)的贴子。对汤显祖编纂《宋史》不仅做了翔实的介绍,还论及自己对该书的见解。全祖望指出汤显祖《宋史》最佳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他一一列举出来,认为汤显祖《宋史》是“百世不易之论”。他说:
  其书自本纪、志、表,皆有更定。而列传体例之最善者,如合道学于儒林(黎洲先生论《明史》不当分立道学传,本此),归嘉定误国诸臣于奸佞,列濮、秀、荣三嗣王独为一卷,以别群宗(宋史不为荣王立传)。皆属百世不易之论。
  汤显祖的这部未完成的《宋史》命运多舛,汤显祖去世后几易其主。明亡之后,归潘氏之婿吕及甫,及甫曾约请黄宗羲“为之卒业”,黄宗羲亦“欣然许之”,但未能如愿。及甫卒,及甫从子吕无党携入京师,欲刊刻印刷,事未果。无党死后,归花山马曰琯。后又归海宁沈廷芳,其间全祖望“阅其大概”。再后又归太仓金檀,而稿本经几易其主,所存亦仅只有《本纪》《列传》。今天已散佚不见其书。虽然如此,但这部书对清人修明史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史学界公认之事。
  汤显祖离开南京,回到临川,当年秋天启程赴徐闻上任典史添注。在徐闻一年后,调任浙江遂昌任知县。这是汤显祖从政中最具实权的一个职位。他从徐闻回临川,再从临川赴遂昌上任,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到任。
  遂昌是一个山区小县,地处浙江之西南。东汉时置县,三国时改名平昌,晋时复名遂昌。当时如何?从汤显祖的《遂昌新作土城碑》可见,“遂昌为括苍郡西南邑治。万山溪壑中,介长松、龙泉,犹毗境也。西北而南,走衢、严、婺、鄣,犬牙信州,以接于闽。绵迤奥绝,缓急猝不可檄制。地少田畜,而丰于材。其芟莳薪采,则旁郡之流佣也。多隐民焉。”从汤显祖笔下可以看到,遂昌为处州府下辖县,介于长松和龙泉之间,与衢州、严州、婺州(金华)、湖州接连,与福建接壤。山地连绵,交通不便,地少牲畜,而盛产木材。邹迪光在《临川汤先生传》里也说:“遂昌在万山中,土风淳美。其民亡羯夷之习,雕攰流穴之患。”汤显祖在遂昌的政绩可圈可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兴教、重农、除害、纵囚等。
  在兴教方面。他来到遂昌三天后即去查访教育情况,“盖今上二十有一年三月望后三日,予来遂昌。又三日,谒先圣庙,甚新。从学官诸生至讲堂,堂敝。其后益庳。问所藏书,无有。问县隅中或有他学舍为诸生讲诵,无有也。四月朔,始克视事。发檄,有学使者陈公所为书,命诸生射。诸生皆对不能,云:‘无射堂也。”’于是马上开建射堂,并亲自写下了《遂昌县相圃射堂记》详细地对射堂创建等进行了介绍。并给书院配置了田亩,保障了书院的经费开支。写下了《给相圃租石移文》和《相圃书院置田记》以记其事。六月建成射堂,八月建成学舍,每舍可宿二人,射堂与学舍合称相圃书院。相圃书院建成后,汤显祖亲自给学生讲课,和诸生习射,他并作诗《相圃新成十韵示诸生》,对于诸生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要求。在重农方面,在农耕社会,农业是百姓的命脉,汤显祖对农业十分重视,他深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秋天的收获。他下令,在春天时节县里停止抽夫派税,干扰农业生产,甚至讼事都可暂缓审理,忙完春耕春播后再审理不迟。每年春天,他还要举行班春活动。“班春”即“鞭春”,也称“打春”。起源于汉代,由地方官主持的警示农时、祈祷丰年的一种仪式。唐代元稹《生春》中就有“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之句,写的就是班春活动。汤显祖把这一活动写进诗里,也写进了他的戏文里。如《班春二首》:
   今日班春也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
   迎门竟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两枝。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
   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这两首诗描绘历年遂昌班春的情景,历历在目。再如他的《牡丹亭·劝农》就有他在遂昌的影子。他写道:
  时节,时节,过了春三二月。乍晴膏雨烟浓,太守春深劝农。农重,农重,缓理征徭词讼。……那远乡僻坞,有抛荒游懒的,何由得知?昨已分付该县置买花酒,待本府亲自劝农,想已齐备。
  如果说这段台词是汤显祖重农的写照,那么下一段则是重农后的收获写照。“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除害方面。遂昌山深林茂,虎多遗患,时常伤及百姓及牲畜,甚至有人被老虎吃了。他上任不久就决定亲自带队上叶坞山打虎。冬天共打死老虎数只,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老虎伤人伤畜的事件。于是老百姓建起了灭虎祠,以资纪念。汤显祖也亲自写下《遂昌县灭虎祠记》,记录了打虎的前因后果。
  汤显祖在遂昌除了虎害还除人害。整治为非作歹者,特别是治理项应祥这样的恶绅。项应祥为吏科都给事中,是朝廷命官,本应让老家兄弟带头交纳赋税,可他久拖不交。于是汤显祖给他去《复项谏议征赋书》,信虽写得委婉,但态度坚决,一定要他们依法交纳赋税。他在信中说:“见贵倨家,武横奸盗,往往而有,不治不止,既以治之矣。而前后见府主以上,争言县某某家所负。”“近察贵县民负者,非尽穷极无所还,多故大姓而落者。”说明不交都是大姓而非穷人,言下之意,你项家就是其中之一。“豪弱等皆王田,而逋与抗,非法也。顽且倨焉,而遂之,非教也。后必并征,贻难后人,非义也。”拖交抗交都是“非法”“非教”“非义”现象。并把项家拖欠的附上清单寄给了他。项家由此不得不交了,他家交了,其他大户也跟着都交了。让汤显祖更痛恨还有项的儿子,他横行乡里,奸淫女子。后来他设计对他进行法办,为百姓除了一大害。
  纵囚方面。汤显祖在遂昌严格执法,但不是严刑拷打,关监判刑,而是重在教化这些囚犯,让他们得到教化,从内心深处服法认罪,接受改造,重新做人。由此,汤显祖对待犯人的办法也是大胆的。他在除夕之夜允许犯人回家团聚,过完春节再回到监狱来。万一有一两个犯人不回来,汤显祖要被追责任的。只听过皇帝纵囚之事,可没有听过小小的地方官也敢这么做,但汤显祖竟敢这么放囚回家。然而,时间到了,一个个囚犯还真的都回来了,没有不归监的。为此,他还写了一首《除夕遣囚》诗。诗云:除夜星灰气烛天,酴酥销恨狱神前。
   须归拜朔迟三日,溘见阳春又一年。
  回家过年的回来了,到了元宵节,他还让这些囚犯上街去观灯,热热闹闹过元宵节,同样没有趁机逃跑的。汤显祖写《平昌河桥纵囚观灯》诗云:
   绕县笙歌一省囹,寂无灯火照圆扃。
   中宵撤断星桥锁,贯索从教漏几星。
  汤显祖的治邑之政,得到百姓的拥护,使遂昌变美了,变富了,变祥和了。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上计后,即报告吏部堂官,决定弃官归家。递完报告,便从北京直接回老家临川。当遂昌百姓知道这事后,他们派出代表于三月初三到达汤显祖要经过的扬州钞关挽留他,但汤显祖谢绝了百姓的挽留,还是直接回家了。汤显祖深情地写下了《戊戌上巳扬州钞关别遂昌吏民》诗,诗云:
   富贵年华逝不还,吏民何用泣江关?
   清朝拂绶看行李,稚子牵舟云水间。

知识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汤显祖与罗汝芳》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汤显祖与罗汝芳》该书以罗汝芳从姑山办学、汤显祖从姑山求学、“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情之大窦”与“赤子之心”、“空宵为梦罗夫子”等五章的篇幅,论述了罗汝芳与汤显祖的师生交谊,罗汝芳心学思想对汤显祖为人、从政乃至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阅读

相关作品

过安福旧邸口号
相关作品
诸郎夜过桃叶渡
相关作品
三十七
相关作品
班春二首
相关作品
除夕遣囚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