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汤显祖的“贵生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571
颗粒名称: 一、汤显祖的“贵生情”
分类号: K82
页数: 4
页码: 171—174
摘要: 汤显祖在徐闻时间虽短,但充满浓浓贵生情。离去之后仍与徐闻保持密切联系,关注贵生书院的建设,更关注贵生书院的利用,希望能给当地民风民俗带来变化。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汤显祖 贵生情

内容

万历十九年(1591)闰三月初一,彗星入娄,二十二日更后,彗星见于西北方。言官因星变进谏。万历帝反谕责言官“无一喙之忠”,这本是宰相申时行想借万历皇帝之手打压一下言官们。二十五日,汤显祖从邸报上读到皇帝切责科道诸臣谕旨后,而不顾龙颜大怒,上《论辅臣科臣疏》劾论辅臣申时行、科臣杨文举和胡汝宁,对他们的劣行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奏疏开篇即:“奏为星变陈言,辅臣欺蔽如故,科臣贿媚方新,伏乞圣明,特加戒谕罢斥,以新时政,以承天戒事。”明明白白地点出“辅臣欺蔽”“科臣贿媚”。接着为丁此吕、万国钦喊冤,“首发科场欺蔽者,非御史丁此吕乎。此知上恩效一喙之患者也。时行知将论其子也,教吏部尚书杨巍覆而去之,惟恐其再入都矣。终言边镇欺蔽者,非御史万国钦乎。此亦知上恩效一喙之忠者也。时行不能辨其赃也,讽大学士许国拟而窜之,犹恨其不极边矣。”接着弹劾吏科都给事中杨文举“乃敢贪赃宴乐,扰害饥民,买官自擅”,弹劾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除参主事饶伸外,一虾蟆给事而已”。然后指出症结全在辅臣申时行,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有欲,又以群私人靡然坏之。”
  一个月后,该疏传到了朝廷,得到皇帝御览。这份奏疏就像一枚炸弹,把朝廷炸开了锅,有惶惶不可终日的,也有称大快人心的。申时行们惶恐,使出乞休来给万历帝加压,导致万历帝对汤显祖严责,对申时行们安抚。万历帝说:“汤显祖以南部为散局,不遂己志,敢假借国事攻击元辅,本当重究,如从轻处了。卿等说与元辅,不必以浮言介意。卿等俱安心供职。”①(①《明实录》卷二百三十六。)汤显祖所举件件属实,尽显其忠,但为了把对申时行们安抚落到实处,万历帝处罚了汤显祖。五月,将汤显祖降级发落到广东徐闻县任典史添注。
  被贬谪后,汤显祖从南京回临川。回到家乡后,汤显祖患上了疟疾,在家疗养了几个月后,启程前往徐闻,十一月,乘船从广州到南海。经过两个多月的行走,汤显祖到达徐闻县。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西、南三面环海,即东和东北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北接雷州市,明代属雷州府所辖。《徐闻县志》里载:“吾徐处于南极,地虽坟衍,然三面环海,天堑称雄。”②(②王辅之纂修:《徐闻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刍邹迪光在《临川汤先生传》对徐闻有一段描写:“徐闻吞吐大海,白日不朗,红雾四障,猩猩狒狒,短狐暴鳄,啼烟啸雨,跳波弄涨。人尽危公,而公夷然不屑。”这个南端海边之地还是让人生畏的,但汤显祖还是毅然前往。汤显祖到了徐闻,没别的事就想讲学。为什么讲学了一是受老师罗汝芳影响,以讲学的方式可教化百姓,改变社会风尚。他在赴徐闻的途中还上了少时读书之地从姑山,在那儿凭吊了老师。二是他只是一典史添注,没有多少公务可干。典史一职是在元代设立,与县尉同是知县的属官,掌管收发公文。明代沿置。而添注一职就更没分量了。《明史·职官三》:“家居被召、因需缺而预补者,谓之添注。”依此,汤显祖则是预补典史之人了,更无公干。那么讲什么?据汤显祖了解,徐闻人有轻生、不知礼义现象。清代《徐闻县志·民俗》记载徐闻人“间有小民轻生”。汤显祖在《与汪云阳》信中也说:“其地人轻生,不知礼义。”汪云阳,名言臣,四川巴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此时正任广东巡按。汤显祖在此也算是给上级写信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又缺乏教育,虽然平钢、汪泽等人兴教,但礼义之风仍不兴,而轻生之风如常。《雷州府志》也载:“徐闻逖京师,民重耕牧,薄声利,有太古之风。自平侯(钢)复旧邑,汪侯(泽)创学宫,邑稍改观,而礼文尚未之遑。”①(①欧阳保:《(万历)雷州府志·学校志》(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卷十。)当时,徐闻县衙办公住宿的地方都很紧张,典史没房住,住在簿厅,汤显祖是一典史添注,来了就更没有安身之处了,衙内住不了,就在衙外找了一个地方给他居住。这个地方后被他改建为贵生书院。他在《与汪云阳》信中说:“弟为雷州徐闻尉,判府司道诸公,计为一室以居弟,则贵生书院是也。”讲学要有场所,于是汤显祖想到建一所书院。建书院得到知县熊敏的大力支持。熊敏,江西新昌(今宜丰县)人,万历十八年(1590)任徐闻知县。据《雷州府志》载:“贵生书院,万历十九年,添注典史汤显祖、知县熊敏共捐资俸,建于公馆东。”②(②欧阳保:《(万历)雷州府志·学校志》(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卷十。)
  一年后,汤显祖被调离徐闻,任浙江遂昌知县。这时书院尚未建成,但汤显祖离开徐闻时为书院写好匾额“贵生书院”,并写好了一篇《贵生书院说》。为什么要取名为“贵生书院”?他在《与汪云阳》信中做了解释:“其地人轻生,不知礼义,故以贵生名之。”建成之后,刘应秋写下了《徐闻县贵生书院记》,对建书院情况做了简要介绍:“会其时有当道劳饷,可值缗钱若干。义仍以谋于邑令熊君,择地之爽闾者,构讲堂一区。署其榜曰贵生书院。”书院建成后,汤显祖很高兴,希望能好好利用这一场所进行讲学活动。他在《答徐闻士绅》中说:“徐闻贵生书院成,甚为贵地欣畅,然必有人焉,加意讲德弦歌鼓箧其中,乃不鞠为茂草耳。”汤显祖希望这篇记文能载入省志,以永远流传下去,让世代百姓皆知贵生。他在《寄徐闻陈慎所》说:“贵生书院已入省志,刘公应秋记文尚遗,似宜增入。”希望在《广东省志》将刘应秋的文章《徐闻县贵生书院记》收入省志中。汤显祖在给汪云阳的信中再次提出应增补进去。他说:“兑阳(刘应秋)兄为记,已立石。昨新志不录其文,弟思兑阳兄有道气,其文非偶然者。仁兄宜一补刻之,亦嘉惠后学意也。”汤显祖回家后,又生病了,熊敏来信慰问。汤显祖回信中满是思念,特别怀想贵生书院,恨不得到那儿去住上一阵子,更希望通过书院讲学能改变民风,使百姓知道“自贵其生”。他在《答徐闻熊令》中说:“疏愚之资,孤焉瘴海。天幸得挹长者卷卷。还乡病起,更辱远谕,乃至处以餐饯。徐闻几许闲田,添尉一口,可谓荒饱矣。九日欲吊长沙,怀湘而雷,一宿贵生书院,视海上人士自贵其生何如也?万里炎溟,冰雪自爱。”
   汤显祖离开徐闻,临行时题诗一首《徐闻留别贵生书院》,诗云:
   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
   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
  汤显祖在徐闻时间虽短,但充满浓浓贵生情。离去之后仍与徐闻保持密切联系,关注贵生书院的建设,更关注贵生书院的利用,希望能给当地民风民俗带来变化。

知识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汤显祖与罗汝芳》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汤显祖与罗汝芳》该书以罗汝芳从姑山办学、汤显祖从姑山求学、“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情之大窦”与“赤子之心”、“空宵为梦罗夫子”等五章的篇幅,论述了罗汝芳与汤显祖的师生交谊,罗汝芳心学思想对汤显祖为人、从政乃至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阅读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