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孝悌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536
颗粒名称: 3.孝悌慈
分类号: B2
页数: 1
页码: 024-024
摘要: 罗汝芳求仁,讲赤子之心,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的落脚点则是孝悌慈。孝悌是仁之实,是百姓日用,孝悌慈始于家,通过化民成俗,而推行于天下,由此天下则可以长治久安。
关键词: 哲学思想 哲学理论

内容

罗汝芳求仁,讲赤子之心,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的落脚点则是孝悌慈。孝悌是仁之实,是百姓日用,孝悌慈始于家,通过化民成俗,而推行于天下,由此天下则可以长治久安。
  罗汝芳认为“仁义是个虚名,而孝弟乃是其名之实”。他把六经的嘉言善行归纳起来,得到的结论是孝悌。孝亲之理,亲亲之情,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学不虑、良知良能。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应守孝悌之道,即上孝亲,内敬兄,并推及全社会,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
  罗汝芳认为,“仁义是替孝弟安个名而已”,进而特别强调孝悌慈,孝悌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因而,学者们对此给予较高评价,周汝登说:“先生学以孔孟为宗……以孝弟慈为实。”孟化鲤说:“《罗近溪集》大要以孔门求仁为宗旨,以联属天地万物为体段,以不学不虑赤子之心为根源,以孝弟慈为日用。”
  罗汝芳不仅从理论上对孝悌慈做探讨,更重要的是注重孝悌慈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孩提之亲亲是孝,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他认为孝悌慈是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孝就是“能不逆不拂,说静便静即孝顺也”。敬就是“能拱手端立,一心悚听,即尊敬也”。他告诫人们,人人都应孝父母,敬尊长,“一举足也不敢忘,一出言也不敢忘,一旦以至终身,做个大孝大弟之圣贤,垂名天下万世,也不亏了父母生育之恩,朝廷作养之惠,乡里劝化之功也,岂不一代盛事也哉!”

知识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汤显祖与罗汝芳》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汤显祖与罗汝芳》该书以罗汝芳从姑山办学、汤显祖从姑山求学、“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情之大窦”与“赤子之心”、“空宵为梦罗夫子”等五章的篇幅,论述了罗汝芳与汤显祖的师生交谊,罗汝芳心学思想对汤显祖为人、从政乃至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