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罗汝芳从姑山办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52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罗汝芳从姑山办学
分类号: K82
页数: 62
页码: 013-070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罗汝芳从姑山办学的经过。
关键词: 人物传记 罗汝芳

内容

第一节罗汝芳生平与思想
  罗汝芳出生地建昌府南城县地处江南丘陵,土肥水丰,特产丰富,为江南鱼米之乡。此地历史悠久,为江南名邑、皇家封藩之地,受阳明之学浸渐之域。其家族罗氏,晚唐迁居于此,属江南望族,崇尚读书习文,胸怀天下,名人辈出,罗汝芳为其中之一。
   一、名邑与望族
  南城县为江西名邑,位于江西省的东部,历史悠久。建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时刘邦大将灌婴在南昌设置豫章郡,为起拱卫之用,就在南城这块土地上筑城建县,因县在豫章郡城之南,故名南城。汉代全国分十三郡,豫章(今南昌)为一郡,又分豫章为十八县,南城为其中之一。到了五代十国时,也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南唐开宝二年(969)升南城县为建武军,军治设在南城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建武军为建昌军,军治仍设在南城县。取名建昌,是因为北连南昌,南接福建,又取建树、昌善之意。建昌军辖南城、南丰、广昌、新城(今江西省黎川县泗县,元代改军称路,明朝将元代的路改称为府,万历六年(1578)又从南城县的东北境划出十八个都设立泸溪县,仍属建昌府所辖区,也就是今天的资溪县。由此建昌府辖增至五县。
   南城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盱江流过,古时也称建昌江。白居易有《建昌江》诗: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盱江两岸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南城县城即在这一平原上,县西不远处便是秀出东南的麻姑山,此山洞天福地兼有,既是宗教之山,也是避暑胜地。白居易《经麻姑山》诗云:
   籍庭云色卷青山,昔有真人种得仙。
   金骨已随鸾驭去,古坛犹在石岩边。
   鸟啼花笑空朝日,树老松高积岁年。
   愿学麻姑长不老,擗麟开宴话桑田。
  与麻姑山隔江相望的是从姑山。从姑山在郡城之南,西有麻源水自西而来,水上有桥称麻桥,再向西则是麻姑山与麻源三谷。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游麻姑山,发出了“麻姑以水胜”之感叹。在从姑山上,他“北瞰郡城,琉璃映日,西瞻麻桥,翡翠插天”。郡城在从姑山的北面,麻桥在从姑山西面,麻源水从桥下流过。在县城,他过东门太平桥,即从桥端北下,饱览盱江沿岸秀色,见盱江两岸“丝竹夹道,乔松拂云,江流雉堞右映,深树密箐左护”。太平桥在县城东门外,横跨盱江,连接东西两岸交通。始建于宋嘉祐五年(1060),原名万寿桥,嘉定十三年(1220)桥毁,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重建,改名为太平桥,台阁重臣程钜夫撰《建昌路重建太平桥记》。明万历八年(1580)桥毁,随即重建。“事闻益藩潢南殿下,捐金首倡”,在益王潢南道人的带领下,百姓捐资重修,次年建成之后,罗汝芳撰《太平桥记》,以记这次重建之事。
  在明代,南城还是封藩之地。明代江西境内封有三大藩王,即南昌地区以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为首的宁藩王系,鄱阳地区以明仁宗朱高炽第七子淮靖王朱瞻墺为首的淮藩王系,南城以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益端王朱祐槟为首的益藩王系。
  南城曾两次封藩,宣德四年(1429),明仁宗第六子朱瞻堈封荆宪王,就藩建昌,英宗正统十年(1445),荆王迁往了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益端王朱祐槟就藩建昌,益藩在南城一共经历了七代共八王,直至明代灭亡,历时长达一百四十九年之久。明代在江西封的三大藩王中益王的势力最大,延续时间最长。
  在明代,南城经济较为发达,有独具特色的建昌帮药业。建昌帮药业源于晋、唐,兴于宋、元,发展成帮于明代。有“药不过樟树不齐,药不过建吕不灵”之说。药材远销我国东南地区,是我国东南药材集散交易地。还有名列明代七大名酒之一的麻姑酒。麻姑酒得名于麻姑山上的麻姑仙女传说,“山以仙名,物以人显”。麻姑酒的酿造与销售在明代都达到了高峰期,明代文学家李梦阳《观麻姑锦溪酒楼》所描写的就是麻姑酒,诗云:
   何泉下山城下流,溪上十家九酒楼。
   老夫纵醒欲何往,此物名高十二州。
   小说《金瓶梅》里也六次提及待客用麻姑酒的事。这些都说明当时南城的经济相当繁荣,其物产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明代南城的文化事业也发展到了又一个高峰。麻姑山、从姑山,兴建、修缮了一批书院、学馆,一时建昌城内“比屋弦诵,与邹鲁同风”。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如成化年间状元张升以及著名学者程南云、左赞、夏良胜、罗圮、郑之文等等,这些都是明代南城的重要文化名人。
  在明代,南城也与阳明学结缘。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泰州学派的著名人物王栋,出任南城县训导。王栋,字隆吉,号一庵,王艮之族弟,与王艮、王襞被称为“淮南王氏三贤”或“淮南三王”,泰州人。他在南城履职之余,多从事讲学活动,传播阳明之学。其诗见一斑。《太平乡集布衣为会有作》诗所描写的就是在太平乡集众讲学的事。诗云:
   圣学之传传此心,此心无古亦无今。
   何人不有虚灵在,觉者都无物欲侵。
   一乐自能忘俗虑,百年端用盍簪缨。
   太平此会真奇会,应有闻风共赏音。
   又如《月夜泛盱江弹琴舟中》诗,虽写自己乘着月色夜游盱江的闲情逸致,可心中还是不忘与诸友聚会讲学之事,诗云:
   水满江干月满天,短篷轻下思怡然。
   光涵一色明如昼,云敛千峰静似禅。
   得意解琴惭独乐,怀人欹枕竟忘眠。
   明朝好订姑山约,共了鹅湖未了缘。
  嘉靖四十五年(1566),王栋又出任南丰县教谕。南丰县在南城县之南,两县县城不隔百里,同属建昌府。在王栋《年谱纪略》里有记:“迁江西南丰教谕,丰与南城接壤,丰士庆天缘,而先生亦深庆会合不偶,于是复联旧同志为会,四方信从益众。”他在南丰县“创水东大会,建义仓,著《会学十规》,大发诚意之旨”。王栋在南丰开展讲会①(①讲会,即宋明思想家们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始于南宋吕祖谦主持的朱熹、陆九渊进行论辩的“鹅湖之会”。在明代,学术界很盛行讲会,讲会的内容多为思想哲学义理之辩;讲会规模不一,大则可达千余人,小则几人;时间长短不一,长则一二月余,短则一二天;地点不限,可以在书院、讲堂,也可在古刹寺庙。清朝中叶以后讲会制度逐渐消失。)日寸,还把南城的那些曾经参与讲会或热心听众请去南丰听讲。隆庆五年(1571),他离任,万历九年(1581)正月二十六日,王栋逝世,南城有士人前往泰州吊唁。《年谱纪略》里说:“江西南城吴屋等来谒,已长逝矣,吊泣之,心丧,居庐三月而归。”①(①《王心斋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罗汝芳就是在这么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长大的,受到这一方水土的滋养,也受到这一方文化的熏陶,而成长为一代名家。
  罗汝芳的父亲崇綱,名锦,号前峰,生于弘治三年(1490)四月十六日。二十岁时,他师从临川的饶行斋。饶行斋习阳明之学。饶先生名碹,字文璧,临川人;后以字易名,复字德温,号行斋。学者称之为行斋先生。饶先生博学,先习朱子,又习张轼、邵雍之学,再转习阳明之学。在其弟子陈明水先生所撰的《造士行斋饶先生墓志铭》里说:“在雍闻阳明先生讲圣学于鸿胪,遂执弟子礼,勇就正焉,即涣然契悟合一,知万化生于心,始有定见矣。自是归山,绝意仕进,不复会试……四方游其门者因材而成之。”②(②《明水陈先生文集》卷四,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其学说在抚州、建昌两府各县影响很大。当得知饶行斋正在收徒授业时,罗锦便步行百里求学。罗锦求学意志坚定,深得饶行斋所喜爱。饶行斋把他留在自己的学馆里,日日“以德谊训迪”,前后一年有余。罗锦后来深入研究《诗经》,补府庠生,但三试秋闱皆不中。尽管如此,他求学之心不减,落第后到离家一里许的从姑山冲虚崖下读书,专力于六经,日手一编,无外慕之意。
  罗氏在南城县是望族,罗汝芳之祖自南昌柏林迁南城磁龟(磁圭),由磁龟再迁泗石溪(今江西省南城县天井源乡罗坊村),泗石溪离县城仅数里,属城郊。南城罗氏最早出自江西南昌的柏林,五代时,二十四世祖罗袍,号德称(谥号文庄),称袍公,迁居南城县的磁龟。据清代同治《南城县志》记载,早在唐僖宗光启二年(886),罗袍任侍御史,因直言进谏,屡遭奸臣嫉恨,担心有旦夕祸患,于是携九妻十四子隐居于此。自此,罗氏子孙在这里世代繁衍,人丁兴旺。罗汝芳在《豫章罗氏谱序》中说:“余族在盱江,支派茂衍,自德称公而下析居各邑者十余处,子姓以千计,雍睦往来,恒绎绎如也。”①(①所引用罗汝芳诗文均见方祖猷、(韩)李庆龙、潘起造、梁一群、罗伽禄编校的《罗汝芳集》,2007年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引用此著均不再另注。)他在《南城泗石溪罗氏祠记》中又写道:“罗之祖来自西汉,载于谱牒昭昭矣,逮晋而唐,始蕃盛于南昌之柏林。及五代侍御德称公家南城磁龟,娶九妻生子十四,皆一时英杰,各择胜地以居。于是忠六公者,遂止泗石溪……”《泗石溪罗氏谱例》也说:“嘉靖甲子修江右大宗谱,以珠公为第一世,而泗石溪之罗实始于近通公(忠公——引者注),今怀智以珠公为始祖,以袍公为鼻祖,以近通公为基祖,称第一世。”近通公为袍公第六子。自此,近通公后裔在泗石溪繁衍生息,至明时,全村皆罗姓。
   二、罗汝芳生平
  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五月初二,罗汝芳出生于南城县南的泗石溪,名汝芳,字惟德,号近溪。罗家长子。杨起元《罗近溪先生墓志铭》:“安人夜祷北辰,梦赤日入怀,觉而有娠。正德乙亥五月之二日,而夫子生。”
  罗汝芳从小受到母亲的教诲,幼读《孝经》,七岁入乡学,再稍长又接触到了阳明之学,因其父常于家中与老师饶先生辩学,他往往立一旁静心而听,常常有得。及少年,在父亲创办于从姑山上的前峰书屋读书学习。十五岁,前往建昌府新城县(今江西黎川县)洵水(溪)从张璣学。张先生也是一名阳明学者,罗汝芳在从学的一年余时间里,在先生的影响下,才立志专力于阳明之学。门人曹胤儒《罗近溪师行实》说:“十有五从新城洵水张先生受学。张事母孝,每教人力追古先。师读《论语》诸书有省,毅然以兴起斯道为己任。”
  嘉靖十五年(1536)十月,徐阶以浙江提学佥事副史视学江西。罗汝芳被徐阶录取到县庠就读。嘉靖十九年(1540),罗汝芳在南昌参加乡试,落榜之后,他逗留省城,后拜颜山农为师,罗汝芳终生事之如父。
  嘉靖十九年(1540),省里举行乡试,二十六岁的罗汝芳参加了考试,但没有中举。落榜之后,他逗留在省城。一次偶然的机会路过一僧寺,看见一则急救心火的榜文。他以为是哪位医师所贴出的启事,身上正好有病,又科场失意,于是入寺求治。但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比自己大十来岁的人正在聚众讲学。他站在人群中听了很久,心里高兴,心想这真能救我心火了,向人打听讲者是谁,得知是颜山农。罗汝芳向他诉说了自己前些年读薛碹语录而患病,后读阳明病也未能痊愈的苦闷,颜山农以“制欲非体仁”开导他,指出先前他是强行克制自己心中的欲念,根本不是“体仁”,这种做法就是心的“大病”;“体仁”的关键在于“放心”,而“放心”又必须“自信”,并“快遂自心”,这样心中的炎火才能除掉。罗汝芳听了颜山农一席话,“大梦忽醒”,于是纳头便拜,尊为师。这次拜师是罗汝芳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对他后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嘉靖二十二年(1543),罗汝芳再次参加省城里的乡试,中举之后,他没有急着回家把喜讯告诉家人,而是与胡直、周洞岩等同道者在南昌的滕王阁举行讲会。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春天,罗汝芳赴京城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并顺利地通过。会试结束后,他与徐樾等人大会于北京的灵济宫。大会灵济宫后,罗汝芳却不参加殿试,而陪同颜山农乘船到泰州安顺场的心师祠。他们在那里聚会半月。罗汝芳自认学力不够,“吾学未信,不可以试。不就廷试”。此后长达十年,他或四处寻师访友,或在从姑山上讲学授业。
  嘉靖二十五年(1546),他去了邻县宜黄讲学。第二年,罗汝芳前往吉安府,先去拜见自己的老师颜山农。接着,他又往吉水拜访罗洪先。尔后,他又往安福拜见邹守益与刘邦采两位前辈。罗汝芳的走访也不局限于江西本省内,他也走出江西,拜会更多的王门学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罗汝芳到达扬州,“约龙溪王公、绪山钱公大会于留都天坛道观”。这年秋天,罗汝芳又到吉安府,大会吉安府九县的同道。次年春,罗汝芳应乐安董蓉山的邀请去了乐安,顺路又去了宜黄。
  嘉靖三十一年(1552),江西抚台夏梦山莅临建昌府,视察建昌府公事之余,他登上从姑山。在山中遇一僧人,夏抚台问僧人:“谁尝处此?”僧人回答说是罗汝芳,夏抚台立即派人请罗汝芳来寺中相见。罗汝芳野服萧然,完全一个乡野山人的装束。夏抚台问罗汝芳:“盛养壮年,安得遽为此也?”于是命有司给他准备路费,敦促他北上京城参加科考。次年,罗汝芳北上京城赴试。罗汝芳一考即中得三甲第六十六名。此后,罗汝芳留在京城参加了徐阶主持的灵济宫会,与聂双江、欧阳南野等名流及同年顾桂岩、李近麓等讲学两个月。
  同年,罗汝芳任太湖(安徽安庆)知县,三年后擢升为山东刑部主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任宁国(安徽宣城)府知府。隆庆六年(1572),任东昌(山东聊城)太守,三个月后迁云南副使,后又封左参政。万历五年(1577),罗汝芳因事进京,事毕,应邀至城外广慧寺讲学,张居正示意言官周良寅“劾其事毕不行,潜住京师”“摇撼朝廷,夹乱名实”,“遂勒令致仕”。因而他愤而辞官。随后,与门人弟子在家乡及江浙、闽粤、苏皖一带积极开展讲学活动,传播自己的学说。十年间,所到之处听者如云,时人有“龙溪(王畿)笔胜舌,近溪舌胜笔”的说法。李贽(号卓吾)曾称他“七十余年间,东西南北无虚地,雪夜花朝无虚日,贤愚老幼,贫病富贵无虚人”。
  万历十六年(1588)九月初二,罗汝芳在从姑山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的弟子私谥“明德”,称“明德先生”。罗汝芳一生学识渊博,著述丰富,“其说放诞自如,敢为高论”,其著作有数十卷传世,如《近溪子明道录》《盱坛直诠》《罗近溪先生全集》等。2007年,凤凰出版社出版了由方祖猷、梁一群、(韩)李庆龙、潘起造、罗伽禄等整理编校的《罗汝芳集》,该集为目前收集罗汝芳著述最多的文集。
   三、罗汝芳的思想
   罗汝芳一生著述宏富,阐述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涉及多方面,如哲学、教育、政治等。
   (一)哲学思想
  罗汝芳的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求仁”“赤子之心,不学不虑”“孝弟慈”三个方面。罗汝芳不仅做学理上的探讨,更注重这些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把抽象理论通俗化,普及于民间,推广于百姓日常生活中。
  1.“仁”的探讨
  罗汝芳一生关注“仁”,钻研“仁”,宣讲“仁”。他认为,“生生而无尽曰仁”,由此成人成家成天下,成万物一体。但他与以往的儒家学者不一样,他少做理论上的穷究,更重实践上的探讨与实际生活的践行,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求仁”,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求仁”“归仁”,即“恕”与“孝弟慈”。
  “仁”是中国古代学者普遍关心的一个命题。罗汝芳认为孔孟宗旨在于“求仁”,觉得应回到孔孟“仁”之相关主张上。他在孔子提出的“仁者人也”的基础上,提出“生生而无尽曰仁”的主张。他说:
  孔子曰:“仁者人也。”夫仁,天地之生德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而无尽曰仁,而人则天地之心也。夫天地亦大矣。然天地之大,大于生;而大德之生,生于心。生生之心,心于人也。故知人所以为人,则知人之所以为天;知人之所为天,则知人之所以为大矣。罗汝芳不仅以“生生而无尽曰仁”来解释“仁者人也”,也用它来解释“仁人心也”。强调“心”在人身的重要性,“心”是身之主宰,视听言动都是人身在实践中的运用。但视听言动等身体之发出的动作形态根源于“心”,而非身。“心即是仁,仁即是心”,仁就是人,仁与人相融为一体,所以“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也”。当然,罗汝芳所指的“人”不仅仅是“个我”的人,也是“大我”的人。
  罗汝芳认为,孔子说的“仁者人也,亲亲之为大焉”和孟子所说的“人性皆善,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一样,抓住了《中庸》《大学》的核心,而在实践中则是“孝弟”,也就是“尧舜之道”,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弟”,即做到以亲亲为大,坚持亲亲长长幼幼,仁则离我们不远。仁即人,人上求仁,即心中安仁,尽天下而为一人,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为大”就是“亲其亲”,不仅仅是亲自己的亲,还要亲天下人的亲,由己及人,其亲才为大。照此管理天下就如运之于掌。
  如何来做到“亲亲之为大”呢?罗汝芳认为应做到“恕”,即宽以待人,要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施诸己而不愿,勿施之于人,则终身行使之”,“如此而恕,则未有不可通之家国天下”,这样就能“成其仁于国家天下”。
  罗汝芳还从“官之慈”与“官之廉”来看待“恕”字,“廉”即是“不取于民”,“慈”则“不虐乎民”,只有做到慈、廉,并由自身推及他人,做官才能“慈”与“廉”,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罗汝芳还认为“求仁”先要“识仁”,“识仁”之后,才能“归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认为“识仁”是识人皆有的赤子之心,识人的良知良能。“归仁”其实是人要归之于良知良能,找回那一颗赤子之心。“归仁”是归于天下大众本心,而不是皆归于“吾仁”,仁是心的本体,天下之人都浑在天地造化,一团虚明活泼之中。孔子亦言“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不能“复”则不能“归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所以人先要能“复”,“则天下各各归仁,己立人立,己达人达,人人有所归”。
  2.“赤子之心,不学不虑”
  “仁人心也”,此心即赤子之心,语出于《孟子》。探究其内涵,则是“赤子之心,不学不虑,浑然天理”。罗汝芳的“赤子之心,不学不虑”思想源头是《孟子》,但又从《大学》《中庸》等中汲取了有益成分。同时,罗汝芳又注重合理继承和发展朱熹、王艮、颜山农等一批思想家的学说。
  在罗汝芳看来,“赤子之心,纯然而无杂,浑然而无为,形质虽有天人之分,本体守无彼此之异。故生人之初,如赤子时,与天甚是相近”。然而“天下之人,谁人无心?谁人之心不是赤子原日的心”,本来人与天为一体,同为天理。但是人心随着客观现实变化而变化,人的欲望也随着客观现实而变化。如果人的欲望没有随之变化太大,“则天不能不变而为人”,经不起欲望的牵引,“则人不能不化而为物”,更可怕的是沉迷于欲望之中而不能自拔,看不清其他,那么“物不能不终而为鬼魅妖孽”。“后因耳目口体之欲,随年而长,随地而增,一段性情,初焉偏向自私,已与父母兄弟相违,及少及壮,则天翻地覆,不近人情者,十人而九矣。”事实上,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不免“偏向自私”与父母兄弟不同心,甚至“不近人情”。这样,原始状态下的赤子之心就不复存在了,甚至可能堕落成了“物类妖孽”“人中禽兽”等。但人的赤子之心并没完全丧失。因为当别人说我是“好人”,我则“喜乐”;当别人说我是“禽兽”,我则“哀怒”。如果闻说对自己评定判断后有喜怒哀乐的变化,则说明其人赤子之心没有完全泯灭。在这种喜怒哀乐的感情与外物相遇相通时,只要“当下反求”,就会发现“天体依旧还在”,赤子之心依旧还存。罗汝芳认为,达到这一境界的方法,即“收拾一片真正精神,拣择一条直截路径,安顿一处宽舒地步,共好朋友涵泳优游”。如此,一旦“到此境界”,则吾心便能“廓然太公”且“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且“物来顺应”。这样一来,本来赤子之心完养,则生下带来至宝(赤子之心),猛省勇往,克去私欲,不甘堕落,还我赤子之心,从而拯救自己。
  3.孝悌慈
  罗汝芳求仁,讲赤子之心,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的落脚点则是孝悌慈。孝悌是仁之实,是百姓日用,孝悌慈始于家,通过化民成俗,而推行于天下,由此天下则可以长治久安。
  罗汝芳认为“仁义是个虚名,而孝弟乃是其名之实”。他把六经的嘉言善行归纳起来,得到的结论是孝悌。孝亲之理,亲亲之情,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学不虑、良知良能。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应守孝悌之道,即上孝亲,内敬兄,并推及全社会,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
  罗汝芳认为,“仁义是替孝弟安个名而已”,进而特别强调孝悌慈,孝悌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因而,学者们对此给予较高评价,周汝登说:“先生学以孔孟为宗……以孝弟慈为实。”孟化鲤说:“《罗近溪集》大要以孔门求仁为宗旨,以联属天地万物为体段,以不学不虑赤子之心为根源,以孝弟慈为日用。”
  罗汝芳不仅从理论上对孝悌慈做探讨,更重要的是注重孝悌慈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孩提之亲亲是孝,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他认为孝悌慈是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孝就是“能不逆不拂,说静便静即孝顺也”。敬就是“能拱手端立,一心悚听,即尊敬也”。他告诫人们,人人都应孝父母,敬尊长,“一举足也不敢忘,一出言也不敢忘,一旦以至终身,做个大孝大弟之圣贤,垂名天下万世,也不亏了父母生育之恩,朝廷作养之惠,乡里劝化之功也,岂不一代盛事也哉!”
   (二)教育思想
  罗汝芳无论是居乡还是在外为官都不忘讲学。在辞官以后,他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了讲学之中。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之中形成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
  1.教育对象
  罗汝芳的教育主要是以居馆讲学或者外出参加讲会的形式开展,传播知识与思想。他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人其门称弟子者、讲会上的论辩者、一般听众等等。罗汝芳所举行的或所参与的讲会,有的在书院,有的在寺观,有的在公堂。对于场所的选择,并不看重,只要能容得下人,就可以了。听讲的人涉及面非常广泛,有达官贵人,有士大夫、士子学者、平民百姓、山野樵夫、僧侣,甚至犯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他在北京灵济宫的集会就是如此。这次讲会名公巨儒不少,有内阁徐阶、部院头儿聂豹、欧阳德、周俨山等,还有与罗汝芳同时中进士的顾桂岩、李近麓、柳洞阳、向望山、李一吾以及先前会试同年瞿昆湖、吴泽峰、戴浑庵、贺少龙、王敬所等等。由于参加讲会的人不受身份、地位高低贵贱限制,听者就往往会络绎不绝,有时讲会与会者是数以千计。王畿在《宛陵会语》中说:“嘉靖甲子春,与罗近溪聚宣之六邑之士友千余人。”在宁国任上他“集诸生会文讲学”,将诉讼者召来听讲,让已结案判罪在押的“罪囚”在讲坛一侧,悉心听课。
   李贽在《罗近溪先生告文》中极为钦佩地说:
  至若牧童樵竖、钓老渔翁、市井少年、公门将健、行商坐贾、织妇耕夫、窃屦名儒、衣冠大盗,此但心至则受,不问所由也。况夫布衣韦带,水宿岩栖,白面书生、青衿子弟、黄冠白羽、缁衣大夫、缙绅先生、象笏朱履者哉!是以车辙所至,奔走逢迎。先生抵掌其间,坐而谈笑。人望丰采,士乐简易。解带披襟,八风时至。①(①《罗近溪先生告文》,见李贽《焚书、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页。)从李贽的这段话来看,罗汝芳的教育对象多为平民百姓。他是在积极推进教育平民化,这是罗汝芳不与人同的地方,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进步和时代进步的表现。
  2.教育目的
  罗汝芳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人修身养性,然后“明明德于天下”,人人“明明德”,天下“道德一而风俗同”,天下为之大治。“明德”就是良知良能。天地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是高于一切动物的动物,则应“明明德”。罗汝芳一再强调“人为贵”,贵在“明明德”。
  学习让人觉悟,觉悟让人“灵知”,“灵知”让人知“是非得失”,“知”则能“致”,这是成就圣贤的关键之路。国家办学也正是教民以“觉”,然后,“明德亲民”“孝弟忠信”。他说:“明德犹烛也,明明德于天下,犹烛燃而举室皆明也。烛不足以明一室,烛非其烛矣;明明德而不能明天下,德非其德矣。”要“明明德于下”就得大力推行教育,教化天下百姓,从而教化成俗。教化成俗当从学校开始,在他看来,“馆为教设也。所以慎于养蒙淑子弟,而风俗贤才所由出者矣”。
  3.教育内容
  罗汝芳讲学内容多被他的弟子整理而成讲学语录,并编辑成册,刊印发行,如《明道录》《一贯编》《近溪语要》《会语续录》等。从他讲学的内容看,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求仁”“赤子之心”“孝弟慈”,阐释“圣谕六言”等。“求仁”“赤子之心”“孝弟慈”,在此不赘言。
  “圣谕六言”,即明太祖朱元璋所言:“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他在各地任职时,“立乡约,饬讲规,敷演《圣谕六言》,倦倦勉勉人以孝弟为先”。“圣谕”是罗汝芳治理地方的重要法宝之一,教化百姓,以之作为做事做人的行为准则。他还根据“圣谕”精神编写了《勖百姓二十条》,劝导百姓:要孝亲,多积善,莫分异,要齐家,要守成,莫赌博,莫争讼,阜输赋,莫负租,要睦邻,莫恃强,莫害人,莫服毒,莫偷窃,莫奸淫,莫溺女,莫杀牛,莫偷牛,勤生理,莫怠惰。
  4.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罗汝芳主要的方法有宣讲式和互动讨论式。
  宣讲式。主要是由一人将要讲述的内容作一陈述,在讲述乡约训语时多使用此法。如罗汝芳在宁国府作《宁国府乡约训语》时,对“圣谕”逐条宣讲。如: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他说:
  臣罗汝芳演曰:人生世间,谁不由于父母,亦谁不晓得孝顺父母。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是说人初生之时,百事不知,而个个会争着父母抱养……
  互动讨论式。罗汝芳在讲学时,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他回答学生的问题。其言语有详有略,气氛和谐,互动性强。其间还会穿插一些唱歌或者吟诗。这些穿插的唱歌吟诗,主要是调节气氛或者休息。他在宁国府任知府的时候,对乡约训语演讲程序作出规定。在演讲中有讲,有唱,有击鼓,还配合了揖、拜等动作,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同时又井然有序,且庄重,让人敬重。
  此外,演讲者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又是用白话讲,用日常中能见的事与物作比喻,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听懂、记住。如罗汝芳将人不知孝顺是逆了天地、绝了根本比作树绝了根本。
  5.学习方法
   罗汝芳对于学习方法也是一再强调,学习要得法才能进步快,不然必事倍功半。他认为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多思。罗汝芳认为思与学是紧密相连的事情,通过学习又让人更善于思考,两者相辅相成。“非思则学无以成始,非学则思无以成终”,“故思、学俱.工夫要紧,而学则又所以善其思者也。……学之功而入微者,即所谓思;思之精而不易者,即所谓学。故非思则学无以成始,而非学则思无以成终也”。
  发愤。在罗汝芳看来,读书不仅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多思,还要像孔子那样发愤学习。他发出了“孔子至老,犹思发愤,而少壮刚强反悠悠,此又不能充类之甚者矣”的感叹。他发现一些学子,只为了科举考试而发愤读书,而真正为了学问,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发愤读书的不多;岁月又不饶人,而当下的刚强少壮们却还是悠闲自在得很,没有发愤读书。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罗汝芳直到临终之时还不忘告诫自己的孙儿与弟子要发愤学习。他在去世前三天,对那些侍于病榻之前的孙儿和弟子们说:
   此学玄妙入微,不是说了就罢,须要发一个不惜身命,心无一毫为世事念,时日不放,后来方有成就。
   予自四十年来,此道吃紧关心,夜分方合眼,旋复惺惺,耳听鸡喔,未知何日得安枕席。
   予初学道时,每清昼长夜,只挥泪自苦。此等境界,予固难与人言,人亦莫之能知也。
   予初学道,家贫难禁,然坚持所志,即死亡饥寒,殊不动心。
  行将离世之人说的话,是他最想说的话、最真实的话,更是他认为最重要的话、最想留给后人的话。罗汝芳正是这样,他总结了自己一生从学的经历,得到的结论就是应发愤学习,只有不惜性命地发愤学习,才能有成就。他希望他的儿孙能理解求学之苦而发愤学习。
  时习。对待学习,罗汝芳强调“时习”。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时常温习与复习,才能学有所得。他说:孔子一生,只受用一个“时”字,故其立教始初,即要人时习。盖学必贵习,习必贵时,如时动时静、时语时默之类,谓曰“时习”,却似习乎时也。此时字习得停当,则其功用便是时措而皆宜,其根源便是溥博而时出,久久便可仕止久速,而圣之时也已。
   罗汝芳不止一次讲过上述类似的话,如他也曾对弟子郑时彰说:
   “学而时习”之学,固在习,习尤贵时,如时动时静,时语时默之类,谓曰“时习”,却似习乎时也。
  上面两段话内容很相似,但在不同的场合说出,这也足以说明罗汝芳对于学习之“时习”非常看重。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时习”,才能学习有得。
  作疑。“作疑”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问才能进步。他引用陈白沙“大道本无阶级,而以疑为阶级,故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的话回答了弟子的提问,要求他们要善于“作疑”。这样“则工夫不患其无进”。罗汝芳认为“若当慊意处,能求进步,方始是疑”,重要的是应在“无中生有”,发现问题。“作疑”如弈棋,当新手下棋,没下几步就获胜了,而不去怀疑自己的棋艺,不去学习,不能掌握“其中藏有无限神机妙算”,则不能进步,反之,则大进。
   悟。罗汝芳认为学习还要“悟”。他说:
  学道不悟,如适燕京,不知途径,东走西奔,终无至日;悟而不用功,又如说梦中物,口可得而言之,终不可得而有也。悟有两种,一种从有入无,一种是从无入有。由于途径不同,则结果亦不同,应慎重选择,以求进取。他说:
  悟却有不同:有从有而入于无者,则渐向虚玄,其妙用愈深,则去人事日远,甚至终身不肯回头,自谓受用无穷也;有从无入于有者,则渐次浑融,其操持愈久,则其天机愈显,所谓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也。此个关头,圣狂由分,汝当早鉴而择之。
  6.选好老师
   罗汝芳重视老师问题,他认为老师应是“善之至”“立人之极”“知之至”,要办好教育就得选好老师。他曾说:
  故师位者,善之至,立人之极者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敬学敬师,而明德通天下矣。故学大人者,必立师位,立师位者,必先知止,知止者,即下文格物之本末,而知先立乎本为天下之至善,故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罗汝芳不仅强调老师的重要,对老师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认为老师的标准应是“以学为师”,因为“人之为学,虽同求诸心,而此心之体,有见其全者,有见其偏者。若举其全,则家、国、天下浑然无外,不能为法天下,可传后世,而足以言学哉?以是为学,固即所以学为师矣”。同时要求尊师敬师。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地尊师敬师,他对待自己老师颜山农是侍之若父,视之如圣。而他的弟子如杨起元等人对他也颇为尊敬。
   (三)政治思想
   罗汝芳在为官之时将自己的政治思想运用于实践中,又在实践中丰富、提升自己的思想,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政治思想。1.民为贵
  罗汝芳强调“人为贵”“民为贵”。在他看来,三代以前,帝王之治、圣贤之学都是遵循“天地之性,民为贵”的原则,人人知天命而敬畏天命,不敢怠忽,也不敢伤残生命;让人人率其性,然后为孝为悌为慈,从而一人孝悌慈,则一家孝悌慈,一家孝悌慈,则天下孝悌慈;并且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以人为贵,以民为贵,所以三代以前天下太平。今天要使天下太平就应求得人心平和,要求得人心的平和,就应以人为贵。
  2.以学为政
  在罗汝芳看来,为政者在实际行动中应以学为政,才能真正体现民为贵。以学为政,先必须以德为政,因为“善政所以不如善教之得民,政刑所以不如德礼之有耻且格也”。应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做一个真正的好官”。“在家做好人”就是“孝亲敬长”自早至晚一刻也不放弃。“做好官”就是带领百姓“孝亲敬长”从早到晚一时一刻也不放弃。如果人人都能在家做好人,在仕途上做好官,则天下太平。他说:“若今我明圣谕,首先以孝弟慈和为治,而先儒阳明诸老,又拳拳以良知良能为教,则诸生视前人,已是万幸,正好趁此发愤,做个真正好人,做个真正好官。”罗汝芳所言“为政以德”,其落脚点还在于他的“孝弟慈”思想。“为政以德”则是要“兴孝”“兴弟”。要求百姓事事要学好,件件要做成,做一个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人。
  罗汝芳在任官之地总是不急于催征赋役,不大兴土木,而是开展讲学活动,开启民智。做好关乎百姓生活、生产的基础工作,如建学校办教育,兴修水利,打击犯罪,抗击侵扰,维护安宁,使得百姓各安生理。对于民间矛盾的化解并不是大堂审理,枷锁“伺候”,而是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唤醒人性与亲情,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些也就是为政以学的具体实践。3.发展生产
  罗汝芳重民生,要求正确处理民生之本的“食”与“利”。他认为“必专利以厚天下之生,而操权以制天下之用”,强调利为“厚”天下所谋,权为“制”天下而用,“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应使天下之“食”充裕起来;“利”则是人们所追逐的,也应使天下之“利”丰厚起来,“生厚用足”,财裕不争,则天下安定。
  圣明的君主为了百姓不受冻挨饿,并不仅仅是“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还要开其食货之源。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令士农工商各勤其业,“辨土地经艺植,因水旱而铸金,使四民各勤其业,而远近咸资其利”,并加强其管理,在保护百姓利益的前提下,“利而利之”,“足而通之”,使民有余粮,国有余财。如何才能做到?他认为,要清理屯田,抓好水利建设,分地于能耕之人,立平籴之法,保护农民利益。
  4.加强钱币管理
  钱币流通直接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钱币管理,提高钱币流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于钱币管理:一是在铸钱环节要禁止私铸;二是在钱币制作等方面效仿唐朝开元之制,制定统一标准;三是在云南等地由于历史使然,仍应“钱贝兼使”,以方便流通。民间交易中也推行使用铜钱,整顿钱币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严厉打击违法钱币流通,以求“一时而可福万世”。南柯记·侠概南柯记·树国第二节临江胜景从姑山
  从姑山位于南城县县城之南,为麻姑山从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丰富,为人们所推崇,罗汝芳父子都曾办学于从姑山。嘉靖二十三年(1544),罗汝芳弃考回家,次年在从姑山上办起了从姑山房,“接引四方来学,日与诸友论驳程明道、陆象山、王阳明、王心斋等义旨,足不入城市”。一时登山求学者众,读书之声不绝。
   一、从姑之胜闻天下
  从姑山位于南城县县城之南,临盱江而耸立,山之西为盱江,自南向北滔滔而来;山之东为黎滩河,自东南向西北滚滚而来,两江如练,舞于山之东西。在山之北不远处两江交汇,蜿蜒北去,此以下称抚河,抚河入赣江。盱江发源于广昌县之血木岭,流经广昌、南丰、南城等县;黎滩河发源于黎川县的眉毛峰,流经黎川、南城县。古时,水路经黎滩河可入闽,经盱江可入粤,登从姑山,极目天际,山野田畴,苍翠似黛,两江舟舸争流,渔歌唱晚,府城千门万户,街衢相经。明正德《建昌府志》里记载:
  (从姑山)在县东南五里,魁然圆顶,若人踞而坐,登山缘石磴而上数百级,有双石峙如门,名铁关。又上数十级为灵峰寺,殿阁倚岩嵌空为栈道。左有小岩名观音山,石泉声淙然,悬岩下为井,清寒袭人,名玉井。又左有石洞杳而深黑,名玉洞,一名伏虎洞。洞中窦名玉窦,洞横贯石中,石壁立而中裂,一裂痕若齿,名天梯,一山岿然当空,名天柱。据天梯仰窥天小仅如线,名一线天,岐出稍上数十级可至绝顶,顶有石如枰,世传仙人弈于上,二江如双虹,自天蜿蜒而下,胜概万状,真足为麻姑之从也。
   名人题咏甚富。
  罗汝芳十分喜爱从姑山,描写从姑山的文章有数篇,如《从姑山图序》《从姑胜游记》《从姑山前峰书屋记》等文章里对于从姑山作了精彩的描写。他在《从姑山图序》里写道:“从姑虽块然卷石,以其当一郡山川之会,议者谓美孕神灵,巧藏天窍,非虚语也。山周遭空远,四瞻无垠,虽环市咫尺,而窅绝喧尘,邃然深谷,向与他所殊别。”他以飞鳌峰为从姑山中心,分为十区,每区作图以介绍。读此文,则如临其境。罗汝芳不仅写文,还赋诗二十余首赞美从姑山,如《从姑山》:
   天柱峰头净晚霞,分光长照洞仙家。
   千峰两岸罗青玉,洞口烟云万树斜。
   再如他在《和王方湖中丞从姑山作》中描写了八个景点,每个景点一首律诗:
   翠微亭
   松柯梅干匝山腰,翠结光寒夜独遥。
   好约仙人王子晋,月明台上共吹箫。
   蹑云岩
   万壑苍茫散晓烟,偶随飞鸟入青天。
   回看刹刹莲花净,人世争谁不似仙。
   旷览亭
   姑山亭子对江澄,秋静天风夜不生。江上千山万山月,淡烟收与浪痕平。
   步蟾宫
   天香月树玉玲珑,秋色扶疏半蕊宫。
   昨夜山头拜明月,蟾蜍分影下长风。
   秋泽洞
   何年制得芰荷衣,长日高岩下夕晖。
   定把柴关山外闭,红尘半点不教飞。
   留云峡
   路入灵源曲曲幽,那堪玉峡更云留。
   横桥白日风雷黑,多是天龙昼出游。
   步天桥
   天桥谁与碧云栏,玉笛横吹夜未残。
   应是紫鸾霄汉下,不胜风露逼人寒。
   闭云窝
   步天桥倚半云间,桥外云窝意更闲。
   峰影斜悬梯作径,峡光低转洞为关。
  这些景点是罗汝芳常去观光或休憩的地方,也是他十分喜欢的地方。于是他充满深情地赋诗表达喜爱之情。从姑山自古就是名山,宋时山上就有灵峰寺等景点,不仅罗汝芳对此山情有独钟,在他之前也不乏文人墨客登游而诗兴大发,不禁要作文或赋诗以赞之。南宋童宗说《遗爱亭记》里就有记述,绍兴二十八年(1158)春二月甲辰,与知军事新安胡公在从姑山上劝农之后游从姑山所见,“四顾丘壑秀整”。登高坡而休息时,“矫首遐观,万山崔崔,若跂若伏,冈阜林麓,呈巧兢秀,盱水束注,岛巉洲渚交于其中,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城市楼观,层叠于掌握指顾之内;云烟杳霭,出没乎空旷有无之间”。元代揭傒斯写有《雪中同程汉翁程志可登盱江从姑山》:
   新年残雪里,孤石梵王祠。
   拔地惊横绝,嵌空欲倒垂。
   平田沿上远,寒水望中迟。
   试问南安锡,飞来正几时。
  揭傒斯这首诗是今天能见到的较早描写从姑山的诗,写了雪里从姑山的高、峻、险。揭傒斯,字曼硕,号贞文,江西丰城人,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柠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颇得南城人程钜夫的赏识,被他称为“奇才”,程钜夫还将堂妹嫁给他。官至二品。
  元末明初的诗人吴会游从姑山,发出“卷石临江胜境开,十年不到此重来”的感慨。明初诗人何文渊游从姑山后说:“岸阔人家远,天高树影低。”明代状元、文学家南城籍张升游从姑山后作诗云:
   飞磴盘空路转高,异人犹在许谁招。
   石泉泻窦疑龙窟,萝壁开关若虎牢。
   千嶂环回分晚翠,双江襟合散寒涛。
   使君公暇酣吟地,风景无边兴倍豪。
  据不完全统计,自元代至清代,咏从姑山诗达二百四十余首,其中不乏名家,如汤显祖、益宣王朱翊鈏、揭重熙、彭士望、蒋士铨、施闰章等等。
  自从罗汝芳在山上办学,许许多多学者、社会名流慕名登临,或访学或游玩,从而使从姑山更加声名远扬。左宗郢在《修从姑山记》里说:从姑山者,罗先生讲学道场也。先生倡明德之旨,为后学宗,四方学者响应,如声奔谷,辐辏盱江。有皈依不忍去者,相与入山密证焉。于是四方来谒先生者,无不登从姑,而从姑之胜,遂闻天下。①(①黄家驹:《麻姑山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2—403页。)
   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崇祯九年(1636)农历十一月初四自郡城东门过太平桥,南行上从姑山。他将此行记录在他的《江右游日记》里:
  初四日,出建昌东门,过太平桥,南行循溪五六里,折而西一里,出从姑之南,上天柱峰,见山顶两石并起如双髻者。北向登其岩,曰“飞鳌峰”,岩前曰“长春阁”,阁之东有堂曰“鳌峰深处”。为罗先生讲学之所。其后飞突而出,倒书曰“印空”。下有方池,名曰“玉冷泉”。从东上天际亭,亭后凿石。悬梯而上,有洞,洞口隘如斗,蛇伏乃入。其中高穹而宽,此天柱之南隅也。出洞,仍下石级,沿崖从西登天柱、鳌峰之间,有台一掌,上眺层崖,下临绝壁,竹拂石门,树悬崖隙,为云岩台。从其上西穿峰峡,架木崖间,曰“双玉楼”。再西,一石欲坠未坠。两峡并起,上下离立,若中剖而分者,曰“一线天”。此鳌峰之北隅也。
  一线既尽,峡转而北,有平石二片,一方一圆,横庋峡内,曰“跏趺石”。此二峰者,从天柱之西,鳌峰之北,又起二峰,高杀于鳌峰、天柱,而附丽成奇者也。其东一峰,即南与鳌峰夹成一线,又与西峰夹庋跏趺者。西峰之西,又有片石横架成台,其东西俱可跏趺云。从跏趺石东践一动石梯东峰而上,其顶南架梁于一线,遂出鳌峰之巅,东凿级以跻,遂凌天柱之表。于是北瞰郡城,琉璃映日;西瞻麻桥,翡翠插天。时天霁,明爽殊甚。从此北下天柱之北,穹崖下临,片石夹立,上有古梅一株,曰“屏风石”。天柱北裂一隙,上有悬台可跻而坐,曰“滴水崖”。内有石窦直上三丈,正与南隅悬崖之洞相对,此天柱之北隅也。从此东下又得穹崖一层,曰“读书台”,今为竹影庵。从其南攀石而登,曰“梅花岩”,石隙南向,可卧可憩。此天柱东隅之下层也。飞鳌之西,有斗姆阁,其侧有蟾窟石,下嵌为窝,上突为台,亦可趺可啸。此飞鳌西隅之下层也。①(①朱惠荣,李兴和译注:《徐霞客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354-355页。)
  徐霞客游从姑山时,罗汝芳去世快五十年了,其景似乎依旧。全文录于此,他记录甚翔实,似乎把我们带到从姑山,从中可依稀领略当年罗汝芳在山办学时的从姑山景况。罗汝芳办学从姑山使从姑山增色,闻名天下。至清代乾隆年间,建昌知府姚文光专门写有一篇《从姑山考》对当时从姑山的景点和来由做了考证与介绍。
   二、罗汝芳求学从姑山
   从姑山为名山,离罗汝芳家不远。先是罗汝芳在此从父读书学习,后是罗汝芳自己在山上办学收徒,汤显祖等来到山上读书学习。
  当罗汝芳的父亲罗锦绝意于仕途后,他上从姑山,在冲虚岩下读书。嘉靖十三年(1534),罗锦在山上办起了前峰书屋,以自己的号“前峰”命名学堂,此书屋有私塾性质,主要为本家族弟子就学的地方。在此罗锦自己一面读书研习阳明之学,一边教育自己的儿子及族侄子们。罗汝芳是家中的长子,下有两个弟弟。大弟汝顺,字惟道,号乐溪,比汝芳小三岁;幼弟汝初,字惟慎,号次溪,小汝芳八岁。罗锦在父母去世之后带着儿子汝芳等又回到了从姑山,在那儿读书课子。不仅自己儿子在那儿读书,他还带领其他弟子到那儿学习。他们往往学业有成,有的还因学业优秀而得到乡荐。日后,罗汝芳曾写过一首题为《夜话从姑书屋》的诗,以回忆这些美好的往事:
   天柱峰头万法坛,高凭北斗引回栏。
   兴来午夜飞双剑,海岳光摇玉宇寒。
  在众多的学习伙伴中,罗汝芳与汝顺、汝初两弟弟商榷学问最多。他们都潜心于理学,且躬行实践。人们称扬说“宋有三陆,明有三罗”,把他们三兄弟与宋代的金溪县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三兄弟相提并论。在罗汝芳家谱《泗石溪罗氏家谱》中的《乐溪公实纪》说:
  率弟子与从姑读书者,每月会文五篇。如黄彬、陶懋观辈先后乡荐。凡从大参公游者,解衣推食赠之。故大参公弟子日进,与弟汝初公潜心理学躬行实践,海内佥谓宋有三陆,明有三罗云。①(①江西南城县天井源乡罗氏后藏《泗石溪罗氏家谱》(宣统三年刻本)。)
  文中所言“大参公”即罗汝芳。在山上曾有寺庙,飞甍回槛,极其壮观,游者不绝。嘉靖十三年(1534),寺庙毁于火灾,僧人四散。嘉靖二十八年(1549)夏天,罗汝芳在父亲的带领下步行至山麓,见寺庙旧址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但一个个山洞犹在,山洞的上方奇峰危磴,历历在目。父子俩披荆斩棘,慢慢向上登攀,从秋泽洞而西到一线天,再沿石阶上到达天柱峰顶。天柱峰下东北则为玉屏峰、宾乾洞、狮子岩、回琅石、莲花崖、双耳峰等胜迹。其西南又是云芝峰、依云石、步蟾石、棋盘石、紫玉园等胜迹。罗锦下定决心要恢复旧日胜景。渐渐地,他招回四散的僧人,在寺庙的旧址建起了长春阁,又在阁的两侧建房舍以便僧人安居,在崖下建小斋房,以供祭祀,自己也常携子侄憩息于其中。他与子侄商讨经书,阐述阳明、行斋的学说,发明良知之学,有时深夜也不忘辩学,诵读驳辩之声时时传至阁外。
  嘉靖二十三年(1544),罗汝芳放弃了殿试,回到家乡,上从姑山继续读书学习。父子俩在从姑山上玉冷泉旁读书钻研学问怡然自得,而在春和日丽、秋高气爽时节,在山上住下,往往深夜披衣起坐商讨学问,探究阳明之学。《罗汝芳集》中《先府君前峰公行状》里说:“遂为廷试而归,父子怡然于从姑玉冷之间,绝无外慕。每春和秋清,携芳侍榻观空崖下,中夜披衣起坐,商订经书疑义,必述阳明、行斋二先生之说,以示归的。”
  罗汝芳举进士,入仕途,离开了家乡南城,离开了从姑山。但前峰书屋仍在,其父仍讲学其中,一时四方学子慕名而来,求学者不绝于途。嘉靖四十年(1561),地方官高其行谊,额其崖名为“前峰书屋”。罗汝芳在其父去世后,写下了《从姑山前峰书屋记》一文以记其事。文中介绍了从姑山景及前峰书屋的由来、盛况,罗汝芳从姑山就学的情况也可见一斑。罗汝芳在父亲去世后,对前峰书屋进行了一些改造、装饰,命名题额。全文如下:
  从姑山在盱江之南,最称名胜。根盘土阜,标耸巨石,望之若屏竖几席,俨足起敬。至其下则穹窿为悬岩,岩前覆可竟亩,风雨所不能及。僧旧结屋为寺,寺极壮丽,飞甍回槛,延绿岩下几遍。故其时游观之士,辄停憩寺中。间一二探奇者,亦东至秋泽洞若观火,南抵紫云岩,北望一线天而止。其岩上诸峰,则峭壁蓁丛,莫复知所从入。先考前峰府君以山去家里许,自幼读书其中,得之故老,相传有方士缘岩直上,艰险千状,自是鲜至之者。
  嘉靖甲午寺灾,僧各四去。前址鞠为荒墟,既十有余年。庚戌夏,先府君携不肖步自山麓。时寺宇既毁,岩洞廓如。其上之奇峰危磴,皆可历历指数,且获闻昔时方士缘岩之状,不觉神思飞动。遂命僮仆披辟蓁荆,引绠岩端,且上且憩。于是取径,从秋泽洞而西至一线天,峡中出峡,缘石磴屈曲而升。至天柱峰顶,盖峡之东峰也。其西则耸绝难至,乃跨峡为桥以度。复从天柱峰而下,其东北则玉屏峰、宾乾洞、狮子岩、回琅石、莲花崖、双耳峰诸胜,其西南则云芝峰、依云石、步蟾石、棋盘石、紫玉园诸胜,穷探极览,凡前所望而莫可即者,皆玲珑中通,天穷旁达。先府君亦喜动颜色,大慰生平。乃徐徐招集旧僧,即故址葺长春阁以安龙像,旁列数椽,以舍缁流。乃依岩下泉池结茆为小斋。岁时伏腊,常携诸子姓栖息其中。结里之耆旧数十辈为诗社,清会宴坐,外事了无相涉,独弦诵之声时时溢于石外。四方来学者,闻风日集。辛酉,巡抚浮峰张公,檄有司扁其岩曰前峰书屋。今先府君已矣,而是扁屹然在望。
  不肖恐无以承先德,乃即其泉疏为方池,题泉曰“玉冷”,池曰“浸碧”。恢扩旧斋,中为堂,扁曰“见云堂”。前为阁曰“朝阳”,后为轩“潜光”。轩中有台曰“洗心”,台旁有槛曰“绿雪”。槛上为冲虚岩、为印空石、为滴翠崖,皆书屋中大观也。其左右诸胜,亦稍增饰。秋泽洞之前为亭曰“振衣”,后为楼曰“双玉”。一线天峡中扁曰“留云”,其桥曰“凌虚”。云芝下创亭曰“得仙”,玉屏南为关曰“屏玉洞天”。宾乾洞口架楼曰“仪凤”,台曰“澄神”。紫云岩前为亭曰“廓如”。步蟾石下为蟾窟,紫玉园亭曰“坐春”。长春阁而下为梧桐岗、为玩易亭,馆曰“涵春”,坞曰“翠微”。联络高下,咸先府君临眺之区,而与书屋相依并者也。
  呜呼!兹山之奇,肇于开辟,然发挥创造,实自先府君,则屋而享之,浮峰公德意亦未为虚。况先府君生禀天厚,淳朴弗漓。孝友之行,可通神明,雍睦勤俭,风成闾里。虽困踣郡庠,未获一第,然自弱冠闻临川饶行斋先生讲良知之学,即走百里相从不舍。学脉流通,至有盱今日,先府君亦未为无功焉。然不阐往行,以彰来许,非藉大方名言莫能也。是敢略陈景迹,爰著于篇,伏冀悯念乌私,垂光藻翰,用珍世世焉。存殁衔幸,其有既耶!①(①方祖猷等编校的《罗汝方集》中,本文题为《从姑山前峰书屋乞言状》,见690页。)南柯记·禅请南柯记·宫训第三节罗汝芳办从姑山房
  罗汝芳在从姑山办起了从姑山房,在山房中接纳弟子,讲授儒家学说,共同探讨学问。其弟子中不乏高足,除汤显祖外,还有很多,如沈懋学、杨起元、邓元锡、吴道南、董裕、曹胤儒、姜鸿绪……
   一、罗汝芳讲学从姑山
  嘉靖四十四年(1565),父亲去世,罗汝芳丁忧于家。他把前峰书屋修葺了一番,对于山中一些景点进行了命名、题字挂匾,具体可见上文《从姑山前峰书屋记》。泉旁修池,题泉名为“玉冷”,题池名为“浸碧”;又将书屋扩大规模,中为堂,题为“见云堂”;堂前为阁,题为“朝阳”;堂后为轩,题为“潜光”;轩中有台题为“洗心”,台旁边有槛,题为“绿雪”。槛栏之上是冲虚岩,还有印空石、滴翠崖,都是书屋旁的美景。对书屋两旁的景点也稍加装饰,秋泽洞前建亭,名“振衣”;其后造楼,名“双玉”。一线天之峡谷题名“留云”,峡谷之上为桥,题名“凌虚”。云芝峰下建亭,名为“得仙”,玉屏峰南设关,名为“屏玉洞天”。宾乾洞口架楼,名为“仪凤”,台为“澄神”。紫云岩前建亭,名为“廓如”。步蟾石下是蟾窟,紫玉园亭名为“坐春”。自长春阁而下为梧桐岗、玩易亭,馆名“涵春”,坞名“翠微”。罗汝芳还为前峰书屋赋诗,每一景题诗一首,共八首,总题为《从姑前峰书屋八景》:朝阳阁
   树围高阁影萋萋,阁上朝阳满画题。
   林霭洞云光掩映,望中真是九苞齐。
   见云堂
   天畔名峰表聚云,仙翁行年更氤氲。
   逍遥一夕飞龙杖,云逐峰岚万影纷。
   潜光轩
   仙人当日寄趺跏,夜傍幽崖探月华。
   留得寒光今不散,朝朝云拥万川霞。
   绿雪槛
   岩柯壁蔓密逾封,光嵌虚棂影万重。
   客到谩以题绿雪,东风回处更溶溶。
   玉冷泉
   渤海空涵紫雾温,玉鳌天表跃飞湍。
   当年为拥麻姑驾,带得波冷万古寒。
   浸碧池
   谁凿大池傍斗垣,瑶光长日湛仙源。
   双成音好传青鸟,寄得蟠桃石上餐。
   印空石
   分得昆冈第一标,片云斜挂玉棱翘。
   山灵欲借传心印,白日空池影自摇。
   滴翠崖
   谁策苍虬赤海东,踏残千树玉梧桐。
  麻姑不敢闻天上,翠洒仙瓢万里风。五月,罗汝芳回到从姑山,就有一些弟子登上从姑山向他求教。如曹胤儒就是其中最早的一位。初秋,曹胤儒来到了南城,并在从姑山上住下来了,长达四月之久,后来往来其间将近两年。一天晚上,罗汝芳与曹胤儒探讨“无声无臭,广生大生天之道”。
  曹胤儒说:“近来见得无声无臭而广生大生天之道也。故当理会无思无为之本,使此未发,发时澄澄湛湛,则随时随手,达顺将去天地万物有所不能违。而范围曲成在是矣。”
  罗汝芳说:“此亦几于并归一路甚好,然有所见莫不是妄否?无思无为之本,常常湛湛,莫不是着想成一光景否?亦果能时时澄湛否?随时随手果能动中否?”
  曹胤儒无言以对,于是罗汝芳接着就此事教育曹应该大气些,眼光高远一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百岁后易箦时欣欣矣。吾则以为真正仲尼,临终不免叹口气也”。第二天早上,曹胤儒梳洗时,罗汝芳又大声地对他说:“大丈夫须放大些志气,莫向枯塚里用活计。”曹胤儒大有省悟,在老师的鼓励下,在从姑山继续住了下来,勤勤勉勉地学习。
  曹胤儒在第二年的春天又来到从姑山,他们在从姑山上的长春阁和泗石溪别墅里讲学论道。他们主要谈论的是“一切世界皆我自生”、聂豹的“归寂”说、程颢的“识仁”说等问题,相互交换心得。他们期望通过自己能将学术传播得更远、更广。一天,曹胤儒、黄思泉、黎允儒等人围坐一起论学,曹胤儒表示希望日后同学们无论贫穷富达都不要忘记老师要求不断传播学术的训导,大家都要为传播学术不畏难,只要大家一人传十友,十友又各传十友,这样一直传下去,则能传成千上万之众,老师的学术传遍天下,则如“运掌”。
   这一年,临川籍十七岁少年汤显祖也来到从姑山随罗汝芳学习。同来的还有临川杜应奎等人。
  丁忧刚刚期满,母亲又于隆庆三年(1569)的六月去世,接着罗汝芳开始了丁内艰。隆庆六年(1572),同为阳明后学的许孚远访罗汝芳于从姑山。许孚远,字孟仲,号敬庵,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其思想与王门江右一派相近,学传刘宗周,刘宗周传黄宗羲。他们在从姑山上曾讨论胡直与李材(字见罗)谁能入圣贤行列。而罗汝芳认为:“庐山胡直有圣贤志,见罗有圣贤之才。”同年,当道引哀诏促起复,次年被任为东昌太守。罗汝芳离开了从姑山。同年十月,又升任云南屯田副使,后又转任云南布政左参政。万历五年(1577),他辞官归里再上从姑山。
   他为自己致仕归家养老特地写了一首《致仕偶兴》的诗:
   乾坤到处有行窝,解组飘然发浩歌。
   传世幸遗清白吏,居官已入孝廉科。
   隐心秋水眠凫鸭,诗兴春风长薜萝。
   俯仰自知无愧怍,渔樵伴里听那何。
  这首诗正是罗汝芳去官后的心情表白,他的心态平和,对过去所作所为不但问心无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觉得高兴。因为他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讲学与著述。
  罗汝芳回到了从姑山房,有弟子问他:“师以讲学罢官,盖少辍以从时好?”罗汝芳回答说:“我父师止以此件家当付我,我此生亦惟此件事干,舍此不讲,将无事矣。况今去官,正好讲学。”事实上,罗汝芳由于经历的不断丰富,对事物认识不断深化,他对讲学活动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热情。他把传播学术作为终生使命,并且希望孙儿、弟子们薪火相传。
  罗汝芳归卧从姑山房后,各地不断有学者、友人来访,也有弟子远来看望,更有青年才俊登山拜师,罗汝芳都一一热情接待,认真与他们谈论学问,或收徒授业。万历六年(1578),友人王时槐自吉安府的安福来访,逗留从姑山十余天,两人谈学不辍。也是在这一年,潘雪松来从姑山问学。潘雪松,字去华,江西婺源人,师从罗汝芳好友耿定向,也是耿氏一脉的重要学术代表人之一。罗汝芳对潘雪松颇有好感,为他写下了《勖雪松潘孝廉士藻》,对来从姑山求学提出了要求:
  万历戊寅,新安潘子去华问学从姑。与语,欣然有得。余喜其笃信澄心,敏而好学;发挥酬答,不无启余,故于其归,书所商订语勖之,且以识久要云。
  仁、礼,一体而互用者也。礼非仁弗达,仁非礼弗明。仁以联物归身,礼以正己格物,天下一人者也。去华潘子学为天下第一人,莫先乎以仁、礼存心。
   罗汝芳还为从姑山房的学生订了四条要求,即《勖从姑山房诸生四条》:
  汝辈事举子业,先须分别时义与讲说不同。盖时义是借古人题目发自己才华,首尾关键,成一段文章。若只依泥讲说,则浅陋之见,亦足分解章句,何以曰“文章”耶?
  余作知及之文,至九易稿,方悟文章是借他题目,收吾精神。一念常凝,万缘俱断,久久定有豁然透脱之期。盖改到无可改处,文章便佳,佳后要不歇手。一晚一篇,觉得轻省便熟,若日作日辍,即终年拈弄,未有能熟者也。
  上乘之文,得气之先:常以吾之实,实世俗之虚;以吾之虚,虚世俗之实,故凝于神。中乘之文,因时之变;常以世俗之虚,虚吾之实;以世俗之实,实吾之虚,故和于气。二乘而下不足观也已。
  凡举业不专心致志,则不能精,即此便是为学工夫,但不免着在一物上耳。若能将此工夫在本体上用,则不着于物,而物自无不照,于举业何有?
   以上勖语前三条主要是就如何做好文章而定的,第四条是就为学要专心提出。
  万历十一年(1583),罗汝芳又一次大修从姑山房,使其面貌一新,来从姑山房求学的人也日渐趋多。罗汝芳考虑到下年就是自己的七十大寿,必定有许多好友、弟子来庆贺,于是他又在山上建起了洞天楼,以便更好地安顿他们。第二年,罗汝芳七十大寿,学者或弟子不论远近都亲自来庆贺,许多人还带来了妻儿等家眷,从姑山比往日热闹了许多。他们来贺寿,也来辩学。辩学者在从姑山上论学月余后,他们才各自散去。此后,罗汝芳也去了吉安府拜会朋友王时槐。
  万历九年(1581),许孚远“出知建昌府,暇辄集诸生讲学,引贡士邓元锡、刘元卿为友”。万历十年(1582),他与魏敬吾(时亮)、万廷言再访从姑山,这一次他们讨论“克己复礼”。魏时亮,字工甫,号敬吾,江西南昌人,嘉靖进士。万廷言,字以忠,号思默,江西南昌人,曾受业于王阳明,后又从学于罗洪先。黄宗羲说:“念庵之学,得先生而传。”
   许敬庵整整比罗汝芳小了十岁,他曾师从湛若水,以“克己”为宗。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
  敬庵之学以克己为宗,所谓克己,无非是“盖以剥尽形骸之累,独全乎性命之真也”。也就是将缠绕着人的生命的肉体之累,即气质之障蔽等主观的、利己的欲念尽行克治,而复归于纯粹客观的性命之真体的工夫,此即所谓复性,敬庵的门人冯少墟认为,敬庵的克己是“斩钉截铁之意”,这可以说是对敬庵所提倡的“克己”之犀利真切的恰当说明。在《易·系辞传》有“退洗心而藏于密”,在《孟子·滕文公上》有“以江汉之水洗之,以秋阳暴之”,这应该说是敬庵克己思想的准确表述。①(①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这样看来,对许敬庵上从姑山与罗汝芳论“克己”的那股劲儿就不难理解了。许敬庵对《论语》中的“克己”二字有所悟,觉得此“己”字须从下“为己”字看。两人意见相合,罗汝芳起拜相贺。可是不久,邓元锡来府城时,许敬庵以论辩之事相告,邓元锡却提出异议,这让许敬庵改变了看法。一天月夜,许敬庵拉着罗汝芳的手说:“几误乃公事也。”罗汝芳觉得惊讶和突然,问其原因。许敬庵将邓元锡的话告诉了他,并希望他也改变看法。许敬庵说:“昨得潜谷来,方知前举‘克己’之为谬论,愿公亦速改之。”后来,罗汝芳见邓元锡,将此事质问他,并说:“‘己’字从恶看,《论语》似亦未有。”邓元锡辩解说:“孟子则分明说破也。”罗汝芳又追问,邓元锡说:“‘舍己从人’是矣。”罗汝芳笑了,并说:“若‘舍己’之‘己’,原是好己,止好得分数差少耳,难说此‘己’即是恶也。”
  再后来,他们还用书信的方式对一些问题再做讨论。罗汝芳在一封给许敬庵的信中开门见山地说:“往时‘克己’之教不以为定,必欲改从旧解,鄙心闻之,殊为伤切,尤重珍惜。”接着又坚持己见地对“己”做了一番解释。许敬庵也曾写信给罗汝芳,在信中认为,佛家主张出世,道家主张长生,儒家主张经世,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并认为罗汝芳作为一名儒者,应“立身于三纲五常之内,素讲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如家业宗盟在吾孔氏,岂忍舍弃而之他”。信中还对于罗汝芳之学杂糅儒释道表示不满,认为罗汝芳的学说非正宗之学,规劝罗汝芳放弃前学,“归于正”以传播儒家学说为正宗,为使命。许敬庵认为,如果罗汝芳能归于正,凭着他的地位与影响,罗氏之门的学者必又从而宗之,这样于世道、人心有大补益。信最后指出:“翁诚绝去淫邪,幡然一归于正,则学翁之学者,又将翕然从风,其有补于世道人心,非浅浅也。”而罗汝芳在七十三岁时,还写信给许敬庵,信中还是放心不下“克己”的问题,极力劝说许敬庵改变观点。罗汝芳认为,与许敬庵讨论了多年学问,只是“克己”的“己”字,两人意见稍稍一致,但后来由于邓元锡提出不同的见解而又产生了分歧。这一分歧的出现,“则遍地荆榛,令人何处安身而立命也?”当邓元锡的观点稍有转变,可还没有得到机会再讨论,实在是放心不下。如果许敬庵能改变观点,则“顷刻河山立换,千古大快,决不敢虚公祖从前厚爱。如或肆诳尊前,天必厌之。中心愤激无罪,耄妄重恳至幸。”看来,他们各陈己见,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万历十四年(1586)仲夏,罗汝芳的同年进士、好友周柳塘自麻城来从姑山拜访他,相处甚欢。罗汝芳还作《周柳塘过访从姑次谢》诗。然后,两人决定结伴游南京。他们兴致勃勃地从南城沿盱江而下,入赣江,到了南昌,泛舟鄱阳湖,经过常山,进入浙江省境内,又经苏州,一路走来,等到了南京时已是夏末。他们一路走,一路游历名山胜迹,吟咏酬唱,以助雅兴。到了南京后,他们邀约焦竑、李如真、汤显祖等知己三五人,聚集在僻静的永庆寺论学。永庆寺位于南京城内五台山东侧。这里修竹如栉,虽是夏末,却暑气全无,气候宜人。没得多久,这僻静的气氛就被络绎而来的社会名流、各级官员打破了。周柳塘因身体不适而离开南京回家,罗汝芳则继续留下。当时汤显祖任南京太常博士,这几天在永庆寺整日与老师论学,“吾师讲性,吾讲情”。
   罗汝芳回到南城后,一位名叫杨起元的学生到南城来求学。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明代广东省归善县(今属惠州)人。少聪颖,八岁能文。隆庆元年(1567)中解元,万历五年(1577)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司经局洗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右侍郎摄吏部、礼部尚书事。万历二十六年(1598)召为吏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因母卒未任,持丧归乡。次年九月在惠州病逝。谥文懿。曾任广州禺山书院山长。治学“以明德、新民、止至善为宗,而要归于孝、弟、慈”。万历十四年(1586),杨起元在南京经黎允儒介绍认识罗汝芳并拜他为师,称弟子。杨起元觉得先生年岁已大,应尽快尽其学,不然终生有悔。万历十五年(1587),杨起元来到从姑山就学罗汝芳门下。这一年,罗汝芳已七十三岁高龄。
  杨起元与一些同门师兄弟商议,老师罗汝芳在家乡府城讲学没有固定的场所,只好在宫观,或者在祠宇讲学,而从姑山房离府城有四五里,稍微远了一些,对于各地来求学的弟子有些不方便。于是杨起元又会同黎允儒等众同门合力在府城北郊的凤凰山(今登高山)麓建明德堂,作为老师的讲堂。很快,明德堂修好了。这样一来,罗汝芳在府城里就有一个像从姑山房一样固定的讲学场所。杨起元为此专门作有《近溪先生讲堂记》一文,记录了讲堂建设的目的与过程。杨起元先后编辑刊刻出版了老师一系列著作,如《批点近溪子续集》《仁孝编》《识仁编》《四书答问集》《广孝经》《罗子仁孝训》等。老师去世后,他为师撰写了墓志铭。
  崇仁弟子陈周魁也曾上从姑山,一待就是十余日,罗汝芳为他的《轩桂芳册》作序,并说:“崇仁陈生周魁别余五载矣,今夏,冒暑走数百里谒余从姑山房,旬余将归,出是册求言相勖。”
  从罗汝芳写下的一些诗文来看,有很多友人上从姑山访问他,有建昌府的官员,也有益王府的王爷,更有远道而来的学者。对于有些来访者,罗汝芳还赋诗致谢,如凌太守。凌太守即凌立,号双桥,浙江钱塘人,与罗汝芳同年举进士,他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任建昌知府,隆庆二年(1568)离任,在建昌府任上五年。罗汝芳因父亲去世,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回乡守制。其间,凌太守上从姑山前去看望罗汝芳,罗汝芳题诗《凌太守过访从姑次谢》表示谢意。诗写凌太守风尘仆仆地从城里来到从姑山上,两人品茗而聊,相谈甚欢,而当太守离去,午睡醒后,他若有所失,发出了深深的感叹。诗曰:
   使君聊骋望,枉上蹑孤亭。
   出郭谢尘鞅,停云聚客星。
   茗碗炎气息,风铃午梦醒。
   无生最深法,更许向谁听。
  许姓佥宪也来过,但具体是谁还有待查考,罗汝芳写有《许佥宪过访从姑次韵》;林仲山来过,罗汝芳写有《林仲山雪后过访从姑次韵》;刑部司官董某来访不遇,罗汝芳写有《董比部过访从姑不遇次谢》;沈玉阳也来到从姑山,罗汝芳写有《沈玉阳枉顾从姑次韵》;江云石来了,罗汝芳写下了《江云石九日访从姑次韵》;曾立夫来了,罗汝芳写下了《喜曾立夫重访姑山》。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访问从姑山并留下了诗作,如万廷言《从姑山呈罗近溪丈》:
   天柱峰危逼紫霄,层峦环俯气深豪。
   孤骞鹤矫凌风翼,万叠鳌翻驾海涛。
   碧水斜阳秋色净,苍崖古树暮烟高。
   坐来蟾窟逢新霁,不尽圆光注一毛。(峰侧有蟾窟)
   仙人无那苦探奇,高步天桥绝所依。
   为愍众生沉欲海,复超千界敞灵扉。
   病来犹觉此身健,梦里常随五岳飞。
   吾意直须凌汉碧,孤峰聊借振秋衣。
  万廷言受业于王守仁,又师事罗洪先。嘉靖进士。历礼部郎官、湖广佥事、四川参议、提学副使,后辞官归,隐居三十余年,精研学问,膺服心学。这首诗就是他到南城,登从姑山拜访罗汝芳呈送给罗汝芳的。
  王祖嫡也曾受罗汝芳的邀请到南城游从姑山。王祖嫡,字允昌,号师竹,德州卫(今山东德州市)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改庶吉士,再迁侍读。曾上书编纂建文、景泰两朝实录,而有违圣意,遂不得重用。著有《师竹堂集》。他到从姑山写下了《罗近溪先生遨游从姑山》:
   仙真传麻姑,何缘复有从?
   既非列姬侍,或当联伯仲。
   支派一脉分,灵秀两山共。
   乍睹霞彩烂,深入岚光重。
   蜃气结楼阁,鬼工凿岩洞。
   丹壑浓樾护,翠壁寒潭空。
   怪石踞猊象,危梁驾螮蝀。
   乘风跻天柱,缥缈欲飞动。
   盱黎二水交,闽粤群峰控。
   茫茫缺陷界,扰扰微尘众。
   佥叹华表鹤,畴跨秦台凤。
   怊怅怀碧云,辗转发清梦。
   二、罗汝芳弟子选介
  从学于罗汝芳门的弟子不少,有些成绩斐然,名载史册。有的虽是一介布衣,但对于推进罗汝芳学术传播做出了贡献。这些弟子有的从学于从姑山上,有的从学于罗汝芳任上。从这些弟子的籍贯看,地域广泛,有来自江西本省,也有来自广东、安徽、江苏、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以下对部分弟子做简要介绍。邓元锡
   邓元锡(1528—1593),字汝极,号潜谷,新城(今江西黎川县)人。十五岁丧父,生而颖异,志气高广。从小爱好学习。嘉靖二十六年(1547),邓元锡学业初成,补邑校弟子员,嘉靖三十四年(1555),邓元锡乡试第三名。自此后的三十余年时间里,邓元锡不曾参加科举考试,杜门著述。学者称潜谷先生。范涞(安徽休宁人)曾为南城县知县,后又为南昌知府。范涞入觐,荐元锡及刘元卿、章潢于朝。南京祭酒赵用贤请求按照征聘吴与弼、陈献章的方式征聘邓元锡,得到皇帝同意。主管部门起送部试,邓元锡坚决不就。御史王道显、巡按秦大夔又以邓元锡、刘元卿兄弟并荐,且请求不拘部试,诏令以翰林待诏征聘。有司敦促上路,邓元锡没有办法,只好赴京,但在赴京途中不幸逝世。乡人私谥“文统”。元锡之学源于王阳明,不尽宗其说,生平博览群书而要归于六经,所著有《五经绎》《三礼绎》《函史》《皇明书》《潜谷杂著》及《潜学稿》。
  按照邓元锡在《祭罗近溪先生文》里说的,他是在未冠之时师从罗汝芳的。因新城与南城是邻县,且都同属建昌府,两县之间往来方便,他们之间的交往频繁。罗汝芳的《近溪子四书答问集》有一段邓元锡问学罗汝芳的记录:“诸生侍坐,朗诵《会语》,潜谷邓孝廉叹曰:‘我师谈道,每当天人合一,与心迹浑融处,真是令人豁然有省而跃然难已。……”罗汝芳之父前峰先生七十岁生日,邓元锡去祝寿,并作《封刑部前翁罗先生荣寿序》,一方面对前辈的高寿表示祝贺,也对罗汝芳表示由衷的赞美,为自己能游其门下感到高兴,同时又为未尽其学而感到不安。他说:
   (罗汝芳)学行乎邦之人,邦之人靡不变者。又久而行乎旁郡邑,旁郡邑士庠兢兢响方矣……,元锡之辱于子罗子者最久… …子罗子之为人,博大而无涯,浩浩乎莫测其端倪,充充乎其无穷。彼其视尧桀彭颜,化之齐而齐也。然吾得继见,见其居矣,其中訚訚,其动申申,其与处熙熙。
  罗汝芳去世后,邓元锡“方知明兴论道,无如师之精实而明莹者矣”。他撰祭文《祭罗近溪先生文》以寄托哀思,对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心悦诚服。邓元锡还按当地风俗备礼,亲临灵前一奠。“霏雪冥郊,走哭一奠,絮酒只鸡,有泪如霰。”
   曹胤儒
  曹胤儒,号鲁川,江苏人。师从罗汝芳,曾任福建龙岩知县,为师罗汝芳编辑《盱江直诠》。该书由程开祜刻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是一部“汇解诠次”的罗汝芳著作集,罗汝芳思想精华尽在其中。书中特别是收录了曹胤儒以自己所见而作的《罗汝芳行实》,是较为翔实的罗汝芳传记资料,为当时和后世研究罗汝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又编辑罗汝芳《七闽会纪》一书,可惜今已佚。
   詹事讲
   詹事讲(1539—1593),字明甫,号养贞,江西乐安县人,县、府考试均名列第一。隆庆四年(1570)中举,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授安徽宣城县令,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先后督学南京、北京。政声卓著,离任宣城时士民泣送,感其德,建祠纪念他。巡视浙江盐政时,惩贪官,绝豪贩,执法严明。重视教育,悉心培养人才,还四处讲学。在理学、文学上皆有造诣。著有《养贞集》。编辑出版了老师著作《罗近溪先生明道录》共八卷。他还为老师文集撰写了《叙罗近师集后》,老师去世后为师撰写了《近溪罗夫子墓碣》。
   曾凤仪
  曾凤仪,生卒年不详,字舜征,号金简,耒阳(今湖南衡阳市)人,官至礼部郎中。性敏好学,隐退之后,于乡中设书院讲学,门人颇众。偶遇一僧,争论三日不休,由是信佛。持戒茹素,研读经论,致力参省工夫。一日见月落日升,豁然得悟,自谓疑碍尽消,已得儒佛两家真意,后著书立说。著有《楞严经宗通》《楞伽经宗通》《金刚经宗通》等。他为老师编印了《岳麓书院会语》,还为老师文集撰《近溪先生集序》。
   周汝登
  周汝登,浙江嵊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初为南京工部主事,榷税不如额,谪两淮盐运判官,累官南京尚宝卿。周汝登更欲合儒释而会通之,辑《圣学宗传》,将罗汝芳列传其中。周汝登对罗汝芳十分敬重,“尝供罗汝芳像,节日必祭祀之”。
   董裕
   董裕(1537—1606),字惟益,号扩庵,江西乐安县人。隆庆五年(1571)考中进士,任广东东莞县令。以廉洁清明为己任,拒海外商人馈赠,将多余税银修缮城垣、学宫。逢大旱之年,开仓赈灾,并劝导富绅捐米三十一万斤,白银八百八十两,救活灾民数以万计。他治政有方,合理安排赋敛,治狱公平,使民风大有好转,朝廷闻其贤能,提升为山东道御史。万历五年(1577),董裕为陕西巡按。后调掌河南道、大理寺少卿,督学京畿时为权宦诬告,降为行人。万历十九年(1591),再为大理寺少卿,署大廷尉,公正明察,平息京中卫军因大臣有减俸汰弱之议所发生的哗变,名播朝野。万历二十二年(1594),升大理寺卿。后历任南京工部侍郎、刑部右侍郎、通议大夫、正议大夫、资治尹、资善大夫、刑部尚书等职。病逝于乡里,追封为“太子少保”。有《司寇文集》《六和游草》《扩庵吟草》《易经注释》等传世。董裕与同为罗汝芳的弟子汤显祖有较深的交谊。万历十七年(1589),董裕任南京光禄寺少卿,与汤显祖游南京城南长干、高座、天界三寺。汤显祖写《董光禄招游城南三兰若,同南海曾人蒨即事》,诗中记述他们的游历情况,述友谊,悟佛道。在南京还有《同董光禄望雪汉西禅阁陪胡瑞芝武部》诗,写的是汤显祖与董裕、胡瑞芝三人游玩的情形。次年,董裕北上任太仆寺少卿,汤显祖又作《送董光禄北上》诗为他送行。万历二十二年(1594),董裕任南京工部侍郎,汤显祖还有信《候董扩庵司空》致他,称赞他“郡国有才”。董裕重刻了老师著作《大明通宝义》。
   吴道南
   吴道南(1550—1623),字会甫,号曙谷,江西崇仁县人,诗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第二,授编修,进左中允,任知经筵日讲、左谕德少詹事、浙江主考官、东宫直讲学士、武进士考试总裁、顺天乡试主考官、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兼东宫大学士,参与机务。天启元年(1621)进太子太保,两年后病逝 。为人平易,藏才于德;为官清廉,不附权贵,居官三十余年,家产不及中等人户。又明达政务,辅大政不为诡随,得大臣体。于学业上更有成就,散文典雅绵密,颇有说服力;诗长于写景,情景交融,语言清丽。著有《河渠志》《秘笈新书》《别集》。有《吴文恪公文集》传世。与黄绍惠一起编印了老师的讲稿《熟仁会语》,还撰有《近溪罗老师外编序》一文,汤显祖与吴道南也有交谊,万历四十一年(1613)吴道南被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汤显祖写了《与吴曙谷宗伯》信,又在吴道南生日之际,写《贺吴曙谷相公》信,对他称扬有加。
   李东明
  李东明,号勿斋,江西临川人。受学于罗近溪,潜心为己之学。曾说:“经书只有知字,无悟字,下学上达,说一悟字,便是异端。孟子曰:‘不学而知,其良知也。’良知是学,某所未喻。”
   李东成
  李东成,号恒斋。李东明的弟弟。五岁能属文。罗汝芳一见即喜欢上了他。他以侍亲而不赴举业,以亲老谢去举业。父亲去世后,当他兄长在外为官,他舍弃家业协助兄长理事。他为人处事得到乡人的称赞,“年八十余,郡县请赴宾筵,固辞”。据清代光绪《抚州府志》载:“汤显祖为传曰:吾乡风节如陈仪部,文章如章督学,嶙峋深湛弗可及,已然皆位致通显。先生一布衣,积仁积义可法可传,遂与两公鼎立,则为两公易,为先生难也。”聂良杞
  聂良杞,字子实,江西金溪县人。他上从姑山师从罗汝芳。“参证归仁之旨,大有所得。”隆庆进士,授卫辉(今属河南省)令,出典滇学,在昆明创立五华书院,讲学教化民众,风气为之大变。
   潘士藻
   潘士藻(1537—1600),字去华,号雪松,江西婺源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温州推官。后提升为御史,一日巡视北城,发现近侍侯进忠、牛承忠私出禁城狎妇女,巡逻的人逮住了他们。被他们殴打,诉之于士藻,此事被皇帝知道了。皇帝发怒说:“东厂何事?”乃自外庭杖击,侯与牛二人其中一人毙命。士藻因此事与东厂中官张鲸结怨。恰遇东宫火灾,士藻直言进谏,张鲸以言激帝怒,潘谪迁广东布政司照磨,不久擢升南京吏部主事,再迁尚宝卿,逝于官。士藻记所见闻之杂事,为《暗然堂类纂》六卷,多寓警世之意。潘士藻出任温州推官时,汤显祖写有《送婺源潘去华司理东瓯》诗送他。诗中述友情,寄期待。“古驿芙蓉云入幔,石门秋雨瀑临窗。”“豫想还朝侍簪笔,一时清望恐无双。”编辑刊行了《徽郡答问》。
   曾如春
  曾如春,字景默,江西抚州人。嘉靖进士,累官河南巡抚。后任工部侍郎总督河道,疏通河道、加固堤岸都很得法,深得百姓信赖。汤显祖与他有通家之好,曾如春升任陕西参政时,汤显祖写有《曾公如春备兵湘中,徙视秦州茶马有寄》相送,诗中既述乡情,亦勉励他。“乡书近雁宜留楚,国计平胡欲借秦。”汤显祖诗还有如《初归忆高太仆应芳曾岳伯如春》《怀达公中岳因问曾中丞》《寄曾开府并问达公》《奉怀开府曾公河南四十韵并怀达公》等多首。将老师在临川的讲稿编辑成《临汝会语》,并刊行。
   张文晖
  张文晖,字孚之,江宁(今南京)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知台州府。善真、行书。他为老师在南京之行编写了《金陵纪闻》,并刊行。张岭
  张岭,字子谦,号斗阳,江西南城县人。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尝从罗汝芳学,远志卓悟,希踪古人,性至孝,与邓元锡交善。工古文词、工诗、工真草书,颇有名声。中进士后,授上海令。后任眉州判摄彭山县事,彭山“俗轻生莫能禁。岭为因其俗立说曲谕之,刻付童子俾宣颂。未几,俗丕变”。卒于通判苏州任上。去世时对他儿子张本说:“欲为君子要当立诚,毋以罗子当下即是之言忽实功,其切至如此。”所著有《翠虚楼苍榆馆集》。
   王一言
  王一言,字民法,号带水,江西南城县人。从学于罗汝芳,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太湖令,官至应天府丞,多次乞休,才得以归里养老。他与孙丕扬、赵南星、许宏纲,被称为“四君子”。孙丕扬(1531—1614),字叔孝,号立山,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许宏纲,字张之,浙江东阳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赵南星
   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号侪鹤,官至吏部尚书,是东林党的首领之一。曾在驻守山东莱州抗拒倭寇时,把俸薪捐出购买武器,守城七日衣不解带,莱州人立生祠纪念他。与邹元标、顾宪成号为“三君子”。
   左宗郢
  左宗郢,字景贤,号心源,江西南城县人。自少器识不凡,从罗近溪、邓元锡学者十年,皆有得。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四川监察御史,巡监两浙,督学京畿,转南京太常寺少卿。不久致仕。生平笃气谊悫,守师训。罗、邓两先生去世,宗郢力为请谥。居官本其师说,以美教化、厚风俗为先。于师所著撰,出入必奉以俱。邓元锡的《潜学稿》、罗汝芳的《明德诗集》《乡约全书》皆为他梓行。又考虑到老师罗汝芳讲学从姑山胜迹闻天下,岁月既改,堂宇剥落,为请于郡守邬鸣雷,得到修葺完善。性嗜书,历官十数年所至收览图籍,还山几充栋,悉贮之郡学尊经阁,凡三百七十种。其他如建宗庙,置族田,并为麻姑山育英堂收藏书籍,让学者有所诵习,又捐田以养之。所著有《景贤集》《焚余疏草》《麻姑山志》。
   唐朴斋
  唐朴斋,江西广昌县人。罗近溪在家乡讲学时,他执贽称弟子。体验真切,确守不倦。与侍郎何源友善。同时在罗汝芳门的还有浙江人刘南川,刘躬行孝友亦颇有心得,恬淡不求仕进,与唐朴斋相似。
   陈希圣
  陈希圣,号思源,泸溪(今江西资溪县)人。潜心理学,励志操修,不为外诱。师事罗明德与新城邓潜谷。潜谷称其好古独行,又称之为陈布衣。每读《文山集》,慷慨激烈,往往挟以自随。年五十更自敛抑。闻说金溪陈惟易精于易理,徒步前往求教,并说:“道在是矣。”俯首称弟子,时人皆称他贤人。希圣所著有《水芸台稿》《仕学篇》。
   陶仁庆
  陶仁庆,字能甫,江西南城县人。弱冠饩于庠,负文名。师从罗汝芳,讲心性之学,久而有得。当时罗汝芳门下老宿如林,仁庆晚进最年轻。罗汝芳对他寄以期望,每次商讨学问时,总是为陶仁庆的回答点头肯定。或四方问学之士有倦于回答的时候,总是说:问陶生,他的见解也许如此。曾有数郡耆绅高会挥尘而谈,同声击节。仁庆刚到,则辩难迭起,但都被陶仁庆辩服。后得知此人便是陶仁庆,大家都觉得自己冒失,说:“是明德高门,固宜尔。”“与人交戆,质无回曲,不谐于流俗。生平沈酣经史百家之书,古文辞独臻其妙,诗亦刻若孤诣,尽绝规仿。家法修整若朝典,巾服制度常守一法,数十年不变。”著有《原常集》《原反录》和古文、近体诗若干卷。
   包鼎臣
  包鼎臣,字彦和,新城人。少从罗近溪学,气质非凡,工诗文。考邑庠而不中,考国子监也未中。正值嘉靖末年南北战事吃紧,朝廷急需要将才,大司马需将材甚亟。包鼎臣奋然感叹说:“大丈夫投笔请缨,取金印如斗大,犹反掌也。岂一第能吾踬耶?”参加武科考试,成绩不错,按例得指挥使。后福建有战事,三次参加武科竞技,均名列前茅,台藩等官员都认为他是文武全才。他转战于福建、广东,屡立奇功。万历三年(1575)被任命为汀漳守备,后归养家中,因病而逝。次子宏勋将他所存诗文刻印成书,书名为《存稿》,罗汝芳为书作序《护军存稿引》。
   涂云雁
  涂云雁,字伯翔,新城人。少从罗汝芳、邓元锡学。万历七年(1579),领乡荐授钟祥(今属湖北)令。历任顺天司理、南京刑部主事、广西司郎中等职。刚到广西则释放了蒙冤坐牢的五人,又有富民兄弟因争夺财产上讼,涂云雁动之情,晓之理,使得他们放弃争夺,平息诉讼。司寇听到这件事后,感叹说:“若涂郎真可谓平刑矣。”后出守雷州,当地人轻生,给人们带来不幸,他按法制严厉惩治了造谣蛊惑轻生的人,由此轻生风气得到好转。
   章滨
   章滨,字应潭,江西南城县人。师从罗汝芳,由选贡官南部知县。居官廉节,有明月之谣。卒于任,驲送归葬。
   赵郡
  赵郡,字子卿,号济川,江西南丰县人。游学罗近溪门,克己主敬,专宗朱子,独少变其师说。与同邑李寅清、新城邓潜谷交谊深。嘉靖二十八年(1549),乡试中举,授浙江平阳令。当地赋役繁重,到任后平抑赋役,招抚流亡,让他们安居复业。有豪民航海为盗,赵郡告谕他们此行为的祸福关系,他们立刻明白道理,都到县里来自首请求处理。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当地百姓立生祠、挂画像纪念他。后任职泗水,迁两淮监运判官。不久,向皇上请辞官归里,朝廷因赵郡为官清廉挽留他,但他不肯留任。有商人送他千两银子,他谢绝了。打听到赵郡出门了,商人私下里又将银子送给郡的儿子伯让。伯让也坚决谢绝。回家之后,角巾野服,讲学紫阳书院,切磋益密。所著有《格致精义录》二十二卷、《知本录》十卷。他常用《小学》内容教导别人,说:“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其他非所及也。”父亲去世后,绝意不仕,论学终其身。
   詹德化
  詹德化,号宁宇,江西乐安县人。万历年间贡生。负笈从姑山师从罗汝芳,讲求性道渊源。与弟弟德溥讨究戴圣的《礼记》及《仪礼》《大学衍义》等书,相互砥砺。
   胡宗畅
   胡宗肠,字晓江,江西乐安县人。年轻时游学罗汝芳之门,在从姑山上学习三年,深得性理奥旨。回去后,讲道不辍。惟著诗文以自娱。
   蔡悉
  蔡悉,字士备,安徽合肥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常德推官。筑郭外六堤以免水患。擢南京吏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移署国子监。尝请立东宫,又极论矿税之害。有学行,清操亮节,恬宦情。
   夏子孝
  夏子孝,字以忠,安徽桐城人。嘉靖末,父卒,庐墓,独居荒山,身无完衣,形容槁瘁。后历事王畿、罗汝芳、史桂芳、耿定向,获闻圣贤之学。定向为督学御史,想将他的事迹报告给朝廷。他坚辞说:“不肖不忍以亡亲贾名。”于是此事搁下。临终时,遗命其子说:“葬我父墓侧。
   焦竑
  焦竑,字弱侯,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为诸生,有盛名。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复质疑于罗汝芳。耿定向遴选十四郡名士读书于崇正书院,以竑为之长。万历十七年(1589),中得状元,官翰林修撰。焦竑博览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驯雅,卓然名家。讲学以罗汝芳为宗,与定向兄弟及李贽友善,时风多以禅学讥讽他。万历十四年(1586),罗汝芳至南京,焦竑、汤显祖等众弟子与师在南京城西小寺讲学。万历四十八年(1620)去世。
   曾维伦
  曾维伦,字惇吾,江西乐安县人。万历年间进士,授黄州府推官。时张居正入朝为相,楚中大吏都争先恐后地去拜谒,只有曾维伦称病不去。与耿定向、焦竑、罗汝芳、邹元标书信往来频繁,商讨学问。后量迁嘉兴府同知,告老归家,杜门讲学至老不懈。将老师在乐安一带的讲稿编辑成《三游华盖语》,并印行。
   熊傧
  熊傧,字敬吾,江西星子县人。为诸生时即弃举子业,潜心性学,在白鹿洞授徒,初与章潢的思想不一致,后得知罗汝芳得王阳明学术精要,徒步前往南昌拜见罗汝芳,大为信服。著有《易经翼旨》《熊子庸言》《匡樵野咏》等。他于白鹿洞编辑刊刻了老师的著作《四书一贯编》《五经一贯编》。
   龚晚
   龚晚,字奎文,江西乐安县人。幼失怙,事母以孝闻,居丧如礼,志慕理学,负笈南城从姑山,从学于罗汝芳之门。
   黎允儒
  黎允儒,字文塘,江西南城人,罗汝芳的外甥,从学于罗汝芳。黎允儒从小就以学为生命,以致得病不得不中止求学科考。从师罗汝芳之后,多次游学南京,引导后学。万历十四年(1586)陪同罗汝芳至南京,经他引荐,杨起元拜罗汝芳为师。一生与罗汝芳亲近,传罗汝芳之学,逝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去世后,杨起元作《文塘黎先生墓志铭》。
   陈履祥
  陈履祥,字文台,号九龙,安徽祁门人。十九岁为诸生,一生未仕,在金陵一带讲学,曾问学于罗汝芳。万历十四年(1586),罗汝芳讲学于南京时,陈履祥也随同讲学于南京城西小寺等地。邹元标为其撰《文台陈公传》。
   游于诗
  游于诗,字二南,怀宁(今安徽怀宁)人。事亲至孝,每天早晚都要服侍父母用膳,待父母吃完,然后才进食。以诸生入太学,听说罗汝芳为海内一大儒,不远千里负笈南城受业其门。与南京焦竑等人结为里社,开示后学。又仿朱子立义仓于乡里,年成不好的时候救活数以百家。
   王岳
  王岳,字昭武,福建邵武人,邑庠生。资性纯潜,喜谈性命。有志圣贤之学。从学于罗汝芳,以明德为宗,遂为罗门高足。生平矩步绳趋,容貌端庄。居家严正,动遵古礼。《闽中理学渊源考》载其事迹。
   董尚行
  董尚行,字笃卿,江西德兴人。博通经史,尤究心性理学。从学于罗汝芳,悟性命之学有独到心得。谆谆以诱进后学为己任,著有《纪言编》一卷。去世后,郡守张有誉请祀于乡贤祠。
   董润
  董润,号西华,江西乐安人。事亲以孝谨。从罗汝芳学,与族人董蓉山等人深究性命之学,多所阐发。著有《大明一统志略》《诗经注疏》,还著有诗文若干卷,总称《理学续稿》。
   陈致和
  陈致和,字永宁,号古池,江西乐安人。弱冠补邑学生,笃志圣学,敦实行,学于罗汝芳等。后讲学于乡里,得到乡人的推崇。著有《知本同参学庸语录》《春风堂稿》《鳌溪会讲》《尊闻录》,“皆理道益于身心性命之学,故当时靡不知有布衣陈先生焉”。与同学乐安人詹事谟将老师在乐安的讲稿编辑成《乐安会语》,并印行。
   史旌贤
  史旌贤,云南五华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知内江县(今属四川省),敏练端严,遇士大夫有礼,表章胜迹,兴起人文,有贤声。士民思之,建祠以祀。擢监察御史,侍经筵,历七省副使,致仕。著述甚富。与同学范维贤编印了老师在昆明五华书院的讲稿《五华会语》。
   徐大任
  徐大任,字重夫,安徽宣城人。隆庆年间进士,授工部主事,每年汰水衡冗费数十万缗,奉命榷税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没有入私人腰包一分。历官朝廷内外皆以廉著称,明神宗万历皇帝称他“清节,为天下第一”。在工部侍郎任上致仕归里。他将罗汝芳在宣城志学书院的讲稿编辑成《志学书院会语》,并印行。
   萧彦
  萧彦,字思学,安徽泾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初授杭州推官,累官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万历三年(1575),他在兵部给事中任上时,边境少数民族窥视中原,威胁明廷。守边官员拟招降纳叛,萧彦则力陈异议,认为将他们招至内地不妥。他视察陕边四镇防务后,上疏奏陈训兵、储饷等十事,也受到明廷重视。他在户部给事中任上时,朝廷曾乘金、珠停市机会,搜括民财。对此,萧彦又力陈“不当虚外府以实内库”,也不宜以催科多寡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规定。他任贵州巡抚时,及时平定地方兵变,改善中缅之间的关系。去世后,赠右都御史,谥“定肃”。他将罗汝芳在水西书院的讲义编成《水西书院语录》,并刊行。
   徐允修
  徐允修,江西临川人,布衣。罗汝芳有诗《送徐生允修归临川》送他,诗云:“君许同吾物外心,直将白石点黄金。何时更辟姑山洞,紫雾丹霞深复深。”徐允修辑刊老师语录《玄妙观语》,玄妙观在南城县县城内,罗汝芳常在那讲学。又辑老师罗汝芳部分语录为《明经》,但未刊行。
  罗汝芳还有诸多门人,后文还将介绍到沈懋学、邹元标、杜应奎等,其余恕不一一简介。有些弟子精心编辑老师的语录,刊行于世。如:江西乐安籍弟子陈廷礼、曾贞志编辑刊行老师语录集《鳌溪集》,所编辑为罗汝芳在乐安鳌溪的讲学内容,集以乐安县城鳌溪名命名。安徽太湖弟子汤盘金辑老师语录为《同春书院语录》,安徽宣城弟子戚恢辑《宛陵会语》,弟子黄钦、黄天祥辑《从姑商求》。黄洙辑《严子信言》,但未刊行。弟子云南富民知县张鍮辑《尊闻录》,潘峦辑刊《富美堂会语》,聂希贤辑刊《明德堂会语》《洪都会语》,周廷桂辑刊《仪凤堂会语》,黄弼、张鍮辑刊《黎阳会语》,李春先辑刊《龙首亭会语》,李顼、刘时熙辑刊《南台会语》,杨梧辑刊《平西会语》,李嘉议辑刊《濂溪祠语》,林培辑刊《粤游记》,临川籍弟子许安国、安世兄弟辑刊《疏山大会录》,吴极辑刊《金溪会语》,董君静辑刊《鳌溪书院语录》,宣平、余尚稷辑刊《宜黄会语》,邹衮辑刊《复真书院参订》,但贵辑刊《白鹿洞语》,黄思孔辑刊《江省大会录》,安徽宣城崔子肖辑刊《入闽会语》《游闽会语》等。还有一些门人弟子为老师著作撰写序跋等文,如江西广昌门人聂继皋作《临行别言跋》,南城门人黎民范撰有《罗明德先生文集序》,南城门人黄文炳撰《明德罗夫子文集后序》,宛陵门人王文耀撰《近溪罗先生乡约全书序》,临川门人汤显祖撰《明德罗先生诗集序》。先生去世后,为先生作赞的也有很多,如上元门人李登,宣城门人沈懋学、王环赞,南城门人张岭、左宗郢,临川门人徐允修,白鹿洞门人熊傧,赵田门人袁黄等。写祭文的如邓元锡、杨起元、张岭等。南柯记·谩遣南柯记·遇粲

知识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汤显祖与罗汝芳》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汤显祖与罗汝芳》该书以罗汝芳从姑山办学、汤显祖从姑山求学、“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情之大窦”与“赤子之心”、“空宵为梦罗夫子”等五章的篇幅,论述了罗汝芳与汤显祖的师生交谊,罗汝芳心学思想对汤显祖为人、从政乃至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罗汝芳
相关人物
王栋
相关人物
崇綱
相关人物
饶碹
相关人物
许孚远
相关人物
潘雪松
相关人物
杨起元
相关人物
凌立
相关人物
王祖嫡
相关人物
邓元锡
相关人物
曹胤儒
相关人物
詹事讲
相关人物
曾凤仪
相关人物
周汝登
相关人物
董裕
相关人物
吴道南
相关人物
李东明
相关人物
李东成
相关人物
聂良杞
相关人物
潘士藻
相关人物
曾如春
相关人物
张文晖
相关人物
张岭
相关人物
王一言
相关人物
孙丕扬
相关人物
许宏纲
相关人物
赵南星
相关人物
左宗郢
相关人物
唐朴斋
相关人物
陈希圣
相关人物
陶仁庆
相关人物
包鼎臣
相关人物
涂云雁
相关人物
章滨
相关人物
赵郡
相关人物
詹德化
相关人物
胡宗畅
相关人物
蔡悉
相关人物
夏子孝
相关人物
焦竑
相关人物
曾维伦
相关人物
熊傧
相关人物
龚晚
相关人物
黎允儒
相关人物
陈履祥
相关人物
游于诗
相关人物
王岳
相关人物
董尚行
相关人物
董润
相关人物
陈致和
相关人物
史旌贤
相关人物
徐大任
相关人物
萧彦
相关人物
徐允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从姑山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建昌江
相关作品
经麻姑山
相关作品
观麻姑锦溪酒楼
相关作品
从姑山
相关作品
翠微亭
相关作品
蹑云岩
相关作品
旷览亭
相关作品
步蟾宫
相关作品
秋泽洞
相关作品
留云峡
相关作品
步天桥
相关作品
闭云窝
相关作品
夜话从姑书屋
相关作品
朝阳阁
相关作品
见云堂
相关作品
潜光轩
相关作品
绿雪槛
相关作品
玉冷泉
相关作品
浸碧池
相关作品
印空石
相关作品
滴翠崖
相关作品
致仕偶兴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