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526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4
页码: III-VI

内容

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为了让两位东西方戏剧大师形成隔空对话的格局,汤显祖家乡的江西高校出版社隆重推出“汤显祖研究书系”。本人忝任主编一职,深感荣幸,也觉惶恐。
   现将这套书系今年出版的四册,逐一简介如下。
   一、《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邹自振教授著。本书先是分“少善属文科考受挫”“坎坷仕途徐闻遂昌”“弃官归里蹭蹬穷老”三个阶段,勾勒了汤显祖六十七年的人生历程,然后介绍了汤显祖的人生哲学、文艺思想与诗文创作,并在此基础上,分章叙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至于“临川四梦”的因袭与创新、启迪与影响,也在本书中得以系统展现。在“余论”中,作者对汤显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做了回顾与展望。
  本书章节布局全面而丰满,文笔流畅,图文并茂,对传主汤显祖及其“四梦”的解说与评议,内容通俗而不肤浅,简约而不残缺,于剖析文学戏曲之中揭示汤翁思想深度,既融汇诸家成果,更有自我的研究心得。希望本书成为社会各界认知汤显祖的可靠津梁。二、《汤显祖与罗汝芳》
  对汤显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人:罗汝芳、达观和李贽。汤显祖对李贽深表赞赏与向往,也受到李氏一定程度的启迪,他的佛、道思想更有达观和尚影响的成分,但他的心学思想却主要启蒙于恩师罗汝芳。
  《汤显祖与罗汝芳》一书,以罗汝芳从姑山办学、汤显祖从姑山求学、“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情之大窦”与“赤子之心”、“空宵为梦罗夫子”等五章的篇幅,论述了罗汝芳与汤显祖的师生交谊,罗汝芳心学思想对汤显祖为人、从政乃至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本书作者罗伽禄研究员是罗汝芳的同乡后学,曾参与方祖猷先生主持的《罗汝芳集》整理工作,并于2009年出版《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江西高校出版社)。本书以清新流畅的文字,将汤显祖、罗汝芳置于明代社会历史,尤其是晚明思想文化背景下做了全面梳理与剖析,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
   三、《汤显祖与蒋士铨》
  汤显祖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影响深远,师法于他的“玉茗堂派”戏曲家,在明代有吴炳、孟称舜,清代则有洪昇、蒋士铨等。以诗歌、戏曲成就而言,在清代文学史上蒋士铨为绝无仅有的一家。从戏曲创作看,汤显祖与蒋士铨是江西戏曲史上的璀璨双星。蒋士铨的传奇剧《临川梦》,将汤显祖的一生事迹搬上舞台,并插入为《牡丹亭》“断肠而死”的娄江女子的故事,剧本还让“临川四梦”的主要人物粉墨登场,现身说法,可谓独创。
  《汤显祖与蒋士铨》一书,对汤、蒋二人的人格风范进行比较,对汤氏“至情”观与蒋氏“正情”观加以区分,对“玉茗堂四梦”与“红雪楼十二种曲”条分缕析,对他们的江右文化意识与情结做了分析,还对二位文学评点家所标显的“玉茗风骨”和“藏园才情”做了令人信服的解说。
  本书作者徐国华博士师承华东师大名师齐森华教授,他的学位论文《蒋士铨研究》于2010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如齐森华先生所云,该论著“有助于深化明清戏曲史的研究,足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对于文学史的研究而言,既互相依存,又相得益彰”。对于“更上一层楼”的新著《汤显祖与蒋士铨》,亦可作如是观。
   四、《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虽是第一个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人,但并未展开具体论述。我国最早将汤、莎做平行研究的学者,是《汤显祖全集》的校笺者徐朔方先生,他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一文中对汤显祖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进行了开拓性的比较研究。西方最早就汤、莎比较展开详细论述的是美国汉学家伯奇(CyrilBirch)于1984年撰写的《(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2016年对于这一课题而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张玲、付瑛瑛合著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一书,涉及汤、莎总体比较,汤、莎戏剧的海外传播,汤、莎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英语国家的汤显祖研究和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汤、莎剧演出比较,汤、莎剧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比较,汤、莎剧的神话比较,汤、莎剧的梦境比较以及汤、莎剧的改编比较等。
  张、付二人是著名的中国典籍翻译家、《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主编汪榕培教授的博士。张玲不仅参与翻译《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还担任《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第二主编。她的博士论文《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于2013年出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作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她与付瑛瑛博士合作的这本新著,既有中国学者的传统定向思维,又有西方学者的现代方法论,相信本书的问世将成为汤、莎比较研究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家,汤显祖除了五部剧作(包括未完成的《紫箫记》)外,还留下了蔚为大观的十卷文集和十八卷诗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将汤显祖和戏曲画上等号,而忽视了作为文学家的汤显祖。即便是他的戏曲作品,大众的认知基本上仅限于《牡丹亭》。从这个角度来说,眼不这一波“汤显祖热”,或许能够成为我们对这位文学巨匠认识的新起点,而“汤显祖研究书系”和其他汤学论著的陆续出版,势必将汤显祖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本世纪的汤显祖研究肇始于2000年。这年8月,汪榕培先生在他任院长的大连外国语学院主持召开了纪念汤显祖诞生四百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由周育德、邹元江主编的论文集《汤显祖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并直接促成了中国汤显祖研究会的成立。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汪榕培先生欣然为本书系作序,并希冀汤显祖研究早日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汤显祖的作品作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绚丽明珠而世代相传。

知识出处

汤显祖与罗汝芳

《汤显祖与罗汝芳》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汤显祖与罗汝芳》该书以罗汝芳从姑山办学、汤显祖从姑山求学、“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情之大窦”与“赤子之心”、“空宵为梦罗夫子”等五章的篇幅,论述了罗汝芳与汤显祖的师生交谊,罗汝芳心学思想对汤显祖为人、从政乃至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邹自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