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先生是陶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508
颗粒名称: 吾庐先生是陶成
分类号: K825.56
页数: 2
页码: 394-395
摘要: 陶成,字企大,号存轩,清代文学家、方志学家,南城县城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乡试第一(解元),四十八年(1709)考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检讨。
关键词: 人物传记 陶成

内容

陶成,字企大,号存轩,清代文学家、方志学家,南城县城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乡试第一(解元),四十八年(1709)考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检讨。
  陶成在翰林院未呆多久,厌恶官场的功利钻营,无意仕进,辞官南归。他受清初魏禧的影响很深,魏禧是宁都人,清初蜚声文坛的散文家,他的文章大都是描写志节之士、山林隐逸。魏也是一位不思仕进的豪士,陶成喜欢他的文章,更喜欢他的气节。这对于一般世俗眼光来看,好不容易十年寒窗,功成名就后却又弃官归田很难理解,然而陶成就是这样做了。
  陶成南归后,居住在南昌,他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吾庐”,故学者又把他称为“吾庐先生”。雍正二年(1724),他应聘主持南昌豫章书院,一时学生云集,豫章书院是始建于南宋的知名书院,在这里讲学的人都是一时名流,陶成能到这里来主持学政说明了他的学识受人尊重。他在豫章书院,整治学风,教授学子,他为能实施自己的教育主张而高兴万分。他所立教规“斥功利,摈俗学,期与士子居,敬有耻,以为穷理致用之本,”受到了人们的好评,为豫章书院做出了卓著的业绩。陶成是一位方志史家,康熙五十四年(1715),南城县修纂县志,派人前往南昌请陶成担任修纂,陶成非常乐意地接受了,他感谢家乡对他的信任,不分寒暑来往于南昌、南城之间,完成了《南城县志》的纂修。雍正八年(1730)他又被聘为重修《江西通志》总纂。在修《江西通志》期间,他博览古今图书、典籍,深究全省各地方志,日以继夜,仅两年时间就总其成,于雍正十年(1732)即刊刻问世。他修的这部《江西通志》是我省一部经典志书,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史料。
  陶成晚年多游庐山,他爱陶潜的诗,更爱其高风亮节,在柴桑(九江)结识了一批文人雅士和陶氏后人,并写有《柴桑和诗》一卷,诗中多为颂扬陶潜的风骨和庐山名胜。在庐山期间,他还为修复“陶渊明归去来馆”而奔忙,他联络陶氏族属,幢其所有,在庐山西麓的九江县沙河街北偶修复“陶渊明归去来馆”,他为陶氏有这样的先人感到自豪,他仿佛看见了只当了八十天彭泽县令的陶潜放弃官位隐归山林的飘逸风姿,感受到那如从囚笼放飞的小鸟,重新回到大自然的舒畅心情。“吾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多么惬意呵!我陶成不也在走先人的路吗?他修缮完“陶渊明归去来馆”后,抄写了陶氏宗祠的一副对联“运甓亦真言,气接永新垂后裔;辞官归故里,风靡高爵仰前贤”,挂在馆内,以示后人。他还搜集了历代重刊的《陶渊明集》收藏在馆内,至今《陶渊明纪念馆》仍藏有30多部《陶渊明集》,最早的一部是康熙十一年(1672)刊刻的精品,这部《陶渊明集》该是陶成修馆时就已收藏的吧。
  陶成后半生以教书、修志为业,自己还写了大量的文学杂记作品。他逝世后,其子为其整理编辑了《吾庐先生遗书》2卷、《四书讲习录》8卷、《存轩日程》52卷、《河洛合钞》、《读书录》、《垩室草》、《丧礼》、《皇极数钞》、《象纬书》等。存者甚少,多散佚。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陶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