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郢修《麻姑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500
颗粒名称: 左宗郢修《麻姑志》
分类号: K825.56
页数: 3
页码: 375-377
摘要: 左宗郢,字景贤,号心源。明代后期诗人,南城麻源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四川监察御史,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为人宽厚,遵师训而重情义,家居时常做行善之事。为官尽心职守,有政声。自幼师从罗汝芳、邓元锡等理学名家十年之久,学有深得。文学上有一定造诣。作品内容充实,形式完善,言之有物,有一定社会意义。著有《景贤集》、《焚余疏草》等,今未见。另有《续刻麻姑山志》17卷,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现已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左宗郢

内容

左宗郢(生卒年不详)字景贤,号心源。明代后期诗人,南城麻源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四川监察御史,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为人宽厚,遵师训而重情义,家居时常做行善之事。为官尽心职守,有政声。自幼师从罗汝芳、邓元锡等理学名家十年之久,学有深得。文学上有一定造诣。作品内容充实,形式完善,言之有物,有一定社会意义。著有《景贤集》、《焚余疏草》等,今未见。另有《续刻麻姑山志》17卷,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现已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左宗郢为官正直,敢作敢言。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神宗皇帝为山西矿税和释放囚犯一事找众臣商议,当时刑部尚书、太仆卿等的意见都不一致,时任监察御史的左宗郢向神宗陈述了自己的看法,神宗采纳他的意见。
  万历四十一年(1613)左宗郢回到故乡,当他听到知府邬鸣雷修复了麻姑山育英堂时,非常高兴。邬鸣雷是浙江奉化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任建昌知府,在任时他常上麻姑山,看到麻姑山育英堂多年失修感到非常惋惜,即组织力量重修,育英堂的前身是北宋学者李觏授课的讲堂,原先叫“读书林”,至万历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样一个名闻江南的读书林是建昌府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象征,通过修复后又成了“四方有志之荚,风慕景从鼓箧而来”的地方。邬知府还“每政暇,辄与诸生论经术”,交流学习体验,左宗郢看到此情此景怎能不高兴呢?他激动地写下了《麻姑育英堂记》。对育英堂的重修,四方学者的到来热情赞扬,他写道:“赴之者众,语模楷也,官师之表也”。“多士试咏而会之,望崇山斗,今之文亦之盛矣”。
  左宗郢在山上住了下来,他想到该为麻姑山修一部志书,于是他收集资料,察看山水,勤奋写作,南城县第一部《麻姑山丹霞洞天志》十七卷问世了。他十分重视家乡的教育事业,对府学多有资助,并把自己收藏的300余部珍贵藏书送给了大成殿尊经阁收藏,供府学儒生借阅。
  左宗郢致仕在家,关心地方名胜的修复。麻源三谷是本郡一处著名风景胜地,是一处世外桃源的景点,入麻源之后,高大的丹霞石岩上有许多南北朝以来的石刻,非常珍贵。许多宫殿梵宇都多年失修。他邀知府邬鸣雷共同捐资,共创盛举。他在《创云门寺引》中写道:“募资于民间甚难,余有夙愿未了,不谋诸众,不量绵力,尽倾己资,修复故道,鼎建桥梁,行有坦途矣。已大复古刹,创佛宫,饬僧舍矣。已立真君庙,文昌祠,及僧有堂矣。岩下构忱漱亭,游咏有地矣。”“邬公特捐俸,成白衣殿,题碧涧以表奇观,山以赖以不朽矣。”
  修完麻源三谷,左宗郢又同邬知府一道组织力量修复了从姑山景区。从姑山是明代学者罗汝芳创建起来的一处讲学堂所,汤显祖曾在这里就读,在罗汝芳的精心治理下,也成了盱江胜景之一。在左宗郢考上进士的第二年,罗汝芳就去世了。几十年后,当左宗郢回南城时,从姑山也久未修葺,破败了。郡太守邬公召集郡人重修从姑山,左宗郢大力支持,他在《修从姑山记》中写道:“从姑山者,罗先生讲学道场也。先生倡名德之旨,为后学宗,四方学者响应,如声奔谷,辐辏盱江……四方来谒先生者,无不登从姑,而从姑之胜,遂闻天下。”“先生在,则山木蓊翠,堂舍环拱,人文星聚,屹然吾盱一大观。自先生作古而渐夷渐替,气象调姜。”通过邬太守的整修,从姑山又焕发了光辉,左宗郢感叹“瞻仰尤切,敢不嘉邬大夫之德而益勉励也。”
   左宗郢是一位雅士,他除了完成了《麻姑山丹霞洞天志》的撰写,还著有《景贤集》一书传世。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宗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