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布政使左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94
颗粒名称: 广东布政使左赞
分类号: K825.56
页数: 3
页码: 358-360
摘要: 左赞,字时翊,号桂坡,南城麻潭人,学书于程南云,以词翰名于时。天顺元年(1457)进士,成化(1465-1487)中为广东右布政。书法兼诸体,而尤精于隶,得二蔡笔意。《书史会要》、《椒丘文集》、《江西通志》有载。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左赞

内容

左赞,字时翊,号桂坡,南城麻潭人,学书于程南云,以词翰名于时。天顺元年(1457)进士,成化(1465-1487)中为广东右布政。书法兼诸体,而尤精于隶,得二蔡笔意。《书史会要》、《椒丘文集》、《江西通志》有载。
  少时聪颖,七岁便能作诗。麻源三谷的华子岗是他青少年时期寒窗苦读的地方。明代天顺元年(1457),他考取进士后进入仕途,初任吏部主事。在吏部任职十年后,他回乡省亲,重游了麻源三谷、麻姑山、从姑山,留下诗作二十多首。
  他在《重游麻源》写道:追随深入白云乡,访古重寻华于岗。石克泉流烟骨冷,春林花落涧毛香。谁家鸡犬闻清画,几处松梧对夕阳。诗老忘年同倡和,兴来一咏一飞觞。又如他的《游从姑山》:胜境重来又十年,山中风景故依然。危崖俯瞰双江水,古窦微开一线天。夹道松筠森翠晚,满城楼阁倚晴烟。白鸥陂外浮云净,目送归帆到日边。再如他的《游麻姑山》:会仙亭子薄苍冥,两两峰峦俨画屏。不见古杉分斗象,但闻飞瀑起霄霆。瑶池青乌来何暮,云窟黄龙睡未醒。萧散榆他方外士,钩帘坐诵蕊珠经。无一表达了他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左赞这次回来,到府学与朋友叙旧,当他听说北宋太学说书李觏墓年久失修后深感不安,回京城后,即向宪宗皇帝呈送了《左赞乞修李觏墓状》:“……有宋太学说书墓在凤凰山麓,历年既久,不惟拜扫之典已废,而其坟墓也为樵牧践蹂。若更数年,必致毁夷……今坟墓荒芜,俎豆不及,臣窃惜之……惟国家崇儒重道,以寿斯文之脉,以衍太平之运。”左赞的呈状得到了宪宗的御批:“圣旨该部,知道,钦此。……类行江西布政司,转行建昌府委官督同南城县当该官吏,即将宋儒李觏故墓封其莹域,令附近里老人民时加看护,禁约樵牧,不许侵犯,违者究治。”左赞的这一善举得到家乡父老和府学儒生的赞誉。
  左赞在成化年间把李觏35万余字的作品全面整理刻印成书,传之后世,对我国古代思想史的资料搜集作出了贡献。由左赞编辑的《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文集》)后来收入《四库全书》。1981年由中华书局发行的《李觏集》就是按左赞所编明刻版校点出版的。
  成化中期,左赞调任浙江参政,在浙江期间,他鼓励农桑,兴办教育,清理冤狱,打击豪奸,深得民心。应仕民之邀,在湖州写下了《湖州池亭记》,文辞朴质,借景寓情,是一篇值得传颂的散文,现仍收集在《浙江通志》。
  左赞精于书法,尤以隶书著名,有一年宪宗皇帝向天下寻访隶书佳作,左赞精写隶书一幅献给宪宗,得到宪宗的称赞。左赞在麻源三谷也留有墨迹,一幅隶书“紫微乡”端重奇古,一幅楷书“云门”,笔力遒劲,当年刻在三谷丹岩上,观者无不叹绝。
  左赞是在广东布政使的职位上退休还乡的,回到故乡后,深居简出,寓居麻源,整理自己平生作品。现仍有《桂坡偶录》一卷,《桂坡文集》二十卷,《梅花百咏》一卷,《深衣考正》一卷,《历解易览》一卷传世。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左赞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