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奇葩互媲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75
颗粒名称: 杏林奇葩互媲美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6
页码: 230-235
摘要: 盱江,古称吁水,现名抚河,流经江西省东部(今抚州市所辖临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宜黄、乐安、崇仁、广昌,东乡等十一县(区))。盱江流域,历代名医辈出,有“名医之乡”之美誉,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学人物,在江西境内形成了一支独秀的医学群体。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地方风物

内容

盱江,古称吁水,现名抚河,流经江西省东部(今抚州市所辖临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宜黄、乐安、崇仁、广昌,东乡等十一县(区))。盱江流域,历代名医辈出,有“名医之乡”之美誉,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学人物,在江西境内形成了一支独秀的医学群体。“盱江医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完成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中提出的新概念,他们在研究江西中医医史时发现在盱江流域从宋代迄今有190多位医学名家都诞生在盱江流域这个地域范围内,且在历史上对中国中医药的贡献成果卓著,于是已故著名医史学家杨卓寅教授将之命名为“盱江医学”。盱江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与安徽省“新安医学”、江苏省“孟河医学”、广东省“岭南医学”相互媲美。
  据医学史和地方志记载,宋、元、明、清四代,盱江流域各县有传略可考的医学人物达两百五十多人。江西历史十大名医中,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李梃、黄宫绣、谢星焕等七人均为盱江流域的医家。在被医史界公认的全国历代62家针灸学派中,盱江医家占其5家,席弘、陈自明、龚廷贤、李梃、鲁之俊等是其代表人物。
  盱江流域的许多杰出医学人物,多数出生在世医家庭,幼承庭训,继承先业,因学有渊源,得天独厚,故医技日进,业迹卓著。许多人具有杰出的专科之长,且能潜心专科的理论研究,从而以专科著作驰名于中外。他们在临证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着高深的造诣,他们且文学素养深厚,学识渊博,能深究医理,通晓各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著书立说,流传后世。据不完全统计,盱江医家流传后世的著作约一百多部,在卷帙浩繁的医著中,上至《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等经典著作的研究,下及内、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等临床各科的论述。其中不少著作流传海内外,对中医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仅选写十六位南城籍人物作一简述,使我们对“盱江医学”名人有个粗略的了解。
  黎民寿,字景仁,宋末元初名医。在江南一带行医,宋景定元年(1260)编著《辑方》和《简易辑方论》,“明出其方,明著其法,昭白洞察,刊以示人,名曰简易”。元代被日本人抄录后传至日本,日本医药界对黎民寿的著作奉若至宝,深加研究。黎民寿的《黎居士简易方论》十一卷日本抄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自秦汉以来所藏的700部古医书之一。黎民寿还为唐代医学名人杜光庭的著作《广成先生玉函经》作详注,书名《广成先生函经解》刊行于世。
  严寿逸,字仁安,元代名医。曾任建昌医学教授,著有《医说》,内容为原脉、原证、原病、原治。元代名儒著名理学家吴澄(崇仁人)为其作序。序中说:“观严氏医理将辟之文,即可知其医术大概,再考察其所治之病,方信其非但有文,且又善治。”严寿逸游京师大都,在吴澄的勉励下,“上祖东汉张仲景,下宗金代名医刘守真、张子和等,医术大进。京师之人,无贵贱贫富,闻君名者,凡有疾无不迎候,举药辄效。”于是他成为大都名医。作为路一级的行政区,元代长沙(天临路)还没有专门传授医术的医学。严寿逸晚年调任天临路医学教授,把中原医术传到了长沙,其时,江西名士祝蕃还特地振其于往长沙求学。严寿逸临床“用药祛疾,随试则效”,堪称一代名医。
  余可朋,字登孙,生于宋末,成名于元初。他“精易学,遍通医理,为一时医中之最。”被授医学正。余可明做到医药结合,自己有专门的药物配方调剂室,因其名震京都,元代名儒名臣程钜夫为他的药室题匾曰:“麓泉”。理学家,国子监司吴澄还为此作了《麓泉记》一文,详记其事。
  姚宣仲,元末明初盱江名医,世医出身,继承家业。当时正值战乱时期,民不聊生,百姓有病无钱医治,宣仲积善行医,不收报酬,当时在建昌府一带传为佳话。他的主要著作是《诊脉指要》、《中医大辞典》,台湾刘伯骥撰写的《中国医学史》均载其事。
  余绍宁,字义周,明代名医。少时诵孔孟之书,兼学医术。二十岁时遍访名师,得高人真传,又精通唐宋各医家之说。用药不循旧方,对症下药。无不奏效。他体恤穷人,常制“万病无忧丸”、“万应九”布施百姓,预防疾病。他因医术高明,被人们神化为“能预决人生死,往往奇中”。他著有医书《元宗司命》二十卷,其中伤寒、男妇、内外、针灸及小儿诸方无不精备。又著有《道书全著》、《全丹秘旨》、《天时运气》诸书。教授得意门生20余人,二子景汤景立都能继承其业。
  赵喧,字文英,明代名医。他一生精研医术,经验宏富,皇宫召募名医,他由地方举荐,选拔进宫,任太医院御医。明代李西涯的《西涯文集》中说:“余始来京师,即闻御医赵君名。现其察脉断症皆应手,发药无少疑滞而多奇中,非专名医不能及。四方负疴求治者云集,无虚日”。赵碹虽身为御医,身价甚高,但为人看病从不惮烦,不问富贵贫贱,都一一认真诊治,令人敬佩,对于报酬,他也从不计较。《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正德《建昌府志》皆记其事。
  樊胡,字鹤龄,明代名医,时益王封藩南城,为王府专聘医师,被王府授“益王府良医正”。樊胡自幼聪颖,凡神农、轩、岐、卢、扁诸家医无不精读。尤以脉理得其奥妙,因号脉神异,四方就医者每日接踵而来。对重病不能上门就诊者,他不管酷暑严寒,必亲往察诊。他总是说,病人盼望医生的安慰胜于用药,这是心治。有的病人往往药尚未到,见到医生来了,一番安慰,病好像已减轻了许多。因此,当医生的人要“德”为先。他一生急人之急,救人之难,人皆谓“真儒医也!”
  陈善道,明代名医。自幼诵读儒书,世代行医,为建昌府、延平府一带百姓称善乐道的好郎中。他起先在江西行医,因建昌帮药业早就流入福建,陈善道能医善药,也就在延平(今南平)、邵武、建阳、汀州四府行医,深得这一带百姓的欢迎,也为建昌帮药业在福建的进一步扩展做出了贡献。他最后在延平府将乐县定居下来,成了这一带妇儒皆知的人物,《延平府志》、《中国名医简》、《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传》均载其事。
  程式,字心源,号道承、若水,又称建武居士。他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建昌名医。嘉靖三十年(1551),福州陈元佑来南城执掌郡学教事,罗汝芳也回故乡讲学,各家学说大兴,学术齐鸣蔚然成风,建昌医界也大有所悟。程式精于医,不囿一家之说,研究《素问》、《难经》、《脉决》,结合临床所悟,时人称其“治则无不神应”。后写出《程式医壳》一书,分元、享、利、贞四集。万历七年(1579)郑汲为序,刊行于世,中国多部医学列传、大典收其入册。
  曾鼎,字亦峦,号香田,清代名医,医术精湛驰名京都。曾鼎幼时读书欲参加科考,后因家贫,遂钻研医术,随父居豫章城白马庙。他精于脉理,多治奇险病症,声誉日起。后游历京都,名声传颂于王公平民之间。他性格洞达慷慨,贫苦之人求医,他从不计较报酬,权贵之人稍不加礼,他便辞而不应。晚年他从京城返回江西,仍居南昌,卒时80余岁。医学著作颇丰,传世的有《曾氏医书四种》(亦称《医宗备要》)、《痘疹会能》、《医学入门》、《妇幼科宗旨》等。《中医大词典》、台湾《中国医学史》均载其事。
  吴霖,号时雨,清代名医。医德高尚,精于辨析疑难病症,对《素问》、《内经》研究颇深。尤对儿科更是得其精妙,当时人们说他治病是“应手立愈”。著有《小儿秘要》传世。他未出游四方,在本郡立业行医,是当时建昌府颇受敬重的一位好郎中,古人所谓“不为良相,但为良医”,他以精湛的医术为一方百姓救死扶伤,被清代地方志收入史册,作为人们永久的怀念。
  张建生,清代名医,擅长书法,性癖嗜酒。精通按、抚、毒、熨针、割等外科治法,专治无名肿毒,时人称其为神,他生性浪漫为人治病,不计较诊费,只要留他小饮,必心满意足。后周游各地,也以医术精深而闻名他乡。晚年其医理愈精,先后著有《喉科三十六种》、《眼科十二卷》、《杂科四卷》传世。其子如鳌继承其业,医术也为世人称颂。
  邹岳,号东山,清代医家。精于内外两科,医术宗法张仲景,辨证病情原极为准确,后以行医游至苏门(河南辉县一带),为当时医界所推崇,著有《臣医说》传世。
   谢星焕(?—1857),字斗文,号映庐。谢氏祖上行医,至他这一代已为第三代。他少年攻读儒书,欲应科举,后弃科举一心研习医学。在建昌府行医40余年,声誉卓著。著有《得心集医案》6卷。书中分门别类,有述治和答问两类,民国二十五年(1936)更名为《谢映庐医案》,医案文字精美,选入中医教材。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谢星焕擅长内科,善攻疑难病症。他主张先议病,后用药。道光十一年(1831)南城饥荒,时疫大作,他与其他医师疗法不同,他认为“荒年肠胃气虚,宜于温补祛邪。”一时救人无数。谢星焕三代就医,兼营药铺,店堂后设有制药作坊,自己坐堂行医“赞育堂”、“泰山堂”为谢氏诊所及药房。谢星焕崇尚医德,治病济人。“赞育堂”每年自制“金不换正之丸”,从端午到重阳,布施乡邻,受益者不计其数。对需出诊的病人,不管路途近远,严寒酷暑,均不推辞,酬金从不计较。《中国医学大词典》有谢星焕词条记其事。
  谢甘澍,字杏园,为谢星焕幼子,亦是清代名医。他继承父业,精医术,整理父亲所遗书稿,名《穗心集医案》,内附本人对各案之见解。光绪三年(1877)撰《寓意草注释》,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上海三民图书公司刊印发行。
   谢佩玉(1873—1953),字清舫,号石禅居士,谢星焕之孙。六岁入私塾,光绪十九年(1893)中秀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参加会试,名列优贡,任职江苏府院。他看到清廷腐败,于宣统元年(1909)弃官归里,继承家传医学。民国二年(1913)在南昌开业行医,著《方论集腋》,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本省名医姚国美、江公铁等创办江西国医专修院,任《内经》、《素问》教授,编有《素问节要集注》,省内名中医、教授多为其门人。抗战开始后,从南昌迁回南城,继续行医。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黎民寿
相关人物
严寿逸
相关人物
余可朋
相关人物
姚宣仲
相关人物
余绍宁
相关人物
赵喧
相关人物
樊胡
相关人物
陈善道
相关人物
程式
相关人物
曾鼎
相关人物
吴霖
相关人物
张建生
相关人物
邹岳
相关人物
谢星焕
相关人物
谢甘澍
相关人物
谢佩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盱江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