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仙子献寿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63
颗粒名称: 麻姑仙子献寿酒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3
页码: 207-209
摘要: 南城特产麻姑酒(俗称寿酒),属甜黄酒,系南城县传统佳酒。酒度为18°至20°,糖分为16%至18%,以“香气浓郁,滋味甘美,酒性柔和,醇度适中”而闻名于世,被列为江西八大名酒之一。清朝诗人施闰章曾赋诗赞之曰:“石梁之上龙啾口,野店三家卖山酒,味比蔗桨色菊黄,佳者冷冷如白玉”。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地方风物

内容

南城特产麻姑酒(俗称寿酒),属甜黄酒,系南城县传统佳酒。酒度为18°至20°,糖分为16%至18%,以“香气浓郁,滋味甘美,酒性柔和,醇度适中”而闻名于世,被列为江西八大名酒之一。清朝诗人施闰章曾赋诗赞之曰:“石梁之上龙啾口,野店三家卖山酒,味比蔗桨色菊黄,佳者冷冷如白玉”。
  麻姑酒是用麻姑山的优质糯米和麻姑山泉水酿制而成。麻姑酒液呈琥珀色至棕红色晶莹光亮,醇香扑鼻,味醇甘密,入口柔和,清爽宜人。民间称颂它“麻姑糯质,仙泉灵药,丹灶熬蒸,冷霜甘密,具有性温滋补、舒筋活血、清脑提神驱风壮骨、祛病延年之功效。
  麻姑酒始酿于何时?并无确凿记载。据《麻姑仙真志》载:“麻姑仙人,曾掷米成丹,撒于神功泉内,始成佳酿。”民间亦传说:麻姑仙子,亲手种植糯质银珠米,取用仙翁以杖击石所形成的神功泉水,采瑶池“藻栖”仙子滴血所养成的“碧莲”仙草为药,经丹灶蒸熬,制成美酒。敬献瑶池蟠桃盛会,王母娘娘饮之大悦,赐名“寿酒”,“麻姑献寿”的典故也由此而来。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给麻姑酒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麻姑献寿”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麻姑酒的传说还有许多,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麻姑酒的记载还散见于医学、文学作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江西麻姑酒,以泉得名,而曲有群药”。明代我国著名小说《金瓶梅》第63回西门庆宴请亲友一节,有“西门庆又令小厮提四坛麻姑酒放在面前”的文字。“山以仙名,物以人显”。麻姑酒因麻姑仙女而名,按《道书》记载,“老君示攘除灾厄法”给麻姑,说明麻姑的传说在老于春秋时代就流行,算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然,麻姑山的名声得到扩大是唐开元年间(739年左右)以后的事。唐宋明清以来,神功泉边,酿酒风气确已盛行。所以,郡民自唐宋以来取神功泉水酿制麻姑酒并作为贡品献于皇室的记载,也在有关史籍中时有出现。唐时邓紫阳真人曾献皇家寿酒,也是用神功泉水,麻姑山地银珠米,芙蓉峰上的灵芝,首乌等药材所酿。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撰诗称麻姑酒“三杯可祛病,久服能益寿”。明代是麻姑山的“中兴”时期,麻姑山景况“蔚为巨观”,麻姑酒的酿制与销售也达到顶峰,山上酒楼鳞次栉比,游人上麻姑山,游玩之余,以喝一碗麻姑酒为快事。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游览麻姑山,记录了这一盛况,“何泉下山城下流,溪上十家九酒楼,老夫纵醒欲何往,此物名高十二州”。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开始向南洋各国出口。1915年,在南洋国际赛酒会上荣获银质奖章。
  麻姑酒能成为美酿佳液是与麻姑山泉水好分不开的。早年,麻姑山有一座麻姑庙,庙旁有一个酒泉。相传,这个酒泉是一只猛虎用爪扒出来的,故取名叫“虎泡泉”。俗称“一勺之多”。每次掏之,只可一勺,日掏二十余担。泉水清澈干净,泉滚如珠,橙色冷凉,注入玉盏,满水不溢。据化验分析,含有多种元素,且无钙质,是酿造美酒最好不过的泉水。曾有人进行过试验,同量的麻姑米,用每百斤“虎泡泉”水酿酒,要比普通水多出四斤酒,其色、香、味也大不同。晋时,大医学士葛洪,游尽天下名山,一见麻姑神功泉,大叹其异,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
  现今的麻姑酒,可以朔源至六十多年前。那时,南城县有一“庆乐斋”酒栈,选麻姑山地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用麻姑山神功泉水,和以小曲,酿制成甜酒娘后,再掺入高度优质白酒进行培养,然后配以麻姑山间所采药材及上等冰糖,封缸蓄存三年以上。它聚集了封缸甜酒、大曲酒两者之功效。其制作工艺别具一格,配方配料精心独到。具“冷霜甘甜,清脑提神,驱风健胃,却病延年”之功效。随后,“老聚成”“麻姑酒家”等酿酒作坊继续酿制,兴旺一时。后因日本侵入中国,战乱波及,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奢取豪夺,酒业涤条,麻姑酒的生产便一蹶不振。
  1955年,春风重绿麻姑山,千年酒泉展新颜。在秀丽的麻姑山上麻姑寺内,重建了麻姑酒厂。不少两鬓斑白的酒作坊师傅,酒栈老经销争相献技献方,齐聚一堂,揣摩传统工艺,许多麻酒的爱好者也品尝审度,提出改进意见。麻姑翩翩踏步来,千年寿酒逢知己。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麻姑酒终于又恢复了与传统产品相一致的风味特点。
  1958年,谢觉哉同志途经南城。献酒恳尝,获谢老赞扬。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时,献酒庆贺,又获李先念、李富春等中央首长的表彰。1964年便已被列为江西名酒之一,获省轻工业厅颁发的金框名酒证书。近几年,在南昌、苏州等地的省内外黄酒评比会上也获好评。(王振国)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振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