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唢呐遏行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61
颗粒名称: 徐家唢呐遏行云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4
页码: 202-205
摘要: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为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柏木构成,形体大小不一,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木管的音质柔和、铜管的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地方风物

内容

在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调查中,南城徐家唢呐曾引起了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为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柏木构成,形体大小不一,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木管的音质柔和、铜管的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
  南城徐家唢呐分为大、中、小以及“辣子”4种。小唢呐欢快、优雅,犹如含情脉脉之少女;中唢呐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恰似血气方刚之后生;大唢呐粗犷、气派;“辣子”音高、尖细,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所以只作点缀及伴奏之用。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小唢呐和中唢呐两种。徐家唢呐不仅品种多样,曲牌复杂,而且还善于吸收各种乐器丰富的艺术养分,从而使之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比如有的曲牌就增加了二胡、笛子或锣鼓,这样,徐家唢呐的吹奏便丰富多彩了。
  徐家唢呐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它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欢乐,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悲调深沉、低吟,哀婉幽怨,如泣如诉。为了加强音乐效果和气派,往往配以扁鼓、小钹、马锣。吹奏以齐奏、对奏、吹打并重甚至几十支、一百多支唢呐合奏等形式。吹奏人员可坐可站可行,举动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曲调,一般有《将军下马》、《下山虎》、《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坐吹用《十堂花》、《扬州调》、《洞房》等曲调;对吹一般用民间小调《公婆调》、《斑鸠调》等。
  徐家唢呐基础深厚,应用广泛,人们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开张剪彩、参军等和接送贵客都喜欢请唢呐手吹上一番。徐家唢呐手有个顺口溜:“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
  徐家唢呐历史悠久,别树一帜。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当地人称唢呐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其乐器以扁鼓和唢呐为主,配以小钹、马锣,吹奏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也有表现鼓技的精彩部分。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举动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演奏分路吹、坐吹两种。徐家唢呐吸取了抚州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和特色,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唢呐手们还根据自己的吹奏实践,编成了众多的唢呐曲牌。演出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分路行、坐吹两种。路行吹奏的曲调,一般为《将军下马》、《下山虎》、《百凤朝阳》、《春景天》等欢快热烈的曲牌。坐吹,即乐班围桌而坐,配合琴、笛、锣鼓进行吹奏。常用曲牌有《十堂花》、《扬州调》、《结心草》、《洞房》等。对吹的曲牌有《公婆调》、《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齐奏,就是几十人甚至一、二百人在一起同吹一支曲子,也即大合奏。这时,激越而气势磅礴的演奏,会把整个场景推向高潮。置身其境,你会感觉到一种精神在升华,因为这是壮美和力量的汇合,是南城人民勇敢顽强、开拓向上精神风貌的展现!要说办丧事那三吹三打的仪式中,徐家唢呐可谓是独擅胜场。大凡鼓锣一响,三吹唢呐曲牌《普庵咒》、《水落音》、《将军令》必不可少。用他们的行话说,能驾驭此套曲牌的唢呐艺人,无一不会师传的换气功夫。相比之下,在祭奠、送丧等仪式中,唢呐所吹的哀乐曲牌《闹山河》、《哭皇天》就显得简而无华。
  据调查,徐家唢呐老曲调就有280多个。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吹奏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对乐曲处理主要采取加花、减字,变换调式技巧,达到节奏层次的变化。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时而委婉幽怨,如泣如诉。别看小小一支唢呐,吹奏可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调。比如一般吹打时就有《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坐吹有《十堂花》、《扬州调》等;对吹则有《公婆吹》、《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不过,唢呐曲牌虽多,但吹奏却断断不可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砸你的唢呐,一辈子也不会有人请吹了。
  徐家唢呐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饱蘸浓郁的乡土情。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以及过年或获得丰收之际,都要请几个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改革开放使南城人民逐步富裕起来,生活中的喜事越来越多,唢呐不仅在红白喜事、老人祝寿、乔迁新居、过年玩灯时吹奏,而且在送子参军、举办集体婚礼、“男到女家”、开张剪彩……都要聘请唢呐乐队,以壮声势。每当秋收过后,农村唢呐乐手更是被上请下迎,应接不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