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57
颗粒名称: 地方风物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50
页码: 193-242
摘要: 明初,北杂剧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王府教坊。教坊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音乐、歌舞、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唐以来即设立的官府机构。南城县早在正德以前就设置了教坊,明正德建昌府志称其为“弦歌街”。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地方风物

内容

一带盱江歌舞歇
  明初,北杂剧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王府教坊。教坊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音乐、歌舞、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唐以来即设立的官府机构。南城县早在正德以前就设置了教坊,明正德建昌府志称其为“弦歌街”。
  南城设教坊,有其特殊条件和地位。首先南城为建昌府治交通方便,物产丰富,愈越诸府;其次从明永乐元年始,南城便成为藩王封地,永乐元年怀思王朱允坚分封南城建造了“怀思王府”,宣德四年荆王朱瞻罔分封南城,建造了“荆王府”,弘治八年,益端王分封南城建造“益王府”,其中益王是明代江西大藩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大的一个王族,他在南城地区统治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世袭了七代八个益王。
  藩王府其实就是一个小王国,明帝对亲王之国不仅赐以词曲千百本,还赐以乐户。南城先后建过三座“王府”,随府的宫廷音乐歌舞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坊也就成了为王府服务的管理机构。自益王建盱后,南城就是益王的“大明益国”,由于益王的势力大,时间长,因而教坊的建筑规模非常可观。据道光《南城县志》卷三十二载:教坊“飞阁临江,栉比鳞次,红楼曲槛,靓妆弦服”。堪称赣东之首。教坊内“管弦丝竹之声,昼夜不绝;妓人乐工习演,了无虚日”。其繁盛情形甚至超过了当时南京城内聚集了众多艺人的秦淮河畔,所谓“秦淮箫鼓殆不如也”。盱江客舟上下过东城门,以为“金腔、广腔”,豪客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却苏杭,尚有建昌。”由此可见明代南城教坊盛况。
  据《南城县志》所载《益端王碑记》云:”端王性不嗜酒膳……宴客杜陈女乐,戏剧了无所好……”这里的女乐、戏剧应该是王府内的宫廷音乐、歌舞百戏,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九七零年发掘出益端王墓,出土了几组女乐戏剧陶俑,证明益王府内确有一个宫廷女乐戏剧班子。至于碑文,大概是撰稿人为朱祐槟歌功颂德罢了。另外几个藩王更有甚于此,在益庄王朱厚烨墓里,发现有两百多个陶俑,可分为轿夫、男侍、女侍、乐队等组,乐队又有文武之别,或弹琵琶,或拨月琴,或吹笙箫。有大型骑马乐俑、小型骑马乐俑、眇行乐俑各一组,男女管弦乐俑各二组,共计204个。由此可见王府生活的奢华及歌乐的繁盛。
  教坊常习唱新词,争翻艳曲,由于技艺高超被人视为“妓人乐工甲江西”。另据《江西诗檄》载:“程某,崇正时南城教坊擅色艺者有楚玉锦、含菱生、丝老诸人皆常供奉益王宫者。康熙中士人程某遇丝老于汉阳舟中,……程某为置酒,丝老拨琵琶唱故宫弹词……”可见在王府教坊有诸多具有高超技艺的艺人。
  教坊的教习、排练演出对促进南城戏曲艺术的发展、繁荣,梨园班社技艺的提高,南北声腔的交流和传播都起了重要作用。传说正德年间,益王有一女嫁宜黄,并筹一“二郎班”随嫁,此“二郎班”应为益王府的女乐戏剧班子之一种。崇祯末年,明朝灭亡,益王府垮台,教坊也付之一炬。弦歌街的丝竹管弦昼夜无休的日子,变成了“五丝繁弦声不闻”的惨景。对此惨景,清代南城人在《建昌桥上步月》诗中感慨万端:“旧时月照淮安桂,此日烟迷细柳营,一带盱江歌舞歇,行人虚说小南京。”
   (节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临川戏曲与地方社会》,于少海、肖爱民、刘毅著)
   药不过建昌不行
  “建昌帮”是我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为全国13个大药帮之一。它发祥于南城县,以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药村集散交易著称。建昌帮药业源于东晋,兴于宋元,于明清鼎盛时成帮,衰落于民国30-40年代。药技流传赣闽40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药界至今还有“樟树个(的)路道,建昌个(的)制炒”、“药不到樟树不灵(齐),药不过建昌不行”之说。
  建昌帮药业以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和集散经营销售两方面著称。在饮片炮制方面,工具、辅料、工艺独具本帮的传统风格,讲求“形、色、气、味”。片形以“斜、薄、大”为特征,色泽以鲜艳、有光泽等为特征,气味以药味纯正、香气浓郁为特征。毒性低,疗效高。炮制工艺特色主要体现在严守净选、切制、炮炙三关,做到“炮制虽繁,必不得省工夫;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逞其巧妙”。因“药食同源”,工艺充分运用或借鉴烹调学技术。在建昌帮炮炙13法(炒、炙、煨、煅、蒸、煮、炆、熬、淬、霜、曲、芽、复制和其他制法)中,尤以炒、炙、煨、炆、蒸法工艺特色多。如煨附子保留了唐代“煻灰火中炮炙”的煨制法,在国内别具一格。又如炆法,既得陶坛砂罐忌铜铁之便,又以糠火烧四边,有文火慢煮之功,使饮片纯真滋补力胜。常见建昌帮特色饮片有:煨附片、阴附片、阳附片、淡附片、姜半夏、明天麻、贺茯苓、童便制马钱、山药片、泡南星、醋郁金、炒内金、炆熟地、酒白芍等。在辅料方面,有选料独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的特点。其中尤以谷糠炒最有特色,如有谷糠煨、煅制药材,蜜糠炒炙多种药材,同时谷糠还用于净选、润制、吸湿、密封养护等,使“南糠北麸”成为南北药帮炮制流派的一个显著区别。其它辅料如白矾、朴硝、童便、米泔水、硫磺、砂子等的运用,也各有特色。
  豚刀(建刀)、雷公刨是最具特色的加工工具,是全国有名的三种中药加工刀之一(另两种是禹州大圆型禹刀,樟树药帮是小刀面汉刀)。豚刀(建刀)即切药刀具,具有“体重、把长、刀面阔大、刀口线直、刃深锋利、吃硬省力、一刀多用”等特点,适合切制根及根茎、藤木、果实、全草等类药材,包括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又称药刨,适合刨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刨片片形均匀美观,片张可大可小、可厚可薄,工作效率较高。刀工包括拈个、斜捉、直握、手托四种,送药切制法;刨法包括药斗加压刨法、手按刨法、压板刨法、长斗刨法四种,习称“刀刨八法”。药界过去有“具刀认帮”,“刀法不同,建刀更有用”的说法。其他铜铁木陶等各种材质的特种工具,有枳壳榨、槟榔楔、香附铲、泽泻笼、茯苓刀、附子筛、麦芽篓、炆药坛、圆木甑、猪肝色刀石、硫磺柜、木火焙、篾烘笼等,均古朴简便,各得所宜,运用有别。
  建昌帮药业经营类型有药栈、药行、药店三大类,各有特色。药栈属批发部,性质分生药栈、生熟药栈,批发兼零售。生药栈专门经营生药材、原药材,一般不经营熟药(饮片)。生熟药栈药材、饮片兼顾,前店后栈,以栈为主,以饮片店为辅。药材老板多巨富之商,其库存药材皆为私产。建昌帮药业以栈为主,栈多于行。药行以接待外地行商,代客购销、存货为职,资金不多,行中药材大都是过路货。旧时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行商在本县盱江码头附近建有会馆,每年将大量白术、茯苓、浙贝、麦冬、白芍等药材运来南城,通过药行中转至各地。药店以门市零售各类中药饮片和丸、散、膏、丹为主,多以前店后坊(加工、炮制、制剂场所)或前店后堂(医生坐堂行医)的形式出现。栈、行以面向外地为主,店以面向本地为主。
  建昌帮药界人员等级分工明确。栈、行、店内,上有老板东家,下聘帐房先生、庄客、师傅徒弟1至6桌(每桌8人)。庄客人数视东家资本大小而定,师傅分柜台组和制炒组。建昌药界的帮规戒律虽不见文字,但几百年来自成规矩。如带徒只带南城籍(建国后废止),如有违背,立受排挤,落到“买不到药卖不出药”的困境,直到破产或倒闭。在外遇到落难或无业同乡,店号均有招待三天吃住、给工作或介绍工作的规矩,离店时还给些盘缠(路费)。师带徒一律中传心授,无本本相传,以防泄密。一些有特色的饮片的炮制(如煨附子等),视为帮内绝技,仅在南城、南丰少数几个地方制作,直至建国后才逐步公开。各类人员按等级分工,职责明确,不得随便越级干活……这些帮规戒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药业的扩大和药技交流,但又使建昌帮药界一直保留了浓厚的南方药帮特色,并在流传地域内一直处垄断地位。建昌对外的药材交易非常旺盛,经营曾垄断了江西、福建的大部分道川县,另外还流传至汉口、上海、广州乃至香港、台湾、澳门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外地药商称:“南城客,建昌帮,人参鹿茸用船装”,可见当时建昌帮实力之强、中药炮制业之鼎盛,堪称全国闻名。
  建昌帮药业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在药界赢得了信誉和地位。上世纪50年代,“建昌府”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被编入《全国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建国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南城作为原药材集散地的功能自然消失,加之长时间对传统饮片炮制重视不够,一些老药工先后退休、谢世,青年药工又普遍未经培训,建昌帮中药业的精湛炮制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近20年,为抢救濒临失传的建昌药帮传统中药炮制技术,政府、药学专家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建昌药帮的中药加工炮制特色、工艺方法进行发掘、整理。1982年,“发掘整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科研项目被列入省、地、县科委重点科研课题。南城县医药卫生学会编撰完成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专著,并制作了经专家鉴定的200个“建昌帮”特色饮片标本,1984年8月获江西省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1966年,南城县建昌帮中药饮片厂获“中华老字号”称号、铜牌、证书,是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中唯一的中药饮片厂。近几年,运用“建昌帮”炮制技艺加工的中药饮片成功进入欧盟市场,销量连年上升,现在每个月的出口量达6个集装箱,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6月,建昌帮药业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期间,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正德《建昌府志·风俗》里对南城县人民闹元宵的风俗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以逢箬作棚,通衢作灯市,游人往来达曙”、“上元节自农历十三到十六,届时神庙、市肆皆张灯,放花爆。灯极精巧,装捏人物,皆有机以远之。又装龙灯、马灯、狮子灯、花鼓灯,金鼓踏歌,比户玩演,谓之闹元霄”。
   南城人闹元宵最有名的节目是耍龙灯。其中是徐家乡的火龙最出名。龙灯也叫“龙舞”。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
  “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裆子(穿花),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龙中,不论表演那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就是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象入海破浪,蜿蜒腾挪。其中以钻龙、滚龙、盘龙最为精彩。钻龙分钻头和钻尾二式,舞龙人鱼贯从龙头或龙尾钻过;盘龙分盘头和盘尾两招,舞龙者叠起罗汉让龙缠绕人身,巍然屹立;滚龙是让龙在地上翻滚,舞龙人从龙身上翻腾飞越;舞龙分两法,一是在行进间进行,让龙摇头晃尾,如太穿遨游,一是原地抡舞使龙上下翻飞左右盘旋,意为神龙发威,气吞山河,极为壮观。在舞龙时,常由一舞蜘蛛相配合。蜘蛛大为篮球,用铁丝网制,外罩红纱,下设把手,内然油捻。若二龙对舞,蜘蛛在其间称之为“二龙戏珠”,煞是好看。
  南城农村耍龙灯还有个习惯,就是不仅在本村耍,还到外村表演,到镇上或城市宽阔的街头、广场去“赛演”。每当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各个民间“舞龙”队大显身手,引动万人空巷。
   南城人闹元宵的表演活动还有跑旱船、蚌壳舞等。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扮演者有男有女,在农村中不尽相同。如今,许多地方的跑旱船,不再男扮女装,而是由姑娘、媳妇化装后直接饰演姑娘、媳妇。
  跑旱船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旱船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跑“旱船”时,一股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两支唢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蚌壳舞俗称蚌壳、蚌壳精、蚌舞、蚌壳灯、戏蚌壳。蚌壳用竹篾扎制,外糊彩纸或蒙彩布,四周镶以红色布边。表演时,一少女饰“蚌壳精”藏身于蚌壳中,双手抓住蚌壳作翕张动作,另一人扮渔翁作观蚌、理网、撒网、涉水、摸捞等动作擒捉蚌壳,网打手抱均得不着,蚌壳精扇动蚌壳时而夹住打鱼人的头,时而夹住打鱼人的手脚戏耍,直至蚌精就擒。蚌壳精基本步伐“踏掖横移”与基本手势“双分掌扇壳”柔韧交融,贯穿始终;亮相前的“虚步”变“踏步开壳”,亮相时的“低凤架”、“高凤架”、“蹲卧窥”、躲闪捕捉时的“弯腰快碎布旋转”,以及耍逗时的“悄移莲步”等动作,楚楚动人。它由小旦、小丑表演,也有三人表演的。旦角舞蹈动作轻盈、美丽,丑角动作风趣、诙谐、乐观。音乐曲调美丽。
   徐家唢呐遏行云
   在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调查中,南城徐家唢呐曾引起了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为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柏木构成,形体大小不一,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木管的音质柔和、铜管的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
  南城徐家唢呐分为大、中、小以及“辣子”4种。小唢呐欢快、优雅,犹如含情脉脉之少女;中唢呐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恰似血气方刚之后生;大唢呐粗犷、气派;“辣子”音高、尖细,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所以只作点缀及伴奏之用。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小唢呐和中唢呐两种。徐家唢呐不仅品种多样,曲牌复杂,而且还善于吸收各种乐器丰富的艺术养分,从而使之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比如有的曲牌就增加了二胡、笛子或锣鼓,这样,徐家唢呐的吹奏便丰富多彩了。
  徐家唢呐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它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欢乐,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悲调深沉、低吟,哀婉幽怨,如泣如诉。为了加强音乐效果和气派,往往配以扁鼓、小钹、马锣。吹奏以齐奏、对奏、吹打并重甚至几十支、一百多支唢呐合奏等形式。吹奏人员可坐可站可行,举动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曲调,一般有《将军下马》、《下山虎》、《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坐吹用《十堂花》、《扬州调》、《洞房》等曲调;对吹一般用民间小调《公婆调》、《斑鸠调》等。
  徐家唢呐基础深厚,应用广泛,人们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开张剪彩、参军等和接送贵客都喜欢请唢呐手吹上一番。徐家唢呐手有个顺口溜:“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
  徐家唢呐历史悠久,别树一帜。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当地人称唢呐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其乐器以扁鼓和唢呐为主,配以小钹、马锣,吹奏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也有表现鼓技的精彩部分。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举动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演奏分路吹、坐吹两种。徐家唢呐吸取了抚州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和特色,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唢呐手们还根据自己的吹奏实践,编成了众多的唢呐曲牌。演出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分路行、坐吹两种。路行吹奏的曲调,一般为《将军下马》、《下山虎》、《百凤朝阳》、《春景天》等欢快热烈的曲牌。坐吹,即乐班围桌而坐,配合琴、笛、锣鼓进行吹奏。常用曲牌有《十堂花》、《扬州调》、《结心草》、《洞房》等。对吹的曲牌有《公婆调》、《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齐奏,就是几十人甚至一、二百人在一起同吹一支曲子,也即大合奏。这时,激越而气势磅礴的演奏,会把整个场景推向高潮。置身其境,你会感觉到一种精神在升华,因为这是壮美和力量的汇合,是南城人民勇敢顽强、开拓向上精神风貌的展现!要说办丧事那三吹三打的仪式中,徐家唢呐可谓是独擅胜场。大凡鼓锣一响,三吹唢呐曲牌《普庵咒》、《水落音》、《将军令》必不可少。用他们的行话说,能驾驭此套曲牌的唢呐艺人,无一不会师传的换气功夫。相比之下,在祭奠、送丧等仪式中,唢呐所吹的哀乐曲牌《闹山河》、《哭皇天》就显得简而无华。
  据调查,徐家唢呐老曲调就有280多个。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吹奏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对乐曲处理主要采取加花、减字,变换调式技巧,达到节奏层次的变化。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时而委婉幽怨,如泣如诉。别看小小一支唢呐,吹奏可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调。比如一般吹打时就有《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坐吹有《十堂花》、《扬州调》等;对吹则有《公婆吹》、《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不过,唢呐曲牌虽多,但吹奏却断断不可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砸你的唢呐,一辈子也不会有人请吹了。
  徐家唢呐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饱蘸浓郁的乡土情。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以及过年或获得丰收之际,都要请几个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改革开放使南城人民逐步富裕起来,生活中的喜事越来越多,唢呐不仅在红白喜事、老人祝寿、乔迁新居、过年玩灯时吹奏,而且在送子参军、举办集体婚礼、“男到女家”、开张剪彩……都要聘请唢呐乐队,以壮声势。每当秋收过后,农村唢呐乐手更是被上请下迎,应接不暇。
   麻姑云雾旗枪秀
  麻姑绿茶属绿茶类名茶,产于江西省南城县西南10公里处有“洞天福地,秀出东南”的麻姑山区,以产地而得名。远溯至唐代、有道士邓紫阳在麻姑山习道修炼时就吟诵过“拣芽分雀舌”的诗句。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在麻姑山讲学时,对麻姑绿茶曾写过“麻姑云雾旗枪秀”的诗句。据《南城县志》载:麻姑茶的制作盛于唐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关于麻姑茶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东汉时,有一仙女麻姑曾云游仙居此山修炼,春时常常采摘山上茶树的鲜嫩芽叶,汲取清澈甘美的神功泉石中乳液,烹茗款客,其茶味鲜香异常。
  麻姑绿茶分“龙门毛尖”、“麻姑旗枪”、“丹霞岩茶”、“石坪云雾”四个品类,其中以“麻姑旗枪”、“丹霞岩茶”、“石坪云雾”为佳。其成品茶具有条索紧结、整匀,色泽银灰翠润,香气鲜浓清高,汤色明亮,滋味甘郁等特点。分为特、一、二、三、四共五个等级。它们的特点:“色为翡翠,香气浓郁,味醇甘美、细嫩光滑”。如盛上一壶“一勺之多”的泉水煮沸沏茶,杯中嫩匀成朵,芽芽直立,透澈见底,饮后齿颊留芳。
  麻姑绿茶,营养丰富,有明显益思、止渴、利尿、提神、解忧之功效,对伤风感冒、腹胀吐泻、肠胃不适有一定疗效,亦能防蛀牙、抗病毒,可收延年益寿之效,经分析、它含有的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份,比一般茶叶含量较多,当地人常用此茶治疗伤风感冒和呕吐腹泻等疾病。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传统名茶。除销于国内,还出口香港及东南亚地区。2009年5月,获全国名优绿茶金奖,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茶叶品种。
  麻姑绿茶之所以品质优良,这主要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麻姑山峰海拔在600~1000米左右,峦层叠如翠,林木葱郁水清,地气殊异,空气湿润,常年最高气温不到30度,最低气温零下6-8度,昼夜温差十度左右,日照短,云雾多,年降水量2300毫米,雨量充沛均匀,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多为石英砂岩母质风化而成的碎屑状紫色土,土层深厚,吸水力强,腐质层厚,土质肥沃。
  麻姑绿茶的采制工艺也别具一格。采摘与炒制分六道工序:采青、杀青、初揉、炒青、轻揉、炒干,各道工序均有精细的规范要求。“采摘”,采早,采细,采嫩,采春不采夏。一叶一芽或二芽,清明节前为最佳。“杀清”,锅净火猛温度高,杀透杀匀翻抖快,保持青绿。这是形成麻姑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杀清”在锅中进行,锅温为80℃左右,炒茶时,掌心相向,用力均匀。做到边抖、边炒、边搓,使茶条形成匀、紧、直、秀的外形;当茶叶炒到含水量15~18%时,开始“初揉”,此时锅温下降至70℃左右,用手轻轻翻动茶叶,趋热揉捻,揉紧揉细。随着水分的蒸发,茶叶放香吐毫,达到香高形美。最后经过“炒青”、“烘干”、“轻揉”,“做毫”直到茶香扑鼻、茶叶芳香更为馥郁为止。由此可见,麻姑绿茶的炒制工艺有它的独到之处。
   麻姑仙子献寿酒
  南城特产麻姑酒(俗称寿酒),属甜黄酒,系南城县传统佳酒。酒度为18°至20°,糖分为16%至18%,以“香气浓郁,滋味甘美,酒性柔和,醇度适中”而闻名于世,被列为江西八大名酒之一。清朝诗人施闰章曾赋诗赞之曰:“石梁之上龙啾口,野店三家卖山酒,味比蔗桨色菊黄,佳者冷冷如白玉”。
  麻姑酒是用麻姑山的优质糯米和麻姑山泉水酿制而成。麻姑酒液呈琥珀色至棕红色晶莹光亮,醇香扑鼻,味醇甘密,入口柔和,清爽宜人。民间称颂它“麻姑糯质,仙泉灵药,丹灶熬蒸,冷霜甘密,具有性温滋补、舒筋活血、清脑提神驱风壮骨、祛病延年之功效。
  麻姑酒始酿于何时?并无确凿记载。据《麻姑仙真志》载:“麻姑仙人,曾掷米成丹,撒于神功泉内,始成佳酿。”民间亦传说:麻姑仙子,亲手种植糯质银珠米,取用仙翁以杖击石所形成的神功泉水,采瑶池“藻栖”仙子滴血所养成的“碧莲”仙草为药,经丹灶蒸熬,制成美酒。敬献瑶池蟠桃盛会,王母娘娘饮之大悦,赐名“寿酒”,“麻姑献寿”的典故也由此而来。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给麻姑酒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麻姑献寿”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麻姑酒的传说还有许多,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麻姑酒的记载还散见于医学、文学作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江西麻姑酒,以泉得名,而曲有群药”。明代我国著名小说《金瓶梅》第63回西门庆宴请亲友一节,有“西门庆又令小厮提四坛麻姑酒放在面前”的文字。“山以仙名,物以人显”。麻姑酒因麻姑仙女而名,按《道书》记载,“老君示攘除灾厄法”给麻姑,说明麻姑的传说在老于春秋时代就流行,算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然,麻姑山的名声得到扩大是唐开元年间(739年左右)以后的事。唐宋明清以来,神功泉边,酿酒风气确已盛行。所以,郡民自唐宋以来取神功泉水酿制麻姑酒并作为贡品献于皇室的记载,也在有关史籍中时有出现。唐时邓紫阳真人曾献皇家寿酒,也是用神功泉水,麻姑山地银珠米,芙蓉峰上的灵芝,首乌等药材所酿。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撰诗称麻姑酒“三杯可祛病,久服能益寿”。明代是麻姑山的“中兴”时期,麻姑山景况“蔚为巨观”,麻姑酒的酿制与销售也达到顶峰,山上酒楼鳞次栉比,游人上麻姑山,游玩之余,以喝一碗麻姑酒为快事。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游览麻姑山,记录了这一盛况,“何泉下山城下流,溪上十家九酒楼,老夫纵醒欲何往,此物名高十二州”。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开始向南洋各国出口。1915年,在南洋国际赛酒会上荣获银质奖章。
  麻姑酒能成为美酿佳液是与麻姑山泉水好分不开的。早年,麻姑山有一座麻姑庙,庙旁有一个酒泉。相传,这个酒泉是一只猛虎用爪扒出来的,故取名叫“虎泡泉”。俗称“一勺之多”。每次掏之,只可一勺,日掏二十余担。泉水清澈干净,泉滚如珠,橙色冷凉,注入玉盏,满水不溢。据化验分析,含有多种元素,且无钙质,是酿造美酒最好不过的泉水。曾有人进行过试验,同量的麻姑米,用每百斤“虎泡泉”水酿酒,要比普通水多出四斤酒,其色、香、味也大不同。晋时,大医学士葛洪,游尽天下名山,一见麻姑神功泉,大叹其异,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
  现今的麻姑酒,可以朔源至六十多年前。那时,南城县有一“庆乐斋”酒栈,选麻姑山地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用麻姑山神功泉水,和以小曲,酿制成甜酒娘后,再掺入高度优质白酒进行培养,然后配以麻姑山间所采药材及上等冰糖,封缸蓄存三年以上。它聚集了封缸甜酒、大曲酒两者之功效。其制作工艺别具一格,配方配料精心独到。具“冷霜甘甜,清脑提神,驱风健胃,却病延年”之功效。随后,“老聚成”“麻姑酒家”等酿酒作坊继续酿制,兴旺一时。后因日本侵入中国,战乱波及,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奢取豪夺,酒业涤条,麻姑酒的生产便一蹶不振。
  1955年,春风重绿麻姑山,千年酒泉展新颜。在秀丽的麻姑山上麻姑寺内,重建了麻姑酒厂。不少两鬓斑白的酒作坊师傅,酒栈老经销争相献技献方,齐聚一堂,揣摩传统工艺,许多麻酒的爱好者也品尝审度,提出改进意见。麻姑翩翩踏步来,千年寿酒逢知己。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麻姑酒终于又恢复了与传统产品相一致的风味特点。
  1958年,谢觉哉同志途经南城。献酒恳尝,获谢老赞扬。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时,献酒庆贺,又获李先念、李富春等中央首长的表彰。1964年便已被列为江西名酒之一,获省轻工业厅颁发的金框名酒证书。近几年,在南昌、苏州等地的省内外黄酒评比会上也获好评。(王振国)
   色白如银麻姑米
  麻姑米产于南城县麻姑山乡余家源村,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同治五年所撰《麻姑志1志》载:“麻姑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九月方收。宋时取以作贡,今山多系地种,麻姑米,亦鲜矣!”麻姑米是全国名贵大米之一,1959年被选为参加印度“世界农业博览会”展品。麻姑米因受特定环境条件以及品种种性的遗传所限,全县仅麻姑山1000亩栽种面积,每年5月上旬播种,5月末移栽,9月底至10月初成熟,亩产600斤,为了保存这一名贵地方品种,农业部门已拨出专款扶助,使该品种得以保存。麻姑米色白如银,粒似珍珠,煮饭易熟,香气扑鼻,营养丰富。此米有一独特之处:用其做饭,松软而韧;用其煮粥,香甜稠粘,回味无穷;用其制粉,细嫩条直,洁白透明,韧滑香都,爽滑可口,风味独特;用其酿酒,香气浓郁,口味甘醇。具有抗病、抗寒的特性。其色白如银,米粒椭圆似珍珠,故又称银珠米。“麻姑米”优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麻姑山具有优越的特定环境条件以及品种种性遗传所决定,在该品种抽穗灌浆期间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加之生育期是利用麻姑山的矿泉水灌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该品种抗病虫能力强,一般不用农药,因而麻姑米无农药污染,长期食用有益于健康。麻姑米系高杆品种,茎杆粗硬,不易倒伏。株高160厘米左右,茎叶呈淡黄色,叶片宽硬。穗长18-20厘米,每穗实粒数80-90粒,多的300余粒,谷壳淡黄,千粒重27.6克,糙米率78%,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高,还具有耐肥、分蘖力强、耐寒,不暑生病虫等优良特性。生育期也长,5月上旬播种,5月末移栽,9月底10月初成熟。该品种在解放初期栽培面积800亩左右,亩产150余公斤,随着高产优良品种推广以及新农业技术应用,面积逐年减少到100亩左右,亩产提高到200-250公斤。
  但随着杂交水稻推广,麻姑米的产出效益相形见拙。为保存这一名贵地方品种,农业部门拨出经费扶助,粮食部门也提价收购。近年来,南城县更新改良现有的品种,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并以麻姑山为中心,建立万亩优质“麻姑米”基地,形成年产3000吨规模,与此同时配套兴建年产千吨麻姑米粉干加工厂,产品远销国内外,使“麻姑米”这颗古老的明珠,在改革开放年代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2009年11月,在武汉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实业有限公司推荐的“麻姑牌”绿色大米喜获金奖,这也是我省参选的三家大米企业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麻姑米粉绵长寿
   麻姑米粉产于道教名山——麻姑山下的南城,相传麻姑仙女修炼成仙后,用麻姑米制成晶莹透亮的银丝米粉赠送给王母娘娘的拜寿贺礼,由此麻姑米粉天下闻名,历代皆为贡品。在上塘镇,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晚上,家家都要制作米粉吃,称为长寿粉。南城城镇乡村,无论红白喜事,早上都要聚餐吃米粉,以示吉庆。
  麻姑米粉选用优质麻姑米和麻姑山泉水为原料,吸取传统工艺采用科学方法精制而成,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该产品有四大类十多个品种,具有口感爽滑,软中带韧,耐煮宜炒,凉拌等特点,是现代最佳主食食品。产品已销往北美,香港,澳州,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该产品外观洁白晶莹、透明度好、粉条垂直、均匀。沸水煮6—8分钟即熟,粉条不断不糊,汤清如水;24小时仍保持原状;食感清新爽滑,富有弹性。
   将米粉放入沸水中煮3-4分钟,焖4-5分钟,将米粉捞出,用冷水或自来水冲洗一分钟,后即可制成汤粉或炒粉。将米粉放入您喜爱的汤中煮2-3分钟后再加入配料调味料即可食用;注油入锅,配料炒熟后放入米粉,再加少量高汤翻动,至炒熟即可食用;将已煮软的米粉放在沸水或高汤中浸几秒钟,然后放入备好调料的碗内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附记:魅力无穷抚州米粉
  清晨,当你漫步在抚州街头时,你会发现遍布市区大街小巷的早餐馆、小吃店、米粉店、摊点,早已青烟绕绕,热气腾腾,各式各样的泡米粉、煮米粉、炒米粉、热、凉拌米粉一应俱全,立等可取,十分便利,而吃米粉的人川流不息。抚州米粉蜚声中外,传说,抚州的淼和楼,太和粉店是鼎鼎有名的两家米粉专卖店,当年他们粉店的生意“跑火”得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如今抚州米粉誉名欧亚。中国烹饪大师、抚州烹协会长黄正晖1997年代表国家赴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进行厨艺表演,他做了一盘抚州牛肉炒粉,当场获得法国人满堂的称赞。由于高超的技艺,那次黄大师被法国最高级的蓝带烹饪俱乐部聘为高级教官。
  抚州米粉扬名四海,香飘万里,也许有人会说太悬了!可不是,抚州米粉渊远流长,抚州自古以来盛产水稻,古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抚州米粉好就好在品质上,它刚榨出来的湿粉细嫩柔软、爽滑劲韧、洁白如银、不糊不粘、不断,丝丝分明;干粉条光滑细嫩、晶莹透亮、柔而韧、耐炒轻煮,不粘连,不糊,加上精美的包装,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传说抚州的榨粉师傅们在明清时期就走南闯北,上京城,跑沪杭,奔两广,走四方,他们身怀榨粉技艺到处就地取材加工米粉,可是榨出的米粉就没有在抚州榨的质地好,究竟奥秘何在呢?
  抚州米粉是经过历代师傅们千万次实践总结得出来的经验,即取材独特,抚河两岸优质珍珠晚米,银珠粳米和抚河之泉水。这种优质晚米经抚河泉水浸泡后,在制作工艺、火候等方面都比外地有独到之处,因此,抚州米粉所具有的地方优良品质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地方不可替代的。
  抚州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丰富的动、植物、蔬菜、瓜果、佐料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再加上抚州的烹调师们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总结、切磋、探索、推陈出新,又博采各地之长,千百年来,已形成抚州人特有的一系列烹制方法。
  一、泡制干粉的方法与众不同。这是烹制前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泡发后的湿粉要求达到不粘连、不断、不糊,丝丝分明,爽滑、柔韧、分料码扎均匀。一是要水宽广,二是要水滚,三是要扎水,掸水,要掸到透心熟,四是要用清凉水洗清浆,再漂,然后滤干,一扎一扎凉好待用。
   二、烹制方法多样:
  (1)泡米粉。关键在汤和佐料里面做文章,泡粉好吃还要汤好调料好。粉汤有猪骨汤、鸭子汤、鸡汤、牛肉汤……制汤的关健在于掌握水量和火候,不可混杂,原汁原味;调味品、佐料齐全(香葱花、姜末、蒜泥、辣酱、香油、五香粉等),还配有一小碟干菜(香罗卜干、腌菜,临川菜梗、榨菜……)同时还有不同花样的风味小菜肴,牛杂、猪杂、狗肉……任你挑选。
  (2)煮米粉,特点是浇头丰富多彩,味形多种多样,如猪心、猪肝、牛、羊、狗肉、猪血、豆腐、香菇丝、黄花、木耳、鲜嫩蔬菜等等。用泡制好的米粉加入原汁鲜汤与烹制好了浇头煮沸,再放少许蔬菜起锅待用。特点是原汁原味、鲜香、嫩滑,煮粉名称随浇头名而定,风味也与主浇头料,汤相同。如牛肉丝煮粉,主浇头为牛肉丝,汤也是牛骨,肉原汤煮成。
  (3)炒米粉,选用的辅料如猪、牛、羊、狗……肉要鲜嫩,切成细丝,鲜红辣椒、大蒜、芹菜切成不到一寸的丝,葱花、姜末……准备待用。制法先翻炒肉丝转色后再加红辣丝、大蒜丝、葱花、调料炒2分钟起锅待用,然后将锅洗净,烧成七成热再加猪油二两烧热,将米粉入锅,放入酱油、盐、姜末一齐拌炒半分钟,待汤吸干后,淋上香油,再将炒好的肉丝撒在上面即可。炒米粉也随肉丝名而得名,如炒牛肉米粉……特点是形色分明,味香、嫩滑、鲜辣宜人。
  (4)热、凉拌米粉,这种烹制方法简便,只是用冷、热开水再泡一次,热拌则用滚热开水将已先泡制的米粉再泡一次。放上各种不同的酱料,再撒上预制的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凉拌则用凉开水再泡一次,然而拌酱料方法与热拌相同。风味与酱料因人而异,随意挑选。三、风味特色各异。
  抚州米粉由于烹制方法多样、辅料;佐料调料的花色品种的变化无穷,因而烹制好的粉肴风味、色泽、口感就体现了多种多样的独特风味。比如泡米粉,你选择猪骨汤粉,则具猪骨汤粉那种清淡、味纯、汁鲜的风味;你要牛肉炒粉,端在你面前的则具脆、嫩、滑、汁浓的牛肉米粉风味,你若煮一碗鳝鱼丝粉,煮好的粉就具有鲜辣,汤浓郁,鳝鱼香型的米粉,这里无须一一列举,总之主从客便,任你挑选。
  抚州米粉为什么会具有这么神奇的魅力呢?综上所述,一是抚州制粉工艺和烹调技术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总结、探索、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已形成了抚州人自己特有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和烹制方法;二是抚州人享有丰富的地方土特资源和特产,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就形成了抚州米粉的优势:
   第一、极赋地方风味特色,这是任何别的地方无法替代的;
  第二、经济实惠,只要花上一至三块钱就可以吃到一碗美味佳肴的抚州米粉,即使一盘上等牛肉炒米粉也花不上十抉钱,一块五元钱一大碗还配有一小碟小菜,二至三块钱可以吃上一大碗不同肉丝的米粉。再加三、五块钱还可选一小碗地方名风味小吃。因此,抚州米粉是抚州早上必需的家常早餐。
  第三、适应性特别强。抚州米粉无论男女老少,农村、城市各阶层,中外顾客都能适应,而且童叟无欺,原汁原味,货真价实,保质保量,致诚公道。
  第四、食用方便,服务热情周到,网点遭布全市城镇。大街小巷、工矿、学校、居民宿舍、工地……立等可取,即使炒一盘米粉也只要三至五分钟,因为粉店员工从晚上二、三点起来作好准备。随到随做,服务热情周到,迎进送出,和蔼可亲。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21世纪的今天,抚州米粉就更上一层楼。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得抚州米粉更加缤纷灿烂。众多的民间传统的米粉加工,不仅满足了城市人们生活的需要,也为城乡经济增添了不少活力。科学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米粉,不仅上了规模,上了档次,米粉的品质得到了更可靠的保证。抚州祺良米粉,南丰米粉。南城的株良米粉,麻姑贡粉,方便米线,还有那淮山米粉,莲子米粉,蔬菜米粉,香菇米粉等系列营养米粉,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名牌,品质上乘,而且包装精美,现在已远销到国内外。
   抚州不愧是一座米粉城——米粉的世界。神奇的抚州米粉,以神奇的魅力,诱八方来客。与抚州米粉结缘,是美好的事受,使你终生难忘。(玉敏)
   (摘自抚州市烹饪协会主编的《抚州烹饪动态》2001年第二期)
   “天然人参”淮山药
  南城县位于华东中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淮山生产得天独厚的天然场所,是全国三大淮山生产基地之一,淮山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南城淮山是该县传统名特产品,近几年淮山大面积种植产销两旺,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普遍高涨,能够满足生产加工需要。该县建立淮山产业化生产基地4万亩,兴建了淮山加工厂等。年产优质鲜淮山8万吨,年加工鲜淮山4万吨。
  淮山又名山药,为薯蓣药菜兼用块根植物。现代医学证明,淮山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中医认为,淮山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健脾、润肺、固肾、益精之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有较高的治疗功效。同时,淮山生长土壤中,无污染,确属天然绿色食品,融美食、保健、美容于一体、且抗缺氧,故具有“天然人参”之美称。该县康佳淮山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学院研制配方,并联合攻关,已开发出淮山营养粉、淮山饮片、淮山膨化食品等系列产品,食、药兼用,方便卫生,鲜滑爽口,色、香、味齐全,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市场青睐。
   南城黑鸡与黑猪
  南城五黑鸡又名黑毛乌骨鸡,是我国稀有珍禽。原产风景奇特的南城县浔溪山区,已有1300多年的养殖历史,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名优鸡种。具有黑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的五大特征。内含丰富的黑色素、紫色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体型轻巧、性情温驯、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易孵易养。自古以来,被谓“中国黑宝”、“鸡中珍品”和“黑色营养保健食品”之称,是一种天然药肉兼用保健型南城特有的食用资源。
  经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科学测定:南城五黑鸡的肌肉和肝脏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赖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黑色素的含量比其它乌骨鸡更高,而且脂肪、胆固醇含量极低(只有普通鸡的1/4),黑色素和免疫球蛋白较高,同时,该鸡体小骨细、皮薄肉嫩、清香味浓、营养丰富,具有高级营养、肉食、滋补和药用价值。是当前中老年人、产孕妇和心血管患者的最佳食用补品。自古民间视为“药鸡”,受到历代医药家的关注和重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五黑鸡对慢性营养不良型水肿、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宫颈炎、赤白带、产后虚弱、风湿性关节炎、哮喘及脑神经痛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南城五黑鸡起源于南城山区,主食谷物和虫、草,是一种纯天然土鸡。在当地农户一般饲养的条件下,70日龄可以上市销售。成年母鸡体重0.9-1.2公斤,成年公鸡体重1.2-1.5公斤。大棚放养料肉比2.8∶1,种鸡笼养全期平均产蛋率49%。在未选育之前是靠天然养殖,体型较小,性情温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上世纪90年代后,通过多年多代提纯选育和配合饲料圈养,年均产蛋量140-160枚,蛋壳均为灰白和白色,受精率、孵化率均达90%以上。现在全县已形成了品质纯正的核心育种体系,并组建了江西省南城五黑鸡集团公司,年均可向社会提供种鸡、种苗和优质商品鸡十万多羽。
  南城特产南城黑猪学名赣东黑猪,繁育历史悠久,是江西省七大优良品种之一。具有耐粗饲、产仔率高、哺乳力强、瘦肉比例高等优点,是进行二元、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南城县畜牧良种场是江西省农业厅定点的省级赣东黑猪原种场。1998年,以赣东黑母猪为基础的三元杂交优质瘦肉型猪,出栏32.9万头,远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倍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五大名菜传至今
  “怀胎桂鱼”、“金勾银丝”、“百鸟朝凤”、“寡妇告状”、“蜂窝蛋仁”五道菜均出自一乡间寡妇之手,并同时由其命名。传说明弘治年间,益瑞王朱祐槟逃难至偏野山村硝石(今洪门库区内,被淹),到一寡妇家歇脚。寡妇看见来者相貌非凡,奉为上宾,全家人十分热情,但苦于家境贫困,无山珍海味招待,即令三个儿郎分别抓鱼、捕虾及俘鸟。其中,一儿抓捞桂鱼一条,寡妇洗净后并未开膛破肚,而是从鱼口中巧将五脏取出,再将青菜、佐类之类塞进鱼肚,鱼肚鼓满饱胀。焖蒸后,该菜无比脆口、嫩香,益王吃了十分高兴,笑问寡妇这是什么名菜?寡妇脱口而出,“怀胎桂鱼”。
  “金勾银丝”是寡妇招待益王的第二道菜。当时,寡妇家正好发了绿豆芽,她将儿子捕捞的鲜虾去壳,与豆芽勾拌在一起,炒熟,据其形状,聪明的寡妇给它取了这个十分动听的名字。
  “百鸟朝凤”是寡妇招待益王的第三道菜。在古语中,“十”常取“百”之意。为了招待这个贵宾,好客的寡妇不惜宰杀自家的母鸡,然后将儿郎捕获到的十只麻雀与鸡拼放后,其形状是鸡居中,麻雀放置四周,头向鸡部,好像百鸟正从四面八方飞来,拜会这个鸡大姐。菜名由此而来。
  “寡妇告状”这道菜的命名更见寡妇良苦用心。山村寡妇遭受的非难、欺辱自然多于其他人,平时满肚子的积怨。当益王看到第四道菜的形状是一块大薯粉片上放了许多辣椒时,使饶有兴致问何菜?寡妇回答说:“寡妇告状”。意思是,大粉片煮熟后脱臼光滑,极像一面大鼓,粉片上的辣椒就是泼辣的寡妇,这意谓着寡妇在擂鼓告状。
  “蜂窝蛋仁”是上的最后一道菜。这也是寡妇根据弄出来的菜形巧妙而形象取的名字。落魄的益王在一寡妇家同时吃到了五道别有风味的菜,感到味美、可口,据说回府后,即令御厨制作,众厨无从下手,因此,横遭杀身之祸。
   怀胎桂鱼
   原料:500克左右桂鱼一条,精肉100克,蛋清一个,生粉、盐、味精少许。
  制法:桂鱼的五脏由鱼口中取出,清水洗净,将肉末、蛋清调味拌匀,灌入桂鱼肚内,鱼体两侧打皱纹花,放入温油炸至菜花色,取出,用高汤上笼蒸半小时,淋上麻油。
   特点:光滑、嫩香。
   金勾银丝
   原料:鲜虾200克,绿豆芽100克,生粉、生姜、葱少许。
  制法:鲜虾去壳,洗净,生粉调味,绿豆芽去两头,倒入温油热锅,用筷子拨开,捞起,将银芽丝、姜丝等入锅炒,加少许高汤,勺糊,倒入虾仁,淋上麻油。
   百鸟朝凤
   原料:750克母鸡一只,麻雀10只,精肉100克,海参4只,目鱼50克。
  制法:将鸡宰杀脱毛,由翅膀下挖去五脏,洗净,麻雀挟死,脱毛,挖去五脏,洗净。水发海参洗净黑素,水发目鱼、精肉切碎,蛋清、盐、味精调和填入鸡肚内,热开水将鸡烫沸五分钟捞起,麻雀、目鱼、海参放在鸡四周,入笼蒸2小时。
   特点:香嫩、黑白相映。
   蜂窝蛋仁
   原料:鸡蛋5只,白莲50克,鲜虾50克。
  制法:将鸡蛋打绞加水调味,将水发莲子放在碗底,将蛋倒入蒸10分钟,鲜虾调味油炸,将蒸熟的蛋倒扣盆里,虾子一个个地放入莲子的洞上,挂薄粉水。
   特点:嫩芽、金黄色、形真。
   寡妇告状
   原料:粉片四块,精肉、辣椒、辣麻油。
  制法:将粉片用沸水烫软、精肉,辣椒切成丁,用热锅炒,加入高汤调味,将泡好的粉片净水倒入锅中,将肉、辣丁一起调炒,淋上辣麻油。
   特点:光滑、辣香。
   “寡妇告状”辣在外
  传说古时南城某村有一个年轻的寡妇,姿色迷人却品行端正心性坚贞。村里有几个浪荡子,经常赖在她家门口说些下流话逗引她。寡妇十分厌恶他们,一日傍晚,寡妇正在楼上洗脚,这几个无赖又在她门口胡说八道。女人家实在压不住心中怒火,便将洗脚水对着无赖们泼将下来。这群无赖尝了盆“脚鱼汤”岂肯罢休?告到官衙。县官爷初听一面之词,以为这个寡居女人行为不检,有伤风化,便将她拘至县衙,罚作半月仆役。受罚的第一天,寡妇亲手用粉皮给县太爷做了一道菜。县太爷一吃,觉得味道很好,就是认为太辣了,便吩咐:“下次少放点辣椒。”寡妇往县太爷面前一跪,从容致词:“老爷容禀,奴家本是柔弱女子,因丈夫亡故近十年,持家置身,皆极为不易,一班无赖常来打坏主意,或赖或骂,皆不肯离去,为保名节,仅凭一妇人之勇,强斗数名恶徒,正如这辣椒粉皮其辣在外,其纯在内,还望老太爷见谅!”这番话说得县太爷汗往脸上流,义从心头生,站起身来,深感悔愧地说:“大嫂之言,开我茅塞,是我轻信胡言,误断了此案!”马上派人将寡妇送归,并把那群无赖传到衙门训斥了一顿。
   从此,南城便有一道叫“寡妇告状”的名菜。
   双蒸酱肉不肥口
  “双蒸酱肉”是清朝的一道南城名菜,某日,一秀才途经建昌府,时至中午,下馆用餐。一厨子给他端上一盘肉,颜色酱红,斧形的小块肉两两粘连,一夹即开,吃来十分脆,且不肥口。这个秀才口福无边,传说这道菜是该小餐馆突发奇想第一次试做的菜,没想到随意做出来的菜,却成了当今南城的一道名菜。
   原料:五花肉900克,豆瓣酱50克,麻姑酒、白糖少许。
  制法:将五花肉洗净,放入锅中煮八成熟,切成斧头尖,90克一块,将豆瓣酱、酒、白糖过锅拌匀,将肉块倒入酱中,焖10分钟取出,排在碗中,上笼蒸2小时取出。
   特点:香红、不肥口
   麻姑豆腐励书生
  麻姑仙子在南城麻姑山上得道成仙的传说妇孺皆知,围绕麻姑仙女这个名字,一系列产品因其扬名。当时,山间少蔬菜,缺鱼肉,豆腐便成了麻姑常吃的菜。而“麻姑豆腐”的来由却要从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李觏说起。
  李觏曾在南城县创办“盱江书院”,收徒讲学。书院建在山区,因当地山高水冷,蔬菜不易生长。李觏便命人从山下买回便于存放的大豆做豆腐当菜。煮豆腐时,加入麻油、辣椒等佐料,不仅营养丰富,爽口开胃,而且能驱寒气,排障毒。为了鼓励学生矢志求学,他还告诉大家,麻姑仙子在得道之前,就常吃这种豆腐。这样一来,“麻姑豆腐”的名声越传越远,名气越来越大,再经历代厨师精心加工,便成了一道传统名菜。
   原料:豆腐400克,蛋清4个,肉末50克,芝麻,麻油少许。
  制法:将豆腐切成块,用沸水烫5分钟,将蛋清调味,蒸10分钟,倒出切成小丁,锅中放油,将肉末、芝麻炒,用高汤煮2分钟,将豆腐、蛋清丁火焖调味,挂上薄粉水。
   特点:嫩、滑、香。
   风味小吃齿留香
   在南城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商摊小贩出售的麻花、灌香糖、柿饼、香酥红薯片等风味小吃。
  麻花是一种用面粉和鸡蛋等为原料,经揉搓成型的油炸风味食品,因其外形呈绞链状,故又称绞链棒。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为南城地方传统食品。按品种分有甜,咸两味。甜的又有拌糖和不拌糖的。至今在南城广大农村和城市的商摊小贩中常可见到这种风味小吃。
   [原料]面粉5000克,白砂糖800-1200克(沾糖麻花),食油1500克,鸡蛋500-750克,酒泡适量,食用碱适量。如制咸味的则减少白糖用量,适量增加精制食盐。
   [制作]将群鸡蛋除壳,捣成蛋液(在碗内调匀)。将面粉倒在操作案台板上,中间扒一个窝,顺序倒入鸡蛋、食油(约150-160克)、酒泡等,揉合均匀,再放适量食用纯碱,揉搓均匀并起筋,然后搓成枕头状,用粗布盖好,发酵数十分钟。视气温之高低,适当延长或缩短发酵时间。把发好的面团先切成面片,再切成小条用双手逐个地将小条搓成长46-50厘米粗细均匀的细长条。操作时注意要搓长而不要拉长,否则成品变成“矮胖形”。搓好后,双起搓成两股绳状,再双起搓成四股绞链状,即成生坯。将食油在锅内烧热,放入生坯,用铁丝笊篱轻力搅动,浮起,色泽金黄时,马上捞起,即为成品。
   [特点]味甜松脆,香酥可口。
  灌香糖,又名灌芝麻心糖、中空麻条糖、统管糖等,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末清初时,南城民间就制作此糖以庆丰收与祈祝明年更上一层楼。其成分主要是芝麻、饴糖,它们象征着芝麻开花节节高,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强,生活像蜜糖那样甜之意。
   [原料]饴糖5000克,熟白芝麻4500克,白糖3000克,糖桂花(有的不用)300~500克,籼米粉(防粘用)、炒米花7000—10000克。
  [制作]将白糖适量、饴糖1000克入锅加热成糖浆骨子,要稠些,熬至用竹筷挑起,搁在口中咀嚼松不粘牙为佳(此时注意火候和糖温,不要烧焦),待糖糊不烫手时,将半疑固状的糖糊取出,分块拉揉,揉匀后摊在案台上,在案板上首先应撒些籼粉,以防粘着。将糖压成3.5厘米左右宽,厚0.4-0.5厘米的长条,然后将熟芝麻粉、糖桂花、白糖等香辅料混合,加入长条中间,再两边卷起,包搓成圆柱形糖条,并逐段搓条即成糖坯。将糖圆条外皮再撒上一层芝麻,揉搓糖坯使芝麻粘牢,然后切成5-6厘米长糖条,待冷却后即为成品。
   因该产品季节性强,每年只能在9月至次年4月间生产,否则会融化,影响产品风味。
   [特点]香甜松脆,香而不杂,甜而不腻,脆而不碎,外形美观,宛如满天星斗。
  柿饼是用鲜柿加工成的蜜饯食品。柿果大肉肥,无核,皮细而障,汁液丰富,味甜,故被人们称之为“小蜜罐”。柿子不仅好吃,还有医疗保健功效。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柿子“味甘寒,无毒”。能“通鼻气,治肠胃不足,解酒毒,压冒热,止口干”。现代科学检测证明,柿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淀粉、果胶、维生素及矿物质。将其加工腌渍成柿饼仍保持了原有的柿子风味。
   [原料]鲜柿30-35公斤,白糖65-75公斤、食盐5-7公斤,石灰水(1∶5)。
  [制作]将鲜柿除去杂物,洗净,把水滤干,投入缸内用食盐腌渍,然后取出逐个铲花、漂洗,逐个挤核,再入池漂洗数分钟,取出将圆柿压扁,成为柿饼坯料(俗称压花)。将柿坯料投入石灰水中钙化后,捞起,盛入竹筐用水漂洗,除去石灰水味。将柿坯放入糖中腌渍,捞起入清水锅内煮2-3小时,再取出晾干,成为坯料。将湿糖柿饼置于干净竹垫上曝晒1-2天,待所含水分为3—5%时,停止曝晒即得盒柿饼。
   [特点]质软味甜,清暑解热,顺气化痰。
   红薯片,是一种将薯片干片置锅内砂炒后的民间土产,其制作历史有数百年之久。由于风味独特,历来为南城民间秋冬季的应时小吃。
   [原料]鲜红薯干,河砂适量。
   [制作]先将鲜红薯洗净去皮,切成1.5-2厘米厚的片,置清水中浸泡10~15分钟,漂去淀粉后,经日晒晾干。将炒锅置旺火上,将洗净的河砂入锅中炒至85℃左右,将干红薯片入锅中,连砂一起不断地反复翻炒,约15分钟左右起锅,筛去砂粒,让半熟的红薯片回醒10分钟左右,再置入的热砂中复炒,至薯片起泡发胀时,起锅过筛除尽砂尘即成。
   [特点]酥脆可口,香甜美味,风味别具。
   欧阳廷贵伏猛虎
  我们大多国人都只知道过去曾有一个武松在景阳冈打过老虎,可是却很少人知道我们南城,在清末民初间曾出过一位打虎英雄,而且这位打虎英雄,当时的遭遇和危险,较之那位名扬全国的武松,可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位打虎英雄名叫欧阳廷贵,为清代武进士,因生性不喜好宦途,故毕生均在家乡从事农耕,没去哪里做官。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么,在未中进士前,家庭环境很苦,每次赴考川资,均靠靶场替人拾箭所酬。他的嘴唇曾因此给箭误伤一次,后来经过治疗,仍然有点歪斜。他的打虎经过是这样的:一天早晨,当他还在睡梦中时,家中一位长工背着锄头去到一处山区田间巡水;走着走着,突然在山边一处梯田内,看见一只老虎坐在那边休息,长工吓了一跳,赶快背起锄头转身就跑。连气也不敢喘一口,便一直跑回家中,放下锄头,马上便走进房子,把在熟睡中的欧阳廷贵叫醒。
  欧阳廷贵听说山上有虎,脸也没洗,穿了衣服,拿了一支三叉,便独自一人急忙赶往那长工所说的山上。他爬上山头,果然远远便见那只老虎坐在那田里,他为了怕惊动它,不敢从正面过去,故意绕山后小路,当他走到快接近老虎那梯田上方,他才赶快冲到那田里,将三叉对准老虎头上猛刺过去,可是狡猾的老虎,听到有人接近,便赶快转身,然后向前一扑,不偏不倚,将欧阳廷贵压在它的身下。欧阳廷贵这时知道勉强挣扎是没有用的,对付它只有用智取,因为人的力量毕竟不如虎。他只有静静等待,俟老虎松懈,稍为不注意时,再行设法。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用手拼命托住老虎颈子,不让它嘴巴接近他身体,以免被它咬伤。他等着等着,不久老虎终于稍为放松,他便奋力往上一翻,改将老虎翻到自己身下。他与老虎就这样你一上,我一下,不断地翻滚着,不觉已翻下了好几丘梯田。老虎后来渐渐有点支持不住,欧阳廷贵一看,机会来到,赶快便翻到老虎身上,握紧铁拳,对准它头上,便狠狠的猛击了几拳。老虎这时完全被他制服,村民也先后陆续赶到,欧阳延贵便拿起村民提来的土枪,对准老虎,开了两枪,终于将那老虎打死,他也跟着几个抬虎的壮汉,凯旋平安地返回家里。
   从此,他的威名也象景阳冈打虎的武松一样,传遍了他的故乡——南城附近的几个县城。同时,他那套穿着打虎,给虎撕破的衣服,也成了那一二百里内迷信乡民高价争购的对象。他的家人为了留作纪念,决定只借不卖。然而谁知民国二十一二年间,内战袭扰他的家乡,他的家人因为东避西藏,那套宝衣也就不知什么时候给丢失了,真是万分可惜。
   (摘自江西省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主办的《江西文史资料》1993年第二期,作者:区央川)
   南城县长张笃伦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子昂曾经说过:“政协整理出版张笃伦史料,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大业……”
  张笃伦是湖北省安陆县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1936年2月调来我县(南城),任江西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南城县长。一到任,便雷厉风行地把原专署和县政府等处,里里外外修整、粉刷,布置一新。在大礼堂的栋柱上,贴着一副他的亲笔楹联:“为政不在多言,快干硬干实干;居官务持大札,教氏养民卫民。”落款有“楚北张笃伦,题以自勉。”等字样。另外,在一间小礼堂的柱子上也有一副他自己题写的楹联。“整旧刷新今日计;敦诗说札百年兴。”落款也有:“楚北张笃伦题”等字样,字为宋体,写得刚劲有力,龙飞凤舞。有识者,皆赞不绝口,称其为书法的行家。
  从这两副楹联,说明张笃伦到南城来,是有一番雄心抱负的,因此要“快干硬干实干”。张在南城,虽任期不久,而政治面貌却焕然一新。这也是显示出他有除旧布新的才干。当他下车伊始,就多次谈到要“澄清吏治,根绝贪污,转移风气。”他要“用这十二个字来治理第八行政区所辖各县。”每次出巡,必将亲自制订的十戒昭示各县人民共同遵守。这十戒是针对当时地方各种弊端而对症下药的。它起到破除一些陈规陋习的作用。《张专员兼区保安司令手订十戒》(即十禁)我们记得十戒的内容是:一、严禁忤逆不孝。二、严禁烟、赌、娼。三、严禁早婚。四、严禁抱童养媳。五、严禁放青苗钱。六、严禁捕杀青蛙。七、严禁重利盘剥。八、严禁买卖奴仆,做人贩子。九、严禁打架闹事,妨碍社会治安。十、严禁婚丧喜庆请酒敛财,聚赌抽头。
  自这《十条》公布并严格执行后,上述各项情况中的坏人坏事逐渐消声敛迹,收效颇大。因此张笃伦治理八行政区的政绩昭著,遐迩驰名。民众皆庆幸地方官府得人。当他离开南城时,各界人士都殷殷饯别。当时,南城著名绅士郭雨山,周寿山等代表各界赠送他银盾一座,曰“军学泰斗”。另外赠送锦缎匾额一块,曰:“除暴安良。”这两句赞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在南城的政绩和影响。
  张笃伦离开南城已经时隔五十来年,同辈之人多已凋谢,健在的寥寥无几。如今已是年逾古稀,须发皆白的当事人。他们都称赞:“张笃伦是一个清廉的好官”。
   一、打倒一只黄斑虎
  南城县硝石区有个地头蛇,名叫邓入渔,乳名邓假麻。他是个清代秀才,在乡里当士绅。其子是国民党南城县党部书记长,叫做邓国桁,后来还当过国大代表,到南京参加选举,邓假麻,倚仗财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硝石区有个叫邓昭仂的年青妇女,长得非常标致。她本是邓假麻至亲姑母。可是邓假麻为满足己欲,不顾这些。始则威胁利诱,与之通奸,继则胆大包天,公开霸占为妾,因而激起邓姓合族人的公愤,被告到南城县司法衙门。这时,县长身兼司法审判主任的张笃伦闻讯,非常愤怒,亲自坐堂审问。张笃伦问道:“你身为一个秀才,读过孔孟诗书,为什么不遵守先贤遗教,反而败坏五伦,做出这等寡廉鲜耻的事来?本专员现在要从严办你。”于是,当场宣布“判决有期徒期六年。”
  张又说:“今天,我判了,你不服也得服,即使你上诉到中央,也翻案不了。”后来,邓假麻果然上诉到南京司法机关,终审仍是“维持原判”四字。
   在解放前,一般刑事案件,判六年徒刑是最严重的。可见张办案是不畏权势,认真负责的。
   二、开办农场,安置游民
  当时,南城有很多外省籍退伍下来的士兵。这些散兵游勇在地方为非作歹,无法无天。赌博、打架、抢劫,闹事,强买强卖、强奸妇女,真是五花八门,无恶不作。张专员莅任不久,即派人在河东新桥,开荒办农场。并聘请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富有技术知识的程克昌先生负责。首先把这批人安置在农场就业,由于这批散兵游勇有了固定的职业,生活安定,也无意在社会上鬼混,而是一改过去的恶习,安心在农场劳动。后来,很多人就在南城建立了家庭。一部分人赚到钱,有了盘缠后,即回到自己的老家去了。随着这些游民的改邪归正,社会秩序就好多了,民心也安定了。
  农场把生产出来的剩余粮食和蔬菜投入市场出售,也卖给专署、县政府食用。收入按劳力均分。因此,开办农场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张专员非常重视此事。每逢星期天张专员带领专署、县府、司令部等机构的全体职员,带工具来农场参加义务劳动。大家见张专员亲自来劳动,谁又有何理由不来参加呢?至于农场里面的人则劲头更加足了。
   三、开办政治讲习班,训练乡镇干事
  张多次谈到:“要澄清吏治,根绝贪污,必须首先从基层干事办起。”因而所有的乡镇干事,一批一批地调到政治讲习班受训。每周内,张必亲自与学员见面,训话一次。他常告诫学员,要讲“礼义廉耻”;要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这些“先贤的遗训”来教育、勉励每个学员,号召他们都要“立爱国大志,来洗雪国耻,伸张国威。”
   四、驱逐禁烟局长
  那时,省里派来一名禁烟局长,到南城来主持征收鸦片烟税。这位局长主张公营鸦片烟土,零趸出卖。张专员深知烟毒之害,有甚于洪水猛兽。小则个人受害,倾家荡产,大则国家受害,有亡国灭种之虞。因此,他坚决不同意在市场买卖烟土。于是,断然拒绝了这位局长的意见。并命令这位局长“从速出境,离开第八行政区各县。”
   五、撤销花捐局,动员妓女从良
  当时,南城妓女多聚集在天一山一带。她们按三个等级在花捐局纳税。因此,妇女可以公开卖淫。张专员鉴于这种淫风,会妨碍社会风气影响地方治安,因此,他深恶痛绝,坚决把花捐局撤销。同时,把所有妓女和龟头、龟婆等,召集到专署训话。他首先宣传政府禁娼的重要意义。接着说:“政府宁愿牺牲这笔巨额花捐税的收入,也不能让你们(指妓女们)陷入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涯,而坑害了你们自己也坑害了别人,使多少和睦的家庭一变而成为反目的夫妻和经常吵架的战场。再说,如果不能禁绝娼妓,也就更难禁绝赌博和鸦片烟土等等。为此,政府是下了决心,一定要禁绝娼妓的。”张专员讲完这些话后,勒令这些人悔过自新,另谋正当的职业。由于张采取了强硬措施,南城的明娼暗妓就几乎销声匿迹了。
   六、修筑赣闽公路
  赣闽公路是张笃伦在南城任职时修筑的。他总是亲临工地,监督,指挥。人们常见他披星戴月,与工地工人间甘共苦。不管严寒酷暑,都是如此。南城县境内的洪门岭,将军岭这两座堵塞交通要道的大山也被开出了公路,从山的岭峰打开缺口,铺砂石,架桥梁,把公路修好。
  公路尚未修筑以前,从南城至福州,步履艰辛,需要半个来月才能到达。而现坐汽车,只需要一至两天就可到达。这也是张笃佗造福南城的贡献。
   (摘自江西省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主办的《江西文史资料》1992年第一期,作者:颜立成傅学说)
   杏林奇葩互媲美
  盱江,古称吁水,现名抚河,流经江西省东部(今抚州市所辖临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宜黄、乐安、崇仁、广昌,东乡等十一县(区))。盱江流域,历代名医辈出,有“名医之乡”之美誉,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学人物,在江西境内形成了一支独秀的医学群体。“盱江医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完成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中提出的新概念,他们在研究江西中医医史时发现在盱江流域从宋代迄今有190多位医学名家都诞生在盱江流域这个地域范围内,且在历史上对中国中医药的贡献成果卓著,于是已故著名医史学家杨卓寅教授将之命名为“盱江医学”。盱江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与安徽省“新安医学”、江苏省“孟河医学”、广东省“岭南医学”相互媲美。
  据医学史和地方志记载,宋、元、明、清四代,盱江流域各县有传略可考的医学人物达两百五十多人。江西历史十大名医中,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李梃、黄宫绣、谢星焕等七人均为盱江流域的医家。在被医史界公认的全国历代62家针灸学派中,盱江医家占其5家,席弘、陈自明、龚廷贤、李梃、鲁之俊等是其代表人物。
  盱江流域的许多杰出医学人物,多数出生在世医家庭,幼承庭训,继承先业,因学有渊源,得天独厚,故医技日进,业迹卓著。许多人具有杰出的专科之长,且能潜心专科的理论研究,从而以专科著作驰名于中外。他们在临证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着高深的造诣,他们且文学素养深厚,学识渊博,能深究医理,通晓各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著书立说,流传后世。据不完全统计,盱江医家流传后世的著作约一百多部,在卷帙浩繁的医著中,上至《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等经典著作的研究,下及内、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等临床各科的论述。其中不少著作流传海内外,对中医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仅选写十六位南城籍人物作一简述,使我们对“盱江医学”名人有个粗略的了解。
  黎民寿,字景仁,宋末元初名医。在江南一带行医,宋景定元年(1260)编著《辑方》和《简易辑方论》,“明出其方,明著其法,昭白洞察,刊以示人,名曰简易”。元代被日本人抄录后传至日本,日本医药界对黎民寿的著作奉若至宝,深加研究。黎民寿的《黎居士简易方论》十一卷日本抄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自秦汉以来所藏的700部古医书之一。黎民寿还为唐代医学名人杜光庭的著作《广成先生玉函经》作详注,书名《广成先生函经解》刊行于世。
  严寿逸,字仁安,元代名医。曾任建昌医学教授,著有《医说》,内容为原脉、原证、原病、原治。元代名儒著名理学家吴澄(崇仁人)为其作序。序中说:“观严氏医理将辟之文,即可知其医术大概,再考察其所治之病,方信其非但有文,且又善治。”严寿逸游京师大都,在吴澄的勉励下,“上祖东汉张仲景,下宗金代名医刘守真、张子和等,医术大进。京师之人,无贵贱贫富,闻君名者,凡有疾无不迎候,举药辄效。”于是他成为大都名医。作为路一级的行政区,元代长沙(天临路)还没有专门传授医术的医学。严寿逸晚年调任天临路医学教授,把中原医术传到了长沙,其时,江西名士祝蕃还特地振其于往长沙求学。严寿逸临床“用药祛疾,随试则效”,堪称一代名医。
  余可朋,字登孙,生于宋末,成名于元初。他“精易学,遍通医理,为一时医中之最。”被授医学正。余可明做到医药结合,自己有专门的药物配方调剂室,因其名震京都,元代名儒名臣程钜夫为他的药室题匾曰:“麓泉”。理学家,国子监司吴澄还为此作了《麓泉记》一文,详记其事。
  姚宣仲,元末明初盱江名医,世医出身,继承家业。当时正值战乱时期,民不聊生,百姓有病无钱医治,宣仲积善行医,不收报酬,当时在建昌府一带传为佳话。他的主要著作是《诊脉指要》、《中医大辞典》,台湾刘伯骥撰写的《中国医学史》均载其事。
  余绍宁,字义周,明代名医。少时诵孔孟之书,兼学医术。二十岁时遍访名师,得高人真传,又精通唐宋各医家之说。用药不循旧方,对症下药。无不奏效。他体恤穷人,常制“万病无忧丸”、“万应九”布施百姓,预防疾病。他因医术高明,被人们神化为“能预决人生死,往往奇中”。他著有医书《元宗司命》二十卷,其中伤寒、男妇、内外、针灸及小儿诸方无不精备。又著有《道书全著》、《全丹秘旨》、《天时运气》诸书。教授得意门生20余人,二子景汤景立都能继承其业。
  赵喧,字文英,明代名医。他一生精研医术,经验宏富,皇宫召募名医,他由地方举荐,选拔进宫,任太医院御医。明代李西涯的《西涯文集》中说:“余始来京师,即闻御医赵君名。现其察脉断症皆应手,发药无少疑滞而多奇中,非专名医不能及。四方负疴求治者云集,无虚日”。赵碹虽身为御医,身价甚高,但为人看病从不惮烦,不问富贵贫贱,都一一认真诊治,令人敬佩,对于报酬,他也从不计较。《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正德《建昌府志》皆记其事。
  樊胡,字鹤龄,明代名医,时益王封藩南城,为王府专聘医师,被王府授“益王府良医正”。樊胡自幼聪颖,凡神农、轩、岐、卢、扁诸家医无不精读。尤以脉理得其奥妙,因号脉神异,四方就医者每日接踵而来。对重病不能上门就诊者,他不管酷暑严寒,必亲往察诊。他总是说,病人盼望医生的安慰胜于用药,这是心治。有的病人往往药尚未到,见到医生来了,一番安慰,病好像已减轻了许多。因此,当医生的人要“德”为先。他一生急人之急,救人之难,人皆谓“真儒医也!”
  陈善道,明代名医。自幼诵读儒书,世代行医,为建昌府、延平府一带百姓称善乐道的好郎中。他起先在江西行医,因建昌帮药业早就流入福建,陈善道能医善药,也就在延平(今南平)、邵武、建阳、汀州四府行医,深得这一带百姓的欢迎,也为建昌帮药业在福建的进一步扩展做出了贡献。他最后在延平府将乐县定居下来,成了这一带妇儒皆知的人物,《延平府志》、《中国名医简》、《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传》均载其事。
  程式,字心源,号道承、若水,又称建武居士。他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建昌名医。嘉靖三十年(1551),福州陈元佑来南城执掌郡学教事,罗汝芳也回故乡讲学,各家学说大兴,学术齐鸣蔚然成风,建昌医界也大有所悟。程式精于医,不囿一家之说,研究《素问》、《难经》、《脉决》,结合临床所悟,时人称其“治则无不神应”。后写出《程式医壳》一书,分元、享、利、贞四集。万历七年(1579)郑汲为序,刊行于世,中国多部医学列传、大典收其入册。
  曾鼎,字亦峦,号香田,清代名医,医术精湛驰名京都。曾鼎幼时读书欲参加科考,后因家贫,遂钻研医术,随父居豫章城白马庙。他精于脉理,多治奇险病症,声誉日起。后游历京都,名声传颂于王公平民之间。他性格洞达慷慨,贫苦之人求医,他从不计较报酬,权贵之人稍不加礼,他便辞而不应。晚年他从京城返回江西,仍居南昌,卒时80余岁。医学著作颇丰,传世的有《曾氏医书四种》(亦称《医宗备要》)、《痘疹会能》、《医学入门》、《妇幼科宗旨》等。《中医大词典》、台湾《中国医学史》均载其事。
  吴霖,号时雨,清代名医。医德高尚,精于辨析疑难病症,对《素问》、《内经》研究颇深。尤对儿科更是得其精妙,当时人们说他治病是“应手立愈”。著有《小儿秘要》传世。他未出游四方,在本郡立业行医,是当时建昌府颇受敬重的一位好郎中,古人所谓“不为良相,但为良医”,他以精湛的医术为一方百姓救死扶伤,被清代地方志收入史册,作为人们永久的怀念。
  张建生,清代名医,擅长书法,性癖嗜酒。精通按、抚、毒、熨针、割等外科治法,专治无名肿毒,时人称其为神,他生性浪漫为人治病,不计较诊费,只要留他小饮,必心满意足。后周游各地,也以医术精深而闻名他乡。晚年其医理愈精,先后著有《喉科三十六种》、《眼科十二卷》、《杂科四卷》传世。其子如鳌继承其业,医术也为世人称颂。
  邹岳,号东山,清代医家。精于内外两科,医术宗法张仲景,辨证病情原极为准确,后以行医游至苏门(河南辉县一带),为当时医界所推崇,著有《臣医说》传世。
   谢星焕(?—1857),字斗文,号映庐。谢氏祖上行医,至他这一代已为第三代。他少年攻读儒书,欲应科举,后弃科举一心研习医学。在建昌府行医40余年,声誉卓著。著有《得心集医案》6卷。书中分门别类,有述治和答问两类,民国二十五年(1936)更名为《谢映庐医案》,医案文字精美,选入中医教材。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谢星焕擅长内科,善攻疑难病症。他主张先议病,后用药。道光十一年(1831)南城饥荒,时疫大作,他与其他医师疗法不同,他认为“荒年肠胃气虚,宜于温补祛邪。”一时救人无数。谢星焕三代就医,兼营药铺,店堂后设有制药作坊,自己坐堂行医“赞育堂”、“泰山堂”为谢氏诊所及药房。谢星焕崇尚医德,治病济人。“赞育堂”每年自制“金不换正之丸”,从端午到重阳,布施乡邻,受益者不计其数。对需出诊的病人,不管路途近远,严寒酷暑,均不推辞,酬金从不计较。《中国医学大词典》有谢星焕词条记其事。
  谢甘澍,字杏园,为谢星焕幼子,亦是清代名医。他继承父业,精医术,整理父亲所遗书稿,名《穗心集医案》,内附本人对各案之见解。光绪三年(1877)撰《寓意草注释》,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上海三民图书公司刊印发行。
   谢佩玉(1873—1953),字清舫,号石禅居士,谢星焕之孙。六岁入私塾,光绪十九年(1893)中秀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参加会试,名列优贡,任职江苏府院。他看到清廷腐败,于宣统元年(1909)弃官归里,继承家传医学。民国二年(1913)在南昌开业行医,著《方论集腋》,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本省名医姚国美、江公铁等创办江西国医专修院,任《内经》、《素问》教授,编有《素问节要集注》,省内名中医、教授多为其门人。抗战开始后,从南昌迁回南城,继续行医。
   道教圣地麻姑山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它产生于东汉中叶;分化、改造、形成于魏晋北朝;发展、鼎盛于隋、唐,宋、元;复盛于明代前朝,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道教这种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也随之逐渐走向衰微。
   江西是中国道教最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从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移居龙虎山起,以贵溪龙虎山为中心的一派道教承传60余代,影响遍及江南。南城地近贵溪,受其影响尤深。据《建昌府志》载:“胥门之巅(即麻姑山古称),盱江西南之谷上有浮丘公者,汉昭帝时炼丹于此,遗有丹井,故曰丹霞。”
  南城境内的道教主要有全真教和正一教两大教派,明代以降,基本系以符篆为主要活动的正一派,道徒们以“道士”为职业,在各自的“香门”范围内,或应地方之请,设坛斋,驱瘟祈雨,保一方之平安;或为户家之求,摆设道场,念经诵戒,逐魔捉鬼,超度亡灵,除病消灾。发展到乡间,则是奉财神,贴门神,供灶君,崇关帝,信土地,畏城隍,代代传承,相衍成俗,蔚为风气。许多地方,以道观、神庙为中心,每年定期举行以迎神、演戏、产品交易为内容的庙会活动。如南城县株良镇祥岗山道观,供奉许仙(许逊)真君,每年农历八月一十八,十九,二十日三天举行庙会,祈神、演出、赌博、卖卖买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抚州境内的道教圣地主要有二:一为南城麻姑山,一为乐安华盖山。南城麻姑山是我国东南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将天下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分为36洞天,72福地,麻姑山被排为第28洞天,第10福地,洞天福地兼而得之,素有与匡庐并擅其美之誉。 麻姑山,原名胥门山,丹霞山。相传古时丹霞山有位心灵手巧的姑娘,人称麻姑。她在山中采菇拾到仙果。服果升仙后不忘乡亲,每每显灵家乡,为穷苦百姓除病消灾,频赐丰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仙姑,便把此山称为麻姑山。
   麻姑山自古以来,道风极甚。早在汉昭帝时(公元前86-前75),有仙人浮丘会及弟于王、韩2仙修道炼丹于此,至今留有飞升台陈迹。东晋著名道教学者葛洪亦在此炼过丹药,其丹井至今尚存。唐开元年间,著名道士邓恩璀(号紫阳)隐居于此。相传他修炼多年,有“役神兵”之法。开元二十五年(737),皇上诏求方士,他欣然前往,在皇帝面前焚符舞剑,呼风作法,“使神卒朱兵讨西戎之犯境,若雷霆之变法,犬戊大败。”故被称为神人,封为天师。后来他又在玄宗面前大讲麻姑仙女能“攘除灾厄”“掷米成丹”的神功,宣称自己的法术尽得麻姑的神授。玄宗大悦,御赐金龙、玉简二宝,以镇麻姑山门。开元二十七年(739),麻姑庙落成,庙内供奉麻姑元君神像。天宝五年(746),玄宗复命增修仙宇,“降赐仙姑真仪,塑立堵像,显耀祠宇”。自此,本郡士宦大肆宣扬麻姑山的灵秀和麻姑仙女的仙绩,麻姑山名声大噪。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南禅宗在我国南方的弘扬,麻姑山这座清幽的道教胜地,在道佛一家的思想背景下,又成为佛教思想的传播阵地。唐大历年间,南城县景云寺景云禅师在麻姑仙坛“讲四分律,度男女一万五千余人”。大历六年(771),抚州刺史、大书法家颜真卿登游麻姑山,作记述麻姑仙女和仙人王方平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仙坛记)麻姑山从此声名大振。
  麻姑山林茂竹秀,松奇石怪,紫霭苍岚,仙风缥渺,景色殊美,道观、寺院林立。麻姑山景观,计有36峰,13佳泉、99座庙宇、5大潭洞,备受朝廷重视。特别是赵宋一朝,麻姑山道佛两教盛极一时,影响巨大。真宗、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宁宗、理宗、高宗八代帝王对麻姑仙女及仙都观都有诰封,御封麻姑仙女为“真寂冲应仁佑妙济元君”,“真宗赐御书百余轴”藏之麻姑山仙都观,“高宗赐御书法帖十轴于仙都观”,“仁宗皇祐三年以御书明堂及明堂之内篆飞白二体藏仙都观”。
  由于麻姑山道名远播,风景秀丽,历代文人学士、官宦显贵多有登游。宋代文学家刘禹锡有诗说:“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人到便须抛世事,稻田还拟种灵芝。”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崇祯九年(1636)十一月初二、初三,十七日二游麻姑山,其《徐霞客游记》有章叙其事。道教南派第五祖,琼山道人白玉蟾历麻姑山胜景时,吟诗作序,题号“小有洞天”。明代广西副使王华在《集麻姑序》中写道:“吾盱为江右之名郡,山水之秀天下称焉。而麻姑又郡山之特殊者,故晋唐宋以来逮我朝诸名公闻人,慕其名者,未必不一游”。
   基督教传播史话
   基督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及一些较小的派别),早在公元7世纪时传入中国,16世纪以后在我国深入传播。
  抚州区域基督教主要有天主教的新教(狭义基督教)两大教派。这是基督教在江西广泛传播的大格局下开始自己的传播史的。天主教于17世纪初传入我市;新教于19世纪末,20世纪被陆续在我市传播。
  抚州市的天主教会分设南城、抚州两大教区。南城教区设立于1928年,原属余江教区圣味增爵会管辖。教区成立后,改由圣葛隆巴会的爱尔籍教士利伯高任主教。1939年4月16日,正式祝圣爱尔兰利伯高为主教,直至1952年冬被驱逐出境。南城教区统领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五县教务,至1948年底,区内13个堂口,计有教徒9389人,房屋96栋,土地287.6亩。1958年8月,江西省天主教首届代表会议决定余江、南城两教区合并为余江教区。1980年后全省各教区合并为江西教区。南城县天主教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由葡籍耶苏会教士罗如望及中国籍教士邱水等人传入,1630年葡籍教士费奇观在县城建立第一座教堂,后有金尼阁、殷铎泽、马若瑟等教士继续推行教务,先后在上唐、株良、珀、游家、硝石等发展了5个堂口,爱尔兰籍教士德律亨、梅开五先后任总铎。当时南城县有教徒4752人,房屋54栋,土地90亩。
  南城天主堂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堂口,整个教堂布局座西朝东,原为民房式的简易教堂,属圣味增爵会余江教区管辖。清代禁教被毁。1900年由中国传教士和主教在县城西隅重建,占地15亩,房屋22栋。包括主教堂,修道院、启迪小学校、圣路加医院、残老院及圣物加工厂等。1928年起改由圣葛隆巴会管辖,1937年定为主教座堂,由爱尔兰籍教士利伯高主持,爱尔兰籍教士德律事、梅开五先后任总铎。因主教堂尊奉圣母玛利亚,故名圣母玫瑰堂,堂长42.4米,宽16.5米,檐高14米,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可容纳1500人念经祈祷。“文革”期间损坏严重,1990年政府拨款,教徒集资重修,于1992年1月7日复堂。
  南城教区还在南城县徐家乡所在建造了一座专门培训神职人员的修道院(1914年迁入县城),修生分大、中、小班次(相当于大专、中学、小学),学习内容除中文、数学外,主要是拉丁文和神哲学。修道院院规有严,修生一般不得擅自度院外出,亦不得随意会见亲友,来往信件须经院长查阅,长年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虽然先后培训的人数不下几百人,但最后能祝圣为神甫的却寥寥无几。
  解放前,把持南城天主教的外籍神职人员,口头上声称宗教是“超政治”、“超国际”、“超阶级”。其实不然,日军两次轰炸南城时,城里到处中弹,损失惨重,而偌大的天主堂,目标显著,却安然无恙,原因是在屋顶上用石灰画有很大的“十”字作为标志。1942年,日军侵占县城,天主堂医院德籍医生翁培德打着德国法西斯的旗号,献出他与希特勒的合影,与日军交涉,日本宪兵队立即在教堂门口贴出通知,禁止日本宪兵进入教堂干扰。日军撤退时,城厢一片火海,到处瓦砾,唯独天主教堂未损一草一木。1947年南昌总主教用济世代表“梵蒂冈教廷”来南城为利伯高举行主教加冕典礼,地方各级官员、士绅纷纷应邀到教堂观礼,乘机商讨过“政教合一”的反共计划。国民党境治时期南城是专署所在地,专员汤宗戚素与教会来往密切,对教会曲意奉迎。每逢时节,厚礼相赠,对教堂欺压百姓的种种不法行为,则装聋作哑,听之任之。
  1950年11月30日,四川省广元县王良佐神甫倡议发起了以“自治、自养、自传”为内容的“天主教三自革新”运动。当年12月南昌市天主教教友发表了爱国宣言,全国各地教会的爱国运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在这样大势所趋的形势下,南城教区中国神父杨国梁在利伯高授意下佯装响应南昌天主教的革新运动,搞了一个签名活动应付了事。实际上是一种欺上瞒下的假革新运动,引起了广大教徒的不满。1952年1月10日南城教徒在天主堂召开了教友大会,正式成立了“南城天主教三自革新委员会”。通过了南城县天主教反帝爱国革新宣言,号召教友在宣言上签名,据统计城区教友签名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会后按居住地区划分学习小组,继续组织教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广泛搜集外籍传教士利用宗教进行反共、反人民的种种罪行,然后将调查情况整理成控告材料,报请人民政府,经人民政府同意,革新会召开控诉大会,最后经县人民法院判决将利伯高、周永安二人永远驱逐出境,其他外籍传教士也感到难以立足先后申请出境。从此,南城天主教彻底割断与外国教会联系,摆脱外籍传教士控制,实现了独立自主、自办的中国天主教会。近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神长教友陆续前来参观并参加宗教活动,他们来自英国、美国、德国、爱尔兰等国和香港、台湾及国内一些地区。他们盛赞南城天主堂独特的建筑,纷纷摄相留念。除县城教堂外,在五个乡镇也有天主教堂。
  游家天主堂是1616年由葡萄牙籍教士罗如望传入,后由中国籍教士丁宕斋,陈清监先后主持。1928年由爱尔兰籍童汝霖、1948年由爱尔兰籍田绿耕主持。有教徒588人、房屋9栋、土地64亩,在徐家设有修道院。
  硝石天主堂在1867年由法籍王司铎传教,不常驻。1934年爱尔兰籍教士柯开儒常驻,1948年由爱尔兰籍教士郭赉仁主持,教徒316人、房屋7栋、土地1.5亩。
  珀玕天主堂是1867年由法籍教士王司锋开始传教,后由法籍戴司锋建堂,无教士常驻。1934年始由奥地利籍教士富义兰常驻,以后有王、窦、万主持。到1945年由中国籍教士邓怀道主持,有教徒265人、房屋7栋、土地7.6亩。
  上唐天主堂在一百年前即有法籍教士开始传教,但无教士常驻。1930年由爱尔兰籍教士柯开儒驻堂。1934年由爱尔兰教士周永安主持,有教徒616人、房屋5栋、土地1.5亩。设有启明小学。
  株良天主教堂在二百多年前即有传教,但无教士常驻。至1940年始有爱尔兰籍教士刘希圣驻堂。1948年由爱尔兰籍教士赖廉主持,有教徒302人,房屋4栋、土地0.5亩。
   就在天主教传入约两个半世纪之后,基督教的另一教派——新教中的卫理公会和内地会开始传入抚州各地,先后有德、捷克、瑞士等国牧师来传。他们在城乡建教堂,办学校、设医院,发展教徒。从1860年新教传入抚州至1940年底约90年的时间虽卫理公会和内地会在抚州共建教堂10余座,拥有教徒1000余人。与天主教相比,新教传入时间既晚,规模和教徒人数亦大不如前。
  南城县基督教分为卫理公会和内地会两个教派,南城卫理公会创建于清末光绪后期,由美籍人士在天一山购地3000余平方米,先后建了大小礼拜堂一座,有牧师楼、传道人及工友住房和启秀幼儿园、花园等。1941年,日寇对南城大轰炸,牧师楼、启秀幼儿园等均被炸毁,现存建筑为后来重建。
  南城卫理公会首任牧师姓雷,继之为舒邦托牧师,均为美国人。上世纪30年代由熊飞牧师主持。1953年,卫理公会抚河教区由南丰迁来南城,教区长为刘南山牧师,不久,刘调任省教会,由罗泳章任教区长兼南城牧师,至1958年关闭。
  南城内地会创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开初在雍熙街租民房设简单礼拜堂,后在皇城上南大岭头购地9000多平方米,分别建有大礼拜堂、牧师楼,新生医院等。1941年,日寇对南城大轰炸时,以上建筑全被炸毁,并炸死多人,包括瑞士籍敏牧师。现存礼拜堂及住房为1942年冬重建。南城内地会首任牧师百永年,后为台、鞍、冉,林牧师,均系德国人。1950年在任的(德籍)林立德牧师和冉医生离去回国。教会事务交托执事长徐星斗主持。
  1951年,南城县基督教卫理公会和内地会两个教派响应吴耀宗先生的号召,参加了“三自革新运动”,举行了联合礼拜。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将礼拜堂归还内地会(耶苏堂)。1988年春正式复堂。
  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形态,基督教在南城县传播的总体特点是:时间短,发展快,教徒多,流布广,从通衙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平原广漠到深山老林都有基督教的活动和行踪。这一状况,与我国近代以来落后挨打,日益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态势是相一致的。
  基督教在南城县传播的历史过程中,普遍重视建医院,办学校,设立各种慈善机构,在医疗、教育和社会救济方面兴办了一些设施。这在客观社会效果上,适应了向西方学习这一时代前进的潮流,为南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对南城近代文化的进步不无积极意义。(郭懋功)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笃伦
相关人物
黎民寿
相关人物
严寿逸
相关人物
余可朋
相关人物
姚宣仲
相关人物
余绍宁
相关人物
赵喧
相关人物
樊胡
相关人物
陈善道
相关人物
程式
相关人物
曾鼎
相关人物
吴霖
相关人物
张建生
相关人物
邹岳
相关人物
谢星焕
相关人物
谢甘澍
相关人物
谢佩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元宵
相关专题
“耍龙灯
相关专题
旱船
相关专题
蚌壳舞
相关专题
淮山
相关专题
南城五黑鸡
相关专题
南城黑猪
相关专题
怀胎桂鱼
相关专题
金勾银丝
相关专题
百鸟朝凤
相关专题
蜂窝蛋仁
相关专题
寡妇告状
相关专题
双蒸酱肉
相关专题
麻姑豆腐
相关专题
麻花
相关专题
灌香糖
相关专题
柿饼
相关专题
红薯片
相关专题

相关实物

盱江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