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救人朱应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54
颗粒名称: 舍己救人朱应生
分类号: D02
页数: 3
页码: 182-184
摘要: 朱应生,南城县岳口乡长兴村人。1955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73年毕业于共大南城分校,1974年应征入伍,在福州军区守备2师工兵机械连当战士。
关键词: 革命运动 革命事记

内容

朱应生,南城县岳口乡长兴村人。1955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73年毕业于共大南城分校,1974年应征入伍,在福州军区守备2师工兵机械连当战士。在部队期间,他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先后担任过电工、空压机手、拌合机手。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受连部嘉奖三次,于1976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12月,朱应生奉命支援兄弟部进行国防施工,他起早摸黑,有时一人顶两班,常常晚上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在完成机械保障任务中,成绩突出,受到兄弟部队首长一致赞扬,并荣立三等功。1977年3月,提为班长。1978年3月退伍回乡,先后担任过大队拖拉机驾驶员和电影放映员,1984年6月起担任村民兵营长,直至牺牲。
  为了解决社员吃水问题,长兴村与安徽民工刘月费等人签订了打井合同。1985年7月5日上午10时左右,从村东头突然传来闷哑的倒塌声,随即响起一阵阵惊慌而急促的呼喊:“快救命呀,水井塌方啦……”正在村部准备开会研究抗旱问题的朱应生,听到呼救,飞速赶到出事地点。原来,安徽民工打井违章作业,使水井形成上窄下宽的葫芦形,导致塌方事故,民工江久善、刘月扬被埋在6米多深的井底。朱应生赶到井旁立即抢过村民曾火龙手中的绳索,说:“快闪开,这里危险,让我下去。”他不顾哥哥的劝阻,迅速顺绳滑至井底。朱应生下井后,立即组织已经下井的彭俊清、曾光明等人先把民工刘月扬拉出泥土,扶在一旁休息,接着朱应生又组织营救另一位民工江久善。这时,井壁的泥土还在大块大块向下掉,随时都有再次塌方的危险。朱应生临危不惧,果断地的挥手:“快挖,救人要紧。”他们又立即寻找目标。“咔”的一声,锄头碰在江久善的安全帽上,为了叫避免伤人,朱应生指挥大家放下锄头,用手挖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泥土还在不停在塌落,朱应生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要赶在第二次塌方前把人救出来。他们累得汗流夹背,手指挖破了皮,鲜血直流。十多分钟过去了,江久善的头露出来了,接着上半身也挖出来了,可以听到人他轻微的呻吟。可是,就在这时,只听头顶上一阵阵沙沙的响声,第二次更大面积的塌方无情地降临了。朱应生离模子架很近,只要纵身一跃,抓住模子架便可脱险。可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大吼一声:“上面的人快闪开。”使出全身力气,用流血的双手把受伤的民工刘月扬往上使劲一托,刘月扬借力顺势一纵,攀上井面。几乎同时,一声沉闷的轰响,一股巨大的尘土冲向井底,几十方泥土塌了下来,将朱应生等人无情的吞噬在井底。朱应生同志在生死攸关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自己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时年30岁。
  当人们连夜把朱应生、曾光明等人的尸体挖出土时,他们的十个指头都已脱肉,露出雪白骨头,朱应生的嘴里塞满泥土,这正是塌方时,张口叫井上人闪开时还来不及闭拢,泥土就迎面将他压在里面。曾光明被挖出时,还保持弓腰挖土姿式。为了表彰他们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中共南城县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舍己救人的共产党员朱应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英雄学习,掀起一个“学英雄,见行动”的热潮。抚州地委县宣传部、抚州军分区联合组织了朱应生英雄事迹报告团,到全区各县(市)、厂矿企业、大、中专院校进行巡回演讲。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授予朱应生、曾光明两人“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李任华)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任华
责任者
朱应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