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师南城抗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47
颗粒名称: 194师南城抗日
分类号: D02
页数: 6
页码: 164-169
摘要: 南城位于江西的东南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赣东战役中占有重要地位。1942年5月上旬,日军在南昌附近集结兵力四万余人,5月底开始向南活动,企图先占领临川,然后再相机转移兵力。
关键词: 革命运动 革命斗争

内容

南城位于江西的东南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赣东战役中占有重要地位。
  1942年5月上旬,日军在南昌附近集结兵力四万余人,5月底开始向南活动,企图先占领临川,然后再相机转移兵力。在浏阳、株州一带整补的国防部机动部队第七十九军,于5月31日奉国防部电令:“着该军克日兼程驰往临川参加赣东会战”。第七十九军辖有第九十八师,一九四师及暂编第六师,共三个师。
  第七十九军奉命后,即令暂编第六师为第一梯队,令第一九四师为第二梯队,第九十八师为第三梯队,于31日下午一时起,各部队遵照军部的命令开始先后进军。
  第一九四师于6月6日十一时到达南城后,即以第五八○团(一营)负责防守北门外一带的阵地;以第五八一团负责西门外一带的阵地守备。以第五八二团负责防守南城的城防,师部及直属队,暂驻南城东门外附近。
  6月5日16时,由东馆向腾桥搜索前进的敌先头骑兵约二百余名,到达腾桥附近,即遭我第五八○团第一营的伏击,当场歼敌骑三十余人(匹)。双方激战约两小时,后因天黑,敌骑仍向原路退去。6日上午七时,敌近万名即由东馆向腾桥方向前进,该营见情势不利,即自动向宜黄方向山地转移。
  午后6时左右,敌骑兵约五百名,迫近南城北郊,即和我守在北门外阵地的第五八○团部队发生战斗。以后敌后继部队陆续到达,即展开阵势作试探性的攻击。从晚上八时起,双方就发生剧烈的战斗,我方利用工事阻击敌人,敌在夜间发起三次攻击,均被我火力所阻,迄无进展,双方相持到次日天明。
  7日6时起,敌即以野炮向我阵地开始大肆轰击,7时许,又有敌机四架前来南城上空,投下二十余枚小型炸弹,炸死和炸伤我群众二十余名。同时又作低空飞行用机枪向我阵地上扫射,协同敌地面部队作战。经我以轻重机枪火力向其射击,敌机即行遁去。在敌机向我阵地作扫射时,敌步兵乘机向我阵地攻击前进,均被我火力制压,敌前进不得逞。后敌复用野炮的火力向我制压,先后达两小时之久,我阵地内的工事,大部被毁,官兵伤亡达数十名。同时敌机四架复来轰炸,在东门外投下炸弹十余枚,击沉木船一艘,人民群众死伤计七名,敌机投弹后不敢低空飞行,仍向原方向遁去。11时左右,在敌炮火力延伸射击的同时,敌步兵复行发起攻击前进,战况较前更激烈,我阵地右翼当即被敌突破一处,后我预备队虽驰往增援,和敌发生阵地争夺战,一连三次;均因损失惨重,无法恢复原阵地,即在第二线占领阵地,继续阻击敌人,双方相持到天黑。
  入夜后,敌利用夜暗迫近我阵地前,再行发起攻击前进,遭到我阵前埋设的地雷多处爆炸,又受我火力的制压,敌攻击受挫,停止前进,双方互相断续射击到次日天明。在夜间战况稍行缓和时,我守兵即一面监视敌人,一面赶修被毁坏的工事。
  8日晨,敌野炮复对我阵地滥施轰击,同时来了两小队敌机,每队三架为一批,轮流在我阵地上空投弹轰炸。8时后,敌步兵向我全线发起攻击前进,敌我双方发生了很剧烈的战斗,激战约十一时,我中央阵地即被突破。后我将守在西门外的第五八一团主力(欠两个步兵连)驰往堵击,和敌作反复争夺和肉搏,一连三次,始将敌击退,夺回原阵地,敌我损失惨重。
  下午6时起,敌向我南城守军作了三面的围攻,枪声、炮声以及敌机丢下炸弹的轰炸声,震动了整个山城。我第五八一团在北郊增援第五八0团的主力,无法抽回原防御阵地(西门外),这时在西门外的兵力,只有该团的两个步兵连,但仍和敌作殊死战,激战约1小时30分,我守军的兵力,受敌炮火的轰击,及同敌作肉搏战,牺牲殆尽,西门外的阵地陷入敌手。
  敌占领西门外后,一面用野炮攻城,一面由西门外直趋城北。好得城外的西北角,有我第五八○团一个步兵连控制小高地的据点,与城墙西北角组成浓密的交叉火网,阻敌前进,敌未得逞。这时,师长郭礼伯得到情报,认为北门外情势危急,万一此地失守,整个北门外守军有被敌全部包围的危险。即电令第五八二团从城内抽调一个营的兵力驰往增援,阻敌前进。
  正在这时,北门外之敌,不顾死活,仍然继续向我攻击前进,和我守军作浴血的战斗。我守军牺牲惨重,阵地将被敌突破,恰幸第五八二团的一个营兵力到达,增援上去,阵地才转危为安,双方激烈战斗到天黑。夜9时30分起,三面之敌(城东有盱水之隔,尚未发现敌人)复行发起全面攻击前进,双方的步机枪声,密如连珠,震耳欲聋,整个阵地的情势,越来越不利。11时许,在北门外的敌人,即将第五八二团全部阵地形成包围状态,展开了更加剧烈的战斗。同时,在西门外之敌,用野炮不断向西门城楼附近大肆轰击,不多时城门被敌炮弹击毁,敌步兵乘势突入城内,和我第五八一团的守兵发生了剧烈的巷战。
  正在紧要关头,由城南方向前进之敌,又已迫近我东门外,距我师指挥所的位置只有四里,已和师的警戒部队搜索连发生了战斗,枪声由远及近。当时,师长郭礼伯见情势危急,电令第五八一团上校团长潘宇烈代为临时指挥,把师部指挥所撤至黎河东岸(距万年桥里许)。
   在师指挥所撤退后,各团和师指挥所的通信联络断绝,各团俱认为群龙无首,岌岌可危,即各自急行突围。
  9日凌晨1时左右,南城陷入敌手。这时,在北门外的第五八二团,已全部处于被敌包围状态,战况越演越烈,情势万分危急,该团团长刘柏青决心突围。
  在突围时,即以第一突击队,向在飞机场附近的敌人作急袭的突击。第二突击队,即沿盱江西岸作开路先锋。在突围开始时,突击还很顺利,不上三十分钟,突击就告成功。但东渡盱江时,水深不能徙涉。前进不到四华里,即被敌拦住去路,双方发生了剧烈的战斗,敌人越来越多,终于再被敌包围,无法突出。这时,官兵们为死中求生,仍和敌作殊死战,进行肉搏,反复冲击。后因包围圈逐渐缩小,阵势已乱,即被敌逐渐消灭。结果除一小部官兵泅水脱险外,绝大部分的官兵在此地牺牲。战后统计归队的官兵不上二百名,牺牲的官兵,计有一千五百余名,损失极为惨重。
   敌攻入南城后,一因损失惨重,二因补给困难,亟待休整,也没有再行发起攻击前进,一连五日,敌我作断断续续的射击,双方在对峙中。
  6月12日军部令一九四师于拂晓前在游家边、腾桥附近设伏,当日中午,就有由临川方向运载粮秣的卡车10余部,并有敌骑兵数百名,到达腾桥附近,即遭我伏兵群起阻击,当场毙敌百余名,敌骑百余匹,焚毁敌卡车12辆,残敌急向临川方向遁去。13日上午11时,又有敌骑兵约四百名作先导,后有载运粮秣的卡车八辆,又在游家边附近遭我伏击,当场毙敌骑五十余人匹,烧毁敌人卡车8辆,残敌见势不佳,即急行回窜,到腾桥附近,又再遭我伏击,毙伤敌约四十余名,残敌向临川方向脱逃。
  经我12、13两日伏击,南城之敌补给完全断绝。14日,在南城之敌,即派出护路队兵力千余名,分布在游家边、腾桥一带,防我伏击。我伏击队即一面将主力移伏东馆附近,而另派两支兵力,分向游家边及腾桥之敌作游击战,扰乱敌人。15日,敌由临川运载粮秣大小木船数十只,并有敌兵掩护,溯江而上,到浒湾附近,又遭我友军(番号不详)的伏击,无法前进,退回临川,敌的补给已处于完全中断状态。
  6月17日,军奉第三战区长官部电令,着该军克日向南城之敌攻击前进。十七日晚九时起,第九十八师及暂编第六师,即利用夜暗迫近敌阵地,向敌攻击前进,双方激战终宵,我方迄无进展。第一九四师奉令后,当时就考虑到敌我的力量对比,认为若以一师不足两团的兵力,攻击两处,很难得到胜利,最后决定对腾桥之敌只能派出一个营的兵力作牵制,主力即直趋游家边拔除该地之敌。
  18日拂晓前,乘敌不备,一举攻占了游家边,当场毙敌40余名,残敌约300多名急向南城方向窜去。同日中午,在南城东面(盱江右岸),有第三战区的部队(番号不详),在对岸向敌发射迫击炮。这时,南城除西门外,在东南北三方面,均发生了剧烈的枪战,敌仍作困兽斗。我围攻部队,与敌激战终日,均无进展。
  19日,敌因给养发生了问题,后路又被切断,顿起恐慌,于上午7时,开始由南城分成两路向临川方向撤退。右路敌约万余名向南临公路上撤退。左路敌约万人向宜黄方向撤退。在撤退前,敌派部队向第九十八师及暂编六师发动佯攻。7时30分,又来了敌机四架向我阵地投弹及低飞扫射。我攻击部队,认为是敌行将南进,立即转攻为守和敌对峙。
  在敌撤退时,由南临公路上撤退之敌,先头部队分成左右侧卫纵队,掩护敌中路主力撤退。当时第一九四师,也认为是敌人大举出击,即将部队迅速转移于南临公路左侧地区。这时敌如脱缰之马,一遇我部队向其袭击,即迎面奔腾盖地而来,我袭击部队无法抵抗,即退避入山地。午后三时,南城附近之敌,已全部撤离完毕,敌掩护部队即一面作掩护,一面撤退,到五时,敌才全部撤离南城。
   (作者徐光宇选自《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光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