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激战建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33
颗粒名称: 太平军激战建昌
分类号: D02
页数: 3
页码: 130-132
摘要: 清咸丰三年至同治三年(1813—1864)的太平天国革命中,江西是太平军向清朝统治者进行猛烈冲击的重要地区。太平军在江西,除南昌、赣州等10余县府未攻破外,先后攻下了60余县,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关键词: 革命运动 革命斗争

内容

清咸丰三年至同治三年(1813—1864)的太平天国革命中,江西是太平军向清朝统治者进行猛烈冲击的重要地区。太平军在江西,除南昌、赣州等10余县府未攻破外,先后攻下了60余县,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咸丰六年(1896)二月二十一日,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率部从乐安向抚州进发,二十三日攻下抚州。消息传到南城,建昌府官绅闻风而逃。二十八日,南城乡民到抚州,先导引太平军数名探子入城,随后大部队即占据建昌府城,并严防设守。三月二十日,驻守建昌的太平军派将军张三和率军百余人到南丰驻一日,三月二十二日,攻破新城(黎川),在黎川驻三日后招兵数百人,返回南城。
  四月,建昌府知府何拭到新城设立临时府衙办理公务,召募士卒千余名。新城拔贡杨希闵,诸生陈希韩、吴荣焱与游击吕谦、守备杨锦斌等分驻长塘、洪门等候外地援兵驰攻建昌。五月上旬,楚军黄虎臣率师三千五百,闽副将张从龙、陈上国率师三千,广信廪生郭守谦带兵一千二百,教谕袁丰率南丰乡兵五百,并同建昌府在洪门驻扎的兵力约一万军马,向建昌府城发起攻击。太平军依靠府城的高大牢固,据城死守,清军攀城死伤甚大,围攻数月也未攻破。十月,宜黄、崇仁太平军继续增援城内守军,清军受到内外夹击,溃败而进。闽副将陈上国、守备伍连青等均被太平军击毙。清军惨败,退守新城(黎川)杉关。
  咸丰八年四月,清军攻陷抚州。太平军退守建昌。二十五日,清统带刘长佑率湘军进击建昌。是夜,太平军守将登上城楼,见城外烽火四起,清军来势凶猛,为避免生灵涂炭,太平军召开紧急会议,从建昌城撤出,退往新城、建宁。九月,曾国藩率部驻扎建昌府,把建昌府作为围剿太平军的大本营,并且一住就是五个多月。(无独有偶,1931年蒋介石、何应钦等也亲赴南城,把南城作为“围剿”红军的行营,可见南城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
  咸丰十年(1860)十月,太平军又进攻南城。知府黄鸣珂命属部据城迎战,太平军攻城未克,取道退往上唐。清军率师追击,在上唐路上中埋伏大败,逃回郡城。太平军追至留衣桥(太平桥)直扑东门,清军慌忙紧闭城门,居高滚石、发炮放箭,太平军终因城池坚固,屡攻不下,退往石城。
  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二十三日,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亲率大军浩浩荡荡由广信(贵溪县以东的信江流域地区)直驱建昌。知府黄鸣珂率军据城顽抗。太平军在南门挖地道靠近城墙,炮轰南门,南门城墙被炸塌丈余,清军在黄知府的督阵之下,拼死反击,向太平军发炮,双方伤亡惨重,太平军只好稍作退却。清军待太平军停止攻击后,组织城内兵民运石填土修补城墙,拼死守城。太平军围城十日,终不得破。这时广昌、南丰豪绅又带兵前来援战,太平军恐内外受敌,只好撤退。这一仗是太平军攻击南城最惨烈的一次作战。
  五月二十四日,太平军又在将领朱衣点的率领下,直扑建昌城,因数月前的一战使城内清兵早有防犯,太平军来到城东门,即被城内清兵大炮轰退,只好退守珀玕。
  同治三年(1864)二月,太平军举精兵数万,又一次欲取建昌城。巡抚沈保真在城内督师抗击,由于太平军来势凶猛,相特不下。时曾国荃正率湘军合围江宁(南京),太平军一支部队退至浙江,经广信又抵建昌,守城清军危在旦夕。驻在抚州的清按察使刘于浔急令飞舟营驰援建昌,当援军从水路驶至万年桥时,建昌守备杨锦斌也率军赶到,即同自广信而至的太平军在荆竺山发生激战。太平军兵分两路,一路绕道至石溪港用民船抢渡攻城,一路攻万年桥,守备军也急驰石溪港、冲击太平军,太平军由于长途跋涉,抵不住守备军的猛烈冲击,弃船退走。圭峰渡上的浮桥也被清军炸毁,攻万年桥的太平军也失利,只好退往新丰、上唐。
  四月十九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在抚州失利后,又率大军自抚州沿河而上,这时清军已占据万年桥,太平军到时清军奉命分两路迎战。战斗数日,太平军终因无援,二十五日退至宜黄、崇仁。
  七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侍王李世贤再退至抚州,取建昌不下,转战赣南。九月在石城遭清军伏击被俘,杀害于南昌。至此,在抚州、建昌转战八年的太平军终因清军的残酷镇压而宣告失败。
   (周春林)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春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