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代八王十柱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19
颗粒名称: 七代八王十柱坊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8
页码: 71-78
摘要: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王朝。为了加强对各地人民的统治,有力地监督地方官吏效忠朝廷,同时又为了防止发生皇族家庭争权夺位的争斗,维系并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朱元璋推行分封制,把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共同“夹辅皇室”。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文化遗址

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王朝。为了加强对各地人民的统治,有力地监督地方官吏效忠朝廷,同时又为了防止发生皇族家庭争权夺位的争斗,维系并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朱元璋推行分封制,把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共同“夹辅皇室”。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有子女42人,其中皇子26人,除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皇二十六子朱楠出生不久便夭折外,其余24人均封为亲王。明朝宗室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皇子封亲王,亲王封号均用古国名或地名,如秦、晋、荆等。亲王的嫡长子立为王世子,授金册金印,嫡长孙为世孙,冠服等制度同一品官,他们是亲王位号的合法继承人。其余亲王诸子立为郡王,授镀金银册银印,郡王封号用州县地名或古地名。郡王嫡长子立为郡王世子,嫡长孙为世孙,冠服等制度同二品官,他们都是郡王位号的合法继承人。其余郡王诸子封为镇国将军,郡王之孙封为辅国将军,郡王之曾孙封为奉国将军,郡王四世孙封为镇国中尉,郡王五世孙封为辅国中尉,郡王六世孙以下皆封为奉国中尉,世袭封号。
  朝廷规定各地藩王“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但是他们显贵的身份,尽管没有行政官员职务,却可以直接向皇帝上疏奏章。朝廷大臣在亲王面前,都是“伏而拜谒,无敢均礼”。地方官员更是受制于王府,被其左右。王府冠冕服饰,车旗邸第,仅次于皇帝。朝廷规定亲王每年的禄米1万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最少的奉国中尉也有200石。这些宗亲子弟出生时须向专门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宗人府请名,年长再请婚,食俸终生,死后复由朝廷祭葬。致使明宗藩世代蕃衍,朱氏子孙遍及全国。
  明朝历代在十多个省区分封有上百个藩王,其中江西境内有“三藩”(荆宪王朱瞻堈时间很短,也在南城,江西史学界一般称“三藩”),分别是:南昌宁王——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为首的宁藩王系;鄱阳淮王——以明仁宗朱高炽第七子、淮靖王朱瞻墺为首的淮藩王系;南城益王——以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实际排行是第六子,因皇长子、次子早夭,孝宗朱祐樘是第三子,继位当皇帝)、益端王朱祐槟为首的益藩王系。益端王朱祐槟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受封,弘治八年(1495)正式到南城就藩,他这一支在南城世袭了七代八王,历时150年。
  益王就藩南城,除了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王府,里面的机构设置也五脏俱全。王府里面设立长史司,算是王府里面的大管家吧,负责处理王府的日常事务,南城益王府按照礼制,设立王府长史司,内设部门占“编制”的人员如下:
   王府长史司及内设机构
   长史司:左长史一人,正五品;右长史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九品。
   审理所:审理正一人,正六品;审理副一人,正七品;
   典膳所:典膳正一人,正八品;典膳副一人,从八品。
   奉祠所: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奉祠副一人,从八品;典乐一人,正九品。
   典宝所:典宝正一人,正八品;典宝副一人,从八品。
   纪善所:纪善二人,正八品;
   良医所:良医正一人,正八品;良医副一人,从八品;
   典仪所: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
   工正所:工正一人,正八品(工正副一人,从八品)。
  其他人员:伴读一人,从九品;教授,无定员,从九品;引礼舍二人,未入流;仓大使一人,未入流;副使一人,未入流;库大使一人,未入流;副使一人未入流。
   嘉靖四十四年以后进行过一些“机构改革”,进行过一些合并。这种礼制的设置,在郡王府和镇国将军府就要简单得多了。
   郡王府:教授一人,从九品;典膳一人,正八品。
   镇国将军府:教授一人,从九品。
  明朝,朱元璋有两支后代曾先后封藩建昌府。第一支是仁宗第六子朱瞻堈,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被封为荆宪王,通称荆王。宣德四年(1429)就藩建昌。荆王府建造在县城内西南天一山,规模不算很大。其主要建筑的宫室,在现今实验小学中心部位及稍后的宿舍区一带。荆王在南城的时间不长,前后经历了十七个年头,被一条蛇吓跑了。据《明史》列传第七,诸王四中载,“宫有巨蛇自梁垂地,或凭王座。瞻堈大惧,请徙。”正德十年(1445)徙蕲州。
  第二支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六世孙、宪宗第四子朱祐槟,他是当时江西三大藩王之一。三大藩王中,以益端王的势力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他六岁封益王,十七岁就藩建昌。于明弘治五年(1492)开始对原来的荆王府进行改造扩建,弘治八年(1495)益王朱祐槟封藩到了南城,为了扩建王府,“广取军民屋址,人情汹汹”。南城知县高齐南出面调停,迁走百姓。在王府四周筑起了围墙,纵深144丈8尺,墙高2丈9尺,用特制的“王砖”砌成,称为王城。
  益王府竣工于弘治八年(1495)。规模宏大,占地数十万平方米。王府平面布局坐北朝南呈长方形,东至今大岭头,西接人民广场,南延伸到马栏口,北至福音堂。王府建在王城内,王城城墙高2丈9尺,一律用特制“王砖”垒翻。王城开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益王朱祐槟还在王府正南入口处增建了“忠敬孝友”的十柱牌坊。十柱牌坊,结构奇特。石柱上部祥云盘龙,缕空雕刻,工艺精细。石柱底部前后有抱鼓石,横额南面书“忠敬孝友”,中间镌刻益王府藩王册文。北面横额“屏藩帝室”四个大字,把他们在这远寓京都的县城设置王府的目的,表白得清清楚楚。“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巨大石碑,立在前面,显示着王府的尊贵,益王府前门的宏伟规制可见一斑。解放前,西四柱被毁,十柱坊只有六柱。1957年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并有拨款修复之意,可惜,在“文革”中全毁。
  紧靠“十柱坊”的北面是人工挖掘的大水池,上架有三座石桥。顺桥北上为并列的三条通道,道路甫低北高,欲进王府似有步步登高之意。路旁原有许多石龟碑座,抗日期间已散乱地被掩盖在草木丛中。距“十柱坊”约数百米,有第二座石碑坊(坊址在今县粮食局直属库内,绿石基础仍可见)。牌坊为五门六柱,柱上部亦为缕空雕刻的祥云盘龙,坊上横额正反两面均有题字。牌坊以北也有人工挖掘的深水池,池上同样架有三座石桥,下桥北行,同样是三条并行的通道。经过这些牌坊、石桥、通道才走近王府宫殿。
  王府内原有前、中、后三座大殿。前殿(承远殿)址在今实验小学“逸夫楼”附近。解放初,为南城县中学的大礼堂,地基比四周高出数尺,就是王府前殿的废址。中殿为正殿(圆满殿),殿址在实验小学原教学大楼处。后殿(存心殿)在大楼后面不远处的宿舍区附近。前殿与中殿距离较大。中阔有一片地面比殿基低得多的广场,在中殿前,还有一个很宽阔的墀(台基)。中殿殿基量高,有六尺九寸。殿墙均用特制“王砖”砌成,特别坚固厚实。
  殿四周有走廊,檐柱采用整块巨石雕凿成四面八棱石柱。殿四周均有完整的大条石砌成的阶梯。中殿的正前方则有“朝阶”,朝阶的中央有雕刻盘龙的大石块,两侧才是上墀的阶梯。殿内的柱子为巨大的木柱,直径都在五六十公分,益王府内遗留下来的木柱磉石,有几块现在放在麻姑山仙都观门前停车场的樟树下,从这几块磉石就可以看出当年益王府大殿的气派。
  殿的两厢周围有三宫。宗庙、书院、仓库、游击署。守备署,以及沐浴、更衣、进膳场所,房屋八百余间。王府之内处处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朱门映辉,绚丽灿烂,所耗资金浩大。据《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七记载:一次因患白蚁,“修缮之费约银三万余两”。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十二月失火,烧废房屋260余间,接着花几万两白银进行维修。
  益王在明皇宗亲中是地位很高的藩王,其子女未袭封益王者均分别列封男为郡王,女为郡主。例如朱厚炫是益端王嫡第二子,未进封益恭王之前被封为崇仁王。朱厚煌是益端王庶第三子,被封为金溪王。而这些郡王只是食封地之禄,大都在南城县城内据地营造郡王府。崇仁王府在西街;金溪王府在东街;玉山王府在南街;阜平王府在车家巷;铜陵王府在南门。按照明朝的定制,益王后代的郡王府有46处。这些王府争富比艳,耗费的都是民脂民膏。明亡,朱氏子孙势衰财竭,王府有的废弃,有的成了民宅。
  益王府在清代改作文庙,祭祀孔夫子的地方,原中殿被改作“大成殿”。清代以后,王府旧址改建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大成殿”成为省立第十二中学的大礼堂兼作音乐教室,但门额上仍悬有“大成殿”的匾额。东西两旁改作教室,后殿旧址新建办公室和教师的宿舍,后花园最北处(今二中教师宿舍楼)兴建学生宿舍。至此,益王府旧址仍遗留有石坊两座,宫殿一栋,石桥六座。1942年,日寇侵犯南城,“大成殿”也被推毁。此后,由于办学需要,经过数十年的改造,面貌已焕然一新了。
  益王受皇帝册封,是最高一级的爵位。益王府是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从弘治八年(1495)益端王朱祐槟封藩建昌起到崇祯十七年(1644)益末王朱兹炱止的149年间在南城一共世袭了七代八个益王。
  第一代益端王朱祐右槟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生于成化十四年(1478),薨于嘉靖十八年(1539)。享国四十二年,寿终六十一岁。葬于南城洪门外源村对面金华山,墓前有红石文吏武将,狮、马望柱,汉白玉碑各一对,遗迹可见。生子四人,长子袭益位,其他三人封郡王,女二人,封郡主。
  第二代益庄王朱厚烨,益端王长子,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薨于嘉靖三十五年,享国15年,葬于洪门水坝二仙山,终年68岁,无子嗣位。益庄王墓出土文物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第二代益恭王朱厚炫,端王次子,庄王之弟,生于弘治十三年(1500),嘉靖三十六年(1557)封益恭王,享国20年,终年78岁,葬于洪门庄上资圣山,生子五人,女三人,其墓解放前被盗。
  第三代益昭王朱载增,益恭王长子,生于正德十一年(1518),薨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终年28岁,葬于岳口游家巷华盖山。其墓“文革”中被盗。
  第四代益宜王朱翊鈏,益昭王长子,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二十五年(1546)嗣父位封益宣王,薨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享国44年,寿终67岁,葬岳口游家巷华盖山。生子18人,女二人。1979年国家发掘其墓,出土文物现藏省博物馆。
  第五代益敬王朱常涏宣王次子,万历九年(1581)封世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封益敬王,薨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享国10年,生子8人,葬于10都七宝山,其墓1968年被盗。
  第六代益定王朱由木,敬王三子,生于万历十六年(1588),三十五年(1607)以镇国将军进封嘉善王,三十九年(1611)封益世子,四十五年(1617)封益定王,薨于崇祯七年(1634),享国17年,生子7人,女3人,葬于10都五龙山(岳口游家巷)。1981年国家发掘其墓,出土文物现藏省博物馆。
  第七代益末王朱慈炱,崇祯十七年(1644),乙酉国变逃亡广州,次年(1645)卒于广州,阉人孪翔归盱,棺枢附归,葬在益庄王寝园内,生子二人,被清政府移住山东。
  益端王朱祐槟就藩南城,世袭了七代八王,149年。一个半世纪中,这个庞大的朱氏家族基本都在南城生息,死后也基本安葬在南城,这些墓葬区现在都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明王朝的灭亡,益王家族的陵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过在清顺治晚期开始,就开始得到了一些“政策性”的保护。当年由于朱氏王朝的崩溃,一些当地老百姓,甚至一些庙宇的僧人都开始打陵墓的主意,拆陵墓建筑和盗取墓城砖块的事时有发生。当时的县府衙门为了保护好这些陵墓,还发过告示,“禁止盗拆”。
  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二十三日知县李正蔚、县丞方文相、典吏吴杰具名告示:金华(洪门镇外源村益端王墓)、二仙(洪门镇长塘街益庄王墓益先王墓)、资圣(洪门镇庄上益恭王墓)、七宝(亦称女冠山,益昭王、宣王、敬王、定王,在岳口乡游家巷村)四处,看山人等,公同踏勘间随据本官,遵依查验。”
   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再次强调“府宪邹批允钧语:……何物僧人胆敢妄行废拆,殊为不法!”
  仅次于皇帝地位的亲王,墓地非常气派。南城益藩亲王的墓地除了陵墓本身用围墙封闭外,明代时期,一般都划有很大的一块地盘作为墓区保护范围,多的地方达十数里,在保护范围内不得开山、砍伐、狩猎。(陈国章霍质彬)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国章
责任者
霍质彬
责任者
朱祐槟
相关人物
朱厚烨
相关人物
朱厚炫
相关人物
朱载增
相关人物
朱翊鈏
相关人物
朱常涏
相关人物
朱由木
相关人物
朱慈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益王府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