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书院八百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16
颗粒名称: 盱江书院八百年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5
页码: 62-66
摘要: 盱江书院在南城县城北隅。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哲学家、教育家李觏建。书院构造,中有明伦堂,前有洙泗堂,左右列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四斋。当时书院,“教授自资”,属“民办”性质。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文化遗址

内容

盱江书院在南城县城北隅。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哲学家、教育家李觏建。书院构造,中有明伦堂,前有洙泗堂,左右列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四斋。当时书院,“教授自资”,属“民办”性质。同年,建昌军奉诏建立军学,知军事慎铖请李觏“出主学事”,聘为教授,主管军学教育,盱江书院也就由“民办”转“公办”了。明翰林修撰罗纶《建昌府重修泰伯先生墓记》载:“郡治北有凤凰冈,先生创书院其下,学者千余人”,这在当时算是规模很大的书院,也是江西古代书院史记载中能有“门徒千人”的三所书院之一。可见盱江书院在当时整个江西书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宋建昌军南城县人。李觏建盱江书院,讲学著述,以教授生徒维持生活,赡养寡母、妻儿,终“以文章知名”。李觏博通经术,当时,“东南人士推以为冠”,因而,“乡典俊从,四方闻风而至从学者常数十百人。”宝元、康定间李觏曾应范仲淹之聘,讲学越州(治山阴、会稽,今绍兴)稽山书院。后来,李觏回到家乡仍旧讲学于盱江书院。
  李觏一生贫而好学,视富贵如浮云,安心草茅之中,教学授徒,研讨著述,积极进取,终成学业。他立志学颜回在陋巷中,做学行高尚的人,而自得其乐。东南学者负笈请益的以千数。他著有《退居类稿》《皇续稿》等,后人纂集为《直讲李先生文集》或《盱江文集》。李觏所著之书,所为之说,皆力求“康国济民”,祖无泽称其“皆从大处起论”,“极当时之病”,“真医国之书”。《东都事略》亦赞其有“昌国强兵之学”。
  对人的教化和教师的地位问题,李觏强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立人以善,立善以教”,要“教人成善,养善去恶”。“学校不立,教法不行,人莫知何人可师,道莫知何道可学。”“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者所以制民命,其可以非其人哉”,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李觏当时创办的盱江书院,以学者讲学为主,对科举并不十分重视,不仅接纳本郡学子,而且接纳各郡府前来求学的“俊秀者”。在李觏盱江书院的影响下,“江右文风盛矣,有盛如建昌郡者乎?”李觏在盱江书院主事六年,学徒千数,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南丰人)就是他的高足,曾任吏部、礼部、兵部尚书、尚书左丞,积极辅佐王安石推行新法,颇有建树的邓润甫(南城人)也是盱江书院李觏的门生。此外,余畴若、邓立节、徐唐、李山甫等名儒都是李觏的弟子。盱江书院成为当时东南学子闻风向往的著名书院。皇祜元年(1049年),范仲俺向朝廷极力推荐李觏,次年,仁宗召李觏为太学直讲。李觏离开盱江书院后,盱江书院逐步成为培养本郡童生的场所,是建昌军、府的一所重点书院。李觏去世后,其弟子邓润甫曾将李觏遗书献于朝廷。
  盱江书院在“靖康之难”中被毁。宋宝祜二年(1254年),郡守杨瑱重修,并设立兴文堂,祭祀李觏。开庆元年(1259年),知军事曾埜又重建盱江书院。景定三年(1262年)知军事钱应孙又增设殿宇、讲堂,塑至圣先师像,并把惩治富户的违法田三千亩划给书院,以作费用补充。曾有富等先后为山长。盱江书院日渐兴旺。
   元代,盱江书院仍设山长管理,据载,邓茂生等先后为山长。元朝末年,书院毁于战火,田亦堙没。
   明朝洪武初南城徐谅以盱江书院山长荐授府学训导,书院废。
  明正德七年(1512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促建盱江书院,把城西南隅的东岳庙改建书院,同时把庙有田租223石1斗拨给书院。书院东西宽25.5丈,南北长27.5丈,建前堂(正经堂)、后堂(上达堂),前堂左右建志伊堂、学颜堂,后堂右建文会堂,正经堂前建有亭、台、甬道,前、后堂两边各建学舍10间。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府韩辙,同知何恩又增建学舍20间,盱江书院又具规模。提学佥事田汝耔作正经、上达、志伊、学颜四铭以记。
  明嘉靖三年(1524年),盱江书院被群牧所征用,院舍被并入益王府弟,书院只好在北隅清源庙阴阳医学废址上改建,学田划归府学。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小学,盱江书院也随之消失。
  明万历三年(1575年),邑人云南屯田副使罗汝芳感到久负盛名的盱江书院空有其名,便想方设法重建。他得到封藩南城的益恭王朱厚炫的同意,在城北廓得一空地,筹建盱江书院。他因资金不足,仅建了几幢房子凑合使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推官陆键也曾在府学之射圃改建,此举得到南城知县李同芳的捐助,可惜,到了明末,又毁于兵火。
  清朝康熙年间,知府于翔汉把北关凤冈书院移建至提学署内。雍正七年(1729年),提学傅玉雩改额盱江书院,属一郡生童考课之所。书院跨府城内小溪而建(现物资局、交通局一带),厅、堂、舍、亭、台,小桥流水逐成规模,书院内仍有泰伯祠供人祭祀。乾隆九年(1744年),知府杨宏志又进行过一番修葺,并拨出多处租田作为书院公用经费,南城、南丰、广昌、泸溪(今资溪)、新城(今黎川)五县生童在此学习。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府叶新增修。乾隆十一年(1748年)聘新科进士广昌县赖晋掌教。乾隆十八年(1753年),黎川进士陈道捐银2000两,江元洪捐银300两,黄道镇捐银200两,知府姚文光准府城典铺每年生息700余两交书院作教育经费。书院开支标准为掌教仪银4两,束修120两,茶叶银4两,夫脚银4两,节礼12两,监院薪水银18两:生童膏火40人共400两。
  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建盱江书院在武岗山上,书院倚聚星塔而建,中建讲堂,四周建书舍,讲堂左侧挂正经、上达、志伊、乐颜四幅匾额,讲堂南面仍建泰伯祠,祠内除供李觏像外,增加陈列了曾巩、傅梦泉、包恢、何椒邱、罗汝芳、邓潜谷、李大经、谢秋水等乡贤的画像。其他如:虚斋、德馨堂、步云桥、环岭亭、新斋、静观斋、光风斋、月堂等错落有致。围墙有门,称雨化门,武岗山当道有亭,盱江书院背靠宝塔,下临盱江、古桥,为盱江胜景之一。清人周宣猷有诗云:“屏山翠晨水当门,野径新除讲院尊。一塔摩天云路近,双桥锁岸月波粼。他年桃李春风影,几处鱼鲈夕照明。闻道麻姑仙坛事,醉翁真乐共谁论。”
  因武岗山地势太高,时遭风雨侵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知府孟绍、知县蒋有道,根据当地士绅的请求,仍旧把盱江书院移到城内,建于旧址。嘉庆四年(1799年),邑人两淮盐运使曾燠捐银3000两,交省商张广和、王履泰具领,营运生息,每年按息324两(逢闰年加息27两),分冬、夏两季由盐道衙门支付给盱江书院,作为生童费用之补贴。进士黄因莲、汤云松致仕归先后掌教。
  咸丰六年(1856年),盱江书院又毁于战乱。同治八年(1869年),知府达春布邀同五县绅士捐资修复,一直维持到民国初年。盱江书院因系考试生员(秀才)的地方,清末又称之为“考棚”。
  盱江书院,几度六衰,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上半世纪50年代,还可以看见盱江书院的一点陈迹,由于盱江大道的扩展,改变了原来县城的布局,盱江书院遗址被盱江大道南北穿院而过,所有古迹被拆毁,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个古老的回忆。然而,盱江书院的创始人——李觏,永远让后人敬仰。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盱江书院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