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步金阶药王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15
颗粒名称: 九步金阶药王庙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60-62
摘要: 由于南城从事建昌帮中药业人数众多,且药业生童颇称兴旺发达。因此,同业人员倡议兴建一座药王庙。庙宇座落城内北大街,距十字街仅数十步。菩萨座位坐南朝北,大门向着正东,后改建为百货公司。建起这座药王庙的目的,是可让同业人员借药王菩萨生日这一天,以作药业的物资交流,既卖出多余的,又可买进不足的;二是可以朝拜自己的祖师——药王菩萨,祈求菩萨保佑他们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保佑他们合家清吉,四季平安。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文化遗址

内容

过去,由于南城从事建昌帮中药业人数众多,且药业生童颇称兴旺发达。因此,同业人员倡议兴建一座药王庙。庙宇座落城内北大街,距十字街仅数十步。菩萨座位坐南朝北,大门向着正东,后改建为百货公司。建起这座药王庙的目的,是可让同业人员借药王菩萨生日这一天,以作药业的物资交流,既卖出多余的,又可买进不足的;二是可以朝拜自己的祖师——药王菩萨,祈求菩萨保佑他们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保佑他们合家清吉,四季平安。
  庙宇正殿上,并肩坐着三尊大菩萨,各高丈众。皆赤膊光头,身披树叶,金光闪闪。这就是伏羲、神农、轩辕三位上古皇帝。他们尝百草,作方书,以疗民疾。教民为耒耜,以兴农。架木为巢,以利民居。设市场,通货财,以兴贸易。教民渔、猎、畜、牧、养牲口,以充疱厨。画八卦,遣书契,为文字的开始……他们对人类贡献之大,是难以形容的。故被尊为上古“三皇”,庙宇正殿号“三皇宫”。中殿。经过了所谓“九步金阶”。这个“九步金阶”,阶九级,左右各有石雕盘龙,完全仿照当时皇帝宫殿的式样造的。正殿的宫门十四扇,平时关闭着,只有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的晚上“暖寿”与二十八的生日时,才会大开宫门。
  中殿奉祀的有“孙思邈、张仲景、岐伯、雷公、扁鹊,仓公,华陀、王叔和、葛拱,陶弘景、李时珍,韦讯慈藏道人的塑像,香火不断。每年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孙思邈生日,举行庙会三天,并开合演戏。这三日,省内外药商云集,畅谈业务,互通有无。药栈,药店,大行酒宴,如办喜事一般。
  正殿栋柱有一联,曰:“寒症由于卫弱,血虚多是热徵,七情难免虚劳侵,这是病象认定,治热自然凉剂,伤寒直用热温,万般病理细推导,是医家认病。”中殿柱子上的对联一副,曰:“凡是百草,皆是百药,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注:卫弱——体内保卫力量薄弱,固此爱寒]。
  这两副对联,一副是谢甘棠翰林写的。谢翰林是南城“义大成”生热药栈的股东。另一副是饶仕端写的。饶翰林是“德聚隆”生药栈(不泡制,不零售。只卖大宗批发)的股东。因此,建昌药业资本雄厚,老栈房多是官商合办的。当时药业堪称盛极一时。
  江西建昌帮药业与建昌府的药王庙,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前后有六百多年的兴盛期。民国年间,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经常派飞机来南城轰炸,中药店被炸最多家,元气大受损伤。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日寇侵入南城,全城被焚毁,中药业濒临绝境。而药王庙的中下两层皆被烧毁。上层正殿设备亦被日、伪军队彻底破坏。
   解放后,随着城镇建设的需要,庙宇被改建。于是“药王庙”也就仅留下一个名词而已。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