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望亭边望失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04
颗粒名称: 沿望亭边望失主
分类号: K928.756
页数: 2
页码: 36-37
摘要: 盱江大道中段曾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横街,叫沿望亭。街不称街而称亭,确实少见,原来这附近确有过一座亭,因以亭名。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抚州 沿望亭

内容

盱江大道中段曾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横街,叫沿望亭。街不称街而称亭,确实少见,原来这附近确有过一座亭,因以亭名。
  古时,这里是西出城关的必经孔道,四乡车马人扶,肩挑背负,远道跋涉,能得一亭休息,确是一件美事。为此当地人士集资在这里构筑了一座简朴适用的风雨亭。
  亭用红方条石垒墙,门分东西,南北石墒留有许多尺见方的通风孔,红墙青瓦,小巧玲珑,既坚固又美观。建于明代,清代置修,解放前倾圮。
  亭名沿望,有一段小故事。相传明代中叶,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时近薄暮,有个伙计出城去替东家收帐,匆忙中掉落一个捎马;城西磨盘山下有一户姓张的老人,家里虽穷,但从不为钱财所动。这天夜里,他路过西华楼,忽地绊了一跤,发现脚下一堆硬邦邦的东西,拾起一看,是一个捎马(古时搭肩上盛钱物的布袋),里面有许多银钱,还有帐目收据,掉落捎马的人分明是替东家过年收帐的店伙。他心想:这个人此刻必然是心惊肉跳,丧魂落魄。找不到捎马,说不定要出人命案,让我先把它收藏起来,等失主回来还他,于是张公就坐在路边等候失主。
  由于年关已近,又是雪夜,路上行人绝迹。一更一更过去,快到鸡叫,张公浑身凉透,支持不住。但他坚持守候,并沿途张望,这时只见远处来了—个人,冒雪急走,神色慌乱,一路拨雪翻石,沿路搜寻。张公心想:莫非这个人就是失主?为了慎重,他不先说破,走过去和来人搭话,把捎马里的东西问得一清二楚。张公知道:他是真正的失主,便把捎马给还了他。那人接过捎马双脚扑地跪在地下连连叩头:“恩人啊,如果不是逢到您,哪能还我这袋银钱,失了这笔钱,我这条命就活不了,我死了,我一家老少也活不了,你不光救了我,还救了我全家。”张公连忙扶起来说:“老弟,将心比心,如果我掉落了这个捎马也会和你一样焦急,拿去吧。”
  据说姓张的老人是明代状元张升的父亲。后来,那个失主为了报答张公还金救命之恩,带着厚礼来到南城。他打听到张公已死,便在张公拾金不昧,一路沿望失主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以作纪念,取名“沿望亭”。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沿望亭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