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之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402
颗粒名称: 名胜之地
分类号: K928.756
页数: 18
页码: 33-50
摘要: 南城县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古老山城,因其地属丘陵、故城内既有山丘,又有平地,古时人们命名的“三山、九岭、十二团团”就是对城内地势的描述。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抚州

内容

三山九岭十二街
  南城县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古老山城,因其地属丘陵、故城内既有山丘,又有平地,古时人们命名的“三山、九岭、十二团团”就是对城内地势的描述。
  “三山”就是指城内的三座矮山。陈家山在城西,又名“磨盘山”,因地势如磨盘而得名(今老西门屠宰场内)。天一山在城西南,为城内最高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赠书“天一山”三字,原“观署”位于此山,国民党统治时“观署”改为“南城招待所”,1942年毁于日寇(今自来水塔附近)。凤凰山在城南隅,世传凤凰翔集于此而得名(原通用机械厂内)。
  “九岭”就是指依“三山”而设之岭。黄家岭又名“将军岭”(今八一岭)。东大岭:又名“南大岭”(今新东门西之岭)。文秀岭:又名“小岭”,在东大岭之南(今生产路路上有一小水井处)。罗家岭:近生小四眼井处(粮食局新加工厂隔壁巷内)。乌龟岭:又名“占圭岭”(今粮食局新加工厂内)。门楼岭:又名“跑马岭”(今西大街裱背巷口)。程家岭:在学道背(今通关福利厂路)。孔家岭:在沿望亭西(今通老西门之路)。蔡家岭:在南门金斗窠(原师范宿舍隔壁巷内)。
  “十二团团”指古时街道,交叉路口所设置的直径约两米的十二块园石,其所在地有:城内十字街中央;东街里城门口(今南北城东路交口处);东门外城门口(今上下夹城交口太平引桥下);河东丁字街口处;河东新街上大德桥头下;南门衙前街(今麻桥附近);西街门楼岭下(今下石巷口处);西华楼(原五交化公司仓库处);县医院门诊部与沿望亭交口处(原食品公司门口);北门湖桥北端;北门东坡下(原土产公司柴炭仓库旁);北门榻埠街街口(今光塔大队牺谷插水井边)。
  解放后,县城基本建设发展迅速,面貌一新,三山,九岭、旧“团团”已成故物,现在谈论它,只能是“古城”旧貌的历史回忆,给后人留下一点古县城的地理知识。(作者陈行芳)
   沿望亭边望失主
   盱江大道中段曾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横街,叫沿望亭。街不称街而称亭,确实少见,原来这附近确有过一座亭,因以亭名。
  古时,这里是西出城关的必经孔道,四乡车马人扶,肩挑背负,远道跋涉,能得一亭休息,确是一件美事。为此当地人士集资在这里构筑了一座简朴适用的风雨亭。
  亭用红方条石垒墙,门分东西,南北石墒留有许多尺见方的通风孔,红墙青瓦,小巧玲珑,既坚固又美观。建于明代,清代置修,解放前倾圮。
  亭名沿望,有一段小故事。相传明代中叶,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时近薄暮,有个伙计出城去替东家收帐,匆忙中掉落一个捎马;城西磨盘山下有一户姓张的老人,家里虽穷,但从不为钱财所动。这天夜里,他路过西华楼,忽地绊了一跤,发现脚下一堆硬邦邦的东西,拾起一看,是一个捎马(古时搭肩上盛钱物的布袋),里面有许多银钱,还有帐目收据,掉落捎马的人分明是替东家过年收帐的店伙。他心想:这个人此刻必然是心惊肉跳,丧魂落魄。找不到捎马,说不定要出人命案,让我先把它收藏起来,等失主回来还他,于是张公就坐在路边等候失主。
  由于年关已近,又是雪夜,路上行人绝迹。一更一更过去,快到鸡叫,张公浑身凉透,支持不住。但他坚持守候,并沿途张望,这时只见远处来了—个人,冒雪急走,神色慌乱,一路拨雪翻石,沿路搜寻。张公心想:莫非这个人就是失主?为了慎重,他不先说破,走过去和来人搭话,把捎马里的东西问得一清二楚。张公知道:他是真正的失主,便把捎马给还了他。那人接过捎马双脚扑地跪在地下连连叩头:“恩人啊,如果不是逢到您,哪能还我这袋银钱,失了这笔钱,我这条命就活不了,我死了,我一家老少也活不了,你不光救了我,还救了我全家。”张公连忙扶起来说:“老弟,将心比心,如果我掉落了这个捎马也会和你一样焦急,拿去吧。”
  据说姓张的老人是明代状元张升的父亲。后来,那个失主为了报答张公还金救命之恩,带着厚礼来到南城。他打听到张公已死,便在张公拾金不昧,一路沿望失主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以作纪念,取名“沿望亭”。
   烟波潋滟古西湖
  谈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起闻名天下的杭州西子湖,然而,南城的西湖,便不一定为常人所知了。历史上南城也曾有过西湖,而且湖光山色同样迷人。道光《南城县志》载:“西湖在城中西隅,湖自殷家源,从西门水关流至城中汇为湖”,楼台烟柳,掩映如画。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城墙系宋元丰年间(1081年左右)知军事郑琰修筑,唐朝的城址是东达天井源,西至门楼岭,门楼岭以西就是城外,湖在城之西所以叫西湖。
  郑琰筑城时在西关留有水涵洞,水仍可源源不断流入城中湖内,但当时沿岸并没有多少装点之物,自圈入城中后西湖沿岸有人居住才日渐秀丽。据《盱江西湖梅氏族谱》载:“宋淳祐九年(1249),隐士梅仲在始居西湖旁,”清《道光南城县志》也有“昔梅氏聚族世居湖畔,称西湖梅氏”的记载。说明这一带世代居住着梅氏家族。梅氏并在此建亭阁数十楹,环植竹木花卉,造小舟,种菱荷,使西湖变得杨柳轻拂,鱼游鸟翔,为西城之胜景。西湖不断经人工点缀,更加风光旖丽了。明成化五年(1469),状元张升曾赋诗赞曰:“天开一鉴古城西,潋艳烟波二里堤。晓日莎平鸂〓舞,春风花落鹧鸪啼。菰蒲深处鸣箫鼓,杨柳阴中过酒旗。矣乃数声林外曲,满船剩载月明归。”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西湖的确是县城中的一个美丽的“公园”,为建昌古城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元丰年间筑新城,将西湖圈入城内,从城镇规划来看,城中有这么一个湖,无论从生态环境设计,还是城内的雨水疏通都是一个极好的布局。水从西关入城汇入湖,再由北面水关涵道流出入盱江,使城区由西向东再向北的这条人工小溪终年水流潺潺,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使城内积水排泄方便,这不能不佩服我们的古人在城镇建设上的远见卓识,独具匠心。即使是城区不断扩大的今天,这条小溪仍是城区排水的重要通道。
   西湖究竟是何时淤塞的呢?张升咏西湖的成化年间(1465-1487),明正德(1506-1521)《建昌府志》对西湖没有记载,清代历次所修县志均将西湖列为古迹,可见西湖是明弘治(1500年左右)以后开始淤塞。到了明末,西湖旧址便建屋成了街、巷。清道光《南城县志》中有“西湖巷(沿望亭东)”这一地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以后这一地段有湖坪的称谓,也称老府坪(明、清建有府衙),叫老虎坪则是讹称。西湖淤塞,已成为历史,但流经城区的这条小溪不能再淤塞,更希望这条城区排水的“大动脉”能焕发“青春”,永远服务于我们子孙。(周春林)
   参禅圣地宝方寺
  宝方禅寺位于南城县龙湖镇上蓝村宝方村小组,距县城约60公里,与黎川县接壤,寺侧有公路通达南城、黎川两县。是江西省36所重点寺庙之一。
  宝方禅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该寺初名“上蓝院”,是曹洞宗二世祖卓锡别院,旧址在今上蓝村东张家窠村小组,距现宝方寺约两公里,南唐升元中(约934年)迁至现址。后改为“宝方院”。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敕封为“宝方禅寺”,其匾额至今悬挂于该寺正门上方,此名亦沿用至今。
  宝方寺占地总面积为4681平方米,其中寺殿房舍占地面积为3398平方米,房屋74间,花园、晒谷场占地面积1283平方米,共有水田、旱地、山林面积共40.5亩。该寺坐北向南偏东,三面环山,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寺前翠竹掩映,溪水潺潺。寺门联语:“方林馥郁遮天翠竹苍松为修身养性的乐园,宝刹清幽满眼青山秀水是悟道参禅之圣地”,给人以飘逸感觉。整个寺院建筑雄伟,工艺精巧,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罗汉堂、佛堂、斋房等多幢殿堂,均红墙绿瓦,雕梁画柱。塑有如来佛、观音佛、弥陀佛、四大金刚等佛像100多尊,这些佛像金碧辉煌,神态各异,显示出非凡的雕塑艺术。寺后松林葱郁,古树参天,云雾缭绕。
  寺后侧有保留完整的化身窑、佛塔林。佛塔林中建有唐代的普同塔、比丘尼塔和清康熙年间所建母女塔、云净塔等六座埋葬骨灰的石塔。其中名声远扬的当属“普同塔”,此塔原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55),状貌独特、精致壮丽,塔顶石盖、塔石栏杆、竖立石等材料是由云贵两省精选而来的,且工艺精细,实为罕见,乃宝方寺扬名之物。“云净禅师”佛塔为云净禅师骨灰安放处。塔身为六面柱体,通高2.2米,底径1.5米,塔四周砌有护石,前有石阶,后三向砌有半圆形青石护墙一道。塔顶冠以双层圆球葫芦顶,球顶凸带下接六角盘形石,六脊飘檐稍向上翘。塔座分三层,逐渐外凸,塔身正面中嵌石碑,曰:“宝方曹云师塔记铭”,中为“本山住持曹云净禅师之塔”,年款“清康六年”,横额“洞宗三十三世”。宝方寺是南城、黎川两县修复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佛寺,被列为省重点寺庙之一。
  “上蓝院”自盛唐建成后,传了数代,几成废墟,寺庙建筑与佛像多次受损。后有住持僧德稠和徒文善,共发奋诚募,遂得江夏黄道珍居士与妻郑氏、安定梁德城居士与妻陈氏等鼎力相助,建正殿一座,装塑释迦牟尼佛及左右护卫等佛像九尊,重装罗汉堂、观音堂各一座,使上蓝院面貌一新。百余年后,寺宇倾颓,直至南宋嘉定元年(1208),经宝方禅师的努力和宋人国俊等人的帮助,宝方禅寺方才恢复旧貌。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寺院又遭焚毁,无明禅师不畏艰难,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鼎建大殿、天王殿、禅堂、僧房等,万历三十五年(1607)立石铭志,无名禅师重兴宝方。此后,几百年来,寺庙建筑虽未遭到大的破坏,但庙中佛像几次被毁。在“文革”期间,寺庙一度被改作洪门库区移民、插队知青居所和生产队的仓库。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寺院,寺内有天王殿(前殿)、大雄宝殿(中殿)、观音殿(后殿)、禅房、厨房等。大雄宝殿为九檩(脊)重檐硬山顶建筑,正面廊坊立有两根穿斗老檐柱,两侧山墙平于屋面,三间并列相通,进深11米,井字格式。1982年11月,文物普查中首次在寺内发现9座大理石佛塔和6块宋、明、清存留下来的寺院铭碑,可说是本县现存古建、碑刻中一保存最完美的珍贵文物。1983年,宝方寺重新开放,政府拨款修葺,再加上各方资助,终于使他恢复昔日原貌。
  如今南城、黎川等县来寺旅游观光和朝拜者终年不绝。宝方禅寺后侧有“母女”塔一座。该塔高达三米多,颇为壮观。它有何来历呢?原来,在明末崇祯年间,有邓门涂氏女,年轻丧偶,遂携女皈依佛门,随带租田三十担入寺,朝暮顶礼参禅。其母法名“心悟”,其女法名“琪文”。琪文于顺治五年(1648)示寂,心悟则于康熙十四年(1675)圆寂。后来,邓姓宗戚敬其母女参禅心坚,逐义建“母女”塔一座,将其母女骨灰安放塔内。登上宝方禅寺后面巍巍群山,顿觉松涛阵阵,竹影摇曳,山风习习,曲径通幽。登至山顶,极目远眺,宝方禅寺在翠竹掩映,松柏环抱中若隐若现,静谧幽雅,犹如蓬莱仙境。此刻,你定能感受到“深幽古刹百千年,西竺佛经钟声传”的晨钟暮鼓的怡然自得情调和古朴静雅的悠然图景。
   潮音洞里罗汉佛
  潮音洞位于南城县岳口伏牛村,东临盱江,是古代人工所开凿的一处石龛窟,建于明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洞外一龛,洞内石壁浮雕罗汉佛像二十尊,头部均被砸掉,另有一尊脚踏莲花的观音,有一定的石刻艺术。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潮音洞内呈长方形,宽10米,深20余米,空气清新,气候清凉。内建楼阁雕梁画栋。石壁上有10余尊罗汉佛像浮雕,形态各异,形神兼备。或托腮凝思,或横眉怒目,或讲经说法,或闭目养神,或坐或立,栩栩如生。另有一尊脚踏莲花,手持云帚的观音塑像,立于洞中。洞外群山叠翠,果木葱笼,怪石突兀,江水如练。洞口有副对联,饶有情趣:“神庙朝朝朝朝朝朝应,江水长长长长长长流”。上联一、二、四、六的“朝”,读作zhao,三、五的“朝”读作chao;下联一、二、四、六的“长”,读作chang,三、五的“长”读作zhang。它运用“朝”、“长”二字的多音多义,重叠使用,表示朝拜者祈求神明保佑世代平安,像江水一样源远流长。其横批为“豁然开朗”,暗示游人洞内有别有洞天的神佛胜境,并寓意游人解开此联之谜的心境。
  从潮音洞口俯视盱江,可见盱江水中有一状如盘珠的巨石,正好与潮音洞口相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在潮音洞内可听到盱江中巨石下发出涨潮与退潮之声,其声如海潮之涨落,故名“潮音洞”。当地传说“打出潮音洞,修起万年桥”,万年桥的石头即来源于此洞。实际上,万年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而潮音洞成于明嘉靖年间。
   天下第三沸珠泉
   沸珠泉位于南城县上唐镇西北2公里的东湖村,古建筑,建于清代,是南城县著名胜地之一,被列为抚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泉池圆形,口径盈丈,深数尺,砂砾浅铺,水清见底,水珠喷吐,犹如珍珠,清莹晶亮,故称“沸珠泉”。水珠似通人意,每当人声喧哗时,越发喷珠吐玉,整个泉池如汤沸,游人叹为奇观。水质甘美,清似琼浆,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常年饮用有防癌、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病之功效。
  泉池上建有砖木亭阁,坐东朝西,内分两层,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四壁刻有诗文。正门麻石门额,镌刻“沸珠泉”三字。据传清同治年间,曾国藩部将鲍超围剿太平军,在此发现此泉,禀报上司,曾国藩大喜,手书“天下第三泉”命名工镌刻,嵌于泉上,气派非凡。
  沸珠泉为什么又叫做“天下第三泉”呢?这里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清同治年间,曾国藩的部将鲍超为追剿太平军来到南城上唐。一天,鲍超听到“旗牌”报说上唐西北东湖村有一奇泉,便带着几名侍卫兵来到东湖村,见这里山水环抱风景秀丽,泉水如汤沸,又似佛珠翻滚,晶莹透亮。泉上方亭,飞檐翘角,雕琢玲珑,仰望亭顶八角天窗,金光闪烁。泉水岚气透过天窗阳光,尤如“天钩霓裳,彩帘倒挂”奇幻百出。鲍超看得出神,啧啧赞叹不已。正当他看得出神的时候,一个贴身侍卫对鲍超说,鲍超将军何不在此题首赞诗,永留后世。鲍超一听,正合心意,只是自己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怎么能题得诗来呢?但又不愿意在侍卫面前出丑,只好硬头皮“嗯嗯”几声,一边又装模作样地捋了捋袖子,提着笔走来走去,故作思考状。他时而望望泉水,时而看看方亭,睁着一对大眼憋了半响,也没有想出一首好诗来,急得满头大汗,围着泉池打转转。忽然,他看着泉、亭触景生情,对!我就用“泉、亭”二个字来作文章,他苦思冥想了一会,豁然想出了两句“绝妙”的词句。可是一提笔就被泉、亭二个字卡住了,字写不出来怎么办?一想,就画个图。于是上句成了“○圆○水水○圆,”下句成了“◎方◎中中◎方”。写完后,自己看了看觉得不错,侍卫兵卒也凑过来看这有图有字的诗,都连声称赞鲍将军的诗确实写得好。鲍超回到驻地,命师爷速撰文上报。师爷拿着诗文左看右看,也猜不出其中的意思。只得将描写“沸泉”的行文和诗文一同上报。曾国藩接到行文后,最叫他高兴的是鲍超能题写诗文。可是,当他把鲍超的诗打开一看,眉头紧锁,看了半天,也揣摩不出诗中那些图图圈圈是什么意思。倒是曾国藩读得书多,他把撰文又从头到尾看了几遍,才恍然大悟;这分明是说“泉圆泉水水泡圆,亭方亭中中间方。”此泉真是难得的佳泉,他欣然挥笔疾书“天下第三泉”五字,和诗文一道批回,命刻于石,嵌于亭上。从此“天下第三泉”和鲍超的弊脚诗“泉圆泉水水泡圆,亭方亭中中间方”便流传开了。
   留衣桥上传佳话
  太平桥位于江西省南城县东门外盱江上,又名“留衣桥”。原为浮桥,后改建为石桥。为半圆形石拱桥,共14孔。系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桥原名“万寿桥”,始建于宋嘉佑五年(1060)。宋嘉定十三年(1220)毁。元至元十九年(1282)募建,改名为“太平桥”。明万历八年(1580)桥毁,明益藩捐金首倡重建,“往来称快”,改名“东郭虹桥”、“虹桥”(明罗汝芳《太平桥记》:“庚辰(万历八年)腊月桥北民舍灾,延及桥……事闻益藩潢南殿下,捐金首倡”)。清康熙《南城县志》卷1《形胜》:“东郭虹桥即太平桥,在郡东门外江之上……县东北五里乌龙潭”。
   明嘉、万间,益府诸王对太平桥迭圯迭修,“厚帤藏以助”地方“佐驾太平之桥”,使得南城东江诸桥皆“朱家造就”。
  太平桥后屡毁屡修,清顺治二年(1645)、康熙元年(1662)迭毁于火。据清康熙《南城县志》卷1《津梁》:“太平桥在东川门外。旧为浮桥。宋嘉佑五年郡守丰有俊创立石桥……国朝顺治乙酉毁于火。丙申郡守刘公道著、邑令李公正蔚复建。康熙壬寅桥上市民失火悉烬无遗”。清同治二年(1863)全邑捐资修复,改名为“留衣桥”。至此,古桥还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据光绪五年补版的《建昌府志》载:咸丰十年(1860)山东乐安人隋藏珠任建昌知府。隋知府到任后,见这里的百姓怨声载道,立即乔装扮下到民间明查暗访。不久,便把这里官吏的劣迹,弄得一清二楚。为了解除百姓的疾苦,隋知府废除了苛税徭役,召回外逃的百姓,对过去一些冤案假案,一件一件重新审理,为百姓洗清了积冤。并且规定三、六,九日为放告日。只要有人告状,公事再忙,他都要亲自审问查访。即使案子牵连到豪门官绅,他也铁面无私毫不徇情,按律办事。由于他为人刚直,执法公正,平民百姓奉公守法,仗势欺人的豪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不敢再胡作非为。
  隋知府的生活十分俭朴,布衣素食,无论公私外出,从不骑马坐轿,郡民百姓称他为“隋青天”。他勤政爱民,对上级不送礼,对下级不收馈赠;禁止民间铺张浪费,政声卓著,郡民传诵他为“百年来所仅见也”。他在端正民风、敦促教化方面,也“美不胜书”。但是,隋知府在南城只得了一年时间,因冒犯了上司而被调迁。当他离开南城,路过太平桥的那天,郡民百姓夹道焚香,跪拜桥前,口呼“青天”,涕泪挽留。皇命难违,隋知府只好脱下身上的布袍,赠给郡民留作纪念。百姓为了不忘这位隋知府的恩情,于是把布袍挂在太平桥的“广生亭”内,以示怀念,把太平桥更名为“留衣桥”。“留衣桥”的佳话,也就一直在民间流传。
   值得应幸的是,南城“太平”、“万年”二桥历经数百年岁月,仍“如=饮河,二龙跃渊”,飞架旴江两岸,造福百姓。
   太平桥记明罗汝芳
  建昌为江藩名郡。郡外有长川,自血木岭走三百里而来,是为盱姥。盱姥绕郭北行。其东太平门者,直达闽广,尤为孔道。昔人当门为长桥。下礅以石,计十有三,上间以屋,计七十有三,横亘雨涯,颇称壮丽。年久不修,其礅石、屋宇多圯敝。会庚辰腊月,桥北民舍灾,延及桥,虽所伤无几,而蹂践滋甚。时云岳朱公一松秉宪分巡,檄有司整葺。事闻益藩潢殿下,捐金首倡。越明年辛已,适敬庵许公孚远代介石王公之屏来守郡。商之二守梧杨郭公鹏;郡判养纯薛公瀚;节推震南傅公国珍;南城尹少拙王公以通。谓工费浩大,宜访人以司其事。乃得居民朱某、游某司其任。又得僧某司其募。于是匠石竞劝,料用省节。不三月而工成,屋宇礅石,坚至牢实,观美既壮,驰驱亦便,其规制倍于前。诸公谓余颇相协赞,宜为记之。余惟天下之事功其成而惧其堕;事功之建立乐其速而疾其迟。兹因斯世之恒情,人心之自然也。然有机焉,属乎上之人加之意有要焉,期乎下之人胜其任。而后可谓之得人,得其人而后足称上意。藐尔桥工,非二僧之力于募,二居民之专于督,与遇宪司守令之贤,且明以委任而责成;亦安望其功之必成,成之必速也为是哉!夫一桥且然,推而治天下可知矣。敬记之以为当大任者告焉。巧夺飞虹万年桥
  万年桥系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城县城东北六里的歇洋渡,横跨在盱江上,下临武岗潭,为闽、浙、赣三省重要通道。桥长410米,宽5.8米,高20米,共有23孔、24墩,跨径14米不等。为江西省现存最长的石拱古桥。该桥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聚星塔交相辉映,其建筑艺术精美、雄伟坚固,被誉为“南城八景”之首。
  万年桥为单曲石拱桥。桥基坚实,桥身轻巧,自下而上用青石发卷砌成,拱圈采用纵联式卷砌法,桥墩前尖而高昂,后墩方而低矮,有昂首挺胸迎水之势。万年桥初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初为浮桥。清康熙《南城县志》卷1《津梁》:“万年桥:崇祯甲戌副使吴麟瑞倡立石桥,二十四垒延石九层,为湖东诸郡冠。邑人捐赀……顺治丁亥年始竣厥功”。明崇祯八年(1635)建石拱桥,清顺治四年(1647)落成。原桥由桥墩、桥身、桥亭三部分组成,工期横跨明、清二代,长达12年之久,大半时间花在第18墩上。这里有一深潭,名武岗潭,潭深流急,漩涡重重。全部桥墩,俱用大麻条石灌砂浆砌座。清康熙张世经《万年桥碑》载:年桥工“郡邑各属吏及绅衿富民皆跳往助之……庶民子来,百堵皆作,十千维耦,如云如风”。在这波涌险多的武岗潭上,卷拱造桥,全凭手工操作。当时造桥时采用了排水施工的干修法,曾聚集民工数万,左拦黎河洪浪,右锁盱江波涛,埋石沉江,挡洪引水,这在古代桥梁的修建中尚不多见,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巧夺飞虹的智慧和才能。
  大桥建成后,曾经进行过多次维修。光绪十三年,大桥被洪水严重冲坏,花了五年时间才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修复。1953年,按照原式修建,1954年竣工。因为石料开采困难,五孔中有两孔,因石料不敷用,采用混凝土代替。所有桥面都加做了防水层的钢筋混凝土桥面和混凝土栏杆。桥身用洋灰浆勾缝,以防雨水侵蚀。修复后的万年桥,有如枯树发新枝,面目一新,重现出昔日的风采,很像一座新建的公路石拱桥。1957年,此桥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1932年秋,毛泽东同志率红军来到大桥西岸大竹山,朱总司令指挥红军夜渡万年桥,奇袭圳上,取得了黄陂大捷的伟大胜利。从此,万年桥的名字随着革命的胜利载入了光荣的史册。
  此桥东端是素有“五邑山水之锁键”说法的武岗山,山上有聚星塔,月明星稀,从塔上俯视桥下的武岗潭,观潭面星空倒影犹如众星捧塔,景色宜人。晴朗的夜晚,站在武岗山巅,看一轮明月映照岗潭,那众星捧塔的景观,真让人陶醉。
  就在此地,长桥枕着名山,如巨龙横跨盱江,不远处还有黎水河上的太平桥、双桥与麻姑山、从姑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在南城这块“扼五岭、控三吴”的风光之地,三百多年来,这座江西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勾通赣东与闽西,是通达闽浙的交通枢纽,在省际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万年桥碑清张世经
  吾盱之水,发源于广昌县血木岭。流四百里至东津龟峰渡,与黎川飞猿水合。二水汇而势益昌。潦洄至歇洋渡,下有潭曰乌江,深险不可测。曾南丰诗所谓“傍溪潭石险”;黄震记所谓“山水峻急,类多川流之阻”者;即此地也。往往当春夏之交,众溪奔注。慷涛怕岸,逆行群飞。宋武学谕涂演置浮梁三十有二,不知坏于何时。明邑人雷显忠作渡舟以利涉。久之舟亦坏,没溺无算;显忠于应春。孙炯再舟之。又整石崖以屋,匾曰“津馆”,庇风雨候渡者。割田十七亩为修葺备。雷氏三世好义,此乡人名为雷义舟云。久之,又复坏。嘉靖间,邑人同知马玉重建。又有刘宏者,建东岸一舟以辅之。然可以得涉,不可以济险也。崇祯甲戍,雨霖江涨。有小艇十余渡醮清者,汛彼中流,载胥及溺,非有邹鲁之閧,而死者三十三人。欲冀杠梁之成安望乎?十二月,维时分巡湖东道吴秋浦先生闻而恻然。遂命驾诸渡口,周遭眺望,曰:“是胡不桥?”佥曰:“江面延袤,工程浩博,胡易言桥!”吴公含而不答。翌日集绅衿谋之。时予尚逐诸生,与萧子明彝皆观风首拔士。公顾余二人曰:“二生学问经济皆昂藏不凡者,盍条其事以陈。”予与萧子明彝各书数则,公嘉纳之。乃命划二十四垒。延石九层。崇二寻,广则居崇之半。墩仍如太平,峭基上。以厚石为之,坚以整。旁周石为栏。其上不屋,防火灾也。每垒佥膏民之有于办者董之。公出廉俸倡之,又以赎镪佐之。郡邑各属吏及衿富民皆跳往助之。无何,公迁本省臬司。董事者稍怠。公循过盱,信宿章山古刹。望桥基咫尺,徘徊久之,因题诗壁间,其末句云“令人空忆蔡端明”。予与萧子复往遏。公曰:“奈何?”予曰:“此天之畀师江右,惠盱以竟斯桥也。以吾师之诚,与吾师之任。诚者天人所际,任者神明之归也,何患无成哉?”公乃置材计庸,奖勤鞭惰,陋王周之偿粟,同裴相之解犀。于是,庶民子来,百堵皆作。十千维耦,如云如风。自某年某月始工,迄某年某月工成。行者讴歌,观者咏叹。与太平桥连亘相望,如双=饮河,二龙跃渊。视吴之垂虹,闽之洛阳,直鼎峙而三矣。壬午,萧子获隽,予落副车。萧子谓于曰:“予盍为记。”时予逡巡而未敢任也。今予与萧子皆华发萧萧矣。萧子杜门绝客,欲焚笔砚。予乃践前约而漫为之记,以示萧子。得毋以予言为河汉乎?
   境内其他古桥
  龙门桥坐落在麻姑山龙门峡谷之上,清道光元年(1821年)进士廖连捐资重修,为青石发卷砌成的单拱石桥。拱田横跨峡谷,桥宽3.5米,高4.2米,长6.6米。桥上架有一座长亭,长亭北门有石刻联一幅。上联:“看不尽水秀山明十万户人烟现无建境”,下联:“叹从来桑田沧海大千乘世界作如是观”。横额为“龙门胜迹”。
  江日桥唐广咎二年(764年)建。位于建昌镇北门街口,长4米,宽6.5米,高3米,载重16吨,是南城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现为进出县城北街的机动车辆和人行桥。
   麻桥在县城南门外1里处,原名迎仙桥,清乾隆十四年重建为麻条石拱桥,现为秋水园村往县城的人行桥。
   武岗玉笔聚星塔
  聚星塔位于南城县城东廓外万坊村武岗山上,素有“武岗玉笔”之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始名“启元”,清康熙元年(1662)易名“双江”,乾隆十九年(1754)知府姚文光重修后,改名为“聚星”。
  此塔座落武岗山,其山素有“五邑山水之锁键……枕芙蓉面赤屏麻姑诸胜景……”之说。聚星塔英俊挺拔,塔表上敷有一层淡黄色灰泥,显得素雅玲珑,与麻姑、从姑二山,太平、万年两桥,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天然画卷。每当碧云蓝天,潭水映塔,极目远眺,犹如玉笔生辉,故有“武岗玉笔”之称。
  聚星塔塔门朝西偏南,门上嵌有一块长条青石板,刻有“聚星塔”三字,雄浑有力。塔檐七级,呈八角形,由下而上逐层内收。檐边砌锯齿形,叠托而上,浑厚凝重。塔顶立砖砌魁星(已倒塌),向北倾斜。每当皓月当空、星光灿烂时,俯视塔下武岗深潭,可观其潭中塔形、星形,犹如众星捧塔。“聚星塔”名由此得来。
  聚星塔是空心飞檐式砖塔,塔高30米,塔基为八方形,基部外径围25.6米,内径周6.8米,基部方砖皆用红石糯米汁浇浆垒砌而成。塔梯在内外塔身夹墙之中,梯宽0.6米,分左右盘旋而上,左梯可以上七级,右梯只能上至五级,两人如同时从左右梯上,不会相碰。我省古塔很多,但象聚星塔这样工奇艺巧、分两边迂折而上的石梯,堪为稀有。塔身下部较长,上部略短,用青砖糯米浇浆平迭而上。塔的每级都开有窗牖,全塔略向北倾斜,虽经2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其势似呼之欲倒。相传:始建此塔时,有人见掌墨师(即设计师)这样造塔,担心会倒塌。掌墨师笑着回答:“桥万年,塔千岁,斜塔脚稳如铁铸,北风越大塔越直,任凭千年狂风吹。”聚星塔东临武夷山脉,北朝赣抚平原和盱江水系,整个地形如一道长廊,故四季多北风,为我省一大风口。当时建塔人能根据地势、风向、风力,把此塔设计成向北倾斜状,十分科学,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1979年中国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所曾来信索取该塔的史料和照片。1987年12月聚星塔列入了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现在人们在万年桥宝塔山上建成了宝塔公园,公园整体占地面积43公顷。本工程以宝塔山上的聚星塔为中心分设三个分项工程,分别为山顶广场工程、游步道工程、状元坊工程。山顶广场工程为广场硬化、绿化工程。包含辅装大理石面层、青石板面层、现浇树桩栏杆及园林绿化等。宝塔公园游步道总长935.55米,宽2米,其中台阶数1485阶,面层铺贴花岗岩火烧板。状元坊工程为仿古石材门楼工艺工程。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工程于2008年10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沿望亭
相关作品
宝方禅寺
相关作品
太平桥
相关作品
太平桥记
相关作品
万年桥
相关作品
万年桥碑
相关作品
龙门桥
相关作品
江日桥
相关作品
麻桥
相关作品
聚星塔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潮音洞
相关实物
沸珠泉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