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山秀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遍抚州》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391
颗粒名称: 锦山秀水
分类号: P942.56
页数: 32
页码: 1-32
摘要: 南城,故建昌府治,位于赣东东南部,盱江中游。它东南连黎川,东北界资溪,南邻南丰,西与宜黄接址,西北接临川,东毗金溪。“据七闽之咽喉,壮两江之唇齿”,“犬齿其疆,控行闽粤”,“南东戎锁”,是古今军事政治的重镇。由于地连福建,沟通南粤,水陆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又是赣东重要商埠之一。
关键词: 自然地理 抚州

内容

秀出东南建昌府
  南城,故建昌府治,位于赣东东南部,盱江中游。它东南连黎川,东北界资溪,南邻南丰,西与宜黄接址,西北接临川,东毗金溪。“据七闽之咽喉,壮两江之唇齿”,“犬齿其疆,控行闽粤”,“南东戎锁”,是古今军事政治的重镇。由于地连福建,沟通南粤,水陆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又是赣东重要商埠之一。城西的“麻姑山”,峦峰叠翠,地气殊异,既有“洞天”,又有“福地”,《名山志》中称之为中国名山之一。登临麻姑峰颠,远眺盱水如带,北望麻源平湖,视烟云草木之秀,观千崖万壑之奇,风景宜人,天下独有。山谷中的摩崖造像,碑塔龛窟,工艺奇巧,雕刻精美,自古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为游览避暑之胜地。明代罗玘先生曾以精僻词句,高度概括南城地物:“减赣之旷,几抚之饶,远信之冲,邻汀之僻,与郡并闽楚之喉,酌诸府之中,号为乐区。”的确,南城是一个地势险要,风物奇特,逾越诸府的鱼米之乡。
  夏禹分天下为九州,南城境地属扬州,春秋属吴。战国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属越,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属楚地。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属秦,二十六年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南城境地属九江郡。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全国分为十三郡,刘邦的大将灌婴在南昌设置豫章郡,为了拱卫郡守,就选中南城这块地方筑城建县。由于县城建在豫章郡之南,所以称为南城。从这时起,南城有了县的建制。初时县域很广,囊括赣东地区的大部分面积,包括现在的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金溪、资溪、黎川、南丰、广昌等地。
  关于古县城之址,有几种传说,一说原在东隅的硝石,一说原在北隅的水石,南境的古城亦曾有遗迹,然而世远无证,难以考定。有史料可据的是:唐代时县城已在盱水和黎滩河交汇的附近(即现今之址)兴建起来。城跨盱水两岸,东至黎滩河西岸(今圭峰渡口),西至门楼岭(今西街上石巷),周回十三里。盱水穿城而过,东西两半城以浮桥(后用石墩搭木)联系。建筑群的重心似在西半城,东半城则是商业较为繁盛的处所。到了宋代,从有利于防守考虑,收缩东半城而扩展西半城。东半城(现今河东居民区)弃于东门之外,盱水作为天然护城河傍城而过。西边则凭借宽阔的西湖(后淤为田,复为地,昔称毫湖坪,今为盱江大道中段),与西郊分割开来。
  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西北境设临汝县(今临川)。汉末,献帝兴平中,会稽王孙亮置临川郡,隶南城。三国南城属吴地,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分南城南境为南丰,东境为东兴、永城(今黎川)。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南城为新南城,以区别旧城。五代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临川郡治迁南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临川郡改抚州,州治又迁临汝,南丰、东兴、永城并入南城。唐高宗五年(公元622年),又分南城东境立东兴、永城二县,唐高宗七年并入福建邵武郡。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天下分十道,南城从属江南道。唐睿宗二年(公元711年)再分南城南境立南丰县。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南丰又并入南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南城置建武军,东兴、永城并入南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改建武军为建昌军,因地连建州会地南昌,故名建昌,辖南城,南丰。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分南城东五乡立新城县(今黎川),分南丰三乡立广昌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建昌军为建昌路,受江西行中书省指挥。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二月改肇昌府,同年九月改称建昌府,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四县,受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指挥。由于历代对南城的境地常有调整,时分时合,郡名屡易,治所更异频繁,郡治分合之势达七百余年,直到明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分南城之五十六都至七十二都为沪溪县(今资溪县)之后,建昌一府领五县,一直沿用至清末。
  明代,南城是朱元璋后代荆乏、益王的封地。对这座古老的城堡,着意经营,大力扩建。此时“西湖”已成平地,乃利用湖西磨盘山的高峻,顺势围筑新墙,“西湖”纳入城内。新墙外另挖护城河(今水关头、花楼下村口仍有当年人工作业的痕迹)。城周近十里。城东、南、北则在旧城基上增高加厚,垛墙一律垒砌特制“王砖”。西边的城墙因是新筑,虑其不固,在城西偏北,偏南高地加筑“耳城”两处,西城门口加筑“方城”一座。“方城”呈正方形,长宽各数百,既是城外之城,也是大城外的小城。要进大城,先经“方城”。城的东、南、北三处缄门,每门二重,第一重门两扇对开,铁片裹护。第二重门为“闸门”,即在城拱内壁两侧有深宽近尺的闸梢,上备闸板,一旦军情紧急,闸板分层顺梢放下,第一重门被攻破,“闸门”可以抵挡。
  县城不仅城外有城,而且城内也有城,即内城,俗称王城。内城在城内偏西南处,占据整个天一山,是全城最高的地方。城墙用巨石垒砌,石灰灌注,凝成整体。进内城可沿南大岭,西大岭或南小岭、西小岭、将军岭拾级而上,各岭有门,驻兵守卫,戒备森严。内城内又有一座内城,即明藩王(益王)的宫城。宫城则占据内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宫墙用特制“王砖”砌成,厚数尺,非常坚固。
  清代,除将宫城内的建筑改作“文庙”,内城城墙逐渐废弃外,对县城的城墙则精心修缮,更加坚固。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革命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南城人民奋起响应,配合太平军在城北荆竺山、万年桥一线大败清军,清军退缩城内。南城四乡农民协助太平军,选择城西土质较松、城基较薄的处所,深掘地道,进逼城根。炸药安放后,一声巨响,碎石满天,“王砖”乱滚,动摇了千百年来封建王朝苦心经营的“帝基”。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推翻清朝,废府存县,南城直隶豫章道,公元1917年废道,南城直属于省。公元1932年全省划为十三个区。南城设“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城属之。公元1935年,江西重划为八个区,南城属第七行政督督区,公元1949年5月10日南城解放,属抚州专区,后抚州专区易名为抚州市,至今一直为其所辖。
  南城县水陆交通畅达,物产丰富,自古经济和文化都比较繁荣。县城内外原有历代遗留的不少名胜古迹,最闻名的有:位于城西十华里的“秀出东南”麻姑名山,其山盛产闻名国内外的麻姑名酒,横跨盱水的万年桥,历史悠久,建筑艺术高超,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讲学的盱江书院,为当时全国兴建的最早书院之一,其旧址即在城内天一山。翻开地方志一看,古来历代名家诗人官宦或游历南城时的遗墨,琳琅描篇。然而山河虽美,民非泰康。在漫长的历史中,南城人民深受封建政权的压迫和近代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帝国主义侵入赣东地区的天主教主教教堂设在南城,生活贫困,精神痛苦。解放后,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逐步将南城建设成为赣东地区富庶之县,县城面貌日趋繁荣。
   古盱江十二美景
  南城县,旧名建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它座落在江西东部,东临盱江,西位麻姑山脉。山川毓丽,人物俊秀。古今流传的“盱江十二景”,可窥其一斑。
   “军峰卓笔”:即南丰县(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前南丰属南城境地)境内的“军峰山”。相传楚衡山王吴芮统兵进攻南粤(今广东)时,曾在此山下驻过兵,故称“军峰”。因其山势尖锐如笔,直入云霄。每当红霞辉映,漫步万年桥、太平桥,倚栏远眺军峰,犹如“卓笔”戳天,其景尽收眼底。故得“卓笔”之名,有诗云,“军峰拔地似卓笔,一望周遭俯半壁”。
  “印石呈章”:即“红屏山”,一名“赤面山”,县城西八华里。此山石色带红,呈有花纹,山东面石壁如利刀削切,平整如镜,色红如朱,山石稍斜如印纽,整个山体如印章倒置,故得“印石呈章”之名。有诗云:“石色赭若凝丹,积晕宛见文理”。
  “龙首春云”:即“云盖山”,县城西二十余里。(今姑山村境内)此山迭出两峰,俯仰迥亘,状若龙首。每逢春季,此山为云雾所罩,变化万端,犹如云随龙腾,故得“龙首春云”之名。
  “凤冈晓日”:即“凤凰山”,一名“登高山”,县城西北处。山脊隆起,突兀峻峭,山腰镌有“凤岗”二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太守黄师道在此山建有“翔凤”、“晓光”、“望仙”、“凌云”、“朝真”五亭。相传古时曾有凤凰翔集于此。重阳来此观日出,山林里群鸟鸣飞,似百鸟朝凤,美不胜收,尚疑有凤凰览辉而下,故得“凤冈晓日”之名。古人吟有“鸟轮昱映凤毛紫”的诗句。现已建成凤岗公园和凤岗公园广场,公园内的仿古建筑登高阁,雄居凤岗之巅,登之俯视,山川揽胜、群楼争空;与之遥相呼应的宝塔公园,聚星塔影,万年桥虹,交相辉印。山脚下的凤岗公园广场总面积9569.5平方米,广场设计中包含有6根图腾柱、2个形象性雕塑(母子情、群鹿)、花岗岩地面、景观灯、花坛及绿化树木。项目工程总投资为300万元,工程于2008年10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东廓虹桥”:即“太平桥”,县东廓,横跨于盱江之上。远处望去,若一道长虹,故得“东廓虹桥”之名。
  “中洲凤羽”:县城东门外一带,四面环水,地势若凤羽。相传过去这一带,沙石垒积,草木不生。一天傍晚,晚霞格外妖艳,一群凤凰翔集于此。第二天,只见这里树木林立,若雏凤生羽,故得“中洲凤羽”之名。“麻姑霄瀑”:即麻姑山的“玉练双飞”,为麻姑山奇景之一。远视如雪,近闻如雷,故得“麻姑雪瀑”之名。古人有诗云:“飞雪一支天上来,寒彤沉沉泻龙穴”。
  “华子红泉”:县西十里,麻沅三谷之间。相传仙人华子期,九江人,曾居住于此。其泉清莹,流于沙石间,赤色相映,隐若流丹,故得“华子红泉”之名。古人有诗云:“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从石天光”,即从姑山“一线天”,山腰间有径可盘沿而下。仰视天光,若一根银线,故得“从石天光”之名。古人有诗云,“山根出地盘千仞,石罅窥天见一门”。
  “寿峰岚气”,即“万寿峰”,县西南十华里,(今姑山村境内)为县近郊最高峰。古时这里树林茂密,岚霏相接,远处视之若细雨绵绵,故得“寿峰岚气”之名。古人有诗云:“潜通香阁和烟湿,散入仙坛作雨霏”。
  “太平钟梵”:即“景云寺”,始名“显沅”,一名“太平”,县东廊两里。(原酱油厂一带,毁于抗战时期),寺内有一古钟,击之声音清脆,幌若佛律,方园二十里皆能闻之,故得“太平钟梵”之名。
  “大富仙踪”:即“大富山”,一名“大阜山”,县东廊七里。为城东廊天然屏风,绝顶有“三仙词”。相传,浮丘,王郭等三个仙人到此山住过,故得“大富仙踪”之名。
   洞天福地麻姑山
  麻姑山,位于南城县西部,距县南建昌镇4公里,主峰海拔1064.3米,夏季,与山下日温差在10℃左右。千百年来,它以俊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是我国东南道教胜地之一。
  麻姑山,原名丹霞山。属武夷山系军峰山之余脉,海拔不到一千米。唐开元年间,因本山道士邓紫阳奏立麻姑庙而得名。据《云笈七笺》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在诸名山之中,麻姑山为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且洞天福地兼而有之,属国内罕见。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登游麻姑山后发出了“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的赞叹。纵观麻姑山的发展史,她那秀丽的大自然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史迹,怎不令人心驰神往。
  早在秦时,大学华子期就遨游万里来到麻源著书,华子岗有他藏书的石室。汉昭帝时,仙人浮丘公及弟子王、郭二仙就在丹霞山中修炼,自东晋大医药学家葛洪在此修道炼丹,称赞“神功泉”是他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少有的好泉水,之后这里就被看作祥瑞多福的通天之境,逐渐被道家占用。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慕名而来,在华子岗留下了不少赞美麻姑山的诗篇。悬崖上的碑额和摩崖造像,雕刻工艺,到达了非常精巧的地步。唐代,太宗李世民诏示天下信奉道教,一时九州之内,求仙炼丹蔚成风气,麻姑山这座紫霭苍岚的仙山颇得亲睐,这里的山泉被用来炼丹,就连用这里的泉水酿制的麻姑酒也被列为贡品,献于皇上。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麻姑庙落成,天宝五年(746年)玄宗又复命“增修仙宇,降赐仙姑、真仪,塑立诸像,显耀祠宇”,麻姑山名声大噪。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南禅宗在我国南方的巨大影响,麻姑山这块清幽的道教胜地,在“道佛一家”的思想基础上,又形成了佛教传播阵地。唐大历年间,景云禅师在麻姑仙坛讲四分律,“度男女一万五千余人”,一批佛教寺庵也相继在山上营建。
   大历六年(771年),大书法家颜真卿登游麻姑山,乘兴书成被后代书家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的“天下第二书”——《麻姑山仙坛记》,加上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名人对麻姑山的赞咏,使慕名登游麻姑山的骚人墨客、官宦商贾、布衣郡民络绎不绝。
  宋代,我国曾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名士,他们或漫游名山大川,或潜心讲学,或著书立说,麻姑山自然就成了他们向往的胜地。北宋思想家、教育家李觏在“读书林”讲学,前来听讲的太学生每期都达百十余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是在这里学习过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佼佼者之一。晏殊、杨万里、李纲、文天祥……都相继登咏过麻姑山。明朝广西副使王华在《集麻姑序》中这样写道“吾盱为江右之名郡,山水之秀天下称焉。而麻姑又郡山之特殊者,故晋唐宋以来逮我朝诸名公闻人,慕其名者,未必不一游。”
  这一时期,为了对麻姑山景区进一步扩建,官府给资,百姓募捐,重修了三清殿、老君殿、玉皇殿、御书楼、仙都观三门、藏书楼等。从宋真宗、仁宗到高宗,八代帝王对麻姑仙女及仙都观都有诰封,其中“真宗赐御书百余轴”,“高宗赐书法贴十轴于仙都观”,封麻姑仙女为“真寂冲应仁佑妙济元君”,把麻姑山的名声推上了一个高峰。
   可惜,到了元末,由于战乱迭起,一场“劫火焚烧宫宇,片瓦不存”。这座营建发展了六、七百年的名山遭到空前的劫难。
   明朝朱元璋定鼎金陵,诏示天下修复名山大川,惨遭焚毁的麻姑山名胜古迹获得了重新修复的机会。
  洪武初年,提举雷振远、都监刘碧渊率先在本郡发起修复号召,郡邑官民纷纷募捐集资,首先重修了仙都观,整理了部分古迹和花草树木。万历年间,郡守邬雷呜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系统的修复。这次修复,非常符合风景游览区的规划要求。既有仙都观、三清殿、老君殿这样一些道教活动场所,又有云门寺、望云庵等一批佛教寺庵,既有十贤堂、三忠祠、岳王庙一类的“纪念馆”,还有育英堂、又元堂等一些“文学讲习所”。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第一次在麻姑山住了两日,下山后仍觉游兴未尽,数日后又重上麻姑山,饱览仙山景致后方依依离去。
  前清政局稳定,康熙年间,官府组织人力多次对麻姑山景点进行修葺增建。麻姑山学馆内备专人负责搜集采补今人诗文字画,现仍保存的历代名人序、记、诗、赋900余篇(首)。清同治年(1866年)编撰的《重刊麻姑山志》对清代前期麻姑山的景观作了这样的描述:“盛朝定鼎之后,海宇昇平,渐次修葺,蔚为巨观”。可是,到了清朝后期,由于时局动乱,又给麻姑山带来了新的灾难,咸丰六年(1856年),“迭遭兵燹”,名胜古迹,存者廖廖。
  麻姑以烟云横飞,峰峦翠峭为秀,以洞石秘奥,“玉练双飞”为奇。从山下履步而上,途半有一亭,曰:“半山亭”,明正德年间复建,原名“垂玉亭”,因亭处于山中殿,便改名“半山亭”。瀑布垂于亭左,翘首望去,只见两道飞泉尤如两条白龙,飞流直下百余尺,削崖入潭,似白雪飘洒溅,似烟雾喷粒飞腾,站立岩前,飞瀑袭来股股寒气,就是炎夏盛暑,浑身倾觉凉爽。岩旁有石刻“玉练双飞”四字,透过水帘幔帐,显得苍劲有力。难怪古人赋诗曰:“山高激迅湍,清振林下响,飞雪溅千岩,白虹垂万丈。”
  沿涧而上数百级,就是建筑雅致别具一格的“龙门桥”。桥上架设长亭,游人凭栏远眺,只见山开石裂,苍松屹立。俯视桥下,有一“水帘洞”,洞门隐在水帘之中,象一钩半月倒挂在石壁之上,洞内明亮宽敞,能容百余人。水帘洞下是龙湫,旁边有块礼斗石,相传深潭里有龙,经常盘踞在这块石上,以朝天上斗牛。环视左右,遍布奇形怪石,组成一个个小潭,有的形如星星,叫星潭,有的形如月亮,叫月潭,还有龟潭,伏狮潭……或竖或斜、或蹲或卧,千形百态,不胜观赏。
  “龙门桥”左侧,就是著名的“神功泉”,泉水从岩底石隙中渗出入石盂,刚能入勺,以勺舀水,舀之不干,故又名“一勺之多”。泉水清彻冷凉,味甘沁心。明代御史邵梅墩游山饮泉特赠书“一勺之多”,至今墨汁犹存。
   顺势而上,就到了游览中心——麻姑山仙都观宇。这里峦峰环抱,观宇建在一片宽阔的高山平原上。相传麻姑在这里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道士邓紫阳归葬麻姑山后,玄宗为麻姑仙立的庙,庙内塑有麻姑神像,体态端庄丰硕,含眸凝视,微露笑容,其他佛像造型赋色,各具形态,协调统一,一派金碧辉煌。
  站立仙都观宇门首遥望群山,五峰隆起,烟霞袅袅,形如老人,人们称之为“五老峰”,其中丹霞峰为主峰,峰间有一洞,洞深无底,洞顶透天,洞外溪水涓涓,在朝阳映辉之下,远望洞外红霞万朵,探视洞内金光闪烁,观者疑是洞外有洞,洞内有天,故名“丹霞洞天”,为麻姑奇观之一。
  麻姑山作为历史悠久的胜地,有过它美好而辉煌的时期,“麻姑自昔称名山,山中风景非人间”。古传麻姑山有一溪、二涧、三洞、四潭、十二泉、三十六峰,九十九座庙宇,可谓“山灵果实,福地洞天”。而今,碧涛庵、垂玉亭、龙门桥、观瀑亭等名胜古迹得到了修缮,玉练双飞、垂瀑三叠、神功泉、半月泉等自然景观也得到保护和装点。
  “路入麻姑有洞天,仙界风景尚依然”。宛若仙境的麻姑山素以酒、米、茶、矿泉水扬名省内外,更以其景如梦如烟的景致流传于世,从它的名字起始,这里的一切都是迷人的,充溢着仙女的芳泽,笼罩着柔情的薄幕,弥漫着神奇的、不可言说的魅力。
   (根据王振国、周春林等人文章改编)
   麻姑山主要景点
  垂玉亭又名半山亭,建于宋代,为砖木结构。古人有诗云:“山腰悬古亭,天风无时休。城廓杳霭间,木末凌沧洲”。1932年毛泽东率红一军团部分官兵来南城,途经半山亭,时值正午,在此用餐。
   垂瀑三叠在垂玉亭下,是一连跌水三次的瀑布,其旁有拜仙石。
   试剑石在麻姑山半山腰古道旁,相传为本山道士邓紫阳真人宝剑所劈。
  玉练双飞又名雌雄瀑,在麻姑山腰。两道飞瀑如两条白龙从天而落,“望其湍,则奔如飞龙之坠渊也,听其响,则颓如怒风之赴壑也”。明代建昌府遣判华仁夫书“玉练双飞”镌刻在峭崖北侧。
   龙门桥建于明代,桥跨锦溪南北,长约7米,为单拱石桥,青石砌成,桥上盖有长亭,两面门额为石刻“龙门胜迹”,“丹霞洞天”。
  神功泉又名一勺之多泉,为中国六大奇泉之一。相传是南极仙翁杖击而成,麻姑仙女取神功泉水酿制美酒献于西王母。因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取一勺泉水炼丹,而得名“神功”。
   会仙桥建于元代,相传为真人王方平与麻姑仙女相会处。
  碧涛庵清康熙六年,南城县令苗蕃建。庵门额书“碧涛鹰”三字。正门左右墙壁嵌有两块青石板,刻有苗蕃亲笔书写的铭文。现已作部分修复,供游人观赏。庵门口有“神应泉。”
  流杯池会仙桥下,传为古人流杯饮酒作书处,清流环境,不异兰亭。有诗曰:“行尽坛前古崖路,忽见一曲清冷泉。酒行到我不辞醉,安用了了分愚贤”。
   醉仙石在玉练双飞下,传为仙人饮酒醉卧处。
   齐云峰仙坛后最高处,传为麻姑仙女鸾回鹤降处,古人云:“直上麻姑绝顶峰,众山历历点青葱。壁立芙蓉无降意,步听松涛问碧翁。”
   葛仙峰在仙坛右侧,传为三国吴道士葛玄(葛洪从祖父)上升之处。
   五老峰仙坛案山,五峰联络如老人端坐,道书谓五老朝元,故名。
   王仙峰传为真人王侍宸飞升处,原有道院,现建有708电视差转台。
   丹霞峰第十福地,宋时有观,祀浮邱、王、郭三真君。
   云盖山旧称是本郡“县山”,盱江十二景之一,因其巅常有雾绕云障,故名。
   红屏山又称赤面石,蛤蟆石,脉接云盖山。是盱江十二景之一称“印石呈章”。
  丹霞洞按明代建昌郡守张恒《建武游名山记》载:丹霞洞在丹霞观山巅,仙灵之窟宅。又传三峡桥下涧侧有洞,洞口狭而洞内宽敞,是谓丹霞洞天。
  麻源三谷优美奇丽的丹霞地貌景区,各种天然岩石,景观引人入胜,现为麻源水库区。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留下了《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的诗句镌于石岩,曾巩曾在“卷石岩”下攻读,明代理学家罗汝芳留下的石刻手迹“石窦云梯”,至今仍清晰可见。
   麻姑山记 (明)邹矩
  盱江山水之胜而名天下,惟麻姑。直城西十里,缘山麓而上百余步,有寻真亭。又数百步,有云关岭,极峻。山皆累然箘贮。益上,斗折数百步,至山半,势益高。俯视诸山,如龙首峰、赤面、从姑石,皆贴然出履下。山下有涧,啮石南奔十余里。其流而平布石者,如织组;其拥石而下者,如驱潮,如卷海,前者未去,后者涌至。暴悍奇怪,殆莫名状。其声细者,如响环佩,如鸣球;其大者,震撼林谷,如轰雷。直上数十仞,俄有水垂峡,如悬河,盖所谓瀑布者。其雄壮瑰异,人以其尤为麻姑奇观,信然。上有潭,深黝而黯碧,有龙藏其中。有金龙潭,大旱祈祷,辄雨润,傍为亭,枕流垂玉,飞练涌雪,下上联络,如贯珠然。皆因水而名。又上数百步,有桥翼然架石涧上,石峡束水倒流,声淙然,特幽胜。石垆有泉侧出,极甘洌,以酿酒尤佳,名神功。然后稍上,夷行数百步,至仙都观坛,即蔡经所居,王方平来会姑仙之地。其事俱见颜鲁公记。鲁公祠及何氏书屋在焉。观后有唐邓紫阳冢,谾然而柜中空。相传紫阳尸解,棺亦飞去,独遗炉简瘗坛上。坛之外山,皆回环,有联若星拱者,有矗若云汇者,有尊严若神人者,旧有古藤、七星杉,皆已斩伐,惟存一松,犹偃蹇如虬龙可爱。山上有仰高亭。又上,有齐云一碑,穹然立榛莽中,下瞰城郭,大仅如掌。烟雾际天,其气磅礴眩晃,或黄或赤,或青或白,或紫或黑,变幻不一。游者皆飘飘然,如腾空御风而欲仙。山后有雾应,有仙羊,有五老,有秦人诸峰,盘八九里,皆势若犄角。秦人峰与桃源相直。云秦世人避乱于此,或仙者居之,故名。源中桃树,今犹有存者。又有碧莲池在观前,今已为田。由麻姑十里,至丹霞观,亦峻险。水益清驶有声,草木益森翳,多佳异。观有铁铸仙像,皆巍然。所谓丹霞洞天者,乃仙者所窟宅,犹去观十余里,在山巅,与万寿峰势脉相属。时欲穷其游,以日暮不果。予避地盱江,且九年,尝往来山下,而欲游辄阻。岂止而尼之者天而非人耶?抑神者固俾予有待,又其数有非偶然者耶?魏恒特奇伟,今年始邀予游,既游而饮,饮而宿,宿而乘月四顾,以歌皆极乐,若与蔡经、王方平、麻姑遇。噫!予孰知浩然忘世虑而至此乎?神者之俾予有待,而其数非偶然,信矣!
   成化甲辰十一月七日。
   从姑山头云烟绕
  秋底山河数点烟,真人气候蔚罗天。蓬壶别贮生春酒,京洛传看小字笺。鹤唳月明珠树里,渔歌风色杏坛前。也知姑射能冰雪,谁道汾阳一窃然?
   这是一代戏圣汤显祖游从姑山的一首诗,诗中盛赞了从姑山美不胜收的风光,也寄托了他对恩师——明代著名学者罗汝芳的怀念之情。从姑山以麻姑山从山得名,位于南城县城东南2公里。临江耸立,气势雄伟,直入云霄,与麻姑山遥遥相对。整个山系,皆岩石结构,交相组合。山腰较平缓,山顶巨岩突兀而起,高数十丈,直入云霄,遥望“魁然圆顶,若入踞而坐”。其山何谓从姑?相传从姑本是某朝皇帝的第二个女儿。皇帝立意将她许配给官宦门第,她拒不从命,执意要嫁种田郎。一天,从姑趁父王驾出之时,逃至此山下,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后来,皇帝知道此事,遂派大将一员,率官兵两千,来此擒拿。从姑凭着她非凡的机智沉着应战,终于大败官兵。人们十分敬慕从姑的美德,遂将此山取名为“从姑”。
  从姑山主要分东、西两峰,东峰如神鳌欲翔,名飞鳌峰,西峰巍然当空,如擎天一柱,称天柱峰。两峰对峙,蔚为奇观。两峰之间,仅距数尺,形成一条窄长峻峭的石罅。由罅底窥天,天空细如一线,此景称“从石天光”的“一线天”,岩壁陡峭,高耸数十丈。山的东坡有一条石径可通绝顶,称“天梯”,沿“天梯”攀数十米,见双石对峙如门,称“铁关”,再上十余米,就到了“一线天”,极窄,游人鱼贯而入,可见一块巨石嵌于两面绝壁之间,岌岌可危。从巨石底穿过,望两面绝壁,高十多米,如斧劈刀削。罅长十余米,其境极幽,凉风习习。出“一线天”便可以走上两峰中间的一石拱天桥,石拱天桥长约2米,宽1米,勾通“飞鳌”,“天柱”两峰,名“步天桥”。
  从天柱峰西南崖背攀登几十米,便到绝顶。山顶平旷,可容纳数百人。遥望四山回合,俨列翠屏,烟云缭绕,天风拂面。朝东北望去西江环抱,长桥双锁。下顾寥廓,盱水碧碧,田野青青,平畴千顷,百十村落点缀其间。南北盱水澄碧,风帆远引,万千气象,纷呈眼底,倘遇天风浩荡,吹衣拂襟,游人倍觉心旷神怡。
  著名学者、旅行家徐霞客曾“出建昌东门,过太平桥,南行循溪五六里,折而西,一里,出从姑之南”。他在《江右游记》中有记:“北向登其岩,曰‘飞鳌峰’,岩前曰‘长春阁’,阁之东有堂曰‘鳌峰’。深处为罗先生讲学之所,其后飞突而出,倒书‘印空’。下有方池,名曰‘玉冷泉’。”其下,近崖根处,有“悟空”小字,又稍北,有“洗心池”三字。古时此处有一小池,水波荡漾,炫目莹心,今仅有遗迹。再稍北,天柱峰距崖根数米处,有两个石洞,一个叫“油洞”,一叫“米洞”。传说洞中能出油、米,后因一贪心和尚将洞凿大,油米没有了。两峰东西的石刻还有“天下奇观”、“壁立万仞”、“玉立”等字样,因年久风雨侵剥,难以辨识。
  在从姑山的另一侧,有“屏玉洞天”,其左有“棋盘石”右有“涵虚石”,南有“步蟾石”,北有“蹑云岩”、“狮子岩“等。山石古怪,形状各异,若或睡莲含苞,或若飞鸿展翅,或若蟾蜍欲跃,或若老人伫立,难怪古人诗云:“麻姑以瀑奇,从姑以石怪”。
  据史籍记载,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罗汝芳到此地读书,并创立“从姑山房”,授德讲学,有“南阳、宝光、长春、倚云”四阁,还有“见云堂”、“前峰书屋”、“潜光轩”等接待四方来和他共同讲学的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就读于此,从姑山以此名扬遐迩。时过境迁,然该山胜景,历久不衰,摩崖石刻,引人入胜。每逢明朗假日,八方游客纷沓而至。据《麻姑山志卷十二附从姑山》记载,在此挥毫题句者,达四十三处。至今,“飞鳌峰”、“洗心池”、“清翠崖”、“玉立”、“高山仰止”、“振衣千仞”、“蓬莱仙境”等仍一一镌刻石崖之上。这些题句尤以罗汝芳题的“飞鳌峰”三字赫然在目,笔力超群,每字约两米见方,笔势遒劲飞逸,若有神功。明万历十年(1582),益宣王朱翊鈏书写的“益王潢南至此”六字镌刻在“飞鳌峰”西北侧去地30余丈的峭壁上,似有与“飞鳌峰”三字媲美之意。从姑山摩岩,规模阔大,书体殊异,区内少见,多有游人观赏。1983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从姑山,旧景犹在,新景又添。山簏下筑起了水库,精波荡漾,可灌良田千亩。凡能绿化之处,遍植树木,风景更显优美。一年四季,常有人结伴登游。(游本遥)
   从姑山图序明罗汝芳
  按图景兹山以飞鳖为最中。自入山至峰下长春阁左右,为扁凡八处,一区也。并鳌峰稍东为冲虚岩,印空石。其下则为前峰节屋,为扁凡十处,一区也。冲虚再东则留云峡。峡口为玉立、天柱峰。其下为印雪楼,扁凡十有四处,一区也。玉立稍北为秋泽、洞灵两岩。旋崖北转则屏玉洞天在焉,扁凡十有二处,一区也。从屏玉下瞰,有屋函然苍莽中,石复窿窿叠起,可小径穿入者,为狮子岩、浮玉洞天。至三洞奇观而止,为十有一处,一区也。浮玉地极北而最下。复从上西去,一峰屹然孤高,顶若青莲菡萏者,蹑云岩也。诸景旁围,又复为扁九处,一区也。蹑云下趋,行万松阴中。回折而南至步蟾石,复上为观音崖。扁十有六处,一区也。是七区者,景皆旋飞鳌峰而开户牖;蹊径俱相联络,大约皆山顶也。出腰近路东通石磴于林麓中,曰松筠别径。仰而望之,群岩嵯蚜,楼阁隐见。延接可数十步,则不肖最初读书处,俗呼读书岩者是也。又别为一区,扁凡十有三处。从书岩往东走,石林窅险,几不可足。将半里许,乃下至洞天山。盖道院也:客从城来登,则首自兹入。取道由此前至正南。当林塘奥由巇间,辟一巨圃,亭其中,曰“坐春”。与前洞天山又各为一区,扁各六处。兹三区者,则去飞鳌峰稍远。然势亦丛接,非百武外也。诸命扁名义,详见各图下。合之则为景凡十区云。
   峰俊岩秀毕姑山
   毕姑山,座落在南城县东南方上唐镇境内,距县城五十余里,山路崎岖,岩壁陡峭,茂林修片,风景秀丽。
   其山何谓“毕姑”?据《南城县志》所载“前五代宋梁时,鞋山毕姑喜其山灵,飞身潜修于此”,故得其名。
  毕姑山的胜景可分“毕云峰”、“虎踞岩”、“鞋迹岩”、“龙眠书院”等。女仙毕姑居住的“毕云峰”,峰高特出,屹然壁立。峰中有一深洞,洞门深密,曲阔渊磷,是夏日避暑的胜地。在毕姑山云梯岭左侧,设有“龙眠书院”有学舍十余间。南宋著名学者宁文智曾在此隐居讲学,首座高弟有王岩谷、曾巩。
  麻姑、从姑、毕姑,民间传为三姐妹,她们分别居住的三座山,各有特点,麻姑山以瀑奇,从姑山以石怪,毕姑山以俊秀而闻名。明代诗人张蓉游至此山时,曾写下了:“历历云霞拂树流,洞门苔鲜几经秋,群峰环拥睛光炫,曲涧清回野色浮”的诗句镌刻于此。
  伫立在云雾缭绕的“毕云峰”,可观“虎锯岩”石壁的险峻,“鞋迹岩”松竹的俊秀;在“鞋迹岩”的松竹林中,还可仰视石百丈的“虎踞岩”,石壁上至下而上的足迹,据说是女仙毕姑留下的“仙迹”。此说虽属荒唐,但现在居住在毕姑山下的人民,常年累月不辞辛劳上山采集药材,植树造林,却为后人留下了勤劳的足迹。
   (游本遥)
   麻姑藏书山房记宋曾巩
  盱里有名山,曰麻姑,山水之胜,甲大江之西。距建昌城十里许,山自趾距椒称是。道旁古松合抱,皆二百年物。瀑泉双流,若自天下。有老氏宫曰仙都者,枕山而居,随山之高下为屋,或云蔡经之旧宅,与王远、麻姑邂逅之地。或云葛洪炼丹之所,其井故在。而颜鲁公记但云山顶有坛。麻姑于此得道。则前之二说,然乎?否乎?未可知也。淳熙丁未春,偶至山,为留一月。藤杖芒屦,乘兴孤往。才数武,至宫,则松竹罗植,前对五峰,下临一水,欣然会心。因喟曰:“此地独无喜事者结屋数楹,上建小阁,用庐山李氏藏书故事,作一山房。使来游者登观览觞咏,顾不乐哉!”自是此意往来于怀,虽去山未尝去山也。后逢今邦侯江君语及之,江曰:“当不忘此。”又一年,郡事葺,蛊饬废举,辄诹其地,立屋六楹,后室前溜,而乃阁其上,月扉风棂,缥缈飞动,若出天半架椟,经史百氏,是庋是创。盖春孟作之,至季落成。谈者以为盛事,丐予记。予与江君合而离,离而合,三十七年矣。其孤怀胜概,与山林作缘也。厚故身退,而诗弥进,位下而人弥高,观于兹举,可以得其概矣。铜陵碧涧麻源谷
   麻源三谷坐落在麻姑山下,有着多种天然岩石景观,景观内有一座中型水库——麻源水库,距县城6.5公里,库区内有三个湖心岛,青山绿水环抱,是游人休闲的好去处。出县城西门,经“谷口”,便进入著名的麻源三谷。据《麻姑山志》卷四所载:“三谷姑山南涧为第一谷,深邃幽阒,周回数里。姑山北涧为二谷,多奇花异卉。麻源之极北为第三谷,薪刍樵牧之所。”此处,石壁夹溪,流水悠悠,茂林修竹,称为绝胜。
  缘麻港而上,经铜陵圳村,入灵谷山口,沿途赤岩赫石,苍松翠柏,哗哗流水,恍然别一境界。行不远,溪对岸小石山半腰处,有一块扁长的岩石斜枕在另一块岩石上。石背面,刻有明罗汝芳题“石窦云第”四个大字。相传其上峭壁处,曾有仙人结庐。再往前去一里许,有一石山,顶部始细忽大,呈圆球形,称绣球山。东南而折,峰回路转,石壁夹溪,石色如铁,流泉悠悠。约半里,至麻岭西侧的云门,其北侧石山上镌有“云门”二字,出自明邑人左赞之手,镶嵌于陡壁之上。“云门”或云“华子冈”,来自于神话,《建昌府志》、《麻姑山志》均有详细记载。相传“华子期,九江人,爱仙隐灵宝方,合服之。颜渐少,日行五,六百里,能举千斤,一岁十易皮,如蝉蜕”故名“华子岗”。
  出云门为麻源三谷的谷口。由此而入,岩愈奇,石愈怪,水愈秀。从麻岭至云门一带,满山遍谷,巨岩见巧,片石耸秀,不削而成,不雕而奇。有狮子石、龟石、仙牛石、伏牛石、象石,千姿百态,难以尽述。据(《建昌府志》地理志卷一之四)记载:“麻源之水,源分三支,一为上潘,二为寒坪,三为大水源,流至谷口,汇为一溪”。昔溪中有绣球石,半在水中,半在沙迹,若绣带抛球。入云门西北行二里,有座小山,称铜陵,此处山坡有茂林修竹,山涧泉布石上,丹岩映溪,泛起片片红霞,是为谢灵运题咏之处。
  麻源三谷,谷涧深幽,风景诱人,山涧流水终年不竭,溪旁两边赤崖赭石,映照入水,使水显出一片红色。历代均有名人至此。南朝诗人谢灵运,在此题有“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的名句,字体古朴雄浑。在悬崖陡壁上的碑刻和三尊摩崖佛像,其大如人,造型精美,是古代劳动人民雕刻艺术珍品,技巧达到非常精致的地步。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曾故居麻源三谷。麻姑山读书林(又名育英堂)为李觏聚生徒、讲六经之所。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南丰人)为其高士,昔云门寺侧的卷石岩即为其读书所在。
  麻源三谷,为麻姑山最大的山谷。其间有良田百顷,过去是麻姑山特产“银珠米”的主要产地。“银珠米”又称“冷水白”,粒大色白,味道似粳亦似糯,历代作为朝廷贡米,并以此闻名。
  为了利用这里丰富的水利资源,1958年南城县在此兴建了一座蓄水量为2210万立方米的水库。供灌溉兼发电之用。水库大坝位于云门处,旧有的名胜古迹大多沉入泽国,而麻源三谷的景致更胜于往昔。深谷出平湖,水光山色,分外秀丽,经水利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麻源三谷风景区自2000年9月由武汉客商投资进行旅游开发以来,已兴建的旅游开发项目有:水上乐园、钓鱼台、麻源宾馆、游泳池等。现在的麻源三谷,景致虽改,但今景尤胜往常。这里山青水碧,春光荡漾,水闸耸立,颇为壮观。为了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雕刻艺术千古永存,有关部门将原有的碑额和石佛象采用拍照片和其它方式保存下来,作为历史古迹的再现。(游本遥)
   三谷藏书铭程钜夫
  前数千载,在方策如见其人;后数千载,有方册此心此身。孰不灵于物,乃谓席珍?孰匪秉彝,而曰觉斯民?吾爱吾庐,岂以专壑?读书名山,尚友先觉。方丈瀛洲,玉室金堂;远莫致之,吾有华冈。插架非藏,估毕非读;咨尔朋来,问津三谷。大德八年暮春。
   “一勺之多”神功泉
  大小不过尺许,积水不盈一勺的山坑石泉,却流传着许多动听的故事,使人们为能亲睹其“胜”而感到快慰,这就是南城县麻姑山上的“神功泉”。1990年8月18日《中国旅游报》载文把它与四川的含羞泉、神泉、杭州的虎跑泉,五台山上的船若泉,庐山的三叠泉并称为“中国六大奇泉”。
  相传,很久以前,麻姑山下有个村庄,村里有个年轻后生叫李小牛。一天,他上山砍柴,看见一只小花鹿正津津有味地贪食灌木梢上的嫩叶。李小牛飞快地奔向小花鹿,想把它捉住。小花鹿发现有人,掉转头就跑。李小牛紧迫不舍。渐渐地,小鹿支持不住了,终于累倒在一泉水边。李小牛看着奄奄一息的小鹿,起了怜悯之心,他抱起小花鹿,想让它喝点清凉的泉水。这泉水一点一滴地从崖石缝中渗出来,积在山崖下方,不多不少,正好一勺儿,但李小牛觉得这水不算洁净便用一片芦叶卷成槽状,让水直接顺着芦叶流入小鹿的口里。由于李小牛取水心急,手指被芦叶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把泉水染得殷红。小鹿苏醒了,李小牛又想到小鹿离不开妈妈,便让它走了。这时,他觉得自己口渴。便俯下身子,喝了几口。奇怪。那泉水又香又甜,酒味很浓,居然把他醉得迷迷糊糊的。原来那只小鹿是麻姑山丹霞洞中的一位白发道人驯养的。为了报答李小牛救鹿之恩,道人作起神法,把这眼泉变成酒泉。据说,李小牛自从喝了这泉水,身体变得十分健壮,无病无痛,活了一百多岁。“神功泉”由此得名。
  还有人传说这里原来并没有这眼泉,是南极仙翁云游到此时“杖击而成”的。又传麻姑仙女采灵芝仙草,用神功泉水酿制美酒带到蟠桃会,献于西王母,从而使神功泉名声远扬。古人说,这眼泉水本来叫”酒泉”,流出来的是酒,百人同饮不少不竭,被人用秽器盛舀后就再不出酒。又说被贪心的人把泉坑凿大,得罪了神灵,就再不出酒。民间还传说是被一老妪在此洗裹脚布后却停止了出酒。
  传说龙门桥下有许多鲤鱼,不停地往上窜水,总想窜到虎跑泉的水滩上来。传说古时候,每年三月初三一过,麻姑山泉会开始干涸,要到来年立春后才能重新出水。有一年,麻姑仙女用麻姑山山泉酿制了一坛酒,带到蟠桃会,为王母娘娘祝寿。这时,早已到来向西王母祝寿的列位神仙,看到麻姑手里捧着一个土坛飘然而至,一个个掩嘴发笑,心想这麻姑也太寒酸了,王母娘娘的生日,怎么送来一个土坛子?可王母娘娘心里明白,麻姑必定带来与众不同的好东西,她没等麻姑开口,便笑眯眯地给麻姑赐座。麻姑谢过王母说:“今日娘娘大寿,小仙特用麻姑山的泉水酿制了一坛寿酒,为娘娘祝寿。”说毕,移步上前,揭开酒坛封口,一下子,整个瑶池飘满了诱人的酒香,竟忘了天宫礼节,都凑到酒坛边来了。连天宫几位专司仙酒的酒仙,也鼻子一耸一耸地啧啧称赞:“好酒!好酒!”西王母大喜。
  麻姑见王母高兴,想到麻姑山每年三月初三一过,百姓就因泉水干涸而发愁的情景,趁机说:“娘娘,小仙欲长年为娘娘酿制此酒,如何?”王母一听,连连点头。麻姑说:“侍奉娘娘,是小仙份内之事,只是有一事要请娘娘法力护佑,不知当讲不当讲?”王母说:“有何心事,尽管说来。”麻姑见王母娘娘如此爽快,就将麻姑山泉水每年要干涸的事说了一遍。娘娘听了,笑道:“原来只是这等小事。”说毕,从袖中取出一方玉帛,随手一拂,只见一只鲤鱼口含一颗明珠飘飘忽忽地下凡去了。
  再说这鲤鱼口含明珠来到虎跑泉,口一张明珠落入泉内,霎时泉水盈盈而出,汩汩地向外流去,那鲤鱼也乘势一跳,跃入外溢的泉水中,泉水流呀流呀,把鲤鱼带到龙门桥下的龙潭中。鲤鱼在潭里撒下一片鱼籽,又一跳,回归天庭去了。
  从那时起,麻姑山的泉水一直盈盈不断,那鲤鱼撒下的鱼籽也在龙潭内不断繁殖生长。每年春天,许多鲤鱼就成群结伙地往上窜水,跳过龙门,一直要窜到溪水的源头——虎跑泉边那浅浅的水滩上去。人们说,流水弯弯,鲤鱼上滩,麻姑娘娘造的福。
  各种各样的传说还有许多许多,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而三国时期被称为太极仙翁的道学家、医药学家葛玄,东晋道学、医药学家葛洪都选用这眼泉水炼丹的记载却散见于多种史籍。据明代建昌府同知陈克昌《神功泉葺亭记》载:“所谓神功者,山顶有灶,昔葛仙炼丹之井,故名。”由此可见,神功泉名是由于葛仙用这里的水炼丹而得名。古人谓神功泉之“神”,还表现在它能预报天气。明代翰林编修王祖嫡《游麻姑山记》中写道,“神功泉,泉由石隙细流,池可数尺,掬饮之,微温而味甚甘美,即麻姑仙源也。道人云:“天久早不竭,有气蒸起必雨,农以为候,而灵异无敢犯者。”
  由于神功泉的水质好,自唐宋以来,用神功泉水酿制的米酒被列为贡品,献于皇室。后来山下郡民也多取神功泉水酿酒,取名麻姑酒,一直流传至今。
  神功泉地处清清的绵溪旁,高耸挺拔的“迎客松”立于其上,龙门桥凌空跨谷,东侧的“月泉”与之相对成趣,成为一对姐妹泉。只数十平方米的地段,古松、古桥、花草、藤萝、水瀑、深潭组成一幅美的画卷。明代南城县令吴之屏游神功泉时赋诗赞曰:“万山深处一泉幽,丹液如斯日夜流。骚客寻芳呼渴至,仙人结伴采真游。一泓流水冰壶澈,几树孤松翡翠浮。凡骨惭非勾漏令,漫凭丹井问丹邱。”
  神功泉,因石盂刚能入勺又名“一勺之多”。明代御史邵梅墩游神功泉时手题“一勺之多”镌于泉上石岩,至今仍清晰可见,吸引着游人。朋友,到麻姑山来吧,掬一口“神功”水,寻一回仙境游,定会使您陶醉,久久不能忘怀。
   神功泉葺亭记陈克昌
  神功泉,去郡城西十五里。路傍小石池,广仅尺许,深称之。虽瞬息顷百余人饮之,不少竭,终岁不汲,不见泛溢。其水极清而甘,比凡水稍重,最宜酝,故盱江有麻姑酒之名。洪武中,同知梁君书有匾,寻坏。景泰初,通判荆君碑诸石,复覆以亭,迄今百年,半欲就圮。嘉靖辛丑,予谪兹盱。明年秋,祀姑祠,偕太守朱公、判伴李君、节推方君往,并祀三忠,因有所谓武穆之议矣。返观于泉,询其所谓神功者,道人曰:“山顶有灶,昔葛仙炼丹之井,故名。”各汲饮。方君好事,取一罂权之,如人称。因叹曰:“实胜境灵迹,洞天福地也。可无葺?”诸公曰:“吾所取独异,是盖山下静清之义,兹可与征志,可与言政矣。”予曰:“然。”则兹泉其有益乎?汨则乱,可惧也。遂葺其亭为记。
   赣东大地嵌明珠
  洪门水库为江西省四大水库之一,也是抚河流域第一个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南方75km处,座落黎川、南城2县区域内(27.27°N、116.47°E),海拔80m,控制流域面积2376km2,最大库容12亿m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1958年始,抚州开始兴建大中型水库,其中,洪门水库成为抚河流域第一个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抚州境内河道密布,溪流纵横,水系发达。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匀,境内洪旱灾害和水土流失频繁。而洪门水库的兴建,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洪门水库坝址位于抚河的支流——黎滩河中段,横跨南城、黎川两县,处南城县洪门镇南面两公里处。水库的水源主要是黎滩河和东面的贤福水、西面的龙安水,以及桐埠水、竺油水等。1957年,江西省水电厅即把洪门水库列为开发项目,1958年,省水电厅报请国家水电部将洪门水库列入国家“二五”计划。3月,武汉水电勘测设计院对洪门水库坝址开展勘测钻探工作。4月,省水电勘测设计院提出《洪门水库设计任务书》。8月,省委决定洪门水库的设计以不淹黎川县城为原则,重点解决下游防洪、灌溉问题。9月15日,省设计院编报《洪门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审批补充勘测后,于1960年4月完成《洪门水利枢纽技施设计》。
  1958年5月,省人委决定成立洪门水库施工指挥部,由抚州专署负责组建。省水电厅调集技工162人,抚州专署调集各县干部、民工16950人,于7月1日开始施工。同月,工程总指挥部更名洪门水力发电工程局。由于当时水泥缺乏,经上级批准,混凝土重力坝改为黏土心墙坝。1959年9月大坝合龙,1960年4月水库蓄水拦洪。1963年9月,水电部提出洪门水库综合利用任务以发电为主,设计标准提高为二级。12月,洪门水库土建工程基本完成。1969年6月完成第一台机组安装,7月1日并网发电,12月16日第二台机组投产。
  洪门水库库区移民按20年一遇洪水线,土地淹没线按5年一遇洪水线的设计实施。黎川县移民线为102.2米,土地淹没线为101.2米;南城县移民线为101.2米,土地淹没线为100.2米。两县淹没区共有8个乡2个镇所属的31个村委会、203个自然村、26905人,淹没面积80692亩、电话线路411公里、公路49公里,淹没补偿总投资1374万元。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7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5.2亿立方米,总库容12.14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3.74亿立方米,死库容1.68亿立方米,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补充下游水源等效益。大坝为黏土心墙砂壳坝,最大坝高38.7米,坝顶高程107.5米。坝顶长261米、宽5米,防浪墙高1米。黏土心墙顶高程107.2米、宽2米。洪水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校核,设计洪峰流量为6890秒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07.26米。在右岸坝轴线以北2公里的山坳设有由引洪溢道和堵水副坝组成的正常溢洪道。混凝土重力式实用堰净宽36米,堰顶高程91.4米,最大泄洪量3530秒立方米,3扇弧形钢闸门分别为9×12米。紧接溢洪堰左侧的堵水副坝,坝顶高程104.7米,长100米、宽3米。溢洪堰右侧上岸80米山坳处设有非常溢洪道,堰身段为黏土心墙砂壳自溃坝,坝顶高程104.25米,坝高6.25米,顶宽4米、长104.8米。自溃坝超两千年一遇洪水溃决泄洪,最大泄洪量2780秒立方米。大坝左岸建有引水系统,进口段呈喇叭形,长100米,设拦污栅、钢筋混凝土闸门和滚轮平板钢闸门,由2套2×5吨启闭机操作。两条主隧洞中心间距18米,内径6米。一号主洞长145米,下分2条支洞;二号主洞长130米,下分3条支洞,水流分别经蝴蝶阀通过水轮发电机。支洞内径为3.4米(渐变式),全长183米,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号主洞还设调压井,调压井下部高21米,内径15米;上部高15.7米,内径6米,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坝后左岸建有地面式发电主厂房,装有5台84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副厂房紧靠主厂房上游面,分3层。水库竹木过坝筏道为钢制链钹式循环筏道,由钢筋混昆凝土支架和机械传动部分组成。使用电动机功率为40千瓦,每台班可运木材1440立方米。水库工程总投资为7185万元。
  洪门水库是抚河流域和赣抚平原整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运以来,在防洪、灌溉、发电、水产等方面效益显著。水库正常蓄水位至校核洪水位之间6.7亿立方米调洪库容,可削减洪峰流量6690秒立方米。1982年抚河大水,洪门水库即调减下泄洪峰流量1495秒立方米,不仅保障了黎滩河下游两岸村镇农田的安全,而且提高了抚河中下游防洪标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此外,抚河枯水季节水流量不足,每年洪门水库都可补充水源以缓解赣抚平原120万亩农田的干旱问题。1963年、1978年、1986年大旱,洪门水库提供50—80立方米/秒的流量用于灌溉,挽救受旱农田在60万亩以上。洪门电厂原设计装机5×7500千瓦,1998年增容至5×8400千瓦,年发电量1.23亿千瓦时,为供电区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提供了有利条件。洪门水库有水质肥沃的养殖水面7.65万亩,不仅有青、草、鲢、鳙、鲤、鲫等常规鱼类,还有鳜、鳊、乌鳢、银鱼等高档鱼,并引进了优质观赏鱼——锦鲤,各类鱼品种达73种之多。同时发展了河蚌育珠养殖生产,其中于1997年底引进的世界优质淡水育蚌珠——日本池蝶蚌已具有年繁殖小蚌1亿只的生产能力。
   云门隘口缚苍龙
  麻潭水库是南城县1958年开工兴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它座落在距县城西部7公里麻姑山北麓与云盖山东南麓山谷之中。大坝高度为39.2米,蓄水量265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广及万坊全乡、株良及建昌镇部分水田、旱地、枯园、鱼塘共49900余亩。
  1950年至1955年,南城县连续六个夏、秋非水即旱。政府提出要防涝抗旱,于1954-1955两年先后在源头的松湖、罗坊的长塘边、路东的官桥头等处修建了三座小型示范水库,发挥了蓄水抗旱作用,农民群众对此甚为满意。1956-1957两年先后完成了石溪、下坊、松源水库工程。1958年2月,南城县政府接到抚州行署对兴修麻源水库的批复,即从速组织力量,详细进行复勘设计。在小麻岭通往路家桥的溪流两边是高耸的整体红沙岩,高约80余米,右边山脚上五米处,凿有一米见方的“云门”二字,落款为“左挂坡题”(左系明朝布政使)。该处石质坚硬耐风化,且谷口狭而平坦。左边高山北向,过100余米有低山隘口一处,适宜开凿滥洪道,附近一至二百米的路家桥村背及园头山,土源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勘测队用一个半月时间,摸清灌区渠道线路、面积,搞好设计,速报行署审批。
  1958年6月,作好了开工前一切准备后,成立南城县麻源水库工程指挥部,择定7月3日在麻源乡路家桥举行开工典礼。组建民工师,师政委由张茂和兼任,师长由张秉庭兼任,下设三个团,各设政委和团长。又设一个直属炮工营,下设三个连。10号前,工程指挥部通知庙前乡先上劳力1000人,扎工棚、修运土石路、清坝基。工程股做好放样工作,为民工上土石方作好一切准备。中旬开始挖导流构、挖截水深墙,炸平涵底板岩基。八月份开始,工程日夜轮班作业。至月底核心墙回填完毕。九月底基本浇完平涵混凝土150米。因炸药供应紧缺,石方赶不上,指挥部召开大会,修改大坝设计,将土石混合坝改为平铺排水层均匀土质坝,解决了石方赶不上的问题。10月份,工程指挥部调动部分炮工投入到开挖假设高程为60米的隧洞工程,同时再上民工4500人,日夜三班作业,人歇而运土上坝不停。当时人们的口号是:“晴天抢着干,一天当两天,阴天当晴天,细雨是好天。”指挥部规定各团根据当天应出勤人数在坝上验收优质土定额总方。各团按方定重,计担到人,在各运土线设记码人员,不允许挑草皮树根土或夹石土上坝,违者扣除出工日。为了加快运土速度,由路家桥和库心园头山取土区至坝脚,架设双线木轨加竹片轨道,用牛拉木架平车代“土火车”运土,每列次两车,可装土24担,一人牵一牛,拉到坝下转挑上坝,较单一挑运速度快十倍。山上下坡的土,改用竹板陡坡滑槽溜放及空中索道飞线传送的方式直接上坝。挖土区还采用了爆破取土方法,工程进度均有不同程度加快。工地规定每日上下午各一次,用20分钟时间挑土冲锋上坝。整个工地都是你迫我赶,满担快走的激奋人心场面。中央水利部和省地党政领导亲临工地视察,多次给予表扬。全工地干部民工受到极大鼓舞,到年底大坝完成30.2米高程,占总工作量76.92%。工程指挥部为争取早蓄水早受益,调动受益区的民工全线进入北干渠道,井提出“59年春节前通北干,完成任务回家过年”的口号,鼓舞全线民工加油干,结果,全线按预定时间全线挖通了。
   麻源水库1959年正式投入使用,40年来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为南城县的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袁世珍)
   南城县境内比较大的水库还有徐坊水库。
  徐坊水库坝址位里塔乡徐坊村西面3.5公里处。1959年9月动工兴建,1960年2月竣工,后经2次续建配套和开展水库多种经营,曾被评为省水利管理先进单位,1978年4月获得水利部颁发的“全国水利管理战线学大寨学大庆标兵”奖旗。
  集雨面积15.1平方公里,均质土坝一座,坝顶高程75米,最大坝高25米,坝顶宽3米,顶长78米,正常溢洪道为薄型堰,堰顶71.5米,净宽10孔,每孔2米,叠梁式木闸门,最大泄量106立米/秒;正常水位72.5米,总库容量15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量1238万立方米。工程效益;灌溉农田1.37万亩,养鱼水面1170亩。库内建有坝后式一级电站和引水式二级电站,将机分别为100×2和100千瓦,以水灌溉为主,兼养殖与发电。总投资114.9万元(国家投资47.81元,自筹61.7元)。
  1960年1月在大坝施工中,因雨雪交加,泥土松湿塌方,死6人,伤7人。
   丹霞托出醉仙湖
  醉仙湖位于江西省南城县境内,是一个完全处于自然状态的美丽湖泊。湖畔有一个神秘的岩洞,深不可测。洞中有一座庙,相传古时有仙人醉酒于此,于是取名醉仙岩,醉仙湖也由此而得名。
  醉仙岩四壁陡峭,犹如刀削,景色奇异,岩洞龙口张开,洞内伸出一条长形石岩,俗称“龙舌”,洞宽约20米,深约15米,深处有两个小洞,深不可测。岩前建有觉海寺,门前书有一幅楹联:“醉仙岩醉到何日醒,觉海寺觉得大地空。”古时寺庙香火旺盛,前来游览朝拜人员络绎不绝。
  醉仙湖面积40余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2亿立方米,有形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056个,素有赣东“千岛湖”之称。这里能观山、戏水、看鸟、赏洞、品鱼,是一个令人痴迷忘返的幻美胜境。
  醉仙湖一碧万顷,烟波浩渺。每当云消雾散时,湖水奇妙的颜色便会渐渐显露,绿蓝相间,恰似白居易在《江南好》中所描述的“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情景。醉仙湖内岛屿星罗棋布,千姿百态:有船形、叶形、弯月形和剑形等。从高处展望,是一幅壮美的图画。
  醉仙湖是生态之湖、生命之湖。良好的生态使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水清来自山青。据科学统计,一亩地的森林可比无林地多蓄20立方米的水。醉仙湖区周边上千亩的森林,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水库。为了保护一湖清水,南城县政府在湖区采取了植树造林和严格的防污措施。去年10月以来,南城县参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一大”是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四小”是县城和市府所在地的绿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绿化,农村自然村的绿化,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矿山裸露地的绿化)工程建设人数约10万人次,共投入资金达4100万元。
  南城县政府还印制了5.2万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发放到每一个农户家中,把造林绿化的意义、任务和政策告知大家。许多群众把保护湖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变成了自觉行动。
  由于湖区湿地面积大,醉仙湖成了鸟类的天堂。每年冬季,上万只鸬鹚、白鹭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它们时而高空翻飞,时而凌波踏水,场面蔚为壮观,给湖区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据初步调查,醉仙湖湖区内水库水鸟共有9目13科42种。为了加大对湖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南城县专门制定了生态保护细则,同时还组建了多支护鸟队,定期巡查鸟类活动情况,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鸟类聚集量年年递增。
  我国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而醉仙湖便是其突出的代表。2002年科研部门对湖区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共计检出浮游动物64属、90种,全湖鱼类有96种,其中经济鱼类占85%。专家还对湖区湿地蜘蛛资源做过调查,共获得蜘蛛标本1850个,经鉴定计21科54属124种。
  醉仙湖周围有不少丹霞地貌,造型各异: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动物,任凭人们想象。据地质专家介绍,像这样的丹霞地貌,且山色与湖光相对应,实属罕见。
  醉仙湖的中段有一座丹霞山,山腰深藏一个岩洞,这便是醉仙岩。这个岩洞又大又深,至今还没有人探过底,显得十分神秘。这里有厚重的历史和神话传说,仙人醉酒于此,只是其中一个故事,醉仙岩还是佛道之岩,过去常有人在这里烧香拜佛,求子祈福。
  无论是仙界的故事,还是民间的传说。无论是对水的崇敬,还是对鸟的友善,醉仙湖都是一部史诗。南城人在美丽的湖畔,传承着昨天的文明,也续写着今天的文明。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垂瀑三叠
相关专题
试剑石
相关专题
玉练双飞
相关专题
龙门桥
相关专题
神功泉
相关专题
会仙桥
相关专题
碧涛庵
相关专题
流杯池
相关专题
醉仙石
相关专题
齐云峰
相关专题
葛仙峰
相关专题
五老峰
相关专题
王仙峰
相关专题
丹霞峰
相关专题
云盖山
相关专题
红屏山
相关专题
丹霞洞
相关专题
麻源三谷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垂玉亭
相关作品
麻姑山记
相关作品
麻姑藏书山房记
相关作品
三谷藏书铭
相关作品
神功泉葺亭记
相关作品
洪门水库
相关作品
麻潭水库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麻姑山
相关实物
毕姑山
相关实物
醉仙湖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