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旴水绿如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乡山水》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354
颗粒名称: 春来旴水绿如蓝
分类号: K928.4
页数: 7
页码: 123-129
摘要: 旴江源出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血木岭东峦,上游由众多小支流汇合后形成驿前港,自南向北流经驿前、杨溪的江背、东坑至赤水镇石咀头,与塘坊港汇合为旴江起点,始称旴江。再蜿蜒向北,流经赤水镇与中寺港、石梁港汇合,到旴江镇与头陂港、长桥港、尖峰港、古竹港汇合,到达甘竹镇与千善港汇合,抵甘竹镇罗家村刘家堡,入南丰县境。再经南城接纳黎川河,过抚州接纳宜黄河、乐安河等,形成抚河。
关键词: 莲乡 旴江

内容

清清旴江水,赣东南母亲河;巍巍灵华峰,镌刻着“抚河源”。翻阅《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古籍中的泉响破空而来:山上怪石嶙峋,且多罅隙,泉水喷沫而出,汩汩作响……旴源飞瀑浇灌出世界第一的连片莲池,滋养着25万莲乡人民。
   旴江名来由
  旴江源出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血木岭东峦,上游由众多小支流汇合后形成驿前港,自南向北流经驿前、杨溪的江背、东坑至赤水镇石咀头,与塘坊港汇合为旴江起点,始称旴江。再蜿蜒向北,流经赤水镇与中寺港、石梁港汇合,到旴江镇与头陂港、长桥港、尖峰港、古竹港汇合,到达甘竹镇与千善港汇合,抵甘竹镇罗家村刘家堡,入南丰县境。再经南城接纳黎川河,过抚州接纳宜黄河、乐安河等,形成抚河。
  旴江这条古河道的命名,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旴江源头血木岭有泉百余窦,循麓而出,明净可鉴,清烛须眉;一说许真君斩蛟龙曾经追根寻源到过这里。这两种传说中的“须”“许”,都与“旴”谐音,所以雅称“旴江”。还有一说是江南旴村,有个老母亲欧氏,喜欢食鱼,人们都叫她“鱼母”,生有三子,老三最孝,每天都要到附近的龙潭捞两条鲤鱼给母亲吃。一天他照例去龙潭捞鱼,总是捞不着,小三子急了,便纵身跳入潭中用手去捉。霎那间,觉得轻飘飘的满身长出了鳞片,自己变成了一条鱼。小三子又惊又恼,猛力将双脚一蹬跳出了龙潭,在旴江源流中,迂回穿行。数年之后,这条人鱼因奔波始化龙,在一个春雷滚滚的夜晚变成一条五爪金龙腾空而起,驮着“鱼母”飞向洪州西山成仙而去。因“鱼母”与“旴姆”亦属谐音。所以古时旴江又称旴姆江。如今在驿前镇血木岭山脚下的“旴姆桥”便是这一称谓的历史见证,宋代诗人张商英《旴姆桥》诗云: 水出血木凹,下通江海涛。人知百川大,谁识一源高。
  野路萦崖曲,虹桥跨石牢。巉云缓行甫,少顷即滔滔。
   旴姆桥汤忠摄影旴河秋色魏春贵摄影
   旴于水有胜景
  旴水涵清,水清如镜。旴江,古时旴水。旴,旦气清明之意也,故从日不从目。说文曰:“日始出为旴,涵虚晶莹,可烛须眉,风来月到,舟行如在镜中”,“旴水涵清”为广昌古代十景之一。
  黄潭秋月,垂柳拂岸。古时在县城西南门外旴水深处,有龙泉观,己毁,今距县城西南约一公里处。“秋时潭水澄碧,月色倒映,清辉流溢”,古人名之“黄潭秋月”,为广昌古代十景之一。明代广昌籍史部尚书何文渊有诗文“不到黄潭四十年,潭边景色想依然。泰龙盆在悬崖下,栖鹊巢当怪石前。清影三台天景霁,光摇万倾月华圆。遥看系棹垂杨岸,浑似东坡赤壁船。”
  雁塔风霜,昔景犹在。在县城的旴江东岸有河东雁塔,亦称慈生寺塔。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广昌建县时所建,仿唐都长安南郊慈恩寺和雁塔建,仅将寺名改换一字名慈生寺,意为与众生同乐,塔名则同。“有塔立高峰之上,直如文笔,势入霄汉,霜月交辉,风云飘涉”,古人名之“雁塔风霜”。传说在建县时,南面宣化门屡建屡倒,后经一风水先生仔细观察,发现对面小山坡下的深潭内有一条孽龙兴风作浪,于是县令当即决定在对面这座山坡上建一座宝塔以镇河妖,宝塔竣工之日,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塔顶被削去一角,巧的是,这时一群大雁穿南门而过,久久盘旋于塔顶,构成了第七层。风水先生认为这是吉兆,即兴叫绝:六层宝塔也能降妖,这塔就被老百姓们称为雁塔。我们在雁塔可以看到一副相关的对联,上联:天王盖地虎,下联:宝塔镇河妖。雁塔饱经风霜,几度废兴,近于1968年“文革”中被夷为平地。为弘扬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于三十年后,1998年9月重建雁塔,2000年2月竣工。复原的雁塔按原貌设计,外观8面7层,高51.986米,底层直径22.08米。塔有明层7个,暗层6个,砖木结构,为仿宋楼阁式佛塔。
   雁塔新姿魏春贵摄影清旴润莲乡
  清清旴水,川流不息。旴江在广昌境内穿越驿前、杨溪、赤水、旴江、甘竹等5个乡镇,接纳11条港、69条溪流之水,县内流长46公里,若从出发源处算起,共79公里长,流域面积1568.5平方公里。计汇集县境内,江的宽度窄处仅70米,最宽处在甘竹圩,达4180米。据资料记载,旴江水四季长流,素未封冻,常年平均水深不足0.5米,最深处约2米,多年平均流量38.068立米/秒,含沙景0.142公斤/立米。因流沙,河床变化多端、时深时浅。旴江两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水稻、白莲、烟叶、泽泻等农作物。旴江各支流的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8071千瓦,现已发电5/151.1千瓦,尚可开发水能8500千瓦。沿岸农田、村庄,易被洪水淹没冲刷,且河床日渐展宽淤高,河道坡降大,易涨易落,常年水深不足通航,也不便养殖水产。若欲充分发挥其水利,则需进行疏浚治理。 杨溪水库叶志华摄影旴源清流,浇润白莲。广昌白莲始种于唐朝仪凤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历代“贡品”。广昌白莲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去皮、通心、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远销海外。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评述各地莲品种时指出“莲子以豫章汝南者良”,即指广昌白莲。广昌,因优质白莲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通芯白莲之乡”和“中国莲文化之乡”。作为世界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观赏性最强的莲花种植区,2016年7月9日,江西广昌获“世界最大莲池”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旴江之水,孕育人才。广昌自古耕读传家,德才至善,文化底蕴深厚,育人成果卓著。古有铁面御史赖巽,父子尚书何文渊、何乔新,杰出的军事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揭暄等。今有开国少将廖鼎祥将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藩等一大批英才。
   姚西莲池江远宾摄影保护母亲河
  旴江,水名,古称“汝水”,是抚河的上游,为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发源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在广昌汇集11港69条溪水,流经广昌、南丰、南城、临川、进贤、南昌,在南昌市滕王阁附近汇入赣江,总长约400千米。广昌至南城段称“旴江”,南城以下称“抚河”。1950年以前,旴江是一条宽约10-50米,可通千吨船坞的水道,长江鲟鱼及河豚时常逆流至源头。1950年后,由于过度砍伐,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特别是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砍伐树木,造成水土破坏极其严重,河床平均坡降千分之0.7,多有冲宽淤高,沙滩涌岸屡有可见。现在的旴江是一条宽约200-800米,枯水期5-30米的季节性河流,是居民饮用水源。
  作为抚河源上游的广昌人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一江清水。积极做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农村清洁、净水等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入抚河。 莲乡儿女在旴江水的滋养下,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勤劳智慧的广昌人立足莲乡大地谱写着新长征路的壮歌。
   春来旴水绿如蓝,能不爱广昌?
   (作者单位:广昌县教育体育局)

知识出处

莲乡山水

《莲乡山水》

《莲乡山水》一书,图文并茂,共收录图片180余张,文章80余篇,采取散文、诗歌和文言文等形式,运用凝炼通俗的文学语言,描绘出莲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风景画。游记朴实,赋咏俊采,诗词竞秀。全书注重真情实感,意在境中,情境交融;独具丰韵,风格斑斓。

阅读

相关人物

钟贤英
责任者

相关专题

旴江传说
相关专题
广昌县建县传说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旴姆桥
相关作品
雁塔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旴江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