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近代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3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近代人物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752—754
摘要: 《崇仁县志》中对崇仁县近代人物的介绍。
关键词: 崇仁县 近代人物

内容

谢廷恩
   谢廷恩(1765—1841),字清德,十三都段溪村(今河上乡谢家村)人,出身农民家庭。幼时,家境贫困,靠捡柴、替人赶牛车赚些零钱,帮助双亲维持生活。16岁,始习书算。尔后,从事商业,赴四川、福建、广东等省经商,以营运当时我县特产苎麻为主,兼营生活用品,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 廷恩经商,作风正派,诚信不欺。一次有人结付货款多给了六百贯钱,即予送还,由此众皆乐意与他交往。不到20年,已拥资钜万,成为我县巨富。他经常周济贫困的亲戚故旧,又在家祠内设仓储谷,贷给族人度荒。嘉庆二十年(1815),独力营建义仓于县城,并捐谷10600石,以实仓储而备贷放。二十四年又捐银2000两,倡建育婴堂,以养弃婴及孤儿,因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获叙巡检加三级的奖衔。
  我县旧例,诸生初入学时,需备贽见礼物,方可拜师受业。贫寒子弟,苦于筹措。廷恩乃捐钱四千贯,贷给商家,约定每三年交息千贯,以解决寒士筹措贽见礼物的困难。新进学的学生,复试前一律要缴“卷结费”,廷恩乃约志同道合人士,合资筹助,名曰“芹香会”,解除了贫穷学生的一大难题。
  县治有黄洲桥,跨南北两城。道光十四年(1834)毁于洪水,虽交通不便,但限于财力,只能改设浮桥,每有船筏通过,便要先拆开,后联合,非常麻烦;水涨时更经不住冲击,又改设渡船,人多拥挤,交通事故难免。廷恩看到这种情况,恻然有动于衷,决心捐资重建此桥,并计划把原来的木板桥面,尽改石砌,以图一劳永逸。有人说,这件工程很大,非拿出十万两银子不可。廷恩说:“只要利民,虽把我的家财耗尽,也在所不惜。”于是他邀集地方绅耆,共襄盛举。于道光十六年择日兴工,经历四年时间,支付建桥费银6万余两,一座新石拱桥终于建成。知县王楷建议改桥名“谢公桥”,廷恩逊谢力言不可,仍名“黄洲桥”。
  廷恩读书不多,但通达事理,为人厚道,洁身自好,不附权贵,曾说:“我守分为良民,乡里称正人,就很满足了,结交官府,非所愿。”卒年77岁。
  袁文瑛 袁文瑛(生卒不详),号云木,巴山镇人。父母早丧,贫苦无依,靠劳动收入自食其力。20岁后到湖南、湖北经商,交易中恪遵诚信之道。因此,经商很有成效,逐渐富裕起来。道光九年(1829)湖北洪水成灾,百姓卖妻鬻子以求活命者众多,偶见店东家有一小仆,经常流泪不止,询知为士人子弟,于是慷慨出钱将这个小仆赎回送还其父,并资助川资伙食等费用。十七年经商在湖北,一次和姓汪的大商人同船,途中汪某突然中暑猝死,他一面维护船上财物,一面操持殡殓安葬,并把汪某所存银票财物,召集同船其他人,会同检验,封存公所。一年后才设法访得汪的儿子,将财物如数归还,汪子深受感动。在家乡,如遇族戚中贫困者,便量力予以资助。县里公益事业,如修堤、造桥、建亭、施茶、送药等,他都尽力捐资玉成,至老一贯不变。
   谢兰生
   谢兰生(1805—1845),字子湘,谢廷恩次子,十三都段溪村(今河上乡谢家村)人。17岁获县试第一。道光十四年(1834)中举,十八年进士及第,任山东省即墨县知县,授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翰林院庶吉士。以双亲年老,需要奉养为由,靠假归家。暇时致力于古籍研究,著有《纲鉴洞观评略》、《历代帝王陵寝考》、《种香山馆诗文集》等若干卷,藏于家。其已刻印者有《鹅湖客话》、《鹅湖游草》、《救荒策略》及本县《黄洲桥图志》共若干卷。二十五年卒于北京,年仅41岁。
  章世槐
  章世槐(1782—约1861),字荫村,秋溪乡圆石村人。幼时家贫,无力人塾求学,其母本是儒家女,则亲自教之,口授四书、五经。
  年16,即当塾师,从事儿童启蒙教育。20岁游学到安仁(今余江县),有显宦徐某,见他品学兼优,甚是器重,延请至家教授诸孙。此后,即在安仁致力教育20年。30岁始中秀才,后应乡试多次落榜。年已耄老,犹以未得成就功名,辜负母亲教诲为终身憾事。 世槐家虽寒微,却清操自守,全赖教书报酬自给。至于财利,从不斤斤计较,而且见义必为。遇生活颠沛、困苦无告之人,则竭力资助,而置自身困难于不顾。某年,到湖头村祭扫祖墓,墓侧为邓氏住宅,闻邓宅内哭声甚悲,即往询问,得知其子行商于福建,传闻已死,而家中欠富户债已到期,无力偿还,欲将媳妇改嫁,换取聘金还债。婆媳之间,相处素极和睦,不忍分别,故尔悲哭。世槐凄然急归,约同族中好义者数人,集资前往救助。除代还债务外,尚有余钱,即赠给邓氏。次年,其子居然归里,全家团聚,方知传闻失实。
  世槐性敦厚,重然诺,与朋友交,互以讲求道义相〓勉。如稍涉非礼,则不惜苦口谏阻,尤喜奖励后辈,亲戚乡邻对他都很钦仰,称其为“先生”。
   华廷杰
   华廷杰(1822—1872),字樵云,吴坊渡(今白鹭乡华家村)人。自幼颖异好学,手不释卷,夜半稍倦,即以冷水拭润双目,攻读不止。15岁,入郡学,文名已响。道光二十四年(1844),乡试中举,次年,成进士。初署东莞知县,东莞讼棍之流往往凭空讦告,诬指平民为盗贼,县吏又乘机作弊,贪赃枉法,使善良懦弱者动辄破产。廷杰到任后,大力整顿,歪风稍息。有卢某者,先以犯诬告罪被遣送湖南服刑,逃回后,故态复萌,廷杰火速率捕役将其捉拿归案,囚死狱中。调任香山知县后,未及两月,东莞发生暴动。于是又檄调廷杰回任镇压。后调任南海知县。南海为广东的大县,任重事繁,仍以治东莞的措施来治南海。县内颜姓兄弟争财产而诉讼,数年没有结案,乃召至县衙,委婉训导,兄弟皆感动泪下,撤回诉状。有一年,南海发生严重饥荒,米价飞涨,有人建议应当责令米行减价供应,廷杰说:“不可,荒年不忧米贵,但忧无米。从未有价善而不售者,若勒令减价,恐米商裹足不前也。”于是劝富民分设粥厂对饥民施粥。并带头捐银2000两作为倡导。数月间,米船多艘开到,民心安定。
  是年冬,外人申请入城居留。上司不许,外人就沿河开炮,击塌城墙十余丈。他亲自督率民夫工匠,冒着炮火,用沙土堵塞城墙缺口,保住了县城。次年,外人复至,当局误听谍报人员之言,没有预加防备,廷杰请增兵防守也未采纳,外人日夜炮轰,县城遂被攻陷。、乃迁石井乡办公,筹划收复。竟因当局一意议和,他的谋划受阻,不能实现。
  后升任南雄直隶州知州,署广州通判,潮州知府,又擢署惠潮道台。潮州所属的关税,被人操纵把持,向来私抽多于正额。海阳县有所谓“澳甲”的人,以钱买得海关差役的工作,借此滥索船户的规费,船户深受其害。廷杰到任后一概禁绝。 同治七年(1868)回籍。九年,复往广东,随李抚军往粤西帮办龙州军务,因镇压边境暴动群众有功加布政衔。不久病故,终年50岁。著有《触藩始末》。他学问渊博而能贯通,尤精医术,凡来请治病者,立往诊视,断不延误。居官二十余年,俸给较优,但生活俭朴,自奉一如寒素。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廷恩
相关人物
袁文瑛
相关人物
谢兰生
相关人物
章世槐
相关人物
华廷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