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督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30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基督教
分类号: D691.73
页数: 2
页码: 734—735
摘要: 基督教,有天主教和耶稣教两派。天主教亦称旧教,其神职人员为神甫和修士。修女,不可婚娶。耶稣教亦称新教,其神职人员为牧师和传道员,可以婚娶。基督教徒信奉上帝,家中不供祖宗牌位。
关键词: 崇仁县 宗教信仰 基督教

内容

基督教,有天主教和耶稣教两派。天主教亦称旧教,其神职人员为神甫和修士。修女,不可婚娶。耶稣教亦称新教,其神职人员为牧师和传道员,可以婚娶。基督教徒信奉上帝,家中不供祖宗牌位。
   天主教
  清光绪中期传入我县,属江西总教余江教区。宣统二年(1910)在县城桥南东隅(今县医院内)建天主堂,有教堂3幢。公务室和寝室3幢,建筑总面积752.75平方米。嗣后,在教徒较多的航埠街、白鹭渡、大树章家(今属孙坊乡)和下陂村(今属东来乡)相继建造教堂。
  民国五年(1916),法国传教士余江教区金主教,来县进行传教活动,任命卒业于修道院的曾铎(连城人)为崇仁天主教神甫,广泛发展教徒。鼎盛时,全县有天主教徒1500余人,神甫5人,修女3人。
   天主教徒,每逢星期天,即进教堂做祷告活动,平时在家,每日早晚亦做祷告。
   建国后,神甫自愿离开教堂还俗,从事正当职业,停止传教活动,教徒人数逐渐减少,1958年剩495人,1965年仅有148人。
  1983年后,在白鹭、孙坊、东来等乡又有天主教活动。至1984年,这些地区共有教徒760人,其中修女2人。
   耶稣教
  民国初期传入我县,首由德国牧师蒙德理在县城西耆坊牌下建造教堂,为2层楼房,面积301.53平方米。传道员初为杨觉辉,后为杨初生(1983年去世)。在县城散发《福音》书和画片,进行传教,发展教徒。嗣后,有瑞士人贾道龙和捷克斯洛伐克人程尔仪先后来县任牧师。民国三十一年,教堂被侵华日军烧毁。最后一任牧师为德国人杨以德,于1948年回国。
   耶稣教仅在县城活动,教徒人数远不及天主教。民国三十七年有教徒30余人,传道员1人。
   耶稣教徒,每逢星期天至教堂做礼拜,诵读《福音》经书,平时在家无甚活动。
  1950年,传道员从事正当职业,停止传教活动,斯时有传道员1人,教徒8人,1958年,有传道员1人,教徒6人。1965年,传道员1人,教徒3人,1984年无传道员和教徒。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