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普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科普活动
分类号: G316.56
页数: 3
页码: 643—645
摘要: 崇仁县自1953年至1984年多次开展科普创作活动,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微型计算机普及活动,购置微机4台,选送科技辅导员7人参加全区微机培训班学习,并选送2名少年参加了全国地学夏令营活动。
关键词: 科普活动 崇仁县

内容

1953年,在郭圩乡的下屋村创办良种场,组织水稻良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1955年,在航埠乡成立了棉花病虫害测报站。
  1959年,县科委、科协抓农业耕作制度和工具的改革,组织试制和推广。
  1963年,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着重农作物防病灭虫,磷肥使用和选种留种,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1964年,重点传授农、林、牧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如红壤质低产田、冷浸田的改良;水稻、棉花新品种的培育;合理灌溉,植树造林,油茶垦复,猪牛壮膘和保健;新式农具及排灌设备的维修等。
  1965年,实行“干部、科技人员、群众”三结合,建设“样板田”,改良低产田,培训农民技术人员。全县建种子田12448亩,各类“样板田”109000亩,对比试验田4570亩,改良低产田12000亩,3500名农民得到了技术培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活动陷于停顿。
  1975年至1979年,县每年组织农技人员和农民赴海南岛学习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回县后,通过广播、培训和实地指导,组织普及和推广。
  1978年起,县粮食学会每年召开1—2次粮油科技、管理的学术研究会议。
  1979年,县科协举办短期训练班,组织技术表演、技术比赛和青少年数理化竞赛等活动,参加者500余人。县医学会编印了《医学基础知识习题解》—书,广泛发行。
  1980年后,县科委、科协及其所属各学会,举办科技训练班,组织学术座谈会、报告会,选编和印发科技资料,进行技术考核,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县医药卫生学会从1980年起至1984年止,举行了2次大型的学术讲座,组织了2次全县性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表演赛,15次疾病防治专题讲座,6次学术讨论,21次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听众达9500人次。1983年,全县各公社(镇)科普协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85期,培训4200余人;科普讲座82次,听众12300余人次;科普广播140个专题,广播280余次,编辑科普板报210期,科普广告技术要点40000余份。
  1982年,县科委、科协派员到外地学习或参加上级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至1984年止统计,全县派往县外学习的科技人员计256名;参加省、地专业学术讨论会的达12人次;被选入省专业论文集的论文有15篇;礼请专家、教授来县讲学10次,听众共达1023人;编印科技情报和科普资料463种(期),赠发资料198237份;建立科普资料阅览室33个,咨询服务站55个,还多次举办科普广播,放映科教影片。1983年,建成面积1100平方米的4层科技大楼,并设立了科技市场,配备和添置了必需的科技设备和科普器材,为科技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全县13个自然科学学会、协会,完成科研项目14个,新产品试制项目11个,新成果、新技术推广项目12个,召开学术交流、讨论会29次,参加人数达2100余人;撰写学术论文、资料200篇,咨询建议90余条,已被采纳30余条。县农学会举办技术讲课78期,听众达93600人次,办《科技简报》7期,印行12000余份,建立农技询问处4个,接待群众2300余人,抓示范户103户,面积2100亩,亩产均比上年增长110公斤。当年组织推广氮、磷、钾混施面积32。9万亩,推广地膜育秧法面积11000亩,一般提早成熟3—5天,增产3—8%;推广对作物喷施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硼砂和微量元素,面积达27万亩,一般增产4—8%;推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其中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12万亩,取得显著效果。当年,县科委在白陂公社赵家大队坪头村抓科普文明村试点,虽然遭受了严重的风、雹自然灾害,全村水稻面积171亩,仍获平均亩产800多公斤。
  1984年,县科协举办科普讲座314次,听众达28451人次,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85期,培训6800人次,其中协同县科委、农牧渔业局举办了2期养鸡、养猪技术训练班,培训80人,受到了专业户的赞扬。当年,广播科普专题205个,编刊板报318期,出版各种科普资料240期,共计142147份。县科普创作协会,开展科普创作活动,1983年至1984年编撰了各种科普资料260余篇,并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在省、地有关的报刊上发表。1983年还编绘了1984年的《迎春图》,印发15000份;1984年编绘了1985年的《迎春图》,印发6000份。石庄乡科协评选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中国科协的奖励。县各自然科学学会开展学术交流30次,参加者1272人次,撰写学术论文27篇,发表22篇,编写科技资料58期,印发11600份;组织科技攻关22次,技术论证59次;举办科技讲座95次,听众达33079人次。县农学会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54项;县林学会从湖南引进葡萄油桐,在县林科所试种近百亩,成活率达90%以上;县水电学会推广应用了取表水灌溉的科研成果,先后在11座中小型水库建成了4种不同形式的取表水装置,受益面积达42000多亩;县医药卫生学会举办扫医盲、气功师资、蛇伤防治等培训班3期,培训120人次,撰写论文6篇,先后在《中华预防医学》、《浙江中医》、《抚河医学》、《崇仁科技》等刊物上发表;县机械、轻化建材学会协助江西第二变压器厂和互感器厂引进新技术,试制新产品14个;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青少年大力开展科技活动,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省、地各学科竞赛和科技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崇仁一中学生万瑞华在全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崇仁一中科技辅导员制作的教具获全省二等奖;是年6月,我县参加地区第二届小发明、小论文赛的9件作品,有5件获奖,其中崇仁一中学生展文忠制作的《方便墨水台》,万瑞华撰写的《数的整除》分别获二等奖,侯龙青制作的《蜡烛台》,吴立新制作的《定时自动开关》,巴山一小学生邓斌制作的“变画匣”分别获三等奖。“六·一”儿童节,县里举办了少年儿童科技电影周,放映65场,少年儿童观众达58000人次;同时,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微型计算机普及活动,购置微机4台,选送科技辅导员7人参加全区微机培训班学习,并选送2名少年参加了全国地学夏令营活动。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