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影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5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电影电视
分类号: G229.23
页数: 3
页码: 579—581
摘要: 1952年10月,江西省驻抚州专区电影第17队来县始映。至1981年9月建成功率0。05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发射9频道,铁塔高30米,海拔高度57米,覆盖半径9公里,天线型式及层数为双层柜形。1984年,崇仁县有电视机1400台,其中农村315台。县城始放录相电视。
关键词: 电影电视 崇仁县

内容

建国前,我县无电影事业。
  1952年10月,江西省驻抚州专区电影第17队来县始映。1954年6月,省电影第57队驻县巡回放映,翌年元月,该队划归县管。。1955年初,成立崇仁县电影队,工作人员6人。1960年,电影队增至3个,使用16毫米拷贝。1961年,组成放映35毫米拷贝的电影队专驻县城。1963年,成立了县电影放映管理站。1964年9月,县城建立了崇仁电影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观众座位784个(1983年改为700个)。1968年,改管理站为放映组,1973年恢复管理站。1980年,建立县电影发行公司。1982年4月,在桥南胜利大道新市场建成人民电影院,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座位1334个,今改为1309个。
  1969年,河上公社率先建立公社电影队,巡回社内集镇和较大村落放映16毫米拷贝的影片。尔后,各公社陆续建队,1977年各公社普遍成立了电影队,县电影队全部撤销。1978年还有5个生产大队建立了电影队。1981年秋、冬,凤岗、礼陂两公社先后建成了电影院。1982年,全县有28个生产大队拥有电影队。
  自1969年至1982年,培训电影放映员135人。1984年,全县共有75个电影放映单位,其中县电影院2座,乡(镇)电影院2座,乡(镇)、村电影队53个,厂、矿、场、校电影队18个,电影工作人员124人。
   崇仁县电影事业发展概况表
   表5—16续表
   影片放映发行
   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39—1940)间,省无声电影队偶尔来县,曾在县城万寿宫(今交通局)、义仓(今县粮局)放映过黑白默片《小公子》等,有时出现字幕,有时利用留声机放出音响配合放映。
  1952年10月,在县城泥湾洲首映《白毛女》影片。
  1955年元月,我县建立了第一个电影队,当年放映电影370余场。1956年县电影放映第一队放映369场,并于1957年4月赴京出席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工作者会议。
  1964年9月,崇仁电影院开业,至年底,放映167场;1965年增至388场,“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放映《新闻简报》和革命“样板戏”影片,上座率低,甚而经常停映;1969年只放映电影87场。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电影放映发行猛增,至1977年,达到5510场(其中县电影院放映568场)。1980年,增至6547场(县电影院放映2177场)。1981年电影公司发行拷贝513部,放映8860场(县电影院1998场)。1982年发行拷贝513部,放映9576场(县电影院2384场)。1983年发行拷贝564部,放映11166场(县电影院2686场)。1984年发行拷贝637部,放映9208场(县电影院2490场)。
   电视
  1975年县广播站购进12英寸黑白电视机2台。1980年购进日立牌20英寸彩色电视机1台。1982年购进日立、福日14英寸彩色电视机各1台,761A50瓦彩色转播机1部、测试仪器5件、电视信号发生器1部、614—B型电子交流稳压器1台。1983年购进日本声宝575型双卡收录机1台。1980年12月,建立崇仁县电视转播台。
  1981年9月建成功率0。05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发射9频道,铁塔高30米,海拔高度57米,覆盖半径9公里,天线型式及层数为双层柜形。
  此外,1979年底,驻我县之省属永胜机械厂和星火机械厂建成2座功率0.01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分别座落于礼陂乡仓源村和下部坊村,发射6频道,塔高10米,海拔高度为129.8米,覆盖半径为10公里。
   我县境内的3座电视差转台,转播南昌市梅岭5频道的信号。
  1984年,全县有电视机1400台,其中农村315台。县城始放录相电视。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