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群众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5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群众文艺
分类号: G241.3
页数: 8
页码: 567—574
摘要: 崇仁县文化馆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县设立民众教育馆。建国后,县文化馆配合有关部门经常举办各种展览。1979年起在县城中山大道中段建有宣传画廊,定期展览创作的书画作品。
关键词: 群众文艺 崇仁县

内容

县文化馆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县设立民众教育馆,址在节孝祠(今胜利大道文化馆原址),内分总务、教导、艺术3组,有职员4人,专事壁报、阅览、时事讲演、百业教育、问事代笔等文化工作。馆内订报2份,书籍杂志仅200册。并于中正路(今中山大道)清节堂附设民众招待所,旨在推广社会教育,便利民众食宿,内分总务,设计教导2股,委派经理主持其事,并附设有通俗讲演、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场所。民国三十年二月,县文化界人士70余人,在民众教育馆举行过一次三民主义文化运动座谈会,3月8日,为庆祝县妇女会成立,举行过一次募捐劳军游艺。
  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将原民教馆整顿后,于原址建立崇仁县人民教育馆,工作人员3人,内设图书部,人民代笔问事处,读报小组。1951年7月,改称人民文化馆,工作人员增至5人。8月更名为县文化馆。1952年,改建成面积47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1954年在沙堤、秋溪、官山设立了3个辅导站,是年,工作人员增至8人。1959年3月,县总工会工人俱乐部并入(1964年分出),1968年11月,改为文艺宣传组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3年恢复文化馆。尔后,添置了电视录像播放设备和许多必要的设施,为开展电视、演唱、游艺、展览、摄影、美术等项活动创造了条件。1982年,开始在桥北中山大道人民体育场对面破土动工兴建面积2200平方米的4层文化活动楼。县文化馆建立后,为基层培训了一批文艺活动骨干,辅导群众文艺活动,组织文艺创作,挖掘和整理民间文艺,举办展览、文艺会演等各种文艺活动。
   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骨干训练情况表
   表5—13续表
  乡文化站1953年设孙坊文化站,有专职干部1人,在白鹭乡建立民办公助的文化站。1955年,孙坊站撤销。1956年2月恢复,当年,先后在河上、沙堤、许坊、礼陂等4乡建立了民办文化站。1958年建文化站3个,民办文化站30个。1959年发展为40个,其中民办文化站7个。1960年全部撤销,逐渐为农村俱乐部所替代。1965年5月,恢复民办文化站8个。1966年2月又恢复至13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撤销,为宣传队所取代。1971年重建巴山镇、孙坊、沙堤、河上、马鞍、凤岗、礼陂等7个公社文化站,各站设有1名专职人员,其中孙坊站改为民办站。1973年重建郭圩公社文化站。1982年重建三山、白陂公社文化站,新建东来、六家桥公社文化站。1983年重建许坊、航埠、白鹭、桃源公社文化站,新建石庄、竹山(今名郊西)公社文化站。1984年增设张坊、港下、山斜乡文化站,1984年底,全县共有21个民办公助的文化站,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专职17人,辅导员21人,其中专职19人,至此每个乡镇都有了文化站。
   俱乐部
  工人俱乐部1952年2月,县总工会建立工人俱乐部,址在胜利大道中段(今百货公司后面),内设图书室、游艺室、棋类活动室和球场,设专职人员2—3人,每星期开放6天,并组织全县职工开展多种业余文体活动。1959年并入县文化馆。“文化大革命”期间,俱乐部活动停止。1975年1月,重新恢复工人俱乐部。1981年,在中山大道人民广场北侧新建面积1677平方米的3层大楼的工人文化馆,添置了电视录相播放设备,增加了许多文艺设施,开展经常性的图书借阅、读书讲演、歌舞演唱,跳舞以及业余文化补习辅导等项活动,活跃了职工二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村俱乐部1954年,在沙堤乡光明农业社建立全县第一个农村俱乐部,内设阅览、宣教、文艺、戏剧股,有书籍700本,图片90幅、连环画及画报149本以及黑板报、广播筒、收音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康乐球、军棋、象棋、跳棋、锣鼓、胡琴、手琴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并组织业余剧团,有业余演员20人(女5人)。同年又在秋溪乡的大路、孙坊乡的曙光两个农业社办起了俱乐部。1955年,全县兴办俱乐部135个,其中农村俱乐部130个,新建中心俱乐部21个,在农闲时开展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1956年增建俱乐部10个。1959年又增至188个。1960年后,陆续停办。至1965年,全县恢复和重建俱乐部52个,生产队办图书室32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自行解散。1979年开始恢复,至1983年,全县已有50个大队、210个生产队建立了俱乐部(文化室)。
   业余文艺调演
  文艺会演建国后,多次组织全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活跃了群众的文艺生活。历年农村业余文艺会(调)演统计表
   表5—14
   注:参加会(调)演的业余剧团和人数均是累计数。
  参加调演1958年选拔农村业余剧团代表队参加专区文艺会演,演出《卖樱桃》、《种菜》、《说唱高级社》、《农业发展纲要对唱》等4个节目,并分别获得优秀节目奖和创作奖,其中的《说唱高级社》参加了全省文艺会演,荣获节目奖和创作奖。1959年参加专区会演,演出《棉花舞》、《农业八字宪法》,《茶灯》、《比早》、《一个心思》、《跃进联唱》、《捡春菇》等7个节目,并选出《棉花舞》、《农业八字宪法》两个节目参加全省第三届文艺会演。1973年,选拔《山村医疗站》、《逛新城》、《政治夜校》等3个节目参加地区会演,荣获剧本奖和表演奖。1975年后,组织业余剧团代表队两次参加地区调演,共演出64个节目,其中21个被县、地两级调演大会评为优秀节目。1981年,县举行了三独(独奏、独唱、独舞)调演,并参加地区调演。1982年,组织业余剧团参加地区业余文艺调演,演出的小戏曲《卖蛋分被《赣东报》和《江西广播电视报》选登了剧照,省广播电台选播了录音。
   歌曲演唱
   我县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山歌、小调、号子、灯歌、风俗歌等。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全县学校普遍教唱《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32年至1934年间,我县苏区创作和演唱《不打倒国民党永远不回乡》、《当兵就要当红军》、《纪律歌》等歌曲。
  建国初,全县盛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们工人有力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军进行曲》等歌曲。1950年冬,配合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城乡教唱《志愿军战歌》、《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团结就是力量》、《土改好》等歌曲。1952年,组织12个歌咏队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1954年2月,组织春节文娱活动,演唱山歌。1955年,全县首届农村业余剧团戏曲观摩会演中加演山歌、小调。1958年,全县建立歌咏队170个,教唱《社会主义好》等歌曲。1959年,整理、选编民歌4集,歌曲2集,小演唱5集。1961年,县举办音乐舞会。1962年,召开民间歌手会,整理、纪录清音、山歌和民间小调。1963年,搜集、编印《崇仁地方音乐》1集。1964年,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普遍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唱的是《语录歌》。1971年编印《革命歌曲》1集。1980年,搜集、整理《崇仁民歌集》1集,计有山歌26首,田歌2首,灯歌11首,菜歌5首,小调57首,劳动号子5首,风俗歌16首,生活音调4首,革命历史民歌3首,共计129首。1982年,举办了“学雷锋,树新风”歌咏会,当年“六一”期间举办了少年儿童歌咏会。1983年,举办了“学习张海迪”歌咏会,编印《革命歌曲选》1集。
   民间艺术 灯彩我县灯彩,主要有龙灯、狮子灯、花篮灯、采莲(菱)灯、蚌壳灯、马灯、桥灯、板凳龙、扭扭龙(又名独龙)、庆丰收灯等。灯彩中,以龙灯最为普通。龙灯始自宋代,盛行于明洪武年间。宋代黄裳后裔率先在许坊乡黄坊村发起龙灯会庆新年,闹元宵,尔后遍及全县,历代不衰。民国期间,龙灯继以狮灯,后随采莲船灯,伴以生旦,载歌载舞演唱民间小调,连成一整套的灯彩活动。
   灯彩中以桥灯最为壮观,县内平原和丘陵地区一带盛行(详见社会篇)。
   建国后,各种灯彩,城乡仍盛。1958年大跃进以后,渐次衰落。“文化大革命”开始,灯彩当作“四旧”禁绝10余年。1980年始在县城恢复灯彩活动,以后,渐及农村,逐年增多。
  1982年12月,组织全县灯彩调演,县城举办灯会,有11班灯彩进城,县城热闹非凡,舞龙灯的表演金龙戏珠或双龙抢珠,上下翻飞,左右盘旋;耍狮灯的表演狮子滚球,张牙舞爪,翻腾跳跃;跳蚌壳灯的,时张时合,轻盈飘逸;玩鱼灯的,如鱼戏水,时浮时沉。各种灯彩,均配有民间小调演唱,并伴有锣鼓或管弦乐助兴。通过调演,评选出6种灯彩参加地区民间灯彩调演,均获好评,其中采莲船、扭扭龙、板凳龙等3种灯彩获奖。舞蹈古时,县内民间舞蹈颇盛。始于晚唐的跳傩(今通称傩舞),是我县主要民间舞蹈之一,在刘家渡、萱华、饶家、浯漳、朱陂、谢坊、马鞍等村庄,集镇盛行。表演时,“跳傩”艺人身穿古代服装,束带,戴假面具,手执刀、剑、鞭等道具,作多种姿态的舞蹈。既有独舞,亦有群舞;以打击乐伴舞。时移世易,“跳傩”之风渐衰。现在沙堤乡前河村的《跳八仙》,即为一种较完整的“傩舞”。1985年底,省舞蹈录像队曾专程前来为《跳八仙》录像。此外,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尚有“龙灯”、”狮舞”、“马灯舞”、“蚌壳舞”、“花篮灯”、“采莲船”、“高跷”等,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活动。
  近代,兴“秧歌舞”、“交谊舞”、“集体舞”。“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大跳忠字舞”。1980年以后复兴。
  美术始盛于明、清时代。明正德时,县人黄敖,博究群书,兼精书画。清乾隆时,县人陈一章,擅长绘事,博览精思,独臻绝诣,曾赴盛京(今沈阳),将山海关至辽阳沿途风景,画成长卷,进呈御览,博得乾隆帝的赞赏。民国时期,县人方荫堂,擅画山水;袁爱民擅绘人物;陈德怡,专工画虎;颇负盛名。
  建国后,美术事业不断发展,1972年至1982年,举办了美术培训班8期,培训业余美术人员200余人次。1961年,12幅美术作品参加抚州专区美术展览,其中5幅获奖。1971年,首次自制泥塑,举办阶级教育展览。1975年,创作美术作品130幅,其中地区美展选用7幅,全国儿童画展选用1幅。1982年在3期业余美术培训班中创作美术作品53幅,其中被“全区美术创作展览”选用6幅,《抚州地区科普美术创作选》选用4幅,《赣东风光画展》展出9幅,《全省科普画展》选用6幅,《江西科技报》登载2幅。当年,农民创作的农民画6幅,其中的《夜半钟声》在《全省农民画展》展出。1982年举办了儿童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98幅。1983年“六一”期间,举办少年儿童画展,展出作品36幅。当年创作的美术作品158幅,其中地区展出的有儿童画3幅,宣传画1幅,连环画1幅,风光画和剪纸13幅;连环画《不可忽视的小医生一一赤眼蜂》被《安徽科技报》登载,《保护大自然》在《江西科技报》上发表。
  摄影1958年始有群众性的摄影活动。1972年县文化馆开展了摄影事业。1973年,收集摄影作品30余件,被地区选用2件;1975年摄影作品40余件,被地区选用5件。1979年有业余摄影人员3人。1982年创作摄影作品120余件,其中被《全区业余摄影作品展览》展出3件,《全区风光摄影作品展览分展出3件,《江西科技报》、《前线民兵》各刊登1件。1983年,业余摄影人员创作的新闻和风光照片中的《科技大楼》等3幅照片分别在《江西日报》和《江西科技报》发表。
  书法晚清以陈伯适、陈凤墀、邓时书法闻名乡里。民国初期的黄立达,书法学柳体,行、楷均佳;后期刘筱园的行书,邹如之的隶书出名。
  建国后,普遍盛行钢笔书写。1960年后书法渐兴。1979年始,新闻橱窗经常展出草、隶、楷书法作品,1985年2月,举办全县各界人士书法比赛和展览,创作和展出各种书法作品230余件。
   民间文学
  我县长期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民歌、民谣等,颇为丰富。建国后,积极进行了搜集整理,1954年,举办群众业余文化班。1983年11月举办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学习班。1984年3月成立民间文学普查小组,于城乡全面广泛地进行发掘、搜集、整理工作。当年,搜集民间故事223篇,整理9篇,其中的4篇被选入地区群艺馆编辑的《五虎攥羊——赣东民间故事选》,并在省、地办的《玉茗花》、《赣东史迹》等刊物上发表了《三脸菩萨》、《丁家井的传说》、《汤溪村》、《相山仙踪》等10多篇,编印了《崇仁县民间文学集成》1集,搜集整理民间故事160篇,歌谣118首,谚语521条。
   创作展览
  创作建国后,我县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分别从事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创作活动,在全国、省、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批作品,有的作品还获得嘉奖。1957年,县文化馆设立创作室,创办文艺刊物。1980年起,开始举办谷雨诗会或迎春诗画会。1983年先后举办“写作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讲座。1984年10月举办了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论文宣讲会。
  展览民国二十八年(1939)三月中旬,在县府及城厢一带举行抗战画展三日。尔后转入各区、乡、村巡回展览。
  建国后,县文化馆配合有关部门经常举办各种展览。1979年起在县城中山大道中段建有宣传画廊,定期展览创作的书画作品。
   崇仁县主要展览
   表5—15续表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崇仁县灯彩
相关专题
崇仁县舞蹈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