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5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文化艺术
分类号: K892.245.6
页数: 22
页码: 566—587
摘要: 1
关键词: 文化艺术 崇仁县

内容

明成化七年(1471)后,县人吴与弼(号康斋)于小陂(今东来乡)躬耕食力,潜心学问,而自学成材,并居乡讲学,一生以讲授理学为己任,竭力传播程朱的哲学思想,从学者众,形成崇仁学派,《明儒学案》(清黄宗羲著,1985年版本)中列为第一个学案。
  吴与弼所创崇仁学案的哲学观点,主要是:一、天人一理。“理”是北宋以来理学家所阐明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吴与弼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的哲学思想,认为“万变之纷纭,而应之各有定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穷通、得丧、死生、忧乐一听于天”,其所指的“天理”即是自然法则;二、笃行教化。觉得“人欲”有“善恶”、“好坏”之分,“而气质之可化也”,所谓“化”乃“使教莹净”,要严以“责己”,使之“心地纯然”,能够“明德”“新民”,只有化去“心垢”,方能达到“性善”的境界;三、躬行实践。以“理”作为衡量、分析、判断、处理一切,分清是非、正与反、善与恶、得与失、乃至于忧与乐、生与死的标准,而达此目的,就“必兢兢于日用常行之间,何者为天理而当存,何者为人欲而当去,涵泳乎圣贤之言,体察乎圣贤之行”,需要“慎独”其心,“居敬”、“穷理”,主张“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以“天理”、“居敬”、“践行”为日常行为的规范,乃其哲学思想体系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深悟、静虚、动直”又是其一个反思式的认识方法;四、安贫乐道。舍弃科举功名,谢绝世俗交往,潜心程朱理学,达到“物我两忘,惟知有理”、“力除闲气,固守清贫”、“素位而行,不必计较”,主张“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然此心极难,不敢不勉,贫贱能乐,则富贵不淫矣。贫贱富贵,乐与不淫,宜常加警束”。以“富贵不淫,贫贱而乐”作为鉴别“豪雄”的标尺。
  吴与弼创立崇仁学案,其门下弟子最著名者有余干胡居仁(学者称敬斋先生),新会陈献章(白沙学案的创始人,同为明初三大学派之一),上尧娄谅(别号一斋),次为金溪胡九韶、祁门谢复(别号西山),常州郑伉等;稍后的哲学家王阳明(姚江学案创始人,为明代中期主要学派),湛若水以及昆山魏校(别号庄渠)、波阳余祐(别号切斋),永丰夏尚朴(别号东岩),广丰潘润(号玉斋)等均是其再传弟子。 崇仁学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其哲学思想在明代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为繁荣理学作出了历史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清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其评价:“康斋创道小陂,一禀宋人成说。言心,则以知觉而与理为二,言功夫,则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故必敬义夹持,明诚而进,而后为学问之全功。其相传一派,虽一斋、庄渠稍为转手,终不敢离此矩蠖也。白沙出其门,然自叙所得,不关聘君(注:吴与弼别名),当为别派,于戏!惟轮为大辂之始,增冰为积水所成,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
   第二节群众文艺
   文化馆(站)
  县文化馆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县设立民众教育馆,址在节孝祠(今胜利大道文化馆原址),内分总务、教导、艺术3组,有职员4人,专事壁报、阅览、时事讲演、百业教育、问事代笔等文化工作。馆内订报2份,书籍杂志仅200册。并于中正路(今中山大道)清节堂附设民众招待所,旨在推广社会教育,便利民众食宿,内分总务,设计教导2股,委派经理主持其事,并附设有通俗讲演、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场所。民国三十年二月,县文化界人士70余人,在民众教育馆举行过一次三民主义文化运动座谈会,3月8日,为庆祝县妇女会成立,举行过一次募捐劳军游艺。
  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将原民教馆整顿后,于原址建立崇仁县人民教育馆,工作人员3人,内设图书部,人民代笔问事处,读报小组。1951年7月,改称人民文化馆,工作人员增至5人。8月更名为县文化馆。1952年,改建成面积47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1954年在沙堤、秋溪、官山设立了3个辅导站,是年,工作人员增至8人。1959年3月,县总工会工人俱乐部并入(1964年分出),1968年11月,改为文艺宣传组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3年恢复文化馆。尔后,添置了电视录像播放设备和许多必要的设施,为开展电视、演唱、游艺、展览、摄影、美术等项活动创造了条件。1982年,开始在桥北中山大道人民体育场对面破土动工兴建面积2200平方米的4层文化活动楼。县文化馆建立后,为基层培训了一批文艺活动骨干,辅导群众文艺活动,组织文艺创作,挖掘和整理民间文艺,举办展览、文艺会演等各种文艺活动。
   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骨干训练情况表
   表5—13续表
  乡文化站1953年设孙坊文化站,有专职干部1人,在白鹭乡建立民办公助的文化站。1955年,孙坊站撤销。1956年2月恢复,当年,先后在河上、沙堤、许坊、礼陂等4乡建立了民办文化站。1958年建文化站3个,民办文化站30个。1959年发展为40个,其中民办文化站7个。1960年全部撤销,逐渐为农村俱乐部所替代。1965年5月,恢复民办文化站8个。1966年2月又恢复至13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撤销,为宣传队所取代。1971年重建巴山镇、孙坊、沙堤、河上、马鞍、凤岗、礼陂等7个公社文化站,各站设有1名专职人员,其中孙坊站改为民办站。1973年重建郭圩公社文化站。1982年重建三山、白陂公社文化站,新建东来、六家桥公社文化站。1983年重建许坊、航埠、白鹭、桃源公社文化站,新建石庄、竹山(今名郊西)公社文化站。1984年增设张坊、港下、山斜乡文化站,1984年底,全县共有21个民办公助的文化站,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专职17人,辅导员21人,其中专职19人,至此每个乡镇都有了文化站。
   俱乐部
  工人俱乐部1952年2月,县总工会建立工人俱乐部,址在胜利大道中段(今百货公司后面),内设图书室、游艺室、棋类活动室和球场,设专职人员2—3人,每星期开放6天,并组织全县职工开展多种业余文体活动。1959年并入县文化馆。“文化大革命”期间,俱乐部活动停止。1975年1月,重新恢复工人俱乐部。1981年,在中山大道人民广场北侧新建面积1677平方米的3层大楼的工人文化馆,添置了电视录相播放设备,增加了许多文艺设施,开展经常性的图书借阅、读书讲演、歌舞演唱,跳舞以及业余文化补习辅导等项活动,活跃了职工二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村俱乐部1954年,在沙堤乡光明农业社建立全县第一个农村俱乐部,内设阅览、宣教、文艺、戏剧股,有书籍700本,图片90幅、连环画及画报149本以及黑板报、广播筒、收音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康乐球、军棋、象棋、跳棋、锣鼓、胡琴、手琴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并组织业余剧团,有业余演员20人(女5人)。同年又在秋溪乡的大路、孙坊乡的曙光两个农业社办起了俱乐部。1955年,全县兴办俱乐部135个,其中农村俱乐部130个,新建中心俱乐部21个,在农闲时开展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1956年增建俱乐部10个。1959年又增至188个。1960年后,陆续停办。至1965年,全县恢复和重建俱乐部52个,生产队办图书室32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自行解散。1979年开始恢复,至1983年,全县已有50个大队、210个生产队建立了俱乐部(文化室)。
   业余文艺调演
  文艺会演建国后,多次组织全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活跃了群众的文艺生活。历年农村业余文艺会(调)演统计表
   表5—14
   注:参加会(调)演的业余剧团和人数均是累计数。
  参加调演1958年选拔农村业余剧团代表队参加专区文艺会演,演出《卖樱桃》、《种菜》、《说唱高级社》、《农业发展纲要对唱》等4个节目,并分别获得优秀节目奖和创作奖,其中的《说唱高级社》参加了全省文艺会演,荣获节目奖和创作奖。1959年参加专区会演,演出《棉花舞》、《农业八字宪法》,《茶灯》、《比早》、《一个心思》、《跃进联唱》、《捡春菇》等7个节目,并选出《棉花舞》、《农业八字宪法》两个节目参加全省第三届文艺会演。1973年,选拔《山村医疗站》、《逛新城》、《政治夜校》等3个节目参加地区会演,荣获剧本奖和表演奖。1975年后,组织业余剧团代表队两次参加地区调演,共演出64个节目,其中21个被县、地两级调演大会评为优秀节目。1981年,县举行了三独(独奏、独唱、独舞)调演,并参加地区调演。1982年,组织业余剧团参加地区业余文艺调演,演出的小戏曲《卖蛋分被《赣东报》和《江西广播电视报》选登了剧照,省广播电台选播了录音。
   歌曲演唱
   我县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山歌、小调、号子、灯歌、风俗歌等。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全县学校普遍教唱《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32年至1934年间,我县苏区创作和演唱《不打倒国民党永远不回乡》、《当兵就要当红军》、《纪律歌》等歌曲。
  建国初,全县盛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们工人有力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军进行曲》等歌曲。1950年冬,配合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城乡教唱《志愿军战歌》、《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团结就是力量》、《土改好》等歌曲。1952年,组织12个歌咏队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1954年2月,组织春节文娱活动,演唱山歌。1955年,全县首届农村业余剧团戏曲观摩会演中加演山歌、小调。1958年,全县建立歌咏队170个,教唱《社会主义好》等歌曲。1959年,整理、选编民歌4集,歌曲2集,小演唱5集。1961年,县举办音乐舞会。1962年,召开民间歌手会,整理、纪录清音、山歌和民间小调。1963年,搜集、编印《崇仁地方音乐》1集。1964年,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普遍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唱的是《语录歌》。1971年编印《革命歌曲》1集。1980年,搜集、整理《崇仁民歌集》1集,计有山歌26首,田歌2首,灯歌11首,菜歌5首,小调57首,劳动号子5首,风俗歌16首,生活音调4首,革命历史民歌3首,共计129首。1982年,举办了“学雷锋,树新风”歌咏会,当年“六一”期间举办了少年儿童歌咏会。1983年,举办了“学习张海迪”歌咏会,编印《革命歌曲选》1集。
   民间艺术 灯彩我县灯彩,主要有龙灯、狮子灯、花篮灯、采莲(菱)灯、蚌壳灯、马灯、桥灯、板凳龙、扭扭龙(又名独龙)、庆丰收灯等。灯彩中,以龙灯最为普通。龙灯始自宋代,盛行于明洪武年间。宋代黄裳后裔率先在许坊乡黄坊村发起龙灯会庆新年,闹元宵,尔后遍及全县,历代不衰。民国期间,龙灯继以狮灯,后随采莲船灯,伴以生旦,载歌载舞演唱民间小调,连成一整套的灯彩活动。
   灯彩中以桥灯最为壮观,县内平原和丘陵地区一带盛行(详见社会篇)。
   建国后,各种灯彩,城乡仍盛。1958年大跃进以后,渐次衰落。“文化大革命”开始,灯彩当作“四旧”禁绝10余年。1980年始在县城恢复灯彩活动,以后,渐及农村,逐年增多。
  1982年12月,组织全县灯彩调演,县城举办灯会,有11班灯彩进城,县城热闹非凡,舞龙灯的表演金龙戏珠或双龙抢珠,上下翻飞,左右盘旋;耍狮灯的表演狮子滚球,张牙舞爪,翻腾跳跃;跳蚌壳灯的,时张时合,轻盈飘逸;玩鱼灯的,如鱼戏水,时浮时沉。各种灯彩,均配有民间小调演唱,并伴有锣鼓或管弦乐助兴。通过调演,评选出6种灯彩参加地区民间灯彩调演,均获好评,其中采莲船、扭扭龙、板凳龙等3种灯彩获奖。舞蹈古时,县内民间舞蹈颇盛。始于晚唐的跳傩(今通称傩舞),是我县主要民间舞蹈之一,在刘家渡、萱华、饶家、浯漳、朱陂、谢坊、马鞍等村庄,集镇盛行。表演时,“跳傩”艺人身穿古代服装,束带,戴假面具,手执刀、剑、鞭等道具,作多种姿态的舞蹈。既有独舞,亦有群舞;以打击乐伴舞。时移世易,“跳傩”之风渐衰。现在沙堤乡前河村的《跳八仙》,即为一种较完整的“傩舞”。1985年底,省舞蹈录像队曾专程前来为《跳八仙》录像。此外,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尚有“龙灯”、”狮舞”、“马灯舞”、“蚌壳舞”、“花篮灯”、“采莲船”、“高跷”等,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活动。
  近代,兴“秧歌舞”、“交谊舞”、“集体舞”。“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大跳忠字舞”。1980年以后复兴。
  美术始盛于明、清时代。明正德时,县人黄敖,博究群书,兼精书画。清乾隆时,县人陈一章,擅长绘事,博览精思,独臻绝诣,曾赴盛京(今沈阳),将山海关至辽阳沿途风景,画成长卷,进呈御览,博得乾隆帝的赞赏。民国时期,县人方荫堂,擅画山水;袁爱民擅绘人物;陈德怡,专工画虎;颇负盛名。
  建国后,美术事业不断发展,1972年至1982年,举办了美术培训班8期,培训业余美术人员200余人次。1961年,12幅美术作品参加抚州专区美术展览,其中5幅获奖。1971年,首次自制泥塑,举办阶级教育展览。1975年,创作美术作品130幅,其中地区美展选用7幅,全国儿童画展选用1幅。1982年在3期业余美术培训班中创作美术作品53幅,其中被“全区美术创作展览”选用6幅,《抚州地区科普美术创作选》选用4幅,《赣东风光画展》展出9幅,《全省科普画展》选用6幅,《江西科技报》登载2幅。当年,农民创作的农民画6幅,其中的《夜半钟声》在《全省农民画展》展出。1982年举办了儿童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98幅。1983年“六一”期间,举办少年儿童画展,展出作品36幅。当年创作的美术作品158幅,其中地区展出的有儿童画3幅,宣传画1幅,连环画1幅,风光画和剪纸13幅;连环画《不可忽视的小医生一一赤眼蜂》被《安徽科技报》登载,《保护大自然》在《江西科技报》上发表。
  摄影1958年始有群众性的摄影活动。1972年县文化馆开展了摄影事业。1973年,收集摄影作品30余件,被地区选用2件;1975年摄影作品40余件,被地区选用5件。1979年有业余摄影人员3人。1982年创作摄影作品120余件,其中被《全区业余摄影作品展览》展出3件,《全区风光摄影作品展览分展出3件,《江西科技报》、《前线民兵》各刊登1件。1983年,业余摄影人员创作的新闻和风光照片中的《科技大楼》等3幅照片分别在《江西日报》和《江西科技报》发表。
  书法晚清以陈伯适、陈凤墀、邓时书法闻名乡里。民国初期的黄立达,书法学柳体,行、楷均佳;后期刘筱园的行书,邹如之的隶书出名。
  建国后,普遍盛行钢笔书写。1960年后书法渐兴。1979年始,新闻橱窗经常展出草、隶、楷书法作品,1985年2月,举办全县各界人士书法比赛和展览,创作和展出各种书法作品230余件。
   民间文学
  我县长期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民歌、民谣等,颇为丰富。建国后,积极进行了搜集整理,1954年,举办群众业余文化班。1983年11月举办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学习班。1984年3月成立民间文学普查小组,于城乡全面广泛地进行发掘、搜集、整理工作。当年,搜集民间故事223篇,整理9篇,其中的4篇被选入地区群艺馆编辑的《五虎攥羊——赣东民间故事选》,并在省、地办的《玉茗花》、《赣东史迹》等刊物上发表了《三脸菩萨》、《丁家井的传说》、《汤溪村》、《相山仙踪》等10多篇,编印了《崇仁县民间文学集成》1集,搜集整理民间故事160篇,歌谣118首,谚语521条。
   创作展览
  创作建国后,我县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分别从事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创作活动,在全国、省、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批作品,有的作品还获得嘉奖。1957年,县文化馆设立创作室,创办文艺刊物。1980年起,开始举办谷雨诗会或迎春诗画会。1983年先后举办“写作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讲座。1984年10月举办了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论文宣讲会。
  展览民国二十八年(1939)三月中旬,在县府及城厢一带举行抗战画展三日。尔后转入各区、乡、村巡回展览。
  建国后,县文化馆配合有关部门经常举办各种展览。1979年起在县城中山大道中段建有宣传画廊,定期展览创作的书画作品。
   崇仁县主要展览
   表5—15续表
   第三节戏剧曲艺
   戏剧
  戏班唐代以来,我县民间盛行灯会、神会、庙会,其间即伴有灯彩、歌舞、戏剧活动。迄至清末、民国期间,县内盛行“花鼓灯”、“板凳戏”、“三角班”、“半班”、“木偶戏”、“京剧”、“宜黄戏”等。不少戏班流动演出于城乡。清光绪十年(1884)十月,有老福庆班。民国三年(1914)前后,有“老见喜班”、“老祥福班”、“新祥福班”、“祥春班”、“同春舞台”、“通州知梨园堂第一舞台”、“集仙台”、“友春大舞台”、“宜黄大戏班”、“新达祥班”等不同流派的戏班,以及木偶戏班“仁义堂”、“梅福堂”,在白陂、谙源、三山庙、白鹭、凤岗苔洲(今相山镇)等地演出。
  我县戏剧起源于民间小调、清唱和歌舞,由花鼓灯、板凳戏,而三角班、半班,以至崇仁采茶剧。花鼓灯明末,县内新春灯彩活动,常有采茶灯演唱伴随,茶灯女手提花篮灯,唱《十二月花分或《十二月采茶》等小曲,此即民间初起的花鼓灯戏,尔后则形成为一旦一生,饰穿民间服装,演唱民间小调,始具戏剧雏形。另外,还有一人自拉二胡自唱的清唱艺人,经常献艺于茶楼、酒肆和民宅村户,兼教唱戏传艺。
  三角班民国初期,航埠乡张家村张佑民,以花鼓灯戏为基础,由生、旦、丑三角,伴以坐堂(二胡手)1至2人,演唱情节简单的小戏,活跃于全县农村。
  半班民国二十三年,艺人张佑民从宜黄、临川带班来县,由近10人组成名为“佑民堂”的半班,生、旦、净、丑,角色较为齐全;剧目较多,情节比较完整、曲折;唱腔有“一字调”、“小花调”等几种主要曲调;伴奏有乐队(包括打击乐、管弦乐在内)。稍后,接踵而起的有三山庙的花鼓班,流动演出于县内城乡及乐安、宜黄、丰城等邻县各地。大致同时,由丰城县桃山圩艺人徐福太、李凡桂等组建的“半班”——“全福堂”,也常来我县西北境的集镇演出,尔后,职业“半班”逐渐增多,取代了“三角班”的地位。
  剧团1949年8月,县城私人集股建和平戏院,先后邀请临川的同福堂、周先堂,丰城的全福堂等半班搭台演出,时有男女演职员20余人。
  1951年2月,县人民政府整顿戏院,建立崇仁县流动地方剧团,以在本县演出为主,并流动于丰城、清江、新干、永丰等县演出,1953年,改为崇仁县地方剧团,有演职员38人(女11人),实行集体经营。
  1954年,参加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徐福太获表演奖。
  1955年11月,改崇仁县地方剧团为地方国营崇仁县采茶剧团。翌年,设立专职导演,并保送4名演员到省文艺学校学习,添置了一批戏装、道具。
  1958年,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改编剧目《水往高处流》获演出奖。
  1959年,剧团全盛时男女演职员达100余人,并评出主要演员7名,导演和司鼓各1名。
  1965年,崇仁采茶戏《秧》剧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时,主要演职员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李先念、罗瑞卿等的接见和勉励,并由中央、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1966年8月,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全部古装戏剧服装道具焚毁一空,传统剧目一律禁演,1968年冬,剧团演职员大批下放农村,剩下9人组成崇仁县文艺宣传队,并隶属于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1976年,恢复县采茶剧团,下放的演职员陆续调回。尔后,重置戏装、道具,恢复传统戏剧的演出,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的演员,均配有二至三线。1984年底,演职人员37人。1982年为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崇仁采茶戏《牡丹亭》剧在省演出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广泛赞赏,荣获国务院文化部授予的奖旗,江西省人民政府颁给的创作奖,以及省、地文化局的奖励。江西省电视台、广播电台为《牡》剧录像,录音,中国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并出版了年画。
  我县采茶剧团,除在县内城乡演出外,曾多次到省内及湖北、湖南、福建等省的一些县(市)演出,颇获好评。
  剧院建国前,我县无专业剧院,外地来县戏班,常借花街口吴氏祠、文溪桥袁氏祠、胜利大道黄氏祠为临时演出场所。
  1949年8月,县城朋来旅社改建为和平戏院。
  1964年,拆原和平戏院旧址,新建面积921平方米,拥有830个座位的新剧院一一崇仁采茶剧院。1982年,进行整修、更新,共有座位975个。此外,县城尚有企业、事业单位影剧兼营的剧场4座,观众座位共有5200个。至1982年止,全县(不含县城)乡(镇)办、乡村联办及国营厂矿建设的影剧场计14座,观众座位共有9804个。
  戏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始在县城和较大集镇的古祠、庙内建砖木结构的永久性戏台。清代盛建,现犹存巴山镇文溪桥、相山镇苔州村、白陂街、三山庙、许坊乡谙源村等7座古戏台,均已破旧,唯苔州古戏台比较完好。古戏台的结构、规制以坐落于白陂街汉尚书庙对面戏台为例,此戏台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台长12米,宽8米,自地面至台顶高约6米余(台高2米),面积有90多平方米,台顶盖琉璃瓦,台的左、右、后三面均砌以青砖墙,台的构架为木柱8根(前、后各2根,台中4根),中部台屏有福、禄、寿三星画像,像上有匾额一块,书“观今宜古”四字。四字匾额两侧有半月形匾额各1块,右匾书“深远”,左匾书“入达”。台中部木壁雕刻八仙像,雕功精细。整个戏台漆成棕色,色泽今已暗淡(台面木板已被拆毁)。农村祠、庙所建戏台,农闲时聘请戏班公演会戏、祠戏、社戏。
  戏具建国前,戏班道具只有刀、枪、桌、椅,管弦乐只有二胡、笛、唢呐(俗称喇叭)等,打击乐有板、鼓、锣、钹等。建国后,剧团设备随着文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大有改善,有各种绘图布景、灯光、音响效果装置,乐队除传统的乐器以外,还增添了大、小提琴、小号等西洋乐器。剧团专门设立技置组,音乐组,服装组以及专职舞台美工人员。
  剧目建国前,戏班流动演出,剧目有历史传统戏,也有封建迷信下流庸俗淫秽的戏。开台戏多演《天官赐福》(又称“跳加官”)。端午节演《白蛇传》,农历七月,喜演《七姐下凡》、《牛郎织女》,八月中秋演《嫦娥奔月》等。达官贵人、豪绅富贾、地痞流氓则任意点演淫秽色情鬼怪剧目《杀子报》、《十八摸》等,民间喜自行点演剧目。 建国以后,直至1965年,我县采茶剧团,批判地继承了半班的传统剧目,移植了其他剧种的不少剧目,改编和创作了一些剧本,除继续演出一些古装传统历史剧目外,还经常陆续上演《血的控诉》、《刘介梅》、《不能走那条路》、《水往高处流》、《红松林》、《深山野火》、《苦菜花》、《东山烈火》、《雷锋》、《盘石湾》、《党的女儿》、《江姐》、《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现代戏。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演8个“革命样板戏”为主,同时配演“文化大革命”一些表演唱小节目。
  1979年以后,恢复上演优秀的传统历史剧目。
   我县剧团历年演出的主要剧目。
  传统剧目有《二度梅》、《薛刚反唐》、《毛洪记》、《蔡鸣凤辞店》、《郑小娇》、《回龙阁》、《金蟾记》、《卖花记》、《夜宿花亭》、《破伞记》、《四姐下凡》、《秦雪梅吊孝》、《李三保下山》、《牡丹亭》、……等20余个,其中多数经过改编。
  移植的古典剧目有《柳毅传书》、《梅香》、《墙头马上》、《方卿戏姑》、《攀弓带》、《卖水记》、《赵氏孤儿》、《皮匠挂帅》、《三女抢板》、《白蛇传》、《三姐下凡》、《七姐下凡》、《追鱼》、《梁祝姻缘》、《孟姜女》、《秦香莲》、《十五贯》、《辕门斩女》、《春草闯堂》、《杨八姐游春》、《串龙珠》、《窦娥冤》、《恩仇记》、《屠夫状元》、《翠鸟衣》……等60多个。
   移植的现代剧目有《红松林》、《深山野火》、《水往高处流》、《苦菜花》、《海防线上》、《三代》、《江姐》、《盘石湾》、《红灯记》、《杜鹃山》、《园丁之歌》、《(八八一风暴》………等30余个,其中少数经过改编。
  自行创作剧本的剧目有《血的控诉》、《东山烈火》、《伏魔记》、《雷锋》、《红哨》、《锁龙镇》、《秧》、《看女》、《焦裕禄》、《姑娘爱武装》、《凤凰关》、《两把伞》、《拒亲》共12个现代戏。
  我县采茶剧团参加历次汇演、调演而荣获省以上嘉奖的剧目有《三伢仔锄棉花》、《闺女吵嫁》、《水往高处流》、《血的控诉》、《秧》、《两把伞》、《伏魔记》、《牡丹亭》等。
  业余戏剧活动民国时期,农村只有规模极小,自发的零星戏剧活动。民国六年,礼陂乡沧源、左坊两村一些青年,在农闲季节,自动组合起来于本村演唱“花鼓戏”与“三角班”。民国十年,礼陂乡左坊村陈良春在外学得演傀儡戏(即木偶戏)的技艺,一人操纵木偶,技巧娴熟,每一献艺,观众啧啧称赞。民国十三年,马鞍乡组织有一名“为前”、“一名“易水”共两个业余剧团,各有演员20人,均为三角班剧种,能演20—50个剧目。民国十九年,马鞍乡组织一个潘家业余京剧团,有演出人员20人,能演出20个剧目。抗战胜利后,县城一些京剧爱好者组成业余京剧社,不定期地在县城演出。
  1950年,全县6个区(镇)建立了25个业余剧团。1954年增至38个,1956年又增至71个,1957年猛增至128个,其中农村124个。1958年大跃进,社社队队都有业余剧团,从事多种文艺活动,能演出戏剧的,音乐、唱腔均以采茶调为主。1965年,经过整顿调整,除公社保持有业余剧团外,所剩无几。“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1971年全县城乡建立业余文宣队114个,其中农村57个,1975年增至120个。1980年,业余文艺宣传队恢复为业余剧团,1981年以后,随着电影普及到乡、村,电视的发展,业余剧团渐至解体。
   曲艺 建国前,我县盛行的曲艺是“唱道情”,(亦称“唱话文”)由盲人演唱,且以女性为多,她们身背渔鼓(俗称“游鼓筒”),手持竹板,流动于城乡、演唱《二度梅》、《珍珠塔》、《飘带记》、《南瓜记》、《金盆跌骰》等多种传统“话文”,并有取材于我县“史实”的《瓠子记》(述清光绪时县民“罢市”与昏庸知县抗争一事),《屠刀记》(内容为抗战初期,诱杀土匪头子廖万生的经过),演唱时虽仅一人,却能按照“话文”中不同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表现形象。唱词全用方言、方音,腔调纯朴,通俗易懂。40年代的女盲艺人黄友金,嗓音宽亮,音色优美,能根据塑造人物、表达情节的需要,行腔运调,轻重疾徐,抑扬顿挫,确能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使听众忽喜、忽怒、忽哀、忽乐,与“话文”中人物相通,有起有伏,赢得同行的叹服,听众的赞扬,,享有盛誉。
  建国后,随着电影、戏剧、歌舞、杂技等多种文娱活动的兴起,以及广播、电视的逐渐普及,“唱道情”渐成“强弩之末”,但仍有一定影响。50年代兴起的有快板书,孙坊乡农民孙卒祥自编自演的“快板书”,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口齿清楚,以创作和演出《歌唱农业八字宪法》、《农民的光明大道》、《农业机械化好处多》、《歌唱宝水渠》等而闻名,并在1959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
  1956年5月,县文化馆主办盲人道情、曲艺训练班,口授《农业纲要四十条》等10余个新曲目。同时成立了崇仁县巴山镇道情曲艺队,内分道情、曲艺两组,开始在县城茶楼酒肆实习演唱。1960年5月,盲人曲艺队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在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曲艺队负责人万细教被指定为代表,光荣地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盲人曲艺大会。1965年,组织盲人曲艺队下乡宣传,演唱新编道情节目。1970年,深入工矿、农村演出660场(次),听众达165000余人次。1981年10月,,参加地区盲人曲艺调演,自编节目《党的恩情永不忘》,获得创作奖和特优演员奖、演员奖。同年并代表地区队参加全省盲人曲艺调演,又获1个创作奖,2个优秀演员奖,《江西日报》、省电视台均报导了其创作演出活动,《盲人画报》刊登了照片。第四节电影电视
   电影
   组织建设
   建国前,我县无电影事业。
  1952年10月,江西省驻抚州专区电影第17队来县始映。1954年6月,省电影第57队驻县巡回放映,翌年元月,该队划归县管。。1955年初,成立崇仁县电影队,工作人员6人。1960年,电影队增至3个,使用16毫米拷贝。1961年,组成放映35毫米拷贝的电影队专驻县城。1963年,成立了县电影放映管理站。1964年9月,县城建立了崇仁电影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观众座位784个(1983年改为700个)。1968年,改管理站为放映组,1973年恢复管理站。1980年,建立县电影发行公司。1982年4月,在桥南胜利大道新市场建成人民电影院,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座位1334个,今改为1309个。
  1969年,河上公社率先建立公社电影队,巡回社内集镇和较大村落放映16毫米拷贝的影片。尔后,各公社陆续建队,1977年各公社普遍成立了电影队,县电影队全部撤销。1978年还有5个生产大队建立了电影队。1981年秋、冬,凤岗、礼陂两公社先后建成了电影院。1982年,全县有28个生产大队拥有电影队。
  自1969年至1982年,培训电影放映员135人。1984年,全县共有75个电影放映单位,其中县电影院2座,乡(镇)电影院2座,乡(镇)、村电影队53个,厂、矿、场、校电影队18个,电影工作人员124人。
   崇仁县电影事业发展概况表
   表5—16续表
   影片放映发行
   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39—1940)间,省无声电影队偶尔来县,曾在县城万寿宫(今交通局)、义仓(今县粮局)放映过黑白默片《小公子》等,有时出现字幕,有时利用留声机放出音响配合放映。
  1952年10月,在县城泥湾洲首映《白毛女》影片。
  1955年元月,我县建立了第一个电影队,当年放映电影370余场。1956年县电影放映第一队放映369场,并于1957年4月赴京出席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工作者会议。
  1964年9月,崇仁电影院开业,至年底,放映167场;1965年增至388场,“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放映《新闻简报》和革命“样板戏”影片,上座率低,甚而经常停映;1969年只放映电影87场。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电影放映发行猛增,至1977年,达到5510场(其中县电影院放映568场)。1980年,增至6547场(县电影院放映2177场)。1981年电影公司发行拷贝513部,放映8860场(县电影院1998场)。1982年发行拷贝513部,放映9576场(县电影院2384场)。1983年发行拷贝564部,放映11166场(县电影院2686场)。1984年发行拷贝637部,放映9208场(县电影院2490场)。
   电视
  1975年县广播站购进12英寸黑白电视机2台。1980年购进日立牌20英寸彩色电视机1台。1982年购进日立、福日14英寸彩色电视机各1台,761A50瓦彩色转播机1部、测试仪器5件、电视信号发生器1部、614—B型电子交流稳压器1台。1983年购进日本声宝575型双卡收录机1台。1980年12月,建立崇仁县电视转播台。
  1981年9月建成功率0。05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发射9频道,铁塔高30米,海拔高度57米,覆盖半径9公里,天线型式及层数为双层柜形。
  此外,1979年底,驻我县之省属永胜机械厂和星火机械厂建成2座功率0.01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分别座落于礼陂乡仓源村和下部坊村,发射6频道,塔高10米,海拔高度为129.8米,覆盖半径为10公里。
   我县境内的3座电视差转台,转播南昌市梅岭5频道的信号。
  1984年,全县有电视机1400台,其中农村315台。县城始放录相电视。
   第五节广播通讯
   广播
  1950年省人民政府拨给我县5042直流收音机1台,同年,建立县广播收音站。
  1958年1月,县广播收音站撤销,成立崇仁县广播站,3月开始安装城乡有线广播,5月1日正式播音,年底,利用电话线路676公里,县城及农村152个农业社通广播。
  1959年1月,开设广播器材厂,对外承接修理业务。同年,利用邮电线路720公里,将播音传送到乡、社。
  1963年4月,县广播站撤销,并入县文化馆。1964年3月又从文化馆分出,恢复县广播站。
  1969年,新架广播线路239条,计257。5公里,自行试制载波机,开放县至凤岗公社载波广播成功。尔后,又在沙堤公社开放载波,并在9月底实现了县至公社(乡)广播载波化,解决了广播与电话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
  1970年架设了广播专线240条,计400公里。同年,改广播器材厂为广播服务部,县以下发展了210个小片广播网。
  1972年,架设了新广播线155公里,整顿旧广播线63公里。
  1973年,载波线路撤除,整顿了旧广播线385公里,架设新广播线85公里。1974年,架通县至沙堤、石庄2个公社的专线5公里,县以下小片广播网发展至400个,年底,全面整顿和维修了全县的广播网。
  1976年,自产水泥杆500多根,架通县至郭圩公社的广播专线,至此,公社以下有广播专线560公里。
  1977年,县至公社广播明线有25杆公里,地下线3对公里,公社以下双线15公里,单线36公里,明线80条公里。
  1978年,自制水泥杆320根,6月,举办全县广播技术表演赛,并选出3名单项第一名,参加了全区广播技术表演赛,荣获团体第二名。年底,架通县至礼陂、许坊的26公里的广播线,埋设县至大塘地下线8公里,架设公社以下广播线68公里。
  1979年,架设了马鞍、白陂、河上、东来等4个公社的广播专线,全县广播专线达91杆公里,通广播专线的有13个公社(镇)。
  1981年,全县广播专线120杆公里,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90公里,14个公社(镇)通专线广播。
  1982年完成了县至大塘、孙坊、白鹭等3个公社的广播专线的架设。
  1983年完成了航埠,相山2个乡(镇)的广播专线架设。
  1984年,我县成为全区第二个实现县至乡广播专线化县,县至乡广播专线总长度达162杆公里,广播技术装备亦具相当规模,全县有扩大机32台,总功率达10650瓦。 广播节目,自1972年下半年起,每天3次播音,由县、乡广播站组稿编播,除坚持举办“全县联播节目”、“天气预报”外,尚有各种专题节目,无稿时,转播中央、省人民电台节目。
   崇仁县广播事业发展概况表
   表5—17续表
   通讯
  建国后,中共崇仁县委宣传部配备了1名专职新闻干事,并在全县逐步发展和扩大新闻通讯队伍。
  1950年,有通讯员38人。
  1951年,有通讯员40人。
  1953年,有通讯员136人。
  1955年至1969年,通讯员发展至200余人。
  此外,城镇和农村的机关、团体、企业单位尚有众多的业余通讯员。1970年全县有16个广播通讯联络小组,通讯员340多名,组成了一个通讯报道网。
  1971年,县革委设立了报道组。
  1973年起,全县各公社(镇)设立了18名专职通讯报道员。
  1984年,县委宣传部报道组有报道员3人。
  全县城乡的通讯报道员为报刊、电台撰写稿件,反映县里的工作和面貌。近几年来,每年在地区以上报纸刊登和电台播出的各种通讯报道稿件约为200篇以上。
   第六节图书报刊
   图书
  管理历代无图书藏借管理机构,只民间私人藏书。宋何异出其家藏十三朝宸翰墨本置于学富御书阁内;李刘建御书阁贮藏御书“藏修经训、竹阁梅亭”四轴并藏书贮之。元至元间拆阁。清代,段溪村谢兰生藏书颇富,曾出资雕板印制“三通”(即杜佑著《通典》,郑樵著《通志》,马端临著《文献通考》),特构“挽霞楼”为藏书场所;华家村华焯,藏书亦富,晚年寓居南昌时,曾与宜丰胡思敬共同创办“退庐图书馆”。 民国十六年(1927),在学前(今创造路)创办县立图书馆,有主任1人,工作人员1—2人。藏书甚微,每日阅览平均二三人。民国二十八年,馆藏书籍,杂志、报刊稍有增加,每日阅览平均五六十人。民国三十二年,图书馆被县参议会占用,图书报刊并入民众教育馆。
  1950年3月,建立县人民教育馆(后改名县文化馆),内分设图书部、读报小组。1954年1月,县文化馆设阅览组,具体负责报刊阅览室开放、图书借阅,组织图书流动、辅导图书流通站等工作。1978年4月,图书管理工作从县文化馆分出,成立崇仁县图书馆,内设报刊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览室和图书借阅处。1984年底,县图书馆藏书54499册,其中,自然科学、技术图书10614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图书10402册,哲学图书521册,文学艺术图书32672册,雕板线装古旧图书290册。同时,县城尚有街头书摊20余个;全县厂矿单位有图书室31个,藏书总数近7万册;各乡、镇文化站,均辟有书报阅览室,藏书总数近7500册;此外,全县有95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小组设有书报阅览室,共有书刊35000多册。 发行建国前,图书发行全由私商经营。民国初期,县城仅有桥南十字街的一家纸张文具商店,兼售儿童启蒙书籍(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本)、古书、唱本、字帖、年画之类,农村较大集镇,亦有个别摊贩经营此类商品。民国二十六年秋,县城桥南开设华泰石印局(址设今药材公司第一门市部),以石印业为主,兼营书籍(包括发行中、小学课本)、文具。抗战胜利后,私商合伙开设巴山文化社。经营书籍、文化用品,并兼营发行中、小学课本。另外,还有青竹斋、杨益盛、方阳春、金泰堂、学生纸店等纸张文具商店兼售书籍画联。 建国后,巴山文化社改名文化用品商店,发售中、小学课本,经售图书和文化用品。1953年3月,在桥南胜利大道创办县新华书店,开办时工作人员仅3人。1956年2月以后,配合全县的基层供销社设立图书专柜,在农村扩展了图书发行网点;1966年,于桥北中山大道新建面积为500平方米的营业部,1967年正式营业,1984年全店职工10人。同年3月,县文教局集资5000元,于桥南胜利大道新市场侧创设青年书店(大集体),8月开始营业,有从业人员7人,经营少儿读物、教育、文艺图书、科普杂志及年画、图片等。新华书店崇仁支店图书发行统计表
   表5—18
  注:“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发行毛泽东著作,包括《毛主席语录》及其他单行本。1968—1969年两年全县共发行245598册,人平有1。3册。
   报刊
  报纸民国三十年二月,我县始创地方报纸,为时半年,发刊22期即停刊。民国三十三年后先后办过8种土纸八开四版石印的报纸。
  《崇仁周报》民国三十年二月创刊,崇仁县动员委员会主办,为县政府机关报,每星期出刊一期,或半月合刊二期,报纸免费分发全县机关、团体、学校,同年8月停办。
  《新晓报》民国三十三年由益群社创办,系日报。民国三十六年改为《益群报》。办至解放前夕停刊。
  《社会报》民国三十四年由县电台创办,三日刊,为县官方机关报。民国三十八年停办。
  《新型报》民国三十四年由县绅李松柏、徐廷英2人合办,三日刊,次年停办。
  《力群报》民国三十四年春,由县绅聂光华创办,三日刊,同年冬停办。
  《青年报》民国三十四年三月创办,为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崇仁分团筹备处的机关报,系日报,民国三十六年停办。
  《崇仁申报》民国三十五年由县民众教育馆创办,不定期。三十八年春停办。
  《正风报》民国三十五年由正风社创办,为周刊,三十八年四月停办。
  《新报》民国三十六年由县绅杨文华创办,三日刊,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停办。
  1957年以后,中共崇仁县委先后创办了三种八开四版铅印报刊。
  《崇仁报》1957年7月1日创办,为八开两版,三日刊,是中共崇仁县委机关报,发行量3252份。次年2月末停刊,10月1日复刊,发行量增至5000份。1959年8月20日停办。
   刊物
  《工作通讯》1957年9月创办,是中共崇仁县委机关刊讯,三日刊,发行量达5000余份,1960年6月停刊。
  《崇仁简讯》1960年6月创刊,是中共崇仁县委机关刊讯,三日刊,发行量约5000份,1962年2月停刊。
  《群众创作》1957年创刊,是崇仁县文化馆出版刊物,不定期发行。1978年停刊。
  《宝水》1979年1月创刊,是崇仁文化馆综合性文艺刊物、季刊。1982年停刊。
   《巴山》1983年1月创刊,是崇仁县文化馆的油印小报季刊。
  《文艺园地》1983年1月创刊,是崇仁县文联出版刊物,不定期发行,1984年停刊。 《巴山宝水花飘香》1984年创刊,是崇仁县人大常委会出版的综合性刊物,不定期发行。
  《崇仁政协统战工作》1984年7月创刊,是政协崇仁县委员会,中共崇仁县委统战部联合出版的刊物,不定期发行。
  《崇仁科技》1982年创刊,是崇仁县科学委员会、崇仁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出版的刊物,不定期发行。
  《巴山论坛》1984年10月创刊,是崇仁县社联出版的学术理论刊物,不定期发行。第七节档案管理
   机构
  民国时期,县档案由秘书室指定专人管理,抗战期间,历史档案毁于战乱。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复设专职人员管理档案,隶属秘书室。 建国后,县内重要档案分别由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设档案室管理,各有专职人员1人。
  1959年3月,建立档案馆,配备专职干部2人,1962年增至3人,1978年,新建2层3楼面积573平方米的专用档案馆1座。1980年设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4年,档案馆专职干部增至5人。
   管理 档案馆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各类档案。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直属部、委、办、局的永久性档案(包括政策、法令、规划、年度总结、计划、人事任免、处分决定等)和长期性档案(比较重要的文件,保存期为15年以上)由档案馆管理,其它各类档案,均由各单位自行保管。
  1959年,馆藏档案4个全宗,2820卷,资料4000册;1965年馆藏24个全宗,8085卷;1979年至1982年对15个全宗的4953卷,全面鉴定立卷归档为3819卷。1984年馆藏档案33个全宗,10733卷,像档2册,资料358种,计13052册,土地房产证档案445卷。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与弼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陈一章
相关人物
陈德怡
相关人物
黄立达
相关人物
刘筱园
相关人物
陈伯适
相关人物
陈凤墀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崇仁周报》
相关作品
《新晓报》
相关作品
《社会报》
相关作品
《新型报》
相关作品
《力群报》
相关作品
《青年报》
相关作品
《崇仁申报》
相关作品
《正风报》
相关作品
《新报》
相关作品
《崇仁报》
相关作品
《工作通讯》
相关作品
《崇仁简讯》
相关作品
《群众创作》
相关作品
《宝水》
相关作品
《巴山》
相关作品
《文艺园地》
相关作品
《崇仁科技》
相关作品
《巴山论坛》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