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3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教育
分类号: G521.56
页数: 34
页码: 525—558
摘要: 宋庆历三年(1043)始创学宫。宋代始创,是科举时期设立的课读讲学的场所,书院设山长(主持人),多由地方名儒充任。明代设小陂书院,清代设文昌书院。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县城旧有的3所中心小学,合并更名为县第一完全小学,1984年,根据“大力普及小学教育,适当发展初中,控制高中”的原则,对城乡中学网点全面调整,全县有中学25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20所。
关键词: 教育事业 崇仁县

内容

宋庆历三年(1043)始创学宫,址在北城开泰门内(今崇仁饭店一部),同年创县学,为宣扬儒家学说,供生员读书的场所,故又称儒学。
  崇仁县学原额12名,清同治二年(1863)加永额10名。自咸丰九年(1859)起至同治三年止前后三次增额28名。武学原额及加额俱与文学同。至此,县文生设廪生22名,增生28名;武生设廪生22名,增生28名。至科举废,儒学遂停。
   书院
  宋代始创,是科举时期设立的课读讲学的场所,书院设山长(主持人),多由地方名儒充任。凡读过经馆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了科举考试而落第者,均可进入书院课读。每年年初启馆,年终散馆,开设经、史、射、算之类课程,其教学主要是自学,注重因人指导启发,重视学术讲辩讨论,有时还约请学有成就的学者讲学。书院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有官办、私办两种,其经费:官办由义学田租收入开支,私办则由入学者负担。延至清末,废科举后,乃陆续改为学堂。
   我县历代所创书院:
   宋代
   渔墅书院南宋嘉定时(1201—1204)邕管安抚使,县人陈元晋创建,设于县治东鄢巷(今巴山镇方家)。
  文林书院南宋嘉定时,县人陈月溪创建于县城东耆陶家巷口(今巴山镇桥南玻璃厂侧)。
   梅峰书院南宋创设于二十都(今相山镇)。
   元代
   草庐书院后至元年间(1336—1340)达鲁花赤阿里创建,以祀吴澄,址设县治东耆小巷(今巴山镇小港下)。
   东湖书院后至元年间设于隆兴,虞汲为山长。
   濂溪书院后至元年间创,山长周昂霄。邵庵书院至正年间(1345—1355)达鲁花赤重喜创建,以祀虞集,设于县治北城(今巴山镇桥北)。
   成冈书院至正年间县人李幼常创设于三十四都(今相山镇枧上村)。
   明代
   小陂书院正统年间(1436—1449)设于远乡小陂(今东来乡),后易名康斋书院,名儒吴与弼(即康斋)于此讲学。
   巴山书院景泰年间(1450—1456),吴宣创建,设于县治南郊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
   宝塘书院万历二十七至三十三年(1599—1605)间,知县李绍春领义民谢宗元创建,设在学宫尊经阁后(今县粮食局宿舍区),延至清同治十二年(1873)仍存,历时270余年。
   清代
   文昌书院顺治十二至十五年(1655—1658)间,知县谢元瑛创建,设于县治左。康熙四年(1665)移至学宫。同治十二年(1873)停废。
  相山书院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曹荩创建,设于南城大东门外皂角树下(今巴山镇螺丝巷),又称南城相山书院,山长陈伯适。道光十年(1830)后,经费不敷,课期渐疏,以至停办,于咸丰六年至同治三年(1856—1864)间毁。道光二十六年,进士陈开第,教职陈彤燮、黄兆槐、拔贡黄士元,举人甘启祥,职员刘学禹、陈飞鲲、袁章奏、袁道增共创北城相山书院,设于城北坪头上相山别墅(今巴山镇桥北坪头上县中医院),三十年开课,每期生员50名,其中老生正课10名,附课10名;童生正课20名,附课20名。咸丰三至四年(1853—1854)间增取老生同课10名,新生同课10名。北城相山书院于县内最有影响,延至清末,方改学堂。
   阳明书院清末创设于秋溪。
   育英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惠庵公祠,山长黎书升。
   再兴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再兴寺。
   仙友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园坊村。
   寿章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周舍村。
   仰庐书院清末创设于凤岗圩上(今相山镇),山长陈简青。
   景庐书院清末创设于太平市。
   此外,请末还创建有毓秀书院,沸湖书院。
   附:相山书院图(图5一1)
   社学
  明初始创,于乡里凡35家或50家置一学,谓之社学(清代又称义学)。天顺间(1457—1464)知县李祥建社学4所。东耆社学设于无为观废址(今巴山镇小港下)。
   西耆社学设于严家巷,后更址善修观,(今巴山镇西路坊牌下)。
  北耆社学设于招隐堂废址,后更址四贤祠(今巴山镇西路街青石巷)。
   西馆社学设于铺左道旁(今白鹭乡西馆村)。
   历经变异,俱已久废。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1595—1598)间,知县陈瑛复置社学于县治屏墙,后亦废。
  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陶士僙重建义学,设在南城瓦子堆新兴寺旧址(今巴山镇周家塘),义学置学田,以其租为教学经费,是一种免费学校。
   私塾
  封建时代城乡较为普遍兴办的学校。私塾有家塾与村塾。家塾:为富豪名门或数户联合延聘教师在家施教;村塾:为家族或村庄联合延师施教。私塾分蒙馆与经馆,蒙馆是教育儿童识字、习字和基本知识的启蒙教育场所;经馆则为经过三至五年启蒙教育而继续学习的场所,学习年限不定,学成后,经塾师许可即可进入书院课读,或直接参加科举考试。
   私塾无班级,个别进行教学,学生每天功课为教读,写字、背书以及授课、讲书、读诗、作对等项目,以读、背、写为基本功。
   崇仁私塾,清代盛行,多为蒙馆,遍及城乡。
   清光绪年间,庠生黄逢生创办经馆1所,址设县城彭家路,有学生18人,光绪末年停办。
  清末民初,举办学堂,私塾仍存,县有私塾7所,塾师7人,学生120人,其中经馆1所,塾师1人,学生16人。
  民国五年(1916)私塾5所,塾师5人,学生68人,八年减至1所,塾师2人,学生38人。
  民国中期,私塾骤增。民国二十二年,全县私塾47所,塾师52人,学生639人;二十四年县有私塾31所,学生824人;县城有经馆3所,塾师3人,学生46人。
  建国初期,县城尚有经馆1所,塾师1人,学生14人,偏僻山村仍有少量私塾。1950年以后停办。崇仁县历代进士名单
   文科
   表5一1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武科
   表5—2第二节幼儿教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始创县立幼稚园,初设1个班,招收幼稚生23人,教师2人。
  民国三十四年,巴山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附设幼稚班1个,招收幼稚生34名,设专职教师1人。
   建国后,幼稚园改名幼儿园,城乡幼托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3年,县第一完全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招收幼儿60人,幼教人员1。5人;秋溪完全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招收幼儿60人,幼教人员1。5人。
  1956年,开办县幼儿园,初设1个班,入园幼儿22人,幼教人员2人。1957年发展为2个班(即小班,混合班),入园幼儿35。人。
  1958年,县幼儿园改为县直属机关保育院,设大、中、小幼儿班各1班,入园幼儿40人,幼教人员9人,其中教师3人,实行全托。同年冬,巴山镇桥北管理区,,创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40人,幼教人员2人。全县尚有民办幼儿园109所,入园幼儿2770人。至1959年,全县入园幼儿达3008人。
  1960年调整后,全县有幼儿园84所,教学班106个,入园幼儿3068人,幼教人员218人,其中县办1所,3个班,入园幼儿84人,幼教人员11人;社办82所,102个教学班,入园幼儿2991人,幼教人员207人(含季节性托儿所);厂办1所,1个班,入园幼儿31人,幼教人员3人。
  从1966年起,省属驻县各工厂先后办起幼儿园5所,共有19个班,入园幼儿达488人,幼教人员83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教育陷于停顿。
  1977年5月,巴山镇中大管理区,创幼儿园1所,设2个班,入园幼儿78人,幼教人员2人。
  1978年9月,巴山镇胜利、西路管理区,相继创幼儿园1所,共4个班,入园幼儿148人。
  从1981年起,县属罗山垦殖场,先后创办幼儿园3所,设4个班,入园幼儿49人,幼教人员4人,左港垦殖场创办幼儿园1所,2个班,入园幼儿20人,幼教人员2人;庙下农场创办幼儿园1所,1个班,入园幼儿15人,幼教人员1人。
  1982年,全县有幼儿园42所,63个班,人园幼儿2236人,幼教人员96人。
  1984年经过整顿、充实,全县有幼儿园48所,入园幼儿1566人,幼教人员83人。县保育院发展概况
   表5—3
   第三节初等教育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我县创办第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堂,设于县城原相山书院旧址,学生40人;改毓秀、仰庐、沸湖书院为初等小学堂,学生64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有公立高等小学堂4所,学生110人,公立初等小学堂8所,学生177人,私立初等小学堂1所,学生20人,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有高、初等小学堂22所。
  宣统二年(1910),县城开办私立宝水女子小学堂1所,学生30人,址在桥南(即今采茶剧院),招收县城女生。同年,航埠创棠溪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私立宝水女子小学堂改为县办,并附设妇女职业班,学生增至70余人;凤岗圩开办县立启明女子小学堂1所,学生20余人。同年,县城又办私立女子小学堂3所,即:私立竞秀女子小学堂,址在桥北,学生50余人;私立振坤女子小学堂,址在文溪桥吴氏公祠,学生40余人;私立毓秀女子小学堂,址在戴家井,学生20余入。
   民国五年至十二年,全县有小学堂70余所。
  民国十三年,秋溪设公立高等小学,私立乐英小学;孙坊设孙坊高等小学;白鹭渡设白鹭小学;礼陂设励新、励群、励志3所小学;凤岗设私立仰庐小学:太平市设私立景庐小学。至民国二十年,全县有小学112所。
  1933年,苏区各区、乡设列宁小学,对6—16岁的男女少年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采用中华苏维埃政府编印的课本,结合自编乡土教材进行教学。
   民国二十四年,城乡逐步推行保学制,实施国民义务教育。
  民国二十五年,区联保设中心小学,保设保学,另外,各地办有私立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将原公立小学及中山民众学校改为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
  民国三十六年,崇仁天主教堂开办私立崇正小学,招生4班,学生97人,教师6人,校址设于天主堂(即今县医院)。当年,县绅开办任远小学,招生3班,学生100余人,教职工10人,校址设于桥南小港下黄氏祠堂。至民国三十七年,全县有小学224所,大部分乡(镇)有1中心国民学校,部分保设有1保国民学校,在校学生仅有8132人,比民国三十三年学校减少42所,学生减少3479人。
   民国时期小学概况表
   表5—4
  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县城旧有的3所中心小学,合并更名为县第一完全小学,址于文溪桥袁家祠,将原花街口小学改为完小第一分校,简师附小改为第二分校,开办了城关区第一街初级小学和第二街初级小学。同时,停办旧有私塾,改全县各乡中心国民学校为完全小学,保国民学校为区初级小学。
  1950年,接管私立任远小学,并入县第一完小第二分校,私立崇正小学高年级并入县第一完小,低年级改为城关区初级小学,城关区第一街和第二街初级小学合并为县第一完小第三分校。同年,二区秋溪、四区凤岗、五区白陂、三山、六区礼陂先后恢复和开办完全小学,至年底止,全县有完全小学9所,其中县办5所。
  1952年,全县设立完全小学11所,初级小学184所,小学总数195所,比上年增长2.28倍,学生7324人,比上年增长40.2%。
  1954年,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引下,全县小学由240所,调整为207所,巴山镇、秋溪完全小学和大路、吴坊乡小学以及东溪乡棠溪村初级小学为重点学校。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全县小学发展到370所,其中民办188所,占50.8%。
  1960年,对小学进行了整顿,撤销了一批在“大跃进”中盲目发展的小学,将小学调整为287所.
  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小学发展到477所,其中完全小学26所,学生24375人,其中四年制24275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多数小学陷入瘫痪状态。1968年冬,各中心完全小学均进驻工人或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乡村小学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大部分公办教师被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生毕业、升留级、考试制度均予取消。教学内容无统一的文化教材,学的是《毛主席语录》课,唱的是《毛主席语录》歌,体育改为军体,课,音乐、美术合并为革命文艺课,“文化大革命”中期以后,逐渐恢复文化知识课。
  1977年以后,教育事业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全县有小学707所,共计2320班,学生44921人,平均2个生产队有1所小学。
  1981年后,着重抓普及小学教育,除加强全日制小学教育外,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办学。至1984年全县有小学474所,其中中心完小25所,村完小150所,同时,实行早班、晚班等多种形式办学的学校105所。在校学生40967人,入学率达98。7%,无盲率达97%,全县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
  1950—1984年小学发展概况表
   表5—5续表附:巴山镇第一小学简介
  巴山镇第一小学创办于1960年,座落县城桥北中山路北段,占地3890平方米,校舍5幢,其中四层教学大楼1幢,两层教学大楼1幢,共30多个教室,并设置有图书室,仪器室,拥有各式幻灯机、录音机、三用机、照相机、地球仪、三球仪以及数学自然常识组合教具箱等教学设备,是全县的重点小学。
   该校原为崇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初办时只有1—5年级各1班,学生250人,教师12人。1961年,崇仁师范停办后,改为相山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66年,发展到17个班,学生780余人。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曾一度混乱衰落。1967年改为红旗镇红旗小学。1969年,教师下放,教学班减少。1974年复改为巴山镇相山小学。1975年教学班由原17个班减至15个班,其中尚附设初中班2班,学生108人。1977年并入县二中。
  1984年教学班发展到22个班,学生1320人,教职员工51人,校舍设备、教学质量均为全县小学之冠;自建校以来多次评为全县先进学校之一。
   第四节中等教育
   普通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1939),我县始创县立初级中学,招生3个班,学生125人,教职员工11人。
   民国三十年发展为6个班,学生200余人。 民国三十四年,有6个班,学生248人,教职员27人,同年秋,开办私立增辉中学,初招2个班(一、二年级),学生34人,教职员12人,尔后,逐年招生。 民国三十七年,全县有初级中学2所,12个班,学生500余人。至此,县中办学10年,私立增辉中学办学三年,共毕业16个班,毕业生380余人。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增辉中学停办。
  1950年3月,县中停办,学生并入县第一完小,为该校附设初中班。
  1951年6月,恢复县中,招收一年级2个班,学生98人,二年级1个班,学生46人。
  1953年,县中发展至8个班,学生363人。
  1956年秋,县中增设高中班,更名崇仁中学,高中招生150人,初中招生279人,同时,秋溪小学附设初中部,招生2个班,学生104人。
  1958年秋,秋溪小学附设初中部撤销,开办秋溪中学,招收新生189人。
  1960年秋,孙坊、礼陂、凤岗、河上、白陂、汤溪等完小同时附设初中部,各招生2个班。
  1961年秋,秋溪中学增设高中班,招收高中新生77人,为我县第二所完全中学;撤销礼陂、河上、汤溪、白陂等完小的附设初中部,学生并入县中;孙坊、凤岗2所完小附设初中部撤销,开办孙坊初级中学和凤岗初级中学。
  1962年秋,秋溪中学高中部裁撤,高中学生并入县中。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错误指导思想影响下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发展中学,以致社社办高中,队队设初中。1974年,全县有中学22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初级中学12所。至1977年,中学发展更快,全县有中学55所,但因网点过多,校舍、设备、师资奇缺,致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1978年,崇仁中学更名为崇仁县第一中学,同时开办崇仁县第二中学,址设县城桥北湖田村侧,设11个班,学生660人。1979年开办高中,全校有16个班,其中高中三个班,学生925人。
  1980年,调整中学网点,全县完全中学由原10所调整为8所(县城:一中、二中;农村:孙坊、凤岗、航埠、沙堤、河上、礼陂等中学)。
  1982年,再度调整网点,撤并沙堤、河上、礼陂3所中学高中部。开办崇仁县第三中学,址设郊西乡罗陂岗,招生8个班,其中高中7个班,学生446人。至此,全县有完全中学6所(一中、二中、三中、孙坊、航埠、凤岗等中学),初级中学14所。
  1983年,孙坊中学撤销高中部。
  1984年,根据“大力普及小学教育,适当发展初中,控制高中”的原则,对城乡中学网点全面调整,全县有中学25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20所,教学班级216班,在校学生12393人,其中初中学生9647人,高中学生2746人,教职员工903人,其中专职教师723人。1950—1984年普通中学发展概况表
   表5—6续表
  1958—1976年录取高等学校学生统计表
   表5—7续表
   注:1971—1976年间为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包括中专生)。
  1977—1984年录取高等学校学生统计表
   表5—81981—1984年录取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统计表
   表5—9
   附:崇仁县第一中学简介 崇仁县第一中学是具有40多年历史的完全中学,位于县城西郊黄洲桥南岸的巴山门,校园占地面积77300平方米,校舍22幢,其中三层教学大楼2幢,三层实验大楼1幢,教室36个,礼堂1个,办公室11个,电化教室、理化实验室、图书室等7个,以及广播,医疗、理发、商店等附属设施,藏书近万册,拥有各种先进教学仪器7300多件,是全省重点全日制完全中学之一。1984年,有初中16个班,高中18个班,学生2138人。教职员工122人。 崇仁一中前身是崇仁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9月,校址设于县城桥北坪头上原相山书院,民国三十年,新建校舍于巴山门,即迁于此。民国三十一年,日军窜扰崇仁,校舍付之一炬,乃迁回桥北坪头上旧址;民国三十五年重建校舍,迁回今址;至民国三十七年,有6个班,学生300余人,教职员工20余人,办学10年,初中毕业14个班,毕业生近300名。 解放后,该校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3月停办,学生全部转入县第一完小附设初中部,1951年秋复办,招生3班,学生144人,教师12人;1953年,发展为8个班,学生363人,并培养出首届初中毕业生36人;1956年,更名崇仁中学,增办高中部,教学班有初中9个班,高中2个班,学生660人,为我县唯一的完全中学;1959年,发展有初中8个班,高中6个班,学生750人,培养出首届高中毕业生70人。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惨遭浩劫,图书、档案、仪器被损坏,校舍设施百孔千疮,大批教师下放,学生停课闹革命。1969年撤销,校舍改为县革委机关,另建红旗镇五·七中学,校址设于县城北郊。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学秩序逐步走上正轨。1972年改为崇仁中学,迁回原址。
  1978年,更名崇仁县第一中学,1983年起列为省、地、县三级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了领导,充实了教学力量,67。3%的教师为大专毕业生,先后新建了高楼4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建国三十五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生4057人,初中毕业生15083人,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800多人,其中进入全国重点高等院校40多人。1981年,学生吴智辉、朱笑新参加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中学生数学比赛,荣获三等奖;学生袁军群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荣获一等奖;1984年,学生万瑞华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比赛,荣获一等奖;1982年,教师魏宾禄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获教育部颁发的金质奖章。该校多次被评为省、地、县的先进单位。
   中等专业学校
   师范学校
   宣统三年(1911)创办师范传习所,有学员20人。未几停办。
   民国三年(1914)设教育讲习所,学生30人。
  民国三十二年,县立初级中学增办简师科,乃我县创办师范学校的开端。
  民国三十四年春,创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初设于孔庙,后迁至相山书院,当年招生2个班,学生100人。
   民国三十七年发展为5个班,学生200余人,毕业1个班,毕业生19人。
  1949年9月,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停办,学生根据自愿,转入江西临川师范或其他中学。
  1959年9月,开办崇仁师范学校,招收初师一班,学生40人,中师一班,学生40人,并担负乐安县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专职教师4人,校址设在县城东郊杨氏石祠(今江西第二变压器厂内)。1961年停办。
  1977年10月,恢复崇仁师范,为江西抚州师范崇仁分校。招生4个班,学生204人,校址设于崇仁火车站北郊山岗上。
  1979年,崇仁师范改为普师,并设民校教师培训班。1981年更名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隶属于抚州地区。1984发展为15个教学班,学生846人,教师52人。附: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简介
  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创于1977年10月,初名江西省抚州师范崇仁分校,隶属于县。1981年更名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隶属于抚州地区。校址设于崇仁火车站北面的山岗上,校园占地面积198400平方米,校舍9幢,其中教学大楼2幢,师生宿舍楼2幢,大礼堂1幢,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教室20个,电化教学室、理化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1个,并设有图书室、资料室、阅览室等,藏书30000多册。1984年有教学班15个,学生846人,教职员工79人。
  该校招生的对象和范围:从崇仁、宜黄、乐安、临川四县经统考招收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建校初期,主要是招收高中毕业生,按专业编班,设有中文、数理、生化、体育4个专业,学制2年,毕业后分配农村初级中学任教;1979年,取消专业编班,改为普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毕业后分配到小学任教;1980年,增办民校教师培训班,肩负培养提高民办教师的重任。
   崇仁师范建校七年来,共培养初师、中师毕业生1500余人。
   农业中学
  1959年,遵循“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创办农业中学,培养农技人才,招收农村历届高小毕业生和相当于高小知识的青年入学,实行半农半读,坚持农忙少学,农闲集中学,每年生产劳动6—8个月,农业知识文化学习4—6个月。是年,在城关镇、沙堤、秋溪、连城、航埠、孙坊、凤岗、桃源、河上、汤溪、礼陂、许坊等公社相继开办农业中学14所,14班,学生420人,教职员工32人。
  1960年,农业中学渐次衰落,历时一年半,先后停办。至1961年,全县农业中学全部停办。
  1983年,全县调整教学网点,撤销孙坊中学高中部,改办农业技术班,面向全县招生,当年招收2个班,学生100名。
  1984年,航埠中学高中部改办农业高中,面向全县招生,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崇仁分校
  1958年6月,初创崇仁县社会主义技术学校,址设礼陂公社龙济寺。8月,定名崇仁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校址迁至罗陂岗,招收高小毕业生204人,开设农学专业3班,林学专业1班,实行半工半读,学制四年。尔后,每年招生1—2个班,全盛时期招生4个班。
  1965年,更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崇仁分校,增加了专业设置,先后开设农业、林业、农业机械、畜牧兽医、财会、医护等专业班,学生达494人,教职员工5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停课闹革命”,农林牧基地建设倒退,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农、林、农机、兽医、财会等专业教学班,学制改为2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教学、生产得到发展。
  1982年,共大崇仁分校暂停发展,保留农业、兽医2个班,学生190人,其余改办崇仁第三中学。
  共大崇仁分校附有农场1个,耕地面积多达760亩,后减为420亩;林场1个,山林面积初为5000多亩,现有2800亩;畜牧场1个,全盛时期养牛55头,养猪218头,并先后建起拦河坝1座,大小水库5座,办有锯板厂1个,木螺丝厂1个(半自动化生产)。1972—1984年生产粮食累计1492。2吨,农工副业总收入近75万元;办学27年来,培养了毕业生1300余人,除1961、1962和1970年三届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外,均是“社来社去”,分布在全县农村的各条战线上,不少人已成为基层干部,科技骨干,有的成为县级机关的领导。
   文化艺术学校
  1960年6月,创办崇仁县文化艺术学校,校址设于东门口彭氏祠,有教师2人,招生1班50余人,仅办1期,1961年停办。
   会计学校
   创办于1961年,校址设罗陂岗,招生1班,仅办1期,1962年停办。
   卫生学校
  1966年创办,校址设于县人民医院内,开设护士班,学制2年,招生20人,1967年招生20人,1981年招生50人,培养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1982年改为卫生人员进修学校,作为我县今后培训提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教学基地。
   职业技术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创女子缝纫补习班,不久停办。
   民国三十四年,秋溪创办棉织职业班。
  1984年,崇仁二中开办家用电器职业班,全县统一招生,学制3年,当年招生50人,毕业后自谋职业。第五节成人教育
   扫盲教育
   短期小学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以后,公布短期义务教育办法,倡导设立短期小学,先从扫除10—16岁的文盲人手。民国二十一年,全县开办短期小学5所,设15个班,有学员358人,教职员5人。
  民国二十三年,县、乡小学开始附设成人、妇女识字班,当年开办成人班10个,有学员263人,教师7人,妇女班3个,学生91人,教师3人。
  民国二十四年,全县各保学附设成人班22个,学员1032人,教师22人。
  民国二十五年,全县中心国民学校,附设成人班25个,学员853人,妇女班21个,学员655人。
  民国二十六年,全县小学附设的成人班达45个,学员1391人,教师45人。
   夜校
  1933—1934年,苏区各乡、村办夜校,设扫盲识字班,组织工农青年和成年中的文盲、半文盲进行扫盲学习,并结合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冬学
  1950年冬,开展冬学扫盲运动。初于县第一完小附设两个扫盲班,组织城镇中、青妇女90人参加学习。之后,扫盲班增至3班;第二、三分校各附设2班,学员148人,全镇共有扫盲班9个,学员319人。
  1951年冬,农村掀起扫盲热潮,全县共办农民夜校275所,教学班342班,学员16148人,其中男10377人,女5771人,义务教师214人;城镇居民扫盲班38个,学习小组13个,学员1753人。
  1952年冬,全县有农民5300人,城镇居民1500人参加扫盲学习。
   民校
  1953年,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全县有民校11所、39班,组织少、青、壮年农民2464人入学,有专任教师29人,兼任教师9人,义务教师118人。当年经考核扫盲结业者541人。
  1954年,全县开办各种学习班137个,参加学习者4722人,其中男3474人,女1248人,有专任教师20人,义务教师195人。脱盲285人,其中农民244人,居民41人。
  1955年至1956年,全县参加扫盲学习者20851人,其中60%转入常年民校学习,脱盲7123人。1957年参加业余学习者29999人,其中扫盲班29539人,脱盲508人。
  1959年,全县红专学校开办扫盲班163个,学员44300人,占全县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总数80%。
  1960年,全县28258人脱盲,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63%。
   “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教育停止。
  1977年以后,扫盲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83年,全县扫除文盲12764人,无盲率达88.7%。冬,经抚州行署验收合格,基本实现了无盲县。
   业余教育
   民众学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开办中山民众学校2所,设9个班,有学员407人,教职员10人,推行民众教育。
  民国二十三年,国军第四军九十师驻军崇仁,于县城花街口创办中山民众学校1所,设1个班,学员40人,教师1人;凤岗特区创中山民众学校1所。全县有中山民众学校4所。
  民国二十四年,实施国民义务教育和成人补习教育,全县办有中山民众学校15所,教学17个班,学员522人,教职员6人,其中保学附设民众学校11所,11个班,学员312人。
  民国二十五年,保学附设的民众学校撤销,全县城乡开办中山民众学校6所,设20个班,有学员630人。教职员11人。
  民国二十七年,中山民众学校减至4所,8个班,学生385人,教职员9人。
  民国二十九年,中山民众学校停办,改为中心学校或国民学校,设义教巡回教学处13个,教学分组48个。
  民国三十年,县府责成小学组织童子军战时服务团,以推行伤兵教育,办理难民教育。
   农民夜校
  1955年至1956年,根据县人委“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农业余教育,达到‘社社有学校,村村有书声,”的决定,全县农民夜校开办高小班,时有学员937人,1957年有460人。
  1959年,农民夜校为红专学校所替代。
  1963年,贯彻中央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农民夜校随之恢复,当年在沙堤公社洋洲大队砥洲村搞业余教育试点,全社54个生产队,队队有夜校,入学人数达160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小靳庄经验”,将部分业余夜校变为斗、批、改场所,农民业余教育处于停顿状态。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农民业余教育得到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发展。1977年至1982年,全县有不同形式的农民业余学习班1846个,农民夜校587所,入学青壮年农民达27856人。
  1983年至1984年,全县有农民夜校163所,共468班,学员8819人。
   红专学校
  1959年,创办红专学校163所,内设业余文化学习班154个,学员3200人,其中小学143班,学员2888人;初中11班,学员312人。马鞍、航埠、沙堤、许坊、礼陂、桃源、凤岗、石庄等公社的社办红专学校,以培训生产队各类干部为主,学习政治和生产劳动技术,时有学员267人。
  1962年,红专学校停办。
   职工业余学校
  1951年,我县始创职工业余学校1所,9班,学员94人,其中政治文化班2个,20人;时事班3个,26人;识字班4个,48人。有教师3人。
  1953年,原有班级调整为2班,学员92人,专任教师2人,兼职教师2人。
  1956年发展为10个班,学员386人,其中高小班4个,164人,初中班1个,48人。教师8人,其中专职2人,培养高小毕业生42人。
  1957年,教学班减至6个,学员213人,其中初小70人;高小97人;初中46人。教师4人,其中专职2人。
  1959年,职工业余教育迅速发展,时有学员563人,其中高小班186人,初中班165人;教师20人,其中专职教师2人。
  1960年,大办职工业余学校。全县突击发展扫盲,高小、初中各级职工业余学校1098所,入学人数达10418名,其中工业系统15班,419人;财贸系统1班,66人;交通系统2班,46人;农林水系统1076班,9718人;文教卫生系统2班,27人;县直属机关2班,142人。
  1962年,遵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业余教育进行整顿。县职工业余学校学员调整为180人,其中高小班20人;初中班45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业余教育停办,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职工业余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9年,全县有高小班学员180人;初中班学员346人。
  1982年,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对全县职工文化状况进行一次普查摸底,采取先文化补课,后考核的办法进行。全县职工总数9373人,其中青、壮年职工6847人,35岁以下参加文化补课者1186人,参加统一考核者987人,合格者687人。
  1983年,继续对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2200名学员中考试合格者1300余人,其中语文、教学、政治三科及格者961人,占补课对象78.5%。被评为职工业余教育先进县之一。
  1984年,职工业余学校,有教学班41个,学员1772人,教师44人,其中专职15人。
   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
  1953年9月,创县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设在县人民政府内。根据学员文化基础分为中级班50人,高级班40人。教师3人,其中专职教师1人。
  1954年,增设扫盲班1个,15人;高小班2个,63人;初中班1个,38人。教师5人,其中专职1人;日、夜轮番教学,日班为高小、初中;夜班为扫盲。
  1956年,初中班学员全部毕业,尚有扫盲1班,42人;高小2班,96人。教师5人,其中专职2人。
  1957年,招收初中学员3班,129人,共有4班,学员168人。学员来自政府机关24人;党群系统2人;事业单位10人,企业单位132人。
  1959年,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交县总工会接办,并入职工业余学校。
   城镇居民业余文化学校。
  1951年,创城镇居民业余文化学校1所,初为扫盲教育。1953年始办普通班5个,学员255人,专职教师3人。
  1957年,学校规模调整,学员232人,教师7人,培养高小毕业生28人。
  1958年,发展为11班,学员312人,教师11人,培养高小毕业生24人。
  1960年,创业余小学11所,学员2750人;业余中学3所,学员152人,共有兼职教师67人。
  1961年至1965年,业余学校时办时停。“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政治夜校,成为搞大批判的阵地。
  1978年至1982年,改政治夜校为文化业余夜校,城镇居民业余文化教育随即恢复和发展。
   函授教育
  1957年冬,创立县函授师范学校,52名不足初师水平的教师参加初师函授学习。
  1958年,全县有函授学员496人,其中初师197人,中师223人,师专76人,并选送6人参加华东师大函授学习。为加强函授辅导,全县设立17个辅导站,聘请52名教师为辅导员,实行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函授教育。
  1959年,函授教育迅速发展。全县有函授学员574人,其中小学班48人;初师班222人,中师班189人,师专班104人,师大班11人。
  1960年,全县函授辅导站发展为22个,辅导小组3个(崇中、崇师、秋中)。教师5人,其中专职教师3人,辅导员66人。函授学员604人,其中参加江西师院中语科函授86人,数学科36人,中师代数163人,中师语文75人,初师代数125人,初师语文119人,双科571人。各辅导站坚持每两周辅导一次,并请江西师院教师来县讲课。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遵循“从实际出发,系统提高,指导实践”的原则,调整了函授组织,590名函授学员分科学习,参加小学班进修者46人,初师自然科进修者58人,算术科190人;中师代数科90人,历史科108人;师专中语科74人,数学科24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中止。
  1981年恢复函授教育,按照“面向实际,立足当前,照顾长远,系统提高”的原则,1982年至1983年,先后组织不及中师水平的公校教师1200余人参加中师函授学习。
  1984年,全县经考试录取110名小学教师为南城师范函授学员。
   电视大学
  1979年我县始有电视教育,当年参加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的有5个教学班,学员54人,其中单科15人,全科39人。
  1980年,始建电大管理站,专人负责。参加电大学习的学员27人,兼职教师1人。
  1982年,电大招收学员24人。其中全科4人,单科20人。当年电大文科毕业4人。
  1983年,招收学员53人,其中单科19人,全科34人。兼职教师6人。
  1984年,招收全科学员42人,其中中小教师36人。全县有电大教学组6个,全科学员58人,兼职教师12人,当年电大全科毕业3人。
   第六节学校师资
   任用
  明、清时期,教师称先生,其选用乃聘请和自任。社学私塾中的蒙馆先生由学东聘请,经馆及书院多为宿儒名士自行设馆讲学。县学则由教谕、训导任教。
  清末民初,学堂的教师由堂长(即校长)选聘,报经地方官核准后任用。 民国时期,中学校长由县报省批准任命,小学、保学校长由县遴选委任,中小学教员由校长就审查合格人员中聘请报县批准任用,中、简师和师训班毕业生无试用期,普通中学的高、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限试用,期满合格者始可任用,中小学教师由县教育科统一管理和调配。对教师的要求,小学教员原则上要求师范毕业,亦有初、高中毕业生或由塾师转任,初中教员原则上要求优级师范或高等师范专科毕业,亦有师范、高中毕业生充任。县设立中、小学教师检讨委员会,负责中、小学教师的检定、考核工作。民国三十二年(1943)我县经检定合格的小学教员有250人,民国三十五年,登记检定187人,合格者仅130人,检定合格者,由县政府发给合格证书,听候聘用。
  建国后,旧有中、小学教师基本留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从失业知识分子和冬学(农民夜校)教师中选拔了一批充实教师队伍。50年代开始选用少量小学民办教师。此后,主要靠国家逐年分配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中师毕业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前期全县中、小学教师大批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期又盲目发展中学,师资不足,则从小学选调骨干教师充实中学,并从社会招聘代课教员,而小学又不问文化业务水平高低,大量吸收民办教师;1974年全县小学教师1869人,其中民办教师1400人,占74。9%。
  1978年后,中学教师进行了整顿,将一批难以胜任中学教学工作的原小学教师调回小学任教,并有部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城镇待业知识青年加入教师队伍。1979年,开始吸收民校教师转为国家正式教师。1982年,对民校教师进行了全面考核,合格者发给了“任用证书”,至1984年止,先后吸收213名优秀的民校教师转为国家正式教师。
   培训 民国时期,由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采取暑期讲习班的形式,每年暑假分批调训非师范毕业生的教师,以学习教育概论,教材教法等为主要内容。民国二十四年,举办保学师资训练所,训练保学教师50名。民国二十八年,举办第一期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调训教师40名。民国三十二年,成立县小学教员假期训练委员会,并设立暑期训练班,筹划组织假期训练事宜。
  建国后,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和文化水平。1951年全县258名教师,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者121人,占教师总数的46.9%。1984年全县中学教师723名,其中文化程度在中专(含高中)以下者63人,仅占总数的8.7%;公办小学教师1188人,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毕业以下者19人,仅占总数1.6%。
   进修
  1952年至1956年,全县选送小学校长、教师52人,分别进入高、中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学习,其中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培训的10人,中等师范学校培训的42人;选送中学校长、教师57人,进入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学习,中学教师11人,进入中等师范学校短期培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中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得以恢复和发展。1980年,县设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小学、初中教师。1983年至1984年,全县29名中、小学教师,经统考后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集训
  1949年冬,举办寒假教师集训班,为期半月,24名小学教师集中县城学习政治和时事政策。
  1950年暑假,全县中、小学教师119人分别集中抚州专区和县城学习时事政治业务。1951年暑假,以区为单位,全县分片集中小学教师215人学习政治和业务,交流教学经验。
  1952年暑假,组织全县小学教师287人,集中县城学习新学制、速成识字法、注音符号等内容的教学业务。
  1953年寒假,全县小学教师集中县城学习10天,以新学制、新教学法等为内容;中学教师则集中于临川学习政治和业务。
  1957年以后,我县先后举办了四次讲习会,共学习16天,以“小班上课”为主要形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辅导。
  1960年暑假,全县中、小学教师400余人,集中县城举办为期20天的学习班,培训教学业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瘫痪,教师集训自行停止。
  1980年暑假,全县初中理化教师,集中县一中学习初中理化教学。从1981年起,取消了全县性的集训,由各学校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学习或分别进行函授和电大学习。
  1984年中学教师学历情况表
   表5—10
  1984年公办小学教师学历、教龄情况表
   表5—11
   待遇 民国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微,薪俸待遇菲薄,素有“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的俚语。民国十六年,县城小学教员月薪最高30元,最低6元,平均约12元;乡村小学教员月薪最高15元,最低3元,平均为6元。 建国后,教师由人民政府统一分配,成为国家干部,政治地位不断提高,1952年至1956年,1名教师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8名教师评为劳动模范,出席县劳模会,6名教师出席江西省教师年会,受到邵式平省长的接见,荣获省教育厅的奖励,3名教师赴庐山、梅岭休养,2名教师赴井冈山参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受到全社会的尊重,1982——1984年,全县3名教师赴庐山、青岛休养,50余名教师赴广西桂林和庐山参观旅游,1名教师当选为省人民代表,7名教师先后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2名教师先后当选为县三·四届政协委员,2名教师被命名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并有109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
  教师的生活待遇逐年得到改善。1959年实行薪米制,以二机米计算,完小教师月薪米平均为90公斤,乡村教师月薪米平均为75公斤。
  1950年,实行工分制,初中校长月薪为124—129分(工分分值详见《政治篇》第五章第一节;下同),教员110—117分;完小校长月薪93—97分,初小校长88—93分;完小教员月薪为85——90分,村小教员月薪为65分。同年9月,县人民政府为照顾教师生活,为低工薪者每人每月补助米5公斤。
  1952年,教职员工调整工资,教师月薪由平均110分调整为125.5分。
  1954年,再次调整教师工资,全县小学教师平均月薪增加11.13%,中学教师平均月薪增加10.68%。
  1955年,取消工分制,实行货币工资,全县教职员的工资绝大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升一级者145人,升二级者31人,靠级者143人。
  1956年,进行工资改革,教师工资普遍地、大幅度地得到提高,小学教师最高月工资42元,一般37元;中学教师最高月工资78元,一般55元。
  1963年,调整了部分教师的工资,1971年调整三分之一的教师工资。
  1977年至1979年,全县有40%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升1级,有的还连升2级。
  1979年11月起,实行了班主任岗位津贴制,中、小学班主任每月津贴4—6元。
  1981年至1982年,教师工资进行了普通调整,每人升1级,少数升2级。至此,全县721名中学教师中有中教三级3人,中教四级5人,中教五级25人,中教六级101人,中教七级103人,中教八级266人,中教九级以下218人。 民办教师的工资:1966年前,由学校学费中支付,或由生产队在公益金中发给,工资略低于公校教师。1979年,实行民办公助,民办教师工资除在当地生产队公益金中领取固定工资外,国家每年拨给每个民办教师补助工资220元。
   第七节教育改革 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后,改个别教学制为班级教学制。小学学制实行“四、三”制,分初、高两级,修业期限,初级四年,高级三年。
   民国五年至十二年(1916—1923),小学学制改为“四、二”制,修业期限,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民国二十八年,县立初级中学实行三年学制。
   民国三十四年,县立简师,学制四年。 建国后,改革教学方法,1950年起废除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1952年,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修业期限初小三年,高小二年。
  1954年,全盘照搬苏联教学体系,运用“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课堂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贯彻“五个教学原则”(直观性、可接受性、循序渐进、量力性、巩固性)进行教学,实行五级记分。
  1956年,小学学制停止五年制,恢复“四、二”制;中学实行“三、三”制,即初、高中修业期限各为三年。
  1957年,取消五级记分法,恢复百分制记分法。
  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建立校办工厂、农场,推行勤工俭学,组织师生下厂下乡劳动,停课参加大炼钢铁。由于社会活动和劳动过多,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64年,在沙堤公社搞小学生跳班试点,并在县一中试办提前毕业的跃进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三个为主”(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三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中学一律要求搞好“四场”(工厂、农场、林场、畜牧场)“三室”(阶级教育展览室、毛泽东思想宣传室、时事政策宣传室)“一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实行队校、厂校挂钩,把课堂搬至生产队或工厂去,谓之“开门办学”;废除招生考试制度,小学改行五年一贯制,中学改为二·二制,初、高中修业期限各为二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整顿教学秩序,恢复课堂教学。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崇仁师范初为中师,学制二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社确定重点中、小学,非重点学校开办重点班。
  1979年,崇仁师范改为普师,学制三年。同年,全县开始逐步推行电化教学。
  1980年,中学学制改“二·二”制为“三·二”制,修业期限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1981年,县一中恢复“三·三”制,巴山镇第一、二完小始办试点班。
  1982年下半年,全县中学全面恢复“三.三”学制”。
  1984年,改革教学体系,开辟第二课堂,总结推广实验教学经验。
   第八节教学研究
  清末,县设视学员。民国二年(1913)设劝学所,以司劝学和教学研究。
  民国时期,县教育局(科)下设督学组,负责中、小学校的行政督导和教学研究;中心国民学校负责辅导保国民学校的教学业务。
  民国二十六年,省定崇仁为特种教育示范县,指定中洲村中山民众学校为示范学校,以辅导崇仁、宜黄、乐安三县的特种教育。
  民国三十二年,县设国民教育研究会,由县教育科长,督学,中学、师范校长,知名乡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著名教师组成。民国三十五年,县成立初等教育研究会,负责初等教育的研究,以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提高。
   建国后,以区为片,建立学委会,组织和辅导本区小学教研活动。1953年,县巴山小学教师,开始自制教具教学,至1955年选送12件自制教具参加全省第一届教具展览会。
  1956年,学习《红领巾》教学经验活动,试用串讲分析方法教学,实行长课短讲,改革课堂教学,并建立教学辅导区,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教学活动。
  1957年,废除“满堂灌~注入式”教法,进一步开展探讨启发式教学研究活动。
  1959年,县成立教研室,以片为单位,全县设7个辅导站,公社设辅导小组,学校成立各种教研组,分别负责县、社学校的教研活动。
  1960年,先后在连城、凤岗分别召开数学、语文教学专业会,开始纠正只注意挖掘教材的政治因素,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偏向,注意“精讲多练”,加强“双基”(基本知识、基本训练)教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研机构瘫痪,教研活动中止。
  1979年,县教研室成立中心教研组,聘请中学各科知名教师10人,小学教师5人,分别为中、小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业余教研员,编写各科教学参考资料。尔后,以公社设立辅导站,恢复公社的学区辅导制度。
  1980年,县教研室在县一中开展“一科一则,三年过关”试验;同时,在巴山镇第一小学开始《北关小学语文教学试验》活动,实行集中识字,语文三年过关。
  1981年冬,在巴山镇第一小学开始《北京景山学校小学教学教材》试验。
  1984年,开展理化、生物实验教学和试验活动,总结推广实验教学经验,指导理科教师知识更新。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机构

渔墅书院
相关机构
文林书院
相关机构
梅峰书院
相关机构
草庐书院
相关机构
东湖书院
相关机构
濂溪书院
相关机构
邵庵书院
相关机构
成冈书院
相关机构
小陂书院
相关机构
巴山书院
相关机构
宝塘书院
相关机构
文昌书院
相关机构
相山书院
相关机构
崇仁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崇仁县农业中学
相关机构
崇仁县会计学校
相关机构
卫生学校
相关机构
崇仁县第一中学
相关机构
崇仁县崇正小学
相关机构
巴山镇第一小学
相关机构
崇仁县红专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崇仁县戏剧
相关专题
崇仁县花鼓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