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37
颗粒名称: 第五篇 文化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150
页码: 525—671
摘要: 文化一篇中主要概述了崇仁县自1043年的古文化发展史,社学、私塾、武科等教育发展。建国后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农业中学等相关教育。
关键词: 文化事业 崇仁县

内容

宋庆历三年(1043)始创学宫,址在北城开泰门内(今崇仁饭店一部),同年创县学,为宣扬儒家学说,供生员读书的场所,故又称儒学。
  崇仁县学原额12名,清同治二年(1863)加永额10名。自咸丰九年(1859)起至同治三年止前后三次增额28名。武学原额及加额俱与文学同。至此,县文生设廪生22名,增生28名;武生设廪生22名,增生28名。至科举废,儒学遂停。
   书院
  宋代始创,是科举时期设立的课读讲学的场所,书院设山长(主持人),多由地方名儒充任。凡读过经馆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了科举考试而落第者,均可进入书院课读。每年年初启馆,年终散馆,开设经、史、射、算之类课程,其教学主要是自学,注重因人指导启发,重视学术讲辩讨论,有时还约请学有成就的学者讲学。书院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有官办、私办两种,其经费:官办由义学田租收入开支,私办则由入学者负担。延至清末,废科举后,乃陆续改为学堂。
   我县历代所创书院:
   宋代
   渔墅书院南宋嘉定时(1201—1204)邕管安抚使,县人陈元晋创建,设于县治东鄢巷(今巴山镇方家)。
  文林书院南宋嘉定时,县人陈月溪创建于县城东耆陶家巷口(今巴山镇桥南玻璃厂侧)。
   梅峰书院南宋创设于二十都(今相山镇)。
   元代
   草庐书院后至元年间(1336—1340)达鲁花赤阿里创建,以祀吴澄,址设县治东耆小巷(今巴山镇小港下)。
   东湖书院后至元年间设于隆兴,虞汲为山长。
   濂溪书院后至元年间创,山长周昂霄。邵庵书院至正年间(1345—1355)达鲁花赤重喜创建,以祀虞集,设于县治北城(今巴山镇桥北)。
   成冈书院至正年间县人李幼常创设于三十四都(今相山镇枧上村)。
   明代
   小陂书院正统年间(1436—1449)设于远乡小陂(今东来乡),后易名康斋书院,名儒吴与弼(即康斋)于此讲学。
   巴山书院景泰年间(1450—1456),吴宣创建,设于县治南郊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
   宝塘书院万历二十七至三十三年(1599—1605)间,知县李绍春领义民谢宗元创建,设在学宫尊经阁后(今县粮食局宿舍区),延至清同治十二年(1873)仍存,历时270余年。
   清代
   文昌书院顺治十二至十五年(1655—1658)间,知县谢元瑛创建,设于县治左。康熙四年(1665)移至学宫。同治十二年(1873)停废。
  相山书院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曹荩创建,设于南城大东门外皂角树下(今巴山镇螺丝巷),又称南城相山书院,山长陈伯适。道光十年(1830)后,经费不敷,课期渐疏,以至停办,于咸丰六年至同治三年(1856—1864)间毁。道光二十六年,进士陈开第,教职陈彤燮、黄兆槐、拔贡黄士元,举人甘启祥,职员刘学禹、陈飞鲲、袁章奏、袁道增共创北城相山书院,设于城北坪头上相山别墅(今巴山镇桥北坪头上县中医院),三十年开课,每期生员50名,其中老生正课10名,附课10名;童生正课20名,附课20名。咸丰三至四年(1853—1854)间增取老生同课10名,新生同课10名。北城相山书院于县内最有影响,延至清末,方改学堂。
   阳明书院清末创设于秋溪。
   育英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惠庵公祠,山长黎书升。
   再兴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再兴寺。
   仙友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园坊村。
   寿章书院清末创设于航埠周舍村。
   仰庐书院清末创设于凤岗圩上(今相山镇),山长陈简青。
   景庐书院清末创设于太平市。
   此外,请末还创建有毓秀书院,沸湖书院。
   附:相山书院图(图5一1)
   社学
  明初始创,于乡里凡35家或50家置一学,谓之社学(清代又称义学)。天顺间(1457—1464)知县李祥建社学4所。东耆社学设于无为观废址(今巴山镇小港下)。
   西耆社学设于严家巷,后更址善修观,(今巴山镇西路坊牌下)。
  北耆社学设于招隐堂废址,后更址四贤祠(今巴山镇西路街青石巷)。
   西馆社学设于铺左道旁(今白鹭乡西馆村)。
   历经变异,俱已久废。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1595—1598)间,知县陈瑛复置社学于县治屏墙,后亦废。
  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陶士僙重建义学,设在南城瓦子堆新兴寺旧址(今巴山镇周家塘),义学置学田,以其租为教学经费,是一种免费学校。
   私塾
  封建时代城乡较为普遍兴办的学校。私塾有家塾与村塾。家塾:为富豪名门或数户联合延聘教师在家施教;村塾:为家族或村庄联合延师施教。私塾分蒙馆与经馆,蒙馆是教育儿童识字、习字和基本知识的启蒙教育场所;经馆则为经过三至五年启蒙教育而继续学习的场所,学习年限不定,学成后,经塾师许可即可进入书院课读,或直接参加科举考试。
   私塾无班级,个别进行教学,学生每天功课为教读,写字、背书以及授课、讲书、读诗、作对等项目,以读、背、写为基本功。
   崇仁私塾,清代盛行,多为蒙馆,遍及城乡。
   清光绪年间,庠生黄逢生创办经馆1所,址设县城彭家路,有学生18人,光绪末年停办。
  清末民初,举办学堂,私塾仍存,县有私塾7所,塾师7人,学生120人,其中经馆1所,塾师1人,学生16人。
  民国五年(1916)私塾5所,塾师5人,学生68人,八年减至1所,塾师2人,学生38人。
  民国中期,私塾骤增。民国二十二年,全县私塾47所,塾师52人,学生639人;二十四年县有私塾31所,学生824人;县城有经馆3所,塾师3人,学生46人。
  建国初期,县城尚有经馆1所,塾师1人,学生14人,偏僻山村仍有少量私塾。1950年以后停办。崇仁县历代进士名单
   文科
   表5一1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武科
   表5—2第二节幼儿教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始创县立幼稚园,初设1个班,招收幼稚生23人,教师2人。
  民国三十四年,巴山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附设幼稚班1个,招收幼稚生34名,设专职教师1人。
   建国后,幼稚园改名幼儿园,城乡幼托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3年,县第一完全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招收幼儿60人,幼教人员1。5人;秋溪完全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招收幼儿60人,幼教人员1。5人。
  1956年,开办县幼儿园,初设1个班,入园幼儿22人,幼教人员2人。1957年发展为2个班(即小班,混合班),入园幼儿35。人。
  1958年,县幼儿园改为县直属机关保育院,设大、中、小幼儿班各1班,入园幼儿40人,幼教人员9人,其中教师3人,实行全托。同年冬,巴山镇桥北管理区,,创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40人,幼教人员2人。全县尚有民办幼儿园109所,入园幼儿2770人。至1959年,全县入园幼儿达3008人。
  1960年调整后,全县有幼儿园84所,教学班106个,入园幼儿3068人,幼教人员218人,其中县办1所,3个班,入园幼儿84人,幼教人员11人;社办82所,102个教学班,入园幼儿2991人,幼教人员207人(含季节性托儿所);厂办1所,1个班,入园幼儿31人,幼教人员3人。
  从1966年起,省属驻县各工厂先后办起幼儿园5所,共有19个班,入园幼儿达488人,幼教人员83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教育陷于停顿。
  1977年5月,巴山镇中大管理区,创幼儿园1所,设2个班,入园幼儿78人,幼教人员2人。
  1978年9月,巴山镇胜利、西路管理区,相继创幼儿园1所,共4个班,入园幼儿148人。
  从1981年起,县属罗山垦殖场,先后创办幼儿园3所,设4个班,入园幼儿49人,幼教人员4人,左港垦殖场创办幼儿园1所,2个班,入园幼儿20人,幼教人员2人;庙下农场创办幼儿园1所,1个班,入园幼儿15人,幼教人员1人。
  1982年,全县有幼儿园42所,63个班,人园幼儿2236人,幼教人员96人。
  1984年经过整顿、充实,全县有幼儿园48所,入园幼儿1566人,幼教人员83人。县保育院发展概况
   表5—3
   第三节初等教育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我县创办第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堂,设于县城原相山书院旧址,学生40人;改毓秀、仰庐、沸湖书院为初等小学堂,学生64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有公立高等小学堂4所,学生110人,公立初等小学堂8所,学生177人,私立初等小学堂1所,学生20人,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有高、初等小学堂22所。
  宣统二年(1910),县城开办私立宝水女子小学堂1所,学生30人,址在桥南(即今采茶剧院),招收县城女生。同年,航埠创棠溪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私立宝水女子小学堂改为县办,并附设妇女职业班,学生增至70余人;凤岗圩开办县立启明女子小学堂1所,学生20余人。同年,县城又办私立女子小学堂3所,即:私立竞秀女子小学堂,址在桥北,学生50余人;私立振坤女子小学堂,址在文溪桥吴氏公祠,学生40余人;私立毓秀女子小学堂,址在戴家井,学生20余入。
   民国五年至十二年,全县有小学堂70余所。
  民国十三年,秋溪设公立高等小学,私立乐英小学;孙坊设孙坊高等小学;白鹭渡设白鹭小学;礼陂设励新、励群、励志3所小学;凤岗设私立仰庐小学:太平市设私立景庐小学。至民国二十年,全县有小学112所。
  1933年,苏区各区、乡设列宁小学,对6—16岁的男女少年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采用中华苏维埃政府编印的课本,结合自编乡土教材进行教学。
   民国二十四年,城乡逐步推行保学制,实施国民义务教育。
  民国二十五年,区联保设中心小学,保设保学,另外,各地办有私立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将原公立小学及中山民众学校改为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
  民国三十六年,崇仁天主教堂开办私立崇正小学,招生4班,学生97人,教师6人,校址设于天主堂(即今县医院)。当年,县绅开办任远小学,招生3班,学生100余人,教职工10人,校址设于桥南小港下黄氏祠堂。至民国三十七年,全县有小学224所,大部分乡(镇)有1中心国民学校,部分保设有1保国民学校,在校学生仅有8132人,比民国三十三年学校减少42所,学生减少3479人。
   民国时期小学概况表
   表5—4
  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县城旧有的3所中心小学,合并更名为县第一完全小学,址于文溪桥袁家祠,将原花街口小学改为完小第一分校,简师附小改为第二分校,开办了城关区第一街初级小学和第二街初级小学。同时,停办旧有私塾,改全县各乡中心国民学校为完全小学,保国民学校为区初级小学。
  1950年,接管私立任远小学,并入县第一完小第二分校,私立崇正小学高年级并入县第一完小,低年级改为城关区初级小学,城关区第一街和第二街初级小学合并为县第一完小第三分校。同年,二区秋溪、四区凤岗、五区白陂、三山、六区礼陂先后恢复和开办完全小学,至年底止,全县有完全小学9所,其中县办5所。
  1952年,全县设立完全小学11所,初级小学184所,小学总数195所,比上年增长2.28倍,学生7324人,比上年增长40.2%。
  1954年,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引下,全县小学由240所,调整为207所,巴山镇、秋溪完全小学和大路、吴坊乡小学以及东溪乡棠溪村初级小学为重点学校。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全县小学发展到370所,其中民办188所,占50.8%。
  1960年,对小学进行了整顿,撤销了一批在“大跃进”中盲目发展的小学,将小学调整为287所.
  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小学发展到477所,其中完全小学26所,学生24375人,其中四年制24275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多数小学陷入瘫痪状态。1968年冬,各中心完全小学均进驻工人或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乡村小学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大部分公办教师被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生毕业、升留级、考试制度均予取消。教学内容无统一的文化教材,学的是《毛主席语录》课,唱的是《毛主席语录》歌,体育改为军体,课,音乐、美术合并为革命文艺课,“文化大革命”中期以后,逐渐恢复文化知识课。
  1977年以后,教育事业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全县有小学707所,共计2320班,学生44921人,平均2个生产队有1所小学。
  1981年后,着重抓普及小学教育,除加强全日制小学教育外,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办学。至1984年全县有小学474所,其中中心完小25所,村完小150所,同时,实行早班、晚班等多种形式办学的学校105所。在校学生40967人,入学率达98。7%,无盲率达97%,全县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
  1950—1984年小学发展概况表
   表5—5续表附:巴山镇第一小学简介
  巴山镇第一小学创办于1960年,座落县城桥北中山路北段,占地3890平方米,校舍5幢,其中四层教学大楼1幢,两层教学大楼1幢,共30多个教室,并设置有图书室,仪器室,拥有各式幻灯机、录音机、三用机、照相机、地球仪、三球仪以及数学自然常识组合教具箱等教学设备,是全县的重点小学。
   该校原为崇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初办时只有1—5年级各1班,学生250人,教师12人。1961年,崇仁师范停办后,改为相山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66年,发展到17个班,学生780余人。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曾一度混乱衰落。1967年改为红旗镇红旗小学。1969年,教师下放,教学班减少。1974年复改为巴山镇相山小学。1975年教学班由原17个班减至15个班,其中尚附设初中班2班,学生108人。1977年并入县二中。
  1984年教学班发展到22个班,学生1320人,教职员工51人,校舍设备、教学质量均为全县小学之冠;自建校以来多次评为全县先进学校之一。
   第四节中等教育
   普通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1939),我县始创县立初级中学,招生3个班,学生125人,教职员工11人。
   民国三十年发展为6个班,学生200余人。 民国三十四年,有6个班,学生248人,教职员27人,同年秋,开办私立增辉中学,初招2个班(一、二年级),学生34人,教职员12人,尔后,逐年招生。 民国三十七年,全县有初级中学2所,12个班,学生500余人。至此,县中办学10年,私立增辉中学办学三年,共毕业16个班,毕业生380余人。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增辉中学停办。
  1950年3月,县中停办,学生并入县第一完小,为该校附设初中班。
  1951年6月,恢复县中,招收一年级2个班,学生98人,二年级1个班,学生46人。
  1953年,县中发展至8个班,学生363人。
  1956年秋,县中增设高中班,更名崇仁中学,高中招生150人,初中招生279人,同时,秋溪小学附设初中部,招生2个班,学生104人。
  1958年秋,秋溪小学附设初中部撤销,开办秋溪中学,招收新生189人。
  1960年秋,孙坊、礼陂、凤岗、河上、白陂、汤溪等完小同时附设初中部,各招生2个班。
  1961年秋,秋溪中学增设高中班,招收高中新生77人,为我县第二所完全中学;撤销礼陂、河上、汤溪、白陂等完小的附设初中部,学生并入县中;孙坊、凤岗2所完小附设初中部撤销,开办孙坊初级中学和凤岗初级中学。
  1962年秋,秋溪中学高中部裁撤,高中学生并入县中。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错误指导思想影响下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发展中学,以致社社办高中,队队设初中。1974年,全县有中学22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初级中学12所。至1977年,中学发展更快,全县有中学55所,但因网点过多,校舍、设备、师资奇缺,致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1978年,崇仁中学更名为崇仁县第一中学,同时开办崇仁县第二中学,址设县城桥北湖田村侧,设11个班,学生660人。1979年开办高中,全校有16个班,其中高中三个班,学生925人。
  1980年,调整中学网点,全县完全中学由原10所调整为8所(县城:一中、二中;农村:孙坊、凤岗、航埠、沙堤、河上、礼陂等中学)。
  1982年,再度调整网点,撤并沙堤、河上、礼陂3所中学高中部。开办崇仁县第三中学,址设郊西乡罗陂岗,招生8个班,其中高中7个班,学生446人。至此,全县有完全中学6所(一中、二中、三中、孙坊、航埠、凤岗等中学),初级中学14所。
  1983年,孙坊中学撤销高中部。
  1984年,根据“大力普及小学教育,适当发展初中,控制高中”的原则,对城乡中学网点全面调整,全县有中学25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20所,教学班级216班,在校学生12393人,其中初中学生9647人,高中学生2746人,教职员工903人,其中专职教师723人。1950—1984年普通中学发展概况表
   表5—6续表
  1958—1976年录取高等学校学生统计表
   表5—7续表
   注:1971—1976年间为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包括中专生)。
  1977—1984年录取高等学校学生统计表
   表5—81981—1984年录取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统计表
   表5—9
   附:崇仁县第一中学简介 崇仁县第一中学是具有40多年历史的完全中学,位于县城西郊黄洲桥南岸的巴山门,校园占地面积77300平方米,校舍22幢,其中三层教学大楼2幢,三层实验大楼1幢,教室36个,礼堂1个,办公室11个,电化教室、理化实验室、图书室等7个,以及广播,医疗、理发、商店等附属设施,藏书近万册,拥有各种先进教学仪器7300多件,是全省重点全日制完全中学之一。1984年,有初中16个班,高中18个班,学生2138人。教职员工122人。 崇仁一中前身是崇仁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9月,校址设于县城桥北坪头上原相山书院,民国三十年,新建校舍于巴山门,即迁于此。民国三十一年,日军窜扰崇仁,校舍付之一炬,乃迁回桥北坪头上旧址;民国三十五年重建校舍,迁回今址;至民国三十七年,有6个班,学生300余人,教职员工20余人,办学10年,初中毕业14个班,毕业生近300名。 解放后,该校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3月停办,学生全部转入县第一完小附设初中部,1951年秋复办,招生3班,学生144人,教师12人;1953年,发展为8个班,学生363人,并培养出首届初中毕业生36人;1956年,更名崇仁中学,增办高中部,教学班有初中9个班,高中2个班,学生660人,为我县唯一的完全中学;1959年,发展有初中8个班,高中6个班,学生750人,培养出首届高中毕业生70人。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惨遭浩劫,图书、档案、仪器被损坏,校舍设施百孔千疮,大批教师下放,学生停课闹革命。1969年撤销,校舍改为县革委机关,另建红旗镇五·七中学,校址设于县城北郊。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学秩序逐步走上正轨。1972年改为崇仁中学,迁回原址。
  1978年,更名崇仁县第一中学,1983年起列为省、地、县三级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了领导,充实了教学力量,67。3%的教师为大专毕业生,先后新建了高楼4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建国三十五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生4057人,初中毕业生15083人,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800多人,其中进入全国重点高等院校40多人。1981年,学生吴智辉、朱笑新参加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中学生数学比赛,荣获三等奖;学生袁军群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荣获一等奖;1984年,学生万瑞华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比赛,荣获一等奖;1982年,教师魏宾禄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获教育部颁发的金质奖章。该校多次被评为省、地、县的先进单位。
   中等专业学校
   师范学校
   宣统三年(1911)创办师范传习所,有学员20人。未几停办。
   民国三年(1914)设教育讲习所,学生30人。
  民国三十二年,县立初级中学增办简师科,乃我县创办师范学校的开端。
  民国三十四年春,创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初设于孔庙,后迁至相山书院,当年招生2个班,学生100人。
   民国三十七年发展为5个班,学生200余人,毕业1个班,毕业生19人。
  1949年9月,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停办,学生根据自愿,转入江西临川师范或其他中学。
  1959年9月,开办崇仁师范学校,招收初师一班,学生40人,中师一班,学生40人,并担负乐安县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专职教师4人,校址设在县城东郊杨氏石祠(今江西第二变压器厂内)。1961年停办。
  1977年10月,恢复崇仁师范,为江西抚州师范崇仁分校。招生4个班,学生204人,校址设于崇仁火车站北郊山岗上。
  1979年,崇仁师范改为普师,并设民校教师培训班。1981年更名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隶属于抚州地区。1984发展为15个教学班,学生846人,教师52人。附: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简介
  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创于1977年10月,初名江西省抚州师范崇仁分校,隶属于县。1981年更名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隶属于抚州地区。校址设于崇仁火车站北面的山岗上,校园占地面积198400平方米,校舍9幢,其中教学大楼2幢,师生宿舍楼2幢,大礼堂1幢,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教室20个,电化教学室、理化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1个,并设有图书室、资料室、阅览室等,藏书30000多册。1984年有教学班15个,学生846人,教职员工79人。
  该校招生的对象和范围:从崇仁、宜黄、乐安、临川四县经统考招收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建校初期,主要是招收高中毕业生,按专业编班,设有中文、数理、生化、体育4个专业,学制2年,毕业后分配农村初级中学任教;1979年,取消专业编班,改为普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毕业后分配到小学任教;1980年,增办民校教师培训班,肩负培养提高民办教师的重任。
   崇仁师范建校七年来,共培养初师、中师毕业生1500余人。
   农业中学
  1959年,遵循“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创办农业中学,培养农技人才,招收农村历届高小毕业生和相当于高小知识的青年入学,实行半农半读,坚持农忙少学,农闲集中学,每年生产劳动6—8个月,农业知识文化学习4—6个月。是年,在城关镇、沙堤、秋溪、连城、航埠、孙坊、凤岗、桃源、河上、汤溪、礼陂、许坊等公社相继开办农业中学14所,14班,学生420人,教职员工32人。
  1960年,农业中学渐次衰落,历时一年半,先后停办。至1961年,全县农业中学全部停办。
  1983年,全县调整教学网点,撤销孙坊中学高中部,改办农业技术班,面向全县招生,当年招收2个班,学生100名。
  1984年,航埠中学高中部改办农业高中,面向全县招生,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崇仁分校
  1958年6月,初创崇仁县社会主义技术学校,址设礼陂公社龙济寺。8月,定名崇仁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校址迁至罗陂岗,招收高小毕业生204人,开设农学专业3班,林学专业1班,实行半工半读,学制四年。尔后,每年招生1—2个班,全盛时期招生4个班。
  1965年,更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崇仁分校,增加了专业设置,先后开设农业、林业、农业机械、畜牧兽医、财会、医护等专业班,学生达494人,教职员工5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停课闹革命”,农林牧基地建设倒退,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农、林、农机、兽医、财会等专业教学班,学制改为2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教学、生产得到发展。
  1982年,共大崇仁分校暂停发展,保留农业、兽医2个班,学生190人,其余改办崇仁第三中学。
  共大崇仁分校附有农场1个,耕地面积多达760亩,后减为420亩;林场1个,山林面积初为5000多亩,现有2800亩;畜牧场1个,全盛时期养牛55头,养猪218头,并先后建起拦河坝1座,大小水库5座,办有锯板厂1个,木螺丝厂1个(半自动化生产)。1972—1984年生产粮食累计1492。2吨,农工副业总收入近75万元;办学27年来,培养了毕业生1300余人,除1961、1962和1970年三届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外,均是“社来社去”,分布在全县农村的各条战线上,不少人已成为基层干部,科技骨干,有的成为县级机关的领导。
   文化艺术学校
  1960年6月,创办崇仁县文化艺术学校,校址设于东门口彭氏祠,有教师2人,招生1班50余人,仅办1期,1961年停办。
   会计学校
   创办于1961年,校址设罗陂岗,招生1班,仅办1期,1962年停办。
   卫生学校
  1966年创办,校址设于县人民医院内,开设护士班,学制2年,招生20人,1967年招生20人,1981年招生50人,培养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1982年改为卫生人员进修学校,作为我县今后培训提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教学基地。
   职业技术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创女子缝纫补习班,不久停办。
   民国三十四年,秋溪创办棉织职业班。
  1984年,崇仁二中开办家用电器职业班,全县统一招生,学制3年,当年招生50人,毕业后自谋职业。第五节成人教育
   扫盲教育
   短期小学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以后,公布短期义务教育办法,倡导设立短期小学,先从扫除10—16岁的文盲人手。民国二十一年,全县开办短期小学5所,设15个班,有学员358人,教职员5人。
  民国二十三年,县、乡小学开始附设成人、妇女识字班,当年开办成人班10个,有学员263人,教师7人,妇女班3个,学生91人,教师3人。
  民国二十四年,全县各保学附设成人班22个,学员1032人,教师22人。
  民国二十五年,全县中心国民学校,附设成人班25个,学员853人,妇女班21个,学员655人。
  民国二十六年,全县小学附设的成人班达45个,学员1391人,教师45人。
   夜校
  1933—1934年,苏区各乡、村办夜校,设扫盲识字班,组织工农青年和成年中的文盲、半文盲进行扫盲学习,并结合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冬学
  1950年冬,开展冬学扫盲运动。初于县第一完小附设两个扫盲班,组织城镇中、青妇女90人参加学习。之后,扫盲班增至3班;第二、三分校各附设2班,学员148人,全镇共有扫盲班9个,学员319人。
  1951年冬,农村掀起扫盲热潮,全县共办农民夜校275所,教学班342班,学员16148人,其中男10377人,女5771人,义务教师214人;城镇居民扫盲班38个,学习小组13个,学员1753人。
  1952年冬,全县有农民5300人,城镇居民1500人参加扫盲学习。
   民校
  1953年,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全县有民校11所、39班,组织少、青、壮年农民2464人入学,有专任教师29人,兼任教师9人,义务教师118人。当年经考核扫盲结业者541人。
  1954年,全县开办各种学习班137个,参加学习者4722人,其中男3474人,女1248人,有专任教师20人,义务教师195人。脱盲285人,其中农民244人,居民41人。
  1955年至1956年,全县参加扫盲学习者20851人,其中60%转入常年民校学习,脱盲7123人。1957年参加业余学习者29999人,其中扫盲班29539人,脱盲508人。
  1959年,全县红专学校开办扫盲班163个,学员44300人,占全县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总数80%。
  1960年,全县28258人脱盲,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63%。
   “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教育停止。
  1977年以后,扫盲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83年,全县扫除文盲12764人,无盲率达88.7%。冬,经抚州行署验收合格,基本实现了无盲县。
   业余教育
   民众学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开办中山民众学校2所,设9个班,有学员407人,教职员10人,推行民众教育。
  民国二十三年,国军第四军九十师驻军崇仁,于县城花街口创办中山民众学校1所,设1个班,学员40人,教师1人;凤岗特区创中山民众学校1所。全县有中山民众学校4所。
  民国二十四年,实施国民义务教育和成人补习教育,全县办有中山民众学校15所,教学17个班,学员522人,教职员6人,其中保学附设民众学校11所,11个班,学员312人。
  民国二十五年,保学附设的民众学校撤销,全县城乡开办中山民众学校6所,设20个班,有学员630人。教职员11人。
  民国二十七年,中山民众学校减至4所,8个班,学生385人,教职员9人。
  民国二十九年,中山民众学校停办,改为中心学校或国民学校,设义教巡回教学处13个,教学分组48个。
  民国三十年,县府责成小学组织童子军战时服务团,以推行伤兵教育,办理难民教育。
   农民夜校
  1955年至1956年,根据县人委“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农业余教育,达到‘社社有学校,村村有书声,”的决定,全县农民夜校开办高小班,时有学员937人,1957年有460人。
  1959年,农民夜校为红专学校所替代。
  1963年,贯彻中央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农民夜校随之恢复,当年在沙堤公社洋洲大队砥洲村搞业余教育试点,全社54个生产队,队队有夜校,入学人数达160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小靳庄经验”,将部分业余夜校变为斗、批、改场所,农民业余教育处于停顿状态。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农民业余教育得到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发展。1977年至1982年,全县有不同形式的农民业余学习班1846个,农民夜校587所,入学青壮年农民达27856人。
  1983年至1984年,全县有农民夜校163所,共468班,学员8819人。
   红专学校
  1959年,创办红专学校163所,内设业余文化学习班154个,学员3200人,其中小学143班,学员2888人;初中11班,学员312人。马鞍、航埠、沙堤、许坊、礼陂、桃源、凤岗、石庄等公社的社办红专学校,以培训生产队各类干部为主,学习政治和生产劳动技术,时有学员267人。
  1962年,红专学校停办。
   职工业余学校
  1951年,我县始创职工业余学校1所,9班,学员94人,其中政治文化班2个,20人;时事班3个,26人;识字班4个,48人。有教师3人。
  1953年,原有班级调整为2班,学员92人,专任教师2人,兼职教师2人。
  1956年发展为10个班,学员386人,其中高小班4个,164人,初中班1个,48人。教师8人,其中专职2人,培养高小毕业生42人。
  1957年,教学班减至6个,学员213人,其中初小70人;高小97人;初中46人。教师4人,其中专职2人。
  1959年,职工业余教育迅速发展,时有学员563人,其中高小班186人,初中班165人;教师20人,其中专职教师2人。
  1960年,大办职工业余学校。全县突击发展扫盲,高小、初中各级职工业余学校1098所,入学人数达10418名,其中工业系统15班,419人;财贸系统1班,66人;交通系统2班,46人;农林水系统1076班,9718人;文教卫生系统2班,27人;县直属机关2班,142人。
  1962年,遵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业余教育进行整顿。县职工业余学校学员调整为180人,其中高小班20人;初中班45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业余教育停办,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职工业余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9年,全县有高小班学员180人;初中班学员346人。
  1982年,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对全县职工文化状况进行一次普查摸底,采取先文化补课,后考核的办法进行。全县职工总数9373人,其中青、壮年职工6847人,35岁以下参加文化补课者1186人,参加统一考核者987人,合格者687人。
  1983年,继续对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2200名学员中考试合格者1300余人,其中语文、教学、政治三科及格者961人,占补课对象78.5%。被评为职工业余教育先进县之一。
  1984年,职工业余学校,有教学班41个,学员1772人,教师44人,其中专职15人。
   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
  1953年9月,创县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设在县人民政府内。根据学员文化基础分为中级班50人,高级班40人。教师3人,其中专职教师1人。
  1954年,增设扫盲班1个,15人;高小班2个,63人;初中班1个,38人。教师5人,其中专职1人;日、夜轮番教学,日班为高小、初中;夜班为扫盲。
  1956年,初中班学员全部毕业,尚有扫盲1班,42人;高小2班,96人。教师5人,其中专职2人。
  1957年,招收初中学员3班,129人,共有4班,学员168人。学员来自政府机关24人;党群系统2人;事业单位10人,企业单位132人。
  1959年,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交县总工会接办,并入职工业余学校。
   城镇居民业余文化学校。
  1951年,创城镇居民业余文化学校1所,初为扫盲教育。1953年始办普通班5个,学员255人,专职教师3人。
  1957年,学校规模调整,学员232人,教师7人,培养高小毕业生28人。
  1958年,发展为11班,学员312人,教师11人,培养高小毕业生24人。
  1960年,创业余小学11所,学员2750人;业余中学3所,学员152人,共有兼职教师67人。
  1961年至1965年,业余学校时办时停。“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政治夜校,成为搞大批判的阵地。
  1978年至1982年,改政治夜校为文化业余夜校,城镇居民业余文化教育随即恢复和发展。
   函授教育
  1957年冬,创立县函授师范学校,52名不足初师水平的教师参加初师函授学习。
  1958年,全县有函授学员496人,其中初师197人,中师223人,师专76人,并选送6人参加华东师大函授学习。为加强函授辅导,全县设立17个辅导站,聘请52名教师为辅导员,实行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函授教育。
  1959年,函授教育迅速发展。全县有函授学员574人,其中小学班48人;初师班222人,中师班189人,师专班104人,师大班11人。
  1960年,全县函授辅导站发展为22个,辅导小组3个(崇中、崇师、秋中)。教师5人,其中专职教师3人,辅导员66人。函授学员604人,其中参加江西师院中语科函授86人,数学科36人,中师代数163人,中师语文75人,初师代数125人,初师语文119人,双科571人。各辅导站坚持每两周辅导一次,并请江西师院教师来县讲课。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遵循“从实际出发,系统提高,指导实践”的原则,调整了函授组织,590名函授学员分科学习,参加小学班进修者46人,初师自然科进修者58人,算术科190人;中师代数科90人,历史科108人;师专中语科74人,数学科24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中止。
  1981年恢复函授教育,按照“面向实际,立足当前,照顾长远,系统提高”的原则,1982年至1983年,先后组织不及中师水平的公校教师1200余人参加中师函授学习。
  1984年,全县经考试录取110名小学教师为南城师范函授学员。
   电视大学
  1979年我县始有电视教育,当年参加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的有5个教学班,学员54人,其中单科15人,全科39人。
  1980年,始建电大管理站,专人负责。参加电大学习的学员27人,兼职教师1人。
  1982年,电大招收学员24人。其中全科4人,单科20人。当年电大文科毕业4人。
  1983年,招收学员53人,其中单科19人,全科34人。兼职教师6人。
  1984年,招收全科学员42人,其中中小教师36人。全县有电大教学组6个,全科学员58人,兼职教师12人,当年电大全科毕业3人。
   第六节学校师资
   任用
  明、清时期,教师称先生,其选用乃聘请和自任。社学私塾中的蒙馆先生由学东聘请,经馆及书院多为宿儒名士自行设馆讲学。县学则由教谕、训导任教。
  清末民初,学堂的教师由堂长(即校长)选聘,报经地方官核准后任用。 民国时期,中学校长由县报省批准任命,小学、保学校长由县遴选委任,中小学教员由校长就审查合格人员中聘请报县批准任用,中、简师和师训班毕业生无试用期,普通中学的高、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限试用,期满合格者始可任用,中小学教师由县教育科统一管理和调配。对教师的要求,小学教员原则上要求师范毕业,亦有初、高中毕业生或由塾师转任,初中教员原则上要求优级师范或高等师范专科毕业,亦有师范、高中毕业生充任。县设立中、小学教师检讨委员会,负责中、小学教师的检定、考核工作。民国三十二年(1943)我县经检定合格的小学教员有250人,民国三十五年,登记检定187人,合格者仅130人,检定合格者,由县政府发给合格证书,听候聘用。
  建国后,旧有中、小学教师基本留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从失业知识分子和冬学(农民夜校)教师中选拔了一批充实教师队伍。50年代开始选用少量小学民办教师。此后,主要靠国家逐年分配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中师毕业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前期全县中、小学教师大批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期又盲目发展中学,师资不足,则从小学选调骨干教师充实中学,并从社会招聘代课教员,而小学又不问文化业务水平高低,大量吸收民办教师;1974年全县小学教师1869人,其中民办教师1400人,占74。9%。
  1978年后,中学教师进行了整顿,将一批难以胜任中学教学工作的原小学教师调回小学任教,并有部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城镇待业知识青年加入教师队伍。1979年,开始吸收民校教师转为国家正式教师。1982年,对民校教师进行了全面考核,合格者发给了“任用证书”,至1984年止,先后吸收213名优秀的民校教师转为国家正式教师。
   培训 民国时期,由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采取暑期讲习班的形式,每年暑假分批调训非师范毕业生的教师,以学习教育概论,教材教法等为主要内容。民国二十四年,举办保学师资训练所,训练保学教师50名。民国二十八年,举办第一期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调训教师40名。民国三十二年,成立县小学教员假期训练委员会,并设立暑期训练班,筹划组织假期训练事宜。
  建国后,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和文化水平。1951年全县258名教师,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者121人,占教师总数的46.9%。1984年全县中学教师723名,其中文化程度在中专(含高中)以下者63人,仅占总数的8.7%;公办小学教师1188人,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毕业以下者19人,仅占总数1.6%。
   进修
  1952年至1956年,全县选送小学校长、教师52人,分别进入高、中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学习,其中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培训的10人,中等师范学校培训的42人;选送中学校长、教师57人,进入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学习,中学教师11人,进入中等师范学校短期培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中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得以恢复和发展。1980年,县设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小学、初中教师。1983年至1984年,全县29名中、小学教师,经统考后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集训
  1949年冬,举办寒假教师集训班,为期半月,24名小学教师集中县城学习政治和时事政策。
  1950年暑假,全县中、小学教师119人分别集中抚州专区和县城学习时事政治业务。1951年暑假,以区为单位,全县分片集中小学教师215人学习政治和业务,交流教学经验。
  1952年暑假,组织全县小学教师287人,集中县城学习新学制、速成识字法、注音符号等内容的教学业务。
  1953年寒假,全县小学教师集中县城学习10天,以新学制、新教学法等为内容;中学教师则集中于临川学习政治和业务。
  1957年以后,我县先后举办了四次讲习会,共学习16天,以“小班上课”为主要形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辅导。
  1960年暑假,全县中、小学教师400余人,集中县城举办为期20天的学习班,培训教学业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瘫痪,教师集训自行停止。
  1980年暑假,全县初中理化教师,集中县一中学习初中理化教学。从1981年起,取消了全县性的集训,由各学校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学习或分别进行函授和电大学习。
  1984年中学教师学历情况表
   表5—10
  1984年公办小学教师学历、教龄情况表
   表5—11
   待遇 民国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微,薪俸待遇菲薄,素有“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的俚语。民国十六年,县城小学教员月薪最高30元,最低6元,平均约12元;乡村小学教员月薪最高15元,最低3元,平均为6元。 建国后,教师由人民政府统一分配,成为国家干部,政治地位不断提高,1952年至1956年,1名教师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8名教师评为劳动模范,出席县劳模会,6名教师出席江西省教师年会,受到邵式平省长的接见,荣获省教育厅的奖励,3名教师赴庐山、梅岭休养,2名教师赴井冈山参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受到全社会的尊重,1982——1984年,全县3名教师赴庐山、青岛休养,50余名教师赴广西桂林和庐山参观旅游,1名教师当选为省人民代表,7名教师先后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2名教师先后当选为县三·四届政协委员,2名教师被命名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并有109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
  教师的生活待遇逐年得到改善。1959年实行薪米制,以二机米计算,完小教师月薪米平均为90公斤,乡村教师月薪米平均为75公斤。
  1950年,实行工分制,初中校长月薪为124—129分(工分分值详见《政治篇》第五章第一节;下同),教员110—117分;完小校长月薪93—97分,初小校长88—93分;完小教员月薪为85——90分,村小教员月薪为65分。同年9月,县人民政府为照顾教师生活,为低工薪者每人每月补助米5公斤。
  1952年,教职员工调整工资,教师月薪由平均110分调整为125.5分。
  1954年,再次调整教师工资,全县小学教师平均月薪增加11.13%,中学教师平均月薪增加10.68%。
  1955年,取消工分制,实行货币工资,全县教职员的工资绝大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升一级者145人,升二级者31人,靠级者143人。
  1956年,进行工资改革,教师工资普遍地、大幅度地得到提高,小学教师最高月工资42元,一般37元;中学教师最高月工资78元,一般55元。
  1963年,调整了部分教师的工资,1971年调整三分之一的教师工资。
  1977年至1979年,全县有40%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升1级,有的还连升2级。
  1979年11月起,实行了班主任岗位津贴制,中、小学班主任每月津贴4—6元。
  1981年至1982年,教师工资进行了普通调整,每人升1级,少数升2级。至此,全县721名中学教师中有中教三级3人,中教四级5人,中教五级25人,中教六级101人,中教七级103人,中教八级266人,中教九级以下218人。 民办教师的工资:1966年前,由学校学费中支付,或由生产队在公益金中发给,工资略低于公校教师。1979年,实行民办公助,民办教师工资除在当地生产队公益金中领取固定工资外,国家每年拨给每个民办教师补助工资220元。
   第七节教育改革 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后,改个别教学制为班级教学制。小学学制实行“四、三”制,分初、高两级,修业期限,初级四年,高级三年。
   民国五年至十二年(1916—1923),小学学制改为“四、二”制,修业期限,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民国二十八年,县立初级中学实行三年学制。
   民国三十四年,县立简师,学制四年。 建国后,改革教学方法,1950年起废除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1952年,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修业期限初小三年,高小二年。
  1954年,全盘照搬苏联教学体系,运用“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课堂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贯彻“五个教学原则”(直观性、可接受性、循序渐进、量力性、巩固性)进行教学,实行五级记分。
  1956年,小学学制停止五年制,恢复“四、二”制;中学实行“三、三”制,即初、高中修业期限各为三年。
  1957年,取消五级记分法,恢复百分制记分法。
  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建立校办工厂、农场,推行勤工俭学,组织师生下厂下乡劳动,停课参加大炼钢铁。由于社会活动和劳动过多,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64年,在沙堤公社搞小学生跳班试点,并在县一中试办提前毕业的跃进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三个为主”(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三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中学一律要求搞好“四场”(工厂、农场、林场、畜牧场)“三室”(阶级教育展览室、毛泽东思想宣传室、时事政策宣传室)“一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实行队校、厂校挂钩,把课堂搬至生产队或工厂去,谓之“开门办学”;废除招生考试制度,小学改行五年一贯制,中学改为二·二制,初、高中修业期限各为二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整顿教学秩序,恢复课堂教学。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崇仁师范初为中师,学制二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社确定重点中、小学,非重点学校开办重点班。
  1979年,崇仁师范改为普师,学制三年。同年,全县开始逐步推行电化教学。
  1980年,中学学制改“二·二”制为“三·二”制,修业期限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1981年,县一中恢复“三·三”制,巴山镇第一、二完小始办试点班。
  1982年下半年,全县中学全面恢复“三.三”学制”。
  1984年,改革教学体系,开辟第二课堂,总结推广实验教学经验。
   第八节教学研究
  清末,县设视学员。民国二年(1913)设劝学所,以司劝学和教学研究。
  民国时期,县教育局(科)下设督学组,负责中、小学校的行政督导和教学研究;中心国民学校负责辅导保国民学校的教学业务。
  民国二十六年,省定崇仁为特种教育示范县,指定中洲村中山民众学校为示范学校,以辅导崇仁、宜黄、乐安三县的特种教育。
  民国三十二年,县设国民教育研究会,由县教育科长,督学,中学、师范校长,知名乡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著名教师组成。民国三十五年,县成立初等教育研究会,负责初等教育的研究,以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提高。
   建国后,以区为片,建立学委会,组织和辅导本区小学教研活动。1953年,县巴山小学教师,开始自制教具教学,至1955年选送12件自制教具参加全省第一届教具展览会。
  1956年,学习《红领巾》教学经验活动,试用串讲分析方法教学,实行长课短讲,改革课堂教学,并建立教学辅导区,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教学活动。
  1957年,废除“满堂灌~注入式”教法,进一步开展探讨启发式教学研究活动。
  1959年,县成立教研室,以片为单位,全县设7个辅导站,公社设辅导小组,学校成立各种教研组,分别负责县、社学校的教研活动。
  1960年,先后在连城、凤岗分别召开数学、语文教学专业会,开始纠正只注意挖掘教材的政治因素,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偏向,注意“精讲多练”,加强“双基”(基本知识、基本训练)教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研机构瘫痪,教研活动中止。
  1979年,县教研室成立中心教研组,聘请中学各科知名教师10人,小学教师5人,分别为中、小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业余教研员,编写各科教学参考资料。尔后,以公社设立辅导站,恢复公社的学区辅导制度。
  1980年,县教研室在县一中开展“一科一则,三年过关”试验;同时,在巴山镇第一小学开始《北关小学语文教学试验》活动,实行集中识字,语文三年过关。
  1981年冬,在巴山镇第一小学开始《北京景山学校小学教学教材》试验。
  1984年,开展理化、生物实验教学和试验活动,总结推广实验教学经验,指导理科教师知识更新。第二章体育
   第一节组织建设
   机构
   民国二十五年(1936)成立党政军学体委会崇仁分会,设职员2人。 民国三十年,县民众教育馆建立公共体育场,负责组织开展群众体育运动。
  1953年县人民政府文教科设专职干部,负责体育运动日常工作。
  1958年,成立国防体育协会委员会。
  1960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合署县文教局,设专职干部1人。
  1968年至1971年,体育运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崇仁县人民武装部兼管,由1名军代表和1名专职干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1972年恢复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1974年,创办县业余体校,开设篮球、乒乓球、武术班,有学员125人,教练6人。
  1976年成立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开设田径和乒乓球班,有学员24人,教练员3人。
   培训 挑选有一定技能和体育基础知识的10至14岁的少年,进入业余体校集训,每周3次训练,为省、地输送体育人才。同时,在参加省、地运动会或各项单项比赛前,进行选拔赛,选优集训。从1965年起,县里先后组织了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自行车等项选拔赛7次,计1234人次;田径、球类集训3期,计100人次,并向各级体工队输送运动员2人,其中送省体工队的运动员1人,送省体校的运动员1人。
  1980年至1982年举办了太极拳和广播操教练员训练班各1期,培训了骨干70余人。
  1983年举办了练功十八法训练班1期,计45人。
  1984年举办了鹤翔庄气功学习班2期,计110人。第二节群众体育 清末、民初,我县民间只有踢毽、挤棍、棋类、游泳、竞舟、武术等项的群众性体育游戏。
   民国中期,县城始有球类、环城赛跑和少数单项田径活动。
  50年代初期,县城职工篮球活动活跃,比赛频仍,在机关干部、职工、教师、学生中形成了“篮球热”。同时,广泛地开展了广播操、乒乓球、游泳和象棋等项体育活动。1955年县直机关企业学校有篮球队12个(其中女子篮球队1个),乒乓球队1个。建立了银行系统的银鹰体育协会,教育系统的钟声体育协会,以及县中的学生体育协会,县供销社、粮食局、卫生院等单位亦先后建立了体协筹备组织,当时各种体育协会会员近1000人,各体协对于活跃体育活动,发挥了一定作用。
  1958年,县成立国防体育协会,组织了航空和航海训练,从1969年至1973年间,于每年的7月16日全县组织规模宏大的武装泅渡和长游西宁水活动。
  1959年至1961年搞体育大跃进,出现浮夸风,随之出现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我县群众体育事业受到阻碍和挫伤。
  1963年群众体育活动开始恢复,并分别举行了一次全县田径运动会和射击比赛,参加的运动员550人次。此后,田径、射击、投弹、游泳等国防体育活动有所加强。
  1970年起,每逢“元旦”、“春节”、“五一”、“五四”、“八一”和国庆等节日,县里即组织球类、象棋、投弹、射击、拔河等项体育比赛和冬季长跑活动。
  1971年县体委在凤岗公社进行农村体育试点工作,组织农民开展体操、拔河、武术、篮球、乒乓球、举石担、单双杠等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1974年在沙堤公社建立了农民射击队,并参加了地区的射击比赛。
  1975年在孙坊公社成立了我县第一支农民篮球队,坚持不脱产的业余训练,并参加了地区农民篮球比赛,夺得冠军。
  1982年,礼陂、三山、白陂、石庄等公社创办了农民文化宫,开展了篮球、乒乓球、象棋、康乐棋等项体育活动。
  1984年12月,县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有组织地开展老年人的体育活动。
   第三节学校体育 民国初期,县城相山、草庐等高等小学开设了体操课程,有体育教师授课。
   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立相山小学建立童子军40人,教练1人。 民国二十四年,办体育传习所1所,内设两个班级,有女教员4人,女学生44人。 民国二十六年后,县、区中心小学建立了童子军组织,学生上童子军训练课,开展体操、结绳等项体育活动。民国二十九年,兴办国民学校后,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体育课,有专任或兼任体育教师,设简易体育场,并组织篮球、乒乓球、田径队伍,渐次开展竞赛活动。 民国三十年二月十五日,举行庆祝中国童子军节,机关代表、各校学生700余人参加,会后举行团体操表演。同年举行了全县学生体育竞赛,比赛项目有篮球、国术表演、环城赛跑等,各学校学生300余人参加。 建国后,各中学、完全小学普遍设有体育场和简易球场。50年代始,县城中学每年秋季举行一次体育运动会。尔后,各小学相继定期举行秋季运动会。1971年以来,每年或隔一年的5月或11月,举行一次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954年,全县小学推行少年儿童广播体操和课堂眼保健操。
  1955年,县中、秋中开始实施“劳动卫国锻炼标准”(简称“劳卫制”)活动,1958年,县属2所中学(崇中、秋中)全面开展“劳卫制”锻炼,男女中学生全部参加。通过锻炼,符合标准的,分等级颁发铜质证章和合格证书。
  1964年,县中、相小重点实施“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县中有94人达一级体育锻炼标准,相小亦几十人达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71年全县各级学校普遍推行。
  1965年至1984年,组织全县中、小学生的田径、球类、拔河、跳绳、游泳、广播操等单项比赛计22次,参加人数达6120人次。
  1971年至1983年间,选派中、小学生运动员代表队,分别参加地区举办的球类、游泳等项目的比赛,其中:1971年获中学生男子篮球赛第三名;少年女子乒乓球赛第一名。1972年,获小学生男子篮球赛第二名;小学生女子篮球赛第三名;少年游泳赛团体总分第四名。1976年,获中学生男子篮球赛第六名。1977年,获中学生男子排球赛第三名;女子排球赛第四名。1979年,获少年男子篮球赛第四名。1980年,获小足球邀请赛第三名。1981年、1982年分别获得地区第一、二届“新苗杯”足球赛第二名和第一名。1983年,获中学生女子足球赛第三名。
  1972年、1977年,组织中、小学学生代表队2次参加全省田径运动会,其中1972年少年运动员彭爱明获得60米第一名,并被选派参加了在广西柳州市举行的全国少年田径赛;1977年运动员黄飞云获三项全能第四名。1960年至1981年,选派代表队参加地区田径运动会6次,其中1960年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1972年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1976年获团体总分第五名;1977年获团体总分第六名;1980年6月参加抚州地区中学生“三好杯”篮球田径赛,获团体总分第五名,1981年6月参加抚州地区中学生“三好杯”排球田径赛,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女排第四名。
  1975年,全县中、小学校普遍推行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及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运动;同年选派代表参加全省少年游泳赛,运动员程明如200米仰泳破地区纪录。
  1984年县体委与县妇联共同举办“六一”幼儿田径比赛,由县保育院及省、地驻县厂矿保育院的350名幼儿参加了比赛。第四节竞赛活动
   体育比赛
   民国二十二年(1933)11月25日—11月27日举行了全县第一次体育运动大会。
   民国二十九年十月,举行全县体育技能竞赛大会。
  民国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先后举行过4次秋季运动会。
  1951年4月举行了全县第一届职工体育运动会,参加的男、女运动员共100余人。1963年,举行全县田径运动会,参加的运动员有400人。1984年6月和8月,先后举行了全县民兵运动会和职工体育运动会,参加的运动员分别为350人和400人左右。自1957年至1984年,组织全县的田径、球类、象棋、射击、投弹、拔河、游泳、越野长跑等单项比赛计45次,参加的运动员共达10743人次。
  1956年,抚州专区举行第一届运动会,我县派出80余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参加。1959、1964、1973、1978、1982年派出县代表队参加专(地)区第二至第六届运动会,其中1959、1964年先后均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73年获得足球第一名、女子乒乓球第一名;1978年获得足球第二名、女子乒乓球第三名、女子排球第四名、自行车男子第五名、女子第四名、男子篮球第六名;1982年获得足球第二名、女子排球第四名、女子乒乓球第四名、自行车女子第三名、射击第六名、田径总分第四名。
  1959、1974、1978年我县运动员分别参加了江西省第二届、第四届和第五届运动会,其中3000米、110米栏和200米仰泳,刷新了抚州专(地)区的纪录。
  1972年参加全省乒乓球赛,获女子乙组单打第一名,运动员张小平(女)被选派参加了全国少年乒乓球赛。同年10月参加地区足球赛,获得第一名。
  1975年参加地区农民篮球赛,获男子第一名、女子第四名。
  1976年至1984年参加地区职工篮球赛4次,曾分别获得男子第三、四名、女子第四名。
  1977年参加地区登山比赛,获得男女团体第六名。
  1979年参加地区射击通讯赛,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
  1984年参加地区业余体校比赛,获得第一名。
   此外,1960年,抚州专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于我县举行。
  1978年,抚州地区第五届全运会足球赛在我县举行。
  1981年,抚州地区第一届小学生“新苗杯”足球赛在我县举行。
  1983年,抚州地区第二届小学生“新苗杯”足球赛在我县举行。
  1972年、1982年,全省于我县举办1个篮球赛区和举行1次小学生足球赛。
  1960年至1984年,抚州专(地)区于我县先后举行了8次球类、棋类等的选拔赛、分区(片)赛和协作赛活动。体育成绩
   崇仁县体育运动竞赛最高纪录
   表5—12续表第五节体育设施
  民国时期,我县体育设施简陋。民国二十九年(1940)后,中学、中心小学始设简易体育场、篮球场。
  民国三十年二月,县民众教育馆于泥湾洲(今桥南农贸市场)设立具体育场。
  1953年随着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球类和田径运动场地有所扩大,县总工会于桥南胜利路中段(原工人俱乐部)首建三合土地面标准篮球场1座。
  1975年于泥湾洲建成水泥地面灯光球场1座,1980年拆迁至桥北人民会场右侧,面积1300平方米,拥有1000人的固定看台。
  1981年于桥北中山路中段东侧人民会场前面建成400米跑道田径场1座,面积14400平方米。
  1984年,全县标准篮球场增加到17座,其中带看台灯光球场1座、灯光球场6座,水泥地面球场10座;田径运动场有400米跑道的1座、200米跑道的3座,各种体育运动场地48个,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农村尚有各种简易的球场和运动场。第三章文化艺术
   第一节崇仁学案
  明成化七年(1471)后,县人吴与弼(号康斋)于小陂(今东来乡)躬耕食力,潜心学问,而自学成材,并居乡讲学,一生以讲授理学为己任,竭力传播程朱的哲学思想,从学者众,形成崇仁学派,《明儒学案》(清黄宗羲著,1985年版本)中列为第一个学案。
  吴与弼所创崇仁学案的哲学观点,主要是:一、天人一理。“理”是北宋以来理学家所阐明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吴与弼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的哲学思想,认为“万变之纷纭,而应之各有定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穷通、得丧、死生、忧乐一听于天”,其所指的“天理”即是自然法则;二、笃行教化。觉得“人欲”有“善恶”、“好坏”之分,“而气质之可化也”,所谓“化”乃“使教莹净”,要严以“责己”,使之“心地纯然”,能够“明德”“新民”,只有化去“心垢”,方能达到“性善”的境界;三、躬行实践。以“理”作为衡量、分析、判断、处理一切,分清是非、正与反、善与恶、得与失、乃至于忧与乐、生与死的标准,而达此目的,就“必兢兢于日用常行之间,何者为天理而当存,何者为人欲而当去,涵泳乎圣贤之言,体察乎圣贤之行”,需要“慎独”其心,“居敬”、“穷理”,主张“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以“天理”、“居敬”、“践行”为日常行为的规范,乃其哲学思想体系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深悟、静虚、动直”又是其一个反思式的认识方法;四、安贫乐道。舍弃科举功名,谢绝世俗交往,潜心程朱理学,达到“物我两忘,惟知有理”、“力除闲气,固守清贫”、“素位而行,不必计较”,主张“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然此心极难,不敢不勉,贫贱能乐,则富贵不淫矣。贫贱富贵,乐与不淫,宜常加警束”。以“富贵不淫,贫贱而乐”作为鉴别“豪雄”的标尺。
  吴与弼创立崇仁学案,其门下弟子最著名者有余干胡居仁(学者称敬斋先生),新会陈献章(白沙学案的创始人,同为明初三大学派之一),上尧娄谅(别号一斋),次为金溪胡九韶、祁门谢复(别号西山),常州郑伉等;稍后的哲学家王阳明(姚江学案创始人,为明代中期主要学派),湛若水以及昆山魏校(别号庄渠)、波阳余祐(别号切斋),永丰夏尚朴(别号东岩),广丰潘润(号玉斋)等均是其再传弟子。 崇仁学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其哲学思想在明代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为繁荣理学作出了历史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清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其评价:“康斋创道小陂,一禀宋人成说。言心,则以知觉而与理为二,言功夫,则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故必敬义夹持,明诚而进,而后为学问之全功。其相传一派,虽一斋、庄渠稍为转手,终不敢离此矩蠖也。白沙出其门,然自叙所得,不关聘君(注:吴与弼别名),当为别派,于戏!惟轮为大辂之始,增冰为积水所成,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
   第二节群众文艺
   文化馆(站)
  县文化馆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县设立民众教育馆,址在节孝祠(今胜利大道文化馆原址),内分总务、教导、艺术3组,有职员4人,专事壁报、阅览、时事讲演、百业教育、问事代笔等文化工作。馆内订报2份,书籍杂志仅200册。并于中正路(今中山大道)清节堂附设民众招待所,旨在推广社会教育,便利民众食宿,内分总务,设计教导2股,委派经理主持其事,并附设有通俗讲演、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场所。民国三十年二月,县文化界人士70余人,在民众教育馆举行过一次三民主义文化运动座谈会,3月8日,为庆祝县妇女会成立,举行过一次募捐劳军游艺。
  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将原民教馆整顿后,于原址建立崇仁县人民教育馆,工作人员3人,内设图书部,人民代笔问事处,读报小组。1951年7月,改称人民文化馆,工作人员增至5人。8月更名为县文化馆。1952年,改建成面积47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1954年在沙堤、秋溪、官山设立了3个辅导站,是年,工作人员增至8人。1959年3月,县总工会工人俱乐部并入(1964年分出),1968年11月,改为文艺宣传组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3年恢复文化馆。尔后,添置了电视录像播放设备和许多必要的设施,为开展电视、演唱、游艺、展览、摄影、美术等项活动创造了条件。1982年,开始在桥北中山大道人民体育场对面破土动工兴建面积2200平方米的4层文化活动楼。县文化馆建立后,为基层培训了一批文艺活动骨干,辅导群众文艺活动,组织文艺创作,挖掘和整理民间文艺,举办展览、文艺会演等各种文艺活动。
   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骨干训练情况表
   表5—13续表
  乡文化站1953年设孙坊文化站,有专职干部1人,在白鹭乡建立民办公助的文化站。1955年,孙坊站撤销。1956年2月恢复,当年,先后在河上、沙堤、许坊、礼陂等4乡建立了民办文化站。1958年建文化站3个,民办文化站30个。1959年发展为40个,其中民办文化站7个。1960年全部撤销,逐渐为农村俱乐部所替代。1965年5月,恢复民办文化站8个。1966年2月又恢复至13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撤销,为宣传队所取代。1971年重建巴山镇、孙坊、沙堤、河上、马鞍、凤岗、礼陂等7个公社文化站,各站设有1名专职人员,其中孙坊站改为民办站。1973年重建郭圩公社文化站。1982年重建三山、白陂公社文化站,新建东来、六家桥公社文化站。1983年重建许坊、航埠、白鹭、桃源公社文化站,新建石庄、竹山(今名郊西)公社文化站。1984年增设张坊、港下、山斜乡文化站,1984年底,全县共有21个民办公助的文化站,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专职17人,辅导员21人,其中专职19人,至此每个乡镇都有了文化站。
   俱乐部
  工人俱乐部1952年2月,县总工会建立工人俱乐部,址在胜利大道中段(今百货公司后面),内设图书室、游艺室、棋类活动室和球场,设专职人员2—3人,每星期开放6天,并组织全县职工开展多种业余文体活动。1959年并入县文化馆。“文化大革命”期间,俱乐部活动停止。1975年1月,重新恢复工人俱乐部。1981年,在中山大道人民广场北侧新建面积1677平方米的3层大楼的工人文化馆,添置了电视录相播放设备,增加了许多文艺设施,开展经常性的图书借阅、读书讲演、歌舞演唱,跳舞以及业余文化补习辅导等项活动,活跃了职工二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村俱乐部1954年,在沙堤乡光明农业社建立全县第一个农村俱乐部,内设阅览、宣教、文艺、戏剧股,有书籍700本,图片90幅、连环画及画报149本以及黑板报、广播筒、收音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康乐球、军棋、象棋、跳棋、锣鼓、胡琴、手琴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并组织业余剧团,有业余演员20人(女5人)。同年又在秋溪乡的大路、孙坊乡的曙光两个农业社办起了俱乐部。1955年,全县兴办俱乐部135个,其中农村俱乐部130个,新建中心俱乐部21个,在农闲时开展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1956年增建俱乐部10个。1959年又增至188个。1960年后,陆续停办。至1965年,全县恢复和重建俱乐部52个,生产队办图书室32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自行解散。1979年开始恢复,至1983年,全县已有50个大队、210个生产队建立了俱乐部(文化室)。
   业余文艺调演
  文艺会演建国后,多次组织全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活跃了群众的文艺生活。历年农村业余文艺会(调)演统计表
   表5—14
   注:参加会(调)演的业余剧团和人数均是累计数。
  参加调演1958年选拔农村业余剧团代表队参加专区文艺会演,演出《卖樱桃》、《种菜》、《说唱高级社》、《农业发展纲要对唱》等4个节目,并分别获得优秀节目奖和创作奖,其中的《说唱高级社》参加了全省文艺会演,荣获节目奖和创作奖。1959年参加专区会演,演出《棉花舞》、《农业八字宪法》,《茶灯》、《比早》、《一个心思》、《跃进联唱》、《捡春菇》等7个节目,并选出《棉花舞》、《农业八字宪法》两个节目参加全省第三届文艺会演。1973年,选拔《山村医疗站》、《逛新城》、《政治夜校》等3个节目参加地区会演,荣获剧本奖和表演奖。1975年后,组织业余剧团代表队两次参加地区调演,共演出64个节目,其中21个被县、地两级调演大会评为优秀节目。1981年,县举行了三独(独奏、独唱、独舞)调演,并参加地区调演。1982年,组织业余剧团参加地区业余文艺调演,演出的小戏曲《卖蛋分被《赣东报》和《江西广播电视报》选登了剧照,省广播电台选播了录音。
   歌曲演唱
   我县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山歌、小调、号子、灯歌、风俗歌等。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全县学校普遍教唱《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32年至1934年间,我县苏区创作和演唱《不打倒国民党永远不回乡》、《当兵就要当红军》、《纪律歌》等歌曲。
  建国初,全县盛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们工人有力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军进行曲》等歌曲。1950年冬,配合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城乡教唱《志愿军战歌》、《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团结就是力量》、《土改好》等歌曲。1952年,组织12个歌咏队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1954年2月,组织春节文娱活动,演唱山歌。1955年,全县首届农村业余剧团戏曲观摩会演中加演山歌、小调。1958年,全县建立歌咏队170个,教唱《社会主义好》等歌曲。1959年,整理、选编民歌4集,歌曲2集,小演唱5集。1961年,县举办音乐舞会。1962年,召开民间歌手会,整理、纪录清音、山歌和民间小调。1963年,搜集、编印《崇仁地方音乐》1集。1964年,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普遍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唱的是《语录歌》。1971年编印《革命歌曲》1集。1980年,搜集、整理《崇仁民歌集》1集,计有山歌26首,田歌2首,灯歌11首,菜歌5首,小调57首,劳动号子5首,风俗歌16首,生活音调4首,革命历史民歌3首,共计129首。1982年,举办了“学雷锋,树新风”歌咏会,当年“六一”期间举办了少年儿童歌咏会。1983年,举办了“学习张海迪”歌咏会,编印《革命歌曲选》1集。
   民间艺术 灯彩我县灯彩,主要有龙灯、狮子灯、花篮灯、采莲(菱)灯、蚌壳灯、马灯、桥灯、板凳龙、扭扭龙(又名独龙)、庆丰收灯等。灯彩中,以龙灯最为普通。龙灯始自宋代,盛行于明洪武年间。宋代黄裳后裔率先在许坊乡黄坊村发起龙灯会庆新年,闹元宵,尔后遍及全县,历代不衰。民国期间,龙灯继以狮灯,后随采莲船灯,伴以生旦,载歌载舞演唱民间小调,连成一整套的灯彩活动。
   灯彩中以桥灯最为壮观,县内平原和丘陵地区一带盛行(详见社会篇)。
   建国后,各种灯彩,城乡仍盛。1958年大跃进以后,渐次衰落。“文化大革命”开始,灯彩当作“四旧”禁绝10余年。1980年始在县城恢复灯彩活动,以后,渐及农村,逐年增多。
  1982年12月,组织全县灯彩调演,县城举办灯会,有11班灯彩进城,县城热闹非凡,舞龙灯的表演金龙戏珠或双龙抢珠,上下翻飞,左右盘旋;耍狮灯的表演狮子滚球,张牙舞爪,翻腾跳跃;跳蚌壳灯的,时张时合,轻盈飘逸;玩鱼灯的,如鱼戏水,时浮时沉。各种灯彩,均配有民间小调演唱,并伴有锣鼓或管弦乐助兴。通过调演,评选出6种灯彩参加地区民间灯彩调演,均获好评,其中采莲船、扭扭龙、板凳龙等3种灯彩获奖。舞蹈古时,县内民间舞蹈颇盛。始于晚唐的跳傩(今通称傩舞),是我县主要民间舞蹈之一,在刘家渡、萱华、饶家、浯漳、朱陂、谢坊、马鞍等村庄,集镇盛行。表演时,“跳傩”艺人身穿古代服装,束带,戴假面具,手执刀、剑、鞭等道具,作多种姿态的舞蹈。既有独舞,亦有群舞;以打击乐伴舞。时移世易,“跳傩”之风渐衰。现在沙堤乡前河村的《跳八仙》,即为一种较完整的“傩舞”。1985年底,省舞蹈录像队曾专程前来为《跳八仙》录像。此外,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尚有“龙灯”、”狮舞”、“马灯舞”、“蚌壳舞”、“花篮灯”、“采莲船”、“高跷”等,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活动。
  近代,兴“秧歌舞”、“交谊舞”、“集体舞”。“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大跳忠字舞”。1980年以后复兴。
  美术始盛于明、清时代。明正德时,县人黄敖,博究群书,兼精书画。清乾隆时,县人陈一章,擅长绘事,博览精思,独臻绝诣,曾赴盛京(今沈阳),将山海关至辽阳沿途风景,画成长卷,进呈御览,博得乾隆帝的赞赏。民国时期,县人方荫堂,擅画山水;袁爱民擅绘人物;陈德怡,专工画虎;颇负盛名。
  建国后,美术事业不断发展,1972年至1982年,举办了美术培训班8期,培训业余美术人员200余人次。1961年,12幅美术作品参加抚州专区美术展览,其中5幅获奖。1971年,首次自制泥塑,举办阶级教育展览。1975年,创作美术作品130幅,其中地区美展选用7幅,全国儿童画展选用1幅。1982年在3期业余美术培训班中创作美术作品53幅,其中被“全区美术创作展览”选用6幅,《抚州地区科普美术创作选》选用4幅,《赣东风光画展》展出9幅,《全省科普画展》选用6幅,《江西科技报》登载2幅。当年,农民创作的农民画6幅,其中的《夜半钟声》在《全省农民画展》展出。1982年举办了儿童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98幅。1983年“六一”期间,举办少年儿童画展,展出作品36幅。当年创作的美术作品158幅,其中地区展出的有儿童画3幅,宣传画1幅,连环画1幅,风光画和剪纸13幅;连环画《不可忽视的小医生一一赤眼蜂》被《安徽科技报》登载,《保护大自然》在《江西科技报》上发表。
  摄影1958年始有群众性的摄影活动。1972年县文化馆开展了摄影事业。1973年,收集摄影作品30余件,被地区选用2件;1975年摄影作品40余件,被地区选用5件。1979年有业余摄影人员3人。1982年创作摄影作品120余件,其中被《全区业余摄影作品展览》展出3件,《全区风光摄影作品展览分展出3件,《江西科技报》、《前线民兵》各刊登1件。1983年,业余摄影人员创作的新闻和风光照片中的《科技大楼》等3幅照片分别在《江西日报》和《江西科技报》发表。
  书法晚清以陈伯适、陈凤墀、邓时书法闻名乡里。民国初期的黄立达,书法学柳体,行、楷均佳;后期刘筱园的行书,邹如之的隶书出名。
  建国后,普遍盛行钢笔书写。1960年后书法渐兴。1979年始,新闻橱窗经常展出草、隶、楷书法作品,1985年2月,举办全县各界人士书法比赛和展览,创作和展出各种书法作品230余件。
   民间文学
  我县长期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民歌、民谣等,颇为丰富。建国后,积极进行了搜集整理,1954年,举办群众业余文化班。1983年11月举办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学习班。1984年3月成立民间文学普查小组,于城乡全面广泛地进行发掘、搜集、整理工作。当年,搜集民间故事223篇,整理9篇,其中的4篇被选入地区群艺馆编辑的《五虎攥羊——赣东民间故事选》,并在省、地办的《玉茗花》、《赣东史迹》等刊物上发表了《三脸菩萨》、《丁家井的传说》、《汤溪村》、《相山仙踪》等10多篇,编印了《崇仁县民间文学集成》1集,搜集整理民间故事160篇,歌谣118首,谚语521条。
   创作展览
  创作建国后,我县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分别从事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创作活动,在全国、省、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批作品,有的作品还获得嘉奖。1957年,县文化馆设立创作室,创办文艺刊物。1980年起,开始举办谷雨诗会或迎春诗画会。1983年先后举办“写作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讲座。1984年10月举办了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论文宣讲会。
  展览民国二十八年(1939)三月中旬,在县府及城厢一带举行抗战画展三日。尔后转入各区、乡、村巡回展览。
  建国后,县文化馆配合有关部门经常举办各种展览。1979年起在县城中山大道中段建有宣传画廊,定期展览创作的书画作品。
   崇仁县主要展览
   表5—15续表
   第三节戏剧曲艺
   戏剧
  戏班唐代以来,我县民间盛行灯会、神会、庙会,其间即伴有灯彩、歌舞、戏剧活动。迄至清末、民国期间,县内盛行“花鼓灯”、“板凳戏”、“三角班”、“半班”、“木偶戏”、“京剧”、“宜黄戏”等。不少戏班流动演出于城乡。清光绪十年(1884)十月,有老福庆班。民国三年(1914)前后,有“老见喜班”、“老祥福班”、“新祥福班”、“祥春班”、“同春舞台”、“通州知梨园堂第一舞台”、“集仙台”、“友春大舞台”、“宜黄大戏班”、“新达祥班”等不同流派的戏班,以及木偶戏班“仁义堂”、“梅福堂”,在白陂、谙源、三山庙、白鹭、凤岗苔洲(今相山镇)等地演出。
  我县戏剧起源于民间小调、清唱和歌舞,由花鼓灯、板凳戏,而三角班、半班,以至崇仁采茶剧。花鼓灯明末,县内新春灯彩活动,常有采茶灯演唱伴随,茶灯女手提花篮灯,唱《十二月花分或《十二月采茶》等小曲,此即民间初起的花鼓灯戏,尔后则形成为一旦一生,饰穿民间服装,演唱民间小调,始具戏剧雏形。另外,还有一人自拉二胡自唱的清唱艺人,经常献艺于茶楼、酒肆和民宅村户,兼教唱戏传艺。
  三角班民国初期,航埠乡张家村张佑民,以花鼓灯戏为基础,由生、旦、丑三角,伴以坐堂(二胡手)1至2人,演唱情节简单的小戏,活跃于全县农村。
  半班民国二十三年,艺人张佑民从宜黄、临川带班来县,由近10人组成名为“佑民堂”的半班,生、旦、净、丑,角色较为齐全;剧目较多,情节比较完整、曲折;唱腔有“一字调”、“小花调”等几种主要曲调;伴奏有乐队(包括打击乐、管弦乐在内)。稍后,接踵而起的有三山庙的花鼓班,流动演出于县内城乡及乐安、宜黄、丰城等邻县各地。大致同时,由丰城县桃山圩艺人徐福太、李凡桂等组建的“半班”——“全福堂”,也常来我县西北境的集镇演出,尔后,职业“半班”逐渐增多,取代了“三角班”的地位。
  剧团1949年8月,县城私人集股建和平戏院,先后邀请临川的同福堂、周先堂,丰城的全福堂等半班搭台演出,时有男女演职员20余人。
  1951年2月,县人民政府整顿戏院,建立崇仁县流动地方剧团,以在本县演出为主,并流动于丰城、清江、新干、永丰等县演出,1953年,改为崇仁县地方剧团,有演职员38人(女11人),实行集体经营。
  1954年,参加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徐福太获表演奖。
  1955年11月,改崇仁县地方剧团为地方国营崇仁县采茶剧团。翌年,设立专职导演,并保送4名演员到省文艺学校学习,添置了一批戏装、道具。
  1958年,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改编剧目《水往高处流》获演出奖。
  1959年,剧团全盛时男女演职员达100余人,并评出主要演员7名,导演和司鼓各1名。
  1965年,崇仁采茶戏《秧》剧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时,主要演职员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李先念、罗瑞卿等的接见和勉励,并由中央、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1966年8月,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全部古装戏剧服装道具焚毁一空,传统剧目一律禁演,1968年冬,剧团演职员大批下放农村,剩下9人组成崇仁县文艺宣传队,并隶属于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1976年,恢复县采茶剧团,下放的演职员陆续调回。尔后,重置戏装、道具,恢复传统戏剧的演出,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的演员,均配有二至三线。1984年底,演职人员37人。1982年为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崇仁采茶戏《牡丹亭》剧在省演出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广泛赞赏,荣获国务院文化部授予的奖旗,江西省人民政府颁给的创作奖,以及省、地文化局的奖励。江西省电视台、广播电台为《牡》剧录像,录音,中国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并出版了年画。
  我县采茶剧团,除在县内城乡演出外,曾多次到省内及湖北、湖南、福建等省的一些县(市)演出,颇获好评。
  剧院建国前,我县无专业剧院,外地来县戏班,常借花街口吴氏祠、文溪桥袁氏祠、胜利大道黄氏祠为临时演出场所。
  1949年8月,县城朋来旅社改建为和平戏院。
  1964年,拆原和平戏院旧址,新建面积921平方米,拥有830个座位的新剧院一一崇仁采茶剧院。1982年,进行整修、更新,共有座位975个。此外,县城尚有企业、事业单位影剧兼营的剧场4座,观众座位共有5200个。至1982年止,全县(不含县城)乡(镇)办、乡村联办及国营厂矿建设的影剧场计14座,观众座位共有9804个。
  戏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始在县城和较大集镇的古祠、庙内建砖木结构的永久性戏台。清代盛建,现犹存巴山镇文溪桥、相山镇苔州村、白陂街、三山庙、许坊乡谙源村等7座古戏台,均已破旧,唯苔州古戏台比较完好。古戏台的结构、规制以坐落于白陂街汉尚书庙对面戏台为例,此戏台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台长12米,宽8米,自地面至台顶高约6米余(台高2米),面积有90多平方米,台顶盖琉璃瓦,台的左、右、后三面均砌以青砖墙,台的构架为木柱8根(前、后各2根,台中4根),中部台屏有福、禄、寿三星画像,像上有匾额一块,书“观今宜古”四字。四字匾额两侧有半月形匾额各1块,右匾书“深远”,左匾书“入达”。台中部木壁雕刻八仙像,雕功精细。整个戏台漆成棕色,色泽今已暗淡(台面木板已被拆毁)。农村祠、庙所建戏台,农闲时聘请戏班公演会戏、祠戏、社戏。
  戏具建国前,戏班道具只有刀、枪、桌、椅,管弦乐只有二胡、笛、唢呐(俗称喇叭)等,打击乐有板、鼓、锣、钹等。建国后,剧团设备随着文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大有改善,有各种绘图布景、灯光、音响效果装置,乐队除传统的乐器以外,还增添了大、小提琴、小号等西洋乐器。剧团专门设立技置组,音乐组,服装组以及专职舞台美工人员。
  剧目建国前,戏班流动演出,剧目有历史传统戏,也有封建迷信下流庸俗淫秽的戏。开台戏多演《天官赐福》(又称“跳加官”)。端午节演《白蛇传》,农历七月,喜演《七姐下凡》、《牛郎织女》,八月中秋演《嫦娥奔月》等。达官贵人、豪绅富贾、地痞流氓则任意点演淫秽色情鬼怪剧目《杀子报》、《十八摸》等,民间喜自行点演剧目。 建国以后,直至1965年,我县采茶剧团,批判地继承了半班的传统剧目,移植了其他剧种的不少剧目,改编和创作了一些剧本,除继续演出一些古装传统历史剧目外,还经常陆续上演《血的控诉》、《刘介梅》、《不能走那条路》、《水往高处流》、《红松林》、《深山野火》、《苦菜花》、《东山烈火》、《雷锋》、《盘石湾》、《党的女儿》、《江姐》、《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现代戏。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演8个“革命样板戏”为主,同时配演“文化大革命”一些表演唱小节目。
  1979年以后,恢复上演优秀的传统历史剧目。
   我县剧团历年演出的主要剧目。
  传统剧目有《二度梅》、《薛刚反唐》、《毛洪记》、《蔡鸣凤辞店》、《郑小娇》、《回龙阁》、《金蟾记》、《卖花记》、《夜宿花亭》、《破伞记》、《四姐下凡》、《秦雪梅吊孝》、《李三保下山》、《牡丹亭》、……等20余个,其中多数经过改编。
  移植的古典剧目有《柳毅传书》、《梅香》、《墙头马上》、《方卿戏姑》、《攀弓带》、《卖水记》、《赵氏孤儿》、《皮匠挂帅》、《三女抢板》、《白蛇传》、《三姐下凡》、《七姐下凡》、《追鱼》、《梁祝姻缘》、《孟姜女》、《秦香莲》、《十五贯》、《辕门斩女》、《春草闯堂》、《杨八姐游春》、《串龙珠》、《窦娥冤》、《恩仇记》、《屠夫状元》、《翠鸟衣》……等60多个。
   移植的现代剧目有《红松林》、《深山野火》、《水往高处流》、《苦菜花》、《海防线上》、《三代》、《江姐》、《盘石湾》、《红灯记》、《杜鹃山》、《园丁之歌》、《(八八一风暴》………等30余个,其中少数经过改编。
  自行创作剧本的剧目有《血的控诉》、《东山烈火》、《伏魔记》、《雷锋》、《红哨》、《锁龙镇》、《秧》、《看女》、《焦裕禄》、《姑娘爱武装》、《凤凰关》、《两把伞》、《拒亲》共12个现代戏。
  我县采茶剧团参加历次汇演、调演而荣获省以上嘉奖的剧目有《三伢仔锄棉花》、《闺女吵嫁》、《水往高处流》、《血的控诉》、《秧》、《两把伞》、《伏魔记》、《牡丹亭》等。
  业余戏剧活动民国时期,农村只有规模极小,自发的零星戏剧活动。民国六年,礼陂乡沧源、左坊两村一些青年,在农闲季节,自动组合起来于本村演唱“花鼓戏”与“三角班”。民国十年,礼陂乡左坊村陈良春在外学得演傀儡戏(即木偶戏)的技艺,一人操纵木偶,技巧娴熟,每一献艺,观众啧啧称赞。民国十三年,马鞍乡组织有一名“为前”、“一名“易水”共两个业余剧团,各有演员20人,均为三角班剧种,能演20—50个剧目。民国十九年,马鞍乡组织一个潘家业余京剧团,有演出人员20人,能演出20个剧目。抗战胜利后,县城一些京剧爱好者组成业余京剧社,不定期地在县城演出。
  1950年,全县6个区(镇)建立了25个业余剧团。1954年增至38个,1956年又增至71个,1957年猛增至128个,其中农村124个。1958年大跃进,社社队队都有业余剧团,从事多种文艺活动,能演出戏剧的,音乐、唱腔均以采茶调为主。1965年,经过整顿调整,除公社保持有业余剧团外,所剩无几。“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1971年全县城乡建立业余文宣队114个,其中农村57个,1975年增至120个。1980年,业余文艺宣传队恢复为业余剧团,1981年以后,随着电影普及到乡、村,电视的发展,业余剧团渐至解体。
   曲艺 建国前,我县盛行的曲艺是“唱道情”,(亦称“唱话文”)由盲人演唱,且以女性为多,她们身背渔鼓(俗称“游鼓筒”),手持竹板,流动于城乡、演唱《二度梅》、《珍珠塔》、《飘带记》、《南瓜记》、《金盆跌骰》等多种传统“话文”,并有取材于我县“史实”的《瓠子记》(述清光绪时县民“罢市”与昏庸知县抗争一事),《屠刀记》(内容为抗战初期,诱杀土匪头子廖万生的经过),演唱时虽仅一人,却能按照“话文”中不同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表现形象。唱词全用方言、方音,腔调纯朴,通俗易懂。40年代的女盲艺人黄友金,嗓音宽亮,音色优美,能根据塑造人物、表达情节的需要,行腔运调,轻重疾徐,抑扬顿挫,确能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使听众忽喜、忽怒、忽哀、忽乐,与“话文”中人物相通,有起有伏,赢得同行的叹服,听众的赞扬,,享有盛誉。
  建国后,随着电影、戏剧、歌舞、杂技等多种文娱活动的兴起,以及广播、电视的逐渐普及,“唱道情”渐成“强弩之末”,但仍有一定影响。50年代兴起的有快板书,孙坊乡农民孙卒祥自编自演的“快板书”,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口齿清楚,以创作和演出《歌唱农业八字宪法》、《农民的光明大道》、《农业机械化好处多》、《歌唱宝水渠》等而闻名,并在1959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
  1956年5月,县文化馆主办盲人道情、曲艺训练班,口授《农业纲要四十条》等10余个新曲目。同时成立了崇仁县巴山镇道情曲艺队,内分道情、曲艺两组,开始在县城茶楼酒肆实习演唱。1960年5月,盲人曲艺队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在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曲艺队负责人万细教被指定为代表,光荣地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盲人曲艺大会。1965年,组织盲人曲艺队下乡宣传,演唱新编道情节目。1970年,深入工矿、农村演出660场(次),听众达165000余人次。1981年10月,,参加地区盲人曲艺调演,自编节目《党的恩情永不忘》,获得创作奖和特优演员奖、演员奖。同年并代表地区队参加全省盲人曲艺调演,又获1个创作奖,2个优秀演员奖,《江西日报》、省电视台均报导了其创作演出活动,《盲人画报》刊登了照片。第四节电影电视
   电影
   组织建设
   建国前,我县无电影事业。
  1952年10月,江西省驻抚州专区电影第17队来县始映。1954年6月,省电影第57队驻县巡回放映,翌年元月,该队划归县管。。1955年初,成立崇仁县电影队,工作人员6人。1960年,电影队增至3个,使用16毫米拷贝。1961年,组成放映35毫米拷贝的电影队专驻县城。1963年,成立了县电影放映管理站。1964年9月,县城建立了崇仁电影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观众座位784个(1983年改为700个)。1968年,改管理站为放映组,1973年恢复管理站。1980年,建立县电影发行公司。1982年4月,在桥南胜利大道新市场建成人民电影院,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座位1334个,今改为1309个。
  1969年,河上公社率先建立公社电影队,巡回社内集镇和较大村落放映16毫米拷贝的影片。尔后,各公社陆续建队,1977年各公社普遍成立了电影队,县电影队全部撤销。1978年还有5个生产大队建立了电影队。1981年秋、冬,凤岗、礼陂两公社先后建成了电影院。1982年,全县有28个生产大队拥有电影队。
  自1969年至1982年,培训电影放映员135人。1984年,全县共有75个电影放映单位,其中县电影院2座,乡(镇)电影院2座,乡(镇)、村电影队53个,厂、矿、场、校电影队18个,电影工作人员124人。
   崇仁县电影事业发展概况表
   表5—16续表
   影片放映发行
   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39—1940)间,省无声电影队偶尔来县,曾在县城万寿宫(今交通局)、义仓(今县粮局)放映过黑白默片《小公子》等,有时出现字幕,有时利用留声机放出音响配合放映。
  1952年10月,在县城泥湾洲首映《白毛女》影片。
  1955年元月,我县建立了第一个电影队,当年放映电影370余场。1956年县电影放映第一队放映369场,并于1957年4月赴京出席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工作者会议。
  1964年9月,崇仁电影院开业,至年底,放映167场;1965年增至388场,“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放映《新闻简报》和革命“样板戏”影片,上座率低,甚而经常停映;1969年只放映电影87场。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电影放映发行猛增,至1977年,达到5510场(其中县电影院放映568场)。1980年,增至6547场(县电影院放映2177场)。1981年电影公司发行拷贝513部,放映8860场(县电影院1998场)。1982年发行拷贝513部,放映9576场(县电影院2384场)。1983年发行拷贝564部,放映11166场(县电影院2686场)。1984年发行拷贝637部,放映9208场(县电影院2490场)。
   电视
  1975年县广播站购进12英寸黑白电视机2台。1980年购进日立牌20英寸彩色电视机1台。1982年购进日立、福日14英寸彩色电视机各1台,761A50瓦彩色转播机1部、测试仪器5件、电视信号发生器1部、614—B型电子交流稳压器1台。1983年购进日本声宝575型双卡收录机1台。1980年12月,建立崇仁县电视转播台。
  1981年9月建成功率0。05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发射9频道,铁塔高30米,海拔高度57米,覆盖半径9公里,天线型式及层数为双层柜形。
  此外,1979年底,驻我县之省属永胜机械厂和星火机械厂建成2座功率0.01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分别座落于礼陂乡仓源村和下部坊村,发射6频道,塔高10米,海拔高度为129.8米,覆盖半径为10公里。
   我县境内的3座电视差转台,转播南昌市梅岭5频道的信号。
  1984年,全县有电视机1400台,其中农村315台。县城始放录相电视。
   第五节广播通讯
   广播
  1950年省人民政府拨给我县5042直流收音机1台,同年,建立县广播收音站。
  1958年1月,县广播收音站撤销,成立崇仁县广播站,3月开始安装城乡有线广播,5月1日正式播音,年底,利用电话线路676公里,县城及农村152个农业社通广播。
  1959年1月,开设广播器材厂,对外承接修理业务。同年,利用邮电线路720公里,将播音传送到乡、社。
  1963年4月,县广播站撤销,并入县文化馆。1964年3月又从文化馆分出,恢复县广播站。
  1969年,新架广播线路239条,计257。5公里,自行试制载波机,开放县至凤岗公社载波广播成功。尔后,又在沙堤公社开放载波,并在9月底实现了县至公社(乡)广播载波化,解决了广播与电话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
  1970年架设了广播专线240条,计400公里。同年,改广播器材厂为广播服务部,县以下发展了210个小片广播网。
  1972年,架设了新广播线155公里,整顿旧广播线63公里。
  1973年,载波线路撤除,整顿了旧广播线385公里,架设新广播线85公里。1974年,架通县至沙堤、石庄2个公社的专线5公里,县以下小片广播网发展至400个,年底,全面整顿和维修了全县的广播网。
  1976年,自产水泥杆500多根,架通县至郭圩公社的广播专线,至此,公社以下有广播专线560公里。
  1977年,县至公社广播明线有25杆公里,地下线3对公里,公社以下双线15公里,单线36公里,明线80条公里。
  1978年,自制水泥杆320根,6月,举办全县广播技术表演赛,并选出3名单项第一名,参加了全区广播技术表演赛,荣获团体第二名。年底,架通县至礼陂、许坊的26公里的广播线,埋设县至大塘地下线8公里,架设公社以下广播线68公里。
  1979年,架设了马鞍、白陂、河上、东来等4个公社的广播专线,全县广播专线达91杆公里,通广播专线的有13个公社(镇)。
  1981年,全县广播专线120杆公里,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90公里,14个公社(镇)通专线广播。
  1982年完成了县至大塘、孙坊、白鹭等3个公社的广播专线的架设。
  1983年完成了航埠,相山2个乡(镇)的广播专线架设。
  1984年,我县成为全区第二个实现县至乡广播专线化县,县至乡广播专线总长度达162杆公里,广播技术装备亦具相当规模,全县有扩大机32台,总功率达10650瓦。 广播节目,自1972年下半年起,每天3次播音,由县、乡广播站组稿编播,除坚持举办“全县联播节目”、“天气预报”外,尚有各种专题节目,无稿时,转播中央、省人民电台节目。
   崇仁县广播事业发展概况表
   表5—17续表
   通讯
  建国后,中共崇仁县委宣传部配备了1名专职新闻干事,并在全县逐步发展和扩大新闻通讯队伍。
  1950年,有通讯员38人。
  1951年,有通讯员40人。
  1953年,有通讯员136人。
  1955年至1969年,通讯员发展至200余人。
  此外,城镇和农村的机关、团体、企业单位尚有众多的业余通讯员。1970年全县有16个广播通讯联络小组,通讯员340多名,组成了一个通讯报道网。
  1971年,县革委设立了报道组。
  1973年起,全县各公社(镇)设立了18名专职通讯报道员。
  1984年,县委宣传部报道组有报道员3人。
  全县城乡的通讯报道员为报刊、电台撰写稿件,反映县里的工作和面貌。近几年来,每年在地区以上报纸刊登和电台播出的各种通讯报道稿件约为200篇以上。
   第六节图书报刊
   图书
  管理历代无图书藏借管理机构,只民间私人藏书。宋何异出其家藏十三朝宸翰墨本置于学富御书阁内;李刘建御书阁贮藏御书“藏修经训、竹阁梅亭”四轴并藏书贮之。元至元间拆阁。清代,段溪村谢兰生藏书颇富,曾出资雕板印制“三通”(即杜佑著《通典》,郑樵著《通志》,马端临著《文献通考》),特构“挽霞楼”为藏书场所;华家村华焯,藏书亦富,晚年寓居南昌时,曾与宜丰胡思敬共同创办“退庐图书馆”。 民国十六年(1927),在学前(今创造路)创办县立图书馆,有主任1人,工作人员1—2人。藏书甚微,每日阅览平均二三人。民国二十八年,馆藏书籍,杂志、报刊稍有增加,每日阅览平均五六十人。民国三十二年,图书馆被县参议会占用,图书报刊并入民众教育馆。
  1950年3月,建立县人民教育馆(后改名县文化馆),内分设图书部、读报小组。1954年1月,县文化馆设阅览组,具体负责报刊阅览室开放、图书借阅,组织图书流动、辅导图书流通站等工作。1978年4月,图书管理工作从县文化馆分出,成立崇仁县图书馆,内设报刊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览室和图书借阅处。1984年底,县图书馆藏书54499册,其中,自然科学、技术图书10614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图书10402册,哲学图书521册,文学艺术图书32672册,雕板线装古旧图书290册。同时,县城尚有街头书摊20余个;全县厂矿单位有图书室31个,藏书总数近7万册;各乡、镇文化站,均辟有书报阅览室,藏书总数近7500册;此外,全县有95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小组设有书报阅览室,共有书刊35000多册。 发行建国前,图书发行全由私商经营。民国初期,县城仅有桥南十字街的一家纸张文具商店,兼售儿童启蒙书籍(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本)、古书、唱本、字帖、年画之类,农村较大集镇,亦有个别摊贩经营此类商品。民国二十六年秋,县城桥南开设华泰石印局(址设今药材公司第一门市部),以石印业为主,兼营书籍(包括发行中、小学课本)、文具。抗战胜利后,私商合伙开设巴山文化社。经营书籍、文化用品,并兼营发行中、小学课本。另外,还有青竹斋、杨益盛、方阳春、金泰堂、学生纸店等纸张文具商店兼售书籍画联。 建国后,巴山文化社改名文化用品商店,发售中、小学课本,经售图书和文化用品。1953年3月,在桥南胜利大道创办县新华书店,开办时工作人员仅3人。1956年2月以后,配合全县的基层供销社设立图书专柜,在农村扩展了图书发行网点;1966年,于桥北中山大道新建面积为500平方米的营业部,1967年正式营业,1984年全店职工10人。同年3月,县文教局集资5000元,于桥南胜利大道新市场侧创设青年书店(大集体),8月开始营业,有从业人员7人,经营少儿读物、教育、文艺图书、科普杂志及年画、图片等。新华书店崇仁支店图书发行统计表
   表5—18
  注:“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发行毛泽东著作,包括《毛主席语录》及其他单行本。1968—1969年两年全县共发行245598册,人平有1。3册。
   报刊
  报纸民国三十年二月,我县始创地方报纸,为时半年,发刊22期即停刊。民国三十三年后先后办过8种土纸八开四版石印的报纸。
  《崇仁周报》民国三十年二月创刊,崇仁县动员委员会主办,为县政府机关报,每星期出刊一期,或半月合刊二期,报纸免费分发全县机关、团体、学校,同年8月停办。
  《新晓报》民国三十三年由益群社创办,系日报。民国三十六年改为《益群报》。办至解放前夕停刊。
  《社会报》民国三十四年由县电台创办,三日刊,为县官方机关报。民国三十八年停办。
  《新型报》民国三十四年由县绅李松柏、徐廷英2人合办,三日刊,次年停办。
  《力群报》民国三十四年春,由县绅聂光华创办,三日刊,同年冬停办。
  《青年报》民国三十四年三月创办,为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崇仁分团筹备处的机关报,系日报,民国三十六年停办。
  《崇仁申报》民国三十五年由县民众教育馆创办,不定期。三十八年春停办。
  《正风报》民国三十五年由正风社创办,为周刊,三十八年四月停办。
  《新报》民国三十六年由县绅杨文华创办,三日刊,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停办。
  1957年以后,中共崇仁县委先后创办了三种八开四版铅印报刊。
  《崇仁报》1957年7月1日创办,为八开两版,三日刊,是中共崇仁县委机关报,发行量3252份。次年2月末停刊,10月1日复刊,发行量增至5000份。1959年8月20日停办。
   刊物
  《工作通讯》1957年9月创办,是中共崇仁县委机关刊讯,三日刊,发行量达5000余份,1960年6月停刊。
  《崇仁简讯》1960年6月创刊,是中共崇仁县委机关刊讯,三日刊,发行量约5000份,1962年2月停刊。
  《群众创作》1957年创刊,是崇仁县文化馆出版刊物,不定期发行。1978年停刊。
  《宝水》1979年1月创刊,是崇仁文化馆综合性文艺刊物、季刊。1982年停刊。
   《巴山》1983年1月创刊,是崇仁县文化馆的油印小报季刊。
  《文艺园地》1983年1月创刊,是崇仁县文联出版刊物,不定期发行,1984年停刊。 《巴山宝水花飘香》1984年创刊,是崇仁县人大常委会出版的综合性刊物,不定期发行。
  《崇仁政协统战工作》1984年7月创刊,是政协崇仁县委员会,中共崇仁县委统战部联合出版的刊物,不定期发行。
  《崇仁科技》1982年创刊,是崇仁县科学委员会、崇仁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出版的刊物,不定期发行。
  《巴山论坛》1984年10月创刊,是崇仁县社联出版的学术理论刊物,不定期发行。第七节档案管理
   机构
  民国时期,县档案由秘书室指定专人管理,抗战期间,历史档案毁于战乱。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复设专职人员管理档案,隶属秘书室。 建国后,县内重要档案分别由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设档案室管理,各有专职人员1人。
  1959年3月,建立档案馆,配备专职干部2人,1962年增至3人,1978年,新建2层3楼面积573平方米的专用档案馆1座。1980年设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4年,档案馆专职干部增至5人。
   管理 档案馆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各类档案。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直属部、委、办、局的永久性档案(包括政策、法令、规划、年度总结、计划、人事任免、处分决定等)和长期性档案(比较重要的文件,保存期为15年以上)由档案馆管理,其它各类档案,均由各单位自行保管。
  1959年,馆藏档案4个全宗,2820卷,资料4000册;1965年馆藏24个全宗,8085卷;1979年至1982年对15个全宗的4953卷,全面鉴定立卷归档为3819卷。1984年馆藏档案33个全宗,10733卷,像档2册,资料358种,计13052册,土地房产证档案445卷。第四章艺文
   第一节著述目录
   历代县人编著图书目录表
   表5—19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民国时期县人著述目录表
   表5—20续表建国以来县人著译目录表
   表5—21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注:凡县人与县外人士合编、合著,合译之作,只著县人名字,同时缀上“等”字,以为标识;著(译)作者姓名前标有“*”则是寓崇人士(下同)。第二节作品选辑
   散文
   学富记宋邓辀 靖康之难,寓县黉舍十隳八九,绍兴十有二年,庙堂讦谟已定,士税组练,爰诏天下,葺复乡校,以来生徒,令守令以下主管学事。令下,所在奔走从事,网敢或违,惟崇仁不然。盖县自元年遭兵火,公廨、民庐,间有遗者,而学为贼屯驻之所,因得具存。已而,官慢吏愚,或治为候馆,或仍以戍屯,或以铸冶,或以榷酤,岁久推倾,则以为薪蒸,莫肯枝梧。迨今,独有正殿仪门上两旁风,春秋祀事,不备升降,累政因循,有未暇顾,十有四年,开封郑候宾年为邑,其冬,当行乡饮,先率僚友诸生合菜。礼毕,喟然叹日:“待吾夫子如此其陋,非吾等过耶?!”于是始谋经营,时既腊,不兴工,乃约在明年春,越正岁,料工计材,由其故基先为两廊、三斋,斋可容二十人;殿之北为堂,堂崇三仞,东西步十有六,南北十有四;堂之东为庖厨,厨之东为湢浴,门之东为厅,而墙缭其外。门、殿并加墁瓦,黝垩丹漆,举有法度,既成,落且有日,候召生徒语之曰:“方今取士虽以文艺,直假途耳,学校之设,岂惟文艺而已耶?成均校庠序,帝王之制;頖宫乡校,群后所立,皆以养老育才,教学相长,待天下士匪轻,若乃专记问掇拾,务为表暴,汲汲焉以禄怵其心,则是终身扪圣人藩篱而不入其门户,虽处学校,如范冠蝉缓,了不相关,岂不上背县官教养之术,下负令长奉行之意乎?!”于是诸子拱手闻命而罢,愿以其事书于石云,其年三月一日。
   跋罗文恭奏议卷宋*真德秀
  读文恭公奏议,然后知公有古大臣格心之业也,盖邹孟氏没,世不复识大学源流,虽名卿、贤大夫,不过区区力持其国,冀免祸败焉尔,独一董仲舒,特为有见而志弗及,故子程子尝论之曰:“知求治不知正君;知规过不知养德。”识者谓其切中后世之弊,经筵之疏,勤拳恳切,百世之蓍龟也,方宁宗初,众贤盈庭而文恭号称巨擘;正心一疏,蔼然仁义之言,视子程子庶几无愧,倘天假之年,俾获尽行所学,则古大臣事业,可以复见,安得有异时权奸之祸哉!抚卷慨然,为之流涕。
   瑞泉山清溪观记元吴澄
  抚州西南二百里外,其山之高者华盖,上有浮邱三仙祠,华盖之西北曰芙蓉,芙蓉之东一支为巴山,西一支自上阜岭而为杯山,杯山之下,溪水分而二,不一里复合而一,二溪之间有道观,以清溪名,无碑记可考,莫知其兴创之由,俗传以为华盖三仙祠之分也,且谓尝有异人甘其水味,号之日瑞泉,后人立观,因曰瑞泉山清溪观,小钟一,宋成平辛丑岁道士徐元德所铸;大钟一,宋宣和壬寅岁道士肖延宰及其徒邓处谦、陈处正所铸,传系中绝,宋南渡后,临江闪山道士詹李立来主玉山观,而其徒一人李拱辰者,留居玉山,一人邹指南者,往居清溪,邹之徒黄,黄之徒陈,陈后七传至今观,复保真大师李泳沂,李之徒康纪庄于延祐丙辰创一殿,甚伟,不百日而归德,流民止宿于观,遗火焚毁左右前后新旧屋庐,靡子遗者。越三年丙午,李师自出己资建法堂,次年丁未,康师再建寝堂等屋,俱丙向,道寮厨库咸备,太定丙寅,康之徒黄文静,劝率好事有力之家,建金阙寥阳宝殿及三门,俱庚向,装塑神像圬墁甓瓮,具完具美,康师黄师奉李师之命来请记,予向闻清溪罹人火之卮,共为惋恻,迨今不十年间,营缮克底周悉,非其心之公,力之坚,才之忧,何以能若是,呜呼!眷怀世间有用之才,寄迹方外无为之教,而有未见者,安能不使人慨然思其人哉!幸而获见其人,又安得不深喜乐道而奖与能乎!是以为之记,而不辞。
   荐吴与弼疏明陈述 臣先差江西清军,复差审刑,访得抚州府崇仁县儒士吴与弼,乃已故国子监司业吴溥之子,赋性端凝,居家孝弟,经史该博,理学贯道,守道安贫,动循矩度,约年六十,心忘仕进,躬耕陇亩,以教其乡。其教人之法,本之以小学、四书,持之以躬行实践,益久益勤,人多感化。臣观宋儒程颐,以司马光荐由布衣而为侍讲;苏洵以欧阳修荐,布衣而为主簿;元儒许衡亦由布衣召起京兆提学,继为国子祭酒,若此数儒,有功当时,有功后学。臣窃以吴与弼,德修于己,行孚于人,学宗程、许,文法欧、苏,绝迹公门,不求闻达,以道自高,人所推重,真儒者之高蹈,盛世之逸民,养高邱园,盖亦有年,累次荐举,不屑就己。
  仰惟国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崇儒重教,列圣相继,垂九十年,文化之盛,超轶前代,皇上中兴大业,正宜奖用贤才,以励风教,如蒙准言,乞敕该部遣使优加礼聘赴阙,或如宋哲宗之用程颐,则以之侍经筵,必有资于圣学;或如元世祖之用许衡,则以之任太学,必有益于后进,缘系举保贤才,事理未敢擅便,谨具奏闻。
   重修大佛寺记明吴道南
  粤自葱岭延施(通迤),争看一苇之渡;阎浮广演,遂为只履之归,因而各各传宗,花开五叶;谁识人人自性,叶落归根,声音色相难求,地水火风皆幻,休言净土,绝无中国等差,乃别顿于渐;羊车则目为下乘;鹿车则目为中乘;牛车则目为上乘;漫说西来,不识东方文字,乃以鼻为嗅:《论语分知为是非之书,《春秋》知为血腥之书,《易经》知为天命之书。岂非推之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此心此理同;始益信夫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无人无我相。如来为大事出世,众生缘妄相轮回,徒处生死流失,却沧珠独耀;未登涅槃岸,网窥桂魄孤,清眩真妄于空华,四果难证;展迷悟于二月,十地奚超,呜呼!,非水无波,因真起妄;即灯是火,不悟则迷,诚欲了妄成真,转迷为悟,则夫跌跏大士之说法,高足弟子之顶礼,非祗园之精舍,其何以聚?非居士之檀施,其何以给哉?!古刹之建,有自来矣。
  邑有大佛寺,唐之光度寺也,初,有道者诵《法华经》于其处,忽一老叟,自称神人,乞辍诵、假道,是夕,雷雨大作,诘旦视之,良木满山矣,遂建招提,绘佛像,道者没而塔其旁。宋祥符间,塔见七莲花,事闻于上,赐今额。内析六院:中日“报恩”,左曰“罗汉”、“天王”,右曰“地藏”、“泗洲”、“澄心”。建炎庚戍冬,扈从孟太后后军将王世雄,至吉而溃,以兵犯崇仁,火其寺,仅存瑞像,原云堂所悬吴太和甲午铸钟,得之灰烬中,未毁,邑人罗石居士偕妻若子,前后成之。庄严列像,六院森罗,建州别驾赵公勣之纪其事。至元壬辰,复毁于乡寇,仅存佛殿、旧六院,颓者过半。 明洪武间,僧慧达等慨然有修复之志,乃广募缘、购材,庚辰八月,建正殿三楹,翼以夹室,束以山门;塑佛之像五,罗汉之像十有八,邑候时公季照为之记。嘉靖初,僧明亮复为恢创。万历戊子,属岁荒,僧众星散,殿宇倾圯,诸所空地,先已鞠为蔬圃,兹复侵人民居,赖善士袁愈胜召僧住持募化,取赎天王院基及前后圃地,更取证于邑乘,清山门丈尺,藉官断而始定,是役也,经始于辛卯以迄于己酉,拮据且十九年矣!其间正殿之修葺,后殿及关庙之鼎建,山门峙立,并塑金刚二座,兹岂一人一手之力,一朝一夕之故哉!计费金钱已不下三百有奇。复创报恩殿于前,且于左偏空地为两堂以寓游客,其功何巨,规画何周也!轮奂绳绳,行且未艾,第寺后原有河滨,律以何尚书别墅塌在河中,兼之嘉靖兵燹后又筑城垣,其额址难载而亦不必载,即今之四砌,自可为定耳。
  住持僧广胜即前所称袁愈胜也,此僧坚持梵力,广布福田,大众皈依,当作何念?应知天地生成,别有陶铸之力;父母胎育,不为血肉之躯,姑顺因缘,且随根器,怕罹苦海,证业障以消除;欲觅菩提,存相好而兴起,种豆得豆,由来植福观因;居尘出尘,亡论头陀有发,若乃寂灭亦灭,直入慧门;法空俱空,密归真谛、阿罗汉灵含虚谷,大比邱叩发洪钟,如是我闻,当为汝记。
   怀念崇仁吴康斋先生吴自强 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人,父亲名溥,永乐进士,后迁升国子司业。先生出生于1391年,出生时,其祖父梦有藤绕先人墓,此老人认为扳辕藤,故先生初名梦祥,八九岁时,已负盛名,十九岁觐亲于京师(金陵),从洗马杨文定学,读伊洛渊源录,即有志于道,说程伯子见猎心喜,就知圣贤之道,也是可以由学而成。遂弃举子业,谢绝一切人事,独坐小楼上,读四书、五经、诸儒语录,体贴于身心,不下楼者二年,气质稍偏于刚忿,自己亦有所知,随而下克己功夫。不数年,其父命之南归结婚,在长江中遇大风,船将覆没,先生正襟危坐,平定问其故,先生曰:“守正以待之”。及归虽婚而不入室,去京师复命后,始又归。先生平日为人,粗衣敝履,人不知其为司业之子,居乡躬耕于陇亩,自食其力,门弟子从游者众,先生教而不倦,其中有娄谅之确实,杨杰之纯雅,周父之勇迈。虽雨中亦被簑笠、负来耜,与门弟子同耕耘,研讨易理于田亩间,归则解犁,饭〓蔬豆共食。门人陈白沙自广东来学,晨光才辨,先生手自簸谷,白沙未起,先生大声日:“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一天割禾,镰伤厥指,先生负痛曰:“何可为物所胜,竟割如初。”常以笺注之繁,无益有害,故不轻著述,亦不受官职。1469年卒,享寿七十有八。先生上无所传,而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只在走趋语默之间,出作入息,刻刻不永久,自成片段,所谓敬夹持,诚明两进者也。一切玄远之言,绝口不道,学者依之,真有途辙可循,先生乐道安贫,旷然自足,言心则知觉而以理为定,言工夫则静时有养,与时省察均一秉本人成说,其相传学派,虽一斋、庄渠稍为转手,终不敢离此矩蠖,可见先生言行入人之深也。 先生平日教人,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其根本精神,则以敬为持身之要道。他常说:“人须整理心,下使教莹净,常惺惺地方好,此敬以直内工夫也”,又日:“圣贤所言,无非存天理、去人欲,圣贤所行亦然,学圣贤者舍是何以哉?”故闲居独处,力主自行检点,凡责人密,自治疏者,均不可以语大事。明德新民,虽无二致,但已德未明,遽欲新民,不惟失本末先后之序,且不能有新民之效。”先生平日持身,虽遇任何困难,亦无疾言遽色,古语云:“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先生其庶几近之。先生一生固守清贫,常以“淡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一语自箴。平日处境,怡然自得,毫不为动,先生认定凡百事业,处顺不可喜,喜心之生,骄侈之由起也;处逆不可厌,厌心之生,怨尤之所起也。凡遇事厌倦者,皆是无诚,先生因有如此人格,治事治学,始能于万变纷纷之中,应之各有定理,实可为后世楷模者矣。
  先生平日自处,尤复注意克己之学,虽有时偏于刚忿,但自永乐庚申年二十岁时,从洗马杨先生学后,始悟刚忿无济无事,乃下克己之功,间常良心一发,便忿恨无可容身,后来益加苦功,日有进境,虽处逆境,仍能硬苦以顺处,冀日新又新,读书穷理,从事于敬恕之道,渐进于克已复礼之地。丁兹抗战艰苦之秋,正我青年学子洗心磨炼之时,若不存逆来顺受之心,效法康斋先生克己复礼之功夫,艰苦以进,则必一鼓作气,再衷三竭,永陷于不可收拾的境界,愿有志青年,其惩愤窒欲,多下克己功夫,始能自立自强,驱彼倭寇,救斯民於水火之中,以雪奇耻大辱,其各勉旃。
   自序许瑞芳 自汕归后,闲着没有工作,满腹反抗的精神,不能向前去杀敌,只好略写此短文和小诗发泄一点儿悲愤。不过,我的作品真是自丑,不觉信笔写来,当然说不得什么好!却都是以经济的、阶级的、革命的为立足点。也许有革命性的青年要和我表示热烈的同情;若是旧式儒雅之士看起来,不禁摇头蹙颜的不足道,不及那五言七律的好,我更羞学妇人缠足的古诗消磨有用的精神,我很希望这卑之无甚高论的拙作能刺激人们奴隶的根性,鼓励人们反抗的感情,同来向黑暗势力拼个你死我活,洒我们的热血洗尽人间的污点,堆起我们头颅叠成高塔,镇压恶魔的作祟。奴隶们,快醒啊!起来斗争,夺取政权,失却锁链,赢得世界!
   韵文
   千秋峰宋 *乐史
   万载巍峦耸太空,排云驾险出青红。
   海门朝涌扶桑日,顶面时飘飓母风。
   乔木连霄行绝迹,浮云出岫去无踪。
   古今多少游观客,上到烟霞第几重。
   东林寺 *乐史
   上方临北岸,禅定继南宗。
   佛观人间世,僧留尘外踪。
   听经应有鹿,护法岂无龙。
   深省知君发,常因听晓钟。
   华严寺宋欧阳彻
   欲逃三伏叩禅关,净洗烦襟水石间。
   炽景碧云俱掩断,凉飚绿竹顿招还。
   龙涎一炷香清骨,琥珀盈樽笑解颜。
   预约高僧名遂日,结茅来此伴长闲。
   拨云来谒野僧家,刮眼秋光望里赊。
   槛菊凋零金蕊碎,庭花袅娜玉冠斜。
   遣怀诗笔摛春锦,破闷茶瓯捧雪花。
   却笑远公延靖节,何须把盏醉流霞。
   喜雨望巴罗二山(并序)宋罗点 谚云:“巴山裹头,罗山缠腰,今日不雨,定在明朝。”巴以栾叔元之名得名,罗以公远之姓得名。两山皆吾乡之近望,每雨必有云物先冒其顶。旱甚,皎然无所蔽翳,县迎华盖仙像,甫入郭,两山各出肤寸,而四郊浃洽矣。
   叔元不冠椎两髽,萦青绾绿如堆鸦,
   〓鬈远望毛发古,日日难闻飡慕霞,
   吾家公远更清绝,带履不穿衣不结;
   好风吹袂任飘摇,夜夜惟闻弄弓月,飡霞弄月固不恶,不道农田布龟灼。
   令君盛服道民苦,偃然袒裼犹不怍,
   敬持此意欵浮邱,浮邱乃与令同忧;
   急呼风马驾云车,二仙方觉裸程差;
   旋加冠巾更束带,一见浮邱望尘拜。
   便将凶岁变丰年,谈笑之间作滂沛,
   油云虽出南北峰,开端实自浮邱翁;
   浮邱诗家老仙伯,故知忧国愿年丰,
   邦人一饱谁所赐?父应诏子兄诏弟,
   若还此雨后五日,将见索汝枯鱼肆!
   钟山寺宋何异
   二卿追绿野,一壑饱清泉,
   诗到永嘉后,山如灵隐前,
   生涯归古寺,遗像对枯禅,
   二百余年话,来同三月天。
   绕山观宋吴镒
   檐雨连朝溜决泉,重来此室借床眠。
   一觞灯火十年梦,两鬓尘埃万里缘。
   桂岭朋游诗瘦在,郴江风物酒狂边。
   匆匆又作天涯想,藕叶菱花湖上船。
   与甘东溪元何中
   风吹岳倒黄河倾,汉家老死飞将军。
   洛阳宫门铜驼哭,哭声遏尽南征云。
   匆匆五马归何处?吴山楚水相吞吐;
   英雄豪杰笑杀人,新亭挥泪中流语。
   佳人别去吴王台,空余旧曲令人哀。
   往时射策谈江北,夷甫诸人安在哉?!
   春风吹老千桃李,短笛凄絃风雨里;
   荷衣蕙带谩逍遥,杜若洲边雁声起。
   君不学,少年快马曹景宗,步逐狡免弯强弓。
   君不能,少游欵段居乡曲,得称善人便自足,
   飘飘清袂何悲辛,强把哀吟感鬼神;高堂梦断行云杳,双蛾翠黛为谁春?!
   垂杨雪落江南暮,江花江草珠丝露。
   人生何处无知心,背人〓〓双飞去。
   为君起舞听我歌,古来贤圣良蹉跎;
   区区离合若为动,罗敷陌上感慨多!
   山中仙人最高洁,不比常人夙荤血,
   愿君举似径畈诗,今古何曾异明月。
   由宝唐舟行至临汝何中
   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
   清风吹散北山寒,三十六陂水初绿。
   黄洲孥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 波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仙游道士余岫云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
   规作丹室,喜而赋之元虞集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
   清露尚余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开畲陇,春托山雷净石床。
   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元章。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岭上间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蓑便有余。
   自古诗人多会合,浮邱毛氏不愁予。
   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
   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
   洞经即自修真诀,五臼逢春浴旧丹。
   却恐山中添故事,题诗莫与世传看。
   仙游办得茅千束,华盖须分屋数间。
   微咏玉经忘我我,谩调金鼎胜闲闲。
   龙雷变化从舒卷,鹤路清寒自往还,
   何似绮园诸老者,采芝初不离南山。茅冈初割一溪云,元契华阳旧隐文。
   竭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
   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
   便往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
   与燮元溥登仙游和李浩卿韵虞集
   老去江山已倦游,况闻风雨满溪头。
   拟寻黄鹄望松壑,聊伴白鸥经稻畴,
   山崦有云堪作供,酒樽无妇可归谋!
   从教宾客回车晚,留取衰翁专一邱。
   癸酉岁晚留上方观虞集
   投老归来山县小,无端人事尚关情;
   云房借宿最岑寂,亦有邻舂月下声。
   灯前自了读残经,风入疏帘月入棂,
   坐到夜深谁是伴?数枝梅萼一铜瓶。
   偈行曲径岂寻春,忽见丛兰紫茁新,
   幸自林深可终日,莫将香引路行人。
   山中积雪到檐端,独对篝灯坐夜阑。
   不是梅花心似铁,如何禁得许多寒!
   风入松(寄柯敬仲)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按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虞集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无题明吴与弼
   琴到无弦识者稀,古今唯有一钟期。
   几回拟古阳春调,月满虚堂下指迟。无题明吴与弼
   灵台清晓洞无瑕,独立东风玩物华。
   春气夜来添几许,小桃又放两三花。
   松林寺明吴道南
   想是山灵欲见招,故将风雨净尘嚣。
   清虚圆影空中现,杳蔼香云象外飘。
   试问涅槃何处证?可能流注一齐消!
   却惭有发僧非我,愿借丛林听海潮。
   梅仙峰明 *危素
   谏疏当时奏汉宫,至今名迹遍诸峰。
   经台半掩三花树,册臼横遮五粒松。
   近水衣裳清露湿,并岩芝术白云封。
   因君更忆非非子,仗履登临得屡从。
   崇仁十二景明 *李绍春
   紫元仙洞
   紫气连华盖,神仙古洞深。
   赤霞文炫玉,瑶草色拖金。
   石怪留云住,泉飞带雨吟。
   太元不落境,虚牝地无心。
   巴岭文笔
   当面两峰峙,俨然双笔超。
   生花来瑞梦,昼日建先标。
   雨过峰芒润,云飞墨迹飘。
   巨灵钟妙手,元气此中调。
   罗〓云屏
   罗峰高列幛,图画倚天开,
   翠壁断还续,苍烟往复来。
   举头呈物色,对面隔尘埃。
   卷舒疑错绣,凭虚接上台。阜岳奇踪
   层冈独擅奇,众山势若俯。
   时出肤寸云,遂沛崇朝雨。
   灵气钟人文,神功庇下土。
   天造元帝宫,龟蛇亘今古。
   芙蓉秋霁
   云表矗高峰,宛如仙萼〓。
   阴霾扫秋空,芙蓉浮水面。
   含晖奇可摘,丽爽葩弥绚。
   天帝下尘寰,此正芙蓉殿。
   黄洲沙月
   清夜看黄洲,沙明月如雪。
   不淘精光莹,匪浴皓魄洁。
   太宇相昭回,千古擅奇绝。
   好拟作沙堤,金莲不用〓。
   宝水长虹
   隔岸惊涛汹,长虹跨水中。
   谁驱海石至,却收舟楫功。
   白鸥间上下,轻马任西东。
   谩羡浮槎客,冷冷欲驭风。
   邓林孤渚
   一水由南折,翻成孤渚奇。
   江光时隐见,树影复参差,
   旺气符先谶,文星焕斗箕,
   疏钟虚阁动,恍似到伊耆。
   两城烟晓
   东西崇雉堞,晴翠晓逾妍,
   楼阁苍茫里,江山缥缈边,
   曙光浮碧树,远水散轻烟,
   几度凭高望,依稀一洞天。独塔晴空
   桥门耸高标,风景晴愈厂,
   屹然撑青霄,卓哉擎仙掌,
   蹑陟层云巅,仰窥广寒上,
   桃李孕云根,声飞题雁响。
   汤溪温泉
   寒泉万家汲,汤泉胡其然。
   毋乃阴阳炊,倘亦金石煎。
   沐濯恣所取,垢污常不涓。
   却输洗心池,沙洌君子怜。
   钟岩浮石
   造化簸奇功,峰回溪复流,
   悬岸遗墨古,巨石压溪浮。
   吟屐穿罗上,疏云为客留。
   班荆猎清趣,恍入无何游。
   松林寺对月清 *威凤
   长风扫雪天空空,月如波流当天中,
   天之苍苍其色正,月之皎皎其光融,
   高摘疏星明不定,俯拾纤芥谁能蒙?
   千里万里但一色,使我豁然开心胸;
   安得将心托皓月,清辉夜夜悬苍穹。
   故人今夕知何处?皓月入怀将毋同!
   如此青天如此月,故人不来心断绝,
   圆光斜挂几株松,夜深风静虫声咽。
   告青年许瑞芳
   可惜一般的青年,
   只知赚几个臭钱,
   以颇为正服从一切,
   吃阳间饭过阴间世,
   安份守己度一生,
   岂不是个活着的死人。
   可惜一般的青年,
   具有高尚的本能,
   受尽经济的束缚,
   天才怎样能够发展,
   经历痛苦和压迫,
   还说一生都是命安排。可惜一般的青年,
   只知埋头读死书,
   作文赋诗尚仿古,
   高谈尧舜孑孔圣贤,
   眼前时事不清楚,
   时代落伍的痴徒。
   可惜一般的青年,
   陷入思想的错误,
   走到反革命歧途,
   不管乌龟王八事,
   总干几个臭铜线,
   还说救民的痛苦。
   可爱的青年们呵!
   你脑筋已陈腐么?
   我要送到太平洋中,
   替你去洗一洗,
   洗去一切的陈腐,
   要有阶级的觉悟。
   可惜一般的青年,
   玩水游山任自然,
   只知征逐花酒间,
   清淡陶潜白乐天,
   社会一切都不问,
   个人享乐顾眼前。
   可爱的青年们呵!
   你的血已冷了么?
   我要拿到百度的沸水中去煮一煮,
   使你们的血沸腾,
   快和敌人去斗争。
   可爱的青年们呵!
   你要时刻的准备,
   去和敌人相厮杀,
   社会旧壳在崩坏,
   只要你们的努力,
   幸福跟随胜利来。
  1928年1月10日
   农人的叹声许瑞芳
   农人苦真苦,
   清早去锄土;
   太阳已下山,
   做到二更鼓。
   水旱天灾降,
   深夜睡不着,
   且幸秋收熟,
   大半交租谷。
   日光当头晒,
   汗下雨如注;
   风吹暴雨淋,
   正在田间做。
   镰刀方收藏,
   又要寻借户;
   春荒米陡涨,
   日子真难度,官衙差警来,
   催粮太紧促;
   绅士去领赏,
   团丁作威福。
   可怜衣无穿,
   补上又加补;
   居住太窄狭,
   东倒西歪屋。
   人们卑贱我,
   道是红脚肚;
   一生白勤劳,
   为他人造福。
   努力去斗争,
   罢税抗租谷;
   个个去做工,
   人人来享福。
   兵士来拉夫,
   难免将被捉;
   任你怎乞求,
   只是空泣诉。
   四季无饱期,
   时常要吃粥;
   儿女已长成,
   怎能教他读。
   终是要翻身,
   快去找出路;
   大家来团结,
   别人靠不住。
  1928年4月17日小火星① 许瑞芳
   小火星! 小火星!
   具有反抗之热情,发出革命之声音,
   充满了“叛徒们”②的不平鸣。
   [注]: ①许瑞芳同志生前喜爱写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写些短文和小诗发泄一点儿悲愤”,《小火星》这首小诗就是写在他的诗文集封面上的。
   ②叛徒们,这里是指背叛剥削阶级,反抗旧社会的革命者。
   寄咏汤溪塔草吟回澜桥 *范贤儒
  塔影回流,汤溪魁秀;探史溯源,始建明朝;蜚声故郡,冠绝巴山;古今文士,云集予地;兴吟赞咏,浪迹萍踪。睹其近姿,绮丽殊众;幽谷深藏,耀采含章;青山巍巍,溪流滂滂;急涛甚箭,澴波怒溢;烟笼雾锁,瑞蔼飘飘;抚今追昔,乡根眷恋;远笔短句,以当晤叙。
   高塔凌空耸,疑似擎天柱,
   穿雾破重云,千古风烟度。
   悬阁跨涧谷,烟波绕翠竹,
   飞泉漱琼瑶,回澜青龙吐。
   三
   急湍奔若箭,澴波怒溢梗,
   霞吞夕日暮,月挂尤如灯。
   四
   涛生欲喷雷,挟岸青山负,
   滚滚热泉水,蒸蒸百鼎沸。
   五
   郁郁争芳草,葱葱竞秀木,
   怪禽啼旷野,奇石卧如虎。
   六
   眷恋苍烟景,徘徊塔桥姿,
   江山异彩添,盛世壮心足。对联
   门联
   逍遥山寺联 (清)佚名
   世界千尊佛,
   江山—个僧。
   黍山宝华林寺联 (清)*庸庸道人
   没字破罗盘,指东乎,指西乎,如何结局;
   无人空轿子,抬来也,抬去也,作甚生涯。
   横批匾曰:断送残生
   宅居门联 (民国)彭祖寿
   本份为人,自有生成造化;
   平心做事,何须巧用机谋。
   楹联
   芙蓉山房楹联 (宋)黄炳炎
   园林花信春风稳,庭户书声昼日长。
   御书阁楹联 (宋)李刘
   云汉为章天咫尺;江南如画阁三重。
   大华山楹联 (清)佚名
   有意烧香,何必远朝南海;
   真心向佛,此地便是西天。
   亭坊联
   南阜山亭联
   华盖传千古,
   南山此一亭。
   沙洲杨家山村总牌坊联 (清)佚名
   流泽孔长,一脉渊源追渤海;有基勿坏,千秋门第壮巴山。
   炉鼎联
   大佛寺惜字炉联佚名
   且把残文焚宝鼎,聊将废字化金炉。
   自勉联
   (明)刘㝡
   读书无一字用,未足以语学;
   立志为自身谋,不堪称为人。
   (民国)彭祖寿
   百炼此身成铁汉,一生知已是梅花。
   布衣常自足,多金复何为。
   讽刺联
   (民国)佚名
   讽国民党崇仁县党部联
   男干事女干事,干事干干事,干得有趣;
   大委员小委员,委员委委员,委实无聊。
   歌谣
   苏区歌谣
   送郎当红军
   送郎当红军,阶级要分清。
   反动派家中呀!亲郎切莫行。
   送郎当红军,敌我要分清。
   反动官僚呀!是我们的对头人。
   送郎当红军,爱憎要分明。
   豪绅地主呀!剥削我穷人。
   送郎当红军,前方打敌人。
   消灭反动派!大家有田分。
   送郎当红军,勇敢杀敌人。
   打倒刮民党!亲郎立大功。
   送郎当红军,坚决斗敌人。对待反动派!亲郎莫留情。
   送郎当红军,提高警惕性。
   站岗和放哨,时刻要小心。
   送郎当红军,切莫想家庭。
   父母妻子呀!政府会照应。
   送郎当红军,一心为革命。
   革命胜利了,亲郎转家门。
   送郎当红军,妹心贴郎心。
   心心干革命,恩情似海深。
   当兵就要当红军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都齐心。
   打倒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有田耕。
   当兵就要当红军,退伍下来不投敌,
   分到田地都种好,白匪进犯就反击。
   红军纪律最严明
   红军纪律最严明,受苦群众到处都欢迎;
   买东西,真和气,态度暖人心,
   军民如兄弟,处处应相亲;
   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
   捆禾草,上门板,房子扫干净,
   借物要送还,损坏要赔偿,
   大便要避人,洗澡不露身,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要执行。
   游击队练操歌
   枪在我肩上,血在我胸膛。
   我拿枪杆为祖国,日夜操练忙。
   枪指反革命,齐步向前进。
   开枪专打反动派,不打自己人。杀!
   民间歌谣
   穷人眼泪咽
   今年望明年,年年水旱连。田里没有收,交租不能延。
   抛妻又别子,只身逃外边。
   官绅鱼肉臭,穷人眼泪咽。
   几时会天光?抬头问青天!
   长工歌
   日头落山快落山,我打长工真苦难。
   一日三餐烂粥饭,一碗腌菜下三餐。
   长工苦处多,多得有法说。
   年初到岁尾,时刻有有歇。
   落雨要砻谷,天晴下田做。
   日日要起早,挑水做杂活。
   年节或请客,搬凳洗碗碟。
   吃起酒肉来,别人剩下个。
   牧童歌
   放牛伢仔苦凄凄,天晴落雨草坪栖。
   冷粥冷饭归我吃,残汤剩菜填肚皮。
   讽喻歌
   牛耕田,马吃谷。爷做官,崽享福。
   戒赌歌
   正月里来是新年,妹劝哥哥莫赌钱。
   九个赌钱十个输,有见赌博得好处。
   情哥出门去求财,赌博求财求不来。
   只见赌博卖田地,有见赌博发了财。
   戒烟歌
   劝告工农弟兄们,有钱切莫吃洋烟。
   一吃就会吃上瘾,上了烟瘾苦难言。
   大家快把洋烟戒,戒了洋烟乐无边。
   身体健康少欠债,妻儿老小合家欢。
   烟馆老板要听清,莫为赚钱昧良心!再卖洋烟害百姓,我们工农不答应。
   若耍花招继续卖,罪上加罪难容情,
   捉你游街现丑相,捉你坐牢做苦工。
   行路难歌
   隔河千里遥,无船又无桥;
   过河先下水,性命水上飘。
   隔山如隔天,想见木易见;
   行走无大路,出人多不便。
   外出四十里,步行一整天;
   肩挑和背磨,不知到何年!
   文盲歌
   天茫茫,地茫茫,不识字,成文盲。
   不怨爹,不怨娘,旧社会是害人狼!
   夏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揩汗如出浴;
   五九、六九,新谷到手;
   七九六十三,庆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灰击。
   冬九九歌
   一九、二九,霜风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
   四九三十六,夜眠水上伏(又作“夜鱼水上扑”);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衫;
   八九七十二,黄牛柳下睡(又作“黄狗寻荫树”);
   九九八十一,犁把一齐出(又作“寒冷无点滴”)。十绣
   一绣娘家闺门女;二绣白面书生郎;
   三绣桃园三结义;四绣鲤鱼跳龙门;
   五绣五男并二女;六绣童子拜观音;
   七绣天仙七姊妹;八绣八仙飘海来;
   九绣殿上龙献宝;十绣郎心对姐心。
   十二月花
   正月梅花最芬芳;二月李花白如霜;
   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梨花满园香;
   五月桅子花心黄;六月荷花开满塘;
   七月菱角颠倒挂;八月桂花千里香;
   九月菊花黄又黄;十月芙蓉赛牡丹;
   十一月无花无蝶采;十二月腊梅斗雪开。
   十二月歌
   正月寒,二月雨,正好时候春三月;
   暖四月,燥五月,热六月,溽七月,不冷不热秋八月;
   九月凉,十月冷,寒冬腊月冻冰雪。
   现代歌谣
   共产党,象太阳
   共产党,象太阳;毛主席,象爹娘。
   咱人民,幸福长;粮满仓,猪满圈,牛羊满山岗。
   赞歌颂党情满怀
   江河流水浪排排,赞歌颂党情满怀;
   歌声好似坝中水,闸门一开滚滚来。
   政策带来丰收年
   金黄稻谷堆成山,农民乐得笑开颜;
   “四化”建设话美景,政策带来丰收年。划新乡歌
   划新乡,划新乡,翻天覆地变了样;
   老百姓出头做了主,今后不把牛马当,牛马当。
   选举代表要注意,防止坏蛋用鬼计;
   贫雇中农当代表,封建势力要打倒,要打倒。
   劳而又苦历史清,不吃冤枉心公平;
   工作积极带头干,斗争地主不留情,不留情。
   过去乡长有钱人当,一党专政民遭殃;
   抓兵派款心如狼,妻离子散田园荒,田园荒。
   乡的组织真重要,我们一定要选好;
   努力生产来退租,秋后分田要做到,要做到。
   新的组织已建立,咱们大家团结起;
   不分你来不分他,天下穷人是一家,是一家。
   (1950年萱华乡划乡试点的群众歌谣秧歌调)
  第五章文物胜迹
   第一节古遗址
   古文化遣址
  新山周代文化遗址位于沙堤乡刘渡村东北、距崇仁河南岸200米的曲尺状土山上,遗址为杂草覆盖,面积约4200平方米。1982年开展文物普查时,在此采集到石锛1件,石矛残片3片及陶器等。石锛系用花岗石磨成;石矛残片中脊起棱,两面两侧开斜刃,断面呈菱形;陶器多为几何印纹硬陶,纹饰以回形纹、网状纹、水波纹居多,也有少量的绳纹、布袋纹。
  海螺山周代文化遗址群位于孙坊乡众寺坊村西2公里的海螺山上,东北滨小溪,北方土山连绵,南面农田成片,址上生杂树,共3处,自东迤西,一字排列,被分别命名为1号、2号、3号遗址。遗址群全长60.5米,宽40米。1982年在此采集到石刀、石斧和陶器的残片。石英石质的石刀残片有两面刃;石斧残存部分长8厘米,宽6。3厘米,磨制的刃部依然锋利,为花岗石质;陶器残片多硬陶,也有少量软陶;纹饰有绳纹、水波纹、网状纹、布袋纹、方格纹、云雷纹、云雷方格组合纹等。 凤岗嵊周代文化遗址位于巴山镇南郊,距县城2。5公里。西宁、宝唐二水交汇口北岸土阜上,灌木覆盖。面积5600平方米。1982年在此采集到残损石斧1件,石锛2件,印纹陶片5片。斧、锛均为花岗石磨制,陶片属硬陶,纹饰多为云雷纹,也有少许方格纹、网状纹。
   杨柳坑战国文化遗址位于沙堤乡杨柳坑村前,宝水渠东100米处的冈阜坳地上,灌木、杂草覆被,面积15600平方米。1982年在此采集到石斧、有段石锛各1件,印纹陶片多片。石斧、有段石锛分别为花岗石和板岩磨制;陶片多为硬陶,也有一些原始瓷,印纹以方格纹居多,也有少许叶脉纹、布袋纹、S纹。
   古窑址
  拳头山宋代窑址位于三山乡庙前村委会所在地北(偏西)0。5公里的拳头山上,松林植被。1982年在此发掘出碗、盘、坛、罐、香炉、八棱壶等瓷器残片多件,多为影青瓷,也有少量黑、褐瓷。又,这个乡的威坊村也有宋代窑址。第二节古建筑
   文庙学官
  北宋祥符前(11世纪初),县治东有文章王(即孔子)庙,庆历三年(1043)始创建学宫;崇宁三年(1104),造屋60楹。大观间(1109前后),重修;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再度重修。绍兴二十八年,三度修葺。嘉泰二年(1202),增建殿庑堂舍,作六斋于两序:东曰“学古”、“居仁”、“明道”,西曰“由义”、“尚志”、“好德”,后几经毁、复。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兵燹。明洪武元年(1368),倡建明伦堂、棂星门。翌年,建大成殿于旧址前,七年、十一年,廊庑斋舍,续有增建。 清道光二十年(1840)冬,知县王楷和地方人士陈彤〓、黄兆槐、黄士元、刘诗华、甘启祥、陈飞鲲、袁章奏、李灿芳、杨凤喈、刘崇普等,倡议劝捐,共得捐款14000余串(每串千文),遂于十月动工,二十二年五月竣工。经此次修建后的文庙,蔚为壮观。大成殿、崇圣祠、大成门、文昌宫、魁星阁,概换成琉璃瓦,柱石、门壁、窗棂等,更换一新,髹以朱漆,终以金碧,美轮美奂,焕彩交辉。崇圣祠两庑、尊经阁。明伦堂及乡贤、名宦、忠义、节孝各祠,亦皆修葺完好。咸丰六年(1856)至八年,太平天国农民军与清军在崇仁境内交战,大成殿堆积硝磺,不慎爆炸起火,烧毁殿宇,延及崇圣祠两庑、大成门等处;未焚屋宇,亦多残破。同治六年(1867)二月,修复后。。文庙与学宫正中为大成殿(殿前有丹墀),左右建两庑,庑前,左为更衣所,右为乐器所;又前即大成门,名宦、乡贤两祠分立大成门前左、右侧,再前为棂星门,门前为泮池,左右侧门分别名为“义路”、“礼门”。泮池前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坊,坊前筑屏墙,两端竖“下马牌”(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住轿、下马”)。牌坊前临城门,门内东为名儒坊、西为高第坊(高第坊同治时已圮)。大成殿后原有崇圣祠,被焚毁后未修复,仅存围墙。围墙后有尊经阁,阁左即文昌宫,宫后原有文昌先代殿,被焚毁后未修复。宫前为魁星阁,宫右为明伦堂,堂下右折即忠义、节孝祠,前为龙门,门外铺甬道,道西北为司谕署,南为司训署,又南为土地祠,正南即学宫大门,周围筑有高墙。
  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文庙魁星阁设崇仁县无线电台;三十四年春,在文庙创建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改大成殿为礼堂。
  1955年改建成人民大礼堂,后复改建为崇仁饭店。
   附:学官图(图5—2)
   塔、幢、坊、亭
  太和寺塔耸立于县城桥南桶荡街南端。相传建于汉末三国吴黄龙二年(230),晋代重修,后毁。宋开宝三年(970),曹彬、潘美因平岭南驻兵于县,散金帛修葺。政和五年(1115)坏基,下小井中得银牌上载:皇祐二年(1150)重修。建炎时遭兵燹塔坏,复继修。元至正年间又重修,因塔旁有一太和寺,故名。塔分13层6面,高35米,基围13米,呈等边六边形,每方有拱门,中空,有石阶,可迂回而上,登塔,可远眺青山绿水,近瞰全城风貌。因年久失修,塔身倾斜,常坠砖石,于1955年拆除。
  普庵定光古塔耸立于相山镇苔洲村东,通宜黄县的古道旁,为明代建筑。塔用花岗石建造,呈六边形(每边长36。4厘米),高6米,分7层(每层高988厘米),莲花座底,葫芦盖顶,每层均刻6字,竖排成文,上下贯通,现有字迹较清晰者5行,文曰:“普庵定光古塔……南无阿弥陀佛……”。
  汤溪古塔马鞍乡汤溪村东南、距村约500米的小山上,矗立古塔1座,系明代建筑。塔6面7层,青砖构筑,高12。6米,底部直径3。5米,已有多处损坏,急待维修。
  罕浒经幢立于山斜乡罕浒村南面,西宁水南岸小桥畔,系17世纪初建筑物。幢呈方柱形,用花岗石建成。总高度计5。2米,底座宽66厘米。高37厘米,幢体宽33厘米,高3。4米;幢之上部作塔形,共6层,每层高21。7厘米,宽46。4厘米;幢之最上端冠以高39厘米、直径24厘米的葫芦顶。幢体前雕佛像,背镌文字,有“明万历辛丑年”字样。
  世尚义坊立于相山镇林头村南端马路旁,系明崇祯十年(1637)建筑的牌坊,全用花岗石凿孔穿榫构建。高7米,宽(6.2米,4柱6梁,顶部两端各浮雕龙一条,中雕一大珠,成“二龙戏珠”图景。
  杨家山牌坊立于张坊乡沙洲杨家山(原名袁家山)村口。清光绪十三年(1887)建,分三层建造,高8米,宽6.3米,正中横额:“丹阳世家”,两侧镌联书,坊内有一雨亭。
  南阜亭位于城郊南阜山上,今县城通往凤岗的公路旁亭而过。宋淳祐十二年(1252)间建,亭侧有一台石,传为李梅亭尝邀友游于石上,饮酒赋诗,故世称之“投壶台”。山下小港盈带,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两岸垂杨碧绿成荫,纵目极观,两城全景尽收眼底。亭右侧是一天门、谌母殿、仙桥(两山丘之间,人工凿成长7米、宽0.5米的石桥)、观音堂、紫竹游宫。殿阁突兀,朱碧辉煌,极为壮观。亭内壁上书元虞集,招熊少府游赏的《南乡一剪梅》词一首,后因兵燹亭毁。民国二十八年,县府重修,题名“两必轩”(两必意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今亭废,址已建钨矿用房。
  赏冈亭位于沙堤乡萱华村委会境内赏冈村南的崇临公路边,清代建,初名仙姑亭,里人于此施茶。民国时期破旧。195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易名赏冈亭,砖木结构,占地14平方米,供来往行人憩息。1982年遇狂风倒塌,1983年,县人民政府两次拨款重建,改为水泥、红石结构。
  仙应亭位于巴山镇北偏西2公里处大路旁,郊西乡境内。砖木结构,四面砖墙,占地约18平方米,亭口横额,清道光壬辰年(1832)冬修建。行人至此祈望得到神仙照应,故名。 寿仙亭位于巴山镇东南0。5公里处土坡边,今崇宜公路旁亭而过。砖木结构,两面砖墙,占地20平方米。清咸丰初年,由乡绅独资兴建,以祈望仙人保佑延年益寿之意。解放初期,亭几于颓。1951年和1953年由巴山镇第六街农会先后两次拨款重修。 三里亭位于巴山镇南1。5公里,崇(仁)凤(岗)公路西侧山坡上,砖木结构,两面砖墙。清同治(1862—1874)年间,由乡绅独资兴建。民国二十八年,县人重修。解放初期,濒临倒塌。1952年由巴山镇第六、七街农会合资修复,亭距县城三华里,故名。
   祠坊、宅园
  贡公祠堂明代建筑,坐落于山斜乡浯漳村边,祠堂大门前左侧有水井,井圈镌有:“明崇祯十三年立”7字,祠堂石雕门楼横刻(自右至左)“贡公祠堂”4个大字,周围有花纹雕饰,大门两侧墙上均有石雕图案、花纹;顶端重檐,檐下为三层如意斗拱,祠宇面宽18米,高9米,进深26米,分前厅、正厅两大部分,两厅之间为天井,天井内置高0.63米、直径0.74米的莲花石墩4个。
  甘氏宗祠清代建筑,坐落在相山镇苔洲村,祠宇高9米,宽18米,进深31米。石雕门楼,“甘氏宗祠”横额两侧各雕人物像1个,上下雕刻“双狮抢球”。正门左右各有便门,门楣上方镌刻双凤。重檐下有三层檐牙,大门内建有戏台,两侧有看楼。祠堂正厅宏敞,有立柱4对。杨氏石祠清咸丰九年(1859)建,坐落于县城小东门。全祠除桁条、瓦楞为木料外,全部柱、梁、枋、槛等均用巨石雕琢而成。大门为长条石牌坊,横刻“杨氏宗祠”,周围布满人物、山水、鸟兽的浮雕和花纹,极为工致,栩栩如生,浮雕于龙口内的石珠,无法取出,风吹即动。祠堂纵分三格,横切三幢,前幢为门厅,筑戏台,两廊上方有走楼;中幢为正厅,厅后建一宽大的天井池,四周筑石围,正中架一单拱曲桥,面铺条石,旁护石栏,两边各竖4支短柱,柱头雕坐狮像,中间镶石板,镌有各种花纹,池内养鱼,供人观赏;后幢为寝殿。祠堂长40米,宽15米,总面积600平方。民国三十四年,县人于此办私立增辉中学。今除大门粉饰有所改变外,宗祠内大体保持原状。1969年县变压器厂占为厂房。
  化龙池宋侍郎乐史故宅,址在县城北耆邓家塘。侍郎登第时,池有巨蟒,化龙而去故名。久废。遗址在今江重机床厂内。 月湖南宋名臣何异的“西第”,兴建于绍兴年间,址在县南城,面市背河,凿池名“月湖”,筑东西两庵,有船亭、水阁、睡寮、精舍、云溪楼、家山阁诸胜景。元后至元二年(1336)毁废。 芙蓉山房宋黄炳炎故宅,址在县城东耆渠尾桥畔,宅擅园林之胜,有古木、怪石、奇花;构揽辉轩、尚友斋、聊复尔尔亭、超然亭诸胜景。元至正末(1366前后),宪使姚竹居、宣慰贾元振过此,赞叹:“洛中司马‘独乐园’不能过也。”清同治时,宅尚存,后废。 御书阁南宋理宗作诗赐李刘,又赐御书“藏修经训,竹阁梅亭”8字,共4轴。李刘建3层楼阁贮之,阁在县城东耆小港下。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达鲁花赤麻合谋拆阁,建丽谯(城楼),后于遗地建草庐书院。
   陈氏二楼元元统间(1333—1334)陈祥甫建。址在县城东耆黄洲桥南,高百尺许(按:“高百尺许”当系夸张之词,不可执着认为14世纪时即有高达30多米的楼房)。虞集题2匾日“远尘”、“天开图画”,督御史题匾曰“极高明”,后废。
  章家花园在县城郊南阜山右,仰山寺近,清县人章自思辟为憩息游览之所,园内有壁精舍、供钓亭、海云洞、觅红亭、问耕亭、庆外亭诸胜,久废。
  颐园在今县城桥南螺蛳巷47号,清末县人袁恭宏建为游憩之所,内有楼阁、书院、花圃、鱼塘、果树等。后渐废。今改为民房。
  芳园(又名彭家花园)在今县城桥南神巷口。民国五年,崇仁巨富彭忠和建,内有别墅、鱼塘、花圃、果树等,后渐废。今改建为巴山镇第二完全小学操场。
  中山公园在桥北学宫侧,义仓前。民国二十年间,县府修建。公园内有假山、池塘、八角凉亭、花圃、果树,供县人赏憩游览。三十五年间,因年久失修遂废,旧址今建为崇仁县粮食局。
  必必公园在桥南万寿宫侧,今胜利大道终点,崇仁至宜黄公路交叉的三角地带。民国二十七年,县府修建。为了纪念抗日阵亡烈士,园内建立1座烈士纪念塔,周围木栅,内栽各种花卉,园门有1石碑,题刻“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未久即毁。今在原址建1街心花园。历代古建筑统计表
   表5—22单位:座
   注:今存寺庵2座,塔幢3座,牌坊2座,祠堂3座。
   第三节古墓葬
   乐史墓
  北宋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墓,在三山乡张家村委会所辖官山村村前冈阜“凤凰窝”,距县城9.6公里。冢高1.4米,直径7.7米,砖石墓室。墓背靠冈脊,面临小涧、农田,左右侧是荒丘(右侧有清代墓两座)。墓碑是用青石板镌刻楷书,文曰“始祖宋兵部侍郎乐公讳史号月池先生墓”,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立(宋代或宋后其他古墓碑已不可得),此墓现犹保存完好。
   黄裳墓
  北宋名臣黄裳墓,在许坊乡黄坊村锅形山,原大路旁有望碑1块,高3米,宽1米,墓砌有三碑四扣,上有葫芦顶,墓上有传略碑1块(已失),墓前碑,系清道光十八年重修,中刻“宋祖礼部尚书黄公讳裳字冕仲号元吉行三十先生墓”,此墓今尚完好。
   吴澄墓
  元著名理学家吴澄墓,坐落于河上乡陈村以南1500米,俗称“乌管岗”的荒丘上。冢高2米,直径16米;墓室用麻石砌建,花岗石盖面,墓前为农田。原有用青石板镌刻的墓碑(据同治版县志,碑文是元代著名文学家揭溪斯书写)和立于墓前7米处高大的“神道碑”(碑文叙述吴澄生平),均在1967年兴修水库时拆毁,惟墓室无损。
   吴与弼墓
  明著名理学家、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墓,位于六家桥乡熊家村西南1公里处高地。墓碑镌刻“明吴康斋墓”字样,墓前有高大的“望碑”两座,分别镌刻擘窠大字碑文,一曰“大明理学名儒吴康斋先生墓”,一日“聘君吴康斋先生墓”。
   吴道南墓明名臣吴道南墓,在沙堤乡刘渡村委会黄家山上(距县城13.5公里),冢高1.5米,直径7米。墓室用红石砌建,尚无损,但墓碑、石栏杆等原有地面标志已全部被拆毁,无迹可寻。或以为此处并非吴道南墓,吴墓实在孙坊乡庙上村委会所辖高家村外嘉陂岗上,地下墓室无损,地面亦绝无遗迹可寻。两墓不可能俱是吴墓,但也有可能俱非吴墓。
   古泉夫妇合墓
  明代古泉(陈,字文达,号古泉,古青云乡岐源人)夫妇合葬墓,坐落于白陂乡白陂村委会东面500米的冈阜上。冢高4米,直径15米;墓碑高1.1米,宽60厘米。
   李氏母子合葬墓
  明代李氏母子3人合葬墓,位于马鞍乡汤溪村东北1000米处的山坡上。四周杂草丛生,西南山下有农田,南面为汤溪古塔,墓碑正对塔尖。此墓冢高1.4米,直径2米;树墓碑3块,中为李母碑,二子碑分立左右;用麻石柱嵌碑,柱上雕有人物像。
   谢公墓
  坐落在马鞍乡何嵊村后山坳中。冢高1.45米,直径2米,麻石作柱嵌住墓碑,柱上雕刻人物像。相传,此是明代人,谢坊村谢氏始祖之墓。
   黄德明墓
  在沙堤乡刘渡村委会东南800米的黄家村中,墓碑用板岩石制成,墓室用麻石砌建,现保存完整。墓主黄德明,系黄家村黄氏的始祖,于明代从福建迁来。
   陈剑华墓 在三山乡流坊村委会西800米处。冢高1.4米,直径6米,砖砌墓室。墓碑四周用板岩石砌嵌。墓在山岭上,背靠罗山,前临稻田。又,东来乡大塘村有清代曾任刑部主事之陈剑华墓,当系同姓名两人的墓葬。第四节古文物
   化
  恐龙化石县文化馆于1969年9月在石庄公社(今石庄乡)张家村山坡,发现恐龙化石,当即保护场地,报告中国科学院。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通知华南“红层”队江西队派专人前来,发掘出一串相关连的恐龙尾椎化石(经专家鉴定,属蜥脚类巨龙科)多块,运往北京,今存自然博物馆,有关资料,中国科学院已编入《华南中新生代红层》一书。
   瓷器
  影青婴儿戏水碗宋瓷,薄胎,质细嫩,釉色淡绿,光泽照人,碗口大(径22.5厘米),底座小(径8厘米),碗斜面高13.2厘米,自碗口斜下3厘米至底座圈止,有影花图案,上层如莲花,如云片,中层有二小孩对坐云端俯视,四周有菊花形、波浪形花纹,层见叠出,云蒸霞蔚,极为美观。皈依瓶馆藏共16种,其中宋瓷12号,1—4号,每号1对,5—10及12号,每号1只;元瓷5号,11—14号,每号1只,15号1对。瓶之形制,大同小异。现以3号宋代皈依瓶为例说明:瓶1对,高3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厘米,1只有较完整的顶盖,高6.5厘米,顶上塑“思天”。瓶体长颈、鼓腹,颈部塑12生肖,肩部塑12个人像,面目模糊,瓶较完整。
   铜器 铜镜宋镜二面,均为圆形,一有柄,一无柄,均足珍贵。清镜一面,圆形,无柄,背面铸“五子登科”4字。 铜钱约3.5公斤,大多为清代铜钱,少数为唐、宋、元、明各代铜钱,有“太平天国圣宝”铜钱1枚,弥足珍贵。
   书画
   古籍 《御选唐宋诗醇》1部,计44卷(全书应为47卷,缺21—23卷),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聚秀堂刻本,内容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六大家之诗选,此书至今只此一种版本。书中刊有“星沙后学晴峰氏张正旭序文”、“江苏巡抚臣陈宏谋”奏请重刊此书的奏折,及乾隆御批“知道了,钦此”。
  名画徐悲鸿绘画1幅,用宣纸,绘花草与猫。幅长60厘米,宽30厘米。画上题款:四六年于北平。徐悲鸿(印章)。三山乡侯越风珍藏。
   雕塑
  小石狮1对,用花岗石雕成。高14厘米,狮身长14厘米,宽7.5厘米。两狮彼此相对,举头远望,足下控球,形态悠然自在。此系东来乡大塘村冯氏家藏文物。
  木雕人像两尊,一主一仆。清代手工艺品,像作主人端坐,仆人前来禀事,待命状。主人像高32厘米,仆人像高27厘米,两像雕功均精湛,特别是仆人像,乃巧匠利用树根的自然姿态雕成,形态维妙维肖。据收藏者(亦为大塘村冯氏)说明,这是冯氏祖先冯元宪及其管家的雕像。
  镶嵌石马1对,是用乱石子在地上镶嵌而成,一为白石子嵌成的白马,一为黑石子嵌成的黑马,两马彼此相对,栩栩如生。今仍完整无缺,在白陂乡桃里村陈氏宗祠的天井里。
   第五节名胜古迹
   古胜迹
  鲤石在马鞍乡浮石山侧,相传琴高所乘之鲤,在此化为石。(注:琴高,战国时赵人,后被道教徒神化成“仙人”)。
   玉田在孙坊乡,据《太平寰宇记》及清代之《—统志》载,此即肖子云种玉处。(注:肖子云,南朝肖梁时人,宗室,性沉静,精史学,擅书法,草、隶俱佳。后在侯景之乱中饿死于显灵寺)。所谓“种玉”,盖亦好事者神化名人之谬说。
  洗盂塘位于沙堤乡饶家村侧,相传是白玉蟾洗盂处。(注:葛长庚,宋代闽人,家于琼州,出继于白氏,名玉蟾。玉蟾博览群书,工书擅画,拜道士陈翠虚为师,宋代崇奉道教,敕封玉蟾为“紫清真人”,故特多神化其人之传说)。
   汤溪温泉 (详见地理篇第七章第四节)。
   相山 (详见地理篇第七章第四节)。革命遗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城西南偏西。距城46。5公里的东山村,是中共崇仁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现尚存红军指挥部、发报室旧址与首长旧居,或较完整,或仅剩院落。港下村,当年红军写在墙上的革命标语,原保存多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刷贴标语、大字报,刷上,撕下,无数次反复,大遭破坏,今已所剩无几。
   第六节文物保护 建国后,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了文物调查、征集和保护。1982年全县开展了文物普查。1983年10月3日发布通告,确定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点)共12个:1、新山文化遗址;2、海螺山文化遗址群;3、苔洲明代古塔;4、罕浒明代经幢;5、汤溪古塔,6、贡公祠堂;7、“世尚义坊”牌坊;8、杨氏清代石祠堂;9、乐史墓;10、虞集墓;11、吴澄墓;12、李氏母子合葬墓。并具体落实了文物保护单位。第六章科学技术
   第一节科技队伍 从宋代起,县内即有人从事天文、地理、医药等方面的研究活动。宋末的吴泳,明代吴与弼,清代王廷泰均谙天文、知易理,通晓地志、律历,长于历数;南宋吴曾、胡以逊,元代吴澄、杨用安、熊景先,明代吴与弼、吴日新,清代陈伯适、王廷泰、黄甲榜(擅针灸)、陈立、华廷杰均精通医术,以医学名世;清代陈凤翔,则是名噪一时的水利工程专家。 清末民初,县人陈世珍、肖金标、曾金华,武术精湛,尤善伤科医术,世有“剥皮”、“拆骨”、“抽筋”之誉;民国中期,随着西学的兴起,还出现了少数新型的科技人材,著名的有留美博士黄育贤,曾任水电部总工程师(现侨居美国),但他们学成后均在外地从事科研工作。 建国后,科技工作列入党和人民政府的议事日程,全县科技队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壮大。1956年9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8年6月,成立县科学工作委员会,各公社(场)建立科学研究委员会。尔后,工业、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各条战线先后建立科研组,初步形成了科技队伍。1960年,建立了县农业科研所,“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机构瘫痪。
  1975年建立了县林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5月,恢复了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79年10月又恢复了县科学技术协会,并先后建立了农学、林学、水电、农机、气象、电子、建筑、轻化建材、粮食、医药卫生、数理化等11个专业学会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普创作协会。
  1980年后,在全县干部、职工中进行技术职称考试和考核。1983年,全县有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333人,其中农业37人,计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22人,技术员9人;畜牧业10人:计畜牧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8人,技术员1人;林业16人,计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0人,技术员5人;水电20人:计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1人,技术员5人;气象9人:计助理工程师3人,技师2人,技术员4人;工业88人:计工程师11人,助理工程师53人,技术员24人;卫生153人:计主治医师9人,医师40人,药剂师6人,医士98人。 此外,崇仁尚有一批在外地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他们中有高级工程师曹正光、邓鸣科、陈国栋、黄杰、黎玮、谭正兴,副教授冯郁、吴定璋、陈尧臣、何镇华、章阳明、吴其仁,研究员徐建军,主任医师徐日兴,副总编辑徐日新等。1981年,吴定璋在本省第一次研制完成了微型电脑控制线切割机床的控制系统,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第二节科普活动
  1953年,在郭圩乡的下屋村创办良种场,组织水稻良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1955年,在航埠乡成立了棉花病虫害测报站。
  1959年,县科委、科协抓农业耕作制度和工具的改革,组织试制和推广。
  1963年,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着重农作物防病灭虫,磷肥使用和选种留种,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1964年,重点传授农、林、牧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如红壤质低产田、冷浸田的改良;水稻、棉花新品种的培育;合理灌溉,植树造林,油茶垦复,猪牛壮膘和保健;新式农具及排灌设备的维修等。
  1965年,实行“干部、科技人员、群众”三结合,建设“样板田”,改良低产田,培训农民技术人员。全县建种子田12448亩,各类“样板田”109000亩,对比试验田4570亩,改良低产田12000亩,3500名农民得到了技术培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活动陷于停顿。
  1975年至1979年,县每年组织农技人员和农民赴海南岛学习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回县后,通过广播、培训和实地指导,组织普及和推广。
  1978年起,县粮食学会每年召开1—2次粮油科技、管理的学术研究会议。
  1979年,县科协举办短期训练班,组织技术表演、技术比赛和青少年数理化竞赛等活动,参加者500余人。县医学会编印了《医学基础知识习题解》—书,广泛发行。
  1980年后,县科委、科协及其所属各学会,举办科技训练班,组织学术座谈会、报告会,选编和印发科技资料,进行技术考核,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县医药卫生学会从1980年起至1984年止,举行了2次大型的学术讲座,组织了2次全县性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表演赛,15次疾病防治专题讲座,6次学术讨论,21次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听众达9500人次。1983年,全县各公社(镇)科普协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85期,培训4200余人;科普讲座82次,听众12300余人次;科普广播140个专题,广播280余次,编辑科普板报210期,科普广告技术要点40000余份。
  1982年,县科委、科协派员到外地学习或参加上级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至1984年止统计,全县派往县外学习的科技人员计256名;参加省、地专业学术讨论会的达12人次;被选入省专业论文集的论文有15篇;礼请专家、教授来县讲学10次,听众共达1023人;编印科技情报和科普资料463种(期),赠发资料198237份;建立科普资料阅览室33个,咨询服务站55个,还多次举办科普广播,放映科教影片。1983年,建成面积1100平方米的4层科技大楼,并设立了科技市场,配备和添置了必需的科技设备和科普器材,为科技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全县13个自然科学学会、协会,完成科研项目14个,新产品试制项目11个,新成果、新技术推广项目12个,召开学术交流、讨论会29次,参加人数达2100余人;撰写学术论文、资料200篇,咨询建议90余条,已被采纳30余条。县农学会举办技术讲课78期,听众达93600人次,办《科技简报》7期,印行12000余份,建立农技询问处4个,接待群众2300余人,抓示范户103户,面积2100亩,亩产均比上年增长110公斤。当年组织推广氮、磷、钾混施面积32。9万亩,推广地膜育秧法面积11000亩,一般提早成熟3—5天,增产3—8%;推广对作物喷施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硼砂和微量元素,面积达27万亩,一般增产4—8%;推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其中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12万亩,取得显著效果。当年,县科委在白陂公社赵家大队坪头村抓科普文明村试点,虽然遭受了严重的风、雹自然灾害,全村水稻面积171亩,仍获平均亩产800多公斤。
  1984年,县科协举办科普讲座314次,听众达28451人次,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85期,培训6800人次,其中协同县科委、农牧渔业局举办了2期养鸡、养猪技术训练班,培训80人,受到了专业户的赞扬。当年,广播科普专题205个,编刊板报318期,出版各种科普资料240期,共计142147份。县科普创作协会,开展科普创作活动,1983年至1984年编撰了各种科普资料260余篇,并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在省、地有关的报刊上发表。1983年还编绘了1984年的《迎春图》,印发15000份;1984年编绘了1985年的《迎春图》,印发6000份。石庄乡科协评选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中国科协的奖励。县各自然科学学会开展学术交流30次,参加者1272人次,撰写学术论文27篇,发表22篇,编写科技资料58期,印发11600份;组织科技攻关22次,技术论证59次;举办科技讲座95次,听众达33079人次。县农学会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54项;县林学会从湖南引进葡萄油桐,在县林科所试种近百亩,成活率达90%以上;县水电学会推广应用了取表水灌溉的科研成果,先后在11座中小型水库建成了4种不同形式的取表水装置,受益面积达42000多亩;县医药卫生学会举办扫医盲、气功师资、蛇伤防治等培训班3期,培训120人次,撰写论文6篇,先后在《中华预防医学》、《浙江中医》、《抚河医学》、《崇仁科技》等刊物上发表;县机械、轻化建材学会协助江西第二变压器厂和互感器厂引进新技术,试制新产品14个;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青少年大力开展科技活动,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省、地各学科竞赛和科技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崇仁一中学生万瑞华在全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崇仁一中科技辅导员制作的教具获全省二等奖;是年6月,我县参加地区第二届小发明、小论文赛的9件作品,有5件获奖,其中崇仁一中学生展文忠制作的《方便墨水台》,万瑞华撰写的《数的整除》分别获二等奖,侯龙青制作的《蜡烛台》,吴立新制作的《定时自动开关》,巴山一小学生邓斌制作的“变画匣”分别获三等奖。“六·一”儿童节,县里举办了少年儿童科技电影周,放映65场,少年儿童观众达58000人次;同时,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微型计算机普及活动,购置微机4台,选送科技辅导员7人参加全区微机培训班学习,并选送2名少年参加了全国地学夏令营活动。
   第三节科研成果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科技工作蓬勃发展,不少科研项目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人工孵化家鱼1962年,县农业局水产技术员郭胜田,偕同县鱼种场职工汪水珍、张跃阳等人在虎毛山水库人工孵化家鱼试验成功,填补了抚州专区这一科研项目的空白,受到地区领导的表彰。在1965年召开的全省农业科学实验会议上,我县代表介绍了人工孵化家鱼的经验。 “崇抗1号”优良稻种又名“蝠B5号”,系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何斌等科技人员,利用产自斯里兰卡的秈稻品种“Ba90—2”,经辐射处理后选育、在子代稳定成型的。1978年实验,1981年8月完成。“崇抗1名”,保持了亲本的丰产性能,又能抗御稻飞虱、浮尘子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全生育期为125—130天,亩产达400—500公斤,是较理想的早稻品种。 利用地热孵化家禽马鞍乡汤溪温泉,水流量日约200吨,常年水温恒定于38℃~41℃。县农牧渔业局科技人员傅宏昌、黄文清等利用此地热孵化家禽。1979年8月开始实验,1980年12月获得成功。其技术要点是:依据家禽胚胎生长发育各阶段对温度、湿度的不同要求,随泉水流向设置孵化室3个、育雏室1个,采用升降水位和增减保温设备的方法调节温度,孵化期间按不同阶段,以前高、中平、后低为原则灵活掌握。入孵的禽蛋进入第1孵化室1—9天,水温控制在40—40。5℃;第10天开始进入第2孵化室,在此阶段禽胚开始新陈代谢,产生一定的生理热,温度可控制在38—39℃;第17天开始至出壳,禽蛋进入第3孵化室,此时禽胚已初步具备调节体温的能力,复由于脂肪代谢的加强而产生了大量生理热,故温度只需控制在35—36℃,湿度则按不同孵化阶段,照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采取控制水池蒸发和通风的方法实行调节。孵化床置于水池上,用金属薄板制成,单层摆放种蛋,覆盖保温设备。育雏室内置育雏箱,箱内温度保持30—32℃。 利用地热孵化家禽的技术,不仅不消耗能源,而且达到了孵化率91.35%、健雏率98.8%的良好效果。设备简易,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也较高(每羽禽苗只需孵化费0.01元)。这一科研成果经过鉴定、评选,获得江西省1980年度科技成果四等奖,并荣获国务院农业部的奖励。
   高密度流水养鱼系由县水产站和县国营鱼种场合作进行实验的(课题负责人廖信汤)。1975年,利用县鱼种场的两个鱼卵孵化环道进行小型实验,当年获得成效。1976年,县鱼种场设计建成了我省第一个高密度流水养鱼生产基地。1977年流水密养草、鲤鱼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1978年又获较好的经济效益,草、鲤鱼每增重0。5公斤,平均仅耗成本费0.243元,达到国内同类实验的先进水平。 崇仁麻鸡选育崇仁麻鸡是江西省著名的蛋用良种鸡之一,它具有产量高、觅食力强、耐粗饲料、适应性强等特点。1960年,江西省畜牧调查队崇仁组对崇仁麻鸡的分布、生育特性等诸因素进行详细调查,编写了《崇仁麻、白鸡分一书。1981年抚州地区家禽调查组再次对崇仁麻鸡进行了考察,撰写了《崇仁麻鸡品种调查报告》,为崇仁麻鸡的提纯复壮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县科委对麻鸡的选育和研究,先后组织了多次技术攻关。1963年开展了“家禽、家畜良种繁育饲养和主要疾病的研究”,初步取得成效。1965年,县科委和县畜牧场共同承担了崇仁麻鸡良种繁殖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列入抚州地区科委的重点科研计划。1981年“崇仁麻鸡提纯”这一课题列入江西省农牧渔业厅科研计划和抚州地区重点科研计划,由科委主管,县兽医站进行具体研究。1983年省科委将“崇仁麻鸡选育”课题列入一级攻关项目,并成立了“崇仁麻鸡选育组”,参加研究的单位有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崇仁县科委、县农业局和县畜牧场等单位。至1984年6月止,我县麻鸡的纯度已达94%,成为全省四大名鸡之一。 玻璃钢浮筒平板闸门取表水装置东来公社大同源水库玻璃钢浮筒平板闸门取表水装置的研究,于1977年开始,至1981年1月完成。参加研究的单位有江西省水利科研所、崇仁县水电局、东来公社大同源水库管委会。主要研究人员有江西省水利科研所工程师黄永坚、县水电局阮道华等。“蓄水工程新型灌溉取表水型式”鉴定会于1982年12月20日在南昌召开,邀请了全国各地的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农艺师、工程师等代表37人参加,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一项目构思合理,造型新颖,运行良好,适宜推广,属全国首创。 有载自动调压变压器系由崇仁县变压器厂设制,1977年完成了分接开关的试制、型式试验和有载自动调压变压器的设计、试制、试验工作,并投入批量生产。 有载自动调压变压器的试制成功,为我省电器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县变压器厂曾荣获华东地区六省一市18家主要变压器厂产品质量第二名,产品被选送到北京工艺品展览馆展出。1978年荣获江西省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并在全国性期刊《变压期》(1981年第3期)上由主要设计人撰文作了技术专题介绍。 T716立式金刚石镗床最大镗孑孔直径为165毫米。主要用于镗制汽车缸孑孔,在装置夹具附件后,可以镗制拖拉机的汽缸套缸。由崇仁县农机厂试制成功,1977年12月中旬经江西省机械工业局T716立式金刚石镗床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镗床机械性能良好,操纵机构灵活、可靠,运转、切削平稳,震动及噪音小,镗孔精度符合要求,为我省机床制造业填补了一项空白,受到了江西省科技会议的表彰。
   JLSWH—10型高压电力计量器由崇仁县变压器厂研制(课题负责人魏胜璋),于1982年列入江西省科委新产品试制计划。1983年6月通过技术鉴定,获得沈阳变压器研究所认可,在全国性期刊《变压器》(1983年第12期)上发表了专题介绍文章。1983年8月7日《江西日报》曾对此作了报道,认为这一产品填补了本省电力装置上的一项空白。
   第四节其他科技
   气象测报
  1959年1月,成立崇仁气候站,址于沙堤乡,有干部职工3人。1960年改称崇仁气象站,迁至县城桥北斧头脑。1962年6月,改为江西省抚州地区水文气象总站崇仁县气象服务站,1964年7月复改为崇仁气象服务站,1966年10月迁至黄泥岭至今。1973年9月复称崇仁县气象站。1978年,在马鞍、白鹭两乡建立气象哨,1979年成立崇仁县气象局。1980年马鞍、白鹭2个气象哨撤销,1981年建立凤岗气象哨,翌年撤销。1983年,气象局复改为气象站,1984年有干部职工10人。
  地面测报1959年进行2、8、14、20时四次定时观测,1969年后改为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编发基本定时绘图天气双测报告,尔后,编发预约航空天气报告和危险天气通报。
  观测的项目有:云,能见度的观测,天气观象记载:气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雪深、日照、蒸发、地温以及曲管地温表(包括5、10、15、20厘米的四种不同深度地温)观测,对水汽压、露点温度进行查算。
  天气预报1959年进行天气预报,分短期、中长期预报、汛期预报以及灾害性天气,大风、冰雹、暴雨、洪涝、干旱少雨、寒潮等专题天气预报。尔后,对短期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增加12小时、6小时的补充预报。1978年3月后,着重于短期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1981年添置了气象传真机,收北京、日本东京、武汉各台发播的850m6、700m6、500m6的36小时、48小时、24小时的高空天气形势图和地面天气形势图,高空云图,为推行m03预报作准备,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农业气象1978年后,始进行物候观测,编发农业气象情报、旬报,雨、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情报,气象月报,并对全县农业气象资源进行了普查。1981年至1982年完成了全县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编撰了《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并绘制了农业气候区划气温、降水量分布等图表。水文测报
  民国二十四年(1935),江西省气象研究所于崇仁县城建立雨量站。民国二十七年改由江西省水利局领导管理,同年四月至二十九年十二月停测。次年由崇仁县政府恢复观测,12月又停测。
  1951年12月,于县城黄洲桥北定设立崇仁水位站。1953年开始向南昌、抚州等地报汛,是抚河的重要报汛站。同年,停止水位观测,政为雨量站。1957年4月又恢复水位观测,由崇仁县气象站管理。
  1955年,在崇仁农场设立代办雨量站,1959年撤销。
  1958年5月,曾在西宁水下游25公里处设立了官山水文站,观测水位、流量、降水量。同年,增设罗山代办雨量站,翌年撤销。
  1963年,设立风岗、白陂两个代办雨量站,分别于1967年和1969年撤销。
  1964年,设立陈坊、东来、礼陂等3个代办雨量站,1969年,东来、礼陂两站撤销。
  1966年6月,于桃源公社马口人队下源口村西宁水南岸设立江西省崇仁马口水文站,有专业人员4人。其下属配套站有崇仁水位站和1967年以来设于县内山斜乡的陈坊、浯漳、秧坪,港下乡的港下村等4个代办雨量站,全面开展水位、流量、降水量和水质污染监测工作。
  1983年4月,马口水文站被水利电力部命名为全国水文系统先进集体,荣获奖状。
  1984年,马口水文站专业人员发展至7人,共积累了水位50站年、流量19站年、降水量183站年、水质污染监测3站年等较为完整的长系列的水文资料。第七章医药卫生
   第一节防疫
   机构设施 民国时期。无专门机构和专业防疫人员,只由省举办过一次种痘传习所,训练种痘人员回县负责种痘工作。民国三十三年(1944)春季脑膜炎流行;7月由南城经抚州传入鼠疫,于连城、白鹭等地散在流行,江西省政府派遣卫生处防疫总队人员来县作临时防治。
  1952年县卫生院设防疫股,配备专业人员2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1960年冬,建立县卫生防疫站,配备专业人员5人。1972年增至13人,1978年增至16人,内设卫生、防疫、化验、后勤4个组;各公社卫生院相应地成立了防疫妇保组,有专业人员3~5人。
  1984年,县防疫站增至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人。检验室配有万分之一光幕半自动分析天平1台、72型分光光度计1台,OR2—4型电阻炉1台、电冰箱2只、电烘箱2只、高倍显微镜3台,以及健康体检各种器械。
   爱国卫生运动 建国前,县城大街小巷,垃圾遍地,水沟堵塞,污水泛滥;农村人畜混居、杂草丛生,粪缸露天,粪便随地流淌,每届夏、秋,臭气薰天,蚊蝇成群。
   民国二十四年,巡官办公处始添派清道夫打扫街道。
  民国二十六年,县立卫生院于县城进行过一些环境改善和消毒工作,计先后改善47件,消毒219件。
   民国三十年,县卫生院设置环境卫生员1人。
  民国三十四年,组织过县城卫生检查,改良水井12口、消毒73次、改良厕所4座、处理垃圾5629担,并对机关、团体、学校、商店以及水井、池塘和其它公共场所,先后进行了989次视察和调查,然无具体的改善措施,又缺乏经常的卫生制度,城乡环境卫生仍差,肮脏如旧。
  1952年3月成立了县防疫委员会,以行政区为单位,各乡设防疫组共117个,计1329人,领导全县人民大搞环境卫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同年春季,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发动细菌战争,并于我县一中校舍附近和礼陂、凤岗等地空投了大量含毒物品及苍蝇,全县人民在县防疫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及时进行了扑灭,使疫情未能发生。同年9月,县防疫委员会改组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乡(镇)相继建立了卫生小组,制订了爱国卫生公约和制度,城乡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居民,家家动员,人人动手,普遍洗刷板壁、门窗,整理室内外环境卫生,治理了一些蚊蝇孳生的场所。
  1954年,爱国卫生运动与农业积肥紧密结合起来,全县大扫除246次,消除垃圾170730担,疏通沟渠7474米,新建和改良厕所726座,环境卫生面貌一新。
  1955年,全县人民响应了“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号召,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并与生产紧密结合,根据群众的卫生习惯,凡遇重大节日,彻底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洗刷门壁,填平洼地,疏通沟渠,做到了节前大扫除,节后大检查,涌现出大批的卫生模范乡、村和模范个人。秋溪乡的洪坊村,由原来一个“家穷无米下锅,村里却有‘六多””的卫生最落后村变成一个“五光”(村内杂草光,零星野粪光,碎砖烂瓦光,阴阳沟挖光,蚊蝇鼠灭光)、“三好”(低洼地填好、排水沟开好、人畜分居好)的卫生模范村,先后荣获县、专区、省、全国卫生模范的光荣称号,并命名为全国卫生模范村,乡长洪加兴光荣出席了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先进代表大会,获得了国务院卫生模范锦旗奖。
  1956年4月,开展了卫生运动月,巴山镇设立了街道清洁员6人,后增至8人;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经常的防疫消毒制度,配备了消毒员42人,定期对饮水井投放消毒药粉,并填塞污水池塘2个,挖蛹50斤,清除垃圾污泥4600余担。
  1958年,普遍结合生产,反复多次开展了卫生积肥运动,全面整理了住宅、厕所、畜圈,清除了大量的垃圾污物。巴山)山镇建立了卫生清扫送肥制度,实行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为人扫除日,初二、十六日为检查日,初三、十七日为卫生送肥日。全县基本上实现了人畜分居,村有厕所,牲畜有圈,家禽有窝,城乡卫生面貌改观。
  1973年,巴山镇开展卫生大扫除运动,清理阴阳沟360多条,长1601米,新铺阴沟200米,清理蚊蝇孳生地近千处,改水井2口,改厕所5座,改猪牛栏484只,改灶40个。
  1982年起,普遍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城乡划分卫生责任区,落实了卫生责任制,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植树、秩序),县城结合整顿市容,大搞环境卫生,消灭死角;农村开展“三改”(继续改良住宅、改造环境、改良水源)、“二管”(管粪、管水),建立经常性的卫生制度,全县清理垃圾10万担,清理阴阳沟2万米,建井450口,修建厕所920座,新建垃圾箱18个,拆除违章建筑物65处,整修街道2公里。
   除害灭病 民同时期,无任何组织和措施。据《赣政十年》载:“防疫保健措施,以种痘一项,办理甚为切实外,其它因人材经济两感缺乏,故无若何成效之可言”,致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麻疹、白喉、伤寒、痢疾、疟疾等16种急性传染病遍及全县;丝虫、钩虫、头癣等病的流行亦极为普遍。民国三十六年上半年始成立了县防疫委员会,亦未开展工作。 建国后,除害灭病同爱国卫生运动紧密结合进行,将蚊、蝇、鼠、臭虫、虱子列为“五毒”,发动群众大力进行捕灭药杀,1954—1955年捕鼠46064只,疾病明显下降,鼠疫、霍乱、天花三大烈性传染病随即绝迹;白喉、脊髓灰白质炎(即小儿麻痹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亦基本上被控制,其它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年年有所下降。1955年疟疾发病率为13.05%,1956年下降为11.83%。
  1958年,县委成立除七害灭六病指挥部,中央寄生虫病研究所、江西医学院、抚州卫校派出一批专家、医师、教员、学生共计31人,支援我县开展除害灭病工作,协助公社培训卫生员1084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除害灭病队伍,基本上摸清了我县地方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并对各种传染病患者26443人,进行了免费治疗。
  1961年,除害灭病继续深入,虱子、臭虫和疥疮病基本消灭,蚊、蝇密度显著下降,鼠害减少,疟疾的发病率1959年为7.48%,1966年下降至1.21%,至1982年底又下降至0.67%。
   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
   民国期间,我县鼠疫、霍乱、天花时有流行。
   民国十六年,开始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但收效甚微。
   民国二十三年,种痘3884人,其中善感3527人,不善感357人。
   民国二十六年,种痘5702人,防疫注射7782人。
   民国三十四年,种痘6972人,霍乱注射426人。
  1951年始,坚持每年开展各种疫苗注射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我县共进行过14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接种人数达216.77万人次。
  1980年,对全县七岁以下儿童实行计划免疫,按照儿童免疫程序,先行计划免疫建卡、建册,后行预防接种,县城实行一人一卡,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按年龄组建册,全县共建接种卡片4918人,农村建册45441人。由于历年开展了各种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地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崇仁县各种生物制品预防接种情况表
   表5—23续表单位:人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民国时期常有麻疹、伤寒、痢疾、白喉、肝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疟疾、疥疮尤为普遍,遍及全县的有16种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更为猖獗。
  民国三十一年秋、冬,疫病流行,疟疾、肠炎、疥疮、烂脚等病发病率近50%。
   民国三十四年发生赤痢165人,死亡7人。
  据建国初期在凤岗、马鞍二地重点调查统计:丝虫病血检14889人,查出微丝蚴阳性3455人,阳性率为23.21%;查出有病史体征而血检阴性者3456人,感染率为46.42%,疟疾病调查40508人,有疟疾病史者12575人,年发病率为32.28%;头癣病人2576人,发病率为6.34%;麻疯病、性病亦呈散在流行。
  建国后,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加强传染病管理,实行预防接种。县医院设立了肠道专科门诊和传染病隔离病房,进行隔离治疗;县内一旦发现疫情,立即组织专业队伍,深入疫区,就地隔离治疗,及时扑灭,控制蔓延,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地方病亦在逐渐消灭。
  1956年至1981年,开展了5次全县性丝虫病的反复普查普治和7次小规模的重点查治,全县累计血检725674人次,检出微丝蚴阳性人数34163人,经过反复查治,基本上消灭了丝虫病;对疟疾病采取了“一预防”(疟疾发病高峰季节实行全面预防服药)、“二根治”(现症病人根治和疟史病人冬春季休止期根治),实行免费治疗,使发病率逐年下降。崇仁县各种主要急性传染病发病情况表
   表5—24续表续表续表崇仁县丝虫病查治情况表
   表5—25崇仁县疟疾病防治情况表
   表5—26崇仁县地甲病和地方性传染病查治情况表
   表5—27第二节保健
   机构设施
   民国三十七年(1948),县卫生院始设保健股,配保健医师1人。 建国后,县卫生院设保健专业人员。1954年冬成立县妇幼保健站,有专业人员4人。1955年各区卫生所配备了专职妇幼保健人员。1978年后公社有妇保组、大队有女赤脚医生,全县建立了县、社、队三级妇幼保健网。
  1981年开设了妇幼保健门诊部,保健人员7人,1984年增至11人,添置配备了妇检器械、药品。
   妇幼保健
  建国前,妇女生孩子,普遍由稳婆旧法接生,临产坐踏凳、垫稻草,难产则撕会阴、压小腹,断脐用锈剪刀,产妇得产褥热者多,甚而因此断送生命,故有临盆是过“鬼门关”之说。不少妇女多胎密育,因旧法接生,或过早劳动,或分娩产伤,多染子宫脱变和尿漏病,新生儿得破伤风死亡则时有发生。
  民国中期,县卫生院始设1名助产士,但费用昂贵,请其接生者甚少。
   民国二十六年,妇婴卫生工作只访视了40次,诊查67次。
  民国三十四年统计,县卫生院进行了产前检查125人,产后检查165人,接生94人。
  建国后,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培训妇幼保健和接生人员,大力推行和普及新法接生,1952年组织县卫生院助产士培训了农村接生员98名,改造旧产婆11名,免费发给接生箱和器械。1955年新法接生员达262人,城乡广设接生站,新法接生率不断提高,妇婴死亡率逐年下降。
  1958年后,开展妇女保健“三调三不调”(月经期调干不调湿,怀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妇女劳动保护措施逐步加强,机关企业厂矿单位的女干部、职工,国家规定产假休息56天,工资照发;农村女社员产假休息一个月,工分照记,使妇科疾病大为减少。工矿企业单位对女工实行了“五期”保护,还建立了女卫生室,添置了必要的卫生设备。该年全县兴办农村妇产院68所,床位140张,尔后逐年增多,1969年全部并入大队合作医疗站。
  1958年组建托儿所(组)110个(包括季节性托儿组),受托儿童2770人,其中全托幼儿40人。
  1978年,先后培训和补训了接生员53名,全面加强了妇女保健工作,全县产前检查4760人次,产后访视5850人次,调查妇女11535人,查出患子宫下垂的236人,阴道滴虫37人,尿瘘12人,对其中适宜治疗者全部进行免费治疗。
  1982年,对儿童进行健康检查1003人,粪检930人,实行免费驱虫治疗800人。
  1983年,对1000名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普查,查出宫颈炎120人,阴道滴虫病31人,阴道霉菌病44人;对964名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检出先心病1人、佝偻病3人。
  1984年,妇科病普查122人,查出宫颈炎31人,阴道滴虫病9人,阴道霉菌病14人;对1143名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检出先心病1人,佝偻病1人,分别进行了治疗、矫治。同年,全县幼托组织有常年班48个,入托儿童1566名。
   学生保健
   建国前,县内中、小学校均无保健设施。
  民国二十六年,县卫生院对学校卫生视察12次,给学生体检850人,缺点矫治28人。
  民国三十四年,县内中、小学12所、学生1054人,开展了学校卫生工作,县卫生院给学生体检299人,查出缺点155例,矫治83例、145次,矫正31例。
  1952年,学校开设课间操。
  1963年,普遍实行学生眼保健操。
  1965年,县内完全小学均配备了保健箱,由老师兼学生保健工作。
  1980年,县城第一、第二中学和完全小学全体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和卡片。1981年起,实行一个学期一次的师生健康检查和学生视力监测。
   职工保健
  建国前,职工无劳动保护,患病的医药费自理,并扣发工资,且往往因病而遭到辞退或解雇。
   建国后,厂矿企业配备了劳动保护设施,职工患病享受公费医疗。
  1958年以后,全县有24个单位先后设立了医务室,每年对职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1978年后恢复,至1982年止共有医务人员44人。
  1954年起,根据不同职业和工种,对职工发放劳保用品。1958年起,发放降温费和防暑药品,以后并对接触有毒有害或高温作业的职工,按照甲、乙两种标准,实行了保健食品(肉、油、糖)制度。尔后,厂矿企业逐年增添安装消烟除尘设备。第三节医疗
   机构设施
   西医
  县立卫生院民国二十年(1931)三月十二日创建下三角塘,初名县立医院,设院长兼医师1人。二十三年改名县立卫生院,编制12人,其中医务人员9人,属全省丙级县卫生院,院址儿经搬迁,先后设在育婴堂、文华楼和今桥北刘家训堂。民国三十四年,于农村设1诊所,共有医务人员22人。三十七年,县立卫生院设医务、保健、事务股,有医务人员10人,后减至8人,设病床4张,并在凤岗设1所分院,4人,秋溪、三山分设卫生所各3人,另外设有1个巡回医疗队2人。
  红军医院1932年12月,项英率领红军进驻凤岗柏昌村,设有医院。1933年4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军驻凤岗、港下、山斜、云际一带,在东山设立了“红十字会”医院,对贫苦农民群众进行免费治疗。
  陆军第68临时医院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三日由军队设立,名称为驻崇仁临时医院,设于县城小港下黄氏、罗氏祠堂,乃一伤兵医院,收容量为500人,二十八年撤移。
  私人医院民国二十二年私人于县城篾街上开设天德医院;十字街开设康乐医院。二十三年于西路街设惠民医院,每院有医护人员2人,均为军队下来的医务人员执业,次年先后停业。
  西医诊所民国十六年始办云清诊所,尔后,县城先后有5所,农村有8所(其中秋溪1所、航埠2所、连城2所、孙坊1所、凤岗1所、马鞍1所),看病兼售药品,执业者多属军队下来的医务人员。民国三十七年,全县有私人诊所12所;医务人员12人,建国后,分别安置并入区卫生所或联合诊所。
  县人民医院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卫生院,缝立县卫生院,址在桥南石槛刘家大屋,时有医务人员7人,其中中级医务人员3人,初级医务人员3人,仪有听诊器、注射器、体温计、消毒器和一般的外科换药,切开排脓及产科的简单器械。1954年有医务人员19人,设置了门诊部,住院部,分内、外、儿,妇产等科室,添置显微镜及各种手术包等,开设10张病床。1956年迁于县桥北道南路,兴建了门诊部、住院郎和传染病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59年迁入桥南原人主堂,改建住院部,增置万能手术台1床,设病床26张。1960年1月改名县人民医院,设内、外、传染、妇女、五官、中医、药剂等科室,有医务人员25人,其中高级医务人员6人。兴建门诊部,面积700)平方米,病床30张。1964年至1975年相继兴建了住院部,面积1700、方米,传染病450平方米,先后配备了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波机、万能产床等医疗备。同时,配备救护车1辆。门诊部分设内、外、儿、妇产、五官、中医、化验等科室;住院部分设内、外、儿、妇、中医、传染等科,病床146张。1984年底,全院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工作人员222人,其中医护人员175人(高级50人,占28.57%,中级107人,占61.14%,初级18人,占10.29%)。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急诊室、观察室、注射室、肠道门诊室、中西药房等;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含五官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科、放射科、检验科、中医诊察室(含中西医结合病房)、西药房,手术室,设病床180张。院内尚设有医技科(内有理疗室、心电图、超声波室、病理室);医务科(含护理部、供应室);药剂科(含制剂窒、中西药库房等)。拥有超声波机1台、心电图机(日本进口)1台、万能手术床3台、万能产床1台,全套的腹部外科和妇产科的手术器械1套,200毫安X光机2台,400毫安X光机1台,超短波雾化器1台,角膜显微镜1台,显微镜3台(其中日本进口1台),721型分光克度计1台,电炭两用消毒器1台,夹层锅1台,高压消毒柜1台,纤维胃镜2台、气管镜1台,冷光源膀胱镜1台,塔式蒸馏锅1台、蒸馏器3台、干燥箱2台、电冰箱3台,分析天平1台,以及各种手术刀、包等百余种医疗器械。西医药品增至460种,中医药品增至365种。1962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之县医院。
  乡(镇)卫生院1952年县派医务人员下乡或将农村部分西医诊所收归国有,组建卫生所,当年建立了秋溪、孙坊、凤岗3个区卫生所。1953年组建礼陂、白陂、大南3个区卫生所。1958年后,改卫生所为公社医院,设立了秋溪、航埠、孙坊、凤岗、礼陂、许坊、桃源、官山、罗山、沙堤、河上、汤溪等12个公社医院;1976年至1977年,调整撤并了2个公社医院,增设巴山镇、白鹭、大塘、竹山、东来、三山、郭圩、白陂等8个社(镇)医院,时全县有18个公社(镇)医院。1982年共有医药卫生防疫等各类专业人员292人(其中高级34人,占11.6%,中级150人,占51.3%,初级71人,占37.1%),病床95张。1984年改公社卫生院为乡(镇)中心卫生院,全民卫生院和乡级集体卫生院,增设山斜、港下、张坊3个乡卫生所。全县乡(镇)共4个中心卫生院、1个全民卫生院、12个乡级集体卫生院、3个乡卫生所,共有医务人员205人(其中高级21人,占10.2%,中级116人,占56.5%,初级68人,占33.3%),病床99张。医疗设备,建国初期只有听诊器、注射器、体温计等一般简单的医疗器械,尔后渐次增添。1984年,共有30—100毫安X光机10台,显微镜19台,电动离心机1台,简易手术床5台,万能手术床1台,简易产床1台,电动吸引器1台,下腹部刀包2个,结扎手术刀包72个,高压消毒器立式4台,手提式20台,心电图机1台,超声波机1台。
  职工医院1958年,罗山垦殖场建立职工医院,1984年有医务人员6人,设病床4张。1968年,星火机械厂建立职工医院(原101医院)1982年有医务人员73人,病床80张。1970年永胜机械厂建立职工医院,1982年有医务人员64人,病床60张。
  医务所(室)1958年,中华山山煤矿、县鱼种场始办医务室,有医务人员6人。1958年和1959年,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县一中配备校医,建立医务室。1960年至1981年,县农机、造纸、化肥、磷肥、水泥、五金、玻璃、电器、变压器、胶合板、汽车配件厂、钨矿等12个厂(矿)和运输、建筑公司、公路段、农科所、林科所、良种场、左港、石桥、下屋、高洲垦殖(农、林)场等10个单位以及县二中、崇仁师范等学校相继兴办医务所、医务室。1984年全县共有医务所(室)33所,医务人员78人,其中县属厂矿企业、学校医务所(室)28所,医务人员53人。
  医疗站1958年中洲乡塘边、大同两个农业社联合创办了大同保健室,这是农村集体兴办医疗事业的开始。4月,省委书记、省长邵式平来县检查工作,视察了大同保健室,肯定了群众办医方向。1969年创办农村合作医疗站,从1969年至1979年,县直接培训赤脚医生380人次。1979年对全县赤脚医生进行了一次考试,参加考试258人,占全县赤脚医生总数的73%,通过考试对合格者236人,发给赤脚医生合格证,不合格者分批进行了复训。1980年全县153个生产大队,有150个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站,占大队总数的98%,赤脚医生336人,平均每个大队有2.2人。建立赤脚医生队伍,使广大农村形成了医疗预防网。1983年以来,全县各公社大队合作医疗站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改为村卫生所(医务室),均由乡村医生承包。1984年全县有农村村级卫生所150所,乡村医生(含卫生员)336人。个人开业医生14人,其中西医2人,牙科2人,镶牙10人。
   中医
  县中医院1984年11月建立,其前身为巴山镇中医联合诊所,1958年改名城关公社中医院。1959年改为城关中西医联合诊所。1966年改为巴山镇中西医联合医院。1970年7月改为红旗镇卫生所。1972年2月改名红旗镇卫生院,以中医为主体,有医务人员13人。1977年改称巴山镇卫生院,当年10月建门诊楼,面积366平方米,设中医内、外、儿、妇产科、制药房;西医内、外、五官科等,共有医药卫生人员33人(包括联诊所14人)。1984年11月撤销,成立县中医院。工作人员42人,其中医务人员35人(高级5人,占14.3%,中级22人,占62.8%,初级8人,占22.9%)。门诊部设内科、儿科、外伤科、妇产科、针灸科、中药房、制药房,并设西医科、五官科和西药房等,设观察病床8张。门诊日平均220人次。西医设备有A型超声波机1台、针灸电疗仪1台以及各种手术刀包等医疗器械。
  联合诊所1953年,将城乡部份个体中西医人员组织起来,组成中西医联合诊所,当年于全县15个集镇组建了15所(其中巴山镇1所、大南区1所、秋溪区3所、孙坊区3所、凤岗区2所、白陂区2所、礼陂区3所)。1959年发展为53所,医务人员达122人,设病床44张。“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砍掉,下放医务人员99人,其余全部并入公社卫生院。1973年恢复了凤岗、马鞍、孙坊、礼陂、元家5个联诊所,收回原下放集体的医务人员41人。1978年复并入凤岗、礼陂、孙坊、马鞍、河上公社卫生院。1981年,继续收回下放的联诊所医务人员13人,恢复了山斜、刘渡、港下3个联合诊所。
  中医医寓中医在民间素享声誉,他们散居城乡,自行诊脉开业。明清以至民国初期,我县城乡只有少数中医和走方郎中,看病兼营中草药。据统计民国十八年以前,我县有中医7人,接生婆4人,中药铺32爿。民国二十年,县城有中医医寓42所,较有名望的老中医有刘中和、陈再田、陈秋山、陈锡之、江彩云、陈子端、袁磐石、刘筱园、刘吉斋、刘诚斋、冯映轩、龚子芳、甘水保、陈任卿、吴仰山、陈修庭、陈书麟等20余人。中药铺196爿,其中农村154爿。民国二十六年调查统计,全县有中医72人。三十七年,县内有中医34人,其中县城23人,农村11人;内科19人,儿科2人,妇科2入,麻科5人,眼科1人,伤外科4人,针灸1人。此外,城乡中药兼行医者40余人。中药店101爿,其中农村83爿,共有中医药人员226人。建国后均参加了集体医疗机构工作。
  1981年后,恢复个体医生开业行医。1982年,经考核审查合格批准个体行医者41人,其中中医内科5人、外科1人、眼科2人、伤科11入、针灸推拿2人、草医草药5人、蛇医1人。几个年份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病床发展概况表
   表5—28疾病治疗
  清代以至民国前期,民间治病索以巾医中药为主,草医草药次之。民国十—六年,西医刘云消米县开办私人诊所,随带西药兼治小病,为县内西药之始。民国后期,虽有少数医疗机构,亦只门诊治疗,且因西药昂贵,县民多因无力负担医药费用,或缺乏科学知识,致使迷信泛滥,而求神拜佛,神巫较为猖獗,贻误了医治良机,造成大量死亡。
  西医手术治疗民国期间,医疗水平低,西医设备简陋,县内医疗机构无手术治疗设施,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短缺,县立卫生院只能医治一些小伤小病,每天门诊仪10余人次。民国三十四年统计,县卫生院门诊初诊2537人次,复疹3371人次,出诊251人次,住院32人、447日。建国后,西医逐步普及。1954年,县卫生院设立病房,开始收容城乡急、重病患者住院治疗,并使用显微镜,开展二大常规化验配合医疗。1955年,实行开医值班制度。1956年4月,第一次为患者王友香施行阑尾摘除术。1957年门诊治疗29169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67人,治愈411人,占61。6%,好转172人,占25。8%。为方便群众,农村医疗单位开设病房,设置病床15张,尔后逐年增多,收治住院病人。1958年县卫生院开始使用30毫安X光机,施行脑透、摄片和生化、免疫、细菌培养。当年,第一次为患者施行肠吻合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并开展剖腹取胎术。1959年县卫生院开展直肠镜检查,钡餐透视和生产大型输液制剂,施行胆囊摘除术,总胆囊切开取石术,脾脏摘除术,子宫切除术。1960年施行胆囊造影,开始做比较大型手术。尔后,施行产科剖腹产术和多种腹部手术。1964年,县人民医院门诊83689人次,平均日诊229人次。1966年,县医院开始使用超声波检查、诊断疾病。1968年,上海“六·二六”医疗队10名医务人员在我县农村巡回医疗,成功地施行了2例心脏手术,1979年施行膀胱镜检查诊病。1980年县医院门诊10.6457万人次,平均日诊292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091人,治愈4240人,占69.3%,较1957年提高8%,好转647人,占10.6%,死亡率较1957年下降1.57%;大部分公社医院能施行阑尾切除,输卵管结扎等下腹部手术。1984年,县医院门诊11.6854万人次,平均日诊320人次,住院治疗6127人,死亡率较1980年又下降0.04%。
  中医治疗民同后期,西医虽渐增多,而城乡群众治病仍以中医为主,全凭三个指头个脉枕,外科与针灸才有一些简单的应用器材。建国后,中医受到重视,并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1958年3月召开了首届中医座谈会,19名老中医参加,着重讨论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痢疾、疟疾等5种传染病,并进行了经验交流。会间适逢省委书记、省长邵式平来县检查工作,亲自到会看望并讲了话,通过座谈收集论文12篇,秘验单方455个,会后编纂《崇仁县中医座谈录》一书,内含内、外、妇、儿、耳、鼻、眼、喉、针灸诸科,着重介绍了姜片虫、钩虫、丝虫、疟疾、头癣等6种危害较人的地方病,并附录已搜集到的流传于民间的宝贵验方、秘方。1959年,组训中医11人,分赴农村,送医上门,宣传卫生知识,破除迷信。1960年,县卫生院增设中医科,倡导西医学中医,推行针灸治疗。1964年施行中医治疗颜面神经麻痹、痨瘵肺痨、神经衰弱等病,运用加味生化汤治疗脾脏摘除门静脉淤血发热一例成功。1969年以后,县医院在外科手术中推行针刺麻醉术,取得一定成果。1971年10月县医院中医开展中草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经过三个月疗效观察,初步肯定了胡颓叶、贯众、马兰、枇杷叶等中草药在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近期疗效,并有较好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尔后,采用中药治疗小儿腹泻96例,均见成效。
  1980年以来,县医院开设中西医结合病床16张,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腹症,取得初步成果,运用中草药针刺治小儿麻痹症、胃下垂,气功治疗慢性病等。1983年以来,县医院外科和中医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胆系感染、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尿结石等病都取得了一定效果。1984年,县中医院开展了三大常规化验。1985年2月,县中医院施行肛肠科手术成功。
  草药治疗草药是我县乡村民间治病的一种重要药源,对毒虫伤、蛇伤、烫伤、外伤、疔疮、疖痈等伤病具有取药便、疗效快、花钱少的特点。同时,对肝炎、肾炎、结石症、防暑防冻、食物中毒、伤风感冒等也能治疗。使用草药治病的草医,多为祖传的掌握一种或数种草药治疗一种或几种疾病的乡民。清代以至民国时期,我县缺医少药的乡村,民间间全赖草药医治疾病,常用的是针灸、火灸、针刺、按摩、敷药、服药等方法。
  建国后,多方收集民间有效单方、偏方。1964年组织24名医务人员举办草医草药学习班,对县城附近农村的草药资源作了调查,并收集验方60多个。1971年举办了两期草医草药学习班,参加人数115人,在凤岗公社上谙生产队的相山,白天上山采药,晚上组织献方。共采集中草药2500余公斤,搜集民间药方210条。1972年,全县农村草医40余人,于凤岗公社港下大队上河生产队办草药学习班,采集中草药1000余公斤,搜集民间药方140条,经过医务人员的反复验证,筛选出有效药方40多条加以推广,在治疗细菌性痢疾、泄泻、黄疸、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痈疽疔毒、毒蛇咬伤等20多种疾病中效果显著。
   第四节医药
   机构设施
   民国时期,无专门机构设施。
  1954年冬,县供销社设中药材经理部,县百货公司设西药批发部分别统管中西药材。1956年4月成立中国药材公司崇仁县公司。同年12月,全县私营药商实行公私合营归口药材公司统一管理。1984年,共有中西医药单位5个,其中中药收购站1个,饮片加工厂1个,中西医药门市部3个,中西医药人员73人。
  1979年2月建立县药品检验所,配备专职检验人员3人,1984年增至5人,并装备有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旋光仪、电冰箱、恒温箱、高温电炉、净化台、高倍显微镜等仪器。
   医药管理 民国二十六年(1937)进行中医审查,合格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严予取缔。二十八年,政府制定医师、药师、牙医师、护士、助产士、药剂生等执照登记规则及药商开业执照规则,其无正式资格或售卖伪药者,均予取缔。我县中医照常开业,药店全为私人经营,游医药贩经常散见于城乡。
  1952年,全县中西医生办理了登记手续。1955年,对中医、药业迸行审查,颁发了管理许可证和开业执照。在此期间,由公安、卫生、工商行政、商业、供销等部门联合加强城镇和农村医药市场的管理,取缔非法游医药贩。自1953年至1984年间,全县共取缔游医药贩480起,计631人,销毁伪劣变质药品2278公斤。1979年成立药检所,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颁发了《崇仁县药品检验工作条例》,开展了中西药品的检验工作。1980年县医药公司组织药剂人员进行了中药业务考试。1981年至1982年考核审查合格批准了41名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颁发了个体医生开业许可证。1984年对中西药品进行检验鉴定,淘汰药品72种。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机构

渔墅书院
相关机构
崇仁县立图书馆
相关机构
崇仁县图书馆
相关机构
崇仁县红专学校
相关机构
崇仁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崇仁县农业中学
相关机构
崇仁县会计学校
相关机构
卫生学校
相关机构
文林书院
相关机构
崇仁县崇正小学
相关机构
梅峰书院
相关机构
草庐书院
相关机构
东湖书院
相关机构
濂溪书院
相关机构
邵庵书院
相关机构
成冈书院
相关机构
小陂书院
相关机构
巴山书院
相关机构
宝塘书院
相关机构
文昌书院
相关机构
相山书院
相关机构
崇仁县红专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崇仁县戏剧
相关专题
崇仁县花鼓灯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崇仁周报》
相关作品
《新晓报》
相关作品
《社会报》
相关作品
《新型报》
相关作品
《力群报》
相关作品
《青年报》
相关作品
《崇仁申报》
相关作品
《正风报》
相关作品
《新报》
相关作品
《崇仁报》
相关作品
《工作通讯》
相关作品
《崇仁简讯》
相关作品
《群众创作》
相关作品
《宝水》
相关作品
《巴山》
相关作品
《文艺园地》
相关作品
《崇仁科技》
相关作品
《巴山论坛》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