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工商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1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工商团体
分类号: F123.82
页数: 2
页码: 481—482
摘要: 《崇仁县志》中对崇仁县工商团体的介绍。
关键词: 崇仁县 工商团体

内容

商会
  商会始于清末,是一个保护商业、扩充商务的商人(资方)组织,由所属各个行业的同业公会联合而成,实际上政府对商界的管理,乃通过商会实施,而商会亦代行某些行政管理的职能。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我县始建商会。
   民国十九年至二十年(1930—1931)建立同业公会,初时县商会之下只有3个同业公会,后各业同业公会相继成立。
   民国二十一年曾由部分商人组织过整顿委员会。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初,崇仁县商会内设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选出执委15人,监委7人。
   民国二十四年,县商会下有21个同业公会。
   民国二十七年,县商会下有同业公会14个,会员489人。
   民国三十年,县商会下有同业公会9个,会员375人。
   民国三十三年,县商会下有同业公会13个。
   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间,资本家、豪绅互相拉帮结派,争夺商会领导权。
  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县商会召开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第一次改组,改主席为理事长,选出了常务理事5人,理事4人,候补理事4人,常务监事1人,监事2人,候补监事1人,并于各乡集镇设立分会或小组。
   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三日,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第二次改组,减少候补理事2人,时有商会会员605人。
   商会虽为商人的职业团体,但也经常被地方官僚豪绅的派系势力所把持。
   工商业联合会
  1949年10月,县城成立城关区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
  1950年,各区陆续成立办事处。
  1951年,全县工商联的基层组织有1个区工商联(巴山镇),下设布匹、杂货、粮食、书纸、药材、筵席、屠宰、竹木、烟酒、靛伞、香爆、五金等12个分会;15个乡工商联。
  1952年底,召开全县第一届工商业代表大会,建立了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53年6月,召开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崇,仁县工商业联合会。
  1955年、1957年和1959年分别召开了第三、四、五届县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全县会员714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各级工商联自行消失。
  1985年2月,恢复县工商联。5月召开了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9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
  1983年4月7日,成立崇仁县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简称县协会),选举委员13名,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县协会之下按地区划分,成立分会,分会以下以乡为单位建立小组。
  1984年,分别成立了直属、礼陂、航埠、孙坊4个分会。全县共有会员890人。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