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20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群众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18
页码: 471—488
摘要: 《崇仁县志》中对崇仁县的群众团体工作的介绍。
关键词: 崇仁县 群众团体

内容

第一节工人团体
   总工会
  1926年,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我县工人运动蓬勃兴起。11月成立了崇仁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2月正式成立县总工会,址设城隍庙(今县粮食局),选举执行委员会,并产生常务委员13人,主席陈利昌(1927年被捕后叛变)。县总工会内设总务、生产、财务股,下有行业分会为基层工会。分会选出正、副主席、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会员多的分会设常务委员9人,执行委员5人;少的设常务委员5—7人,执行委员3—5人。各分会下设组织、宣传、文教、生产、劳动等委员。
  县总工会成立以后,初在夏布、雨伞、缝纫、码头4个行业建立分会,后木匠、石匠、篾匠、碾米4个行业分会相继成立,会员发展到1500余人。
  1927年,铁匠、染坊2个行业建立分会,时会员总数达1700余人。各分会会员人数是:夏布行业分会700人,缝纫行业分会400人;码头行业分会120余人;木匠行业分会100人;篾匠行业分会100余人;铁匠行业分会70余人;雨伞行业分会70人;石匠行业分会40余人;碾米行业分会40余人;染坊行业分会20余人。同时,在县城成立了工人纠察队,有队员30余人。
  同年8月,县政府下令停止工农运动,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县工会干部陈利昌、戴子钦、黄立生等被捕(先后叛变),有的逃匿外地,工会组织遭到破坏,停止活动。
  1933年5月,苏区于谷岗登仙桥成立崇仁县总工会,主席陈文熙,内设组织、宣传、青工、女工等部,下辖各区工会和行业工会,组织和发动苏区工人,参军参战,开展革命工作。
  1935年,我县只有码头、土车、船业、缝纫业4个工会。1938年,有工会5个,会员397人。1941年有工会2个,会员228人。1946年,有船业、码头、理发、缝纫等4个工会。1948年仅存码头、船业2个工会,共有会员498人。
   自1935年以后,我县的工会,一直为国民党御用的把头所控制,工人活动常受到干扰破坏。工会联合会
  1950年2月成立崇仁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首先于私营工商业、搬运、建筑、排业、碾米等行业中发展会员,并在巴山镇、秋溪、孙坊、凤岗等4个较大集镇建立了基层工会筹备委员会,在造纸、手车等行业发展会员。时县城和农村集镇建立了排业、手车、店员、建筑、造纸(手工业造纸)、成衣、碾米、搬运(码头)、五金、圆木、船业、教育、邮电等13个基层工会,发展会员1463人。同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工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崇仁县工会联合会。
  1952年春,县工会在孙坊、白鹭、三山、白陂、凤岗、秋溪、航埠、连城等集镇进行组织整顿,动员半工半农的手工业工人258名退出了工会。2月1日于县城建立了工人俱乐部,随后开办了职工业余夜校。
  1958年10月8日,崇仁县工会联合会改名为崇仁县总工会。1959年人民公社逐步替代了工会工作。是年2月以后,县总工会及所属基层工会逐步结束了工会的日常活动。县总工会保留名义,与县委工交部合署办公,负责处理有关工会“消亡”的遗留问题。职工业余夜校停办,工人俱乐部合并于县文化馆。
  1961年10月恢复工会组织,召开了全县第七届工会代表大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会组织瘫痪。1967年一些厂矿企业先后建立了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简称工代会)。1968年下半年,县总工会与团县委、县妇联合并办公,改名群工组,后又改名群运组。1969年8月召开了全县的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了崇仁县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取代了县总工会,由群运组管辖。
  1973年8月恢复县总工会,在工交、基建、财贸系统的基层单位成立了74个基层工会。1975年元旦恢复工人俱乐部。
  1979年4月,农林水和文教、卫生系统基层单位的基层工会恢复。时全县共恢复和建立了125个基层工会。6月,恢复了职工业余学校。
  1980年冬始,推行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至1982年,全县县属以上64个企事业单位全部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其中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的36个,职工大会制的28个,选出职工代表1338人(男1034人,女304人)。有主席团54个,425人,代表小组219个,,设立生产技术、财务经营、生活福利等3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和105个小组,337人。几个年份的工会组织状况表
   表3—39
   注:1982年基层工会136个,其中局级工会20个,产业工会4个,厂、矿、公司、院、站等基层会112个.
   建国后历届工会代表大会
   表3—40
   注:1、历届工会代表大会均在巴山镇举行。
  2、1969年8月27—29日召开了崇仁县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50人,选举委员25人,常委11人,成立了崇仁县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简称崇仁县工代会)。在此之前,从1967年以来,我县一些厂矿企业已先后自行建立了工代会。第二节农民团体
   农民协会
  1926年12月成立了崇仁县农民协会(简称农会),主席张维新(共产党员),委员4人。接着古塘、崔家、白鹭渡等乡村农民协会相继建立,会员人数达到成年人数的30%。县农民协会成立后,配合工人运动,开展了农民运动。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农会遭到破坏,农民运动被迫停止。
  1933年春,苏区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区、乡、村先后建立了以贫苦农民为骨干的农民协会,组织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在筹款借粮支前参军参战和保卫苏区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36年,全县仅存3个乡农民协会。
  1946年,全县成立18个乡农会,共有会员3079人,全是地方士绅邀集而成,并为地主豪绅所操纵,徒有虚名而已。至1948年,农会会员仅793人。
   农会
  1949年9月开始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雇农为主体建立农会组织。是年冬成立崇仁县农会,至年底止,全县共建农会(小组)273个。
  1950年春,先后于全县各区建立了区农会7个,乡农会68个,村农会分会148个,小组2124个,会员从18767人发展到29869人。
  从减租减息开始,以至土地改革、复查分配等阶段,各乡、村均以农会为核心主持工作。经过土地改革,农会组织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共有乡农会71个,村农会分会191个,小组2445个,会员33779人。
  1953年随着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农会组织自行消失。
   农代会
  在“重新组织阶级队伍”的口号下,1969年1月17日,县革委会召开了崇仁县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了崇仁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简称农代会)。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亦相应地先后召开了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和贫下中农会议,建立了贫协组织。
  1971年冬至1976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全县各级农代会组织贫下中农代表237人,组成97个贫下中农管理小组,其中学校贫管组成员135人,医疗贫管组成员36人。商业贫管组成员48人,分别管理全县45所中、小学,16个农村商店、18所卫生合作医疗单位和全县公社所属的企、事业单位。第三节青少年团体
   共青团
  1928年,在秘密发展中共党员的同时,开始秘密发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并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共青团组织开始建立。2月,第一个团支部在古塘村成立。书记黄明显,接着在西馆周家、连城下城也先后建立了共青团支部。1930年,我县党的组织先后遭到破坏,革命斗争暂时转入低潮,共青团组织停止活动。
  1933年5月,少共崇仁县委员会在苏区谷岗登仙桥成立,书记曾尚奎,6月迁入东山,区设区委,乡设团支部,村为团小组,先后在苏区建立了9个团支部,有团员60余入。其中东山区4个团支部,团员40人,港下区3个团支部,团员10余人,凤岗区2个团支部,团员10余人。他们团结青年,联系群众,在放哨、侦察,配合红军和游击队打仗,发动青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起了积极作用。
   解放后,1949年8月,县政府机关建立第一个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
  1950年,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崇仁县工作委员会。同年9月24日,改名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崇仁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并开始农村建团试点,于二区谢家村建立第一个农村团支部。
  1957年6月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崇仁县委员会,全县有团员1480人担任区,乡、村、社各级领导工作。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至1962年,全县已有团员4680人担任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各级领导工作。
  1966年,全县团的组织瘫痪,在中学则被“红卫兵”取代。
  1968年下半年,团县委与县工会、县妇联合并办公,改名群运组。
  1969年,召开了全县的“红卫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崇仁县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简称崇仁县红代会),取代了团县委,由群运组管辖。
  1972年,恢复团县委。
  1984年,全县团的组织已发展有27个团委,452个支部,10208名团员,其中女团员3336名。
   建国后几个年份团组织的发展状况表
   表3—41续表
   注:1、根据团中央规定,1980年起,农村团总支改为支部,原支部改为小组,故支部数骤减。
  2、团员占青年比重:1982年为21.4%,1984年为23.2%。
  3、从1949年至1984年输送团员入党959名。
   建国后历届团员代表大会
   表3—42续表
   注:历届团员代表大会均在巴山镇举行。
   三青团
  民国三十二年(1943)七月,在国民党县党部的指使下,开始了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的活动。初由县立中学教师吴定一负责组团工作,于教育界和学校中发展团员39人,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崇仁区队,隶属临川县分团。
  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崇仁县团务筹备员办公室,设有专职人员办理日常团务,由吴定一任筹备员,每年在县中、简师等学校青年学生中发展团员,并举行1—2次集体宣誓活动。
   民国三十四年六月至三十五年七月,黄俊民任筹备员。八月,江西省三青团支团派南丰分团书记罗秀三继任筹备员。
  民国三十六年一月,崇仁三青团组织扩大,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崇仁分团筹备处,内有干事会,监察干事会,设总务、组训、宣传、女青年4股,各配股长1人,股员1—2人。分团主任吴徽,书记章致平,随即在各学校和社会上大量发展团员。同年10月,全县共有三青团员441名,建立了崇仁县中学、简易师范、增辉中学、复员青年、社会机关、青年妇女以及凤岗、太山、许坊、巴山、秋溪、孙坊等12个区队,区队设正副队长,区队以下为分队,设分队长1名,由3—7名团员组成。并主编发行了《崇仁青年报》,开展各项活动。
  民国三十六年十月,奉令党团合并,撤销三青团崇仁分团筹备处,并于国民党县党部。党团合并后,团部人员一律任县党部相当副职的职务,三青团员进行一次甄核后,一律转为国民党党员。
   民国三十七年,国民党县党部紧缩经费、裁减人员时,将并入的三青团人员全部裁减。
   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崇仁解放,三青团组织全部瓦解。儿童团
   苏区少共领导下的儿童组织。由年龄7—10岁的贫苦儿童自愿参加。1933年苏区共建立儿童团50多个,担任站岗、放哨,盘查路条、防止坏人混入苏区并监视管制土豪劣绅,配合进行破除迷信等宣传活动。
   少年先锋队
  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原名中国少年儿童队。苏区县、区各设队部,乡设大队为基层组织,大队下设分队、小队,由年龄10—15岁的贫苦少年自愿参加。
  1933年3月成立东山少先队,队员30人;浯漳少先队,队员10人。4月,成立上河少先队,队员初为13人,后扩至50余人,双坪少先队队员24人,港下少先队队员120人,5月成立罕浒少先队,队员19人。是年,苏区共建立各级少先队50多个,其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侦探、监视敌人和不法分子,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建国后,少先队主要发展对象是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设大队、中队、小队,由团县委领导,有组织章程、队旗、队歌、队礼,少先队员佩带红领巾,接受辅导员的训练和指导。
  1952年,我县开始在第一完全小学建立第一个少先队,发展队员120名,后各地完全小学相继建业。
  1953年6月,改名中国少年先锋队。
  1960年于县城召开了全县第一届少先队员代表大会。
  1963年12月12日至15日,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09名,列席代表37名,选举产生由26人组成的委员会。
  1965年7月18日至21日,召开了第三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95名,辅导员34名,重新选举了由28人组成的新的委员会。同年,全县少先队员已发展到13541名,占适龄儿童的76%。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少先队组织瘫痪,并由“红小兵”组织取代。
  1978年少先队恢复,“红小兵”解散。
  1984年,全县少先队员已发展到38195名,辅导员1184名。几个年份的少先队员、辅导员状况表
   表3—43
   注:少先队员占少年儿童总数的比重:
  1954年为18.5%;
  1957年为67.5%;
  1984年为86%。
   第四节妇女团体
   妇女协会
  1926年12月成立了崇仁县妇女协会,选举执行委员9人,主要负责人彭彩云、刘养基,积极开展了废除旧式婚姻,禁止蓄婢纳妾,禁养童养媳,禁止妇女缠脚等宣传活动。
  1927年8月后,妇运工作被迫停顿,妇女协会仅存形式。
  1933年,苏区县、区、乡建立了妇女协会和妇女代表会议制度。共建立各级妇协会90多个,组织和发动苏区劳动妇女反封建,,争自由,打土豪,分田地,参加生产,参军参战,在扩红、支前、土地革命以及生产劳动中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1941年3月8日,成立县妇女会,并举行募捐劳军游艺活动。
  1947年成立了崇仁县妇女运动委员会,是一个为粉饰国民党统治而成立的妇女团体。
   妇女联合会
  1950年1月,在县城成立崇仁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县妇联),各区、乡相应建立民主妇联。
  1952年4月,改名崇仁县妇女联合会,全县发展会员28940人。
  1958年以后,公社设妇联,生产大队设妇代会,生产队设妇代小组,配备妇女队长。
  1959年,全县妇代会会员发展到29159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各级妇联被迫停止活动。
  1968年下半年,县妇联与县工会、团县委合并办公,改名群运组。
  1972年,恢复县妇联。
  1976年以后,恢复公社妇联、生产大队妇代会和生产队妇代小组。
   几个年份的妇联组织状况表
   表3—44
   建国后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表3—45续表
   注:历届妇女代表大会均在巴山镇举行。
   第五节工商团体
   商会
  商会始于清末,是一个保护商业、扩充商务的商人(资方)组织,由所属各个行业的同业公会联合而成,实际上政府对商界的管理,乃通过商会实施,而商会亦代行某些行政管理的职能。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我县始建商会。
   民国十九年至二十年(1930—1931)建立同业公会,初时县商会之下只有3个同业公会,后各业同业公会相继成立。
   民国二十一年曾由部分商人组织过整顿委员会。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初,崇仁县商会内设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选出执委15人,监委7人。
   民国二十四年,县商会下有21个同业公会。
   民国二十七年,县商会下有同业公会14个,会员489人。
   民国三十年,县商会下有同业公会9个,会员375人。
   民国三十三年,县商会下有同业公会13个。
   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间,资本家、豪绅互相拉帮结派,争夺商会领导权。
  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县商会召开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第一次改组,改主席为理事长,选出了常务理事5人,理事4人,候补理事4人,常务监事1人,监事2人,候补监事1人,并于各乡集镇设立分会或小组。
   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三日,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第二次改组,减少候补理事2人,时有商会会员605人。
   商会虽为商人的职业团体,但也经常被地方官僚豪绅的派系势力所把持。
   工商业联合会
  1949年10月,县城成立城关区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
  1950年,各区陆续成立办事处。
  1951年,全县工商联的基层组织有1个区工商联(巴山镇),下设布匹、杂货、粮食、书纸、药材、筵席、屠宰、竹木、烟酒、靛伞、香爆、五金等12个分会;15个乡工商联。
  1952年底,召开全县第一届工商业代表大会,建立了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53年6月,召开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崇,仁县工商业联合会。
  1955年、1957年和1959年分别召开了第三、四、五届县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全县会员714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各级工商联自行消失。
  1985年2月,恢复县工商联。5月召开了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9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
  1983年4月7日,成立崇仁县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简称县协会),选举委员13名,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县协会之下按地区划分,成立分会,分会以下以乡为单位建立小组。
  1984年,分别成立了直属、礼陂、航埠、孙坊4个分会。全县共有会员890人。
   第六节科教文化团体
   教育会
  民国三十二年(1943)成立崇仁县教育会。翌年改为崇仁县教育协会,全县中、小学教师为会员。虽为自由职业团体,而官僚政客也插手其中,作为攫取参议会合法席位的一个“基地”。科学技术协会
  1956年9月14日成立崇仁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县科协),先后在巴山镇成立自然科学、农林水利、卫生工作组和大南、秋溪、孙坊、凤岗、白陂、礼陂等8个工作组。科协会员1950年为82人,1957年为173人,另有科普宣传员343人。
  1959年2月更名崇仁县科学技术协会,下有基层科技协会58个,会员3818人。1960年发展有基层科技协会443个,会员5695人。1963年县科协设农业、医药卫生、畜牧兽医、工交和基础科学等5个专业组。
  1965年3月,召开了首届全县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代表大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科协停止活动。
  1979年10月,召开了第二届全县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恢复了县科协。
  1982年10月,全县18个公社(镇)全部建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设立专业学会109个,全县科协会员1282人。
  1983年10月,县科协成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1984年,全县有乡(镇)科协21个,县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协会13个,各科专业分会119个,村科普小组116个,全县科协会员2863人。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50年12月成立崇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县文联),召开了全县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县文联委员会,发展会员70余人。1952年合并于县文化馆。1956年以后停止了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复存在。
  1981年底,成立崇仁县文联筹备小组,并于1982年8月召开了全县第二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00余人,选举产生了由13人组成的崇仁县第二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会,正式恢复县文联。现有会员120人。
   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1984年5月成立崇仁县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县社联),随后相继建立了工商行政管理、统一战线理论、新闻、哲学、农业经济、档案、文学艺术、历史、财政会计等学会,连同1981年成立的教育学会共有10个学会和企业管理协会、厂长(经理)研究会。会员562人。第七节国际友好团体
   反帝拥苏大同盟
  1933年,苏区成立县反帝拥苏大同盟会,其下为支部。凡工农及其它革命群众愿意遵守同盟章程,自愿加入并经过报告登记后,即为同盟会盟员。盟员每月应缴纳会费或自由捐助款项。所收集经费,大部分上交,少部分留作办公费用。县同盟会设组织、宣传、总务等部,支部设组织、宣传、总务等执行委员,其人员均不脱产,机关附设在其它革命团体内。其任务是经常在盟员中进行反帝拥苏宣传活动,发动盟员和苏区人民支持红军,积极扩红、参战、支前,粉碎国军的“围剿”,保卫苏区和苏维埃政权。
   中苏友好协会
  1951年成立崇仁县中苏友好协会,设理事会,全县设有7个区工作委员会,36个乡支会和9个县属机关支会。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以及农村建立基层组织。广大工人、农民、干部、教师等纷纷参加了中苏友好协会组织,领取了会员证章和证书,共有会员25801人。
   第八节其他群团组织
   会团
   互济会
  1933年,苏区建立的群众互助互济的群众团体。凡年龄在16岁以上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自愿加入即为会员。县成立县互济会,其下设区、乡分会,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打土豪没收的部分财产中拨给。并有时进行募集。会员需缴纳会费。各级互济会,积极进行了互通有无,开展增产节约、扩大财源、救济困难户,发动会员参军参战,慰劳红军,优待军烈属等活动。
   同乡会
  民国三十二年(1943)始,旅居于崇仁的外县人众,为加强同乡之间联系,维护其同乡利益而先后组织成立的。时有南昌、临川、清江、丰城4个旅崇同乡会,每个同乡会选举理事5—7人或7—9人组成理事会,产生理事长,并在全县较大集镇设有分会。建国后,自行消失。道门
   同善社
  又名同德慈善会,乃由民国初期的“同善堂”更名而来。民国七年(1918)传入我县。民国十年成立崇仁分社。民国三十一年复建,后逐步扩大。入社社员200余人,并发展到农村,遍及秋溪、连城、孙坊等地。
  民国三十二年,政府虽曾明令解散,然仍暗中存在。其组织系统,分社之下有若干个善堂,每个善堂有一个首事和副职,下分总务、出纳、宣化(负责吸收入社),静静功(传功)等5股,一般社员称“众生”,男谓乾道,女谓坤道。
  同善社的参加者,初以耆年士绅,富商巨贾居多。民国后期,入社者众,动机各有不同。有的志在修真养性,有的则以此为名,掩护其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活动。
  建国后,同善社活动更为嚣张,1950年由军统先后派遣李明望、万朗轩(抚州人)前来我县发展组织,广收社员,社员连续发展到582人,其中骨干分子73名。我县社首紧随配合,设神坛,以闭目拱手盘坐为幌子,宣扬神伞(画符后的雨伞)刀枪不入,乃至剪纸为马、撒豆成兵等“法术”,以此诱胁群众,从事反革命活动。被我县人民政府侦破,将首恶镇压,其组织明令解散。
   一贯道
  民国二十四年由南昌传入我县,发展道徒157人。入道费每人1块银元,其组织系统分为点传师、坛主、引师、保师、道徒五个等级,传道师常以“六耳”(即三个人)不传道,“磨肚子”、“过仙气”为幌子,以“三宝”(关、诀、印)五字真经为基本“法宝”,控制道徒,蛊惑群众,干尽坏事。
   建国后,其组织被取缔而彻底消亡。
   先天道
  又名空无会,俗称拜大伯,主坛设于中华山(今礼陂乡)。民国中期,巴山镇设有两个分坛,一在今大南门48号;一在今神巷口3号。当时不少的士绅、富贾,为了戒鸦片烟或养病而设坛。会徒不需素食,不受戒束,故俗云“越有吃,拜大伯”,信徒终日无所事事,纯属剥削阶级的消闲组织。
   建国后,停止活动,自行消亡。
   一字门
  又名姚组、一字斋、红门斋、寡妇斋,是反动会道门“大乘教”的别名。民国七年由浙江传入我县。采取以亲传亲,邻拉邻的方法发展了门徒74名,其中道首13人,凭借崇拜“弥勒佛菩萨”,以吃斋、念经等迷信活动为烟幕,不但骗财害人,而且暗中勾结官府,狼狈为奸,进行反革命活动。1958年4月3日,政府明令予以取缔,后即行瓦解。帮派
   青帮
   民国二十五、六年传人我县,开始招纳帮徒。
   民国二十八年,南城一支帮徒加入崇仁青帮。
   民国三十年,南昌一支来崇仁发展帮徒,乃合二而一,共发展帮徒98人,下设5个分会。
  民国三十至三十一年,青帮在县内广招帮徒,入帮的徒众越来越多,最后竟达四、五百人众,除原二区(秋溪、航埠、连城)外,几乎遍及全县。
   建国后,全县各地的青帮组织全部瓦解。
   红帮
  民国三十六年冬,由宜黄二都传入我县双坑一带,以抗兵抗捐为幌子,骗取当地群众42人加入,每人缴交会费5元,于嵊背举行人会典礼。宣布了章规,凡入会者除介绍人外,不得为他人所知;暴露身份者开除出会,泄露内情者,处以“三刀六洞”;出卖组织者,株连全家。其标志是:无论寒暑,但有外出,则在衣领下面留最上一扣不扣,左袖出卷半月形。
  1951年,土改时予以取缔,明令解散。
   哪叱会
  哪叱会是利用神权为号召的封建迷信流氓组织。清宣统三年(1911)始在县城组织起哪叱会,初有会员23人。至民国二十五、六年间,信从入会者竟达七、八十人。
   民国三十二年复于巴山镇发起组织,谓之新哪叱会。始建时只有10余人,至民国三十五年,伪国大代表大选时最盛,其人数发展至64人。
   建国后,予以取缔。
   兄弟会
  初创于民国中期,抗战期间鼎盛,遍及郊西、沙堤、石庄、河上、三山、东来、白陂、孙坊、白鹭等地。初为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赖以团结互助之组织,后渐鱼龙混杂,多为地痞、流氓所把持,并以当地乡、保长、兵丁等为骨干,蒙骗大多数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各地分支组织40余个,共有会员525人。明为结会同心,亲友相帮,或为抗丁抗捐,实乃当地豪绅培植地方派系势力。
   建国后,各地兄弟会组织全部解散。
   崇正社
  由江西省军管区副司令李思愬(巴山镇人)为后台,于民国三十四年开始组织,次年元月成立。总社社址在县城天主堂(现县人民医院内)私立崇正小学内,下设12个分社,主要势力范围是航埠、秋溪、连城等地,成员遍及全县。总社社长汪澜(县保警大队副大队长),副社长张慕贤,理事、监事各4人,分社社长12人。社员入社需交社费稻谷1石。建社初由社员30人发展到368人,后达1819人。是我县地方两个最大派系之一,凭藉其掌握全县武装,争权夺利,欺压人民。
   民国三十六年在我县竞选伪国大代表时,同以CC分子组织的益群社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
   解放后,同益群社合流,携带枪械、电台流窜山区,负隅顽抗。建国后,被人民政府剿灭,其组织亦被取缔。
   益群社
  是以一批投靠CC系的官僚政客为首,于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间组织的。其主要势力范围是巴山镇、凤岗、白陂、三山、白鹭渡等地,成员遍及全县。社长傅肃之,副社长黄希宪,理事、监事各4人。下设7个分社,社员792人,并编辑发行了《新晓报》,是我县两个最大派系之一,长期窃据县参议会领导,把持县政,争权夺利。在竞选伪国大代表时,其主要头目傅肃之,投机钻营,易名傅宜之,加入青年党。在国民党当局的圈定中而当选为我县伪国大代表。
   解放后,与崇正社同流合污,组织反共地下军,进行反革命活动。建国后,被人民政府镇压,其组织即冰消瓦解。
  民国后期,我县各地标榜各种名义的会社众多,其实均属崇正、益群两大地方派系之分支和附庸。据县公安局档案记载,全县尚有各种会社36个,社员1933人。
   崇仁县各种会社组织情况表
   表3—46续表
  此外,先后遍及全县各地的组织,尚有义胜、义成、扶澜、励志、力行等26个社;西山、都江、力行、同胜、观音、姐妹等31个会。社(会)首120人,多为豪绅、恶霸、地痞、流氓;社(会)员达10048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7.7%。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利昌
相关人物
戴子钦
相关人物
黄立生
相关人物
陈文熙
相关人物
曾尚奎
相关人物
黄俊民
相关人物
吴徽
相关人物
章致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