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13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津梁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7
页码: 232—238
摘要: 建国后,洪坊渡划归临川县,临川县之下章渡划归我县,属航埠乡,仍为23处。新建、改建公路桥46座。其中,以县城的解放大桥、崇仁大桥(有记)较为宏伟。
关键词: 津梁 崇仁县

内容

清同治十二年(1873),全县有津渡50处。光绪二年(1878)增为51处。民国期间,减为23处,即罗家渡、刘家渡今均属沙堤乡)、谢家渡、左港渡(今均属河上乡)、南门渡(今属六家桥乡)、邹家渡、许家渡(今均属孙坊乡)、华家渡、白鹭渡(今均属白鹭乡)、罗溪渡、村头渡(今均属郊西乡)、炉坊渡、谢坊渡、白米楼渡(今均属马鞍乡)、官山渡、水库渡(今均属石庄乡)、奥村渡(今属张坊乡)、马口渡(今属桃源乡)、苔洲渡、凤岗渡(今均属相山乡)、熊家渡、章家店渡(今均属航埠乡)、洪坊渡(今属临川秋溪乡),每渡设木船1艘,渡工1人。渡船或由富户捐建,或由乡民募捐集建。渡工工资,有渡田产者,收租供给,无渡田产者,由就近乡民派给。就近乡民过渡,不需付渡钱,商贩或运输者过渡,则酌收过渡费。
  建国后,洪坊渡划归临川县,临川县之下章渡划归我县,属航埠乡,仍为23处。渡船的更新和维修,由乡政府统筹经费,渡工工资每月30—35元,由县财政局拨给。
   桥梁
   公路桥
  建国后,新建、改建公路桥46座。其中,以县城的解放大桥、崇仁大桥(有记)较为宏伟,乡间较长的公路桥有:
  六家桥: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由洋溪例贡周锡祐捐银3千两鼎建,其时名六溪桥,座落今六家桥乡,位于临八线16公里处,横跨孤水上,后被洪水冲毁。民国二十一年(1932)修临八公路时,重建木桥以通车,时因桥头有6户人家而得名。
  1958年由抚州公路运输分局拨款改建,砌石桥墩(立式),桥面仍为木板。1973年6月1日又由该局工程队改建桥面,设水泥钢筋混凝土梁4根,上铺水泥板,同年11月30日竣工,翌年4月交付使用。桥长65米,高6.7米,有6孔,其中:6米跨径的2孔,12米跨径的3孔,9米跨径的1孔,桥面中间宽7米,两旁人行道各宽0.5米。负荷:“汽车—13吨,挂车—60吨”。
   黍山桥:明隆庆年间(1567—1572),由未园斋人募建,长35丈,广1丈1尺,下砌6墩,上建屋33间。位于凤岗乡(今相山镇)黍山村南口,故名,横跨西宁水上。万历二十四年(1596)毁,由县城北耆刘天叙重建,易名“天叙桥”。清康熙十七年(1678)又毁,庸庸道人募资重建,易名“长安桥”。三十一年县西耆人杨士烺施早晚田租90箩,并茶山1座,梨树20余株,为煮茶费,又为屋2间于桥头施茶。乾隆间(1736—1795)聚金重修。嘉庆间(1796—1820)复修。道光初各姓众捐钱7千串,改建卷孔。咸丰间(1851—1861)又由富绅捐资两次重修,复名黍山桥。
  1954年,洪水冲塌1孔,由国家拨款33000元重修,加固桥墩。1969年,山洪暴发,又冲塌1墩,复由县财政拨款改建,铺设水泥桥面,两旁护以水泥钢筋栏杆。桥长71.2米,4墩5孔,每孔跨径10.3米,桥面宽5.2米。负荷:“汽车—13吨,挂车—80吨”,现为崇凤公路之主要桥梁。
  闾陂桥:为古便道桥,民国二十一年改为公路木桥,坐于临八线46公里+69米处(郊西乡刘家洲村前)。1951年5月重修,加固支架,扩宽桥面,长42米,宽4.5米。1958年8月动工改建为红石桥,次年1月竣工。桥基砌石墩2个,脚深1.8米,以混凝土浇注,跨径36米,桥高3.2米,长40米,宽5.2米,两旁护木栏杆,共投资12000元。1970年重建为水泥钢筋混凝土桥,墩为曲拱形,1大孔,跨径30米,两端上部覆3小曲拱,皆以水泥沙浆砌片石构筑。桥高3.5米,长38米,桥面以水泥砂浆铺设,中间宽7米,两旁人行道各宽0.5米,护有栏杆,可通行挂拖斗的载重汽车。
  严陂桥:清道光六年(1821)由严陂村贡生徐珍(名启万)费数千金独建,因位于严陂村西头半里处而得名,跨孤水上。全长40米,面宽4米,2墩3孔,以麻条石砌结,可通载重4—5吨的汽车和拖拉机,今为乡公路桥。
   建国后崇仁县新建公路桥梁表
   表2—20续表铁路桥
  我县境内铁路线上,共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13座,总长705米,其中:以左港桥、水坑桥、黄泥岭桥、闾陂桥、秋陂桥较长,均在50米以上。
   建国后崇仁县新建铁路桥梁表
   表2—21
   便道桥
  清同治间,全县有大小桥梁294座,光绪间减为252座。民国时期无统计。建国后,有些便桥改为公路桥,现乡间仍有便桥200余座。
   附:黄洲桥(今称解放大桥)记
   (1984年) 宝水自西向东入境,将县治隔为南北二城。为沟通两岸人民往来,自唐时起,跨河编竹为排,鱼贯而渡,水涨则漂坏,水落再修葺,劳多功少,民甚苦之。至宋嘉祐中(1056—1063),知县苏缄始主持作浮梁以渡,然遇洪流骤涨,则桥板漂荡,时断交通。宋淳祐八年(1248),有客籍人士数人,议创石桥(下砌石墩,上架木板),越十五年,即景定三年(1262)始成。未几,毁于火灾。咸淳六年(1270),摄县事之县丞赵若濖嘱好义之士陈纯中倡首,合众力重建,费钱11000余贯。桥高20米,南北两端筑石阶拾级而上,并设门。桥上两侧造屋40间,中建一祠,气势颇雄伟,不惟贯通南北两市,且连接湖广数省通途,民甚乐之。桥成之时,请状元文天祥题匾书:“黄洲桥”。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桥复毁于火灾,知县陈翱督县人重建,历五载而桥成。下筑石墩9,上铺木梁、木板,长180米,两侧为屋44间,出木之杪为亭3。工程浩大,总运载木石之舟为1800弱,总木石金漆之工达47000强。桥成时,县人吴宣,书“黄洲桥”额,并题“柱石云汉,冠盖蓬瀛”八大楷。正德十六年(1521),又毁于水灾,嗣后终嘉靖之世(1521—1565),无桥者共46年。隆庆元年(1567),县人王德平之妻陈氏。秉夫遗志,捐资独建,同年动工,至隆庆四年(1570)春落成,费银2000余两。署知县张起潜,命改名“德平桥”。万历四年(1576)正月大水,坏墩石,陈氏复捐银300两加修。万历十八年六月,桥又毁于火,县人刘天启出资独修,期年竣工,费银2080两。桥宽6米,长180米,下筑9墩,上为屋52间,知县裴彬命改名“天启桥”。崇祯五年(1632),桥毁于兵燹。十年暮春,县廪监生吴道立为首募捐重修,历时3载,落成于十二年(1639)季秋,费钱3000余贯,复名“黄洲桥”。 清顺治十三年(1656)夏,大水损墩石,十五年春,大水冲堕孔面石及半,两次均由知县谢允璜倡议筹款修葺。雍正十年(1732)和十一年,迭被大水摧毁桥墩,县人募捐,重建石墩,上铺木板。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沈梦龙劝捐,重修石墩,下7孔,上为屋80间,中建关帝阁,费银4000余两。五十二年,又遭灾害,石墩俱坏。县人集资数百,暂架浮桥,节年修补。嘉庆七年(1802),知县罗攀桂偕县名宦陈凤翔劝集地方上层人士40人,各捐银200两,又劝居民乐输襄助,将旧墩悉行改造,上仍架木板,造屋48间,中建许真君阁,南建关帝阁,北建观音阁,始于嘉庆十一年,至二十一年落成,费银18000余两。道光元年(1821)四月初五日,桥上油店起火,全桥尽毁。后以桥产存息钱千余贯,并挪用谢廷恩所捐育婴堂银200两,就石墩搭浮桥。道光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发大水,桥板漂荡无遗,6墩尽塌,知县万宗洛募资再作浮桥,自北达南,联36小艇,上铺平板,旁护以栏杆,舟楫往来,定时启闭,如是者达数年之久。
  道光十六年,县人谢廷恩,独力捐资,兴建石桥。是年七月初七日兴工,至十九年冬落成,费银6万余两。桥基挖剔至底,筑于石骨之上,桥下部砌卷洞9孔,第一、二孔(北端)跨径12.9米,余皆为12.75米,北岸牙头长7.33米,南岸牙头长6米,砌8墩,墩基深14.33米,底宽6米,出河床上部高7.43米,跨径3.53米。每墩西面砌金钢雁翅分水墩,桥身全长156.7米,面宽6.27米,除砌拦墙外,中间实宽5米。拦墙高1.5米,宽0.64米,砌墙砖厚11.7厘米,宽20厘米,长40厘米,墙上盖阔石,高20厘米。全桥均用麻条石嵌缝砌结,甚为牢固。第5墩之上,西向建观音阁,东向建韦驮龛,高4.75米,横宽3.92米,纵深3.02米,溢出桥面2.13米,两旁各附店3所,共12间,高与庙齐,横宽4.7米者4间,3.92米者4间,3.13米者4间,俱深3.02米。桥南端为石阶17级,北端为石阶15级,两阶之上各砌砖墙高6.13米,宽与桥面齐,为牌门,书匾“黄洲桥”。越数年,洪水冲动桥南端分水雁翅,谢氏仍出资修葺,县人并捐资在上游筑石堤以护桥身,桥乃巩固。
  民国期间,建临八公路,将桥上店屋拆除,仅存拦墙和中间两龛。建国后,交通事业日益发展,车辆往来频繁,桥面狭窄,影响人行。乃于1966年由省交通厅拨款10万元,省公路二中队施工,改建桥面,拆除旧拦墙,于桥面横架水泥钢筋混凝土梁26根,两侧各伸出悬臂1.5米,铺设人行道,并以水泥铺筑桥面,宽6米,两旁护有水泥栏杆,是年竣工,人车可分行,甚为安全。桥名更为“解放大桥”。
  1969年6月30日,凤岗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当日深夜,此桥自北向南的7个分水雁翅,刹时尽塌,仅余南端一翅未动,然面盖石已被冲斜。翌年秋,再由省交通厅拨款9.4万元,由县交通局组织施工,浇制水泥钢筋半圆形分水墩,以护桥身,年底竣工。今此桥全部结构仍甚完好,在现代化交通事业中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崇仁大桥记
   (1984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县城区日益繁荣,中山大道,商店林立,贸易兴隆,车辆、行人熙来攘往,交通时有阻塞,车祸间有发生。县革委会为策交通运输安全畅通,遂决定机动年辆改道城外行驶,因有建造新公路桥梁之议,乃备文向江西省和抚州地区革委会报请拨款建桥。1975年4月,经复文批准,由省拨款118万元(其中:计划委员会30万元,物资储备局60万元,交通厅25万元),作为建桥专款。 经期年勘测,择定黄洲桥下游距桥700余米处为建桥地点。1977年1月成立“崇仁大桥工程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同年3月10日破土兴工,历时六载,于1982年8月30日竣工,12月剪彩通车。实际支付建筑费用951440.59元。耗用建材计:木材825.6立方米,水泥25700吨,钢材71吨,砾石5927.53立方,砂石10113.15立方。此桥为我县最大之公路桥,承受载重压力为“汽车—20吨,拖挂—100吨”。每日通过机动车辆约二千余车次。
  桥的结构为双曲拱形,乃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和曲拱桥的建筑技术标准进行设计,由六家桥、孙坊、巴山镇等公社的工程队综合施工。桥身为钢筋骨架,以水泥、卵石、沙子拌成混凝土灌注而成,浑然一体。桥下部为5墩,墩脚筑于河底红石岩以下1.5—3米处,从河床至底部深3.5米,基宽12.08米。墩上部高5.89米,横宽10.028米,纵宽7.5米。砌曲拱6大孔,拱顶距河床14米,每孔跨径30米,过水流量为2870m3/秒。拱之两端除南、北头接岸边台基外,余均坐于墩上,两拱交接处建有小曲孔,两岸头各为3孔,中墩上7孔,其余4墩上皆为6孔,共37孔。桥面用水泥铺筑,全长247.93米,中间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护有镶花板水泥钢筋栏杆。南北桥头两侧,建有面积24.5平方米的方形平台,南头东向有双层桥堡1座。全桥安华灯28盏,入夜,电炬齐明,明珠一串,倒映河中,与星光月色交辉,为县城新增一壮丽景观。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六家桥
相关作品
黍山桥
相关作品
闾陂桥
相关作品
严陂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