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13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主要工业
分类号: F427.56
页数: 12
页码: 201—212
摘要: 崇仁县自1958年至1978年对企业进行了整顿,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分车间实行合同承包,工资浮动,按产计酬。并增设备,开发水泥砖、水泥纸袋新产品,经济效益大为提高。纳销售税1.05万元。
关键词: 主要工业 工业经济 崇仁县

内容

1958年创办,址在礼陂乡中华山,距县城19公里,通公路。初名礼陂煤矿,1977年改为现名。
   初办时,有职工180余人,开拓芙蓉坑1号井,半机械化采掘,年产量8900余吨。
  1959年12月,开拓2号井和5号井。1960年开拓3号井,采煤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煤的年产量增至2万余吨。
  1970年9月,又开拓“跃进”井,翌年9月开始出煤。
  1976年6月22日开拓新5号井。
  1977年6月,“跃进”井易名为6号井,正式投产,开采31线至43线C1、C2煤层。
  1978年5月,开始筹建年产2万吨无烟煤的7号井。翌年7月该井2工区先投产采煤。
  1981年3月,7号井全部建成投产,生产无烟煤。至此,全矿有7个矿井,分设3个工区和1个汽车运输队,共有职工630余人,生产设备较为先进,产品有烟煤和无烟煤,日产量约240吨。
  1984年,产烟煤5.5万吨,无烟煤1.73万吨,创工业总产值199.12万元,利税40.46万元。全矿有职工607人,固定资产净值192.56万元,流动资金47.81万元。
   崇仁钨矿
  1966年4月创办,属地方国营企业。矿办公室原设于白陂街,1978年9月,迁县城南郊的南阜山,毗崇凤公路。
  采矿区有二:一在白陂乡李坑村,距县城16公里,产白钨砂;一在港下乡的双坪村,邻大王山钨矿,距县城40公里,产黑钨砂。
  建矿初期,有固定职工20人,采矿工人临时招募当地农民或外流劳力,所采原矿砂由矿部按质论价收购,然后进行精选。其时,年产精选矿砂10余吨。
  “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管理混乱,连年亏损,被迫停产,除少数职工留守外,大部分调往其他企业。
  1971年11月,恢复生产,组织250名民工分赴两个矿区开采黑、白钨砂,当年产钨精矿砂17吨。
  1981年,建钨矿化验室。
  1982年,建成1栋日处理原矿50吨的选矿车间,拥有跳汰机、颚式破碎机、棒磨机、搅拌机、摇床等30台选矿设备,使钨精矿的质量大为提高。
  1983年,我县所产钨砂被选送至北京“钨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展览,获国务院经贸部颁发的荣誉证书,产品畅稍国内外。
  1984年,附办钣金车间,制造铁板油罐、油桶和电讯件、钢门、钢窗、简易锅炉等产品。钨矿有职下72人,采矿民工23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35.1万元,流动资金71.9万元。当年产钨精矿砂90吨,创工业总产值80.5万元,利润6.3万元,纳销售税3.3万元。
   机械电器工业
  属地方国营的有农业机械修造厂、汽车修配厂、汽车配件厂;属县办大集体的有变压器厂、互感器厂、五金厂、电器厂、电线厂。
   农业机械修造厂(简称农机厂)
  1958年11月,金属社和锅炉厂合并建立崇仁县机械厂,址在巴山镇中山大道,时有职工89人,其中:金属手工业工人40人,铸锅工人20人,其他29人。主要生产铁锅、铁钳、菜刀、犁头、犁壁、牛铁链、锄、耙等铁器工具。
  1964年更名为崇仁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逐步向机械化发展,经营范围日渐扩大,由制作简单的铁器转向修理柴油机、拖拉机、汽车和制造轧花机、2号碾米机、打谷机、安源70型手扶拖拉机等。全厂设有翻砂、金工、修理3个车间,新建厂房3栋,添置了车、刨、钻、铣等加工机械设备,工人增至180余人。
  1969年,县拖拉机站和炼钢厂撤销,并入农机厂。同年冬,南昌市抚河区二铁社下放部分工人和设备至农机厂,建立钣金车间,制造中、小型铁板油罐、油桶和汽车头外壳、手扶拖拉机外壳等钣金配件。
  1970年以后,试制成T716金钢镗床,小量生产。尔后,为江西手扶拖拉机厂制造铁轮,大批量生产,并为县玻璃厂制作保温饭盒铁外壳。
  1980年以来,生产电机配件,为变压器制作吸湿器和蝶阀等,并生产打谷机,修理各种农机和电机。
  1984年,全厂设有金工、钣金、翻砂、装配、机电等5个车间,职工139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5.77万元,流动资金31.01万元。是年,生产脚踏打谷机2616台,轧耙滚筒111只,创工业总产值43.10万元,利润1.37万元,纳销售税1.21万元。
   汽车修配厂
  1970年4月筹建,同年8月投产,经营汽车小、中、大修理业务。址在巴山镇大南门郊,占地4075平方米。初,将县农机厂汽车修理班工人36名及设备调入,先行生产。尔后逐步招收工人和增添设备,扩大生产,年均创产值约26.8万元。
  1984年有职工79人,设有大修、小修、机电等3个车间,拥有空压机、吊车、工字梁校正器、车床、刨床、钻床及拆装汽车各部机件的专用设备30余套,固定资产净值19.57万元,流动资金16.10万元。是年,创工业总产值26.8万元,利润2.21万元,纳销售税1.33万元。
   汽车配件厂
  1970年,县“五·七”中学创办半导体厂和无线电厂,由6名老师和15名学生进行生产,主要制作可控硅元件和元钉等。
  1973年,两厂设备和人员合并,建立崇仁县半导体器件厂,增招工人,生产4.5千瓦交流电动机和电焊机。
  1976年3月,改为崇仁县汽车配件厂,转产汽车配件DQ130—12V点火线圈,是省机械工业厅重点生产此种配件的单位,属江西汽车制造厂的配套厂。
  1981年8月,划出部分人员和设备,兴办树脂厂,行政统一领导,经济分开核算,生产树脂胶。原厂又增加生产各种型号的汽车和拖拉机全车线产品。
  1984年底,全厂有汽配、胶水、机修3个车间,职工56人。拥有:80和250W超声波发生器、SV202型电压鼓风干燥箱、SG101型真空恒温箱、100VA硅整流器、油压机及各种金属切削车床共39台,固定资产净值13.68万元,流动资金24.55万元。是年,生产尿醛树脂胶158.36吨,全车线5859套,创工业总产值50.13万元,利润2.7万元,纳销售税3.07万元。
   变压器厂
  1968年7月创建,址在巴山镇东门口竹山杨家。原称崇仁县电器厂,1977年8月,更名崇仁县变压器厂1982年1月,经江西省机械工业厅和崇仁县人民政府共同批准,命名为江西第二变压器厂。
  初,由18名手工业合作社工人集资4000元购买少量原材料,借县养路队的道班房(今水泥厂处)为厂房,以简陋的设备生产出第一台SJ180KVA/10—0.4型变压器,质量合格,受到上级重视,旋由江西省机械厅拨款2万元购置设备,并于1969年1月迁至现址(东门口杨氏宗祠)。同年4月,招工30名,扩大生产,当时的产品有50、75、100、180千伏安等4种规格的变压器和4.5千瓦的电动机以及8—12千瓦的发电机。尔后,不断更新设备,增加工人,扩建厂房,开拓新产品。
  1974年,增办互感器车间,生产0.5系列多种规格的电流互感器。1977年试制出有载自动调压变压器,质量优良,随即大批量生产,填补了江西变压器行业的一项产品空白,获省、地科技成果奖。变压器产品由1个系列(SJ)4个品种(50、75、100、180千伏安)发展至5个系列(SJ、S、SV、S7、有载自动调压)135个规格(从10—3150千伏安不等),年产量由初期的8000千伏安增至8万余千伏安,质量优良。其中,SJ—100/10型、SV7—100/10型分别在1977年和1984年被评为华东地区同类产品第二名与一等品,产品纳入省机械厅计划,畅销全国。
  1984年,全厂设有绕线、铁芯、总装、钣金、机修等5个车间,职工196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69.6万元,流动资金144.6万元。是年,生产变压器80145千伏安,创工业总产值264万元,利润5.63万元,纳销售税10.6万无。互感器厂
  初为变压器厂生产互感器车间,1980年3月,改为分厂设3个车间。1982年1月,经江西省机械工业厅和崇仁县人民政府批准,单独立厂,命名江西互感器厂,址在巴山镇东门口,是江西省目前唯一生产互感器的专业厂。
   初,仅有工人10余人,生产CaJ—10型电流互感器,年产量约100台。
  1980年以后,不断更新设备,开拓新产品,品种由1个系列(0.5千伏)110种规格发展为3个系列(0.5、10、35千伏)255种规格。1982年,创制出新产品高压电力计量器,产品质量达国家级标准,连续获机械工业部和省、地、县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15次,产品已列为国家机械工业部的定点产品,其中CB311—64型互感器,质量特优,畅销全国。
  1984年,全厂设有绕线、浇铸、铁芯、钣金、机修等5个车间,职工127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9.2万元,流动资金101万元。是年,生产互感器16158台,计量箱519台,创工业总产值109.23万元,利润3.2万元,纳销售税3.55万元。
   五金厂
  1967年,由铁器社改为崇仁县五金厂,迁至县城北郊的黄泥岭,建新厂房1幢,设冲压、锻打、喷漆3个车间。生产米刀、五金农具、日用铁器。
  1971年,开始生产牛头刨床、车床和台虎钳。尔后,增加阀门、轴承、三线机等新产品,成为小型机械厂。
  1976年,转产自行车飞轮和包装箱箱扣,设箱扣、飞轮、锻打、翻砂4个车间,时有职工165人,当年产飞轮8020只,箱扣17.20万套。
  1984年,停产自行车飞轮,专产包装箱扣,设箱扣、后勤2个车间。职工171人。拥有机械设备57台,固定资产净值46.5万元,流动资金43.5万元。是年,生产箱扣13.7万套。创工业总产值91.14万元,纳销售税6.9万元。
   电器厂
  原为崇仁县针织服装厂,1977年1月,增办增强塑料分厂,初,试产玻璃缸氧气瓶,未成,旋即试产12、13毫米规格的手提电钻和铜、铝芯塑料电灯线,均获成功,全部投产。其时,手电钻车间有工人28人,电线车间有工人8人。1978年产电钻3104台,电线1966.5千米。
  1979年1月,易名为崇仁县电器厂,迁至县城北郊黄泥岭。建厂房2幢,仓库1幢,办公楼1幢,总面积1648平方米。设冲压、金工、装配、机修、塑料线等5个车间,生产手提电钻和电灯线,职工发展至185人。
  1980年1月,试产400毫米(风叶直径)台式和落地式电风扇,经省轻工业厅鉴定合格,即批量投产,商标定为“牡丹亭”。当年生产4404台,畅销县内外。全厂的产品有:电风扇、手提电钻、塑料电线。
  1982年,试制JZ—6毫米手提电钻成功。同年10月,又试制电褥垫成功,批量投产。其时,全厂产品有电钻、电风扇、电线、电褥垫等4种,销及县内外。1984年10月,划出电钻和电线两车间,分别成立崇仁县电动工具厂和崇仁县电线厂。单独核算,生产合署。年底,全厂(含电动工具和电线厂)拥有:厂房6幢,仓库2幢,建筑总面积达11642平方米。有职工178人,各类机械设备91台,固定资产净值62.01万元,流动资金111.55万元。是年,生产手电钻1577台,电风扇844台,创产值139.79万元,纳销售税4.34万元。
   电力工业
   建国前,我县无电力工业。
  1956年冬,始办火力发电厂。嗣后,改建高压变电网,办小水电站,电力普及城乡,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照明。1984年,全县21乡(镇)和6个国营农垦场中,有36418户,182113人使用电灯照明,分别占总户数的74%和总人口的73.28%。全年总用电量达1113万度。其中,工业生产用电739.5万度,农业生产用电131.25万度,生活用电242.25万度。
   火力发电
  1956年冬,于巴山门抽水机站内装柴油机2台,总马力105匹,发电机3台,容量80千瓦。翌年1月1日峻工送电,每晚发电5小时,当年发电11.5万度,供县城照明 。
  1961年,于桥北道南路建发电厂(今用电管理所办公室内),安装内燃机发电机组,有发电机4台,公称能力240千瓦,当年发电12.10万度。以后,庙上、礼陂、凤岗、马鞍、大塘等地相继办小型火力发电站,供工农业生产和照明用电。
  1966年,南昌罗家集变电站输电入县境后,火力发电厂相继停办。
   高压电网
  1966年,南昌罗家集变电站架设1条110千伏安的输电线路至乐安县的721矿,此线由东向西穿越我县境。1967年,在郊西乡的刘家洲村建古城变电站(今称崇仁变电站),当时装变压器5000千伏安,可变压110千伏,从此,我县即改用高压电源。尔后,相继于礼陂、大塘、沙洲等地建变电站,输电线路遍布城乡。
  1984年,县内有110千伏安主线路55公里,35千伏安主线路44公里,低压线路541公里,构成了布及全县80%地区的输电网。
  崇仁变电站1966年兴工,1967年投产,投资150余万元,隶属抚州供电局。现装有15000千伏安的变压器2台,输电线路11条,以站为起点:经礼陂入宜黄县境,容量35千伏,负荷3500千瓦;至大塘,容量35千伏,负荷100—600千瓦;经化肥厂至磷肥厂,容量10千伏,负荷150千瓦;至县城工业线,容量10千伏,负荷150—600千瓦;至县城照明线,容量10千伏,负荷300—1100千瓦;至县城农排线,容量10千伏,负荷300—1200千瓦;至自来水公司,容量10千伏,负荷150千瓦;至永胜厂,容量10千伏,负荷300—1200千瓦;至江重厂,容量10千伏,负荷80—300千瓦;至国营江西第一木材加工厂,容量10千伏,负荷50—250千瓦;至造纸厂,容量10千伏,负荷300千瓦。
  礼陂变电站1966年兴工,次年投产,电源由崇仁变电站输入。1984年,装有35千伏油开关3台,10千伏油开关8台,投资20万元。主要输电线路7条,全长52.5公里。以站为起点:至星火厂,负荷300—800千瓦;至中华山煤矿,负荷200—400千瓦;至永胜厂二工区,负荷100—300千瓦;至礼陂乡政府,负荷50—80千瓦;至673处,负荷50—100千瓦;至礼陂粮油加工厂,负荷50—80千瓦;至宜黄官仓前,负荷500—2000千瓦,沿线分架低压线入乡村。
   大塘变电站1982年建,国家投资20万元,县内自筹45万元,架设35千伏输电线路17公里,安装3150千伏安的变压器1台,输出10千伏的低压电线3条,伸向孙坊、大塘、白路、航埠等乡的农村及石桥、左港垦殖场和县苗圃、林科所等单位,总长215公里(其中,农村182公里)。
   沙洲变电站由721矿沙洲矿区的变电站出线,安装了凤岗、桃源、马鞍等乡的输电线网路,供应农村用电。
   上航线路(10千伏)1969年架设,由临川上顿渡变电站出线,经孙坊、白鹭至航埠乡的下庄村为止。主线长13.6公里,电线杆全用锥形水泥杆,导线全部采用GJL—50型,支线遍布沿途乡村,供农村生产和生活用电。
   小水电
  全县山区的水力资源蕴藏量现有3.26万千瓦,其中可利用发电的有1.37万千瓦,居抚州地区第5位。1958年后,逐年在农村兴建小水电站,拦河筑坝,安装水轮机、发电机进行发电,供农村照明和农产品加工的电力。
  1984年,全县有小水电站43座,装水轮机和发电机48组,总容量1290.5千瓦,年发电量73.5万度,每站年平均发电小时570小时,其中:港河电站属全民所有制,余皆为集体所有制。
  43座小水电站中,装机容量40千瓦以下的40座,分布于:石庄乡1座,装发电机1台,容量40千瓦;山斜乡6座,装机10台,容量87千瓦;港下乡4座,装机3台,容量62.5千瓦;相山乡7座,装机7台,容量65千瓦;桃源乡2座,装机2台,容量46千瓦;郭圩乡1座,装机1台,容量12千瓦;三山乡8座,装机8台,容量115千瓦;礼陂乡1座,装机1台,容量12千瓦;东来乡1座,装机1台,容量12千瓦;马鞍乡5座,装机5台,容量27千瓦;白陂乡1座,装机1台,容量75千瓦;河上乡3座,装机3台,容量57千瓦。
   装机容量1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3座:
  横上水电站址近张坊乡游坊村。1979年11月兴工,1981年4月峻工,拦水坝高5.5米,设计水头68米,单机引流每秒0.24米。装置水轮机2台,发电机2台,容量320千瓦,变压器1台,10千伏安,导电线长12公里。年发电量设计129万度,实达52万度。投资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社队自筹30万元。
  浯漳水电站址于山斜乡浯漳村。1979年10月兴工,1981年3月竣工,拦水坝高6米,设计水头89米,引水流量每秒0.14米。装置水轮机、发电机各1台,容量100千
  瓦,变压器1台,10千伏安。导电线路长9公里。年发电量,设计43.8万度,实达7万度。投资15万元,其中,国家拨款9万元,自筹6万元。
  港河水电站址于河上乡港河村。1978年12月兴工,1980年5月竣工。设计水头19米,引水流量每秒1.23米。装置水轮机2台,发电机2台,容量260千瓦,变压器1台,10千伏安,导电线路长10公里。年发电量,设计90万度,实达30万度。
   轻化工业
  属县地方国营的有造纸厂、化肥厂、磷肥厂、印刷厂;属商业系统的有副食品加工厂;属粮食系统的有粮油和副产品加工厂;属供销系统的有大塘、航埠轧花厂;属二轻系统的有自行车辐条厂、综合修理厂、木器厂、胶合板厂、服装鞋帽厂、玻璃厂、饮料厂、纸箱厂等。
   造纸厂
  址在巴山镇西北郊黄泥岭。1967年7月筹建,1968年10月投产,国家投资150万元。建有制浆、锅炉、造纸3个车间及仓库、办公楼、宿舍等共11幢,占地4万平方米。安装有制纸机及各种金属切削机床共30余台,为机械化生产。以稻草、茅草为原料,制造52克/m2凸板文具纸和60克/m2书写纸,设计能力为日产5吨,实际达6吨。
   建厂初期,年产量约600吨。1971—1973年,平均年产量为920吨,产值10.46万元,利润1.48万元。
  1974—1977年,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企业管理混乱,连续4年亏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企业管理进行了整顿,实行“五定”(定人员、定产量、定质量、定消耗、定奖罚)的经济责任制,生产大有进展,年产量提高到1400吨左右,产品销及省内外 。
  1984年,有职工122人,固定资产净值154万元,流动资金88万元。是年,生产凸板纸1579.07吨,创工业总产值213.18万元,利润13万元,纳销售税21.8万元。
   印刷厂
  址在桥南胜利大道22号。1965年,由公私合营印刷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初,仅有工人12人,2号脚踏圆盘印机2台,以石板印刷为主。
  1957年,废石板印刷,全部改为铅印,增购印刷机,工人增至20余人,为崇仁报社印刷《崇仁报》,并印制记帐单、帐簿表册。
  1960年以后,陆续购置了照相制版机、自动停回转立式凸板印刷机、复膜机、压塑料高频机、切纸机、拖蜡机、磨刀机等40余台印刷机械设备,以电为动力,机械化生产,并能自制铅字。
  1978年,新建了厂房和门市部,面积315平方米,设有排字、装订、印刷、发电等4个车间,能印刷书籍、图表和照片。
  1984年,有职工58人,固定资产净值9.4万元,流动资金7.1万元。是年,零件印刷48675千印张,创产值23.5万元,利润2.5万元,纳销售税1.5万元。
   化肥厂
  1969年筹建,1971年9月竣工投产,国家投资23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碳酸氢氨1.2万吨。厂址在桥北中山大道38号,占地7万平方米。全厂设造气、锅炉、合成氨、机修等4个车间和1个汽车队。初期,有职工100余人,年产碳酸氢氨300吨左右。
  1972年,省拔款12万元,建煤球车间,解决了造气车间的用煤。
  1977年,国家又拨款130万元,进行设备和技术改造,增购设备5台,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提高,碳酸氢氨年产量由1971年的295吨提高到1978年的2854吨,职工增至291人。
  1980年,职工增至420人,其中,固定职工277人,年产碳酸氢氨8805吨,达设计能力的73.37%,创建厂以来最好的生产水平。
  由于生产设备的质量有问题,产量长期远低于设计能力,致使成本过高,自1972年至1982年共亏损720余万元,故于1983年5月停产,改办食品厂,留职工122人,加工糕点。次年,产糕点67.65吨,创产值20万元,获利润0.39万元,纳销售税0.84万元。现全厂停用设备及房屋建筑的固定资产净值有413万元。
   磷肥厂
  1970年10月筹建,翌年10月投产,当时由县商业局投资12万元,厂址在巴山镇桥北道南路58号,主要生产过磷酸钙,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
  1972年,县财政拨款5.5万元,改造硫酸炉,因技术未过关,产量低,质量差,亏损91万元。
  1973年3月,与县水泥厂合并为崇仁县磷肥水泥厂。划属县工业局,产品有过磷酸钙、硫酸和水泥。同年10月,两厂分开,恢复崇仁县磷肥厂,复隶属于县商业局。
  1975年,县财政再次拨款8万元,兴建第二座硫酸粉矿炉,生产硫酸,因成本高,质量差,翌年12月停产硫酸。
  1977年1月,重划归县工业局管辖,改造设备,扩大生产,年产量由建厂初期的183吨增至2800余吨。
  1980年6月,增加磷钾复合肥生产,但因设备陈旧和原料不足,于翌年10月停产复合肥料。
  1981年10月,兴建塑料车间,购旧织布机8台,编织塑料包装袋,因成本高,质量差,于1983年停产。
  1984年,设有磷肥、机电两车间,职工97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6.5万元,流动资金34.1万元。是年生产普钙7050吨,创工业总产值70.5万元,利润0.35万元,纳销售税3.1万元。
   粮油加工厂有县城、相山、河上、礼陂4个粮油加工厂,统辖于县粮油工业公司。1984年,共有职工155人,固定资产净值71.36万元。流动资金9.09万元。是年,加工大米30399吨,混合饲料9958吨,配合饲料605吨,毛糠油147.48吨,干面条491.14吨,创工业总产值1180.5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3.17%,获利润21.70万元。
  县城粮油加工厂,是我县粮油工业的骨干企业。前身为崇仁县公私合营制米厂,1965年转为国营,址在桥北中山大道粮食局院内,设置大米、饲料、榨油、面条4个车间,有职工50余人,机械化生产。1976年秋,迁火车站新厂房,设大米、饲料、榨油、面条、机修5个车间,大米车间有风运流水作业线,自动化生产。1984年,有职工86人,年生产能力为:大米18000吨,饲料3600吨,糠油210吨,面条300吨。其他3厂分别设于相山镇、榨背岭、礼陂街,各有职工20人,机械化生产,加工大米、饲料和毛糠油。
   副食品加工厂
  1956年,县贸易公司兴办副食品加工部,址在桥南文溪桥(今采茶剧团后面),设糕点、面条、酿酒3个车间,制作糕点、挂面、水酒和白酒。
  1962年,改为副食品加工厂,工人增至50余人。
  1972年,迁桥北坪头上村,建厂房2幢,设糕点、酿酒、酱油3个车间,添置锅炉(1吨)、饼干机、烘烤机等生产设备,职工增至80余人,制作糕点、酱油、白酒。
  1984年,有职工52人,固定资产净值14.87万元,流动资金19.34万元,是年加工白酒93.4吨,黄酒7.41吨,糕点98吨,酱油72吨。纳销售税3.04万元,亏损1.53万元。
   轧花厂
  1984年,有航埠、大塘2个轧花厂。
  航埠轧花厂址在航埠街,创于1964年。初,有固定职工8人,具有柴油机3台、电动机1台,28型皮辊机20台、剥绒机2台等生产设备。每年于冬、春两季加工皮棉,生产期雇零工20—30人。1984年,有职工12人,固定资产净值5万元,流动资金4万元。是年加工皮棉4859担,短绒243担,创工业总产值55万元,利润1万元。
  大塘轧花厂址在六家桥乡六家桥村附近,1957年创办,有锯齿轧花机2台,剥绒机4台,职工20人。年生产能力,可加工皮棉9000担。1984年,有职工12人,固定资
  产8.2万元,流动资金7.7万元,加工皮棉1800担,棉短绒100担,创工业总产值29万元,利润0.16万元。
   自行车辐条厂
  1975年创办,初为车辆厂的辐条车间,址在桥南九曲巷。设拉丝、电镀2车间,年产自行车辐条105万根。1983年2月,改为崇仁县自行车辐条厂,迁桥北东郊山上(与磷肥厂毗连),建厂房592平方米。设条杆、条母、镀锌条、镀铬条、镀锌管、电镀外加工、机修、包装等8个车间,有职工110人。
  1984年,有职土95人,固定资产净值39.26万元,流动资金58.79万元。是年,生产自行车辐条1029.5万根,创工业总产值60.04万元,利润0.02万元,纳销售税2.29万元。产品销至南昌自行车总厂、抚州五交化批发站、广西玉林自行车厂、山西太原自行车总厂、湖北湘华及湖峰机械厂等单位。
   综合修理厂
  1966年改巴山镇金属制品修造生产合作社为车辆合作工厂。址在桥南胜利大道17号。初设修理、蚊香两车间,加工蚊香,制造木杆秤和白铁日用品,镌刻图章,修理自行车、钟表、喷雾器等。有职工59人。
  1969年增办元钉车间,址在桥南胜利大道阮家祠堂内,加工3/8至4英寸元钉。
  1970年,由江西省轻化厅拨款6万元,兴办化工车间,试产“葵二酸”,因质量未达国家标准,于翌年底停产。
  1971年,办水箱车间,加工安源70型拖拉机水箱,翌年停产。
  1974年,于旧址建2层楼厂房1幢,面积591平方米,并于新楼侧购旧店1座,面积300平方米,为门市部。
  1975年,增办自行车配件——辐条加工车间,次年,改为崇仁县自行车配件厂。设拉丝、辐条、电镀、修理4个车间和1个门市部,加工产品有辐条、元钉、金属日用品(如白铁皮水壶、水桶等)、木杆秤、图章等;修理业务有自行车、钟表、铜器等,职工增至100人。
  1977年5月,试产KS—8型晶体管农用杀虫黑光灯成功,批量生产,共制造3340盏,由县农业局包销,创产值4.8万元,翌年底停产。
  1982年3月,划出辐条车间后,改为综合修理厂,设修造白铁日用品和衡器及刊刻图章、修理自行车、钟表等5个小组,附设门市部销售产品。
  1984年,有职工44人。制作白铁方瓶274只,提水铁桶49只,创工业总产值8.1万元,利润0.08万元,纳销售税0.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77万元,流动资金1.89万元。
   服装鞋帽厂
  1959年11月,巴山镇服装生产合作社与皮鞋社合并转为地方国营被服厂,址在黄洲桥南端。1961年改为镇属集体企业。1966年,转为县办大集体企业,更名崇仁县服装厂。1969年9月,与染织厂合并为针织服装厂。1979年1月,从针织服装厂划出,成立服装鞋帽厂,在原址建2层楼房1栋,楼上为生产车间,楼下为门市部,制作民用服装、皮鞋、手提包及工作服、工作皮鞋等。
  1984年,有职工81人,加工服装7797件,皮鞋2956双。创工业总产值28.07万元,利润0.71万元,纳销售税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88万元,流动资金10.5万元。
   木器厂
  1965年巴山镇木器社转为木器合作工厂,属县办大集体企业,址在桥北道南路24号,新建厂房1幢,面积1800平方米,时有职工62人,加工木质农具、家具等。
  1968年改为木器厂,设木器、锯板2车间,有职工97人,自制断料机、龙门锯、挖眼机、清边机、平刨机等加工工具,生产实现了半机械化。
  1984年,有职工47人,加工了木质农具510件,家具1140件(其中大立柜293件,桌528件,床319件),其他用具6550件。创工业总产值15.14万元,利润0.13万元,纳销售税1.1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20万元,流动资金7.8万元。
   胶合板厂
  1970年,木器厂以公积金筹建胶合板车间,于桥北东门外建厂房1幢,面积3000平方米,1972年,设备安装完竣投产。
  1973年,由江西省外贸公司贷款8.5万元,添置了烘干机、旋切机、切板机、油压机、上胶机等设备,扩大了生产能力,可加工1000×1200毫米的宽幅胶合板。
  1980年11月,由银行贷款89万元进行设备改造,购入一套从原料到成品的胶合板生产系列线设备,1982年投产,扩大了产品的品种和产量。能加工1830×915毫米的胶合板和纺织器材配件——层压板、装饰贴面板等。年产量由136立米增至140立米,并利用胶合板加工各种家具、办公用具和器材包装箱等,产品销及省内外。
  1984年9月,胶合板车间从木器厂划出,转为胶合板厂,有职工90人。是年,加工胶合板1418.69立米,创工业总产值110.66万元,利润C.92万元,纳销售税3.27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9.4万元。
   粮油副产品综合加工厂
  1980年由县粮食局投资创办,属大集体企业,址在崇仁火车站对面,设榨油、饲料、豆腐3个车间。1984年,有职工30人,加工菜籽油21.11吨,混合饲料953吨,创工业总产值8.18万元,亏损1.0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5.84万元。
   玻璃厂
  1972年2月,由巴山镇灯泡厂转为县办玻璃厂,址在桥南方家路1号。有职工53人,建有7只300磅料罐的玻璃熔化炉1座,生产眼镜片毛胚。
  1974年7月,开始生产保温杯胆,全厂有大炉、眼镜片、保温杯胆3个车间,工人增至87人。翌年,产保温杯胆25万只,大部供南昌塑料5厂配套成保温杯。
  1978年,开始生产玻璃旅行杯,年产17万余只。是年,全厂的产品有玻璃管、眼镜片、保温杯、旅行杯4种,职工增至108人。
  1980年6月,开始生产保温饭盒胆,年产25万余只,规格有高三磅、矮三磅、二磅等3种。是年,停产眼镜片毛胚。
  1982年,停产旅行杯,主要生产保温杯胆和保温饭盒胆,从南昌购进少量塑料外壳,配套成保温杯、饭盒,供县内市场,大部分胆心销往南昌塑料厂配套。
  1984年,全厂有职工165人。设4个车间,厂房面积2170平方米,办公楼及其他房屋建筑面积490平方米。拥有60千瓦发电机1组及自动吹泡、供料、碎料、拌料、正口、印花等机械设备21台,生产半机械化。熔料炉扩为10只400磅熔罐,每炉可熔玻璃料4000磅。固定资产净值达25.5万元,流动资金25.03万元。是年,生产保温杯内胆14.88万个,保温杯2.62万只,保温饭盒内胆16.72万个,保温饭盒4.8万只,创产值86.06万元,利润2.25万元,纳销售税5.9万元。
   第二玻璃厂 原为五金厂的玻璃生产车间,1980年创办,1981年改为崇仁县第二玻璃厂,址在五金厂内,设大炉、配料、包装3个车间。有厂房3幢,面积600平方米。职工110人,管理统于五金厂,经济独立核算。主要生产设备有熔料炉1座,装置400磅容量的料罐8只 ,可熔玻璃料3200磅。产品有花瓶、花杆、花插、金鱼缸、鹅头烟灰缸、工艺品(鱼、鸟、假山等)、挂灯壁灯罩等。1984年,产玻璃制品18.8万件。
   纸箱厂
  原为竹器厂,1981年改为纸箱厂,址在桥南猪婆套,崇仁河南岸。时有职工103人,固定资产原值11.94万元。当年,产纸包装箱55190平方米,竹农具3587件,创工业总产值19.63万元。
  1984年,有职工25人,产纸盒包装箱38926平方米,创工业总产值13.4万元,亏损1.08万元,纳销售税0.57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64万元,流动资金7.4万元。
   饮料厂
  1984年4月,纸箱厂划出人员和资金,创办饮料厂,与纸箱厂合署生产,经济独立核算。有职工23人,固定资产4.11万元,流动资金4.57万元。当年生产小香槟酒57762瓶,果子露149支,纳销售税0.39万元。
   建材工业
  有县地方国营水泥厂、农业部门办的机制砖厂(址在郭圩庙下村)、建筑部门办的水泥预件厂(址在巴山镇)等。1984年,产水泥2321吨,砖1730万块,瓦1100万片。
   县水泥厂
  1968年4月,由孙坊、沙堤、礼陂等公社和巴山镇投资筹建,1970年5月竣工投产。址在县城桥北东门外街口里村。时有职工53人,具有破碎机、球磨机、普立窖等生产设备,当年产低标号水泥569.95吨。同年11月,退还社(镇)投资转为地方国营企业。
  1971—1978年,水泥的标号为300—400号,年产量1200—1600吨,连年亏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企业进行了整顿,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分车间实行合同承包,工资浮动,按产计酬。并增设备,开发水泥砖、水泥纸袋新产品,经济效益大为提高。1983年首创盈利4.5万元。
  1984年,全厂有水泥、机砖、纸袋、机修4个车间,职工86人。拥有球磨机、破碎机、烘干机、提升机、普立窖、制砖机、包装机、车床等机械设备20余台,固定资产净值48.25万元,流动资金14.29个万元。是年,生产400标号水泥2316吨,创工业总产值14.25万元,纳销售税1.05万元。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华山煤矿
相关机构
崇仁钨矿
相关机构
农业机械修造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变压器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互感器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电器厂
相关机构
崇仁变电站
相关机构
礼陂变电站
相关机构
大塘变电站
相关机构
沙洲变电站
相关机构
横上水电站
相关机构
浯漳水电站
相关机构
港河水电站
相关机构
航埠轧花厂
相关机构
大塘轧花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木器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 胶合板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玻璃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纸箱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饮料厂
相关机构
崇仁县水泥厂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