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牧渔副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12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牧渔副业
分类号: F316.5
页数: 11
页码: 172—182
摘要: 崇仁县的饲料资源较为丰富,全县约有可供放牧的草场30万亩,长有兰基草、野枯草、鸭嘴草、金茅草、五节兰、早熟禾草、胡枝子、小山竹、野葛藤等牲畜喜食的草料。县农业局的水产技术员偕同县鱼种场的职工,在虎毛山水库开展人工孵化家鱼苗的试验,对鲤鱼和鲢鱼分别采用脑髓注射法进行人工授精,城郊农村以种菜为主要副业,常年种植各种蔬菜,供应县城居民。三山、白陂、河上等地的农户。多植辣椒、生姜,赶集销售。农村还有烧炭、烧石灰、烧砖瓦、打石、熬糖、磨粉、碾米等副业。
关键词: 牧渔副业 崇仁县

内容

畜类牛,有黄牛、水牛和荷兰乳牛;羊,有家山羊和绵羊;猪,有本地乌猪、花猪和引进的“长白”、“苏白”、“约克夏”、“巴克夏”、“克来若夫”等杂交猪;兔,有肉用兔和长毛兔;猫,毛色有梨花、白、黑、金黄、灰等;犬,毛色有黄、白、黑、花麻等;马,过去民间作为乘骑,稍有饲养,1960年后,渐被淘汰。 禽类鸡,有发源于许坊乡的优品“许坊麻鸡”和普通的麻、黄、白、乌、花、螺花鸡,近年还引进了“来杭鸡”;鸭,有子鸭、湖鸭、番鸭和北京鸭;鹅,有狮头和平头两种;鸽,毛色有白、花、灰多种。
   繁殖 牛,过去以本地土种繁殖,一村蓄一、二头牯牛,供母牛配种。1958年后,相继在巴山镇和航埠、石庄、东来等公社兽医站附设配种站,选用强壮公牛作父本,使仔畜得以提纯复壮。1979年至1980年,县农业局在东来公社兽医站试验牛体外人工授精成功,开始繁殖杂交牛。此外,每年还从吉安、广丰等县购进优质牛,使牛的品质逐步得到改良。 猪,过去以本地猪种繁殖,品种以航埠仔猪为优。土种肉猪,体型小,长肉率低,体重一般100公斤左右,瘦肉较多。1958年后,引进国外的“长白”、“苏白”、“约克夏”、“巴克夏”和“克来若夫”等良种公猪,与本地母猪交配,繁殖出杂交猪。此种猪体型大,长肉快,抗病力较强,每头饲养一年,可长肉150公斤左右,若饲期超过一年,则可长肉二至三百公斤,长肉率较土猪增长一倍以上。1979年,航埠兽医站试验猪体外人工授精成功,更利于杂交繁殖,现全县的猪种已杂交化,土种被淘汰。 猫和犬为自然繁殖,过去农家普遍饲养。建国后,人民政府为消灭“狂犬病”,限制犬的繁殖,数量日见减少。猫因民间用药毒鼠而误遭毒害,大批死亡,数量锐减。 家禽,素以母禽孵蛋繁殖,数量受限。1958年,县食品公司建立孵房,用炒谷孵鸭,每批达千羽以上。70年代推广电热孵化,产量尤高,谷孵遂废。1979年,县农业局在马鞍乡的汤溪建立“地热孵房”,利用温泉的热能孵雏,每年可繁殖鸡、鸭60余万羽,使历史悠久、以产蛋量高而闻名县内外的“许坊麻鸡”得以大量繁殖,年产量达6万余羽,销及县内外。
   饲养
  民国二十四年(1935)统计,全县养牛23276头,猪47881头,鸡149634羽。
  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畜、禽饲养数量日渐减少,是年底,全县有牛15500头,猪35500头,鸡约12万羽。
   民国三十八年,猪的饲养量又减至13919头。
  建国初期,家畜、家禽仍由农家分户饲养,1950年末,全县有牛15640头,猪14864头。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牛全部入社集体饲养,猪亦强调“以集体饲养为主,家庭饲养为辅”,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纷纷建养猪场,家庭养猪受到限制。
  1960年,集体饲养的猪、牛因管理不善和饲料不足而导致大量死亡,许多社、队的畜牧场停办。是年底,全县的家畜、家禽保有数较1957年大为减少,牛由20388头减为18194头,猪由41923头减为20433头,禽由319274羽减为205883羽。
  1961年,县畜牧场开始饲养猪、牛,繁育优良公猪,供农村配种。
  1962年,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提倡公、私饲养并举,发展社员家庭饲养业,全县的畜、禽饲养数量又有回升。次年底,全县除集体豢养的耕牛未增外,猪增至40439头,禽类增至210145羽。
   “文化大革命”期间,限制私人饲养畜、禽,畜牧业徘徊不前。
  1979年以后,贯彻新的农村经济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家庭饲养业,国家从资金和饲料各方面扶助饲养专业户,全县的畜牧业蓬勃发展。
  1984年,全县农村有饲养专业户71户,其中:养猪专业38户,养鸡专业20户,养鸭专业13户。乡办畜牧场亦承包给个体户经营,是年底,计有:牛21375头,其中,国营农场21头,集体饲养58头,私养21296头;猪97082头,其中国营农场909头,集体饲养57式,私养96116头;羊25头,为私养;家禽413852羽,其中专业户养5683羽,个体户养408169羽。
  我县的饲料资源较为丰富,全县约有可供放牧的草场30万亩,长有兰基草、野枯草、鸭嘴草、金茅草、五节兰、早熟禾草、胡枝子、小山竹、野葛藤等牲畜喜食的草料。“十边地”水草亦丰,是优良牧场。农副产品每年可产稻草1.23亿公斤,乙谷2285万公斤,花生稿13万公斤,大豆稿25万公斤,花生壳10万公斤,均可粉碎作饲料(现已利用了稻草4381万公斤,乙谷914万公斤)。青饲料有:水浮莲,年产量约1441万公斤;薯藤,年产量1325万公斤;萝卜,年产量2064万公斤(其中80%用作饲料);其它还有多余的蔬菜如白菜、芥菜、空心菜、苋菜、甘蓝等。粮油加工的副产品,每年有秕糠1200万公斤(按农业人口口粮计算),油饼293万公斤(含糠饼),县粮食部门每年加工混合糠1000万公斤,其中有配合饲料140万公斤(用粮食、矿物、动物骨粉、食盐等混合加工的精饲料)。现还在县城火车站兴建年产(按一班计算)配合饲料500万公斤的加工厂。这些饲料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雄厚物质基础。
   防疫
  我县境内常见的畜、禽疫病有18种。猪,有感冒、丹毒、烂肠瘟、副伤寒、喘气、口蹄疫(又名五号病)、链球菌感染等;牛,有流感、出败症、炭疽、锥虫、气喘、臌气等;鸡,有新城疫、霍乱、球虫病等;鸭有霍乱和鸭瘟。其中以猪的烂肠瘟和副伤寒,鸡的新城疫和霍乱,鸭的霍乱和鸭瘟为害最烈,一旦发生蔓延,便造成畜舍十有九空。
  建国前,对畜禽的瘟疫无疫苗预防,政府亦未开展防治工作,民国二十四年,县城虽设过家畜防疫所和家禽诊疗所,然不久即撤消。民间有以草药、针炙和拔火罐等土法治疗畜、禽疾病,但效果不佳,无法控制瘟疫的流行。建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加强对畜、禽的防疫工作。1951年11月举办首届中兽医训练班,学员78人,结业后,分至乡村开展家畜保育工作。次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配有技术员2名,指导全县农村开展畜、禽防疫,并在巴山镇成立中兽医联营诊所,治疗畜禽疾病,是年为农村治愈病牛1895头,选育种公牛40头。
  1954年以区为单位,在巴山镇、沙堤、秋溪、孙坊、凤岗、白陂、礼陂等地共成立7个兽医站,有兽医15人。
  1958年,在12个公社和罗山垦殖场成立13个兽医院,每院配有2至3名兽医。是年底,全县农村有经过短期培训的不脱产的农民兽医1327人,其中防疫员653人,医疗员424人,检疫员122人,阉割员46人。尔后,兽医院和专业兽医不断发展,至1984年,县兽医站发展至15人,下辖20个乡镇兽医院,有专业兽医166人,农民兽医遍布各村,就地为畜、禽防疫和治疗疾病。
  畜、禽防疫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从1963年开始,在县城和各乡集镇的牲畜及肉食交易市场进行检疫,不准病畜禽和病畜肉进入市场,并为进场交易的活牲畜注射预防疫苗。各兽医站在春秋两季派出防疫人员,普遍为存栏牲畜注射“猪瘟”、“猪副伤寒”、“猪气喘”“猪丹毒”等预防疫苗,若发现流行疫区则进行封锁,就地及时扑灭。对鸡、鸭每隔三个月注射一次“新城疫”和“霍乱”预防疫苗,从而使一些为害剧烈的畜、禽瘟疫渐被控制或基本消灭。
  70年代以后,我县即未发生牛瘟和炭疽病,并出现不少无猪瘟的村庄。畜、禽死亡数量逐年减少,牛的死亡率,1952年为12.5%,1957年为3.8%,1984年降为2.8%;猪的死亡率,1952年为34.71%,1959年为16.73%,1984年降为2.1%,低于国家规定3%的标准。建国后崇仁县生猪发展情况图
   (年末存栏数)单位:头
   建国后崇仁县牛发展情况图
   (年末存栏数)单位:头
   建国后崇仁县家禽发展情况图
   (年末存舍数)单位:万羽附:国营崇仁县畜牧场简介 崇仁县畜牧场,址在郭圩乡庙下村,1959年10月开始筹建,由县财政拨款12万元,兴建畜、禽栏舍和办公室、宿舍等。次年1月投产,饲养猪、牛,时有职工12人,并有庙下村的7户农民,携耕地140亩及农具入场为农工,种植水稻和杂粮,供场内职工口粮和牲畜的饲料。是年冬,在距场部半华里的“麦家坑”建水库一座,可灌田150亩。
  1962年,饲养良种猪188头,牛33头。
  1966年,职工发展至51户,127人,其中劳力63人,种田200余亩,养牛194头,猪114头,有禽舍1490平方米。尔后,以繁殖畜禽良种为主,每年饲养良种公猪160余头,供农村的母猪配种。饲养“崇仁麻鸡”1千余羽,孵雏鸡出售,并提供良种蛋数千公斤,给养鸡户繁殖“崇仁麻鸡”。
  1984年,场内(不含分出单位)有职工27户,123人,其中劳力44人。拥有耕地167亩,畜舍2500平方米,大、小拖拉机3台,电动机(8千瓦)1台,打谷机11台,饲料粉碎机1台,柴油机(24马力)1台。是年,养猪374头,牛15头,家禽1800羽,产蛋5850公斤,产粮食9万公斤,红薯125000公斤,年收入近10万元。
   第二节渔业
   资源 水域溪河,全县有溪130余条,干河7条,流程总长910余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0.6公里。每条河道,潭穴甚多,水流较缓,水草丰富,适宜天然鱼类栖息、繁殖和越冬。
  池塘,遍布城乡,共有7572口,总水面9933.45亩。其中:门前塘3800口,水面4276.61亩;田间塘3178口,水面4823.22亩;山塘594口,水面833.62亩。1984年,已养面积5127亩(不含水浮莲养殖面积),利用率达51.35%。 水库,有可养水面25369.4亩,1984年已养22060亩,利用率达86.9%。其中较著者有石路和港河水库,水深15~20米,库面开阔,水源充足而稳定,蓄水期长达10—12个月之久,拦鱼设备好,为我县最大的养鱼基地。还有白陂、虎毛山、涂家等营养型水库,年亩产鲜鱼25—30公斤,单产居各库之首。
  温泉,马鞍乡的汤溪村有地热水资源,属溶岩温泉,日喷流量为550立米,水恒温38—41℃。1978年于此建鱼苗越冬池0.5亩,繁殖池2亩,引进非洲尼罗罗鲫鱼进行越冬繁殖。
  水草全县140余条溪河中,广泛长有供鱼类食用的维管束植物,如苦草、马来眼子草、金鱼藻、小次藻、轮叶黑藻、小二仙草等,其中以苦草、轮叶黑藻、小次藻3种为多。此外,河、塘、渠边及低坡草地,布有禾本科草植物,亦是草食性鱼类喜爱的青饲料,可以割投喂鱼。
  鱼类品种繁多,全县共有68种,隶属7目16科42属。此外,还有虾类3种,即长臂虾、米虾、河虾;爬行类2种,即鳖、龟;两栖类4种,即雨蛙、油蛙、金线蛙、青蛙。
  在全县鱼类资源中,以鲤科为大宗。有38种23属,占总鱼资源的55.8%,其它15科30种占44.2%。
  库、塘养殖的品种有鲤、鲢、鳙、草、团头鲂、三角鲂、非洲尼罗罗鲫鱼等7种,其中以鲤、鲢、鳙、草4种鱼的数量占优势。
  60年代初,赣抚平原筑起拦河坝,断绝了赣江鱼类的上溯回游通道,我县河流中的天然鱼类资源因之大减,一些珍贵鱼种如鳗鱼、鳜鱼、青鱼等濒临绝种。
   养殖
  孵苗1958年以前,我县养殖的四大家鱼(鲢、鳙、鲤、草)不能自繁幼苗,需于每年春季从九江引进长江天然产的“水花”(即幼苗)进行育种,其成活率很低。所耗费用大,影响渔业生产。
  1958年开始,虎毛山鱼种场利用孵化池小规模繁殖鲤鱼苗,年产量仅20万尾左右,远不能满足育种的需求。
  1962年,县农业局的水产技术员偕同县鱼种场的职工,在虎毛山水库开展人工孵化家鱼苗的试验,对鲤鱼和鲢鱼分别采用“脑髓注射法”(即取体重0.5公斤左右的无病雄鱼抽其脑髓注入母鱼体中)及“促性激素注射法”进行人工授精,然后放入水缸中,让其产卵孵化,经多次试验,获得成功。同时,对鳙鱼、草鱼同样采用注射激素授精亦获成功,当年孵出鲤鱼苗40万尾,鲢鱼苗80万尾,鳙鱼苗50万尾,草鱼苗30万尾,为抚州地区填补了水产技术的一项空白,受到省、地的嘉奖。
  1966年,由上级水产部门拨款3万元,在县鱼种场建简易孵房1幢,产卵池1个,孵化池6个,大量进行人工孵苗。1969年,建大型孵化房1幢,水泥孵化池1个,扩大产量,年产鱼苗数量由1963年的350万尾扩至1984年的1690万尾,满足了育种的需求,结束了我县进口鱼苗的历史。
  1969年,对鲤鱼人工授精废“脑髓注射法”,改用注射溶膜激素和排方激素的方法,产量更高。
  1978年,从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非洲尼罗罗鲫鱼放人马鞍乡汤溪温泉繁殖池中产卵,孵化幼苗,现有能繁殖的亲鱼8000尾,每年可孵化鱼苗10万尾,供各地放养。
  1984年,人工孵化家鱼苗的技术已普及全县3个国营鱼场和11个乡办、3个村办集体鱼场,当年所孵幼苗,育出种鱼396万尾,除满足县内放养外,还销售70余万尾至宜黄、乐安、临川、南城、黎川、萍乡和福建等地。崇仁县鱼苗孵化发展情况图
   单位:万尾
  育种民国期间,县城南郊真君阁村(今石庄乡)有鱼业育种户3户,每年从九江引进幼苗,育成鱼种出售。
  1956年,真君阁村老鱼种专业户陈福基父子自带池塘加入高级农业社,建立第一个社办鱼种场,名日石庄鱼种场。同年场址迁至老虎坑水库(属石庄乡),建育种池10亩,有职工24人,年产种鱼12万尾。
  1958年至1965年,先后建立县鱼种场和孙坊及沙堤公社的萱华、巧姐妹等社办鱼种场。
  1967年,增大队办的红星鱼种场。
  1977年至1981年又建东来、上斜、涂家、竹山、三山、赵家、汤溪、马鞍、港河、虎毛山、龙仪等11个鱼种场。
  1984年,全县有鱼种场17个。其中:国营3个,县大集体1个,乡办11个,村办2个。共有职工194人,培育池257.8亩,年产鱼种由1961年的10万尾发展至1984年的396万尾。
   鱼种类型有:“夏花”,从“谷雨”养至“大暑”,体长6—10厘米,适宜池塘放养,若水库放养,成活率极低;“冬片”,从“谷雨”养至“冬至”,体长13—18厘米,适宜水库放养;“春花”,从“谷雨”养至来年“春分”,体长20—23厘米,适宜库、塘放养。崇仁县1984年鱼种场分布情况表
   表2—13
  放养建国前,仅有池塘养鱼。建国后,有池养、库养、稻田养等多种,以库养为主。1984年,养殖总水面27469亩。
  塘养鱼,历史悠久,一般春放鱼苗,冬起成鱼,养期短,多以人工投饵,鱼生长较快。现有养殖水面5127亩,占总养水面的18.66%,平均每亩放养150余尾,年均亩产鲜鱼61公斤。1984年的总产量为313400公斤。
  库养鱼,兴于1955年,尔后逐年扩大。现有养殖水面22060亩,占总养殖水面的80.3%。因库面开阔水深,小苗不易成活,故在冬季放养冬片鱼种,次年冬季捕捞成鱼。除养鱼量大的港河、白陂、虎毛山、石路、涂家等水库有专人投饵外,余皆赖天然饵料,年均亩产鲜鱼16公斤。1984年的总产量为364350公斤。
  稻田养鱼,近年逐渐发展,挖沟蓄水,春放秋捞,产量很小,多为农家自食。1984年,全县田养水面198亩,平均亩产鲜鱼13.5公斤,总产2700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渔业亦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全县有养鱼专业户25户。承包养殖水面1000亩。还有农家自挖养鱼塘816口,养殖面积269亩,年收获鲜鱼12650公斤。
   育蚌 1970年,县鱼种场引进三角帆蚌1万只,养殖水面3亩,人工培育珍珠,至1974年,收获珍珠10公斤,产值1000元,次年辍养。
  1981年,县鱼种场和县良种场先后从进贤县引进三角帆蚌和皱纹冠蚌3万只,养殖水面7亩,恢复育珠生产,至1985年收4级以上珍珠5公斤,产值近1万元。
   防病 我县常见的家鱼病有烂尾、锚头鳋、肠胃炎和烂鳃病(有寄生虫和细菌性两种)等4种。草鱼多患肠胃炎,并发烂鳃病。鲢、鳙多患烂尾、烂鳃和寄生锚头鳋。鲤鱼少病。
  鱼病多发于盛夏高温季节,治疗方法,一般使用西药。对烂尾、烂鳃病,每立米水撒漂白粉1克或投放(用小竹篓盛装浮挂水面)8PPM浓度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两者为5:2);对锚头鳋病,以高锰酸钾溶液为病鱼浴洗,水温15—20℃时,用20PPM浓度,水温21—30℃时,用10PPM浓度,浸洗1.5—2小时;对肠胃炎病以磺胺呱粉按每50公斤鱼用量,第1天5克,第2—6天2.5克,拌饵投水喂服6天,即可奏效。
  1980年,县农业局水产技术员,以中、西药综合治疗草鱼肠胃炎病及烂鳃病,效果显著。其法是:以五倍子和水按1:10配制,煎15分钟成药液,按万分之三的浓度注入水中,同时以氯霉素按50公斤鱼用量500—800毫克溶水拌饵,投喂7天,治愈率达80%。
   捕捞
   工具 有渔船、罾网、罩网、丝网、撒网、挂网、拦河网、鱼钩、鱼狗(竹编小篓)等,还有家禽鸬鹚。
   方法 有网捕、垂钓、诱钓、装饵诱捕、鸬鹚捕捉、竭泽捕捞等。此外,还有炸、毒及近年出现的电触等非法捕鱼手段,对鱼类资源破坏极大,县人民政府已明令禁止。 对自然鱼类,四季均有捕捞,家鱼则多在冬季捕捞,较大的库、塘,不竭泽,以网捞,捕大蓄小,循环养殖。小型库、塘,竭泽捕捉,一次殆尽,翌年再行放养。
   产量 全县的自然鱼类捕捞量每年约1,5000公斤,家鱼捕捞量由1950年的8750公斤发展至1984年的686650公斤,今按全县总人口计算,家鱼捕捞量人平占有2.7公斤。
  建国后崇仁县几个年份养鱼产量表
   表2—14单位:公斤
   附:崇仁县鱼种场简介
  1958年3月建立,址设郭圩乡程家村委会郭坊圳村,距县城约6公里。初名国营崇仁县鱼苗繁殖场,1964年改为崇仁县鱼种场。
  鱼场以虎毛山水库为孵育鱼种基地,建鱼种池75亩,年可人工孵化鱼苗1500万尾,育鱼种80万尾,为抚州地区著名的4个鱼种场之一,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部办公厅编印的“水产工作概况史册”(1969年出版),闻名全国。
  场内以繁殖鱼苗为主,附营养鱼、畜牧、种植等业。今有成鱼养殖面积5亩,水田106亩,旱地10亩,职工由建场初的8名发展至今的115名,年总产值14万余元。
  1962年,试验人工繁殖家鱼苗成功,每年大量自繁各种鱼苗供全县放养,并有余量销往外县。
  60年代,曾饲养过海力鼠、绵羊、奶牛、子鸭、毛猪等畜禽。
  1970年引进河蚌培育“珍珠”,曾产三等“珍珠”10公斤。
  1981年又扩大河蚌的养殖量,培育质量更优的珍珠。此外,粮食产量亦由1961年的1万公斤发展至1984年的83550公斤,实现了口粮自给。
   第三节副业
  我县农村的副业,项目颇多,收入可观,是农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过去独户经营,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大多由社、队集体经营,“文化大革命”期间,家庭仅存的零星副业,亦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使农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鼓励农民恢复和发展家庭副业,开展多种经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活跃了农贸市场。1981年至1984年,农村副业生产的年均收入达462.35万元,占总收入的9%,较1963年增长154%。
   饲养
  饲养业是农村的一项主要副业,家庭养猪、养禽极为普遍。1958年后,国营农林垦殖部门和社、队,大都办起养猪场,但因发生亏损而逐渐停办。1980年后,仍以户养为主。1984年底,全县猪、禽的存栏数中,有私人养猪96116头,鸡、鸭、鹅408169羽,分别占总数的91.79%和98.6%。巴山镇、郊西、航埠、孙坊、六家桥、相山、桃源等乡从60年代起渐次出现家庭养蜂,1984年统计,全县有蜂1198箱,产蜜24000公斤。
   加工 纺织建国前,农村妇女,大多从事纺纱、绩〓,赚取加工费。在航埠、孙坊、白鹭等产棉、靛蓝地区,不少家庭于从事农业之余,用木机织土布,自行漂染,所产土布,有白、青、蓝、蚂蚁花、条格花等多种颜色和花纹,或自用,或出售。此种土布,经穿耐用,广销城乡。60年代后,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家庭土织副业遂废。 副食品邻近集镇的村庄,有农家以自产的粮、豆制作豆腐、米粉和酿酒,赶集出售。许坊的竹篙粉,礼陂、三山的折子粉,细嫩柔韧;河上、三山的土烧酒,味醇芬香,颇为有名。人民公社化时期,禁止家庭加工副食品,但有的公社(马鞍、三山、河上)办有集体酱油厂和酒厂。1980年后,又提倡家庭搞副食品生产,农村出现米粉、面条加工专业户。 编织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不少农家利用暇时,就地取材,编织竹器、草鞋和搓草绳,赚取收入。 榨油过去,有的农户自制樟木榨筒,进行植物油加工,收取加工费。1958年后,收归队办,70年代,有的公社兴办机械榨油厂,私营榨油副业遂废。
  制土纸在桃源、张坊、许坊等乡,素有不少农户采集山竹,合家动手,制作土纸,产量大,销路广,收入颇丰。人民公社化以后,取缔私营,改为队办。1980年始,又允许私人经营。
   采集
  山区农民,在不同季节,进山采集野生橡子、药材、香菇、竹笋等,礼陂、许坊、桃源等乡于盛夏采摘山苍子熬炼山苍子油。
   种菜
  城郊农村以种菜为主要副业,常年种植各种蔬菜,供应县城居民。三山、白陂、河上等地的农户。多植辣椒、生姜,赶集销售。
   狩猎 山区农民冬季狩猎,采用铳打、窝弓(装毒矢)、装吊、设陷阱、放炸药、毒杀等方法,猎取野兽,猎物以兔、野鸡为多,间有野猪、山羊、麂、獾、狐等,多上市出售。
  此外,农村还有烧炭、烧石灰、烧砖瓦、打石、熬糖、磨粉、碾米等副业。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机构

崇仁县畜牧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崇仁县溪河
相关专题
崇仁县池塘
相关专题
崇仁县水库
相关专题
崇仁县温泉
相关专题
崇仁县水草
相关专题
崇仁县鱼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