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作物种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1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作物种植
分类号: F307.156
页数: 22
页码: 124—145
摘要: 崇仁县农作物以粮食为大宗,次为棉花、红薯和甘蔗。历来粮食自给有余,销及外地,昔称农业县。今为赣东南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属全省38个重点产粮县之一。
关键词: 作物种植 崇仁县

内容

我县的农作物以粮食为大宗,次为棉花、红薯和甘蔗。历来粮食自给有余,销及外地,昔称农业县。今为赣东南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属全省38个重点产粮县之一。
   作物品种
   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
  粮食类:稻,有早粘、大粘、秋粘、冬粘,晚稻、早糯、晚糯;麦,有大麦、小麦、荞麦;豆,有黑豆、赤豆、白面豆、绿豆、豌豆;杂粮,有稷、黍、粱、薯。
   油料类:有芝麻、蓖麻子。
   其它类:有棉花、黄麻、苎麻、甘蔗、荸荠。
   同治十二年(1873)
  粮食类:稻,早稻有五十日、七十日、一支枪、二遍等;晚稻有八月白、柳条粘、哽颈红、乌谷粘等;糯稻有早糯(俗名仔糯)、晚糯(分珍珠、蜜蜂、油麻、红壳、高脚等多种)。麦,有谷麦、米麦、荞麦(性寒)。豆,有青豆、黄豆、黑豆、绿豆、白豆(一名饭豆、一名鱼眼豆)、赤小豆、豌豆。杂粮,有稷(俗名狗尾粟)、粱(俗名高粱)、薯。
  油料类:有胡麻(俗名芝麻,赤白者多,黑者少)、落花生、芸苔(即油菜)。
   其它类:有棉花、黄麻、苎麻、甘蔗、荸荠。
  民国时期,水稻品种有17种,较普遍种植的,早熟有灿色早、矮子种、大叶芒;中熟有杨丝早、石灰早;晚熟有八月白、乌嘴尖、金包银等(表2—4)。麦,有小麦(分和尚麦,无芒麦、尼姑麦,有芒麦)、荞麦。豆,有大豆(分青皮、黄皮、黑皮)、豇豆、红豆、绿豆、豌豆(一名鱼眼豆,下同)。油料,有芝麻(分赤、白、黑三种颜色)、花生(分本地花生、广东花生、直麻花生)、油菜。棉花,有铁子棉、无子棉、爱字棉。经济作物,有蓝靛、甘蔗、荸荠、苎麻、大麻等。
  建国后,为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更新水稻种子,50至60年代,盛种南特号,70年代起,推行杂交矮杆品种,逐步淘汰高秆品种,至1984年,全县已实现水稻杂交矮杆化(表2—5)。棉花品种亦大有改良,1952年,淘汰土棉种,引进岱字15号、彭泽4号和多铃棉;1971—1984年又改种鄂光棉、徐州142、沪棉204、鲁棉1号、河北79、78—9等(表2—6)。杂粮有小麦、大豆、豇豆、绿豆、豌豆、荞麦、薯(胜利种)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胜利号种)、芝麻、棉花籽、花生等。经济作物有甘蔗、西瓜、子瓜、柑桔、黄花菜、茶叶、荸荠、生姜、萝卜、马铃薯、苎麻、火麻等。
   民国时期崇仁水稻品种特征表
   表2—4续表
  续表建国后崇仁引进水稻品种特征表
   表2—5续表续表续表建国后崇仁县引进优良棉种特征表
   表2—6
   作物分布
  水稻,广布全县。建国前,早稻多种于县境东北部、中部和西北部的平原或低丘地带,南部山区的低丘地带亦有种植,但面积不广。晚稻多种于各地水冷泥陷的深脚田和南部山区。建国后,改良土壤和兴修水利,水稻的生长条件大为改善,许多晚田改为早田,一晚面积日渐缩小,二晚复种指数逐年提高。1984年,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27.62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0.1%;一晚播种面积1.51万亩,仅占水稻总面积的3.08%,多分布于相山、桃源等乡和丘陵、平原的低洼田。二晚播种面积扩至20.26万亩,占早田面积的73.34%,其中,巴山镇、沙堤、孙坊、白鹭、三山、河上等乡占早田的90%以上;六家桥、航埠、郭圩、石庄等乡占早田的80%以上;最少为港下乡的东山和张坊乡的游坊两个大队,分别为早田的27.6%和10.8%,其余地区皆占50—60%。
  豆类,多种于缺水不宜种二晚的早稻田中,以平、丘高排田最多。塍豆普及全县。绿豆、豇豆、红豆仅有零星种植。
   红薯,遍及全县,多以旱地栽种,以马鞍乡的产量最著。
   小麦,播种面积很小,仅在平原地区有零星播种。
   荞麦,全县各地均有零星播种,但产量不高。
   油菜籽,全县各地均有播种,以中部、东北部为多,南部山区较少。
  棉花,分布于航埠、孙坊、六家桥、白鹭、沙堤等乡,以航埠乡为多,其他平原、低丘地区仅有零星种植。
   油茶,分布于罗山、三山、白陂等地。
   芝麻,各乡均有零星种植,但产量不高。
   茶叶,主要分布于石桥、左港两垦殖场。
  花生,以巴山镇、石庄、郊西等乡和左港、石桥两垦殖场较多,其他平原、低丘地区亦有播种,南部山区极少。
   蓝靛(染料),建国前集产于航埠、孙坊、秋溪等乡,今已淘汰。
  苎麻,集产于巴山镇和平原地区。抗战以后,销路不畅,麻园荒芜,濒临湮没。今提倡垦复,巴山镇又有零星种植。
  甘蔗,盛产于孙坊、白鹭等乡,沙堤、石庄、航埠、六家桥等乡亦有种植。
  西瓜,分布于石桥、左港两垦殖场以及东来、孙坊、沙堤、航埠、六家桥、河上、郊西、石庄等乡。
  黄花菜,分布于巴山镇、孙坊、沙堤、航埠、河上等乡、镇和石桥垦殖场。
   生姜,盛产于罗山、白陂、三山等乡。
   萝卜 、子瓜,以刘家洲、万金陂、官山等地为多。
   荸荠,产于河上、沙堤、石庄一带。
   耕作制度
  民国时期,水稻以植一季为主,早稻收割后,多数田复种大豆、油菜或荞麦,少数田休闲。晚稻田收割后,全部休闲。旱地亦多植一季,很少复种。其时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早田,稻~大豆~绿肥或休闲;稻~荞麦~绿肥或休闲;稻~芝麻~绿肥或休闲;稻~晚红薯~绿肥或休闲;稻~油菜;稻~绿肥或休闲。
   晚田,稻~休闲。 旱地,棉花~休闲;早红薯~休闲;甘蔗~休闲;子瓜~萝卜或休闲;花生~萝卜或休闲。
  建国后,改变耕作制度。1955年开始实行“三变”:当年一季变双季种植田28190亩,中稻变早稻田6781亩,旱地变水田1903亩。1957年二晚播种面积达38686亩,占早田面积的15%。1958年至1963年,二晚面积占早田面积的比例逐渐提高至35.82%。二晚收割后,空田有20%种油菜,70%种绿肥,10%冬闲。1964年以后,二晚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1984年,已占早田面积的73.34%。现在的耕作制度大致为:
  水田,早稻~二晚稻~绿肥,一年三熟,占72.34%;早稻~二晚稻~油菜,一年三熟,占1%;早稻~大豆~绿肥或早稻~油菜,一年三熟或二熟,占25.66%;水稻与经济作物轮作田占1%。一晚稻~绿肥或冬闲,一年二熟或一熟。
  旱地,棉花~绿肥或萝卜,一年二熟,占90%;早红薯~油菜或绿肥或萝卜,一年二熟,占4%;甘庶~绿肥,一年二熟,占2%;瓜田~油菜或绿肥或小麦,一年二熟,占2%;花生~油菜或绿肥或小麦,一年二熟,占2%。
   作物产量
  民国期间,我县农作物的产量长期处于低下状态,在正常年景下,水稻亩产仅115公斤,总产停滞在6千万公斤左右;皮棉亩产约10公斤,总产500市担左右(表2—7)。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农业建设,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改进耕作,普施化肥,注意防治病虫害,促使农作物的产量逐年上升。稻谷总产量,1950年至1965年,年均递增2.8%。1966年至1975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年均递增率缩小为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促使粮食产量增长更快,年递增率达7.5%。1984年,粮豆总产量突破了1亿7千万公斤,为1950年粮豆总产量的3.4倍(表2—8),农业总产值达8215.6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工业总产值(含农村工业)的1.92倍,较1980年(6039.97万元)增长36%。民国时期崇仁县各种农作物产量表
   表2—7面积:亩产量:百公斤续表崇仁县1949—1984年农作物面积与产量表
   表2—8
   计算单位:面积:市亩亩产:公斤,总产:千公斤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注:①红薯产量按5公斤块根重量折1公斤粮食计算。②杂粮包括荞麦、小麦、大麦 、绿豆、玉米、蚕豆、豌豆、粟等。③其它作物面积包括荸荠、子瓜、药材、晒烟等。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崇仁县水稻
相关专题
崇仁县豆类
相关专题
崇仁县红薯
相关专题
崇仁县小麦
相关专题
崇仁县荞麦
相关专题
崇仁县油菜籽
相关专题
崇仁县油茶
相关专题
崇仁县芝麻
相关专题
崇仁县茶叶
相关专题
崇仁县花生
相关专题
崇仁县蓝靛
相关专题
崇仁县苎麻
相关专题
崇仁县甘蔗
相关专题
崇仁县西瓜
相关专题
崇仁县黄花菜
相关专题
崇仁县生姜
相关专题
崇仁县荸荠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