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10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资源
分类号: F205
页数: 3
页码: 106-108
摘要: 崇仁县水能蕴藏总量约33000千瓦,可开发蕴藏总量13781千瓦。其中:相水(西宁水)水能蕴藏量近2万千瓦,可开发蕴藏量约1万千瓦,现仅开发利用了1350千瓦,占可开发蕴藏总量的9.8%。
关键词: 崇仁县 自然资源

内容

全县水能蕴藏总量约33000千瓦,可开发蕴藏总量13781千瓦。其中:相水(西宁水)水能蕴藏量近2万千瓦,可开发蕴藏量约1万千瓦,现仅开发利用了1350千瓦,占可开发蕴藏总量的9.8%。
  全县水面总计117793亩。其中:溪流66036亩,池塘、湖泊10333亩,水库36242亩,沟渠3134亩,堤坝及水工程建筑物2048亩。可利用养殖的水面总计35302亩,现已利用26018亩,占72.9%。石材
   红石分布于孙坊、六家桥、郭圩、许坊、石庄、桃源等乡境内,储量颇多,其质地坚硬者可用作建材。
   麻石分布于相山、礼陂等乡境内,储量较少,是优质建材。
   旅游
   奇峰
  相山双峰耸立,气势雄伟,层峦叠嶂。有香炉、梅仙、龙石诸峰,风景秀丽。山腰有仰天湖,方圆10余亩,覆盖鲜花杂草,湖中央有一洞,口大如锅,内长水草,深莫能测,游人在湖面跳跃,周围花草随步起伏,叹为奇观。湖实无水,以其地平整如湖面,仰面朝天,故名。
  罗山山峰众多,著名的有望仙峰、石头岭、禅峰山、石塔岗、小相山、高石山、灵鹰峰、赛化山等。山腰豁然平坦,过去建有谌母殿,朝香者络绎不绝。游人登上望仙峰,周围群山尽入眼帘,并可遥见赣江,曲折如带。
   怪石
   龟照镜位于林头村首,两石对峙。东边一石高2米余,形似乌龟,昂首翘望,西边一石,高3米余,光滑如镜,故名龟照镜。
   天坠石坐落王里村屋后,距凤岗圩3公里。石大如乒乓球桌,石面有牛、马、猪、羊、鸡、犬、鸟等脚印,清晰逼真,相传此石为宇宙陨石。
   女子石座于许坊乡曹家村田塅中,宽广约2亩,形似女子生殖器,石上有一清泉,终年不竭。
  密石座于桃源乡花树村委会寺前与西陂村委会山格里之间,高约13米,长达80米,色青红,石脚大部分空悬,状若倾倒。相传古代有一才子路过此处,见石欲倒,急忙用手掌一撑,石始稳定,现石面清晰可见手掌、手指的印迹。
   牛牯石在相山苔洲村东南0.5公里处,有一巨石隐伏草间,状似卧牛,翘首遥望。
   泉潭
  温泉位于马鞍乡汤溪村东南0.5公里的山麓,泉水出自怪石横生之下,有大泉眼3个,水恒温41℃,距大泉眼50米有小泉眼1个,水恒温38℃,清澈见底。日流量200余吨,水含硫磺等多种矿质,对皮肤病及风湿性关节炎俱有疗效。民国二十四年(1935)建浴池,四季有人来此沐浴。建国后,扩建浴池和养殖池,既供游人沐浴,又养殖越冬鱼苗
   和水浮莲种。1979年,开始利用地热孵化家禽,素为我县旅游佳地。
   鸬鹚潭位于相山镇苔洲村西南0.25公里处,潭水深黑,中有数石,如鸬鹚引颈作捕鱼状,蔚为奇观。
   古树
  许坊乡谙源村内有4株古树:一为古樟,胸围11米,高20米,树冠方圆30米;一为银杏,胸围5米,高30米,两树同植于宋代,距今已逾700年。一为丹桂,胸围2米,高5米;一为圆柏,胸围4米,高11米,团孪如盖,郁郁葱葱,每届中秋,桂花盛开,香溢数里,两树均已逾300年。
   岩洞
  观音灵岩座于许坊乡石背、上庙前两村之间,岩洞深约10米,宽40余米,前部高10米,后部高3米。洞内地势平坦宽敞,可设席10余桌。宋庆元六年(1200)曾建观音殿于此,设阁3层,金碧辉煌,颇为雄伟。岩右侧有1小岩洞,朝神者多向洞中投掷硬币,名曰“中子岩”。建国后,殿宇曾改设农业大队部。1967年,毁佛像,拆庙宇。1984年后,逐渐修复,定为县佛教活动点,今游人络绎不绝。
  狮子岩座于礼陂乡左坊村委会岩下村西北1.5公里处。岩深4.3米,宽5.2米,高3.2米。过去,岩洞内设有佛像,左挂钟,右置鼓。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附近乡民进岩朝佛,撞钟击鼓,颇为热闹。
  刁骨岩位于礼陂乡左坊村委会西北2公里处的山腰,岩洞深4.5米,宽6.5米,高2.8米。岩左侧有一洞口,可通人进入另一岩洞(深5.6米,宽1.3米)。昔时,曾在岩洞内设私塾,附近乡民的子弟于此读书。
   瀑布
   位于桃源乡花树村委会章源岭村。瀑布自山岭挂下,高10余米,宽约1米,落入溪中,浪花四溅,声震山谷。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