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质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08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地质地貌
分类号: P716
页数: 3
页码: 85-87
摘要: 崇仁县的地质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的一个次级构造,经多次地壳运动,形成永丰——崇仁——鹰潭坳陷带,其范围西起吉水县乌江,东与东乡、信江坳陷相通,南与武夷山隆起接壤,北与官帽山隆起毗连。县境大部分属这一坳陷带,由一系列隆起带、凹陷带、断裂带及部分褶皱带组成。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纪的千枚岩、千枚状砂岩,白垩纪的花岗岩,第三纪的红砂岩以及第四纪的红粘土(底层为砾岩,岩层之上有网纹层,地表为颜色鲜明的红土)等。以震旦纪、白垩纪、第三纪出露的岩层面积最广,第四纪红粘土次之。
关键词: 崇仁县 地质 地貌

内容

我县的地质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的一个次级构造,经多次地壳运动,形成永丰——崇仁——鹰潭坳陷带,其范围西起吉水县乌江,东与东乡、信江坳陷相通,南与武夷山隆起接壤,北与官帽山隆起毗连。县境大部分属这一坳陷带,由一系列隆起带、凹陷带、断裂带及部分褶皱带组成。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纪的千枚岩、千枚状砂岩,白垩纪的花岗岩,第三纪的红砂岩以及第四纪的红粘土(底层为砾岩,岩层之上有网纹层,地表为颜色鲜明的红土)等。以震旦纪、白垩纪、第三纪出露的岩层面积最广,第四纪红粘土次之。
  由于在地层构造的运动中,大量岩浆侵入,使我县的地层构造较为复杂,各类岩层的分布情形大致是:
  千枚岩、千枚状页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等多分布于南部和西部隆起地带。相山、港下、张坊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带多为花岗岩,桃源、礼陂、许坊、山斜地区多为较浅的千枚岩、千枚状页岩、石英砂岩和砾岩等。其中许坊乡的黄坊、礼陂乡的岔路口等地为一层盖土较厚的灰白色石灰岩和紫色页岩构成。
  第三纪紫红砂岩和砾岩多分布于中部、北部和西部丘岗地带。马鞍乡和郊西乡的罗溪,石庄乡的桥头、沔浒,桃源乡的简桥等地多为砾岩;巴山镇、沙堤、六家桥、河上、东来等地区大多为红砂岩,此种岩石呈红色,可为建筑用石;三山、白陂等乡,局部为砂岩及页岩,庙前(属三山乡)多为黑色页岩,中间夹有石墨。罗山主要是砾岩,次为粗砂岩、页岩,岩层倾角为75°—85°;白陂街附近为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白色或黄色变质岩,城下(属白陂乡)主要为变质岩,中央有石英脉(石英、云母片岩)。
  第四纪红粘土分布于东北和崇仁河两侧的丘陵地带,上部为浅橙黄色粉砂亚粘土、铁锰结核及胶膜发育,下部为黄白、棕红色亚砂土、石英砂粒、砂砾石层,平原区及河谷盆地,上层多为冲积成土母质,即河溪冲积物所构成。
   第二节地貌
  我县地貌素称“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东南、西南、西北境山峦重叠,中部丘陵起伏,东北境主要为河谷平原与岗地。由于南部和西北边境山地崛起,故地势向中部与东北倾斜,呈环形阶梯状逐步下降,成为一个三面环山,朝东北开口的不完整的丘陵性盆地。地貌类型主要有4种:
   低山属侵蚀剥蚀构造地貌。主要分布于县境南部和西北边缘,面积1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4%。海拔高度500—1200米,相对高度200—800米,主要山峰有南部的相山、青芝山与西北边境的罗山,除南部山区的中部有一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凤岗盆地外,其余均为山地。
   丘陵属剥蚀地貌。主要分布于县境中部、北部,面积8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9%。海拔高度一般为100—500米,接近山地的高丘在海拔300米以上,坡度较陡,高差较大,海拔300米以下的中低丘,坡度平缓,高差小,大部分为50—80米,其间多有溪河流贯,形成缓坡宽谷,发育成大小不一的丘间盆地。
   岗地属剥蚀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县境中部和东北部,面积43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8.4%,海拔高度50—100米,相对高度20—30米,地表切割密度大,分割破碎,岗体呈馒头状散布,或呈垄状相间排列。凡已开垦者,均已到达顶部,但利用面积不大;尚未开垦的多为疏林地、草甸及水土流失明显的荒芜岗地。
  平原属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崇仁、宜黄两河河岸,成带状平原,面积1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3%,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相对高度10米左右。
   附:崇仁县地貌图(图1—5)崇仁县地貌图
   图1—5
   原载《崇仁县农业区划资料集》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专题

低山
相关专题
丘陵
相关专题
岗地
相关专题
平原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