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城——巴山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0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城——巴山镇
分类号: TU982.29
页数: 9
页码: 69-74
摘要: 巴山镇为崇仁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偏北,四邻各乡:东——沙堤,东南——郭圩,西南——石庄,西北——郊西。面积15.6平方公里,全境基本属平原地区,镇郊有少量低丘,横贯镇中的崇仁河与流经南端的宝水渠构成镇内的主要水体,以崇仁河为自然界线,全镇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崇仁河上架有新旧两桥,沟通南北,使县城成一整体。
关键词: 崇仁县 巴山镇

内容

巴山镇为崇仁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偏北,四邻各乡:东——沙堤,东南——郭圩,西南——石庄,西北——郊西。面积15.6平方公里,全境基本属平原地区,镇郊有少量低丘,横贯镇中的崇仁河与流经南端的宝水渠构成镇内的主要水体,以崇仁河为自然界线,全镇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崇仁河上架有新旧两桥,沟通南北,使县城成一整体。
   建置沿革
  隋初建县,当时县治所在,已无从稽考。唐代(至少自唐代中叶起),县治即在今巴山镇(唐代广德时[763—764]县令元子晰政绩优良,大历五年[770],由名臣颜真卿撰文并书写的政绩碑,即立于旧县署前,碑虽不存,而元子晰墓至今犹在镇内原县政府旧址[今江西重型机床厂宿舍区]是为确证),迄今已逾千三百余年,可称古城。明代中叶,始筑南、北两城城垣,县署、学宫、官第等均在北城,故又称官城;商店、民宅则较多地集中于南城,故又称民城。
   清代,县城设3里,辖18街,27巷(表1—7)。
  民国前期,沿袭清制。二十年(1931),推行保甲制,始设区署,县城为第一区。二十九年,撤区设乡(镇),县城分设官城(桥北)、民城(桥南)两镇。三十三年合并为巴山镇。
   解放后,1949年7月底,巴山镇改名城关镇。
  1950年5月,改城关镇为城关区。1953年复改为巴山镇。
  1958年10月,改巴山镇为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9月,复改名巴山镇人民公社。
  1966年8月28日,改名为红旗镇人民公社。1980年底,复名巴山镇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撤社建乡,仍设巴山镇,中共巴山镇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此。
  镇内区域,清代,南城分为东耆、西耆两里,北城为北耆里。东耆辖中大街及其以东地域,西耆辖中大街以西地域。清同治十二年崇仁县城区划一览表
   表1—7
   附:清代北城图(图1—2)
   清代南城图(图1—3)
  民国实行保甲制后,镇域扩及城郊,今之石庄、沙堤、郊西等乡近城的村庄属巴山镇范围,城内设9保,郊区设6保。
   建国初期,镇域缩小为县城范围,分设9街。桥北为1、2街,桥南为3—9街。1956年4月26日,改“街”为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桥北有桥北居委会(辖三山里、黄泥岭、街口里3村),桥南有桥南、文溪(辖阮家桥)、宝塔、小港4居委会,并将石庄乡划入成立石庄居委会。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镇郊农村设巴山、宝水、东门3个农业大队。1965年8月31日,桥北、桥南并为胜利居委会,文溪、小港并为文溪居委会,宝塔改为中大居委会,石庄居委会撤销,并入官山公社。1972年11月27日,将3个居委会改为桥北、胜利、中大、西路4个居委会,农业大队仍旧。1984年,撤社建乡,仍为4个居委会,农业大队改为巴山、宝水、东门3个村民委员会,共辖38条街巷,8个自然村(上湖田、下湖田、新村、新建、黄泥岭、三山村、楞元、龙坑)。
   附:崇仁县巴山镇街区图(图1—4)
   户口
  建国前夕,全镇居民约7000人,尔后的人口,随着工、商、交通和文教等企事业的发展,以及上山下乡等政策的实行而曲线增长,至1984年,全镇共有7197户,33993人。图1-2图1-3崇仁县巴山镇街区图
   比例尺1∶13000建国后崇仁县城部分年份户数、人口统计表
   表1—8
   居民构成
  民族建国前全属汉族,建国后始有少数民族入境。1982年,有少数民族居民46人(蒙古族5人,回族14人,壮族11人,满族6人,布依族,仡佬族各3人,苗族、土家族各1人,朝鲜族2人),余均为汉族。
  文化1982年,6岁以上(含6岁)人口共28697人。其中:大学毕业498人,大学肄业或在校47人,高中4905人,初中7530人,小学11626人,文盲与半文盲4091人(内6—11岁1084人)。
  行业1982年,在业人口计15001人(男9137人,女5864人)。其中:农、牧、林、渔业1485人(男805人,女680人),矿业及木材采运业107人(男85人,女22人),电力、煤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9人(男42人,女7人),制造业8099人(男4811人,女3288人),建筑业387人(男324人,女63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970人(男755人,女215人),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及仓储业1614人(男857人,女757人),住宅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及居民服务业175人(男72人,女103人),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295人(男117人,女178人),教育、文化艺术事业686人(男386人,女300人),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事业21人(男14人,女7人),金融、保险业137人(男81人,女56人),国家机关、政党及群众团体971人(男787人,女184人),其他行业5人(男1人,女4人)。
   城池
  明代以前,县治无城,仅设关门6处。明宏治十二年(1499),环县治通衢建门楼栏栅30余所。嘉靖初年,又改建5门,名曰迎恩门、宜乐门、通儒门、迎清门、拱极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始筑南北二城,除临河一段外,余皆绕城掘护城沟。
  北城周围长2676.67米(环绕今道南路、坪头上、永胜机械厂厂区、创造路),高6.33米,厚4米。开5门,东名东作门,西名西城门,南名迎银门,北名拱极门,当桥头名通津门。尔后,明隆庆、万历、天启、崇祯,清顺治、乾隆、咸丰间共修葺7次,同治元年(1862)大修,历6载告竣,改为7门,东名驭曦门,东北名课耕门,南(桥头)名跃龙门,孔庙前名开泰门,西名来爽门,西北名朝天门,北名拱极门。民国二十二年(1933)起,逐渐拆除城墙,至二十九年,拆毁殆尽。南城高厚与北城约等,周围长2900米(环绕今胜利大道卫生院右侧、三角塘、畜牧场、汽车修配厂、小南门、谭陂桥东端、崇仁第一中学),开5门,日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对黄洲桥南端)、小南门(石庄公路口)。明隆庆、万历经两次修葺,至清同治时已倒毁,仅余5城门遗迹。
   街道
  清代,全镇街巷用麻石或卵石铺设,宽度不一,且均狭窄不能通行汽车。民国二十一年(1932),始建公路,称中山路,实际即临八(抚州市至永丰县八都)公路穿镇而过的一段,对原有街巷的整修,基本没有进行。
  建国后,国民经济逐步发展,镇区范围随之扩大,但由于将短小街巷合并,统一命名之故,街巷名称,反有所减少;经过历年的整修、改建和新建,全镇现有街巷38条,即:桥北有中山大道、创造路、道南路、公勇路、坪头上、县府路;桥南有胜利大道、锅炉街、九曲巷、文溪桥、忠义巷、大禾场、三角塘、彭家路、螺丝巷、方家路、东门口、桶荡街、宝塔街、中大街、平粜祠、篾街上、戴家井、寺前路、小港下、大南路、青年路、米码头、塔西街、务前街、花街口、西路街、大佛寺、神巷口、何家井、小南门、坊牌下、水巷口。其中主要街道有:
  中山大道南起解放桥头,北止火车站,全长1795米,宽10米,柏油路面。两侧楼宇鳞次栉比,百货大楼、崇仁电影院、新华书店、粮食局、二轻局、乡镇企业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财政局、五交化公司、第一小学、崇仁饭店、农机厂、永胜机械厂、江西重型机床厂、五金厂、文化广播电视局、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工人文化宫、城建局、建筑公司、生资公司、土产公司、棉麻公司、杂品公司、巴山镇人民政府等均在此路。
   道南路西起解放桥头(接中山大道南端),东(偏北)止于磷肥厂,全长2270米,宽8—10米,柏油路面(过县府路后至磷肥厂一段尚为沙土路面)。运输公司、林业局、用电管理所、巴山粮油食品大楼、木器厂、县委党校、物资局、县委、县纪委、县政协、县招待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分立于路两侧。
  胜利大道西起解放桥头,东止汽车站,全长1060米,宽10米,柏油路面。税务局、烟草公司、医药公司、外贸公司、副食品公司、百货公司、邮电局、印刷厂、工商局、供销社、商业局、采茶剧院、房产公司、劳动服务公司、人民电影院、县人民医院、农业银行、人武部、交通局以及全县最大的农贸市场均在此路。
  县府路南起竹木检查站(与抚州至乐安公路交接),北止建筑公司(与中山大道交接),中经崇仁大桥,全长800米(不含桥长),宽11米,1977年,此路与崇仁大桥同时兴建。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此。1984年,审计局、税务局、二轻局、农机公司、县中医院等单位的新建楼宇正在施工中。
   建设
  街巷清代,桥南新建十字街、中大街、桶荡街、务前街、花街、新街、篾街、夏布圩等8条街道,增辟太平巷、步瀛巷、舒家巷;桥北新建大街、后街、高街、府馆上等4条街道,增辟李家巷。清末,桥南新建锅炉街。全城街道的路面均以长条石铺筑,巷则有条石、卵石两种路面。民国时期,废高街和府馆上街,增建中山路(即今之胜利、中山两大道的中段),泥结碎石路面。建国后,改建中山路,南段起自汽车站,止于解放桥南端,称胜利大道;北段起自解放桥北端,止于崇仁火车站,称中山大道,均为柏油路面。1977年,开始建县府路,为泥结碎石路面(1986年改为水泥路面)。对旧街巷,相继进行路面改建,现除锅炉街、文溪桥、平粜祠外,余均改为水泥路面。除国家投资外,仅1979年至1984年,县财政用于维修、改建新街巷的资金即达30.82万元。
  房屋宋庆历三年(1043),于北城开泰门内建学宫(即孔庙)。崇宁三年(1104),学宫建房舍60楹。绍兴十一年(1141),重建县署(即原县政府,今改江重厂宿舍)。
  清嘉庆二十年(1815),县人谢廷恩捐资于桥北建义仓,有仓廒42间,大房7间,砻房、厨房各1幢。咸丰九年(1859),于桥南建杨氏石祠,规模宏伟壮观。宣统二年(1910),建天主堂(今卫生院的宿舍)。
  民国时期,于桥北(今创造路)建图书馆(今建设银行左侧)。
  建国以来,至1984年底,全镇新建学校、医院、厂房、仓库、办公楼、商场、会场、宿舍、影剧院等各种公房1226栋,总面积597516平方米。其中:党、政、军、群系统193栋,面积65201平方米;厂矿企业244栋,面积89155平方米;财贸系统271栋,面积67199平方米;文化教育系统86栋,面积46890平方米;卫生系统8栋,面积5430平方米;交通基建系统109栋,面积34313平方米;省、地驻县工业企业315栋,面积289328平方米。以人民电影院、农业银行、百货大楼、崇仁师范、第一、二中学、第一小学、工人文化官、人民会场、县府招待所、科技大楼,以及永胜、江重两厂内的一些建筑物,较为高大、壮观。私人建房近600栋,总面积不下6万平方米。此外,镇郊黄泥岭新村共建新房41栋,总面积7790平方米,在全县农村住宅建设中,有代表性。
  供水建国前,居民取用井水。建国后,自60年代起,一些单位建水塔,以机械提水饮用。1983年5月,始建全镇自来水系统,投资110万元,1986年上半年全部建成供水。
  供电1957年1月1日,桥南猪婆套抽水机站安装的火力发电机组正式送电,县城始用电照明。1961年,于桥北道南路建火力发电厂,供县城工业生产和居民照明用电。1966年,南昌罗家集变电站输电入我县,从此,停火力发电,改用高压电源。
  绿化建国后,镇内各街巷,除因过于狭窄、住房密集而不能植树者外,行道树全部栽齐。先后共种植法梧、泡桐、水杉等风景树8000余株,特别是胜利、中山、道南各路,两侧树木均已长成,自暮春至深秋,枝叶繁茂,形成林荫道。各单位环境绿化、美化工作,亦有进展,尤以县委、第一中学、永胜机械厂、江西重型机床厂、江西第一木材加工厂、变压器厂等单位,盛植树木,构筑花坛,环境较为优美。
  镇办企业(含居、村委会办)现有农场、林场、畜牧兽医站、综合厂、石灰厂、砖瓦厂、劳力站、建筑工程队、中大综合厂、巴山综合厂等,1984年,创工业总产值47.63万元,纳税1.7万元。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地名

巴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