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地理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连城鄉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784
颗粒名称: 卷一 地理志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33
页码: 1-32
摘要: 连城乡位于临川区西部,乡治所在地距上顿渡公路里程8公里。乡境宛如菜叶状,东接崇岗镇,南连河埠乡,西靠秋溪镇、上顿渡镇,北倚上顿渡,北宽有窄,总面积49万平方公里(约合7.36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8018亩,人均0.98亩耕地。山地总面积5.9万亩,其中林业面积25920亩,退耕还林面积3610亩。水产面积150亩。耕地占27.4%,水域占11.4%,山丘50%。村庄和道路占11.20%。
关键词: 区域地理 连城乡

内容

连城乡位于临川区西部,乡治所在地距上顿渡公路里程8公里。乡境宛如菜叶状,东接崇岗镇,南连河埠乡,西靠秋溪镇、上顿渡镇,北倚上顿渡,北宽有窄,总面积49万平方公里(约合7.36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8018亩,人均0.98亩耕地。山地总面积5.9万亩,其中林业面积25920亩,退耕还林面积3610亩。水产面积150亩。耕地占27.4%,水域占11.4%,山丘50%。村庄和道路占11.20%。全乡辖12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有64个自然村,农业总人口18242人,总户数5027户,非农业人口620人,380户。均为汉族,全乡农村劳动力8786人。2005年劳务输出2450人。(全乡总人口5407户,18862人,但据乡派出所的数据是全乡共有5537户,20543人)
  连城街原有貂桥岗,地处上城吴村与下城,上顿渡之间,民国时期上城建起了一条新街,貂桥岗成为上城与下城必经之地,连上城、下城为一线,“连城”地名,由此而来。清代,乡境属崇仁县颖秀乡三十二、五十四都。民国时期归崇仁县第二区秋溪乡管辖。建国前夕属崇仁县二区连城乡(候昌等6个自然村属秋溪乡),建国后仍属崇仁县二区,划分有连城下城,舍头3个乡(部分自然村属圆石乡和马岭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大升、下庄、黄湾、连城、下城、舍头、大桥、候昌8个高级社。1958年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成立连城公社和大桥公社,1968年并入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随秋溪公社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由秋溪人民公社划出,成立连城人民公社。1984年5月更名为连城乡。
  境内多黄土岗地,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境为丘岗地带,西境地势平坦,南端山峦起伏,仙盖山和佛岭的海拔均在百米以上。佛岭主峰海拔186.8米,为全乡最高点。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深冬有霜冻和冰冻,初春往往出现寒潮低温,春末夏初常降暴雨或冰雹,并伴有7-8级大风,深夏秋初积温共6003℃≥10℃积温共5483℃。无霜期275天,年降水量1703.7毫米。境内无河流(宜黄河从西北边缘流过),仅有徐坊、沙巷、许坊三条水港,水源较差,水体聚集主要依靠水库和灌渠。
  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为临川主要产棉区之一。建国前,春涝夏干,耕作落后,农业生产日益衰退。建国后,大修水利,先后修建了宜惠渠、上游水库灌渠及连城排涝港、黄湾电排站,从而解除了旱涝灾害。目前全乡共有大小型水库44座,其中小二型水库两座钟坑水库、禾花殿水库,水闸18座,水陂16座,电灌站19个,排涝站1个,装机36台,机灌面积占应灌面积的56%。经流境内的宜惠渠灌溉7个村农田。加之改进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发展很快,2005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31998亩,粮食总产量14246吨,棉花播种面积2500亩,并在连城下舍村引进了上海绿色园林有限公司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70亩,实际进资达2000多万。乡村企业也发展迅速,私营企业有棉花轧花厂、榨油厂,木俱厂、砖瓦厂等10余家。2005年全乡财总收入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16元。境内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上顿渡至秋溪公路穿过境内,每日有多次班车往返。还建有一条连城街到大桥4.35公里的水泥路。全乡100%村通车,电话装机达90%,通电村达100%,通有线电视的村达30%。
   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教师81人,学生910人。小学12所,教师182人,学生2070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9人(含农村12人)。
   乡治所在地连城街建有机关,商店、信用社、学校、医院、粮站、工厂等。
   第二章历代隶属
   宋绍兴十九年,临川县之惠安、颖秀两乡入崇仁。其中今连城所属之地均在颖秀乡。是时,崇仁属抚州郡。
   元,改郡为路,连城乡境地属抚州路崇仁县管辖。
   明,改路为府,连城乡境地属抚州路崇仁县管辖。
  清,沿用明制,设乡、里、都、图、图直辖村庄,历时260多年未变。清同治时,连城境内共设41个村,11个图。均属颖秀乡和顺里。其中:枧头、嘉庄、古罗坪、井山、封山、舍头、下全、上全、圆石、梓陂、大埠、罗田、公山、山下、石塘、榨下、府前杨、周家仓、吴金、犁牛冈、封段、熊师桥、石鼓村、下舍共24个村分为7图,隶属颖秀乡和顺里三十三都。
  上下城(分六村)、徐塘、颜坊、黄铁湾、郑坊(上下二村)、厚坊、湖头、源头、栎村下、堑头、周南、沙坪、北溪、河涯村、前坊、南庄、城北共17个村分为4图,隶属颖秀乡和顺里五十四都。
  鲍坊(分新老鲍、又名樟峰鲍),大桥(分两村),头昌等6村和白麓、智源、凤山、茅镰、杨坊、下陂、团溪、下坑、冯家、大路、紫溪、田东共15个村分为3个图,属颖秀乡和顺里三十二都。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17年(1928)始以区、村(里),闾、邻取代乡、里、都、图。翌年,将村(里)改为乡(镇)。民国20年6月推行保甲制,镇改为保联办事处(简称联保),连城乡设乡公所,属二区管辖,候昌等6个自然村属秋溪乡管辖。
  解放后,连城、下城、大桥与秋溪、圆舍、东溪、大路、马岭、航埠、程坊、洋陂、古塘12个乡属崇仁县二区(区驻秋溪街)管辖,1951年二区又增划舍头、严陂、炉下三乡。
   其中下城在1952年属崇仁县下城乡
   下庄、黄湾属崇仁县圆石(舍乡)
   舍头、下舍属崇仁县舍头乡
   大升,全房、大桥属崇仁县大桥乡。1955年后大升改属崇仁县圆石乡,舍房、大桥则并入崇仁县马岭乡。
   候昌属崇仁县大路乡,1951年后并入崇仁县马岭乡。
   合作化时,连城乡境内先后建有连城、下城、黄湾、下庄、舍头、大升、大桥、候昌8个高级社。
  1958年高级社分别更名为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
  1961年连城大队划分为连城大队、后坊大队。黄湾大队划分为黄湾大队、下黄大队、舍头大队划分为舍头大队、下舍大队、封家大队。连城、下城、后坊、黄湾、下黄、舍头、下舍、封家8个大队改属崇仁县连城公社。大桥大队划分为曹家大队和大桥大队。曹家大队、大桥大队、候昌大队改属崇仁县大桥公社。1968年,后坊大队、连城大队合并为连城大队,黄湾大队、下黄大队、下庄大队、大升大队合并为大升大队,舍头大队、下舍大队、封家大队合并为舍家大队,候昌大队、曹家大队、大桥大队合并为大桥大队。
   连城大队、下城大队、大升大队,舍头大队、大桥大队5个大队改属崇仁县秋溪公社。
  1969年崇仁县秋溪公社划分临川县管辖。同年舍头大队迁驻地章家窠油榨下。
  1973年复立下庄大队,曹家大队、候昌大队。下庄大队、曹家大队、候昌大队、连城大队、下城大队、大升大队、舍头大队、大桥大队共8个大队归属临川县连城公社。
  1975年复立后坊大队、黄湾大队。
  1980年复立大舍大队,下城大队划分为下城大队和邹家大队,至此连城公社共辖12个大队。1983年曹家大队更名为金房大队。6月,政治体制改革,取消人民公社建制。
  1984年连城公社更名为连城乡人民政府,各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到目前为止,连城乡有大升、大庄、黄湾、后坊、连城、下城、下舍、舍头、金房、大升、头昌12个村委员会,81个村民小组(自然村64个)。
   第三章村组介绍
   第一节连城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中部,东境为丘岗,西境地势平坦。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694户,2580人。1824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后均属崇仁县连城乡。合作化时期建有连城高级社。1958年成立连城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改归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复入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属临川县连城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连城村民委员会。驻地连城。
  连城系乡政府和村委会驻地。位于上顿渡南偏东5.7公里的丘岗坪地上。242户,852人。其中下街128户,451人;上街114户,401人,此地原名刁桥岗,1909年,吴新喜从本地上顿渡迁此开店经商,尔后附近村民相继迁入,形成圩集,初为露水集(即每日早晨集市,后改每月集市九日,农历每旬2、5、8为集市日,因界于上城、下城之间,取名连城。
   胡头位于连城东北偏北0.6公里的丘岗坪地上。94户,318人。胡姓从本县城前胡家迁此,历经12代。
   黎家湾位于连城南偏东0.3公里的田土段中。114户,401人。原有黎姓居住,后胡姓从宜黄县北门车上胡家迁此,历经9代。
  上城位于连城南1公里的田土段中,289户,1125人。村为四个部分,分别居住曾、吴、黄、阮四姓,其中黄家53户,251人;吴家102户,400人;阮家67户,231人;曾家67户,243人;黄姓定居最早,《黄氏宗谱》载,黄浦于南宋宝祐年间从本地舍头迁此。
   曾家油榨下位于连城南1.5公里的田塅中。26户,133人。此地原有油榨坊,曾姓人本地上城迁此定居,取名曾家油榨下,历经7代。第二节邹家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北部,张(家)秋(溪)公社纵贯境中,地势平坦。含下城自然村一部分,7个村民小组。339户,1357人。1067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初属崇仁县舍头乡,1952年以后属崇仁县下城乡。合作化时期为下城高级社,1958年为崇仁县秋溪公社下城大队,1961年属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重入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为临川县连城公社下城大队,1980年成立邹家大队,属临川县连城公社。驻地下城,下城邹姓村民属此大队,故名邹家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邹家村民委员会。
  下城系邹家和下城两个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北偏东1.5公里的丘岗坪地上,东靠张(家)秋(溪)公路。《邹氏九修宗谱》载,元至元年间邹千三从河埠大邻邹家迁此。
   第三节下城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北部,张(家)秋(溪)公路纵贯境中,地势平坦。366户,1436人。5个自然村及下城自然村一部分,8个村民小组。1417亩耕地,主种水稻。驻地下城,故名。建国前和建国初均属崇仁县连城乡,1952年以后为崇仁县下城乡。1952年以后为崇仁县下城乡。合作化时期为下城高级社。1958年成立下城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成立下城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划为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并入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为临川县管辖,1973年属临川县连城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下城村民委员会。
  冯家位于连城北偏东2.5公里的田土段中。14户,87人。《冯氏宗谱》载,明嘉靖年间,冯朝作从河东城上冯家迁此。村庄原名栎树下,后以姓改称冯家。
   娄家位于连城北偏东2公里的田土段中。31户,138人。娄姓从河东娄家洲迁此,历经9代。
   源头村位于连城东北偏北2.6公里的丘岗南沿。59户,297人。村前小港源于此村所处的丘岗,故名源头村。周姓从河东排楼周家迁此。
   南庄位于连城北偏东1.3公里的田土段中。25户,111人。杨姓从崇仁县竹山杨家迁此,历经16代。村址在杨姓所有田土段之南,因名南庄。
   颜坊位于连城北1.2公里的田土段中。57户,298人。颜姓开基,故名颜坊,尔后章姓从秋溪园石上章迁此,沿用旧名。
   另外此村还有江家31户,125人;吴家39户,159人;谢家60户,221人。
   第四节后坊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北部,张(家)秋(溪)公社横穿境中,地势平坦。有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694户,2580人。1534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后均属崇仁县连城乡。合作化时期为连城高级社。1958年为崇仁县秋溪公社连城大队,1961年成立后坊大队,属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并入连城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隶属临川县连城公社,1975年复立后坊大队。驻地前刘。境内前刘,背刘等自然村原统称后坊,故名后坊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后坊村民委员会。前刘系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西0.7公里的田塅中。71户,269人。刘氏从崇仁县城西刘家迁此,历经26代。按村向定位,此村在背刘(与前刘同时建村)之前,因名前刘。村东50米有后坊邹家,67户,231人。
   华家又称车溪华家。位于连城北偏西1.1公里的田塅中。60户,262人。《华氏宗谱》载,华岳五于明永乐年间从河东罗坊华家迁此。
  李家园位于连城西北偏北2.1公里的田塅中。62户,220人。《魏氏宗谱》此地早为吕姓的庄园,故名吕家园(后人讹传为李家园)。魏仁思于清乾隆年间从本地侯昌官山迁此。沿用旧名。
   堑头位于位于连城北偏西0.7公里的田塅中。43户,185人。
   邹姓从临川华溪邹杨湾迁此,历经14代。此地原有座寺庙,在竹堑之中,名堑头庵,邹姓建村后,亦取用堑头为村名。
  背刘位于连城西0.8公里的田土段中。71户,269人。刘氏从崇仁县城西里刘家迁此,历经26代。以村向定位,此村在前刘(与背刘同时建村)之后,因名背刘。
  全坊位于连城西南偏西1公里的田土段中。60户,281人。杨姓从崇仁县竹山杨家迁此,历经14代。原名前坊(按村向定位,村址在后坊邹家、前刘、背刘之前得名),后人讹传为全坊。
   此外,该村还有曾家67户,243人;油榨下26户,133人。
   第五节下庄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西部,西临宜黄河,地势平坦。有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51户,1274人。773亩耕地,水稻和棉花兼种。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后属崇仁县园石乡。合作化时期建有下庄高级社。1958年成立下庄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8年为崇仁县秋溪公社大升大队。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复立下庄大队,属临川县连城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下庄村民委员会。驻地下庄。
  下庄系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西偏南2.6公里的田土段中。有4个村民小组。224户,818人。此村早居王、邹二姓,原名嘉庄。尔后章姓迁此,《章氏宗谱》载,章信可于明洪武年间从本地井山章家来此定居。嘉庄谐音为下庄。
  古罗坪位于连城西偏南3公里的田土段中。66户,251人。《许氏宗谱》载,许种于南宋嘉定年间从秋溪下坑许家迁此。村西原有座平矮丘岗,名古罗坪。许姓建村后,亦以此取村名。
   杨家原名府前杨家。位于连城西南偏西2.8公里的田土段中。61户,245人。《杨氏宗谱》载,杨克明于南宋宝祐年间从抚州青云峰迁此。
   第六节黄湾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西北部,西临宜黄河,地势平坦。有8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608户,2272人。1710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后属崇仁县园石乡。合作化时期建有黄湾高级社。1958年成立黄湾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划为黄湾和下黄两个大队,均属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黄湾、下黄两大队并入崇仁县秋溪公社大升大队,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属临川县连城公社,1975年复立黄湾大队。驻地原为黄铁湾,故名黄湾大队,驻地迁下黄后,大队名称未变。1984年8月更名为黄湾村民委员会。下黄系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西偏南1.8公里的田土段中。117户,428人。《黄氏宗谱》载,黄朗从秋溪园石刁峰(即岭上)迁此,时在元至正年间。
   此村原名玉溪,按水流向,在上黄之下,后改名下黄。又称玉溪黄家。
  洲上位于连城西北偏西2公里的宜黄河东岸田土段中。44户,154人。此地原为宜黄河沙洲,故名洲上。杨姓从河西吕坊迁此,故又称吕坊洲上,历经70年。
   村西南300米有黄湾洲上村。黄姓村民来自本地黄铁湾。村西南500米有吴家村。村民来自本地上城吴家。
   窑上位于连城西北偏西1.8公里的田土段中。43户,174人。陈姓从崇仁县桃里陈家迁此,历经22供销。此村早建有有砖瓦窑,故名窑上。
  黄铁湾位于连城西1.8公里的田土段中。163户,650人。《黄氏宗谱》载,此村原居周姓,初名徐塘。元至元年间,黄孟华从宜黄县军山迁此。因村址在宜黄古道拐湾处,故改村名为黄铁湾。
   村西北100米有港下村。67户,254人。黄姓村民来自本地黄铁湾。
  上黄位于连成西南偏西2.2公里的田土段中。104户,502人。黄姓从本地下黄迁此,时在明永乐年间。原名河汇黄村。按水流向在下黄之上,后改名上黄。
   此外,该村还有西边村70户,321人。
   第七节舍头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东部丘岗地带。有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04户,1184人。1768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后属崇仁县舍头乡。合作化时期建有舍头高级社。1958年成立舍头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划分为舍头、下舍、封家三个大队,均属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合并为舍头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属临川县连城公社。大队原驻舍头村,故名舍头大队,1969年驻地迁章家窠油榨下,大队名称未变。1984年8月更名为舍头村民委员会。
  章家窠油榨下系舍头和下舍两个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东南偏东2.1公里的丘岗上。此地原名章家窠。无人居住,1968年,大队兴建油榨坊于此,取名章家窠油榨下。1969年以后又相继建有大队部、小学、代销点等单位。
  郑坊又称谢家,位于连城东南1.4公里的丘岗上。34户,139人。郑姓开基,故名郑坊,后谢姓迁入,又称谢家。《谢氏宗谱》载,谢德三于明天启年间从本地上城迁此。
   舍头村位于连城东南2公里的丘岗南沿。31户,110人。《黄氏宗谱》载,黄湘于南宋淳熙年间从丰城县允江迁此。革命先烈黄培刚故里。
   封家位于连城东南3.1公里的丘岗南沿。86户,319人。《封氏宗谱》封世治于南宋绍兴年间从本县河埠黄相桥封家迁此。
  廖家位于连城东南,66户,272人。其中上廖家位于连城东南3.8公里的丘岗南沿。《廖氏宗谱》载,明成化年间,廖盛周从本地下廖家迁此。按地势定位,此村在下廖家之上,故名上廖家。下廖家位于连城东南偏南4.2公里的丘岗南沿。《廖氏宗谱》载,廖益章于南宋祥兴年间从南丰县双井迁此。原名北溪。上廖家建村后,按地势定位,此村在上廖家之下,改名下廖家。
   吴家位于连城东南偏南3.8公里丘岗南沿。34户,139人。《吴氏宗谱》载,吴德刚从宜黄棠荫迁此,时在元大德年间。
   第八节下舍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东部丘岗地带。有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75户,1022人。1505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后属崇仁县舍头乡。合作化时期为舍头高级社。1958年为崇仁县秋溪公社舍头大队,1961年成立下舍大队,属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并人舍头大队,属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属临川县连城公社,1980年复立下舍大队。原大队驻地为下舍,故名下舍大队,驻地迁章家窠油榨下以后,大队名称未改。1984年8月更名为下舍村民委员会。
  下全位于连城东偏南3公里的丘岗东南沿。70户,254人。全姓从浙江省钱塘迁此,历经26代。原名井山全家。因与上全(原亦称井山全家)重名,故改称下全(按地势定位,在上全之下)。
  上全位于连城东北偏东3公里的丘岗东南沿。25户,96人。全姓从浙江省钱塘迁此,历经26代。原名井山全家,因与下全(原亦称井山全家)重名,故改称上全(按地势定位,在下全之下)。
   下舍位于连城东2.2公里的丘岗南沿。29户,101人。《吴氏宗谱》载,吴德厚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九月从宜黄县棠荫下吴迁此。
  荣斯桥位于连城东偏南3.2公里的丘岗南沿。25户,107人。此村早居熊、饶二姓,后李姓从崇仁县谙源迁此,历今11代。因村前有座古石桥,名荣斯桥,此村因桥得名。
   章家又称井山章家。位于连城东南2.8公里的丘岗东南沿。95户,345人。《章氏七修
   宗谱》载,章廷芝从崇仁县航埠红桥迁此,时在元至元年间。
   第九节大升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西部,地势平坦。有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565户,2176人。1568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初期属崇仁县大桥乡,1955年以后改属崇仁县园石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大升高级社。1958年成立大升大队,属崇仁秋溪高级社,1961年改属崇仁县连城公社,1968年并人崇仁秋溪公社。1969年划为临川县管辖,1973年属临川县连城公社。以美好愿望取名,从高级社至今一直沿用大升名称。驻地周南榨下。1984年更名为大升村民委员会。
  周南榨下系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西南2.5公里的田塅中。104户,402人。此地原名白沙坪,本地河汇周村周姓在此开油榨坊,此地在河汇周村之南,故名称周南榨下。尔后,黄姓从本地上黄迁此,历经18代。沿用旧名,又称沙坪黄家。
   村东20米有一村,名黄鹤仙。32户,149人。
  老余位于连城西南偏西2.2公里的田土段中。122户,456人。余姓从波阳县仙潭余家迁此,历经24代。原名余家,新余分迁建村后,改名老余。
   新余位于连城西南偏西2.6公里的田土段中。58户,243人。余姓从本地老余迁此,故名新余,历经20代。
   肖家位于连城西南3.3公里的田土段中。107户,350人。《肖氏宗谱》载,肖觐光从河东龚家渡迁此,时在清康熙前期。
   谢家位于连城西南偏南2.5公里的田土段中。142户,576人。谢氏从浙江省在台县乌泥港迁此,历经27代。又称枧溪谢家。
   第十节金房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西部,境内中部地势平坦,东部、西部为丘岗。有5个自然村及大桥自然村一部分,7个村民小组。313户,1205人。1619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初期属崇仁县大桥乡,1955年划归崇仁县马岭乡。合作化时期为大桥高级社。1958年为崇仁县秋溪公社大桥大队,1961年成立曹家大队,属崇仁县大桥公社,1968年并入大桥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复立曹家大队,属临川县连城公社。因本县大队重名,1983年更名为金房大队,以驻地金房油榨下得名。1984年8月更名为金房村民委员会。
  金房油榨下系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南3.2公里的丘岗南沿。161户,505人。1930年,本地大桥许姓金房族村民在此建油榨坊,取名金房油榨下,现有油榨坊、小学各一所,并建有村委会办公楼房。
   石塘位于连城南2公里的丘岗南沿。29户,168人。村西北原有一口石塘,村名缘由于此。许姓从本地大桥迁此,历经10代。
   曹家位于连城南偏西4.3公里的丘岗南沿。62户,202人,曹姓从本地沙坪肖家迁此,又名殿上曹家。
   朱司位于连城南2.5公里的丘岗南沿。12户,62人。朱姓从龙溪下津渡迁此。
  丰塅位于连城南偏东2.8公里的丘岗南沿。23户,94人。黄姓从崇仁县三角塘迁此,历经11代。村前丘垅田土段水源好,故称丰土段,此村由此得名。
  冷水坑位于连城南偏西3公里的丘岗西沿。26户,178人。村东南有一个长年不干的泉水坑,此村因名冷水坑。《黄氏宗谱》载,黄景康从本地舍头迁此,时在南宋咸淳年间。
   第十一节大桥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南部丘岗地带。有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16户,1189人。1818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连城乡,建国初期属崇仁县大桥乡,1955年以后并入崇仁县马岭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大桥高级社。1958年成立大桥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成立崇仁县大桥公社,大桥大队属此。1968年并人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属临川县连城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大桥村民委员会。驻地大桥。
  大桥系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南偏东3.7公里的田土段中。287户,894人。《许氏十一修宗谱》载,许日骑从秋溪大路下坑迁此,时在南宋乾道年间。村北有座石拱桥,称大桥,村名源于此。革命先烈许瑞芳故里。
   下陂位于连城南偏东4.3公里的丘岗南沿。12户,67人。邹姓从本地后坊邹家迁此,历经8代。村东小港下游建有一座水陂,此村因名下陂。
  北坑村又称港背。位于连城东南偏南4.8公里的丘岗南沿。17户,48人。《许氏十一修农谱》载,许德修于清同治年间从本地大桥迁此。村前丘城名北坑。此村由此得名。第十二节侯昌村民委员会
  位于连城乡南端丘陵地带。仙盖山和佛岭立于南境。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19户,826人。1569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崇仁县秋溪乡,建国初属崇仁县大路乡,1951年以后归属崇仁县马岭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候昌高级社。1958年成立侯昌大队,属崇仁县秋溪公社,1961年属崇仁县大桥公社,1968年并入大桥大队,划入崇仁县秋溪公社。1969年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复立侯昌大队,属临川县连城公社。大队原驻侯昌,因名侯昌大队。大队驻地后迁鲍家,名称未变。1984年8月更名为侯昌村民委员会。现大多数人简称为头昌。
   鲍家系村委会驻地。位于连城南偏东5.5公里的丘岗南沿。35户,135人。鲍姓由丰城县迁此,历经32代。
   李针位于连城南4.5公里的丘岗南沿。84户,328人。李姓从秋溪彭源迁此,历经32代。
   田东位于连城东南偏南5.5公里的丘岗东南沿。5户,30人。村处田土段之东,故名田东。曾姓崇岗长岗曾家迁此,历经14代。
  候昌位于连城南偏东6公里的丘岗南沿。62户,222人。候姓开基,以始迁人修昌命村名,现居许姓。《许氏宗谱》载,许端礼于元大德年间从秋溪下坑许家迁此。村名袭旧。
   王篾位于连城南偏东7.3公里的丘岗南沿。30户,129人。以村西南王篾桥命村名。许姓从本地大桥迁此,历经6代。
  白麓位于连城南偏东7.6公里的白麓山窠里,此村因名白麓。5户,37人。《黄氏宗谱》载,黄姓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从本地杨坊坑(已毁)迁此。
   第二篇气候物候
   第一章气候
   第一节气候因素
  连城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阴雨低温,盛夏高温炎热,伏秋晴多易旱,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据气象资料记载,本乡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7.8度,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5.6度,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9.6度。极端最高气温41度(1971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7度(1991年12月29日)。气温回升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最迟4月上旬。相差20天左右,气温大都稳定在摄氏15度以上,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早稻不栽“五一”禾,完全符合本乡气候特点。气温下降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寒露”前后,常有冷空气入侵,气温下降到摄氏20度以下,给晚秋作物带来不利。
  降雨据气象资料记载,本乡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上半年雨量偏多,约133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70%,下半年偏少,为58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30%。全年均降雨量为1917毫米,最多为2421毫米,降雨最少的是十二月,平均为47毫米,1994年反常十二月份,降雨262毫米,为历史少见。最大日雨量是246毫米(1992年7月4日),1979年秋季106天内只降雨33毫米,出现严重干旱。
   连城乡四季时间划分表
  日照全乡平均日照总数为1775小时,占全乡在地球上可能照射的时数的41%。年日照最多年为2359小时(1963年),占可照总时数的51%,年日照最小年为1410小时(1985年),占可照总时数的30%,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日均8.7小时,2月份最小,日均2.3小时。
  蒸发量据气象资料分析,连城乡全乡平均蒸发量为1282.7毫米。历年月平均值是:1月43.1毫米,2月44.3毫米,3月55.55毫米,4月94.4毫米,5月115.9毫米,6月136.7毫米,7月207毫米,8月203毫米,9月156.1毫米,10月98.8毫米,11月64.9毫米,12月53.9毫米。2003年蒸发量最大,为1604.2毫米,1970年蒸发量最小,仅919.9毫米。
  霜雪霜冻一般在强冷空气过后,风小、天晴、辐射强的晚上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最低气温在摄氏2度以下,易下雨或结冰,霜期一般从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连城乡有霜期年均9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7%,1978年霜期最长为126天,1966年霜最短为57天。
  冬季因受寒潮影响,出现冰冻,积雪较多。据资料记载,连城乡积雪期为12月下旬至次年3月。年平均雪日为7.5天,1964年雪期最长从2月17日至28日,连续下雪12天之外,积雪深度达16厘米,1977年先后下雪三次共19天,1984年雪日最多为26天(从1983年12月28-1984年2月27日,初终间日数62),1961年和1978年雪日仅为2天,近年来,受暖冬影响有全年不下雪的情况。
  气压和风年平均气压为1010.8毫巴。最高为1031.2毫巴,最低为990.4毫巴。风向因季节转换规律性强,风力变化较大,连城乡主导风为西北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北风,北风频率为21%,静风频率为23%(多在4-6月),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最大风速为20米/秒。一般从9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时,风向渐自北转南,宜于春耕播种。4,5两月北风和南风来回变动。盛夏季节,时有台风侵袭,给农作物带来不利。6月-8月,南风盛行,也是全年农作物生长最好时节。到了秋季,因海洋性暖温气候逐渐减退,冷空气日益增强,有时“寒露风”呼号而来,影响二晚抽穗扬花。
   历年来最大风力,一般6-8级,也有极少年份出现龙卷风,短时风力达12级以上,造成房屋倒塌,作物受害。
   第二节各月天气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月晴12天(3-19天),雨6天(2-13),雪1.5天(0-7),霜8天左右,气温6.3℃(3-9.7℃),日照81小时(22-127),雨量88毫米(11-345)。小寒、大寒、三九、四九均在本月,正值降冬季节,是全年最冷的月份,本月有较强的冷空气入侵,多偏北风,雨雪冷冻天气出现概率较多,极端最低气温-2℃左右,有时可达-6℃以下。
   二月晴11天(4-17天),雨8天(4-16),雪0.5天(0-4天),霜5天左右,气温8℃(4.4-11.7),日照78小时(21-143),雨量136毫米(25-300)。从节气上看,本月已经“立春”,然而,北方冷空气还经常入侵,过程降温可达10-15℃以上,有些年份最冷不在一月,而在本月。因此,从气候角度来说,本月仍是冬季,但也可能出现暖春、早春天气。一、二月份出现的冻害天气对越冬农作物和柑桔等果树安全过冬有很大的影响。
   三月晴11天(5-19天),雨10天(3-17),个别年份本月终雪,霜2天左右,气温11.4℃(8-13.9),日照81小时(41-128),雨量217毫米(78-430)。大地解冻,气温开始回升,从气候角度来说,本月开始进入春季,但是:“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气候极不稳定,忽晴忽雨,忽冷忽热,时常形成阴雨低温天气,有时还会出现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4小时内可降温15℃以上,个别年份出现长春寒天气。三月二十六日以后各占一半。本月天气好坏对油菜产量影响极大,下旬出现的“春分寒”天气,直接影响早稻播种育秧。有利天气概率为百分之五十左右。
   四月晴13天(7-18),雨10天(7-15),气温17.9℃(17-19),日照102小时(58-189),雨量252毫米(75-500)。气温明显回升,雨量增多,冷暖空气交锋频繁,极易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4小时可降温15℃以上。从气候角度来说,气温相对稳定,本月平气温可代表春季,本月农事活动有早稻插秧、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播种、移栽。上中旬天气晴好,有利早稻秧苗生长,反之不利,下旬天气正常有利早稻插秧和棉花播种,反之不利。
   五月晴16天(8-23),雨8天(5-14),气温23.2℃(21.4-25.6),日照140小时(76-219),雨量255毫米(135-455),气温继续上升,个别年份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雨量充足,晴好天气较多,强对流天气时有出现,个别年份出现春洪或夏旱,本月虽已“立夏”,但气温不高,故本月仍是春末季节。本月正是棉花、西瓜大量播种移栽,争取苗全茁壮的关键时节。上中旬天气晴好,有利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播种移栽,反之不利。北风阴雨天气多,会导致西瓜大量死亡。本月洪水内涝对早稻威胁极大,严重的需要重栽或改种,发生洪涝概率为十年一遇。
   六月晴17天(11-21),雨8天(4-13),气温26.5℃(24.3-28.2),日照150小时(119一,190),雨量343毫米(83-975)。气温升高,不少年份本月开始出现高温天气,北风逐渐减少,南风相对增多,中下旬暴雨,大暴雨频繁出现,降雨比较集中,雨量之多为全年各月之最,多数年份出现洪涝灾害,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仍会出现。本月正是早稻抽穗杨花、西瓜开花结果、棉花花蕾盛期。天气晴好,气温正常(26℃以上),有利早稻抽穗杨花、棉花现蕾、西瓜坐果。雨日过多,气温偏低(24℃以下)对早稻抽穗杨花、西瓜坐果不利,偏北风天气过多,严重影响西瓜果实成活,久旱不雨,对西瓜、棉花生长不利,本月晴好天气概率为百分之六十左右,洪涝灾害为十年四遇。
   七月晴23天(18-31),雨5天(0-11),气温29.6℃(28-32),日照239小时(145-334),雨量163毫米(0-428)。“三伏”高温天气在本月,日平31℃以上的高温天气可出现10天半月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8-40℃,多数年份全年最热在本月。本月台风频繁,短时热雷雨天气时有出现。从本月中旬开始,雨量开始减少,但上旬还会出现强降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多数年份出现伏旱。本月农事有早稻收割、晚稻栽插、棉花结铃等,天气晴好对早稻收割有利,雨水充足有利棉花生长、实粒。中下旬雷雨漏伏,不仅影响早稻收割、翻晒,还会导致谷粒发芽,谷堆发烧、变质、丰产不丰收;如遇伏旱,会使棉花花铃脱落,花生子粒不饱满。
   八月晴23天(15-29),雨4天(0-9),气温29.6℃(28.4-31.6),日照196小时(120-288),雨量151毫米(35-465)。“三伏”酷暑在本月,全年最高气温有的年份在本月,持续高温天气要达十天以上。上中旬多南风,下旬转偏北风,雨量明显减少,降水类型主要是地方性雷阵雨和台风降水,三分之一的年份伏旱延续到本月上旬,秋旱接踵而来。本月虽已“立秋”,但气温还很高,炎热天气不亚于七月,故仍是盛夏季节。本月天气晴好,对棉花吐絮有利,多雨有利经济作物生长,晴热干旱影响棉花秋桃;上中旬时晴时雨,易使花生花芽,影响产量和质量。
   九月晴20天(15-24),雨3天(0-8),气温26.2℃(24.8-27.7),日照167小时(114-235)雨量168毫米(5-270)。上旬仍很炎热,不少年份高温天气持续到本月上旬。中旬以后偏北风加强,气温开始下降,时令进入秋季。下旬气温可降至20℃以下,出现“寒露风”天气,雨量继续偏少,主要有局部性和台风降水,最易出现秋旱。本月下旬正值晚稻抽穗杨花之际,如遇寒露风,对其十分不利,同时,雨水过多,还会影响棉花吐絮,造成烂桃、棉质下降。
   十月晴20天(7-29),雨3天(0-9),气温21.1℃(18.9-23.2),日照157小时(58-243),雨量70毫米(0-210)。按气候划分,本月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呈典型的秋季天气,本月平均气温可代表秋季气温。“霜降”虽在本月,但不会打霜,本月雨量偏少,个别年份滴雨不下,有的年份上旬会出现持续的“寒露风”天气,本月天气好坏对晚稻收成如何影响极大,上旬气温正常(23℃以上),晚稻丰收有望;阴雨过多,气温降低(21℃以下)。如长期低温、日照不多,迟熟晚稻将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长期干旱也会影响晚稻产量。
   十一月晴18天(8-25),雨4天(0-12),气温14.6℃(11-18),日照134小时(69-204),雨量92毫米(0-380)。气温缓慢下降,雨量仍然偏少,呈典型秋冬干燥天气,中下旬开始见霜,“立冬”虽在本月,但气温不低,有的年份月平气温17℃以上。甚至出现“十月小阳春”天气,“小雪”虽在本月,但不会下雪,所以从气候角度来说,本月仍是秋末季节,本月中旬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过程降温可达10℃以上,本月上中旬干旱影响油菜播种移栽,雨水过多,亦对油菜移栽不利,同时还会影响晚稻收割。
   十二月晴18天(6-27),雨3天(0-13),有的年份下雪1-3天,气温9.2℃(5.6-13),日照134小时(35-214),雨量53毫米(0-262)。气候特征:冷空气继续入侵,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时令开始进入冬季,一般年份本月下旬开始下雪,少数年份出现严寒冰冻天气,全年农事活动本月全部结束。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本月下旬结束。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连城乡地区灾害性天气较多,主要有水灾、旱灾、大风冰雹、寒潮冰冻,还有漏伏、烂秋等。
   水灾主要有春洪夏涝冬洪。据统计,近三十年春洪十年四遇,夏涝十年六遇。1982年6月中旬,境内出现六十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六天中降水500毫米以下,抚河水位高达42.78米超警界线1.23米,华溪堤决口,内涝农田十万余亩。1992年三月中下旬发生全省性特大春洪,是1904年以来所未见。1998年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本乡受灾农田一万余亩,1997年11下旬,1998年1月份分别降雨240厘米345毫米,出现严重冬洪。
  旱灾主要有春旱、夏旱、伏旱和秋旱。按季节划分,从清明到立夏,连续20天不下雨或雨量不足30毫米为春旱;从立夏至夏至连续15天不下雨为夏旱;从夏至至立秋连续15天不下雨或雨量不足30毫米为秋旱。发生概率:春旱三十年一遇,夏旱六年二遇,伏旱十年八遇,秋旱十年五遇。1978年境内旱灾最严重,伏旱接秋旱,长达一百多天未下透雨,不少从未干涸的水库全部现底,晚稻严重减产。
  大风冰雹主要出现在三月至七月,以四月居多。出现概率,全区十年八遇,全乡十年四遇。1983年4月,境内连续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大风冰雹,铺天盖地,全乡吹倒了许多民房,不少参天大树拔地而倒,电话线杆大部吹断。1985年5月13日一阵龙卷大风也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冰冻出现在一、二月,个别年份十二月也会出现。出现概率为十年二遇。1984年冰冻严寒时间最长,一月、二月、十二月共出现冰冻天气30天,不少树枝、电线杆被压断,越冬农作物被冻死,1992年12月28日晚冰冻最严重,一夜之间,气温下降到-12.7℃,境内柑桔大部分被冻死。
  寒潮主要有春寒(长春寒)、春分寒、清明寒、寒露风等。长春寒出现在春分至清明之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日平气温10℃以下,这样的坏天气只有1976年出现一次,早稻烂种烂芽60%以上。春分寒出现在春分至清明之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日平气温10℃以下,持续时间3-7天,最多可达10天以上,出现概率为十年六遇。清明寒出现在清明前后的阴雨低温天气,日平气温12℃以下,持续时间一般3-6天,出现概率为十年三遇。1981年出现六天以上的清明寒。寒露风
   出现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低温灾害天气,有轻度寒露风(22℃以下)、重度寒露风(20℃以下)之分,一般4-9天,个别年份半月以上,出现概率为十年四遇平均在10月2日,最早为9月19日,(1974年),最晚为10月6日(1960)。1981年10月一场寒露风使全乡晚稻大减产,空壳率达50%。1974年寒露来得特别早,一些村组的二晚至颗粒无收,1976年9月20日出现寒露风来得早,使当年二晚栽种面积较多的“早广二号”减产50%。1978年9月25日发生寒风,正遇上二晚穗扬花,造成空壳多。近十年来,寒露风天气很少出现。
   第四节规律性天气
   有些天气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极易掌握。
  冷空气入侵从十一月中下旬开始到翌年二、三月是冷空气频繁入侵的季节。其规律性:冷空气入侵之前,天气暖、气温偏高、偏南风,连续几天出现18-20℃以上的气温。冷空气来时,风向由南转北,风力由小到大,气温缓慢下降,过程降温(3-5在内)10-15℃以上,并伴有雨雪或冻雨天气过程,维持时间较长,一般在七天以上。
   强对流天气三至七月是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季节,以四月出现最多。出现的当天或前几天,天气闷热,气温偏高,南风紧刮,接着天气骤变,风向由南转北,气温急剧下降,24小时内可降温15℃以上,随之而来的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飞沙走石,大小冰雹铺天盖地地袭来,维持时间不长,一般只有几十分钟,随后雨过天晴,气温恢复正常。如未出现强对流天气,便有阴雨降温过程。
   第五节反常天气
   主要有暖冬、寒春、凉夏、梅雨不雨,汛期无汛,十月小阳春等。
  暖冬指冬季(十二月、一月和二月)出现的温暖天气,如1987年整个冬季平均高达9.8℃,较常年偏高2℃左右,其中一月8.5℃,二月10.7℃,十二月10.2℃。还有不少年份冬季各月气温分别较常年高1-2℃,近二十年来很少出现以前那样严寒冰冻天气,一尺以上的冰棍。一寸以上的冰块很难看到,冬季气温已经变暖。
   寒春春季低温造成早稻烂秧,解放后,早稻烂秧比较严重的年份有1959、1965、1966、1969、1970、1976、1979等。
  1969年,1976年自三月中旬,连续低温阴雨,当时烂秧60%以上,1972年清明下雨,早稻烂秧严种。1970年长时间阴雨低温,各村烂秧40-50%。1959、1975年阴雨连续半月以上,烂秧烂种,甚多,公社临时组织力量,从外地调运种子补充。1976年不仅低温阴雨时间长,还下雪子,有的村连尼龙育秧都烂光了。由于这种原因,使油菜花普遍推迟,发育缓慢,红花草地生长瘦弱而缓慢,早稻播种比常年推迟5-7天。1986年4月份雨日特多,(26天),日照少(仅58.2小时)为解放以来同期最少的一年,使棉花播种推迟柑桔开花推迟,秧苗生长瘦弱而带黄色。
  1987年寒达一个月之久,3月11日至4月10日有效积温只有29.1%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12.6℃。尤其是3月下旬和4月下旬二次强冷空气侵袭,日平均气温只有4-9℃,比历年同期低4℃,属严重春寒年伤,造成早稻烂秧60%以上,棉花,西瓜,蔬菜等作物烂种,烂苗50%以上,有的重播2-3次。
  1999年3月7日-14日出现明显春寒,伴连续阴雨天气,造成渍害,对油菜籽灌浆有较大的影响。进入春季后的三月平均气温9℃以下,出现概率十年二遇。如1976年、1985年平均气温只有8℃。1988年9.1℃,1992年9℃。
  凉夏指七、八月盛暑期间出现的阴雨凉爽天气,连续几天日平均气温23℃以下,致使月平均气温下降到28℃左右,出现概率十年一遇,如1980年8月、1992年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8.4℃、28.6℃,较常年偏低2℃左右。1980年8月下雨9天,雨量525毫米,较常年多400毫米,称为“冷八月”。1997得7月以后,气温持续偏低,露水持续偏多,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凉夏”天气,对早稻收割不利,致使田间稻谷发芽变质,严重影响早稻产量和质量。
  十月小阳春指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出现的一段回暖天气,平均气温25℃以上,极端高温30℃以上。此时,江河两岸阳柳青绿,漫山遍野杜鹃盛开,到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观,只有1979年出现一次。
   梅雨不雨,汛期无汛指入梅以后的梅雨季节未下雨或下雨不多,汛期没有出现洪水,这样的天气为十年二遇。
  1991年是异常天气最突出的一年,一月份雨量偏多,降水175毫米,较常年偏多近100毫米。五月中下旬气温偏高,特别是下旬,日平气温高达28℃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6℃以上,为解放以来所罕见。梅雨不雨,汛期不汛,整个七月滴雨未下。自八月下旬开始,二十多天因气候异常,大小辣椒均未开花结实,市场货源奇缺,价格猛涨。八月中旬以来,旱地西瓜死而复生,开花结果,到九月上旬最大的西瓜十斤左右,不少秋瓜上市,津甜可口。九月中旬石榴二度开花,实为罕见,12月28日晚,一夜之间出现-12.7℃的奇寒冰冻,池塘结冰近一寸厚,大部分柑桔枝叶被冻死冻伤,为历史罕见。
   第二章物候
  植物(农作物)萌芽始花结实,青娃鸣叫,燕子来去,这些物候现象都有一定的规律,有的以气候为前提,如植物始花,青娃鸣叫;有的以季节为准,如燕子来去。
   第一节植物候
  植物始花期,气温偏高始花提前,气温偏低,始花推迟,同一植物各年之间相差一个多月。如普通毛桃,始花最早期2月20日,最晚期3月27日;泡桐始花最早期3月9日,最晚期4月3日;杜鹃始花最早期3月3日,最晚期4月5日。如红花草最早始花期二月中旬,最晚三月下旬;小麦始穗最早三月下旬,最晚四月下旬,相差都在一个月左右。
  植物始花期虽然相差很大,但活动积温都很接近,有的相差无几。我们以头年12月1日起开始计算积温,到始花期为止,来看各种植物的积温比例:普通毛桃最早1979年2月20日始花,历时82天,活动积温823℃,最晚1984年3月27日始花,历时117天,活动积温836℃,积温比100:99。泡桐最早1983年3月9日始花,历时99天,活动积温1018℃,最晚1988年4月3日始花,历时125天,活动积温1015℃,积温比为100:99.7。始花期相差一个月以上的红花草,其积温比为100:97;始穗期相差一个月以上的小麦,其积温比为100:96。
  水稻始穗、成熟期正处气温较高,比较稳定的气节,相差不到三、五天。早稻3月中旬播种,下旬出苗,4月中旬移栽,5月下旬分蘖,6月中旬抽穗杨花。7月中旬谷子成熟,全生育期116天左右,活动积温2000-2100℃。晚稻6月中旬播种,下旬出苗,7月中旬移栽,8月中旬分蘖,9月中旬抽穗杨花,10月中旬谷子成熟,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活动积温2650-2750℃。
   油菜9月底播种,10月上旬出苗,11月中旬移栽,12月上旬开盘,次年1月抽苔,2月中旬开花,4月下旬菜籽成熟,全生育期270左右。
   花生3月底播种,4月下旬出苗,下旬长叶和旁枝形成,5月下旬开花,下旬落叶-8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27天左右。
   樟树当年12月萌芽,次年3月展叶,4-5月开花,8月果实成熟。
   柑桔3月萌芽,4月杨花,11月果实成熟。
   垂柳3月萌芽展叶,4月开花。
  春节前后,茶花盛开,春分前后,桃李争艳,清明时节有映山红(杜鹃花)红遍山岗;夏有栀子花,荷花应时而开,中秋前后,桂花飘香,深秋霜降,菊花怒放;寒冬腊月,梅花斗雪。
   此外还有一些草候。如马鞭根发白,预兆将下大雨,青苔水面,大水即将临;逢春三日,百草发芽。第二节动物候
   燕子又名候鸟。“春分”边来,“秋分”边去,燕子低飞,大雨横飞。
   雁南飞,天将冷;雁北飞,天将暖。
   青蛙,当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开始鸣叫。春耕时节,群蛙鸣如雷。
   蛇,“惊蛰”出洞,“入冬”冬眠。蛇在水上溜,天晴不会久。
   猪,猪衔草,雪将到。
   狗,狗在路中拉屎,天快下雨。
   鸡、鸭、鸡早宿要晴,鸭早宿要雨。
   此外,蚯蚓流沙、哈蟆进屋、蚂蚁搬家、睛蜓集圩、蜘蛛离网、鸦衔草、猫儿洗脸、池塘鱼跳,这些都是预兆有大水、大雨到来。
   第三节其他非生物候
   硬石干燥晴,潮湿雨。
   盐钵还潮,大雨快到。
   干烟回潮,雨在明朝;烟不出门,大雨将临。
   灶灰湿结块,定有大雨来。
   空山回音响,天气晴又爽。
   六月南风海也干;七月刮北风,楼上钩虾公;春东夏西,打马送蓑衣。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太阳,冬雾雪。
   乌云拦东,不雨便风。
   早雷不过当昼雨。
   天色变黄,大雪一场。
  此外,在本乡以24个节气预告农事,还流传着许多农谚。如:若要棉,“立夏”前;懵里懵懂,“清明”播种;“夏至”栽禾,不够喂鸡婆;“处暑荞麦”“白露”花,“白露”荞麦压断桠。
   第三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水灾
   唐永徽元年(650),郡大水。
   唐元年(674),抚河“支流横溢,正道淹没”,大片土地荒芜。
   唐元和七年(812),山洪暴发,平地水深4丈。
   宋淳熙七年(1180)五月,倾盆大雨半月之久,村田皆淹,浮尸遍河,哀声四起,灾后,陆游睹此惨状,开仓济民,被朝廷责怪而罢职。
   宋淳熙十五的(1188)六月,郡大水,圯民庐。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七月,大水毁圩堤,漂民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四至六月,大水,免秋粮。清顺治四年(1647)春,抚河大水,民大饥,斗米银八钱。
   清乾隆五十年(1790),七月,大水,文昌桥全毁。
   清乾五十五年(1795),五月,大水,群众登树,昼夜相护,妻女呼号,惨不忍闻,临川演武厅亦为洪水冲毁。
   清道光十八年(1838),大水,毁文昌桥第5墩分水尖。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抚州大水,禾苗全淹。
   清光绪二十六年,5月,大水,禾苗淹没,谷价聚涨五百文。
   民国元年(1912)即壬子年,抚河大水,民无食,大饥荒。
   民国26年(1938)大水。
   民国28年(1940)6月19日,抚河水位猛涨至39.75米,超警戒线0.75米。
   民国31年5月9日抚河大水,灾民苦甚。
   民国32年(1994)农历4月下旬的一次洪水,水浸时间达20多天,是历史上少见的长时间洪水,早稻受淹严重,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40%。
   民国33年(1945)4月,大水,抚河堤决,受浸20多天。
  1946年从五月初开始大雨连绵以六月中旬情况为严重,一夜降雨100为公厘。
   民国35年(1947)5至6月,抚河水位猛涨至39.75米,超警戒线0.75。
  1948年(戊子年),入夏以来霪雨频繁,日复一日,6月23、24两天,大雨倾盆,通霄达旦,28、28日及7月2日三天大雨,水位超出坝顶数尺,低处越旬未退,灾情严重。
  1949年春,涨大水,6月23日两日,大雨倾盆,圩堤决口。区大部分早稻颗粒无收,农民多以米糠充饥。
  1950年7月14日,大水、早稻收成大减。
  1951年春,久雨不晴,普遍烂秧。
  1952年6月,连降暴雨,文昌桥水位40.26米。
  1953年,在主要生产季节,遭到二水二旱三虫自然灾害。第一次洪水是5月25日,连降大雨,河水骤涨,28日洪水位达42.43米,情势紧张,第二次洪水是8月17日-18日,山洪暴发,晚稻,大豆受灾严重。洪水位达42.43米,连城乡全乡晚稻、大豆均受大灾。
  1954年,自六月中旬以来,接连四次遭暴雨侵袭,雨大且猛,7月23日晚上,降暴雨,至25日上午总雨量300公厘以上,到7月底共下雨12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到7月底共降雨2133.3毫米。洪水超过警界线,解放桥下超过4.9公寸。7月26日才转晴,洪水退,这年受害作物以早、中稻和一季晚为最严重。特别是第三次洪水(7月12-14日)三天降雨量达246.6毫米(13日为144.3毫米。第四次当时正值中稻、早稻硬实,一晚刚返青恢复生产不久,使灌浆不饱,降低结实率。7月23日,下午突然狂风暴雨,到25日为上午为止,共降雨30.94毫米(24日降243.8毫米1小时最大为54.3毫米)这一次又正当是早稻黄熟无法收割而普遍出现倒状脱粒发芽减产,有的颗粒无收。
  1959年6月12日起,暴雨袭击连续6天之久,内涝严重,早稻大面积受淹。
  1962年5月28日,抚河特大洪水。
  1965年,因洪水早稻损失严重。
  1968年7月9日,抚河大水,解放桥水位40.26米。1969年7月1日,抚河大水,城外街道水越过1米,洪水达半月之久。
  1976年7月11日,抚河大水,解放桥水位40.71米,棉花死苗严重。
  1977年6月,连城乡连续三次涨水成灾,使部分正在抽穗杨花的禾苗被淹。
  1978年6月22日至24日,降雨469毫米。
  1980年4月25日,大雨倾盆,雨量达285毫米,连城乡禾苗被淹没不少。
  1982年6月14日-19日,六天中降水500毫米,廖家湾、娄家村水文站的洪水位分别达到42.78米和41.03米,出现自1912年(壬子年)以后的第二次特大洪峰,大水漫堤,淹没和冲毁不少早稻和西瓜,损失较重。
  199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暴雨连陈,内涝严重。
  1997年7月8日出现大暴雨,雨量达119.3毫米。
  1998年百年不遇的特水灾,本乡降雨900多毫米,淹农田50%以上绝收早稻30%以上6月8日至26日出现连续暴雨天气,历时19天,其中14、15、17、21日出现大暴雨,雨量分别为144.5、102.9、124.6、106.3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大值。
  1999年6月17日出现大暴雨,雨量达116.2毫米,至18日造成内涝,水稻、西瓜等作物受害严重,水产养殖和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2000年6月6日至11日出现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
   第二节旱灾
   唐元和三年(808)秋,大旱,农作物几乎全部枯死。
   唐元和四年(809),1-6月不雨,大旱,民以土充饥,死亡无数。
   宋大观三年(1109)6-10月未雨,田土尽裂,作物枯死。
   宋绍兴六年(1136),大旱,大饥,死者甚众,民多流徙。
   宋绍兴十年(1140),大旱,人食草根。
   宋绍兴十四年(1144)5月旱,9月雨,作物甚受其害。
   宋淳熙七年(1180)正月至四月,滴雨不下,庄稼种不下去。
   宋淳熙九年(1182)五月至七月不下雨,抚州大旱,岩米40万石(担)
   宁淳熙十二年(1185)起,连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
   元天历二年(1329)五月至八月不雨,大旱。
   元至元二年(1336)自春至秋,八月不雨,禾多枯死。
   明宣德九年(1434),四月至八月不雨,庄稼尽枯。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禾麦无收,民掘白土、杂米屑食之。
   明万历十七年(1589)三月至八月半年不雨,民以野蕨、树皮,草根充饥。
   清顺治三年(1646)大旱,泉枯江竭,斗米价上涨两百文。
  1898年,大旱河流。民国2年(1913)五月至十月未下透雨,早稻收三成,晚秋作物大都无收。
  1933年自农历五月七日下了一场雨后,一直干旱到十月二十日为止,早禾产量只有正常年景的三分之一,晚禾及早地上的杂粮植价物全部无收。
   民国23年(1934)大旱,6至9月仅降水168毫米,其中7月滴雨未下,田园龟裂,禾苗尽枯。次年谷价每担售5元。
  1935年八月份干旱非常严重,路上尘埃几寸厚,中午路上会烫脚。
  1937年从早禾耘完第二遍开始,直干旱到农历八月十日晚上才下一场雨,早稻产量只有常年的一半。
  1953年,自7月3日后,连续35天未雨,晚稻无水抽穗灌浆,旱作物枯死。
  1954年,旱到井中无水可汲,庄稼受损极大。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连续四年干旱,其中,1957年夏秋干旱,67天未雨,1958年夏秋干旱,94天未雨,连城乡境内溪沟无水流、池塘干涸。
  1963年,春旱严重,“谷雨”才发雨,农民挑水育秧,同年秋,又大旱150余天未雨。
  1964年,秋旱严重,连城乡全乡40%晚稻因缺水迟栽,产量大减。
  1965年,夏、秋旱,60天未下雨。
  1974年,夏、秋旱,75天不下雨。
  1978年伏旱连秋旱,139天下雨,抚河流量仅为0.88立方米/秒。晚稻减产70%,公社党委除组织生产自救外,并核实灾情,发给救济款。
  1985年,春旱、伏旱,秋旱接踵而来,连城乡境内的山区不少村庄水井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夏秋作物产量大减。
  1986年5-12月夏旱秋旱连冬旱连续干旱八个月,汛期变成了枯季,5-12个月总雨量只有490.5毫米,比历年四期平均值少615.7毫米,偏少6成,为建国以来最少雨量的一年,二晚减产严重,有的因无水而未栽种。
  1988年,秋旱连冬旱,晚稻减产,冬季作物播种困难。
  1991年6月21日以后,出现高温少雨天气,伏旱明显,直至7月造成二晚栽播困难,经实施人工降雨,才缓解了旱情。
  2000年6月中旬至7月底,持续高温少雨,伏旱严重,人工降雨才稍缓解了旱情。
  2003年全年雨量仅1106毫米,是近三十年最低值,伏早50天、秋早70天、冬早60天,7-11月只下雨177毫米,旱情严重,不少村组早稻,晚稻受灾减半。
   第三节雹灾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2月,冰雹如石,毁灭庄稼无数。
   清嘉庆二十三年(1797)春,冰雹拳头大,屋瓦多数打碎,禾苗击毁。
   清同治八年(1869)2月24日,大风过境,冰雹降,每个雹重一、二斤,屋瓦尽裂,林间鸟雀死者甚多。
   清光绪八年,冬、檐冰长4尺。
  1954年春,冰雹大如豆,屋瓦被击,油菜、红花草大面积受损。
  1958年2月4日下午3时,风力9至10级,雹若鸡蛋,农作物多被毁。
  1964年,雨雹,损农作物甚多。
  1968年,雹灾,农田受害。
  1970年4月10日,落雹,小如蚕豆,大如蛋,历时约30分钟始停。1978年,雹如雨下,毁庄稼。
  1981年,3月12日晚上8时30分,连城乡境内出现大风冰雹,大风7-8级,冰雹直径最大为5公分,主要是油菜,红花草受害严重。
  1983年3月22日至4月28日,大风,冰雹频繁发生,其次数之多,为历史罕见,该年灾害性天气之多,范围之广,损失之大也为历史上所少有,比较严重的有3月22日的大风冰雹,4月14日的大风冰雹,4月28日的寒潮大风。4月9日11时30分至14日3时40分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大风冰雹出现,11日上午及13日晚上,一天内出现两次大风冰雹,最大的冰雹有鸡蛋大,最大的风力达10级,以4月14日,28日两次冰雹大风危害最大。境内电话、广播、电灯等线杆吹倒,线路中断,房屋倒塌,作物损失。
  1994年5月1日,境内遭受台风袭击,伴大风、冰雹(最大径2厘米)暴雨及雷电灾害,农作物损失严重。
   第四节大雪、冰冻
   明弘治六年(1493)12月,临川大雪,冻死万人。
   明正德八年(1513)12月,大雪,百姓冻死甚众。
   清康熙九年(1670)12月,积雪达40天之久,河冰可涉,民多冻死。
   清康熙五二年(1713)冬,冰冻,乔木尽折。
  1930年,冬雪大
  1935年,积雪厚一尺余
  1957年,春节边下雪连续半月以上,积雪厚1.5市尺深。
  1960年2月,连日大雪,厚达0.4米,冰冻10日,竹木多压断,农作物大都冻死。
  1965年,冰冻严重,电杆,树多压倒。
  1969年农历12月至次年元月出现一个月以上的冰冻。
  1972年,二月大雪,转晴后,又雪上加霜。
  1963年,冻冰加雹,维持达30-40天,红花草,油菜全部冻死。
  1964年2月17日,大雪,厚达0.4米,冰冻10日
  1976年3月19日,大雪,气温下降13度,最低气温-3℃,日平均气温2.6度,春播稻种受损50%。
  1980年,2月,大雪连续7天。
  1984年1月18日至,2月11日共25天,除1月21日及22日及2月7、8日为晴天外,其余时间都为雨雪日,积雪深度最厚的达7寸,降雪过程之长,为解放以来所罕见。
  1985年12月9-10日冻雨和大雪,来得快来势猛,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2.9度。
   第五节风灾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大风拔木
   清康熙十九年(1680),大风,屋瓦皆飞,吹倒石坊,毁坏庄稼。
   清光绪十九年(1893)2月,午夜雷鸣,大风拔树。民国28年(1939)出现大风,晚稻损失严重。
  1952年农历2月19日南风突转北风,温度急剧下降,降温急为历史所罕见。
  1959年6月,暴风袭击,风力由8级聚增于12级,吹倒房屋。
  1962年3月,连城乡地区出现八级偏北风,树木、房屋被吹倒,农作物受害。
  1983年4月11-15日大风夹着冰雹袭击了连城全乡,农作物受灾大,全乡通讯中断,广播、电话杆全部砍倒,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损失73万元。
   第六节虫灾
   汉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临川蝗虫为患。
   晋大兴三年(1208),郡蝗灾。
   宋绍兴二十九(1159),连续两年螟虫成灾,作物大受损失。
   宋嘉定元年(1208),大面积蝗虫为害。
   清雍正年间(1732),一禾数百虫,禾秆尽枯,连年虫害,民多无食。
   民国24年(1935),螟害蔓延。
  1961年,稻苞虫铺满禾田,水稻几乎颗粒无收。
  1969年,松毛虫成灾,省里派飞机来连城乡一带撒药灭虫,这也是原临川县全县首次使用飞机灭虫。
  1970年,第二代纵卷叶螟发生,连城乡部分早稻防治不力,每亩损失稻谷约80-120斤。
  1985年,早稻稻瘟病严重流行。
   第七节地震
   从明代到民国的四百余年,境内先后发生过13次地震。但因离震中位置远,震级不大,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明弘治十八年(1505)9月13日夜地震,抚州居民庐舍有声,震中位置黄海,震级6.75级。
   明正德五年(1510)秋,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4-5度,震级3.5级。
   明正德十二年(1517)5月9日,发生地震烈度5度。
   明正德十三年(1518)发生地震,震中位置临川县,烈度5度。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4月8日,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4度,震级3级。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发生地震,震中位置临川,烈度5度。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月,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为5度,震级为3.5级。
   明崇祯四年(1631)8月18日,抚州地震有声,震中位置连城常德澧县,烈度为8度,震级为6.5级。
   清康熙七年(1668)6月17日,发生了强烈地震,抚州有感,震中位置山东X县至郯城,烈度为12度,震级为8.5级,是我国东部地区破坏范围最广、死伤最重、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破坏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纵横8省161个县,涉及范围在200多万平方公里以上。
   清光绪十一年(1885)9月,二十七年(1901)也两次发生地震,房屋动摇有声。
   民国七年(1918)地震,房屋有声。第八节病疫
   明万历十七年(1539)秋瘟疫发生,死者无数。
   明崇祯十五年(1642)传染病流行面广。
   民国27年(1938)夏,霍乱流行,病亡者数十人,翌年重又发生,患者不少。
   民国31年6-8月,日军侵占临川,投放病菌,导致鼠疫、霍乱、虐疾、疥疮等流行,受害者不计其数。
   民国36年出现鼠疫,势甚猖獗。
  1967年全国流行性脑膜炎大暴发。
  2003年广东、北京等暴发非典型肺炎,由于防治措施得当,本乡没有传入。
   第四章自然资源
   第一节植物
  用材植物:针叶林有马尾松、雪松、杉木、园柏、龙柏、扁柏、三尖杉等,常绿阔叶林有苦槠、樟树、木荷、冬青、栎树等,落叶阔叶林有桑树、枫树、白杨、泡桐、柳树、合欢、杨树、苦楝、银杏、桉树等。竹类主要是在梅岗、坪山有毛竹。
  木本糖油植物:作淀粉用的壳科有储栎、板粟等,作水果用的蔷薇科有葡萄、柑桔、柚子、柿子、梨子等。作食物用的油料有油茶树;作生产生活用的油料有油桐、乌桕、山苍子、樟树等。
  野生饲料植物:禾本简直的有高草、中草、蕨类、禾草、野枯草、茅蒿草、狗尾草、蟋蟀草等。水性植被有浮划、水葫芦、野舌草、泡泡草、菱白、野荸荠、水浮连等。
   药用植物:黄栀子、桔梗、金银花、大活血、板兰根、夏枯草、车前草、野菊花、桃仁、益母草、大青叶等。
  观赏植物:木本科有杜鹃、茶花、芙蓉、石榴、木兰花、梅花、鸡冠花、栀子花、水仙、夹竹桃、桂花、月季、四季桔等。草本科有菊花、葵花、百合、美人蕉、黄花菜、观音莲、牵牛花、金银花等,上述植物除家庭种植外,大都零星野生。
   第二节动物
   兽类:黄牛、水牛、猪、肉兔、猫、狗、黄鼠狼、野猪、穿山甲、蝙蝠等。
   禽类:鸡、鸭、鸽、鹅、鹰、鹁鸪、八哥、乌鸦、喜鹊、燕、麻雀、啄木鸟、布谷、竹鸡、锦鸡、猫头鹰等。
   鱼虾类:鲤鱼、鱼则鱼、草鱼、鲢鱼、鳙鱼、泥鳅、鲶鱼、黄鳝、鳜鱼、泥锹、虾。
   介壳类:田螺、螃蟹、甲鱼、龟、蚌。
   虫类:蚕、蜜蜂、蜘蛛
   蛇虫类:蛇、晰蜴、青蛙、蟾蜍、田鸡、壁虎、蚯蚓、蝴蝶、蜻蜓、蝉、蟋蟀等。第三篇人口
   第一章人口分布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连城公社总人口17045人,其中男8730、女8315人。总户数3636户,其中家庭户3613户,16894人;集体户23户,151人;每户为数为4.68人。
  全公社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有1135人,其中男5766人,女5584人,文盲、半文盲人口2744人,其中男675人,女2069人。文盲、半盲占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为11.71。
  全公社不在业1847人(其中男625人、女1222人),在校学生450人(男312人、女138人),家务劳务864人(男92人、女772人),待升学2人(男1人、女1人),市镇待业18人(男5、女13人),退休、退职59人S(男52人、女7人),其他454人(男163人,女291人)。全公社15岁及15岁以上9914人(男5006人、女4908人),未婚2400人(男1578人、女822人),有配偶6538人(男3142人、女3396人),丧偶902人(男220人、女682人),离婚74人(男66人、女8人)。
   全公社15-64岁妇女人数4478人。按不同活产子女数分组:没有活产子女的有1063人,活产1个的303人,活产2个的568人,活产3个的573人,活产4个的560人,活产5个的455人,活产6个的333人,活产7个及7个以上的624个。按不同存活子女数分组:没有存活子女的1078人,存活1个子女的371人,存活2个子女的700人,存活3个子女的719人,存活4个子女的663人,存活5个子女的448人,存活6个子女的277人,存活7个及以上子女的222人。
   全公社育龄妇女1981年生育状况。全公社15-49岁育龄妇女人口为3623人。未生3240人,生育第1胎114人,生育第2胎119人,生育第3胎79人,生育第4胎49人。生育第5胎及5胎以上的22人。
  全公社6岁及6岁以上人口14476人,其中大学生毕业的6人(男5人、女1人),大学肆业或在校2人(男1人、女1人),高中文化的588人(男465人,女123人),初中文化的1746人(男1191人,女55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8584人。(男477人、女3877人),文盲、半文盲3550人(其中0-11岁的806人)。
  1983年,连城人民公社辖12个大队,67个自然村,计17100人。其中:
   大升大队(驻周楠下)共1921人:枧溪谢520人,周楠榨337人,沙坪萧家333人,新余210人,老余401人,黄家坚郑家120人。
   下庄大队(驻下庄村)共1220人:下庄村95人,古罗坪许207人,抚前杨家218人。
   黄湾大队(驻下黄村)共2091人:上黄439人,下黄334人,黄铁湾黄家813人,港下黄家150人,窑上154人,洲里上152人,小洲上40人。
  后坊大队(驻后坊刘家)共1542人:全坊296人,后坊刘家387人,李家园魏家205人,车上华家236人,堑头邹家173人,后坊邹家66人,前刘家174人。
  连城大队(驻连城街)共2356人:湖头309人,上下街741人,蔡家湾135人,上城黄家268人,上城吴家324人,上城阮家212人,上城曾家282人,上城油榨94人。下城邹大队(驻下城邹家)共1140人:下城邹家1140人。
  下城大队(驻源头谢队)共1246人:源头谢家267人,下城冯家71人,下城娄家123人,下城江家108人,下城吴家140人,下城饶家160人,南庄杨家102人,颜坊章家275人。
   下舍大队(驻谢家后背山)共1138人:下舍399人,下舍吴家248人,上舍81人,容斯110人,井山章300人。
  舍头大队(驻谢家背后山)共1219人:郑坊刘家176人,郑坊谢家120人,舍头背206人,舍头前135人,白坑廖家264人,井上封家西159人,井上封家东159人。
   金房大队(驻大桥金房)共1126人:大桥金房526人,丰瑕黄家88人,石塘许家132人,殿上曹家185人,冷水坑131人,朱司64人。
   大桥大队(驻大桥村)共1257人:大桥1127人,北坑许家66人,下陂邹家64人。
   候昌大队(驻鲍家村)共835人:李针319人,鲍家158人,候昌178人,王篾106人,白鹿黄家45人,田中曾家29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连城乡共有总户数4596户,其中家庭户4585户,集体户11户。总人口18524人,其中男9899人,女8625人,男女性别比114.77:85.23,家庭户平均人口4.03人。农业户人口17252人,其中男9195人,女8057人。
   人口年龄段:0岁小计345人,其中男188人,女157人;1-4岁共1492人,其中男923人,女569人;5-9岁共1645人,其中男997人,女651人;10-14岁共2074人,其中男1123人,女951人;15-19岁共1288人,其中男697人,女591人;20-24岁共1551人,其中男817人,女734人;25-29岁共1819人,其中男969人,女850人;30-34岁共1763人,其中男855人,女908人;35-39岁共1288人,其中男645人,女613人;40-44岁共1012人,其中男526人,女486人;45-49岁共1192人,其中男626人,女566人;50-54岁共828人,其中男444人,女384人;55-59岁共506人,其中男267人,女239人;60-64岁共533人,其中男294人,女239人;65-69岁共465人,其中男213人,女252人;70-74岁共382人,其中男176人,女206人;75-79岁共217人,其中男102人,女115人;80-84岁共88人,其中男31人,女57人;85-89岁共25人,其中男5人,女20人;90-94岁共6人,其中男1人,女5人;95-99岁共2人,均为女性。
   当年死亡人口小计116人,其中男61人,女35人。
   当年死亡人口年龄段:0岁小计7人,其中男5人,女2人;1-4岁共3人,其中男2人,女1人;5-9岁共2人,其中男1人,女1人;10-14岁共3人(男);15-19岁共2人,其中男1人,女1人;20-24岁共3人,其中男2人,女1人;25-29岁共2人,均为男性;30-34岁共4人,其中男3人,女1人;35-39岁共4人,其中男2人,女2人;40-44岁共4人,其中男1人,女3人;45-49岁共8人,其中男3人,女5人;50-54岁共3人,均为男性;55-59岁共6人,其中男3人,女3人;60-64岁共11人,其中男4人,女7人;65-69岁共11人,其中男7人,女4人;70-74岁共15人,其中男6人,女9人;75-79岁共12人,其中男8人,女4人;80-84岁共11人,其中男3人,女8人;85-89岁共2人,均为男性;95-99岁共1人(女)。第二章计划生育
  解放前,连城地区由于深受“早生儿子早得福”,“儿多福多”“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等封建思想旧习惯的严重影响,男女早婚(男20岁,女18岁)的现象相当普遍,婚后生育多,间隔密,形成人口盲目增长。
  1958年理论界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对于要求流产和绝育须夫妇双方申请,经所在单位批准方可进行,因此乡属境内节制生育工作没有广泛开展。
  1971年至1973年,提出“一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生育口号,要求一对夫妇以生两个孩子为宜。
  1976年有关部门提出规定一对夫妇的子女最好一个,不得超过两个,两个之间必须隔三年以上,从此连城乡人口出生率方开始逐年下降。
  1977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公社党委采取提高结扎对象在结扎期间的待遇,使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1980年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连城乡开始配置了计划生育专职干部,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几年纪不满40岁已有两个孩子的妇女,一般都做绝育手术,对违犯计划生育的实行经济制裁,情节严重的,采取降薪、停职,直到开除工作。对只生一个孩子,保证不再生育的,发给《独生子女证》,在口粮、自留地、住房、入学、就医等方面优先照顾。
  1981年又规定,在农村符合如下条件之一的,可安排生育二胎:一是两代以上单传的;二是几兄弟只有一个有生育能力的;三是男到独女无儿户的;四是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五是再婚夫妇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六是人均占有土地3亩以上的。七是婚后5年未育,抱养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八是已生一个孩子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为正常劳动者的。
  2004年连城乡共结扎176例,引产57例,人流152例,上环533例。
  2005年,连城乡被列为市级重点隔级管理乡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到位后,就把计生“摘帽”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主要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坚决杜绝以罚代生,以罚代管,以罚代术的现象发生,以二女户结扎为突破口,在5月份全区开展的计划生育服务活动月中,全乡共结扎102例,引产36例,人流38例,上环57例。对超过环检期最后期限的对象每超过一天处罚5-10元。第二、三季度环检率达到98%,对计划处生育社会抚养费第一次征收不得少于6000元一例,有效地控制了计划外生育。当年全乡共结扎498例,引产58例,人流209例,上环489例。
  2006年全乡共结扎414例,引产69例,人流121例,上环624例。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连城乡计划生育情况分析表(一)
  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连城乡计划生育情况分析表(二)连城乡已婚育龄妇女孩次及领证、初婚情况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连城乡人口自然变动情况报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年30日连城乡期末(累计)采取节育措施情况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连城乡内采取节育措施情况表(四)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连城乡期内补助救措施、取环情况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连城鄉誌》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上限不限,尽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则止于2007年,个别资料延到发稿前。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侧重近代,突出当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多来连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为记叙重点。

阅读

相关机构

连城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邹家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下城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下庄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后坊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黄湾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舍头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下舍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大升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金房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大桥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侯昌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连城乡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
连城
相关地名
胡头
相关地名
黎家湾
相关地名
上城
相关地名
曾家油榨下
相关地名
连城村
相关地名
胡头村
相关地名
黎家湾村
相关地名
上城村
相关地名
下城村
相关地名
连城乡
相关地名
冯家
相关地名
娄家
相关地名
源头村
相关地名
南庄
相关地名
颜坊
相关地名
冯家村
相关地名
娄家村
相关地名
南庄村
相关地名
颜坊村
相关地名
后坊村民委员会
相关地名
连城乡
相关地名
前刘村
相关地名
华家村
相关地名
李家园村
相关地名
堑头村
相关地名
背刘村
相关地名
全坊村
相关地名
下黄村
相关地名
洲上村
相关地名
窑上村
相关地名
黄铁湾村
相关地名
上黄村
相关地名
连城乡
相关地名
章家窠油榨下村
相关地名
郑坊村
相关地名
舍头村
相关地名
封家村
相关地名
廖家村
相关地名
吴家村
相关地名
下全村
相关地名
上全村
相关地名
下舍村
相关地名
荣斯桥
相关地名
章家村
相关地名
周南榨下村
相关地名
老余村
相关地名
新余村
相关地名
肖家村
相关地名
谢家村
相关地名
金房油榨下村
相关地名
石塘村
相关地名
曹家村
相关地名
朱司村
相关地名
丰塅村
相关地名
冷水坑村
相关地名
大桥村
相关地名
下陂村
相关地名
北坑村
相关地名
鲍家村
相关地名
李针村
相关地名
田东村
相关地名
候昌村
相关地名
王篾村
相关地名
白麓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