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农技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57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农技推广
分类号: F306.3
页数: 3
页码: 108—110
摘要: 解放前,水田以种植早稻为主,夏、秋季耕地主要种植晚大豆及二季晚稻,冬季则主要种植绿肥及少量油菜,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为冬闲田。主要复种方式,有绿肥—早稻—晚稻,二晚—肥制和早稻—晚稻(大豆、荞麦)二熟制。1949年大岗镇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47.596。
关键词: 大岗镇 农技推广

内容

第一节耕作制度
  解放前,水田以种植早稻为主,夏、秋季耕地主要种植晚大豆及二季晚稻,冬季则主要种植绿肥及少量油菜,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为冬闲田。主要复种方式,有绿肥—早稻—晚稻,二晚—肥制和早稻—晚稻(大豆、荞麦)二熟制。1949年大岗镇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47.596。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乡稻—稻—肥,麦—瓜—稻,稻—豆—油的三熟作物逐年增多,只有“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豆、麦、油以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受到一定的限制。1978年后允许发展多种经营,作物结构与耕作制度也有所改革。目前,全乡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50.8%。二季晚稻种植面积与早稻种植面积基本持平。早稻、一季晚稻、二季晚稻播种面积占全乡水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0.83%、4.52%、80.18%;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2%,绿肥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6.40%,全乡耕地复种方式主要有三熟制(稻—稻—油,稻—豆—肥,稻—杂粮—肥),两熟制(稻—豆(荞麦、红薯、蔗),麦—瓜(生姜、辣椒)
   第二节作物栽培
  选种上世纪50年代,推广单穗选种,在每年早稻收割之前,组织大批劳力,深入田间,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割的禾穗留种,后为新的良种选育方法所代替。
  浸种以前,对种子一般采用风选、水选、谷箩催芽,清明浸种。解放后推行盐水、泥水选种,用西力生或石灰水进行消毒。一般春分后播种。
   育秧历来沿用早稻水播、水育,晚稻水播、旱育,老式秧田每亩播种量600—800斤,如遇寒潮,秧苗常受冻害,发生烂秧。1953年开始推行新式秧田,实行稀播壮秧,田内作畦,畦宽5尺,每亩播种量300斤左右。1964年推广薄膜育秧,可以保温,提前播种时间。1980年改用地膜保温育种,每亩播种量为200斤。二晚育秧,后期水育,有的旱育,每亩播种量由原来的300斤减为150斤。杂交水稻,稀播水育,播量20斤左右。现大多用托盘育秧。
  插秧解放初期,沿用旧习,早稻谷雨插完,晚稻栽到立秋,行株距早稻10×12或12×15,晚稻9×10或19×12。1956年采用“密植法”,早稻行株距7×9或8×10。1958年提倡高度密植,行株距缩为3×4或5×6,少数田推广湿润育秧,实行小苗带土移栽。二晚行株距一般7×8或9×10,早稻“立夏”前栽完,晚稻不栽“立秋禾”。现在许多农民都是抛秧,既快又好。
   耘禾历来早晚稻一般耘禾两次。上世纪50年代起,提倡精耕细作,一般增耘1—2次。耘禾方法采用铁耙耘禾、站立脚耘和和跪伏手耘三种。现一般使用除草剂,不再耘禾。
  灌溉早稻播秧后,保持遮泥水,分蘖前期,注意勤灌浅灌。分蘖以后放水晒田,一般晒到田里能站得脚住再灌水。早稻在幼穗期间,实行浅水“养蔸”,抽穗扬花期间,薄水灌溉。
   晚稻插秧后,灌水稍深,各个时期的灌溉,大至与早稻相同。
  收割上世纪50年代,全用手工操作,使用禾镰割禾,禾斛脱粒,收割速度慢,地上散粒多。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打谷机,速度快三倍,秆上无余粒。2003年开始部分农户使用收割机。第三节肥料施用
  解放以来,大岗农民使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农家肥料多属有机肥料,主要有人粪尿、饼肥、堆肥、窖肥、草木灰、塘泥、绿肥及稿杆还田。绿肥是一种最好的基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氮肥以尿素、碳酸氢铵为主。硫酸铵、氯化胺、硝酸铵次之。由于化学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施用和储运方便的特点,近年来使用量逐年上升,目前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60.6公斤。一些农民在肥料施用出现不合理现象,重化肥轻有机肥料,氮肥施得多,磷肥施用少,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土质逐渐下降。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上世纪50年代,主要采取“三光灭虫”,即田塍铲光,禾兜拔光,冬闲田翻光,对稻苞虫组织人工捕捉。从1963年开始推广药剂防治及灯火诱杀手段,主要使用“666”粉剂及滴滴涕防治水稻螟虫及其它害虫。此后,农药使用的种类及数量逐渐增多,有甲胺磷,杀虫双、杀虫胺、叶蝉散、井岗毒素、三环唑、叶青双、托布津等药物。在药剂防治的同时,逐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74年以后,采取压缩早稻迟熟品种,选用抗病品种,并强调适时晒田,合理施肥,对减轻三化螟,稻叶蝉等病虫的发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86年以后,大力推广种子药剂消毒,对减轻秧苗一些病害的发生也收到明显效果。
  1982年分田上户以后,田里老鼠一年比一年增多,对早稻、二晚危害极大,严重的年份造成的损失达10%左右。为此,大岗公社每年都开展一次群众性灭鼠活动。
   第五节农业机具
  本乡农民沿用的都是传统手工农具。用于耕作的有木犁、铁耙、铁耖、辘轴、杠、锄、锹、铲;用于提水的有手搅水车;用于收获的有禾镰、禾斛、风车、晒垫、筛簸;用于加工的有牛碾、石碓、土砻;用于运输的有扁担、箩筐、独轮车等。耕牛是唯一的耕作动力。从1949年以后,一方面在使用原有手工农具的同时,进行改良和引进仿制新式手工农具;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机械。1955年以前主要是对落后的旧式手工农具进行改良和引进,推广一些新式手工农具;1956年至1980年是农业机械化大发展时期;从1981年开始,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集体所有的农业机具多数由个人或联户承包。同时,个人购置农业机具增多,农业机械转入巩固调整阶段。
  犁长期以来,本乡农民一直沿用古老的手工耕作农具木犁。1955年引进江西水田犁。江西水田犁轻便灵活,能深能浅,速度快,耕作平稳,一直使用至今。目前因机械化操作正在逐步淘汰。
  拖拉机1957年开始引进,1969年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公社农机站停办。1974年恢复设立公社机耕站,1983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拖拉机集体所有和集中管理形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机耕站撤销。拖拉机转由农民个人或联户承包搞运输、个体运输专业户购买拖拉机增多。目前大都由汽车取而代之。
  手扶拖拉机1961年始用,因机体轻便灵活,耗油量低,宜于小块土地耕作,还可以碾米、抽水、一机多用,深受群众欢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生产规模的缩小,手扶拖拉机已发展成为本乡耕作主体机械,基本上取代了大中型拖拉机的机耕工作。水车又称龙骨车,长3—4米,由一个木制渡水槽,两个木转轴轮99节龙骨和99块刮水板联接而成。有手搅水车、脚踏水车二种,本乡主要使用手搅水车。此外还有一种用牛作动力的提水灌溉工具叫牛车。整个牛车分牛车辋及水车两部分。牛车辋是个锥形大物体,中立一木轴,轴上设八根斜木连着车辋,下用十字木连成一个旋转整体,牛拉动车辋旋转,辋齿带动另一水平横轴轮,轴轮带动水车转动,提取河水或溪水灌溉田地。这种工具已被抽水机及自流灌溉取代。
   抽水机有煤气抽水机,柴油抽水机和电动抽水机等类型。目前还有许多农民购买水泵作为抽水灌溉和家庭生活用水之必备机械。
   禾镰一种传统手工收割农具,齿如锯,形似月牙,使用轻活灵便,本乡农民还有人至今仍沿用这种工具收割水稻。
  禾斛为传统手工脱粒农具。木制四方大斗,高二尺盈,边板用杂木制成,长五尺多。底部设有二根平衡木,俗称拖泥,以便于在泥田中拉走。脱粒时,全靠农民紧握禾把在斛壁内抽打,耗力大,速度慢,且浪费大,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逐步被人力脱粒机所取代。
   人力脱粒机1956年始引进,60年代引进脚踏式人力脱粒机,比用禾斛脱粒快四倍以上,目前被大型收割机所代替。
   联合收割机近几年来,稻子联合收割机已落户大岗镇农村,每台收割机一天可收割稻子30—50亩,收割、脱粒、扇扬一条龙,省时省工,极受农民欢迎。
  砻一种用木头、竹片及三合土做成,形状象石磨一样分上下二层,上层能转动而用以去掉谷壳的做米工具,原为各家必备之物,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柴油机、电动机碾米而取代,现已不存在。
   碾一种用牛做动力,将砻出的糙米用石轮逐步碾压成熟米的大型工具。原各村均备,现仍有部分村子保留以作碾枯饼或其他用。
  碾米机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以柴油机为动力的碾米机。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部分村庄的碾米机开始转用电动机为动力。
   人力喷雾粉器上世纪60年代后期使用,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灭虫效果较好,已广泛推广,现几乎家家必备。
  耘禾车专用于水稻中耕除草的工具,由一木轮两头套上铁轴,轮上钉有十二根铁齿而制成。人用挤力推动齿轮转动而翻耕烂泥,以达到锄草的目的。后由于密植不能应用而改成人跪在稻行中用手翻耘除草,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除草剂。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对大岗镇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重点地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岗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书中材料典型,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不失为一本对全乡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必将为造福湖南子孙后代,推进大岗镇现代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阅读

相关作品

相关作品
水车
相关作品
禾镰
相关作品
禾斛
相关作品
相关作品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