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红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48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红壤
分类号: S155.2
页数: 2
页码: 41—42
摘要: 红壤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岗地、丘陵和低山地区,其母质由第四纪红粘土、红砂岩、千枚岩、石英砂岩、花岗岩、混灰岩的风化物构成,土层一般1米以上,有时在底土可见黄、白、红杂色相同的风纹层。
关键词: 大岗镇 土壤 红壤

内容

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岗地、丘陵和低山地区,其母质由第四纪红粘土、红砂岩、千枚岩、石英砂岩、花岗岩、混灰岩的风化物构成,土层一般1米以上,有时在底土可见黄、白、红杂色相同的风纹层。根据它的形态特征,又可划为红壤、红壤性土和红黄壤3个亚类。红壤主要分布在300米以下的岗地和低丘地区,其中以红粘土、红砂岩和千枚岩发育的面积最大。呈现色,土层多在1米以上,腐植质薄,不到2厘米。现状植被有杂草、灌木或稀疏马尾松幼林和部分油菜等。植被覆盖率30—50%,尚有不少红土裸露。但这类土壤,因地势平缓,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较好,开垦利用价值高,潜力大,是本镇重要的土壤开发资源。
  红壤性土主要分布高丘陵地区,其母质有石英砂岩、千枚岩和花岗岩,土壤发育程度较红壤差,土层较浅,一般1米左右,土体多砾石,质地有粘土和砂。但自然肥力较红壤好,腐植质层2—5厘米。植被现状有马尾松、杂木混交林和灌木林等。植被覆盖度一般在70%左右。这类土壤因地势高,坡度大、土层较浅,只适宜于发展马尾松和杂木、油茶,是本镇林业生产的主要土壤。
  红黄壤土体呈黄红色,是红壤向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土层60厘米左右。并夹在较多的砾石和石黄粒,植被现状有松杉竹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覆盖度90%左右。这类土壤腐植质层在5厘米以上,自然肥力较高,是本镇发展杉、松、竹用材林的主要土壤。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对大岗镇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重点地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岗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书中材料典型,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不失为一本对全乡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必将为造福湖南子孙后代,推进大岗镇现代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阅读

相关专题

红壤性土
相关专题
红黄壤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