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44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概况
分类号: K901.9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大岗镇地处临川区西北部,居抚河之滨,距上顿渡公路里程43公里。为临川、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一区交界之地,东临抚河,隔河与罗针镇及进贤县李渡镇、文港相望,西靠槠山,山西边是丰城县陶沙乡,北邻丰城袁渡乡,南止五谷峰与桐源乡接壤。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约18.02万亩),耕地4.42万亩,林地4.7万亩,水面1.4万亩。山地面积7万亩(含草地坡面积4.2万亩),是一个“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边境农业大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163个村民小组,157个自然村。8086户,28938人(农业人口27121人),有回族1人,苗族2人,布依族5人。
关键词: 大岗镇 建置

内容

大岗镇地处临川区西北部,居抚河之滨,距上顿渡公路里程43公里。为临川、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一区交界之地,东临抚河,隔河与罗针镇及进贤县李渡镇、文港相望,西靠槠山,山西边是丰城县陶沙乡,北邻丰城袁渡乡,南止五谷峰与桐源乡接壤。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约18.02万亩),耕地4.42万亩,林地4.7万亩,水面1.4万亩。山地面积7万亩(含草地坡面积4.2万亩),是一个“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边境农业大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163个村民小组,157个自然村。8086户,28938人(农业人口27121人),有回族1人,苗族2人,布依族5人。
  乡名古称灵岗,因境内槠山又名灵岗峰。明朝中叶,民风散漫,嗜赌好斗,为改此恶习,更名易俗。清代,境域属明贤乡四十三至四十五都。民国36年(1947)属第三区(李渡区)易俗乡和熊隍乡。部分村属丰城县邓圩乡。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属第十四区(庆丰区)。割城坊、株山、高家、魏坊4个大队入丰城县陶沙区邓圩乡。其他地区划为庆丰乡、大岗乡、淮云乡、河山乡和院前乡。合作化时组成21个高级社,1958年易俗、院前两乡合并成立易俗人民公社。1961年将易俗公社划为大岗和院前两个公社。1964年城坊、株山、高家、魏坊划回临川,组成魏坊公社。1967年上半年魏坊公社与院前公社合并称前进公社,下半年又分为魏坊和院前两个公社。1968年,大岗、魏坊、院前三个公社合并为大岗公社。乡治所所在地原大岗街,1965年遭火灾烧毁房屋过半,1969年3月改迁红旗街,紧靠大岗火车站。1984年6月改名为大岗乡。1994年6月改大岗乡为大岗镇。
  境内多丘陵岗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除抚河岸边的和丰、山胡两村属平原外,余均为丘陵。丘陵占总面积94.4%,平原占总面积5.6%。主要土壤是沙壤土、四纪红壤土、四纪红粘土。院前村石港小学门前的十字路口,海拔27.3米,为临川区最低点。槠山海拔556.2米,为全镇最高点,方园15多公里,四周苍松翠柏,风景幽雅,峰顶云遮雾绕,气势雄伟,历来吸引众多游人。清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相传到此游览,修建寺庙。山中蕴藏大量煤矿,储量达50万吨,解放前由私人开采,1971年由临川县开办槠山煤矿,不久改为乡(镇)办,是临川区煤炭生产基地。
  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日照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七月平均气温30℃,全年≥50℃,积温5948℃,≥100℃积温5456℃,无霜期2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风、雹。水体聚集主要依靠塘、溪港、水库等。抚河沿境东向北而下,境内流长18公里。1960年竣工的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抚河拦河坝就在这里,其西干渠经境内8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兴修小型水库141座。大小池塘200余个,中溪溪港5条,总蓄水量为1394万立方米。此外还有机电排灌站15座,水闸18座,有各种排灌机械15台,共1300马力,机灌面积占20%。其中1971年竣工的抗洪排涝工程,导洪渠7500米,装机8台,440千瓦,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灌溉条件。
  交通便利。向乐铁路南北贯穿全境,有火车站1个。公路直通抚州和上顿渡。经济以农业为主。解放前,生产非常落后,绝大部分田栽一季稻。解放后,大搞农田水利,变一季为双季。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对大岗镇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重点地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岗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书中材料典型,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不失为一本对全乡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必将为造福湖南子孙后代,推进大岗镇现代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岗镇
相关地名